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6000000008

第8章 信仰访谈录(1)

为了丰富并加深人们对信仰的认识,本书作者智怀、王少农、萧野访问了来自不同领域的人士,请大家谈自己的信仰。这是一份珍贵的信仰访谈录,对人们了解当前社会各界的精神面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大家各自对信仰的表述,值得思考。

访问名单

(排名不分先后)

李宏塔  李大钊先生的嫡孙,全国政协委员,现任安徽省政协副主席

鄢圣华  汕头大学教授,老子研究专家,著有《中国政府体制》、《新公共管理在中国的试用性之研究》等

炎 平  传统文化学者,山东曲阜人,著有《走进儒学》等。

茅于轼  经济学家,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顾问,著有《择优分配原理》、《中国人的道德前景》等。

钱理群  文学家、教育家,鲁迅研究专家,北京大学教授,著有《心灵的探求》、《与鲁迅相遇》等。

唐晓渡  诗人,诗评家,作家出版社编审,著有《唐晓渡诗学论集》、《今天是每一天》等

黎 鸣  哲学家,老子研究专家,著有《中国人性分析报告》、《悲剧的源流》等

木子  传统文化学者

演觉法师 北京广济寺方丈

谢朝华  中国致公党北京市委副主委,北京市政协副秘书长,全国政协委员

许宏泉  画家,艺术批评家,作家,著有《管领风骚三百年》(八卷)、《艺术家对话录》等

赵文虎  北京中关村科技工作者

彭保罗  西方文化学者

邵天泽  古琴家,养生家

韩金英  灵性画家,作家,团结出版社编审,著有《易经中的生命密码》、《生命在爱中蜕变》等

郑也夫  社会学家,北京大学教授,著有《神似祖先》、《抵抗通吃》等

黄慧珍  信仰研究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信仰与觉醒》等

李一宇  诗人,音乐家,谱有李白《白云歌》等

一李宏塔:理想、信念必须要有继承

前记:关于李大钊先生,毛主席说:“在他的帮助下我才成了一个马列主义者。他是我真正的老师。”“使我树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2009年10月29日,智怀、王少农在北京采访了李大钊先生的嫡孙李宏塔先生,请李宏塔先生谈革命信仰。李宏塔先生在百忙中接受了我们的采访,深表感谢。李宏塔先生主要谈了两点:一,老一辈革命先驱留给我们的信仰青年人要继承下去,要弘扬爱国主义。二,可以通过传统美德教育建设信仰。

智 怀:李主席,您是我们敬重的一位有信仰的共产党人,现在请您为我们的青年一代谈一谈革命信仰。

李宏塔:信仰就是信念,是有理想、有信念的中国共产主义先驱以及我们的下一代共同的追求。改革开放后,现在有代沟了,我以前做青年工作,就发现了这个问题。每一代人不一样。代沟使思想有隔阂,我说我们的工作是争取努把力,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目标。无论是老共产党员也好,还是我们的青年,最终追求是一样。现在我们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后要经历高级阶段,然后到共产主义。理想一样,就不应该有代沟,但得承认现在有代沟。世界在发展,新东西层出不穷,老人在接受新思想方面不如青年人快,所以这个差距就形成了代沟。

智 怀:是不是老人比较稳定一些,专注一些,青年人多样性一些?

李宏塔:老人成熟是优势,青年人的文化层次比较高,我们国家一半的高中生都能考取大学。文化素质在提高,思想活跃,认识理解有优势,但是青年人在处世、理想、信念方面,要向老年人学习。在漫长的历史中,我们一直注重这个问题。中国从“五四”到新中国成立,老人们一直在鼓励青年人进步,包括毛主席和我祖父他们,为了祖国富强,人民富裕,这是不变的。我祖父他们当年宣传马克思主义,要改变旧中国落后面貌,建立民主富强的新中国。共和国六十年,打基础很重要。前三十年不是我们不愿意走出去,种种历史原因阻碍,是当时不允许,美国封锁我们,扼杀我们,还是在毛主席晚年打破了中美关系,奠定了基础。现在要讲理想、信念,这方面必须要有继承。前几天我在中央纪念活动(指李大钊先生诞辰120周年的纪念活动),昨天我在人民网也谈到这个问题。我祖父120周年纪念,牺牲已经八十多年了,他的年代和现在不一样,但是他的精神、追求、理想、信念是全体中国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智 怀:应该继承下去。

