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69900000007

第7章 平民公寓(6)

“昨天还福星高照,置身于公爵夫人的宅邸,”伏脱冷说,“今天则倒霉到底,求告于某个财主的门前;这便是巴黎女人的写照。她们挥金如土,要是丈夫供不起,就出卖自己;要是不会这一套,就剖开母亲的肚子,去翻找可以炫耀的东西。总而言之,什么千奇百怪的荒唐事,她们都干得出。尽人皆知啊,尽人皆知!”

高老头听了大学生的话,容光焕发,像晴天的太阳,听到伏脱冷刻薄的议论,立刻又阴沉下来。

“嗨!”伏盖太太道,“您的奇遇呢?您跟她说话了吗?有没有问她是不是要学法律?”

“她没看见我,”欧也纳说,“可是早上九点,在格雷街碰到巴黎的大美人,想必是清早两点才从舞会回家的女子,难道这还不奇怪吗?只有巴黎才有这等奇事。”

“得了!比这更奇的事都有呢。”伏脱冷嚷道。

泰伊番小姐并没留神他们的话,只想着一会儿就要去试着办的事。库蒂尔太太示意她去换衣服。她们俩一走,高老头接着也走了。

“喂,瞧见没有?”伏盖太太对伏脱冷和其他房客说,“这不明摆着,他就是为那些女人倾家荡产的。”

“说什么我也不信,”大学生叫道,“漂亮的雷斯托夫人是高老头的什么人。”

“不过,”伏脱冷打断他的话说,“我们并没一定要您信啊。您太年轻,还不熟悉巴黎。往后您就会知道,这里就有那种所谓的痴情汉……”(米旭诺小姐听到这话,会心地看了看伏脱冷,仿佛战马听见了号角。)“呵呵!”伏脱冷顿了顿,深深地看了她一眼说,“咱们不是都有过小小的痴情吗?”(老小姐垂下眼睛,仿佛修女看见了裸雕。)“再说,”伏脱冷又道,“那些人啊,要是有了一个念头,就抓住不放。他们只认定一口井喝水,往往还是臭水;为了喝到这种水,他们卖老婆孩子;他们把自己的灵魂卖给魔鬼。在某些人,这口井是赌场,是交易所,是收藏古画,搜集昆虫,是音乐;在另外一些人,则是会给他们做好东西吃的女人。这些人,你就是把世界上所有的女人奉上,他们都视而不见,一心一意只要那个满足自己情欲的女人。往往那女的根本不爱他们,对他们粗暴相待,让他们以高昂代价换取一点儿小小的满足;嗨!我说的这些人真滑稽,他们还乐此不疲呢,他们会把最后一床被子送进当铺,好换得最后一块钱送那女人。高老头便是这等人。伯爵夫人榨取他,因为他不爱声张;这就是上流社会!可怜的老头儿心里只有她。撇开他的痴情不论,你们都看到了,他简直是个浑浑噩噩的畜生。一提到那方面,他的脸就熠熠生辉,就像钻石一样。这个秘密不难猜到。今儿早上他把镀金银器送到银匠炉,我又看见他上格雷街高布赛克老头那里。且听下文!回到这儿,他差克里斯托夫去见德·雷斯托夫人,那呆子让我们看到了信封上的地址,里面是一张付讫的借票。很清楚嘛,伯爵夫人后来也去找那放债老头,说明情况很紧急了。高老头讨好她,替她掏了钱。用不着怎么联想,其中的奥秘就能看清楚。这说明,年轻的大学生,就在您那伯爵夫人嬉笑跳舞,搔首弄姿,把她的桃花晃来晃去,纤手轻拈裙裾的时候,她就像俗话所说的,大脚套在小鞋里,正想着她自己的或是她情人的,到了期又还不起的债务呢。”

“您倒让我非把事情弄清楚不可了。明儿我就上德·雷斯托夫人家。”欧也纳大声说道。

“对,”波阿莱道,“明儿就得上德·雷斯托夫人家。”

“说不定您在那会碰到高老头,正为献媚邀宠收风流账呢!”

“照您这么说,”欧也纳不胜厌恶地说,“巴黎竟是个烂泥潭了。”

“而且是个莫名其妙的烂泥潭,”伏脱冷接着说,“凡是坐车趟泥潭的都是正人君子,而撒开两腿趟泥潭的都是无赖小人。你小偷小摸拿了点什么东西,那你就倒霉吧,就会给弄到法院广场上,当把戏一样示众。你当真盗走了一百万,处处沙龙里却标榜你大贤大德。你们花三千万养着警察局跟法院,为的就是维持这种道德。妙哇!”

