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9600000005

第5章 应酬的心理效应(4)

应当说,成功的应酬带给人们的应当是一种正确的成就感。在西方,尤其是在美国,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在青年和成人的心目中是成就动机中具有决定性的部分。典型的美国人发展了一种为自尊而奋斗的巨大的竞争内驱力。然而在美国那样的社会里,对一个能力有限的人来说,接受了“树雄心”的哲学,就等于给自己产生无用、失望、内疚等情绪作了准备。在我们社会主义社会,也强调个人的奋发努力,但是这种人努力的目标是同国家、民族、集体的利益紧密相联的。

在分析一些不成功不正常的应酬的时候,我们注意到,对应酬的态度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应酬的质量。

有的人认为应酬是贬义的,乃俗人所为,对必要的应酬也抱着不屑一顾的否定态度。这其实妨碍了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往。其实人生活在人群之中,为了给自己创造一个生存、发展良好的小环境,我们应当抱着一种宽松的态度看待必要的应酬。毛泽东曾经用红辣椒来招待米高扬,在饭桌上巧妙地点明了中国共产党是革命的,但是中国人却与俄国人有着不同的民族风俗习惯。外交有的时候也是一种高明的应酬艺术。

而有的人则对应酬的对象持不同的态度。有这样一个故事,苏东坡到一个寺庙拜访。刚开始庙里的和尚对他不冷不热,说:“坐。”倒一碗茶说:“茶。”知道他是一个官宦后态度改变,说:“用茶,请坐。”待到知道他是苏东坡以后,连忙说:“用好茶,请上坐。”苏东坡当即作了一副对联:“茶,用茶,用好茶;坐,请坐,请上坐,”讽刺了那种在应酬中“看人下菜碟”的势利态度。应当说在应酬中,上级、同事、下级、男女老少应当一视同仁,这样你才能是一个成功的应酬者。

我们说对待应酬,应当持一个良好的适度态度,其中包括对待应酬的对象,应酬的方式等等,为自己也为他人带来一个好的心境。

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不仅是一种群体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生存的动物。人之所以称为人,就因为他立足于社会,有广泛的交往。在交往中人们之间产生各种感情、亲情、友情和爱情。友谊美化一个人的物质生活。丰富精神生活,充实感情生活。所以每一个对生活有所追求的人,都追求友谊,即使一个对生活绝望的人,都会从友谊中觅到生机。

友谊沟通着情感。一位哲人说,一个快乐两个人分享就成了两个快乐,一个痛苦被两个人分担就成为半个痛苦。人人都需要朋友,因为人的情感需要交流,需要倾诉,需要疏导,而朋友是感情沟通的纽带。

友谊蕴含着力量。歌德一度曾对生活绝望,是席勒的鼓舞,使他重新认识了人生,他对席勒说:“你给了我第二次青春,使我作为诗人而复活了。”可见,友谊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伴侣。友谊给人带来稳定和安全,使人获得快乐,友谊使我们在相互帮助,相互批评中得到完善和发展。当今信息时代,更需要人们之间的不断交往,建立纯洁的友谊关系,使人们共同合作迎接21世纪的挑战。正如马克思所说:“友谊不仅是个人的需要,也是社会的需要。”

最近有些心理学家建议,让病情较轻的人多读一些有关抑郁症的书,了解这种病发生的原因及本质,进行自我康复。若两周后没有好转或你总是有自杀的念头,那么最好去看心理医生。最后请记住一句话:决心帮助你自己才是有好心情的关键。

8.晕轮效应

人们在应酬中,会因对某个人的个别特征印象特别突出,以至于对他的特点特征缺少清晰的感知,往往从对方这一个别特征而泛化为其他一系列有关特征,就像晕轮或月晕一样,是从一个中心点而逐渐外散成越来越大的圆圈。

日常生活中,“晕轮效应”往往是悄悄地却又强有力地影响着我们对人的知觉和评价,如有的青年人由于对自己倾慕的、知心的朋友的某一特点特别喜爱,就会把他看得处处可爱,所谓“一俊遮百丑”,甚至爱屋及乌。

应酬中这种认识上的偏见是很容易发生的。产生这种心理偏见的根源在于信息不足的判断及定势作用。即根据很少的信息,就做出或好或坏的判断,而后用这个判断推论其他的交往。因此,我们在了解、评价某个人时,首先要注意不要过早地下结论,更不要感情用事,不要凭一时一事就对他全部给予肯定或否定。

