登陆注册
1616600000001

第1章

门外传来了叽叽咕咕的女孩子的笑声跟说话声,李想艰难的睁开眼,觉得头疼欲裂,缓了好一阵子,他才慢慢的从床上爬起来。桌上的铜镜模模糊糊的什么也看不清,可是他就是不看镜子,也知道自己的脸色一定很难看。

来到这个世界已经好几天了,可李想无论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都还没有恢复到良好的状态上。这种穿越时空的不科学的行为本身对他的身体似乎造成了很糟糕的影响,他的骨头像是被拆散了又装到一起一样,不管哪里都不听使唤,而精神上的打击更让他甚至连说话的兴趣都没有了。

屋子里有点冷,其实外面的阳光很灿烂,可是这种木石结构的房子密封性真的不好,采光性也很差,外面的阳光晒不进来,而初春的冷风却能轻易的钻进来。

不管怎么说,生活总要继续下去,出于意料的来到这个鬼地方,能遇到个肯收留他而不是因为他从天而降砸死了驾车的牛而让人痛打他一顿的善良大姐,他觉得自己已经相当幸运了。

门外传来轻轻的脚步声,有人轻轻敲了敲门,李想轻声说了一声“请进”。他知道对方未必能听懂自己的话,但是起码的礼貌还是必须要讲的。果然外面走进了一个挽着双鬟的小姑娘,小姑娘冲李想笑笑,把手上端着的饼跟粥放下,打手势让他吃。李想慢慢的指指自己的嘴,尽量清晰的说“谢——谢——你!麻烦你还是跟我说话吧,我想学。”

那姑娘愣了一下,似乎是听明白了他说的是什么,眼睛笑的眯成一条缝,指着托盘上的圆饼说“胡——饼”发音很奇特,不过李想倒是听明白了,也跟着喊了声“胡饼”。小姑娘又说“趁——热——吃”这回发音跟现代汉语就十分接近了,李想点点头说“我趁热吃,谢谢你。”小姑娘笑笑,坐到桌边把胳膊放在桌子上,伸出手支着脸,看李想吃饭。

李想其实不是个擅长跟人打交道的人,他从小学习好,也爱学习,养成了个埋头苦读不爱说话的脾气。上大学又是工科,能进那所重本的人有几个在学校的时候不是尖子生?中国的理科尖子经常被盖上高分低能的章,其实也不算歧视,确实是很现实的状态,一个班上三十二个人,宅男起码有二十五个,李想显然也是其中之一。其实所谓宅男不会跟人交往,其实更多情况下是不愿意,这会儿由不得他不愿意了,再不试着跟人交流,他连以后的生计都成问题!

这个家的女主人,也就是他从天上掉下来砸死的那头牛拉的车里面坐着的女人,李想甚至还搞不清她姓什么,他掉下来之后没有立刻晕倒,恍惚中看了她一眼,当时隐约的觉得应该是个三十上下的女人,面目并没有很鲜明地特色,他也记不太清了,这并不妨碍李想觉得她很美很慈悲,是个善良的大姐,不是每个人都会这样毫不犹豫的收留一个来历诡异的男人的。

李想的身上依然到处都疼,前两天有阵子他实在不想吃药了,他实在是喝够了那该死的的苦药汤了,他也真的不认为自己喝点药就能好到哪里去,自己的世界都腻了呢,何况这么个全完陌生的地方。只是他昨天能活动胳膊以后把药碗推开了一次之后,那位大姐就亲自跑来了,虽然说的话大部分他都听不懂,可是那种焦急与关心的态度他是看得出的,有多久没有人这样无条件的关心他了?确切的说,这些年来,除了他的母亲,再没有人这样在意他,李想对年长的女性向来没有抵抗力,对别人发自内心的关怀更是没有抵抗力,他乖乖的把药喝了,然后当天的下午,他第一次坐了起来。

其实,从头到尾,问题最大的都不是他的身体,而是他的心。

一旦有了生活的勇气,从小到大的执拗劲儿一下子就又冒出了头,首要的任务当然是了解周围的情况,学会当地的语言。很显然,事情并不算多的专门照顾李想的小丫鬟是个非常好的学习对象。

不过三五天的功夫,李想已经勉强能听懂周围人的话了,感谢他那位不太会讲普通话的福建室友,让他很快的学会了这地方的语言。可是他心里越发的疑惑,这些人的话语里分明说这地方是青州,青州,应该是在山东吧?可是为什么周围人的话都是带着明显的南方口音?