“怎么,”伏盖太太大声问道,“高老头真的把镀金的银餐具熔掉了?”

“盖子上是不是有两只斑鸠?”欧也纳问。

“就是呀。”

“那可是他的宝贝,他鼓捣汤碗和盘子,后来都落泪了。我无意间看到了。”欧也纳说。

“他把那些东西看得像命一样重呢。”寡妇应声说道。

“瞧这家伙,都神魂颠倒啦,”伏脱冷叫道,“那女人真会勾魂。”

大学生上楼回房,伏脱冷出门了。过了一会儿,库蒂尔太太和维多琳乘上了西尔维替她们叫来的出租马车。波阿莱让米旭诺小姐挽着胳膊,双双上植物园溜达,度过一天中这两小时的美好时光。

“好呀!这两人差不多成两口子了,”胖子西尔维说,“今儿是他们头一回一块儿出门。两个人都像干柴一样,一碰准着火,像打火石一样呢。”

“米旭诺小姐的披肩真得小心,”伏盖太太笑道,“会像火绒一样烧起来的。”

下午四点钟,高里奥回来了;在两盏冒烟的油灯下,看见维多琳眼睛红红的。伏盖太太正听她们讲上午去见泰伊番先生一无结果的经过。泰伊番给女儿和这个老妇人缠得心烦,只好答应见面,以便跟她们说个明白。

“亲爱的太太,”库蒂尔太太对伏盖太太说,“您想想看,他连坐都不叫维多琳坐,让她一直站着。对我嘛,他倒没动火,只是冷冷地对我说,我们不必再劳神上他的门;他把自己的女儿称为小姐,说她老缠着他(一年才一次,这魔鬼!),是徒生烦恼;又说维多琳的母亲当初出嫁时也没带财产,所以她没什么可指望的;反正是些绝情的话,把可怜的姑娘哭得跟泪人儿似的。小姑娘扑倒在父亲脚下,鼓起勇气对他说,她那样苦苦费劲,只是为了母亲,她会遵从父命,没有怨言,只求他看看可怜亡母的临终遗言;于是她拿出信递给他,好话说尽,感人至深,不知她从哪儿学来的;那是上帝在一句句教她吧,可怜的孩子悟性那么好,连我听了都哭傻了眼。您知道那狠心人怎么着,在剪指甲呢,他拿过可怜的泰伊番太太泪痕斑斑的信,往壁炉上一扔,说道:‘好啦!’他想拉起女儿,见她抓着他的手要吻,马上又缩了回去。这可恶不可恶?他那傻大个儿子进来了,对他的亲妹妹连招呼都不打。”

“难道他们是魔鬼?”高里奥说。

“后来,”库蒂尔太太没在意老头的感叹,说道,“父子俩朝我点点头,抱歉说有急事就走了。这就是我们今天登门的经过。至少,他见过了女儿。我不知道,他怎么会不认她,两人长得一模一样,就像两滴水。”

寄宿的和包饭的客人陆续来了,彼此问好,互相说些废话;在巴黎的某些圈子里,这类废话就算是幽默诙谐了;其实进入其中的,多是无聊的东西,要出风头主要靠手势和发音。这类市井说法不断变化,变来变去无非是些笑话,流行期从不超过一个月。什么政治事件、刑事案子、街头歌谣、演员逗乐,都可以成为这样插科打诨的材料;到了兴头上,五花八门的看法和说法,就像一个个羽毛球,给人用拍子打过来打过去。近来发明了一种画,叫做透景拉玛(Diorama),把视错觉推进一步,比全景拉玛(Panorama)更胜一筹;后来某些画室便拿来打哈哈,说话都爱带个拉玛。有个年轻画家是伏盖公寓的常客,把这笑料带了过来。

“喂!波阿莱先……生,”博物馆职员说,“您的宝贝身体拉玛怎么样啊?”接着,不等人家回答,又对库蒂尔太太和维多琳说,“女士们,你们心里难受吧。”

“快进食了吗?”奥拉斯·比安训大声嚷道;他是医科学生,拉斯蒂涅的朋友,“我的宝贝胃已经贴到脚踵了。”

“今天特别冷拉玛!”伏脱冷说。“挪挪吧,高老头!真见鬼!您的脚把炉门全占了。”

“大名鼎鼎的伏脱冷先生,”比安训说,“干吗您说冷拉玛?搞错了,应该说寒拉玛。”

“不对,”博物馆职员说,“就是冷拉玛,有章可循嘛:一般都说,我的脚冷。”

“喔!喔!”

