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20900000002

第2章 孽缘(2)

父亲说:“老子不是解放军同志,老子也是土匪!”

舅舅抹掉光头上的汗水,放低了声音:“那我们一起跑吧。”

父亲“噗味”一下笑了。枪托落在舅舅脊梁上。

直到军营门口,父亲才低声告诉舅舅:“枪毙你之前叫你晓得,我和你妹妹好了。打完仗我要回去娶她。”

舅舅呆愣一阵,咧咧嘴唇。

舅舅稀稀拉拉的鼻涕流了下来。

“你回了家要好好看待妈妈。”

父亲回答说:“我会的。”

舅舅吐了口长气,又说:“生一个有出息的娃娃。”然后,大步跨进了俘虏行列。后来,他被判处徒刑,1961年才刑满回家。

舅舅对我的脸细细端详。羊子四散在坡上。我们看着山下的村子。看到人们从地里回家,屋顶上飘起炊烟。看到炊烟渐渐消散。看到人们出现在人民公社的地头,男人们修理篱栅,女人们在地头路边补种亚麻与向日葵。他们的歌声就像缓缓流过的时日一样深厚悠长。

“阿来。”

“嗯。”

“在监狱里那阵我就想像我妹妹的儿子的样子。有天早上我突然醒来。活佛收我为弟子时听到的颂辞涌上了喉头。颂辞就那样涌了上来。好像不是我说出它们,而是它们自己冲开了我的嘴巴。我看到铁窗外那株槐树开花了。我就晓得你是我想像的那个样子。你已经生下来了,生下来了。”

我放下连环画《铁道游击队》,轻轻牵动舅舅的衣角。他叫我倚着他看书。我又看了一本。那本连环画的封面我至今还记得清清楚楚。两个越南红小兵击落了树上一只巨大的蜂巢,几个美国兵在野蜂的追击下,用长满长毛的手抱住脑袋哇哇乱叫。

下午,我们赶着羊群下山。

外公泽尕尔甲坐在井泉边上。这个习医的老和尚好像在专注地眺望西方的绚丽晚霞,又好像在注视脚前泉井中翻起的珍珠般的泡沫,以及那只浮在水上的洁净自然的桦皮水瓢。泽尕尔甲半僧半巫,声称常从一些聪敏动物那里获得灵验的医术。他声言他拿手的去掉眼球上白翳的方法,就是从蛇受到启发的,后来又说是得自一只不能唱歌的画眉。他对我说:“孙子,过来过来。”

我不情愿挨近他,怕嗅到他身上干燥皮肤的味道和朽腐的羊毛织物的味道。这种味道和深山大刹中蛛网和浮尘的味道完全一样。

他鹰爪一样的手揪住我,诡秘地对我说:“我的医术来自一只红狐和一只白狐。”

我想外公已经疯了。

我把手伸到他眼前,说:“看看这是什么?”

他嘿嘿地笑了,嘴里冲出的气息仿佛来自干旱田野。我想这个老头肯定被拆卸开过,被他那种灵验的医术与奇奇怪怪的思想拆开过。他的内脏一定挂在什么地方风干了,又重新填进了他的胸腔。我的外公像一尊干燥洁净的蜡像一样闪闪发光。那天他坐在他擦拭得十分明亮的紫铜便壶上,嘿嘿地笑了。

“你的小小的嫩手才是莲花一样的手掌呐。”

这天,羊子走到外公面前的泉水跟前时,他愤怒地挥杖击打水面,羊群惊异地离开了泉水。他突然一闭眼睛,并像小孩一样张大了嘴巴,哭了,哭声像羊子叫唤。他攥住舅舅的手说:“我看到你们回来了,我梦见了阿来被一只神鹰叼走。梦见你胸前开出了红色花朵。”

舅舅像安抚小孩一样,跪下来连连亲吻外公的额头。

外公哭诉说,他的颈项上生了疔子,痛得钻心。他想自己治疗,想起药方却忘了咒语,好容易记起咒语时,药方又从脑子里溜掉,从心里溜掉了。

舅舅对我说:“你外公老了。”

我感觉一段曾经饱含水分的木头正在干枯。后来外公死时,身躯缩得更小了,他的尸体蜷曲起来,勾手曲膝,蜷曲成了婴儿在母腹中的形状。

这个已经死去的老头我们叫他外公。其实他是舅舅父亲的哥哥。和我们的亲外婆没有特别的关系。我要把他写进小说,实在想不起汉语中对他这种长辈是怎么称呼,便问一个汉族同行。

