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4600000004

第4章 走近崛起的浙江(3)

归根结底,经济的主体是企业。浙江绝大部分国有企业成功改制,乡镇企业及时转制,民营企业异军突起,形成了以国有经济为主导、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繁荣的千帆竞发的局面。多年来浙江在发展区域经济过程中遵循这样一个原则:对国有经济注重提高其控制力,而不是只单纯追求其比重;对个体、私营经济是鼓励其发展,而不是加以限制;对集体经济是注重其完善与制度创新,而不是墨守成规;同时积极引进并帮助外资发展。淡化“所有制观念”,突破“唯成分论”,浙江的各级领导创造性地执行了党的改革开放政策,通过“先放开再引导,先搞活再规范,先发展再提高”的思路,不断促进市场经济主体和市场机制的发育完善。浙江在80年代中期就提出了“四轮驱动”的经济发展方针,即国家、集体、个私和外资四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1993年又果断地对乡镇企业全面改制,1998年国有企业改制进入新阶段。至今,在全省经济总量中,国有经济约占18%,个私民营经济约占40%,混合经济约占30%,外资约占12%。国有经济比重虽然不大,但是在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部门对经济全局拥有较强的控制力。国有企业的改革,除了已有99%的企业完成了产权制度改革之外,在资源的优化配置、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市场的拓展和整合以及加强科学管理等方面都取得喜人的进展。

发达的县域经济

在地理位置、资源状况、区内交通、国家投入都不占优势的浙江省,其县域经济靠什么走在我国其他省市区的前面呢?答案就是:浙江发达的县域经济主要得益于浙江块状经济的迅速发展壮大。

众所周知,“一乡一品”、“一县一业”是浙江经济的一大特色。许多块状经济发达的县市,大多进入了百强县的行列。

根据2003年统计资料测算结果,国家统计局2004年9月公布了《200fi年全国县域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前100位测评结果》。浙江在百强中占据了30个席位,居全国第一。江苏凭借强劲的苏南板块在前十强中占据6个席位,而浙江以遍地开花、蓬勃发展的民营经济为后盾在百强中占据了最多席位。

从2000年开始,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每年根据对全国2000多个县的社会经济统计资料,从发展水平、发展活力、发展潜力三个方面对县域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进行测算,每年公布综合发展指数前100位县以及重要单项指标前100位的县。2000年,浙江有22个县市进入中国最发达100名县市;2001年又增加了象山、奉化、东阳、新昌4个县市,达到26个;2003年则增加到30个,总数大大多于第二位的江苏省(16个)、山东省(16个)、第四位的广东省(10个)和第五位的福建省(5个),在全国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浙江省百强县(市)数量的明显增加,也充分表明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浙江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在全国经济地位的不断提升。这显示出浙江省县域经济强大的活力和竞争力。

商帮文化和人文优势

浙江的发展深深扎根于深厚的历史文化和山水人文沃土中。作为资源小省,弹丸之地,偏居一隅,之所以活力四溢,不仅与我国改革开放大政策、市场经济机制相对完善有关,亦得益于明显的人文优势和地域文化传统。事实上,浙江极具个性的文化力充当经济发动机,才是活力的谜底。

浙江山水秀美,人文荟萃。千百年来,浙江特有的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历史上的多次人口迁徙和文化交融,造就了浙江人民兼有农耕文明和海洋文明的文化特质,锤炼了浙江人兼容并蓄、励志图强的生活气度,砥砺了浙江人民厚德崇文、创业创新的精神品格。

远在数万年前,浙江大地就已经出现了“建德人”的足迹。跨湖桥、河姆渡、马家浜、良渚文化,更是进一步呈现出文明的曙光。夏、商、周三代以降,由于生产力水平、人口数量,以及政治、文化各方面的因素,浙江地区的开发虽然总体上相对落后于北方黄河流域,但浙江文明的发展仍处于不断的累积过程中。从魏晋南北朝开始,随着北方移民的南迁,先进的学术文化和技术文明催动了浙江地区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南宋定都杭州以后,风云际会,政治调整、经济更新、文化重建等各种要素的整合,将两浙地区的社会整体发展提升到了全国的最高水平,并在这个基础上造就了各领域的人才精英群体。到了明、清两朝,以及民国时期,浙江已经成了全国无可争议的财赋命脉和文化重镇。

