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42700000005

第5章 青奥会首航之旅(2)

第四,可持续发展方针。新加坡青奥会本着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将体育、教育与文化完美结合起来,使得这不仅仅是一场体育盛会,更是教育广大青少年,为其灌输先进文化的极佳时机。

无论是在开幕式上,还是在青奥村里,新加坡青奥会均融入了丰富的文化色彩和教育理念,激励青少年奋发向上、拼搏进取,用自己的力量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而以上诸多方针也将为促进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青少年奠定基础。

【第三节. 体制—机制—职能】

体育竞赛体制是指保证体育竞赛顺利开展的组织体系,以及维持该组织体系运行的竞赛制度、法律法规的总和。体育竞赛体制是竞技体育的核心内容之一,为成功举办一届运动竞赛的重要组织保障。体制问题决定运动竞赛的本质,只有正确把握和处理好赛会体制,才能使运动竞赛组织与管理的相关事宜取得理想的结果。

一、首届青奥会的体制

任何形式的体育竞赛体制的结构都包括两大部分,即组织机构体系和制度体系。在这两大组成部分中,组织机构体系可视为“硬件”,而制度体系则可视为“软件”,新加坡青奥会也不例外。

首届青奥会已于2010年8月在新加坡举行,约有3528名运动员、800名裁判员及教练员参加了此次盛会。比赛为期12天,比赛项目为26个大项。期间,全世界205个国家和地区奥委会还在教育和文化计划中派出了代表。青奥会的参赛运动员年龄在14~18岁之间,具体规定由各国际单项体育组织确定。国际奥委会只是规定了一个原则,即各项目只能选择一个年龄组的比赛,如:14~15岁年龄组、15~16岁年龄组、16~17岁年龄组或17~18岁年龄组。

众所周知,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行具有比较严密的组织体系。奥林匹克精神得以贯彻,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能付诸实施,主要依赖于国际奥委会、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和国家或地区奥委会三大支柱。国际奥委会负责决策、指挥和协调,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负责有关运动项目的各种专业技术性活动,国家或地区奥委会则负责各自国家或地区的奥林匹克运动。因青奥会属于奥林匹克运动大家庭的范畴之列,为此也是由国际奥委会、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和国家或地区奥委会统一分工协助运行与掌控。

与奥运会相比,由于新加坡青奥会是第一届专为全世界青少年举行的盛会,且史无前例,无规律可循,所以国际奥委会下放很大的权力给其执行机构——新加坡青奥会组委会。

为全面筹备与举办好首届青奥会,新加坡政府高度重视,组成了强有力的新加坡青奥会组委会,其组织架构为:

国际奥委会副主席、新加坡人黄思绵先生任青奥会组委会主席,负责整个青奥会的具体工作。下设一位副主席和一位首席运营官。除此之外,下设14个具体执行机构,这些机构为确保首届青奥会顺利完成筹备工作,为按时举办青奥会做了大量的具体工作。各机构针对工作的需要,相继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和有关规定,在国际奥委会有关部门和人员的具体指导下,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工作。

二、首届青奥会的机制

所谓“机制”原意是指机械的构成和工作原理,后来借用到系统科学中指有机体的构造功能和相互关系。体育竞赛体制也是一种有机系统,其运行机制主要是指在体制内组织机构的运转原理、制度的执行以及组织机构和制度间的构成关系。简言之,即指在组织机构的运转和制度的执行过程中,不同层次、不同利益目标所形成的不同的驱动力和表现形式。

新加坡青奥会执行团队工作人员的设置和选拔坚持机构设置少、人员精简、效率高的原则,在保证各个部门的核心工作人员为新加坡人以外,其他的工作人员采用招聘制,在世界各个国家招贤纳士。在那里你可以看到各种肤色的工作人员,真正地诠释了“人才的国际化”内涵。这种模式不仅使得对外交流更加便利,同时也赋予筹办青奥会的组委会以不同的视角。拥有国际化的团队,不论对于运动员还是国际奥委会的官员,都增强了他们的信任感,更便于沟通。

新加坡青奥会组委会的首席运营官(COO)Eric负责整个团队的运行,各个部门的情况都汇总到他那里,他对每个部门的情况都非常熟悉,因为他必须针对一些问题立即提出处理意见。有人进行过大概的统计,在他看到的各部门上报的36条报告中,有31条Eric明确提出了处理意见,平均反应时间为5小时,有的晚上9:22报告,00:25便得到解决意见。有一个典型的案例,青奥村大量使用无线网络,造成网络拥堵,这个问题是晚上7:04提出的,到了00:55便有了明确处理意见:关闭“太吃”宽带的一部机器。一旦COO给出了明确的处理意见,各部门必须立即无条件执行。整个团队各个部门的问题都是日常事务COO“说了算”,重大问题则“悬挂”起来,由首席执行官(CEO)来进行决策。这就是新加坡青奥会各部门的运行机制。这个模式具有效率高、责任到人的管理特点。