“就叫外公吧。”他想了一阵之后说,说得很没有把握。

外公是个喇嘛。

外公曾经无数次预言过自己的死亡,但总是不灵验。他只是慢慢地干枯。他像封存在时间深处的一尊蜡像。脸部肌肉收缩,拉弯了嘴角,拉弯了眉毛,使他看上去永远满含亲切慈祥的笑意。他坐在堂屋深处。舅舅出去之前,替他煨好了茶,替他用白色牛尾掸掉身上的东西,外公把那叫做“不是身上东西的东西”。“可以以为它们是东西,也可以以为它们不是东西。”外公说。舅舅临出门时,一边倒退出屋一边用另一把黑牛尾拂去地板上的浮尘。舅舅在门口套上长靴,从另一间屋子里放出那群羊子。羊子的四蹄磕碰门前的石阶,它们的犄角轻轻相互碰撞。然后,这一切声音都消失了。纤尘不染的地板上弥漫开羊粪的气息。那种气息干燥、辛辣。

舅舅的房子一共四间。一间过厅,一间堂屋,一间舅舅的卧房。另一间占了整座房子面积的一半,是那群羊子的集体卧房。羊群和人从同一个大门,同一个过厅进出。过厅的柱子上钉着舅舅打草的各式镰刀,他穿的靴子,避雨的牛毛披毡以及各种挖贝母的锄头。

外公坐在静谧、幽暗、洁净的堂屋深处,一络阳光从窗棂上透过来,落在他身上。外公端坐不动,立时把阳光变成一块透明的淡黄琥珀。他端坐在琥珀中央,仿佛已经置身其中千年万年。他的身后是一只巨大的转经筒;里面储藏着一些该念而没有念完的经卷。经筒旁边贴着一幅毛主席和各族儿童在一起的画像。毛主席光彩照人,儿童们的鲜艳小脸幸福地仰起,这确实像葵花朝阳,跟流行多年的一首颂歌中唱的一模一样。外公要我把画像下面的诗句大意翻译给他听了,他执笔写出藏文。然后,他翻出多年不用的沉重的水晶石眼镜架上鼻梁,净了手,焚了柏香,把那首诗工工整整地抄在画像下沿。后来有精通藏文的人看了,说是格律严谨,用词也十分古雅。

这件事情把舅舅吓坏了。

不久前村里一个小伙子,贡波家的仁钦曲波想试试猎枪修理后的团砂程度,用一张旧报纸作靶标。后来发现,报纸背面的领袖照片被打得百孔千疮。报告上去,被判处三年徒刑。

舅舅宰了一头羊子。

我,母亲和父亲到舅舅家时,那头被偷杀的生产队的羊子正在滚沸的汤汁中上下沉浮。外公手攥一根细绳,绳子那一头拴在经筒的曲轴上。外公从容自如地翻动手腕,经筒嗡嗡地旋转。那只牛皮空筒中几卷经书便互相磕碰,发出“啪哒啪哒”的声响。外公笑眯眯地说:“你们都坐下,用茶。我在,我在专诵一卷祈祷你们平安的经卷。”

说话时,姨妈、姨父、表姐、表弟都来了。表姐比我大两岁,眼睛从小就长得很美。本来她脸上没有酒窝,一次上树打野刺梨的时候,她从树上掉下来了,括颊肌被树枝刺穿,伤愈后就有了一个酒窝。我们曾问过外公这是什么缘故,他说那树枝想必是浸透了日精月华的。

“就是一根洁净的棍子。”

外公越说得简单,我们越觉得他的话幽深神秘。

舅舅从里屋出来了。他剃了头和胡须,披上了一件紫红袈裟。他盘腿坐下,很久都没有说话。火塘上的铜锅里滚汤翻沸,飘出了羊肉的香气。

“我偷杀了一只羊子,生产队的,人民公社的。”舅舅说,“我把……”

父亲笑了:“难道还要斯丹巴告诉我们,锅里的羊子不是他的而是集体的。”

“我把我们柯基家的人全部请来了。我要……”

“柯基家的人?”父亲说:“这里哪些人是你们柯基家的,柯基家的只有你和老和尚。你父亲只留下了你这么一根独苗。”

“你说吧,我要你说个够。我比谁都晓得若巴头人的独子比谁都想发牢骚。要是那件事情没有出来,我情愿你天天上门骂我,而不情愿去坐牢,丢下娃娃们的老外公没人侍奉,让你心里有气出在我妹妹身上。”舅舅的喉咙哽住了,“现在那件事已经出了。”

