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军果然于孙膑预计的时间,进入齐军预先设伏区域,官兵因连日疾行而疲惫不堪。庞涓的骑兵见剥皮的树干上写着字,但看不清楚,遂报告庞涓,庞涓叫人点起火把照明,亲自到树下查看。树下火光一亮,齐军便万弩齐发,全面出击,给魏军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打击,魏军顿时惊慌失措,大败溃乱。庞涓被箭所伤,自知中计,智穷力竭,眼见败局已定,难以脱身,遂愤愧自杀(一说被杀),所率部众全被歼灭。齐军乘胜进攻,又连续大破魏军,前后歼敌10万余人,并俘虏了魏军主帅太子申。马陵之战以魏军惨败而告终结,魏国至此实力大损。齐在桂陵之战,尤其是随后的马陵之战中的两次大获全胜,从根本上削弱了魏军事实力。接着,齐、秦、赵从东、西、北三面夹攻魏。公元前340年,秦又大破魏军,魏国又一次遭到惨败。在这样沉重的打击下,魏国力量大大削弱,丧失了自魏文侯以来形成的霸主地位。公元前334年,魏惠王不得不亲自到齐的徐州(今山东滕县东南)向齐威王屈膝约和,互尊为王,既“会徐州相王”。由于“三晋”都到齐朝见,淮泗间的小诸侯自然都顺从齐。齐威王也会诸侯,朝天子,力量迅速发展,成为当时数一数二的强国。
三、作战评析
战国前、中期,魏的实力明显胜过齐,其军队的战斗力也比齐军强,所以荀子说:“齐之技击不可遇魏之武卒。”然而齐军最终在桂陵之战中重创了魏军。主要原因就是齐战略方针的正确和孙膑作战指挥艺术的高明。
在战略上,齐适宜地表示了援救赵的意向,从而使赵坚定了抵抗魏军的决心,拖住了魏军;及时对次要的襄陵方向实施佯攻,使魏军陷人多线作战的被动处境;正确把握住魏、赵双方精疲力竭的有利时机,果断出击。在作战指挥方面,孙膑能够正确分析敌我形势,选择适宜的作战方向,进攻敌人既是要害又呈空虚的国都大梁,迫使魏军回师救援,然后以逸待劳,乘隙打了一个漂亮的截击战,一举而胜之,自始至终都牢牢掌握住主动权。
另外,主将田忌虚心听取意见,从善如流,也为孙膑实施高明作战指挥、夺取胜利提供了必要的前提。至于魏军的失败,也在于战略上未能掌握诸侯列国的动向,长期钝兵坚城,造成将士疲惫,后方空虚,加上作战指挥上消极被动,让对手牵着鼻子走,终于遭到挨打失败的命运。
马陵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一场典型的“示假隐真”、欺敌误敌、设伏聚歼的成功战例。齐军取得作战胜利,除了把握救韩时机得当、将帅之间密切合作、正确预测战场和作战时间以外,善于“示形”、巧设埋伏乃是关键性的因素。“减灶”是这场战争中“示形”的主要方式(古人向来主张灵活用兵,后人也有创造性的运用“增灶”示形取得成功的战例,见《弱战》)。它实际上就是孙武“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以及“以利动之,以卒待之”等“诡道”原则的实战体现。孙膑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孙武“避实而击虚”、“攻其所必救”、“致人而不致于人”、“示形动敌”等作战指导思想,采取了“围魏救赵”、“批亢捣虚”、“减灶诱敌”等经典战术思想,使自己一举成名。而魏军主将庞涓意气用事,没有查明齐军的虚实,没有吸取桂陵之战的经验教训,一味的追击,最终遭致身死兵败的可悲下场。
