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04900000002

第2章 我们的自然在哪里?(2)

其实“种豆东篱下,幽然见南山”,这样优美纯朴的山村环境,对人居健康和长寿不无裨益。田园山村“客至莫嫌茶当酒,偏居一隅竹为邻”。以竹为邻,是多么高雅的事。乡村不仅有松竹之雅之美,而且四季都可以如诗如画。阳春三月,菜园蝴蝶飞舞,就有了“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的生动景象;初夏的村野里,风调雨顺,便呈现出“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或“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把金”、“梅子硫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的情趣;要是置身于夏日荷田,便会观赏到“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奇丽;到了仲秋时节,便可领略到“中庭地白树栖雅,冷露无声湿挂花”的雅致;宁静的冬日,便可欣赏到“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的新颖。加上“门对青山间谢朓,宅近绿水似陶潜”、“绿树偏移屋角遮,青山正补墙头缺”的恬淡风水景观。这样的家居环境,人们感受到诗情画意的熏陶,多种花草树木调节了庭院中的小气候,举目见硕果,低头闻花香,再加上“岁寒三友”松、竹、梅与“春风一家”的桃、李、杏所产生的传统文化感染,提升了居住环境的品位。这样的家居环境与文明景色处于和谐共存的层面,调和着人们安居乐业的精神状态,怎不延年益寿!

我们可以回忆小时候住的那个田园乡村,是不是一个生态极美的村子呢?村里绿树成荫,花香飘溢,村里人也很少有病。由于绿树成荫,一二里路外都看不到村上的房屋。房在树围中,人在绿影下。村子迎面是一条从很远的大山里流来的小河,村子中间是一条过水的土沟,把村子分为南北两部分。土沟东边是一片竹林,中间是一家后院的土院墙,院墙周围全是各种阔叶树,墙里有几棵楮树,结的红果像梅子大小,人们不能多吃,但山喜鹊最爱吃。据说,挤出来的树浆还可以治皮癣。墙外是一排阔叶桑树,横头有几棵大梧桐树。沟西边是一片土坟,坟丘的四周也是树木参天,呵护着村里不知多少代的祖上的古坟,据说,百年古松就有好几棵。

村子的东边是一条小河岔,河岔的高坡上有座土地庙,庙后有两棵棠梨树,树高几丈,每年春夏之交开着洁白的小花,银灿灿的一片,耀眼迷人。村北有条二米来高的一里长的土坎,坎上坎下也长满了松、竹,还有一些校枝攀攀的荆棘,密密层层,是一道天然的挡风防沙墙。据说,荆棘丛里黄鼠狼和蛇较多,小孩子是不敢去的。村南山村口还有一棵合抱粗的大榆树,枝叶茂盛,遮天蔽日,是夏日纳凉好去处。最吸引人的还是村西口那排不高不粗生长极慢的黄植树,听说其木质既坚硬又富有弹性,是刻章子的佳料,深受村里人的珍爱。我很小时在村南上私塾,放学就爱围着村里绿阴遮天的树转,爱在树下抓猫窝,捉蜻蜒,也爱上树抓知了,捅鸟窝,掏鸟蛋,在果子成熟的时候,就上树摘果子。因为爱在树上玩,挨老师打板子也不少。.村子东北角有户大户人家,后院很大,像座大果园,院内除种菜种瓜外,还有十多棵果树。茂密的枝叶有的长到院墙外,用小竹竿就能勾到枝上的果子。最使村里孩子们眼馋的是挂满枝头的鲜活话的杏、梨、石榴、桃、桑椹、红枣。桃、杏一熟,我和几个小朋友就去约这家孩子出来,然后偷偷地溜进后院,爬上树去摘,另有两个孩子在下面放哨,一摘就是一草帽,然后分着吃。有时摘下的棠梨,又青又硬,大家一合计,用稻草包起来,放进草垛洞里捂上两三天,拿出来便变软变甜,好吃极了。

沟里沟外、村南村北的树真奇妙,真迷人,不仅有好吃的,好玩的,而且还有很多能给大人们用的,如养蚕、刻章子、治皮癣、做肥皂。记得村里有三棵大皂角树,村北、村南、村中各一棵,每年秋季结的皂角挂满枝头,足足有五六寸长,一寸多宽,像镰刀一样,弯弯地挂在树枝上,一般人不敢上树摘,因为树枝上长有很尖很粗的刺,村里的人大都用竹竿绑着镰刀割,然后分着拿回家当肥皂用。小时候,父亲就经常用泡软的皂角给我洗衣服。村北有两棵大楝树,结的果子像青枣一般大小,果瓤柔软而有油性,村里的人都用它来搽手搽脸,防冻防晒。奇怪的是有的人家还大筐大筐地把梧桐树叶摘回家,煮成浆水,来染自家织的白土布,又方便又适用。小时候,还不能理解大人们说的,树是个“活宝”,用处多着呢!