身为理科男的李想对历史的了解比较靠谱的知识大多来自于高中历史内容,更复杂一些的东西就是出于男性对历史政治的敏感以及作为一个隐形愤青所带来的有意无意的知识搜集上,这种东西可能是砖家们随便的推测,军事论坛上对往昔辉煌的追忆,甚或是种马男的强国文里的极度YY……虽然历史书上许多东西其实也不太靠谱,不过显然相比之下,后者更不靠谱,所以李想的历史知识其实是相当混乱的。中国的战乱大多自北方而起,中原人屡屡南迁这种事儿他知道一些,可一下子却想不到跟口音问题联系到一起,不过历史知识再乱,在逐渐学会了一些本地的语言之后,知道了国号是宋,国都是开封,李想还是纠结的发现了自己的处境:他,穿越到了宋朝。

不管怎么郁闷,生活还要继续,李想基本把这种奇怪的“南方味道的山东话”学的基本能听懂之后,他的身体也恢复了大半儿。

不再是走两步就腰酸背疼,身上摔的淤青的地方的颜色也逐渐变淡了,对于这个恢复速度,李想相当满意,这可是从二十一世纪直接掉到宋朝啊,受这点伤算什么啊?

李想很想当面感谢一下李娘子——没错,救了他的那位女士也姓李,毕竟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他砸死了拉车的牛之后就晕了,第二次见面,那位李娘子说的话十句有八句他听不懂,更别说让他去道谢了。不过这个简单的愿望显然要一阵子才能实现:李娘子的丈夫赵先生过了年就去密州老家探亲了,李娘子现在也赶去了,要等清明祭祖后一起回来。

清明啊……李想叹了口气。他依稀想起妈妈的面孔,眼眶有些酸涩。他答应过妈妈一个人也要好好的活下去的,他已经失信了一次,绝对不能再失信第二次了。

李想认为这位李娘子家真的很阔气——当然这是以李想的眼光来看的:夫妻两个主人就住了有三层大门的院子,建筑面积绝对有一千平方米了,还有十个左右的仆人,这真是太有钱了。不过显然别人不是这么看的,小桃就对目前的生活似乎有点意见,哦,小桃就是负责照顾李想的小丫头,不过似乎这里都叫女使的。

“穆娘娘说,在开封的时候,光是阿郎自己的住的院子就有这宅子两个大!更别说整个老宅了,那可是开封啊,寸土寸金的地方。唉,也难怪,那时候相公还在呢。”

“美娘的契约满了,怕是阿郎一回来就要送她走呢!她家小乙哥隔三差五就跑来看她,穷人家的日子真难过,亲母子见面都要偷偷摸摸的。可有什么办法,她命苦,摊上个好吃懒做的汉子,临死临死把家都败光了,两个儿子吃喝拉撒什么不要钱,给阿郎做三年的妾,比当十几年的女使赚的都多,可惜还是没能生下一男半女。唉,她要是能生个孩子多好啊,阿郎跟娘子开心,她也能多拿点回去补贴家用,那多好啊!当初看了多少人,就属她的面相最好,结果还是不行。”