李宏塔:“9·11”事件使美国人团结,小布什连任。美国的历史才两百多年,但人家有精神支柱,认为美国是最美丽的国家。在灾难面前,爱国主义使美国人非常团结。我们老一代人当年作出的奉献、牺牲不能忘却。现在要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爱国主义是精神支柱,民族脊梁。如果国都不爱,一切无从谈起。我们现在发展趋势很好,但有人对祖国不怎么热爱,当年祖国最困难的时候,钱学森等科学家回来了,那时我们说“不嫌祖国穷、不嫌母亲丑,要把新中国建设好,要让母亲更漂亮”。这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

智 怀:现在有些人对祖国的概念是淡化了。

李宏塔:是有些淡化了。但爱国主义不应该淡化,爱国是主题,爱国主义就是共同爱国。

王少农:李主席,我们中国作为一个信仰的包容体(李宏塔:是),我特别想知道,以李大钊先生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代表的信仰先驱,传承给我们的信仰,本质上是否即您刚才说的爱国主义?

李宏塔:对。对中国的爱,对人民的爱。爱国主义不能抽象。

智 怀:对民众的爱,切身的爱。

李宏塔:底层。爱国主义不是空的。中国共产党在多元社会中,对人民群众、不同群体共同提的是爱国,爱国是基本要求。比如我们对台湾可以不讲共产主义,中国人最基本的底线是爱国主义。

智 怀:现在国家的方针政策很务实,“以人为本”,为的是国富民强。

李宏塔:我们也不搞崇拜,先爱国。执政党做的好,自然就爱国。

王少农:您在一开头谈代沟的问题,青年一代的传统信仰淡了,如今我们应该怎样重建才有成效?

李宏塔:要结合中华民族美德来进行建设。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有五千多年历史,有很多世界财富可以继承,(但有的人对此)不认同,这个问题要研究。

王少农:您的意思是说,培养美德是重建中国人信仰的关键?

李宏塔:是的。信仰是民族的,传统美德要从小抓起。

王少农:“传统美德从小抓起”,就是通过教育、教化的途径。

李宏塔:教育形式多种多样,不仅是课堂,还有媒体,多渠道,我们的美德教育可以做的比以前更宽广。

智 怀:多样性。

王少农:李主席,我们有很多传统信仰:共产主义,儒家思想,都是我们的传统信仰。传统信仰之间是否是和谐的?

李宏塔:是和谐的。中华民族美德在很多方面都有贡献,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要承认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精华,这精华要靠当今中国人继承下来。

王少农:也就是说传统信仰之间并不矛盾,我们恢复的信仰是和谐的,一致的。共同的理想就是我们共同的信仰。我们要解放思想,也解放信仰。

李宏塔:实事求是。

智 怀:务实。

王少农:简单的说,传统信仰的实质是什么?如何在当前继承下来并且运用它?

李宏塔:就是爱国主义。就从我祖父他们来说吧,为了爱国可以牺牲一切。

王少农:李大钊先生是我敬重的革命前辈,他的人格魅力感染了我,当年我在北大游学的时候瞻仰过李大钊先生的雕塑,学习过李大钊先生的思想。我认为他不仅仅是我们的革命先驱,同时是我们的信仰先驱。

智 怀:有意义的是,当年李大钊先生等先辈希望做的事情,李主席也一直在做。李主席多年在安徽省主持民政工作,做了很多有益于民众的事情,我认为这就是把我们革命先辈的事业落实到了实处。爱国体现在了爱民上。

李宏塔:那都是我的本职工作。我祖父他们当年一心改变旧中国面貌,追求民主,核心是使祖国富强起来。

王少农:这真是特别好。

智 怀:我同意李主席的观点,爱国要体现在爱民上,要使民众生活富裕,幸福起来。

李宏塔:老一辈说政府腐败,人民遭殃。老一辈为理想而献身,我们才翻身得解放,当家作主人。那时候我们的基层选举是丢豆子选举,把豆子丢在罐子里,谁面前罐子里的豆子多,谁就当选。是这样走过来的。

王少农:豆子民主。

李宏塔:现在有些跟上了,有些没跟上。老一辈追求推翻了三重大山,进行社会建设,经济建设,我们要做的更好,现在又增加了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智 怀:您的生活简朴,非常严格地要求自己,请问您是如何把信仰结合在生活中,工作中的?