新加坡青奥会的成功举办,与符合其自身的政治、文化、经济的体制及运行机制是分不开的。其独特的运行机制,完善的协调配合,充分发挥了各个部门的职能作用。

三、青奥会组委会下设机构的职能

新加坡青奥会组委会为全面有序地开展工作,按照国际奥委会的有关要求,以及国际重大体育赛事的国际惯例,结合新加坡青奥会办赛的实际情况,下设了14个具体执行部门,其职能分工大致为:

1. 青奥村

接待了约5000名运动员、教练员以及随队官员的新加坡青奥村是由南洋理工大学和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的宿舍改造而成的。青奥村建设致力于为运动员提供实用、舒适但并不奢华的住宿和服务。优美的环境以及令人信服的安全保卫有利于运动员的休息和赛前准备,为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打下良好的基础。更为特别的是,在青奥村中有针对运动员休闲、社交活动所特别设计的文化和教育活动。

青奥村分为三个部分:运行区、居住区以及青年广场。居住区里面设有专门为青奥村村民服务的柜台,能及时地接受反馈消息,同时为运动员们提供多项服务:有线电视房、无线网络、祈祷室、公共医疗室以及洗衣房。除此之外,还为运动员提供了一些训练设施,方便运动员训练,保持竞技状态。广场中央设有舞台,来自各国的代表不同地域文化的艺术团表演、音乐会、文化和教育展览会等都在这里举行。

为了方便运动员,青奥村中还设有食堂、商店、自动换币机、邮局、票务系统,等等;还设有方便记者的媒体中心。这些服务都是为了让运动员能在异国他乡找到家的感觉,为代表着全世界青少年的运动员们留下美好的回忆。

青奥村的外围还悬挂着参赛各国的国旗,以及象征本国文化的宣传画等,为青奥村披上了一身五颜六色的盛装。

2. 运动会服务部

运动会服务部除了要对运动员进行注册外,还要做好生活接待,在食宿、餐饮、交通、通信、医疗卫生等方面为与会人员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工作条件。运动会服务部下辖的行政管理岗、生活管理岗、交通管理岗、接待服务岗、医疗岗都配有固定的负责人员进行运作管理,不但达到精简机构的目的,而且提供了很好的服务。

3. 人事部

制定组委会的机构设置及人员配置方案;负责制定青奥会所需工作人员的计划;根据组委会决定,承担运动会工作人员职务任免和调配工作;协助竞赛部做好各种比赛项目竞赛委员会机构设置、组织落实;负责对运动会各部内设处室工作职责的监督、落实;负责组委会工作人员资格审查;拟订并实施工作人员的薪金酬劳政策。

4. 体育和场馆部

体育和场馆部其实就是竞赛部和场馆管理部门合二为一的统称。竞赛部负责青奥会竞赛工作的组织与实施,印发竞赛规程总则及单项竞赛规程;编印竞赛情况简报及竞赛有关材料;安排各项目竞赛日期、地点、赛程;制定比赛总日程表、安排表;编印竞赛秩序册、成绩册;负责提出各项竞赛承办地点及各项目竞赛场地设备及器材规格要求,协同行政部门编制计划和落实,并进行检查验收;制定各比赛项目竞赛委员会有关竞赛工作职责,会同人事部各比赛项目竞赛委员会人员配置方案,指导各比赛项目竞赛计划和实施方案。

场馆部的职能是负责按标准、规范对青奥会的比赛场馆进行检查、监督;负责对新建、改建场馆的验收、接管工作的检查和督促;负责对运动会特殊设备的增补、采购。所以两个部门合二为一,更能使两者相互配合,凸显其职能。

5. 技术部

负责为新加坡青奥会提供竞赛成绩、信息、通信及其他必要的技术服务和保障。

6. 国际联络部

负责与国际奥委会、各国家和地区奥委会及奥林匹克大家庭成员的联络和协调工作,并提供相关服务。

7. 体育发展部

负责对青奥会竞赛器材和竞赛方法的研发、推广以及宣传工作。负责对青奥会运动项目的推广起到宣传作用。比如,三人制篮球比赛,就在新加坡青奥会以后得到了大多数国家青少年的认可。