“啥子事情?”母亲问。

“我写诗写在了毛主席像的衬衣上。我要坐牢去了。”

外公耳朵很背,他侧耳听着人们说话,听不清楚,又专注地望着说话人的嘴巴,但他还是什么也不明白。

“阿来。”外公喊我。

“他们在说你写的诗呐。”我告诉他。

“咹?”外公提高了嗓门。

“说你,”我附在他耳边提高了声音,“说你写了好诗。”我的嘴唇触到了老人的耳朵,这耳轮是冰凉的,缺少一般人耳朵上都有的浅浅的茸毛。外公一身都起了皱纹,独有耳朵变得越来越光滑、透明,带着青铜的色彩,仿佛是塑料娃娃的耳朵。

外公笑了。

“我写有关毛主席的诗用词十分漂亮,当然,那诗是人家的意思。一本书上说,诗是我们自己心灵的朋友。”外公像毛驴一样滑稽地动动耳朵,说:“想想谁是自己心灵的好朋友,想想……”外公慢慢闭上双眼,脸上保持着天真烂漫的笑容。

舅舅说:“他已经疯了,他。”

大人们谁也没有说话。我们几个娃娃看着外公那副笑弥勒模样忍俊不禁,跟着笑了起来。表姐大笑时,露出两枚雪白尖利的犬齿,那时我十分热爱这两颗犬齿。表弟笑起来却是一副呆头傻脑的样子,可能是缺少尖利雪白闪着珍珠光泽的犬齿的缘故。表弟阿呷还淌口水。我大他一岁,我时常在心里说他不是个干净的娃娃。我就是喜欢用这种方式表示我的成熟,我的大人气。有句藏语俗谚说:穷人比富找比自己更穷的人。这句话也可译成这样:怎么产生富足的感觉?站在更穷的人面前。

外公又很响地拌了一下嘴唇。说:“我们这里阿来该知道诗是心的朋友。斯丹巴是不知道的,他不知道,他只不过是小和尚。”外公伸出小拇指,在自己眼前晃动一下,又晃动一下,咳咳地笑了起来,笑声中可以听到涌塞在他喉咙中的干痰在跳荡,“他背水,砍柴,打扫马厩,可就是没有接近过叫诗的东西。”

外公又做了一个男人对女人表示轻蔑的极其下流的手势。

舅舅低下头,说:“看,以前谁见过他这样?老糊涂了,疯了。”

“这没什么要伤心的,反正老了。”

“这样他已经享了你不少福了,哥哥,他自己又无儿无女。”

“我想是这样。”舅舅对我们大家深深地埋下了他那净光的脑袋。

舅舅的脑袋剃光后显得十分尖削。

姨父仁钦突然悄悄对父亲说:“柯基家的脑壳。”

父亲笑了。

姨父仁钦摘下帽子,露出轻易不肯示人的秃头,一本正经地对父亲和我们大家说:“要漂亮还要算雍宗你们若巴家族的脑袋了。这样。”姨父的手在自己脑袋上比画有时远离头皮,有时又努力用手掌挤削凸起的地方,要是他手中有把刀子,他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在自己脑袋上做些削高补低的工作,以使他的脑袋变成我们若巴家的方正的头人脑袋。

大家都笑了。

连舅舅自己也忍俊不禁笑了起来。

母亲撩起衣襟揩去笑出的眼泪,起身翻动锅里的羊肉,姨父问:“熟了吗?”

“可以了。”母亲说。

舅舅起身从里屋取来几只瓷盆盛羊肉。

这是五月,山里的春天刚刚来到,这个季节的羊子很瘦,羊肉没有多少肉的味道,常吃肉的嘴巴可以从中尝出青草和水的浓重腥气。一个比外公还老还智慧的汉人孔子说三月不知肉味,那时我们就常常如此,因此,感觉到口的羊肉十分鲜美。

舅舅依然坐着,脸上神情庄严肃穆。

他看着我啃掉了肉,还想吸出骨头里的骨油。外公掉光了牙齿,只能喝汤,他喝汤时发出“嗞嗞溜溜”的声响,总之,吃起肉来人人都和吃平常食物的吃相不大一样。大家都龇牙咧嘴,一副永远不会餍足的神色。只有父亲的吃相比平常更为庄严。使父亲难以忍受的好像不是生活中的艰难困苦,而是享受。在那些年头,吃肉是一种超凡的享受。

母亲放下啃得雪白的羊拐骨,发出了舒心的笑声,她这才看见舅舅什么都没吃。

“阿哥啦,阿哥斯丹巴,你也吃吧。”

“不”,舅舅说,“你们吃吧,我吃不下自己偷来的东西。”

姨父一下子放下了手中的肉,“偷的?”