从某种角度讲,马陵之战比桂陵之战更加成功。因为桂陵之战中,赵都邯郸被魏军攻破,而在马陵之战中,韩都城没有被魏军攻破;桂陵之战中,齐、魏两军兵力相当;而且在马陵之战中,齐军兵力少于魏军,处于1:2的劣势;桂陵之战是以守为主,马陵之战是以攻为主;马陵之战的作战指导思想更加明确,战术手段运用也更加成熟,其战果和影响也比桂陵之战要大。另外,这两场战争,主要将帅和决策者基本都没有变化,在作战指导上具有一定的连续性。桂陵之战创造了“围魏救赵”、攻其必救的经典战术思想,几千年来一直为兵家所赞许,并被公认为一条重要的作战原则;马陵之战创造了运用“减灶诱敌”的诡道手段战胜对手的经典战例,为历代兵家称颂,对后世的军事家用兵谋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世则有虞诩的反其道而行的“增灶胜敌”的优秀战例(详见本书《弱战》事例)。
十一众战
在对敌作战中,如果我方兵力处于优势地位时,应选择开阔、平坦的地形与敌人展开决战,以便于军兵种战斗队形的展开。兵员数量的多少是获取战争胜利的重要条件,但地形条件的优劣,也是克敌制胜的重要因素。一个善于指挥作战的指挥员,不但应懂得有多少兵力、有什么武器打什么仗,还应懂得根据兵力和武器的现实状况,选择有利于己的地形条件指挥作战。
【原文】
凡战,若我众敌寡,不可战于险阻之间,须要平易宽广之地。
闻鼓则进,闻金则止①,无有不胜。法曰:“用众进止②。”
【意译】
一般作战,如果兵力对比我众敌寡时,不要与敌在地形险要、不便通行的地区交战,必须选择地势平坦、开阔的地域作为决战的战场,以便于部队听到鼓声就前进,听到锣音就停止,这样与敌作战就没有不获得胜利的。《司马法》指出:“指挥大规模的集群作战,宜用包围的战术,全歼敌军。”
【原例】
晋太元时,秦苻坚进屯寿阳,列阵淝水,与晋将谢元(玄)相拒。元使谓苻坚曰:“君远涉吾境,而临水为阵,是不欲速战。请君少却,令将士得周旋,仆与诸君缓辔而观之,不亦乐乎!”坚众皆曰:“宜阻淝水,莫令得上。我众彼寡,势必万全。”坚曰:“但却军,令得过,而我以铁骑数十万向水,逼而杀之。”融亦以为然。遂麾兵却,众因乱而不能止。于是,元与谢琰、桓伊等,以精锐八千渡淝水,石军拒张蚝,小退。元、琰仍进兵大战淝水南,坚众大溃。
(自《晋书·谢玄传》)
【译文】
东晋孝武帝太元八年(公元383年),前秦帝苻坚率领大军进至寿阳,并临淝水一岸而摆好阵势,同晋将谢玄隔水对峙。谢玄派人对苻坚说:“你率军长途跋涉深入我境,却临水列阵,这分明是不想同我速战。你们要能稍向后退,让我军渡过淝水,使双方将士得以从容周旋交战,我与诸君骑马慢行而观战,不也是件乐事吗?”苻坚的部将都说:“应当凭据淝水阻截晋军,不让其渡河冲上岸来。我军兵多,对方兵少,只有这样,才是万全必胜之策。”苻坚不以为然地说:“只管退军,让它渡河,(乘其渡河之中),我们以数十万骑兵,逼向河中而歼灭之。”苻融(坚之弟)也赞成这样做。
于是,苻坚下令秦军后撤。不料部队因动而大乱,竟一退而不能停止。晋将谢玄与谢琰、桓伊等人率领精兵8000顺利渡过淝水。晋军都督谢石率部进攻秦军张蚝所部,不利稍退,而谢玄和谢琰依然挥军奋击,与敌激战于淝水之南,苻坚部队惨遭失败。
十二寡战
山地丛林、高原丘陵之地,是大部队难以展开兵力的地区,但对小部队来说,却是便于灵活机动的歼敌战场。战争实践表明,以寡敌众,以弱对强与敌人作战,硬拼是难以克敌制胜的,必须利用有利的条件,来打击和挫败敌人,最好的方法就是选择隐蔽、险要的地形,复杂的天候,或设伏,或截击,这既可以有效地保存自己,又容易达成突然袭击的战斗目的,逐步消耗和歼灭敌人,最后获得战斗的胜利。
【原文】
凡战,若以寡敌众,必以日暮,或伏于深草,或邀①于隘路,战则必胜。法曰:“用少者务隘②。”
【意译】