8. 媒体运行部

负责主新闻中心、国际广播电视中心和场馆媒体中心的规划和运行工作,为注册媒体人员提供工作设施和各项服务。

9. 文化和教育计划部

负责对奥林匹克文化以及新加坡当地文化的宣传工作,以及制定和策划多种活动来教育参加比赛的各国青少年。促进各国学校和新家坡当地学校的合作和交流。

10. 市场开发部

负责为新加坡青奥会筹集资金,实施新加坡青奥会的市场开发活动,包括赞助计划、特许经营计划和票务计划,负责国际奥委会的市场开发计划在新加坡奥委会辖区的实施。

11. 统筹规划部

制定开幕式、闭幕式总体计划和实施方案;组织开幕式大型文体表演的创编、训练、彩排和演出;组织闭幕式文体表演的策划、排练及演出;协同办公室做好开幕式、闭幕式议事程序的安排落实;协同做好闭幕式颁奖工作。

12. 物流部

物流部是为新加坡青奥会及相关活动提供物资和服务的后勤保障部门。其主要职责是:负责组织制定青奥会的总体物资需求计划,负责青奥会所需各类物资的采购、仓储、配送、追踪、管理、回收和处置。

13. 运营及赛会服务部

策划和创作多种游戏,为游客以及运动员能更好地了解青奥会和新加坡做最有效的宣传工作。各国青少年和游客通过游戏接受了青奥会的洗礼,更加自信和上进的态度得到强化。

14. 总体策划部

负责新加坡青奥会的总体工作计划的编制、调整和项目管理工作,负责为组委会提供决策服务,负责组织、协调组委会风险管理工作。

【第四节. 赛事—场馆—安排】

第一届青奥会于2010年8月14日在新加坡共和国首都新加坡城举行,8月26日落下帷幕,燃烧的青奥会圣火安静地熄灭。本届青奥会共设26个大项,201个小项,各项目运动员从以下3个年龄组中选择一个进行比赛:15~16岁(27个小项)、16~17岁(111个小项)、17~18岁(63个小项)。共有来自205个国家和地区的3528名14~18岁的运动员、800名裁判员及教练员参加此次盛会,约有1200名媒体工作人员和2万名志愿者参与赛事服务。新加坡青奥会的成功举办,直接为2014年南京举办第二届青奥会提供了值得借鉴的范本。

一、新加坡青奥会赛事、场馆及其安排

1.水上运动项目

新加坡青奥会水上运动项目包括跳水和游泳两个项目。

① 跳水。跳水项目设有4个小项,分别为男女3米跳板和男女10米跳台,运动员凭借着无与伦比的勇气,以近乎55千米/小时的速度跳入水中,融入了艺术性和竞技性。场馆位置:大巴窑游泳中心(Toa Payoh Swimming Complex),位于新加坡中部的一个住宅聚集区内。

场馆介绍:大巴窑游泳中心内有一个公共游泳池和一个专门用来训练水球、花样游泳和跳水优秀运动员的游泳池,该馆平时对外开放,在这里可以举办水球、花样游泳和跳水比赛。2006年,这里曾举办过亚洲游泳锦标赛的花样游泳比赛,可容纳800人。

② 游泳。游泳项目考验运动员在个人赛和团体赛中的速度和耐力,包括男女自由泳、蛙泳、仰泳、蝶泳和混合泳。混合泳个人赛泳姿顺序为蝶泳、仰泳、蛙泳和自由泳;混合泳接力赛泳姿顺序为仰泳、蛙泳、蝶泳和自由泳。

场馆位置:新加坡体育学校(Singapore Sports School),位于新加坡的西北部。

场馆介绍:新加坡体育学校始建于2004年,校园占地约70000平方米,学校内相关体育设施完善,其中包括羽毛球训练中心、乒乓球中心、标准400米跑道的体育场及两个奥运会规格的游泳池,这里曾经举办过2006年亚洲游泳锦标赛等比赛,本次承担青奥会的游泳、射击及现代五项3项比赛。现代五项运动的各个组成部分将利用游泳池、乒乓球馆及学校室外空间进行。射击项目也是新加坡体育学校第一次承担的国际竞赛,这一体育项目将为体育学校提供新的发展契机。

2. 射箭

射箭,即箭术(archery),是以弓的弹力将箭射出、在一定距离内比赛准确性的体育运动项目。远在一万年前的中石器时代,人类就发明了弓箭来狩猎捕鱼。以后很长时间,弓箭又是用于战争的武器之一,现今射箭作为人们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存在下来。新加坡青奥会射箭项目包括3个小项,分别为男子70米射箭个人赛、女子70米射箭个人赛、男女混合70米射箭团体赛。个人赛和团体赛的奖牌由排名赛开始(排出名次后进行分组),之后便凭借此分组以淘汰赛的方式决出最后的冠军。