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让参加实验的大学生观看一段录像。录像中,一位女生为申请工作,正在和导师谈话。申请工作的女生的装饰外表有时漂亮,有时不漂亮,她的能力有时被夸为聪明优秀,有时被导师定为中下水平。因此,录像中共有四个场景,同一个女生以四种不同的面貌出现:漂亮聪明,漂亮平庸,不美丽而聪明,不美丽而平庸,于是四组参与人根据印象分别评价该女生。结果聪明漂亮的形象不仅受到大家喜爱,而且被认为申请工作有希望,前途光明快乐。

生活中还会有一些与此不同的事:明明不是你做错的事,却偏偏受到怀疑;而的确是你做的好事,却被别人错安到别人头上。在应酬中这种张冠李戴的现象是时有发生的。如果时常发生在某个人的身上,就会使他对人与人之间的应酬产生一种畏惧感,从而影响一个人的正常应酬与日常生活。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形象呢?其实是由于一个人在生活中长期形成一种形象定势。也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给别人的一种优良倾向的印象,心理学家称之为晕轮效应。它使人们在社会应酬中,因对某个人的个别特征感知特别清晰,印象特别突出,以至于使这些特点形成一个光圈。晕轮将某人的其他特点都笼罩起来从而使人不能对此人的其他特点给予正确的认知。评价他时便往往以“光环”的好坏来认同。

表现为仅以片面信息就过早地对某人下结论,判断某人是好还是坏。如果认为好则此人便被一种积极向上的肯定的、美好的光环所笼罩,结果人们常倾向于赋予他一切都好的评价,仿佛他已成“完人”。反之就一切都不行,一无是处。

当今一些“追星族”、“发烧友”,对歌星、影星的崇拜就往往出于晕轮效应。如:有一位中学生,听了一名青年歌手的歌,看了他演的影片之后,便对这位歌坛新秀和影视明星崇拜得五体投地。逢人便说××是中国甚至全世界最全才、最有水平的人物,是青年人奋斗的方向,学习的楷模。只要有此演员的片子他都要去看,有他歌曲的录音带全买,而且还承担起此演员名誉的“守护者”的义务。当听说这位演员在多次演出时,因为报酬少而拒绝上场,不尊重观众;因为长期偷税漏税而被指控不遵守国家法律制度;生活作风不检点,不尊重社会公德时,他却认为这是谣传和诽谤,根本不信。还挺身而出为这位歌星辩护,甚至写信鼓励这位歌星。为什么会如此崇拜和倾倒呢?就是因为他的演技、舞台上的风度以及优美的舞姿、潇洒的形象成为闪烁在他头上的耀眼的光环。这个光环使人不能直视到他的本来面目,掩盖了他的其他品质,包括一些缺点。

晕轮作用有时也会使人陷入一种一无是处的境地。当一个人被认为是一个品形不佳的人时,他的所作所为会被刷上一层重重的灰色。当你经过努力和大量的学习思考而使你一向不佳的学习成绩跃上一个新台阶时,一些人会肯定你的成绩,而一些不知情的人凭以往对你的偏见也会评头品足:“力学部分几次提问都不会,谁知道这个成绩是怎么来的?”“总往老师那里跑,名义上是请教问题,保不准就套出了考试题。”“考试时他前面坐着×××一定有问题。”当某个人的一些“秘密”不知为何被泄漏了,别人往往会怀疑到那些平时爱传闲话的人头上,而无论他怎么解释,别人都会认为他是“此地无银三百两”。身陷这种无奈境地往往会感到不被理解的痛苦,不禁令人感叹上天的不公和人世的不平,“做过一次小偷,就永远是贼吗?”“为什么都指责我而不批评他?”进而产生一种孤独感、凄凉感。与人应酬会丧失热情和真诚,长此以往形成寂寞和苦闷的情绪,甚至影响身心的健康。

那么,怎样才能避免晕轮效应产生的认知偏见呢?