“歪法博士德·拉斯蒂涅侯爵阁下到,”比安训大声宣布,说着搂住欧也纳的脖子,使他透不过气来。“嗨!诸位,嗨!”

米旭诺小姐款款进来,一言不发向大家点点头,走到三个女人旁边坐下。

“我一看见她就打哆嗦,这只老蝙蝠,”比安训指着米旭诺小姐,低声对伏脱冷说。“我在研究加尔氏理论[20],觉得她有犹大的反骨。”

“先生知道犹大吗?”伏脱冷问。

“谁没见识过呀!”比安训答道,“我敢说,这个没血色的老姑娘,我看就像那种长条小虫,连房梁也要去蛀的。”

“这就对了,年轻人。”年届不惑的伏脱冷梳理着髯须,一边说道。

玫瑰,生命就像同类,

一个上午就憔悴。

“喔!喔!大名鼎鼎的汤拉玛到。”波阿莱见克里斯托夫恭恭敬敬端着汤走进来,便说道。

“对不起,先生,”伏盖太太道,“那是青菜汤。”

所有青年人哄堂大笑。

“输了,波阿莱!”

“波阿……莱输了!”

“给伏盖妈妈记两分。”伏脱冷说。

“有人注意到今儿早上的雾气吗?”职员问。

“那是一场,”比安训道,“史无前例的狂雾,惨雾愁雾,绿森森气闷闷的雾,高里奥式的雾。”

“高里奥拉玛式的雾,”画家道,“因为人在雾里,什么都看不清嘛。”

“喂,高沃里奥特老爷子,说您呢。”

高老头坐在餐桌下首,靠近上菜进出的门;他抬起头,一边嗅着餐巾里面的一块面包;那是他当初生意上的老习惯,不时流露出来。

“哟!”伏盖太太冲他讥讽地叫起来,大嗓门盖过了勺子盘子的声音,和大家说话的声音,“是不是您觉得面包不好?”

“哪里话,太太,”他答道,“这还是用的埃唐普出产的面粉呢,质量一流。”

“您是怎么看出来的?”欧也纳问他。

“凭它的白色,凭它的味道。”

“是凭鼻子闻出的气味,因为您是在闻,”伏盖太太说,“您越来越省俭了,将来只要闻闻厨房的气味,肚子就饱了。”

“那就去申请发明专利吧,”博物馆职员大声说道,“您肯定会发一笔大财。”

“别闹了,他这么做,不过是让我们相信,他做过面条生意。”画家说。

“那么您的鼻子岂不成了蒸馏瓶?”博物馆职员又问道。

“蒸什么?”比安训问。

“蒸面饼。”

“蒸肉丁。”

“睁眼瞎。”

“争夺战。”

“蒸黄瓜。”

“蒸乌鸦。”

“征兵站。”

“征兵拉玛。”

这八句回答从饭厅四面八方飞来,快得像连珠炮似的;可怜的高老头懵懵懂懂地望着众人,仿佛很想听懂一种外国话,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蒸什么?”他问身旁的伏脱冷。

“蒸蹄子,老兄!”伏脱冷说着,在高里奥头上一拍,老头的帽子一下子压到了眼睛上。

可怜的老人被这出其不意的一掌惊呆了,愣了一会儿。克里斯托夫以为他吃完了,就收走了他的盘子。结果高老头往上弄好帽子,拿勺子用的时候,一下敲到了桌面上,众人哄堂大笑。

“先生,”老头儿说,“您开玩笑太过分了,要是您再敢这样动我……”

“那又怎么样,老头儿?”伏脱冷打断他的话。

“怎么样!总有一天要遭报应的……”

“下地狱,对不对?”画家问,“进那种关坏孩子的黑房!”

“怎么样,小姐,”伏脱冷对维多琳说,“东西也不吃。爸爸还是不拐弯吗?”

“真气人。”库蒂尔太太说。

“总得要他放明白点才行。”伏脱冷说。

“不过,”靠近比安训坐着的拉斯蒂涅说,“小姐可以就伙食费问题告一状,既然她不吃东西。嗨!嗨!你们瞧哇,高老头那样看着维多琳小姐。”

老人忘了吃饭,只顾打量可怜的少女;她脸上不时闪出真正的痛苦,那是虽爱父亲却不受承认的孩子的痛苦。

“亲爱的,”欧也纳低声对比安训说,“咱们错怪高老头了。他既不是个傻瓜,也不是个没血性的人。把你那加尔氏理论在他身上用一用,然后把你的看法告诉我。昨天夜里,我看见他拧一个镀金的银盘子,就像拧蜡一样;此时此刻,他脸上的神态,流露出非同寻常的感情。我觉得他的身世太神秘了,值得研究一下。是的,比安训,你笑归笑,我可不是说笑话。”