村上还有许多芳香迷人的花树,如术槿花、海棠花、栀子花,大都长在村北两户人家的后院。每天早晨,姑娘们总是趁着露水,涌到花树下,争着抢着采摘刚剐开放的鲜艳欲滴的花朵,然后插在乌黑的辫子上,或挂在胸前的纽扣上,确实令人心旷神怡,羡慕不已,感到树是那样美,那样善解人意。

在这个社会上,一部分人小时候就生活在这样如诗如画的村子,虽然苦一点,但从未生过病,也没见过医院,没见过医生,照样生活得很活泼、健康。我想,这样田园乡村的绿色环境,是任何医院也比不上的,自然有利于小孩健康成长,有利于老人延年益寿。你是不是也很还念很向往呢?

四、令人窒息的自然前景

仅在这数十年间,气候变化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明显感受到的:夏季的温度越来越高,炎热的日子越拖越长。气象专家解释说,有个叫“厄尔尼诺”的坏小子在捣蛋。

“厄尔尼诺”是西班牙文,原意是“小孩”,用以形容一种变幻多端的气候现象,一如儿童发脾气般难以控制。

厄尔尼诺在气象学中是一个专业术语,特指在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海水大范围持续变暖的现象,它一经出现就会引起全球气候失调、混乱。过去,厄尔尼诺间隔三五年甚至更长才在全球发作一次,也就没什么人理会;近年来,它造访频繁,于是暴得大名,人尽皆知了。

像这样的新名词,如今是越听越多,什么沙尘暴、赤潮、酸雨、臭氧层空洞等等,不一而足。它们所代表的恶劣气候、天气的降临,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直接或间接损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

令人惊异的是,大自然这些愈演愈烈的反常现象竟是与人类的活动大有关系。

科学界已基本认定,气候变暖是地球“温室效应”的结果,而上面提及厄尔尼诺气候等现象决不是本因,而之所以会产生温室效应,人类应负主要责任。

什么叫“温室效应”?简单地说,地球吸收太阳光照’的热辐射能,必须同地表及大气层向外散发的热辐射能保持平衡。大气中某些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氟利昂,对太阳照射到地球的短波辐射几乎无衰减地放行,同时又能截留吸收地球要散发出去的长波辐射,起到了一种类似温室的作用,遂被称为温室气体。温室气体被发现的有近30种,它们在大气层中比重增加,就会打破平衡,引起全球变暖,形成“温室效应”。

以温室气体中举足轻重的二氧化碳为例。至少有15万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一直保持在200ppmw~300ppmv(ppmv指同温同压下其体积所占空气体积的比例为百万分之一)之间浮动。但工业革命后,人类急剧地燃烧、消耗煤炭和石油等矿物燃料,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上升,1750年前还处在280ppmv的数值,目前却急升到360ppmv,可谓增幅惊人。更令人不安的是:英国《新科学家》周刊2005年9月17日引述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研究小组主席帕乔里的话说,预计到2100年,二氧化碳浓度将达到540ppmv~970ppmv。

如果人类继续按过去那样的方式不加悔改地消费世界能源9那么在2006年到2026年间,全球气温平均将升高0.5℃~1.O℃;到21世纪中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就会由工业革命前的280ppmv翻一番,增至560ppmv。其温室效应的恶果是,全球的平均气温将上升1.5℃~4℃(注意,在过去的100年间,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已经上升了0.6℃);而到2100年,平均温度最高将达5.8℃。

关于2100年平均温度,据最新的研究表明,其估计还是保守的。2006年5月26日出版的《地球物理学研快报》报道,一项新的研究指出,当前的大气模型低估了未来全球变暖的趋势。科学家表示,这些评估结果没有考虑到随着气温升高而逐渐加剧的土壤分解以及其他自然进程带来的后果,而这些因素都将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报道说,根据目前的情况,气候变化国际委员会估计,到21世纪末,全球的平均温度将最多增加5.8℃。但是这一预测结果并没有考虑到某些由于温度上升而引发的反馈机制。例如,土壤的加速分解以及海洋化学性质的变化将相当大地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从而导致全球温度进一步上升。