李宏塔:昨天人民网也问了我这个问题,我说这很正常,骑自行车上班锻炼身体。但可能在一段时期内,官本位很严重。简朴是正常的,毛主席等老一辈物质生活都不讲究,连总理都挤公共汽车,我们国家主席坐民航和普通火车。这是传统,这都是正常的。干部带头践行,自己说的自己先要遵守,自觉执行。我们的教育要从小抓起,加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智 怀:您这是直接的行动,自然的行动,不是表面。

王少农:也就是说,我们的信仰确实应该反应到生活中去,言、行、思都要一致,所以我们现在更加有必要向李大钊先生这样的信仰先驱学习,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智 怀:谢谢李主席。

附:李宏塔谈革命家族的信仰与传统

我们家要求很严格,父母要求我们非常严格,从小学习的时候就知道祖父为革命英勇牺牲,革命是几代人的努力,并不代表这个任务完成了,所以要学习。到了参加工作的时候要努力学习,我因为在安徽,到北京出差,父母就问我来干什么,要我抓紧时间,不要耽误工作。父母说你们已经工作了,工作的任务是很重的,必须尽心尽力的把本职工作做好。父亲建国后进入水利部领导岗位,组织上给配车了,但我们从来没有享受过,路要靠自己走,始终和人民群众在一起,最后给我们形成的是责任不是光环,在我们身上就是怎么把工作做好。每次回到家里见到父母就要汇报工作,父母问工作做得怎么样,如果不汇报工作老人还不高兴。

听我母亲讲过(我爷爷和我奶奶的事情,这些事情)表现了我爷爷他们的理想信念,为了事业非常坚定。他先是(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后来是教授,他的生活水平应该是比我们现在讲的小康之家略微富裕一些。但是我奶奶是一个很善良的中国妇女,家里面的事她都理解我爷爷的行为。我爷爷为人作风是很好的,当时社会反映都是公认的。当时我祖父把钱资助贫穷的进步学生,资助党的事业,实际上是帮助了中国革命。所以蔡校长和会计打招呼说要给我奶奶留下一部分生活费。

老一代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新中国60周年,物质是极大丰富了,但是这种精神是值得学习的。

(我爷爷和我奶奶感情很好)这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在他身上具体的体现,使他的人格魅力更加完美的表现出来。

(我们家)没有家规,从我父母对我们也没有什么像几条几条的,没有。我们对子女也没有家规,就是按照父辈对我们的要求我们对后代提出要求,就是言传身教,可能身教重于言教,道理也讲一些。现在年轻人接触的事物比我们多,道理点到就可以,用实际行动像以前我们的父母影响我们一样影响他们。

青年人的想法是正常的,包括我的小孩是共产党员,是部队上的讲师,接触的事物比较多。当时我们说有“代沟”,我们尽量消除掉,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发展,青年一代接触的事物比较多,我们接触的事物比较慢一些,所以对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认识。对于党的事业、民族精神这样大的事业是一致的。

刚才谈了很多,尤其归结到爱国主义,这是我们的精神支柱、民族脊梁,我们今后一定要继续保持。

二鄢圣华:我们的信仰没有问题

前记:2009年10月30日晚10点,王少农电话采访了老子专家与政治学者鄢圣华老师。作为多年的朋友,二人知无不言。鄢圣华老师就信仰的有关核心问题进行了解答,并且充满信心地说,“我们的信仰没有问题”,这是让我们深受鼓舞的。

王少农:鄢老师,请问信仰是什么?

鄢圣华:信仰就是一个不懈追求的目标,是一个人的精神归宿。有的人有,有的人没有,区别不明显。比如有人信菩萨,有的人不信。我们中国人有很多信仰,但很多人信得急功近利,把信仰当成工具。有的人信得比较理性,靠信仰过得挺好。信仰有两种:宗教信仰、政治信仰。宗教信仰是对创世者的皈依,或对神的向往,比如说信佛、神、道等。中国古代的《老子》(也叫《道德经》)里面有对创世者、人类本源的探索,也有国家秩序的研究,虽然被后来的道家人物尊为道家之祖,但本质上与宗教无关。宗教信仰关切精神、提供安慰;政治信仰,比如说我们的共产主义信仰是对现实的关怀。不但关怀现在的现实,也关怀未来的现实,一直到实现共产主义。中国从来就是一个世俗化的社会,西方社会中世纪后有一个世俗化的过程。说中国是一个世俗化的社会不排斥中国人有宗教信仰。《道德经》、《南华经》等中国经典著作中,虽然被宗教界当成思想资源,但其实老庄都很现实,比如庄子说的“逍遥”,“与天地精神共往来”,都是现实的生活方式。

王少农:既然我们有两种信仰,有没有纯粹的信仰?