父亲却毫不动容地吃着。

舅舅又说:“你们不要管我,吃饱。”

舅舅说反正已经把诗写在毛主席像的衣服上了,再加上偷杀一只生产队的羊子也没有什么了不得。他还反问我们是不是这样。

表弟说是。仅此一点就足以证明表弟的呆傻。果然,姨妈厚实的巴掌落到了表弟脸上。表弟哭了。然后表姐,然后姨妈和我母亲也都哭了。姨父也从鼻腔里发出了抽气声。

姨父突然抡手打掉了父亲手中的骨头。

父亲揩净嘴上的油污,平静地说:“你们家有谁死了?”

姨父说:“你雍宗心太狠了。平常就看不起人,现在哥哥就要坐监狱了你还这样。”

舅舅说:“雍宗是头人的根子,应该这样。这一大家人我都要托付给他。”

姨父假装剔牙,愤愤然呸了一声。

这顿庄严无比的会餐就此结束了。那堆比狗啃过还要干净十倍的羊子骨头至今在我眼前晃动,它们四处散乱地丢在舅舅温暖低矮光线黯淡的石头屋子里,丢在经常用牛尾拂拭得一尘不染的地板上,而在我们村子的其他人家,牛尾只是用来打扫床铺和屋子里小小的佛龛。这些骨头在早上还包裹着温暖的血肉,支撑着一条随着春天来临正在恢复强健的柔韧的生命,现在却被我们把羊子这种动物的气息也吮吸干净了。至少我一时对舅舅在临赴灾难前最后一次眷顾的意义毫无知觉,只感到吃了带血的鲜肉,背上有了热气,手心湿润起来,心跳变得沉稳有力。隔墙传来的羊粪的膻味使人想起了羊子,一种悲壮的感情才油然而生。

父亲说:“一只羊子已经全下肚皮了。”

“一整只大羊啊。”母亲啧啧嘴唇说。

这时,太阳透过窗棂射了进来。屋子变得明亮了,大家在暗中显得明亮的幽幽忽忽的眼光开始暗淡下去。我看到大家都在吮吸沾在嘴唇上的那点油腥。火塘里的火灭了,几缕最后的淡淡青烟沿着锅壁缭绕而上,然后消散。锅里和锅四周的碗见了底,只剩下些砂砾一样的骨头渣子。外公坐在他的转经筒前呵呵傻笑。

姨父姨妈和我表弟都在竭力显出悲哀的样子,但仍掩饰不住一顿饱食后的心满意足。那种神色是无法掩饰的,它从每个毛孔,从嘴唇的油光,从畅通的血脉和皮肤上的红光上显现出来。

表弟连连打饱嗝。

只有父亲和舅舅的神情一模一样。表姐和我的目光在那两张严厉的脸上来回逡巡。因此,我喜欢我的神情哀戚、犬齿雪白尖利的表姐次准。或许,她在我的下篇小说中就要成为中心人物。但现在,我必须抑制住因写作而复苏了的某种强烈感情。我提请自己注意,我写那次会餐已经写到了关键部分。我必须在这里揭示出在一种带着强烈的喜剧性色彩的生存状况下的泛人类的悲哀,人性的悲哀,生命本能与生命追求的崇高品格之间相互冲突的悲哀。我想这是支持我写下总题叫做“村庄”的这一个系列的惟一理由。

“根本烦恼。”

舅舅对父亲轻轻点头,嘴里突然冒出一个佛经上才有的字眼。烦恼是指芸芸众生受本能驱使而在向善的道路上迷失。最近翻阅佛经时,知道其中的“烦恼”和流行的辞典中的释义是不大一样的。佛的目标是要信徒根除这些烦恼,超脱因缘的环扣,而他的信徒们仍然在烦恼之中轮回。只有活到外公那种年纪,神智昏迷,才对沉重的命运仰起一张归返童真的老脸,呵呵傻笑,笑得超过了罗汉的水平而同声闻、缘觉乃至菩萨的笑容十分相近了。所以,清醒一点的时候,外公总是预计自己人土的日期。