以上的两项研究结果,试图利用坚实的数据解释这些因素对全球温度造成的潜在影响。在第一项研究中,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和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利用南极冰芯估算了在过去的42万年间排放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总量,并以此预测未来的气候——二氧化碳反馈带来的影响。将这些评估结果与气候模型的标准预测结果相结合推算出,两倍于当前的二氧化碳浓度将使温度提升1.6℃~6℃,并且到2100年,全球的平均温度将上升7.7℃。研究人员强调,迄今为止,科学家们对于许多反馈机制仍知之甚少,并且在预测这些反馈机制对气候的影响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但相信这一发现表明,与当前的预测结果相比,人类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气候变化。

在第二项研究中,荷兰大学的气候学家则研究了两极的冰芯数据,并重建了从1550年到1850年的寒冷期(小冰河期)期间的温度变化情况,发现到2100年,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暖将使温度上升1.7℃~8.O℃。

情况也许更为恶劣的是,还有的科学家认为,二氧化碳导致的温室效应具有滞后效应,工业革命造成的二氧化碳直到近二三十年才真正开始发生温室作用。如果真是这样,21世纪的百年中全球气温的上升速度将比20世纪更快得多;并且,大气和海水温度的上升将增加大气层中水蒸气的含量,这进一步引起温室效应,形成恶性循环一一也就是说,即使我们从现在就控制好二氧化碳的排放,全球气温依然会加速上升至少一个世纪。

地球如此加速高热,真是一幅令人窒息的前景。在本书第二节中,对公元2100年描绘的噩梦图景,其起因正是基于气温将升高6℃的预言,并由此而引发出的一系列必然的灾变结果。

五、对科学的反思

自然对人类的报复,使人类开始反思人类对自然的行为。人类对自然的行为首先是通过使用工具进行的,发明和使用工具的最初就是科学知识的萌芽。

同类推荐
  • 破解的天书上(破解人类文明与科学之谜)

    破解的天书上(破解人类文明与科学之谜)

    宇宙茫茫,星空浩瀚。亿万年来,宇宙每天都在人类的面前,炫示着她的神奇与伟大,灿烂与深邃。
  • 森林报

    森林报

    这部名著是苏联著名科普作家维比安基的代表作。著者以其擅长描写动植物生活的艺术才能,用轻快的笔调、采用报刊形式,按春、夏、秋、冬四季12个月,有层次、有类别地报道森林中的新闻,森林中愉快的节日和可悲的事件,森林中的英雄和强盗,将动植物的生活表现得栩栩如生,引人入胜。著者还告诉了孩子们应如何去观察大自然,如何去比较、思考和研究大自然的方法。
  • 低碳生活:为了我们的地球家园

    低碳生活:为了我们的地球家园

    旨在引导新时代的青少年一起行动起来,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把生活耗用能量降到最低,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实现绿色低碳生活。低碳生活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爱,让我们的爱更宽广,更包容,更细致吧!
  • 神奇的新材料

    神奇的新材料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人们在传统材料的基础上,根据现代科技的研究成果,开发出新材料。然而对于新材料,大多数人都觉得他们离我们很远,更甚者认为其很神秘,其实他们就在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里。《神奇的新材料》带你走进新材料的世界,给你一场别让的旅行,让你在感受新材料给我们生活带来不可思议的特效外,同时也可带你进入另一个世界,感受一份新的体悟。
  • 中外帝王未解之谜

    中外帝王未解之谜

    帝王们的性情、脾气、性格、才华、手腕也是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有明君、暴君、昏君、庸君……他们的兴趣、爱好更是五花八门、光怪陆离,有喜欢做和尚的君主,有喜欢当木匠的皇帝,有喜欢吟诗作赋的皇帝,有喜欢书法绘画的皇帝,当然也有以杀人、折磨人为乐的帝王……他们之中有可恨、可耻之人,也有可爱、可怜之人,当然他们也是神秘不可莫测之人。
热门推荐
  • 隋代宫闱史