“此人的情况是一种医学现象,”比安训说,“好吧,只要他愿意,我就给他剖析一下。”

“不,你就摸摸他的脑袋吧。”

“行,他那傻气没准会传染。”

第二天,拉斯蒂涅穿得非常讲究;约莫下午三点动身去德·雷斯托夫人府上;一路上胡思乱想,满怀希望;一般青年人正因为有了希望,生活才那么美好,富有激情。他们不计较险阻,事事只看到成功;单凭想象,就把自己的生活看成诗一样;一旦计划受到挫折,他们便垂头丧气,其实那些计划只不过是一厢情愿的妄想。若不是他们无知胆小,社会也就不成其为社会了。欧也纳小心翼翼地提防着路上的泥巴,一边走一边考虑要跟德·雷斯托夫人说些什么,他在蓄积才情,设想一场对话,想好如何应对,搜罗着如珠妙语,以及塔列朗[21]式的精彩句子,假设一些便于表明心迹的小机会,因为他的前程就在此一举。大学生还是沾上了泥巴,不得不在王宫一带叫人擦鞋油,刷裤子。

“我要是有很多钱,”他把以防不测带上的一块仅值三十苏的钱币找零时,心里想道,“就可以坐在车上,舒舒服服地思考了。”

同类推荐
  • 三个火枪手(套装上下册)(译文名著精选)

    三个火枪手(套装上下册)(译文名著精选)

    《三个火枪手(套装上下册)》中主人公达尔大尼央是一个外省的贵族子弟,来到巴黎后加入了国王路易十三的火枪队,并与另外三个火枪手结成了莫逆之交。王后安娜与英国首相白金汉有私情,安娜送了一串钻石坠子给白金汉;而与王后为敌的首相黎塞留却派人去英国偷得坠子上的两颗钻石,想使王后在舞会上出丑。达尔大尼央自告奋勇与三位朋友一起去英国,几经周折终于取回坠子,保住了王后的名节。
  • 剩下来的孩子

    剩下来的孩子

    6岁的扎克有一个聪慧异于常人的“天才哥哥”安迪,还有美丽优雅的妈妈和温柔顾家的好爸爸,这个幸福美满的家庭羡煞旁人。可这一切都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校园枪击案摧毁了,安迪在枪击案中不幸丧生,幸存的扎克成了家里“剩下来的孩子。”所有人都承受着巨大的悲痛:妈妈悲伤过度,燃起复仇之意,一心要找凶手的家庭报仇;爸爸在失去爱子之余,还牵扯出一段不为人知的过往恋情,令整个家庭陷入前所未有的绝望。眼看整个家庭几近分崩离析,劫后余生的扎克决定鼓起勇气找回疗愈的力量,他将如何化解家人心中的悲痛与仇恨,如何带他们走出人生绝望,他一个6岁的孩子,真的可以做到吗?这是一个关于悲痛与疗愈、仇恨与原谅的温情疗愈力作。
  • 恐怖笼罩的列车

    恐怖笼罩的列车

    来往于新干线上的“光24”号列车,经新大阪开往东京的时间是14点50分,比正常发车时间推迟了四十分钟,原因是关原一带下起了少见的大雪。一月二日。大概是因为这个时间正好在年末开始连休的中间吧,在年末休假开始时挤满人的车厢内,今天的乘客意外地少。每当这种情况发生时,车站就采取降低票价的办法招徕乘客,但即便如此,今天也只有60%的乘客。可在车厢中看到身着漂亮服装的姑娘时,还是可以感觉到现在正是新年。
  • 楚汉大梦

    楚汉大梦

    范增我是一个楚人,在河上出生,和很多楚人一样。我们楚国有很多的河湖,也有很多人在河上度过了自己的一辈子。现在我也将要在河上死去。这让我最真切地感悟到生命的流逝,它就是一条河,不分白天黑夜地往前流动。我的父母是打鱼人,靠一条船过日子,很少下到陆地上来,因为有专门贩鱼的师傅会到各个渔船上把渔民打到的鱼收走。这样的生活很舒适,不必整日在土地上劳作,而父亲多年在水上生活的经验也保证了我们可以生活得衣食无忧。那天早上,我出生了,伴着雾气中慢慢升起的太阳。
  • 寻花