我们在认识一个人时,如果信息不足,就不应该对他的优点、缺点、人格等因素轻率地下结论。因为当你评价他人的时候,别人也在根据你的判断来评价你。如果你轻率地对某人下结论,那么别人会认为你是一个浮躁的、不负责的人,同样也会对你产生一种轻视的态度。

一个人的仪表,包括仪容、姿态、举止和风度,都要讲究美感。得体的打扮和文雅的举止,才能让别人对自己产生好的印象。

一个人的形象要由他自己去塑造,当别人有困难时你应尽力去帮助。如果你犯了错误,要尽快地向别人诚恳道歉。这样才能避免别人在不知实情的情况下妄加猜测。遇到困难时应尽量向别人请教,使自己增加与他人的交流,让别人在交往中充分了解你,打破你的不良光环,建立一个更加美丽的光环。人们只有经过长时间的、多方面的接触和沟通,对一个人从各方面都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对他做出正确地评价和判断。

相信当你打开心扉与他人交流时,别人也会逐渐了解你有什么优点,有什么缺点,主流是什么,支流是什么,从而对你有一全面的认识,打破你头上灰色的“晕轮”,建立一个新的、更美丽的“光环”。如果别人原来对你有误解,此时也会云消冰释;如果本来对你很好,那么明天会更好!

9.社会助长心理效应

1937年,我国学者在清华大学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观察蚂蚁在三种情况下掘土筑巢时的工作差异。每只蚂蚁单独工作;俩俩在一起工作;仨仨在一起工作。结果发现,几只蚂蚁在一起掘土的总量比单独工作合计的总量多;几只蚂蚁在一起工作所消耗的时间较单独一只蚂蚁工作时间短。这个实验说明了一个客观存在的真理——竞争的产生会促进工效,或称“社会助长作用”。这个作用表明,个人单独完成任务与别人在场完成任务相比,如果是完成同样的任务,单独完成赶不上别人在场完成的效果。也就是说,当一个人从事某种活动时,如果有其他人在一旁观看,即使没有向他进行任何信息传递,但他仍感到一种无形的刺激或压力,这种刺激或压力往往能够影响他的活动效果。或者促进活动的完成,或者干扰活动的进行,在社会心理学中把这种特殊的应酬情境中的影响现象,称为人际促进和人际干扰,即所谓的社会助长和社会干扰。

如果一个人在操场跑步,常觉得单调枯燥,于是跑跑停停,又渴又累;而与同伴一起跑,就会觉得轻松愉快,跑得又快又远,就像有些同学说的:不知怎么回事,一个人在家做作业总不如在学校和同学一起做得快,做得好。

当然,与同学在一起并不总是提高活动的效率,有时也会有相反的情况。比如一个人躲在家里,夜静无声,构思一篇习作则才思敏捷,妙语连珠。相反,若几个人集中在一起写,还不如单独一个人在一个寂静的地方写作效果好。教师在环境嘈杂的办公室里备课,思路常常受阻,有时只好掷笔不干。

当然,上述现象中活动者是在较少受情境中他人干扰和影响的前提下发生的。但在现实生活中,人际影响现象是很复杂的。

活动情况中,其他人对活动情境及活动个体所做的肯定和否定评价影响活动者的行为。

一般而言,青少年较喜欢肯定的评价,这有助于对其行为起促进作用。而否定评价则往往会带来消极的影响。

在场者的身份、地位也对活动者产生不同的影响,如熟人、朋友在场,常使活动者感到较大的心理压力;而同龄的异性在场时,则情绪迅速高涨,活动劲头显著增加。

活动者所从事的活动性质不同,情境不同,对在场他人的注意也会有所不同。如果一个人从事的活动比较简单、熟练、不需进行聚精会神的操作,则往往容易注意到在场的他人;反之,若一个人所从事的活动比较复杂、生疏,需进行聚精会神地认真思考,则不会理会在场的他人的存在。

年龄与心理的个性特征不同,受他人在场的影响程度也不同。

儿童、少年与成年人相比,好奇心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自制力较差,因而他们的活动易受到他人的影响和干扰。两个同年龄的人,性格外向,独立性强的人不易受他人影响;而性格内向,独立性较差的人则容易受他人的影响。

总之,与他人在一起时从事活动效率是低还是高,要依具体情况而定,全面肯定与全面否定的说法都失之偏颇。

同类推荐
  • 人一生必须具备的30种关键能力

    人一生必须具备的30种关键能力

    人的一生中,有的人取得了辉煌的业绩,成为众人瞩目的精英人士。有的人却湮没无闻,与成功无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一些人拥有关键能力,而一些人缺少关键能力,不具备核心竞争力。培养提高关键能力,让你脱颖而出。改变一生。
  • 福布斯箴言录