没错,以上的话全都出自小桃口中,不过她倒不是存心告诉李想这些,其实她只是自己唠叨而已。李想决定开始学习这里的语言以后,就有意无意的想要小桃多跟他说些话,然而他自己毕竟是个不爱说话的,一开始还跟着学学发音,后来就只是呆呆的听着,时间长了小桃就以为他听着费劲儿学的费力——她哪里想到这世上其实有种人会闷到听一百句话可能只回答一两句的地步?更不会想到有一种别称叫做天才的变态只要听过一次的东西就绝对不会忘!小桃毕竟只是个十几岁的女孩子,性子是活泼的也是八卦的,可是李娘子出门的时候把另外两个年轻的女使都给带走了,剩下的要么是上年纪的女仆要么干脆是男仆,小桃早就闷坏了,这会儿有个认真听她说话却几乎听不懂的人做对象,哪里还忍得住!所以没事儿就跟李想絮絮叨叨的说些鸡零狗碎的事儿。可能是她新买了根儿赤金簪子,也可能是她觉得娘子年初裁的衣服很好看,又可能是隔壁的大黄生了一堆小狗崽儿。李想从不插嘴的样子误导了她,让她觉得李想是真的听不懂——这倒也没错,李想才来的时候可不就是什么都听不懂?时间长了,小桃一不小心也会把主人的信息给唠叨出来。

李想面无表情,他明白小桃敢把自己当树洞什么都唠叨,就是以为他大部分都听不懂,所以并不出声,只做听不懂,省的彼此都尴尬,可心里早就翻腾开了,这是个什么鬼世界,居然还有这种事儿,租小妾?还故意租生过孩子的,这口味也太重了。

同类推荐
  • 沂蒙老支书

    沂蒙老支书

    本书主要讲述了沂蒙老支书朱崇敏在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26年里,带领广大党员和全村村民抢抓机遇,积极响应党和国家政策,整地划地、修路、推行稻改、种红麻、栽桑养蚕、筑水塔、通自来水、挖大井、建排房、整村容村貌……从而使昔日人心散、日子穷、房屋破、街道烂、人见人摇头的村庄,一举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文明村、明星村、模范村,用汗水和智慧谱写了一首首催人奋进的动人之歌……1984年,老支书“让贤”卸任村支书一职,凭借改革开放的春风,转身投入商海,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和奇迹……
  • 梅葛:彝族创世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梅葛:彝族创世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梅葛》是彝族的一部长篇史诗,流传在云南省楚雄州的姚安、大姚等彝族地区。当地彝人每逢年节都要诵唱《梅葛》三天,并视《梅葛》为“根谱”而世代口耳相传。“梅葛”本为一种彝族歌调的名称,由于采用这种调子来唱彝族的创世史,因而人们将这部创世史诗称为《梅葛》。全诗分为四大部分:“创世”、“造物”、“婚事和恋歌”、“丧葬”。“梅葛”调又分“赤梅葛”和“辅梅葛”两大类。“赤梅葛”的曲调比较悲楚、忧伤、低沉,史诗的第四部“丧葬”就采用这种曲调;“辅梅葛”的曲调较为婉转抒情,史诗的其他几部唱诵时就采用这种曲调。
  • 功盖三分国

    功盖三分国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魂穿千年,成为诸葛亮,然而需要面对的,却不只是江山争霸,还有那江山争霸的背后,那一个又一个的坑,那一个又一个的幕后黑手。诸葛亮能否辅佐刘备完成三兴汉室的大业?能否揪出那一个个的幕后黑手?能否在与幕后黑手的交锋中,最终胜出?且看《功盖三分国》!
  • 大宋西门笔记

    大宋西门笔记

    “大哥!此乃何物?”端王赵佶弱弱的问。“此乃SCAR也!”西门庆抱着迷彩涂装的scar突击步枪臭屁的说……“死~嘎!!!”“嗯~指谁谁死~”“666……”QQ书友群882873123
  • 奋斗在晚明

    奋斗在晚明

    中外乂安,海内殷阜,纪纲法度,莫不修明。御倭寇,整吏治,一条鞭,万历六年的大明一副欣欣向荣之态。然而按照历史的进程大明帝国将不可避免的走向落日余晖......然天不亡明,本不属于这个世界的宁修来到晚明,引领大明走向另一条资本兴国,工业强国的道路。谁言明之亡亡于万历?资本迸发,工业崛起的大明再无遗憾!书友群:309429159
热门推荐
  • 驱逐倭寇:戚继光