在漫长的历史实践过程中,从大禹的因势利导、敬业治水,到勾践的卧薪尝胆、励精图治;从钱氏的保境安民、纳土归宋,到胡则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从岳飞、于谦的精忠报国、清白一生,到方孝孺、张苍水的刚正不阿、以身殉国;从沈括的博学多识、精研深究,到竺可桢的科学救国、求是一生;无论是陈亮、叶适的经世致用,还是黄宗羲的工商皆本;无论是王充、王阳明的批判、自觉,还是龚自珍、蔡元培的开明、开放;无论是百年老店胡庆余堂的戒欺、诚信,还是宁波、湖州商人的勤勉、善举等等,都给浙江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浙江得以凝炼成了以人为本、注重民生的观念,求真务实、主体自觉的理性,兼容并蓄、创业创新的胸襟,人我共生、天人合一的情怀,讲义守信、义利并举的品行,刚健正直、坚贞不屈的气节和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的志向。

浙江历史上素有“儒商摇篮”之称,其商贸传统集中表现为个人平均经营能力突出。远在古代春秋时期,功成名就的范蠡迁居宁波东钱湖的陶公山,致力于经营商业,不久便成为富甲一方的“财神”。他信奉“赢缩转化”的经商之道,认为“贵上则反贱,贱下则反贵”,主张“水则资车,旱则资舟”。范蠡的这些经商理念,蕴涵着辩证思维和机变智慧,可以说是浙江商贸传统文化的最早体现。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曦则高举“经世致用”的大旗,他一反“重农抑商”的中国传统思想,明确提出了“工商皆本”的观点,对浙江的发展乃至近代中国工商业的兴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浙江传统商贸文化源远流长,积淀厚重,因此孕育出一大批工商巨子和国际名流,特别是近代“宁波帮”更是名场海内外。孙中山先生曾赞道:“宁波人对于工商业之经商经验丰富,凡吾国各埠,莫不有甬人事业,即使欧洲各国,亦多甬人足迹,其能力与影响之大,固可首屈一指者也。”

具体观察,浙江文化丰富多彩,区域间有所差异。但简言之,浙江文化力有三大板块:以开放、开拓、开明为特质的海洋文化,以诚信、精明、中庸为特质的商贸文化和以实惠、实际、实效为特质的农耕文化。其文化基因源自以民本、民主、民生为内涵而在明清达到鼎盛的浙东文化。其蕴含的经世致用、兼容并蓄、工商皆本、开拓创新等优良品质,传承凝练,汇聚成今日成分丰富的现代浙江文化:有古城的厚重和历史,有海洋的升放和胸襟,有文人的儒雅,有商人的精明。这些基因结合的结果是塑造了浙江人独特的文化价值个性:开拓创新但不冒险,精明算计却合乎情理,求真务实而不张扬,兼容并蓄而摈弃门户,中庸平稳但不保残守缺。

任何一项事业的背后,必然存在着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尤为重要的是,这种精神力量一定与该项事业的社会文化背景血肉相连。浙江人似乎是天生的商人,这是基于以下品格和素质。

埋头苦干。即使在“左”的年代,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仍然像地下熔岩,不断地寻觅着喷发的通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浙江人想千方百计,走千山万水,说千言万语,历千难万险,艰苦创业。为了创业,浙江人以四海为家,什么苦都能吃,什么脏活、累活都肯干,哪里有商机哪里就有浙江人。弹棉花的风尘仆仆,一路弹到拉萨;补鞋的四面出击,直至边陲小镇;经商的更是在全国各地聚集成一个个“浙江村”、“温州城”,连接起一条条“义乌路”、“台州街”。萧山新塘乡农民走村串户收购鸭、鹅羽毛,使萧山成了世界羽绒之都。仙居农民从全国各地乃至越南、俄罗斯回收含银废料废液,一年加工交易白银500吨,相当于全国白银产量的四分之一。