鄢圣华:没有。两种信仰没法统一。历史上有的国家,当代世界中的某些国家,搞政教合一,但在中国不可能。中国人很现实,这是中国的民族性。孔夫子也是这样,不像佛教一样关注来生,而是说“未知生,焉知死?”

王少农:是否政治信仰高于宗教信仰?

鄢圣华:没有。如果说有,就只限于共产党员。但任何宗教信仰,国家都要进行管理,世上没有无限的自由,有秩序的自由是真正的自由。这里的管理指监管。对宗教活动进行监管,是说允许宗教自由,但要防止利用宗教活动妨碍个人自由及做其他非法的事情。宗教活动不得伤害人们的生命权、财产权等基本人权。

王少农:信仰是我们天生的情结,与生俱来的本能。信仰是件美好的事情,本质上它并不分这样信仰,那样信仰,信仰就是信仰。我们从未失去信仰,但是我们现在要重建。其实不是重建,而是重提。

鄢圣华:没有“重建信仰”一说,这其中有个体性、差异性的问题。信仰是自己的事情。

王少农:请您再谈谈国家与信仰的关系。

鄢圣华:国家保护每个人的信仰自由。

王少农:我们应该信仰什么?

鄢圣华:共产党员应该信仰共产主义,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我们反对激进改革,同时推动理论创新,避免有些人制造矛盾。一个国家要走自己的路,不能硬搬西方理论。要有现实关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的国民普遍向往大同社会,强调“天下为公”,如孔夫子所讲。共产党员要为实现一个没有压迫、剥削的平等社会而努力。我们搞市场经济要克服西方国家资本主义发展早期的弊端。至于宗教信仰,你看我们现在到处都在修寺庙、教堂,要容忍。有信仰总比没信仰好,什么信仰都没有,人就可能去做坏事,允许人有自己的宗教信仰。

王少农:我们国家从未丧失信仰。共产主义信仰从未失去。国家历来保护信仰,信仰是国家之魂。这是我们的动力,前进的因素。

鄢圣华:是这样的。

同类推荐
  • 西藏生死线:艽野尘梦

    西藏生死线:艽野尘梦

    这里记载的是一个尘封百年的最原始的西藏,直到今天也鲜有曝光的珍贵纪录。这片神奇的土地,从来不需要神话和传奇的铺衬,她圣洁,充满神喻,同时,拥有万千变化。如果不是100年前一个人的真实历险,并在民国以寥寥几十册自印本的形式面世,我们至今不会了解到这段惊心动魄又叹为观止的藏地亲历。
  • 作家访谈

    作家访谈

    《作家访谈》是QQ阅读旗下一档访谈节目,曾邀请到江南、马伯庸、美女变大树、关河五十州等知名作家。
  • 乾坤:刘君祖讲乾坤大智慧

    乾坤:刘君祖讲乾坤大智慧

    乾、坤两卦在《易经》中具有开天辟地的领导意义,被称为天地之卦、父母之卦,是《易经》核心的核心。本书细讲详解乾、坤两卦的经传全文,思维缜密,逻辑清晰,从乾先坤后的自然秩序到乾刚坤柔的立身行事,详尽阐释乾坤两卦的哲学意涵,帮助读者从容进入《易经》之本,了解中华文化的核心智慧;并以生活实例佐证解读,使读者深悟其理,并可在生活中借鉴应用。
  • 江格尔:蒙古族英雄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江格尔:蒙古族英雄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江格尔》是蒙古族卫拉特部英雄史诗,被誉为中国少数民族三大史诗之一。该史诗以蒙古族英雄江格尔为中心,围绕着抢婚、夺财、强占牧地等展开了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从中我们可以了解远古蒙古社会的经济文化、生活习俗、政治制度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另外,史诗在艺术成就上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是蒙古民族文化的瑰宝。
  • 岁时节俗

    岁时节俗

    民俗文化是产生并且传承于民间的、世代相袭的文化事项,具有集体性、地域性、变异性、传承性、规范性等基本特征。民俗文化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贯穿于每一个人从生前到身后的全过程,包括物质生产民俗、物质生活民俗、人生礼仪、民间信仰、岁时节日民俗、社会组织民俗、民间文学艺术等等。这种最日常生活化的图景,体现出绵延不绝的世代传承,唱响起生命热力的动人弦歌。
热门推荐
  • 顾盼留念