    寻花

    “就着车灯小小的光亮,我们如船行大海般,仿佛被一种奇异的力量牵引着,缓慢而艰难,却又从容地,在这广阔而不知的世界中,一路向前。”“在那片浩瀚的黑暗中,我又想到了你,往事如鲜花开满原野。”为了一顿午餐的邀请,她曾经跋涉1643公里去赴约,那天过后,他像夏天的雨滴,消失得无影无踪,生死不明。他们习惯在远行时,有彼此的灵魂守望,好像绳索的两端,一边坠落,另一边也将永堕黑暗。于是她再次出发,向滇藏而行,盼望在苍莽天地间,重见他熟悉的面容……
热门推荐
  • 等到开放的那一天

    等到开放的那一天

    我常常想,倘若梅杏没有来到我们村,这个世界上会不会有个我?梅杏来我们村的时候,是那年的秋天。深秋。或许已然是初冬了。芦花早就开了,雪白的一片,厚厚地铺在江岸,绵延十几里,远远望去,很是壮观。当一行人在村头出现的时候,天空已经把最后一抹晚霞都收尽了,只剩下一轮夕阳血红血红地挂在西边的天空上,孤孤单单的。那血红血红的样子,仿佛一只注入了苏丹红的鸭蛋黄,看上去有些古怪。而那天看上去也有些古怪的是我们村的人。几乎全村的男女老少都纷纷从家里跑出来,朝着一个地方聚集。仿佛长江涨水的季节,忽然大堤裂了一道口子,江水以不可阻挡之势朝着那个缺口奔涌。
  • 五星级员工是这样诞生的

    五星级员工是这样诞生的

    精英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造就的!本书作者通过对贝尔实验室的200名精英员工长达十年的贴身研究,发现他们每天的行动中隐藏着和普通员工不一样的秘密。企业成功的关键是提高生产效率。提高所有雇员的生产效率的方法是教给他们成为精英的秘诀,让人人都成为五星级员工。
  • 你是我此生难逃的劫数

    你是我此生难逃的劫数

    我用尽年少时的青春来爱你,以后便拿余下的一生来忘记你--沈沫在你爱我的时候我让你受尽伤害,以后便拿生生世世的爱来还你--云墨修
  • 海底两万里

    海底两万里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凡尔纳的代表作之一,叙述了法国生物学者阿龙纳斯在海洋深处旅行的故事。故事发生在1866年,当时海上发现了一只被断定为独角鲸的大怪物,他接受邀请,参加追捕。在追捕过程中,他不幸落水,泅到怪物的脊背上。这怪物不是什么独角鲸,而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水艇。潜水艇船长尼摩邀请他作海底旅行。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海、印度洋、红海、地中海,进入大西洋,看到许多罕见的海生动植物和水中的奇异景象,又经历了许多危险;最后,当潜水艇到达挪威海岸时,阿龙纳斯不辞而别,把他知道的海底秘密公诸于世。
  • 矩阵之主

    矩阵之主

    「这世界是假的,我知道……然而既然伤心会哭,喜悦会笑,爱了会幸福,又有什么所谓……这是我战斗的理由,你呢?」「他们看到的不再是你,交谈的不再是你,触碰的不再是你……‘源’称这为‘升级’,而我遍历人类语言5657万词汇,找到了一个更准确的词语:死亡。」
  • 藏地密码1

    藏地密码1

    一支由特种兵、考古学家、生物学家、密修高手等各色人物组成的神秘科考队,悄悄从西藏出发,开始了一场穿越全球生死禁地的探险之旅,他们要追寻藏传佛教千年隐秘历史的真相……西藏,到底向我们隐瞒了什么?!
  • 民主,中国如何选择

    民主,中国如何选择

    当今世界范围内,民主已出现不同程度的劣质化。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全球民主的深层危机?在此背景下,中国还要不要追求民主?为规避目前世界民主的种种“陷阱”,中国是否需要选择自己独特形式的民主?其现实的发展路径又在哪里?国际著名中国问题专家、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凭借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宽广的研究视野和独到的分析视角,超越各种主义的纷争,对以上问题给予了理性、审慎而富有洞见的解读。
  • 哈佛情绪控制课

    哈佛情绪控制课

    《哈佛情绪控制课(畅销3版)》由徐宪江著,带你走近百年名校哈佛,品味成功者的故事,尝试重塑自我情绪!百年哈佛教你控制情绪、修炼情商、提升气场、重塑自我!你是否知道,情绪控制到底会对自己的生活产生多大影响?学会控制情绪,你都会成功!
  • 大乘二十二问本

    大乘二十二问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闽川闺秀诗话

    闽川闺秀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