在作战过程中,如果以处于劣势的兵力抗击敌人的优势兵力,一定要选择在日落黄昏时分,或者在草木茂盛处暗设伏兵,或者在狭隘的路口截击敌人,这样作战必然能够获得胜利。《吴子》指出:“使用小部队与敌人交战时,务必选择险隘的地形条件。”
【原例】
西魏大统三年,东魏将高欢渡河,逼华州,刺史王罴严守,乃涉洛,军于许原西。西魏遣将宇文泰拒之。泰至渭南,集诸州兵,未会。诸将以众寡不敌,请且待欢更西以观之。泰曰:“欢若至咸阳,人皆转搔扰。今其新至,可击之。”即造浮桥于渭南,军士赍三日粮,轻骑渡渭,辎重自渭南夹渭而西。十月壬辰,至沙苑,距齐军六十余里。高欢率兵来会。候骑告齐兵至,泰召诸将议。李弼曰:“彼众我寡,不可平地置阵。此东十里,有渭曲,可先据以待之。”遂进至渭曲,背水东西为阵,李弼为右拒,赵贵为左拒。命将士皆偃戈于葭芦之中,闻鼓声而起。日晡,齐军至,望见军少,争进,卒乱而不成列。兵将交,泰鸣鼓,士卒皆起。于谨等以大军与之合战,李弼等率铁骑横击之,绝其军为二,遂大破之。
(自《北史·周太祖本纪》)
【译文】
西魏大统三年(公元537年),东魏将领高欢率军西渡黄河后,直逼西魏华州,因华州刺史王罴防守严密难克,不得不转兵渡过洛水,而驻扎在许原之西。西魏大丞相宇文泰奉命率军抗击高欢军。
宇文泰进至渭水之南,所征诸州之兵尚未会齐,诸将以敌众己寡为由,请求暂且等待高欢继续西进而观察形势再作决策。宇文泰则反驳说:“高欢倘若进至咸阳,民心将会动荡不安。现在乘其刚到立足未稳,正好可以攻击它。”于是,立即造浮桥于渭水之上,命部队携带3天口粮,以轻装骑兵迅速渡过渭水,而以运输部队自渭水南岸沿河向西运动。
十月初一,宇文泰率军进至沙苑,距高欢军仅30公里。高欢闻讯立即率军赶来。骑兵侦察员报告说高欢军即将到来,宇文泰马上召集众将商议对策。骠骑大将军李弼说:“因为敌众我寡,我们不可以在平坦开阔之地设阵同敌交战。从这里向东5公里,有渭水一弯曲处,可以抢先占领该地以等待敌军。”宇文泰遂率军进至那里,且背靠渭水自东向西列阵,以李弼所部为右翼,以赵贵所部为左翼,命令士兵都把武器放倒埋伏在芦苇之中,听到鼓声立即奋起出击。
黄昏时分,高欢率军到达这里,看到西魏军少,所部争相前进,致使部队混乱而不成战斗队形。当两军即将交战之际,宇文泰突然擂响战鼓,其部众闻声都骤然奋起出击。骠骑大将军于谨等将率主力直扑高欢军正面,李弼、赵贵率部从左、右两翼出击,将敌军分割为两段,以正面突击与两翼横击相结合的战术,一举大败高欢军。
十三爱战
士兵是军队的主体,人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战斗中若没有广大士兵的奋勇拼杀,是难以取得战斗胜利的。而要在战斗中充分发挥部队英勇杀敌的牺牲精神,就要靠平时指挥员对官兵严格的教育和切实的关心爱护。带过兵的人都知道“爱兵如子”的重要性,以爱带兵是动员官兵发挥最大积极性,为作战成功效全力的极好方法,是保证作战胜利的基本条件之一。
英国管理学者罗杰·富尔克指出:“事实上,不仅管理者是人,受管理的也是人,所以应首先考虑管理对人的影响,无疑这是主要的。”因此,是否做到从内心真正爱护属下,是衡量指挥员治军好坏的重要标志之一。
【原文】
凡与敌战,士卒宁进死,而不肯退生者,皆将恩惠使然也。
三军知在上之人爱我如子之至,则我之爱上也如父之极。故陷危亡之地,而无不愿死以报上之德。法曰:“视民如爱子,故可以与之俱死①。”
【意译】
与敌作战,士兵之所以宁愿前进战死,而不愿后退生存,这是因为将帅平时对他们实施恩惠、倍加爱护的结果。全军官兵深知将帅爱护自己如同爱护自己的孩子那样无微不至,那么,官兵尊敬将帅如同尊敬自己的父亲一样至真至诚。所以,在战斗过程中尽管陷入危险死亡的境地,官兵却没有不拼死奋战来报答将帅恩德的,《孙子兵法》指出:“将帅对待士兵如同对待自己心爱的儿子,士兵便可以与将帅在危难中生死与共。”