    顾盼留念

    图书楼四楼西侧。陈初念望眼欲穿的看着楼下的行人。“沈顾南你这只猪。”某大佬“说谁猪?”“当然是放鸽子的沈顾南……”某大佬冷笑,指着墙上的指示牌。“四楼——西”陈初念“没错啊。”等等,他们约定的好像是四楼东?某大佬继续冷笑。“谁是猪?”“我,我是猪。”骨气什么的,还是不要了吧!
  • 风格迥异的亚非奇迹

    风格迥异的亚非奇迹

    《风格迥异的亚非奇迹》是《话说世界》系列丛书的第46卷。全书讲述了亚洲文明奇迹和非洲文明奇迹,有“秦始皇陵兵马俑”、“巴比伦古城”、“吉萨大金字塔”等等,让我们来好好领略领略这些文明奇迹吧!
  • 倾世神医:素手慑天下

    倾世神医:素手慑天下

    21世纪冷傲邪医意外穿越!重生为世家嫡系五小姐,不曾想竟背负废材孽种之骂名,人人轻贱。当废物小姐变为倾世神医,命定的暗幽之凰女会在这强者为尊的世界掀起怎样的血雨腥风?且看她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素手慑天下!(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痰火点雪

    痰火点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历史真的很有料

    历史真的很有料

    是智趣历史首席讲师雾满拦江集数十年历史写作的精华之作,沿袭作者一贯的通俗易懂,幽默、智趣的风格,在历史的边角料和碎片中,剥丝抽茧,阐释权力、人性、情爱、处世、歧见、风雅、轶闻……历史在细节处,人性在细节处,988条有料而又多味儿的历史,据说每一条都能稍微改变一下你的世界观。
  • 玄天魔九剑

    玄天魔九剑

    不死的邪心,不灭的执念,不生的幻想,穿越时空的灵魂似乎存在,又好像梦中
  • 秘宝寻踪之鸾彩蛇骨塔

    秘宝寻踪之鸾彩蛇骨塔

    《秘宝寻踪之鸾彩蛇骨塔》简介:张日山和梁湾走出古潼京后,同未来幻象中一样顺利成婚,梁山夫妇过上了普通人的小日子。不安分的梁湾爱上了考古学,邂逅了帅气的美国人耀祖;张日山为寻找古书踏上征途,还要负责游说商家千金归家,暗藏秘密的考察队又套路重重,这一系列的事件究竟要把他们引向哪里?
  • 太清元极至妙神珠玉颗经

    太清元极至妙神珠玉颗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娇妻别太拽

    娇妻别太拽

    20岁那年,瞿白宁是所有女人羡慕嫉妒恨的对象,优越的出生,众星捧月的掌上明珠,最主要的,是她嫁给了南城百万女人心中的梦中情人——厉初言。可25岁的时候,曾经拖起她所有优越感的东西瞬间崩塌…父亲骤死,瞿氏易主,母亲精神受挫疯癫异常…那个挂在自己头上五年的丈夫还在这时候爆出在外面有了私生子~顷刻间…她从顶端坠落尘埃之中,成了整个南城的笑话!世人都说她可怜…可怜吗?呵…除了家人,其他都是些身外物,丢了就丢了…哪有什么可怜的…丈夫有私生子?行!!!那就散了吧…从此她就是黄金单身美女,夜店趴场随便穿入,有的是鲜肉腊肉往前凑,在乎你??可…可自己才过了没多久的黄金日,那个曾经只占着茅坑不拉屎的丈夫却突然跑出来跟她说:“厉夫人,难道你要婚内出轨,让我头顶一片大草原,让万马奔腾?”呃??这是怎么回事儿?哦…没在离婚协议上签字?为什么?舍不得?呵…不过这样也好…出来混的,总是要还,这头上怎么能没有一点儿绿呢?(新文刨坑,请仙女们多多关照,么么哒…)
  • 精神分析引论

    精神分析引论

    《精神分析引论》是弗洛伊德的代表作,被认为是标准的精神分析学的入门教材。精神分析是一种治疗精神疾病的方法,也是研究心理功能的技术,后来形成一种心理学的理论,成为现代心理学的—个重要学派,对心理学、医学、人类学乃至历史学、文学艺术和哲学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本书是弗洛伊德在1915—1917年的两个冬季在维也纳大学讲授精神分析理论的三部分讲稿,因而全书也分为过失心理学、梦和精神病症通论三篇。在前两部分,他假定听者对精神分析学的知识毫无所知,所以从入门讲起。第三部分讨论了更深层次的问题,也就是神经病的精神分析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