同类推荐
  • 命中

    命中

    《命中》是诗人杨献平的一本诗集,诗人通过自己的创作,构建了“南太行”文学地理,同时军旅生涯和西北的生活经历也赋予了诗人独特而苍劲的写作风格。整部诗集风格统一,关注生活中的事件,眼光落在当下,是一本质量较高的诗歌作品集。
  • 在河之洲

    在河之洲

    生活其实远比文学精彩,但是生活太现实、也太具体,缺少了幻想、也缺少了想象,当我们感觉生活缺了些滋味的时候,我们会想起文学。当然文学可能还有更重要的使命和责任。但喜欢文学,却并不一定要担当太多的使命和责任。
  • 蒋勋说红楼梦(第四辑)

    蒋勋说红楼梦(第四辑)

    这是蒋勋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数十次阅读《红楼梦》后的心血之作。无关红学,不涉及考证,作者从青春与美的角度出发,带领读者逐字逐句细读小说本身,梳理《红楼梦》中的人物与情感,探寻书中表达的繁华的幻灭、逝去的哀伤,讲述青春的孤独、寂寞与彷徨。这是一个生命对其余生命的叩问与聆听。跟蒋勋读《红楼梦》,仿佛是在阅读自己的一生。蒋勋说:我是把《红楼梦》当“佛经”来读的,因为处处都是慈悲,也处处都是觉悟。
  • 周赏集(郑欣淼散文)

    周赏集(郑欣淼散文)

    原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故宫学”的首倡者郑欣淼先生的散文精选集!书中所记多是怀德含芳的文化名人,有纪念怀想、回忆风云人物的生平事迹,与故友知己的深情厚谊,文中所记颇有许多造诣深厚的艺术界、收藏界名家。散文感情真挚,言辞恳切,眼界高远,思考深刻。文中涉及种种文化、艺术方面的知识和思考,文博界相关的名人轶事,有极强的社会教育意义和可读性;文从字顺,间有佳句妙词,值得品味。《周赏集》是原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故宫学”的首倡者郑欣淼先生的散文精选集!本书收录了郑欣淼多年来创作的长短八十多篇文章,约20万字。
  • 奇零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奇零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热门推荐
  • 妈妈送给青春期女儿的书(二)

    妈妈送给青春期女儿的书(二)

    青春期女孩的身体产生了较大的变化,已慢慢具备了女性的全部特征。维护女孩青春期心理健康,搞好孩子青春期的教育,关系到她们一生能否健康成长。 但是,大多家长并不能很好地处理孩子成长的烦恼。有些父母会因为孩子的突然疏离而惊惶失措,或者对孩子比以前管得更严,或者为这种疏离表现出极度伤心,这些做法往往会更让孩子反感,从而给孩子的成长带来障碍。
  • 从爱情到幸福

    从爱情到幸福

    从痴迷成魔,到纠结心痛,再到淡定如水,这是一个讲述女人成长的故事……顾晓薇,敢爱敢恨的直性女孩,她猛烈的追求,已经让华韦林臣服,然而因被当时任政法委书记的老爸“诱供”,导致“跑路”中的华韦林的父亲被抓,初恋便在怨忿中嘎然而止。从此,顾晓薇与“骗子”父亲结了仇,她辍学,和不良青年厮混,生下来路不明的孩子……以极端的方式惩罚老爸和自己、去赎买欠华韦林的“债”,可当她来省城重新追求华韦林时,发现还是败给了别人。当朱铁四走进顾晓薇的生活,他的无私和宽厚感动了她,但她的心却始终无法安定,一直被华韦林牵着。像是等到一样,华韦林和沈宇离婚了,她马上去奉献、去感动,却终因乳腺癌决绝地离开了华韦林。之后的伤情岁月里,不离不弃的朱铁四像冬日和煦的阳光般照耀着她,她蓦然发现,其实自己是拥有幸福的,它就在身边,是自己因为习惯而忘记了去感受……最终,她与朱铁四结婚了,爱,终修成正果。
  • 玉台画史别录

    玉台画史别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狂妃权倾天下

    狂妃权倾天下

    她是相府嫡出的小姐,圣上特封的公主。却因从小体弱多病,又没有习武天赋,被父亲冷落。爹爹不疼,姨娘欺凌,姐妹算计,最终惨死在独门小院,身体差点就被炼成傀儡。她行踪诡异,杀伐果断,是世界杀手之王,却因一块血玉让她的灵魂穿越。杀手之王成为相府千金那日,风云变换,星象紊乱,护国神兽惶惶不安,国师开坛问卜不得其要却遭反噬。百姓传言天人下凡,故不可窥探也……她要的很简单,来去自如的世界,俯首称臣的众生,恩爱无双的男人。且看无能草包,如何扶摇九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时光的把戏