场馆位置:加冷运动场(kallang Field),靠近市中心,附近有新加坡室内体育场和老的国家体育场。

场馆介绍: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可容纳500人。在这里曾经举办过板球和垒球比赛,1996年被选为国际板球锦标赛的场地。2010年,这里开始转换为举办青奥会射箭比赛的场地。

同类推荐
  • 尊重儿童权利·译言古登堡计划

    尊重儿童权利·译言古登堡计划

    科扎克以人的基本权利作为论据,认为:“世上没有小孩,他们都是人”,并且呼吁人们尊重儿童的每一天,尊重儿童的无知和认知世界的努力,尊重他们的失败和泪水,以及他们的财物和物质需求。孩子有权保持他原本的样子。雅努什·科扎克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契机,引发我们对于科扎克三个理念的思索——儿童的尊严、权利以及其公民地位。“老医生”希望孩子能够被客观公正地对待。他认为,我们要和孩子沟通交流,聆听他们的想法,理解他们,了解和满足他们的需求,而最重要的是要给他们时间。在雅努什·科扎克年里,让我们认真思考,我们能为孩子做些什么,让他们拥有快乐的童年,成长为富有创造力、幸福的人。
  • 谁是人才

    谁是人才

    本书对我国人才的制度框架、理论基点、科教平台、激励机制、业绩定位、宏观环境、管理队伍和企业用人等环节进行了问询,提出了解决人才的得与失、禁与漏、导与堵、权与责、信与滥等辩证观点与制度治理建议。
  • 媒介空间论:媒介的空间想象力与城市景观

    媒介空间论:媒介的空间想象力与城市景观

    城市不仅是一个地理样本,也是文化样本,其中的种种景观充满了空间的隐喻。基于对受到媒介日益深远影响的城市的关注,作者从媒介空间论的视角,对城市与媒介所组成的多样空间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与研究。媒介在城市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表现途径。本研究并不回避媒介与观察者的主观性,相反,借助媒介的空间想象力,呈现了城市中各种地理要素及社会文化所组成的复杂面貌。《21世纪媒介理论丛书·媒介空间论:媒介的空间想象方式与城市景观》对城市的中心与边缘、政治图景与性别空间、城市的全球化与地方感等内容也进行了充分的阐释。
  • 观照:81个教育批判性思考

    观照:81个教育批判性思考

    本书收录文章系作者近年对一些教育问题的思考。文中观点多从质疑教育现象得出,角度比较新颖,论述重视逻辑性。因为日常教育随记,故亦不乏轻松幽默之笔。本书对日常教育现象多有批判性思考,对学校教育、学校管理、教师成长、家长指导和学生发展具有一定启发性作用,适合教师、家长等教育管理人员阅读。
  • 百年中国社会风习寻脉

    百年中国社会风习寻脉

    本书从导向、示范、约束和惩戒等社会风习变迁影响要素的研究视角,系统论述了晚清时期、民国初期、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央苏区、陕甘宁边区、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革开放初期、90年代至今的社会风习的表征、成因及演变趋势,着重梳理百年中国社会风习变迁的基本脉络、动力和规律,强调导向的权威性、示范的褒贬性、约束的广泛性、惩戒的严肃性,旨在为凝聚社会共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民族精神提供参考。
热门推荐
  • 升职加薪这样做:给职场奋斗者的升迁指导书

    升职加薪这样做:给职场奋斗者的升迁指导书

    职场犹如冲天云梯,为了升职加薪,人们纷纷使出浑身解数,但能平步青云的却屈指可数。做事认真怕被人说成工作狂,谦卑行事怕被人当作和事佬,沉默低调怕被老板看成呆木头,积极上进又怕被领导当成隐患PASS掉。于是乎,有人仰天长啸:“升职难,难于上青天!”虽说升职加薪诚可追,须知终极秘诀价更高。本书结合生动案例和连珠妙语,为你奉上全方位的职场锦囊,让你一书在手,升职无忧。当你了解了书中提到的升迁必备知识,升职加薪?小CASE!
  • 李教授的首尔悠闲生活