    福布斯箴言录

    本书是伯蒂查尔斯福布斯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写成的一部关于财富、管理与幸福的忠告,全书分为“财富之章”“管理之章”“幸福之章”三个篇章。“财富之章”主要告诉读者如何成功和积累财富;“管理之章”告诉老板、主管和员工怎样管理企业和自我管理;“幸福之章”则告诉读者在拥有财富后怎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本书再版达118次,有29种语言版本,被誉为“福布斯式”商业富豪幸福观的经典代表作。
  • 受益一生的心理自愈术

    受益一生的心理自愈术

    解铃还须系铃人,心病还须心药医。身心天生拥有自愈能力,我们可以运用自身的本能力量,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从身体、精神和心灵上改善自己的境况,找到人生幸福的终极方法。陈荣赋编著的《受益一生的心理自愈术》提供了各种心理疾病的自愈方法,将疗愈心理疾病的要诀娓娓道来,旨在帮助现代人排解因工作压力大、紧张度高、生活节奏快而引发的一系列心理问题,开启身体的正能量,疗愈内心的创伤,重建心灵的秩序,达到身心合一、和谐圆满的境界。
  • 年轻人要多懂点形象塑造

    年轻人要多懂点形象塑造

    这是一本写给年轻人的超实用的个人形象定制手册。作者从影响个人形象的说话、气质、举止、性格甚至品质、心态、情商等方面,全面论述了塑造成功形象的关键点,生动具体地融入到各个细节中。相信每一位读过此书的朋友都能意识到形象的重要性,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塑造一个全新的自我,在事业和生活中取得更大的突破。
  • 老板不说,但你要做到的事

    老板不说,但你要做到的事

    有些事老板没说,但是员工要去做;有些事老板没交代,但员工心里要明白。事实上,所有老板都更喜欢积极主动的员工,所以有些事别让老板来教。本书作为一本企业老板和员工可以共同分享的职业培训书,从工作习惯入手,告诉员工在工作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和学习改进的地方,涵盖了工作态度、方式方法、执行、团队合作、关注细节等多个方面,帮助员工实现从普通到优秀再到卓越的蜕变,最终成为职业化的、卓越的职场精英。同时,作为企业送给员工的培训读本,本书为企业老板说出他们想告诉提醒员工的事,让老板不用事必躬亲即可拥有素质高、能力强的员工。
热门推荐
  • 在树林里(感动青少年的文学名家名作精选集)

    在树林里(感动青少年的文学名家名作精选集)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人生的一面镜子。好的文学作品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它能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
  • 就怕起错名

    就怕起错名

    本书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引导读者,让更多的父母学会给孩子、更多的企业界人士学会给企业和产品起独特、有内涵、有品味的名字,从而起好名、改好运。
  • 替身情人:独宠霸道蛇王

    替身情人:独宠霸道蛇王

    考古女汉子穿越成霸道蛇王的爱妃,咦咦咦,蛇夫君怎么搂着别的女人亲亲我我?简直不能忍!离家出走遇太子躲皇子,顺便调戏一把冥王大人,谁知被某腹黑妖孽一把捉住,“玩够了吗,该回来做王后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的青春是一场烟花散尽的漂泊

    我的青春是一场烟花散尽的漂泊

    这本书是著名作家蒲宁的经典散文集,其中收录了蒲宁不同时期的散文代表作,分为自然抒情、自述生平、人物散记三类。无论是记人叙事还是抒怀抱负,寄情自然,作者都以浓郁的情感溶入文字之中,这些作品表达了蒲宁对自然、对亲人、对爱情和对周围世界的丰富感受,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文学鉴赏价值。
  • 漫长的征程:军事史上的远征(军事史上传奇丛书)

    漫长的征程:军事史上的远征(军事史上传奇丛书)

    《军事史上传奇丛书·漫长的征程-军事史上的远征》中选取的40余个战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止,而将当代的数次长途对外征伐排除在外。另一方面,“远征”之“征”则指有计划、有一定规模、以侵略他国领土为目的的军事行动,这种“征伐”的特性也会在文中战例的呈现里有所体现。
  • 元剧西游记

    元剧西游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嫡女复仇忙

    重生嫡女复仇忙

    前世惨遭渣男庶妹虐待而死,为了渣男付出一切,到最后却连自己的家人都害死,重来一世,定要手刃仇人。
  • The Professor at the Breakfast Table

    The Professor at the Breakfast Tabl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台湾私法人事编

    台湾私法人事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离婚硝烟

    离婚硝烟

    婚姻是什么?婚姻是一面镜子,照清楚在里面的两个人。有人想逃,而有人则拼命挽留。--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