    时光的把戏

    看似西方才有的堕落少女成长经历——情窦初开时的初尝禁果,药物依赖,叛逆出逃——其实是谁都有过的年少轻狂,谁都有过的思乡之情,和年少时无法明白的,对父亲深深的爱。新西兰美女作家用清新淡雅的笔触回忆自己在新西兰和香港的特殊经历,同时探寻父亲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痕迹,表达对父亲深深的思念和爱。
  • 重生之田园宝妻

    重生之田园宝妻

    花田村里的刘宝娘重生了,带着前世的痛与苦,前世她有一个新婚夫,就在成婚的前一天官府招兵,他(萧远山)一朝选在招兵册,成为一位士兵,宝娘在等了一个年头之后,耐不住寂寞碰巧又是圣上选美人之时,勾引路途遇到的一官员(孟天赐),成了他的宝姨娘,他对着每个夫人都是一副情深意长,却又残忍的把她们丢弃在高墙后院…简介内容:上一世,宝娘为了荣华富贵、不做已是古稀之年的老皇帝的宫妃,私自为人妾,气的爹娘与之断绝关系,老死不相往来。斗得浑身是伤,好不容易怀上身孕却被孟府大夫人强行打掉,未出小日子的时候就被大夫人寻着偷人的由头发卖到青楼,辗转反侧,沦落到乞丐的地步,最终惨死在街道上的马蹄下,临死之前看到她等不及的未婚夫官袍加深,俊逸相貌堂堂的面容,美妻相随从她面前走过,伸出细长尖锐满是脏污的手,触不到的是曾经…。含恨和歉意而生,这一世不为荣华富贵,只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如果你是我的幸福,我愿意等你、十年、百年…,终不止。大纲提要:刘宝娘辗转反侧醒来,入眼的是茅草屋。破旧的院子和老实本分的爹娘不过都不管她,重生一世,她要等着丈夫,守着家舍、金银财宝自己挣去,黄帝老儿选妃,那她就剜了守宫砂,涂上锅底灰,把清灵灵绝色美人打造成彻底村姑…,下地插秧、稻田里种鱼,开山取矿,空间在手、灵物奇药百千,她还就不信,重活一世扭不了命运这小小乾坤。努力活的更好,守着良人归来…。
  • 入世花都

    入世花都

    欲修仙道,先修人道。廖煌从小跟着一位仙人师父在一处世外桃源中长大,道法符咒奇门炼丹样样精通,但是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于是当一个机缘降临时,他来到人间,去红尘之中修行人道。面对红尘的缭乱,繁华的世界,权力、金钱与美色的诱惑,这就是人道当中的修行。临行前,仙人师父留给廖煌一些宝贝以及三句话:一、无论世界如何变化,本质永远是拳头大的才是老大;二、打蛇打七寸,打人要打脸,尤其是遇到那种给脸不要脸的,更要狠狠的打,不然他不长记性;三、本门弟子,是容不得外人欺负的!…………欢迎进入二冰打造的都市幻想世界,这个世界当中,满足你的所有野心!
  • 青鸟的希望

    青鸟的希望

    一个集流氓、地痞、无赖于一身的农村酒鬼,他以精明的手段,愚蠢的行动,所做的事桩桩件件让人啼笑皆非;一个对于家庭和睦处处维护却又常常无能为力的农村妇女,她孤立无援,哭喊、无奈、面对所有发生的事,她努力过,也挣扎过,而唯有让她有所心安的,那就是未来,不远的将来······两者即是夫妻,又是对手。谁是谁非?半辈子过去了,对与错还重要吗?(改文中......2019-7-6)
  • 大沩密印寺养拙明禅师语录

    大沩密印寺养拙明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流年物语

    流年物语

    流年中的故事,小城里的故事,伴着瓯江水,日夜不息。你好像都看在了眼里,又好像什么也没看见。《流年物语》是关于贫穷和恐惧的,同时也是关于假像和真相,欲望和道义,坚持和妥协,追求和幻灭的。这部头绪纷多的小说里独独匮乏的是爱情——那种我们在十八岁时憧憬的纯净的爱情。书里相遇的每一对男女,都有着自己不可告人的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