    李教授的首尔悠闲生活

    天才外科医生的悠闲日常,1V1女主金泰熙
  • 俺村里的知青们

    俺村里的知青们

    山脊小道上,插队知青陈中文立在一棵虬曲的老松下极目远眺。视野中,远处的河流、村庄,近处的树林、花草等物渐渐剥离了浓浓的政治色彩,一切显得是那么的清新、自然而又纯朴。从表情上可以看出,此时此刻的陈中文被一颗好奇的心完全主宰了。确实如此。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的家乡润才庄对这个初来乍到有着古文学功底的男知青而言,简直就是一幅古朴典雅的水墨山水画。陈中文立足的那座山,是大泽山的余脉,名字唤作青峰山,仿佛一把巨大而又古旧的铜锁,把山里山外截然分开。
  • 大唐女装大佬系统

    大唐女装大佬系统

    贞观元年。这是一个美好的清晨。此时李二陛下初登大宝。此时薛仁贵还在长安城混着社会,绰号飞猪。此时的王玄策还是终南山中一个贪财的小胖子。此时在长安城常乐坊里,一个穿越到唐朝地狱模式开局的宅男叶小娘……开始了他没羞没躁的女装大佬人生。
  • 血天大陆

    血天大陆

    三百根盘虬卧龙的铜石巨柱,星罗密布,遮天蔽日,高达数十丈,在这片石柱林之上,乃是黑压压的一片,那是嘉雁城最宏伟的三大建筑之一,曾经的天门,如今的北宫武馆。今日的北宫武馆,云台登天处人群密集,而平时用来训练的攀岩铜柱和攀天网也多了许多血士在攀爬,似乎,北宫武馆有大事发生!
  • 人类或使徒
  • 22岁以后不可不知生存智慧

    22岁以后不可不知生存智慧

    22岁恰是走出校园、进入社会的年龄;22岁,恰是涉世未深、阅历不足的阶段。怎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融入社会、立足社会?怎样才能以最快的速度融入职场、决胜职场?怎样才能以最佳的姿态经营人生、开创人生?答案就是要有生存智慧!所谓生存智慧,是指以怎样的心态修身,以怎样的方式处世。本书围绕每个初入社会的年轻人都可能会遇到的诸多问题展开分析,同时以一些名人或者成功者的相关经历及众多普通人在职场或交际场上的相关的经历为论据,让年轻人看到生存智慧在二十几岁这个人生真正的起始阶段所不容忽视的作用,同时,也让年轻人真正学会修身养性,学会人机博弈,学会职场生存智慧等。
  • 当爱情只剩残骸:婚战

    当爱情只剩残骸:婚战

    “我们结婚吧,你娶我吧,我都跟你三年多了,你得对我负责。你要是不跟我结婚那我就做饭投毒,毒死你们全家,要是你娶了我,我妈还会给你二十万块钱呢,娶吧,我们结婚吧。”<br/>??这是丁香在自己二十二岁生日的晚上对丁子高说的话,在丁香的威逼利诱下这婚总算是结了,丁香以为她最终赢得了这同居三年抗战的最终胜利,战胜了那个嫌弃她是农村户口势利眼的婆婆,可是当她真正走进婚姻后不但丢失了她最珍视的爱情,还陷入了无休止的婚姻战争中,她迷失了...<br/>??为了守住这来之不易的婚姻丁香隐忍承受......????
  • 妃我良缘

    妃我良缘

    她是国际刑警,他是暗黑头目。她卧底三年,他恋她三载。一场抓捕行动,两人共赴黄泉。醒来后已是千年后的架空王朝。她是江湖侠盗,也是相府千金,身世扑朔迷离。他是铁面神捕,也是嗜血鬼王,命运疑点重重。一纸婚约驱使,她嫁他娶,再续前缘。他宠她上瘾,她爱他如命。一宗案件牵扯,携手并肩,揭开真相。他舍生忘死,她勇往直前。天下巨变,他们的人生开始出现转折。人前他们是正义的化身,人后他们是善良的魔鬼。两个穿越者玩转朝堂和江湖,收萌宠,打BOSS,修仙晋级,创下完美游戏人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红色记忆:中东铁路上的中国梦

    红色记忆:中东铁路上的中国梦

    中东铁路不仅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进入中国的重要通道,它还是一条革命志士前往苏俄追求真理、探寻救国救民之路的秘密交通线。这条“红色之路”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特殊的贡献。本书是国内第一部以当年沿中东铁路往来于中国内地——莫斯科的中共早期领袖、革命先驱留下的红色足迹为题材创作的纪实作品。本书讲述了中国共产党早期领袖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张太雷、周恩来、任弼时、李立三、罗章龙、邓颖超等往来中东铁路时遇到的危险与艰辛,并由众多红色后代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往事。这些红色故事当年秘而不宣,如今也鲜为人知。为挖掘这个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者历时七年进行采访,走过二十几个省市,寻访过百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