    驱逐倭寇:戚继光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汉族,山东登州人。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与俞大猷齐名。其父戚景通任漕运官员(今山东省微山县鲁桥镇)戚继光亦出生于此地。率军之日于浙、闽、粤沿海诸地抗击来犯倭寇,历十余年,大小八十余战,终于扫平倭寇之患,被现代中国誉为民族英雄,卒谥武毅。《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驱逐倭寇:戚继光》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驱逐倭寇戚继光传奇的一生。
  • 惧离殇

    惧离殇

    孤风仙侠道,缘花漫街飘。前路似阴翳,投情亦倾心。山巅持剑立,雪歌身边伴。惧离终多离,真情铸雪殇。
  • 王小波全集(第四卷)

    王小波全集(第四卷)

    对于以思维为乐趣的人而言,王小波无疑是他们最喜欢的作家之一。在王小波去世后的这些年,他提供的文本的价值不仅没有因他的离去而失色,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愈亦显现。他创造的文学与美,像一束强光,透过时间的阻隔,启迪了广大青年的心灵。为了纪念这位不朽作家离世十周年,首次编辑出版了《王小波全集》十卷本,该套书收录了王小波生前的重要著述,其中相当一部分是首次整理出来的思想火花。全套书分为杂文、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书信集及未竟稿,约200万字。每部均配有王小波亲笔签名的精美藏书票。本书是全集之四。
  • 职场露脸术

    职场露脸术

    只有懂得展露能力的员工才是企业最急需的人,也是职场晋升的重点对象!那么如何在上司面前露脸,如何做到出类拔萃、洞察先机、稳操胜券,最终成为凤毛麟角的职场赢家呢?以下几个技巧或许就是我们必须拥有的:职场露脸术1:做职场中的勇者;职场露脸术2:迅速融入公司职场环境;职场露脸术3:架起与领导沟通的桥梁;职场露脸术4:把上司当成你的第一同盟者;职场露脸术5:做个卓越的“执行者”;职场露脸术6:让创意给你加分;职场露脸术7:这样吸引上司眼球最有效。
  • 我的公司要上市

    我的公司要上市

    公司要做大做强,上市几乎是一条必经之路。随着国内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一系列政策法规的颁布,中小企业的上市梦想不再像过去那样遥不可及。但是上市也并非易事,复杂的操作程序、众多的参与人员以及上市后将要面对的风险与责任都要求公司的高管和股东慎重对待上市这件事。
  • 河南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与实践

    河南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与实践

    本书坚持三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围绕新四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实现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打造四个河南(富强河南、文明河南、平安河南、美丽河南),完成两项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加强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制度建设),紧扣三大国家战略规划(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在“一路一带战略”中,探索中原城市群和河南自由贸易区的建设。
  • 都市妖孽至尊

    都市妖孽至尊

    出生贫寒的乡下小子逢凶化吉,之后一朝化龙。玩转都市,无所不能。“岳哥——”“停停停!岳哥是小弟们叫的,美女叫我岳哥哥就好……”
  • 神道帝尊

    神道帝尊

    少年秦尘,星门被夺,修为被废,可却因此觉醒九生九世记忆,开启逆天的第十世征途。万界为书,我手执笔,谱写大千世界。百域为山,我心为海,走出通天神道。手擎天,脚踏地,这一世,我为帝尊,谁,敢不服?
  • 名门娇女

    名门娇女

    爹是男神太傅,娘是霸气大长公主,人人都说卫嘉桐的命好极了。再加上有腹黑狡猾的皇帝表哥,和温文尔雅的相府嫡孙这两个竹马保驾护航,作为名符其实的名门娇女,卫嘉桐觉得自己似乎完全可以在京城横着走了!
  • 1943年的一碗面条

    1943年的一碗面条

    作品以历史人物王敬之为描写对象,通过小说化的笔法,塑造了一个个性复杂又独具性情的枭雄形象,同时又揭示了国民党内的派系争斗,折射了共产党的海纳百川,写出了“典型环境”里的“典型人物”。作品构思精巧,由“一碗面条”说事,以小见大,旁敲侧击,叙述注重情节设置,细节刻画,语言劲健而倜傥,极具表现力度。获得第一届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优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