创业需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敢冒风险的胆略。美国战机尚在阿富汗上空盘旋,浙江人已经把装满商品的集装箱运到了喀布尔。如今,从南非到俄罗斯,从西欧到巴西,到处都活跃着走出国门闯荡国际大市场的浙江商人。难能可贵的是,浙江人不仅为脱贫致富而创业,富裕之后照样能吃苦,成功之后更想创大业。我国最大的珍珠产地诸暨山下湖镇,许多养殖专业户成了百万富翁,但他们仍然四处奔波,到省外承包珍珠养殖场,长年在水田旁的草棚里度夜。

同类推荐
  • 做未来“走俏”的人:八成八败做人做事成功学

    做未来“走俏”的人:八成八败做人做事成功学

    《做未来"走俏"的人:八成八败做人做事成功学》主要内容:学历是靠不住的,今天的学历,只说明你曾经的学识,不代表你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惟有自身真正的素质、能力,才是赢得未来的金钥匙。
  • 《易经》64个人生智慧

    《易经》64个人生智慧

    本书的主旨,叫“《易经》给人的64个生活智慧”,这表明,《易经》没有那么神秘,它是科学的,它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每天的生活起居,工作事业,健康幸福,都受这64个哲理的左右。我们以什么科学的态度对待这64个哲理,就形成了64个感悟,64个感悟回答了人生的64个怎么办。 本书所写的指引人生的64个感悟既环环相扣又相互渗透,涉及每个年龄阶段的人生疑难问题,旁征博引地把《易经》的精髓真实而又生动地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起来。
  • 做有志气的男孩

    做有志气的男孩

    《做有志气的男孩》讲述了:有志气的人不会被利益所诱惑,他有自己的原则和信念。失败后不颓废、逆境中压不垮、贫穷下不卑微。
  • 小心!别让拖延害了你

    小心!别让拖延害了你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拖延往往会让我们为此而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悔恨、愧疚、压力、烦躁、不安……这些消极情绪让人失去斗志、丧失激情、甚至毁了人生。拖延带给人们的是一种极其痛苦纠结的精神折磨,因此超过95%的拖延者都希望能够拒绝这种拖延习性,重新回归正常而规律的生活和工作。尽管人们有心拒绝拖延,但具体实施起来却是困难重重,“拖延”就好比打不死的“小强”,“春风”一吹立即“又生”。为了帮助广大拖延者成就更精彩的人生,本书紧扣拖延症的心理成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不少战胜拖延的方式和方法,意在为广大拖延症患者带来福音。"
  • 凝固在提拉米苏上的1095

    凝固在提拉米苏上的1095

    爱情永远是人生中的一道最美丽的风景,无论结局如何都会永远驻足在人的心灵上,《凝固在提拉米苏上的1095》以爱情为主题。以最动人,最清新感人的故事为追求的境界。
热门推荐
  • 夜不能寐

    夜不能寐

    风趣幽默的言语,引人入胜的情节。一场交通事故引发的故事。“小疙瘩”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就是这“捡来”的手机,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
  • 流年风雨声

    流年风雨声

    《流年风雨声》是一本用诗词文抒情言志的集子。诗词文基本上是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写成。诗词文作品词采绚烂,气韵天成,透露出作者在自然风雨和人生社会风雨的洗礼中的或酸甜苦辣、或悲欢离合、或困苦彷徨复杂等之情。从某个侧面反映了人生在红尘中做人之维艰与辛酸。作品中含有丰富的知识,读起来定会引人入胜,欲罢不能。能启迪智慧,感悟人生妙漫哲理。
  • 当尘埃消散之时

    当尘埃消散之时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图书馆里的一个阴暗的角落里的一本尘封已久的手稿记录了一个被习惯无视了的事实,机缘偶合之下被一个沉迷于虚拟世界的无行浪子发现。不懈的寻根问底,到底又会带来什么?
  • 三侠五义(中国古典文学名著)