【原例】
战国魏将吴起为西河守,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乘骑,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或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也?”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文侯以吴起用兵廉平,得士卒心,使守西河,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
(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译文】
战国时期,魏国将领吴起出任西河太守时,能和最下层的士卒穿同样衣服、吃同样饭菜;睡觉时不铺垫软席,行军时不乘车骑马;亲自包扎携带军粮,替士卒分担劳苦。有个士卒长了脓疮,吴起为他吮吸脓汁。这个士卒的母亲听到这个消息后便哭了起来。有人问她说:“你儿子不过是个士卒,而将军亲口为他吮吸脓疮,你为什么还哭呢?”她回答说:“不是这样的。往年吴公曾为他父亲吮吸脓疮,他父亲因此在作战中奋勇直前而不后退,结果就战死在沙场。如今吴公又为其子吮吸脓疮,我不知道他又会战死在什么地方。所以,我是在为他哭泣。”魏文侯鉴于吴起善于用兵,廉洁公正,深得士卒拥护,就委派他为将镇守西河地区。在此期间,他先后同诸侯大战76次,而获全胜的作战有64次之多。
十四威战
前篇论述爱兵的重要性,本篇则阐述从严治军的重要性。
两篇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同一问题——治军。军队的战斗力是依靠指挥员平时对士兵的关心爱护和严格管理,这是军队管理的普遍规律之一。所以对部队进行恩威并重的管理原则,是自古以来将帅治军所强调的重要问题。从实际情况来看,“严”是部队管理的主要特点之一,也是部队这个特殊的武装集团所必需的。在某些时候,在管理部队时“严”的作用往往大于“爱”。
【原文】
凡与敌战,士卒前进而不敢退后,是畏我而非畏敌也。若敢退而不敢进者,是畏敌而不畏我也。将使士卒赴汤蹈火而不违者,是威严使然也。法曰:“威克厥爱允济①。”
【意译】
对敌作战,士兵之所以奋勇前进而不敢后退的,是因为畏惧将帅的威严而不是畏惧敌人的缘故;如果后退而不敢前进的,那是因为畏惧敌人而不是畏惧将帅的缘故。将帅命令士兵赴汤蹈火,士兵不敢违抗的,是由于威严的军纪促使他们这样做的。《尚书》指出:“威严的军纪克服了单纯的怜爱,作战就会取得成功。”
【原例】
春秋齐景公时,晋伐阿、甄,而燕侵河上,齐师败绩。景公患之。晏婴乃荐田穰苴,曰:“穰苴虽田氏庶孽,然其人文能附众,武能威敌,愿君试之。”景公乃召穰苴,与语兵事,大悦之,以为将军,将兵捍燕、晋之师。穰苴曰:“臣素卑贱,君擢之闾伍之中,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亲,人微权轻,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乃可。”于是,景公许之,使庄贾往。穰苴既辞,与庄贾约:“旦日日中会军门。”穰苴先驰至军中,立表下漏待贾。贾素骄贵,以为将己之军而己为监,不甚急,亲戚左右送之,留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