    隋代宫闱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高血压健康生活指南

    高血压健康生活指南

    高血压与心肌梗死关系密切。有资料表明高血压病人中约14%可出现心肌梗死,其中男性多于女性。在男性患者中,高血压病人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比血压正常者高2~4倍。其次为临界高血压,而血压正常或偏低者心肌梗死的发生率较低,这说明高血压是引起冠心病心肌梗死的主要原因。
  • 引导青少年太空探秘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引导青少年太空探秘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本书是献给尊重科学、学习科学,创造科学的青少年的一份礼物。过去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今天我们说:“科学就是力量。”科学是智慧的历程和结晶。从人类期盼的最高精神境界讲,朝朝暮暮沿着知识的历程,逐步通向科学的光辉圣殿,是许多有志于自我发展的青少年晶莹透明的梦想!
  • 凤还巢之嫡妻二嫁

    凤还巢之嫡妻二嫁

    姬上邪有一个难以启齿的隐疾——只要一闻到男人身上的味道,她就浑身发软!本以为嫁为人妇、躲在后宅一生也就没事了。结果谁知道,夫婿和继妹搞到一起,把她扔到荒山野岭自生自灭。她还不幸遇到那位嚣张跋扈的吴王世子,从此这份潜质慢慢被发掘到了极致……--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生长在心中的向日葵

    生长在心中的向日葵

    在一个关于流行文化的座谈会中,一位90后女大学生说什么也不明白,喜儿为什么不嫁黄世仁?她们语出惊人:嫁人就嫁黄世仁,黄世仁有钱;如果喜欢大春,就让大春做情人好了。爱情失效了吗?原来爱情只是一个传说?当今中国的爱情怎么了?本期推出杨立平的报告文学《生长在心中的向日葵》,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有些陈旧但却动人的爱情故事,两位相爱的北大荒青年,虽然历经沧桑却相爱依旧,平凡的人生闪现出伟大的爱情光芒,和当今社会的爱情婚姻现状形成鲜明的对比,令人感慨万端两年前,《北京文学》的总编辑杨晓升对我说,能不能采访一下王亚文和刘行军,他们的爱情故事特别感人。
  • 逆天改变者

    逆天改变者

    一位见多识广的富二代,在漂亮女友的帮助下,意外的摔下悬崖,卷入了历史的纷争中,用现代人的知识改变历史,用发展的视角,重塑历史,在生死的徘徊中求存,在波橘云诡中求变,用经济这个支点去撬动腐败的大明王朝,通过影响最聪明人嘉靖,而影响天下,从而掀开了改变历史的宏图大卷。
  • 网王之余生里的温柔

    网王之余生里的温柔

    网王穿越文、游戏竞技文,一对一非NP,女主低调却不可欺,本以为可以白色不染尘埃,可却如墨一般隐藏。
  • 东方快车谋杀案

    东方快车谋杀案

    11月10日,《东方快车谋杀案》时隔43年再度被搬上大银幕,肯尼思·布拉纳、佩内洛普·克鲁兹、威廉·达福 、朱迪·丹奇、约翰尼·德普等众多顶级演员出演。1974年,英格丽·褒曼凭借本书改编的同名电影获得奥斯卡奖,英国女王出席该片首映礼。本书以1932年轰动一时的真实案件“林白之子绑架案”为蓝本,淋漓极致展现了作者刻画人物群像的深厚功力。侦探波洛在叙利亚完成了一项委托,要搭乘辛普朗号东方快车回国。奇怪的是,似乎全世界的人都选在那一夜出行,这列铺位一向宽裕的豪华列车竟然一票难求。幸好他遇到了好友、国际客车公司的董事布克先生,这才挤上了车。午夜过后,一场大雪迫使辛普朗号停了下来。第二天一早,大家发现少了一名乘客。一个美国人死在了他的包厢里,被刺了十二刀,可他包厢的门却是反锁的。随着调查的深入,案情却似乎更加扑朔迷离,大侦探波洛想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解释……
  • 神医绝恋

    神医绝恋

    她是一位才貌双全身怀高超医术的奇女子,只盼着能和心上人过着潇遥自在的生活,奈何天违人愿,她被帝王看中进入宫中,她的心上人为了能看她一眼也放弃自由入宫为官,然而善良如她,在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深宫中虽承圣恩却郁郁寡欢,面对下人的背叛,还有好姐妹和知己的死,她能否从柔弱中坚强的站起来,而最终,她能留给最爱她的两个人的,为何只能是无尽的思念和遗憾......--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感动中国的100位道德榜样人物

    感动中国的100位道德榜样人物

    他们是我们生命之路上的道德榜样,更是我们身边的平凡人。他们以一己之力,为这个社会带来融化在手心里的温暖,流淌在身边的感动!他们像前进路上的明灯,引领整个社会在道德之路上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