    三侠五义(中国古典文学名著)

    《三侠五义》,作者清代石玉昆,是古典长篇侠义公案小说经典之作;是中国第一部具有真正意义的武侠小说,堪称中国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是侠义派小说的代表之作。由于版本众多,流传极广,脍炙人口的故事对中国近代评书曲艺、武侠小说乃至文学艺术影响深远。
  • 多来米骨牌

    多来米骨牌

    张子清笑道:“李市长这是干什么?逼上梁山伯?”大家都笑。李龙章没笑,依然板着他的脸。“别开玩笑。”他的口气不容置疑,“东城很要紧,就是你了。”张子清没有吭声。李龙章也没管他,权当已经决定。有人推门进屋,给李龙章送来一份急件。李眉头一锁,匆匆浏览,而后拿着薄薄的那张纸往桌上用力一拍:“情况不好。”张子清读急件。是最新灾害气象情况通报,预计未来三天,本市一带还有大雨,局部地区有暴雨甚至大暴雨。
  • 妃本无价,太子滚远点

    妃本无价,太子滚远点

    前世,她是一介无名小偷,结果却在即将发大财之时,被冥王以“人品忒差”之名拉进了冥殿。然而一道天旨突降冥殿,让她侥幸获得一次重生。今世,她成了将军府嫡女。自幼丧母,祖母不疼,爹爹漠不关心,还撇下一个刚满八岁的小弟。前有渣姐恨她不死;后有姨娘想被扶正。总之没一个想让她好过。莫晓柏自认她没有太大本事,唯有整人手到擒来。渣男也想来凑热闹?哼,分分钟整死你!莫晓柏觉得这世上能对她负责的男人,必须是最有钱之人,必须是最帅之人,最重要必须是专宠她一人。某无赖太子:晓晓,等老头一死,我就是这世上最有钱之人,而且晓晓认为除了我谁还能称为天下第一帅?至于专宠,三宫六院仅你一人。娘子,你就从了我吧!
  • 消失的乡村

    消失的乡村

    在故乡,有人问我,你为何离开这土地,我脱口而出,是血液,那血液要从这泥土上夺路而出,谁也拦不住。他用心灵记录故乡,经历过沧桑,懂得了简单的美与张力,也懂了自己内心的安妥才是正道。
  • 大斩魂途

    大斩魂途

    传闻,人有三魂七魄掌生死,魂有三元七气掌轮回,据说人死后,三魂七魄被牵引入魂界,形成新的生命——魂体,同时三魂化为三元(天元、地元、命元),隐于体内,七魄化为气(金、木、水、火、土、光明、黑暗),融入空间。
  • 最强夫妻档之毒舌世子妃

    最强夫妻档之毒舌世子妃

    一口水就让我们堂堂龙魂特战队的大队长,给穿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睁眼,武林儿仰天长啸:老天爷,你是不是活的太久,老眼昏花了!有没有搞错,居然敢把姑奶奶送到这么个鬼地方!还有这副手不能提,肩不能挑的破败身子是怎么回事?这也太有损我的光辉形象了吧?哎!既来之则安之。那些欠了我的人,你们就乖乖等着我的报复吧!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赶紧把这个该死的名字给该了。不是咱瞧不上爹妈取的名字,实在是它太有标志性了好吧!喂!对面那位爷,你谁啊?谁允许你一直盯着我看的。虽然本公子张了一张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绝世美颜脸,但,这也不是你耍流氓的借口啊!看,还看,再看就把你吃掉!
  • 青瞳之大容天下

    青瞳之大容天下

    这个男人,因为面容太清秀,每次带兵都会戴上面具;为了娶她,大战狼群,浑身上下伤痕交错;为了偷走她,不惜率兵奇袭她的国家;面对凶恶苍鹰,第一念头就是舍命护她周全……然而,互相伤害太重、错过了太多的两个人,牵手抑或放开,哪一个才是他们最好的结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