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05300000019

第19章 钓台的春昼(2)

擦擦眼睛,整了一整衣服,抬起头来一看,四面的水光山色又忽而变了样子了。清清的一条浅水,比前又窄了几分,四围的山包得格外的紧了,仿佛是前无去路的样子。并且山容峻削,看去觉得格外的瘦格外的高。向天上地下四围看看,只寂寂的看不见一个人类。双桨的摇响,到此似乎也不敢放肆了,钩的一声过后,要好半天才来一个幽幽的回响,静,静,静,身边水上,山下岩头,只沉浸着太古的静,死灭的静,山峡里连飞鸟的影子也看不见半只。前面的所谓钓台山上,只看得见两大个石垒,一间歪斜的亭子,许多纵横芜杂的草木。山腰里的那座祠堂,也只露着些废垣残瓦,屋上面连炊烟都没有一丝半缕,像是好久好久没有人住了的样子。并且天气又来得阴森,早晨曾经露一露脸过的太阳,这时候早巳深藏在云堆里了,余下来的只是时有时无从侧面吹来的阴飕飕的半箭儿山风。船靠了山脚,跟着前面背着酒菜鱼米的船夫走上严先生祠堂的时候,我心里真有点害怕,怕在这荒山里要遇见一个干枯苍老得同丝瓜筋似的严先生的鬼魂。

在祠堂西院的客厅里坐定,和严先生的不知第几代的裔孙谈了几句关于年岁水旱的话后,我的心跳也渐渐的镇静下去了,嘱托了他以煮饭烧菜的杂务,我和船家就从断碑乱石中间爬上了钓台。

东西两石垒,高各有二三百尺,离江面约两里来远,东西台相去只有一二百步,但其间却夹着一条深谷。立在东台,可以看得出罗芷的人家,回头展望来路,风景似乎散漫一点,而一上谢氏的西台,向西望去,则幽谷里的清景,却绝对的不像是在人间了。我虽则没有到过瑞士,但到了西台,朝西一看,立时就想起了曾在照片上看见过的威廉退儿的祠堂。这四山的幽静,这江水的青蓝,简直同在画片上的珂罗版色彩,一色也没有两样,所不同的就是在这儿的变化更多一点,周围的环境更芜杂不整齐一点而已,但这却是好处,这正是足以代表东方民族性的颓废荒凉的美。

从钓台下来,回到严先生的祠堂——记得这是洪杨以后严州知府戴槃重建的祠堂——西院里饱啖了一顿酒肉,我觉得有点酩酊微醉了。手拿着以火柴柄制成的牙签,走到东面供着严先生神像的龛前,向四面的破壁上一看,翠墨淋漓,题在那里的,竟多是些俗而不雅的过路高官的手笔。最后到了南面的一块白墙头上,在离屋檐不远的一角高处,却看到了我们的一位新近去世的同乡夏灵峰先生的四句似邵尧夫而又略带感慨的诗句。夏灵峰先生虽则只知崇古,不善处今,但是五十年来,像他那样的顽固自尊的亡清遗老,也的确是没有第二个人。比较起现在的那些官迷的南满尚书和东洋宦婢来,他的经术言行,姑且不必去论它,就是以骨头来称称,我想也要比什么罗三郎郑太郎辈,重到好几百倍。慕贤的心一动,熏人臭技自然是难熬了,堆起了几张桌椅,借得了一枝破笔,我也向高墙上在夏灵峰先生的脚后放上了一个陈屁,就是在船舱的梦里,也曾微吟过的那一首歪诗。

从墙头上跳将下来,又向龛前天井去走了一圈,觉得酒后的干喉,有点渴痒了,所以就又走回到了西院,静坐着喝了两碗清茶。

在这四大无声,只听见我自己的啾啾喝水的舌音冲击到那座破院的败壁上去的寂静中间,同惊雷似地一响,院后的竹园里却忽而飞出了一声闲长而又有节奏似的鸡啼的声来。同时在门外面歇着的船家,也走进了院门,高声的对我说:

“先生,我们回去罢,已经是吃点心的时候了,你不听见那只鸡在后山啼么?我们回去罢!”

1932年8月在上海写

【鉴赏】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

浙江省富阳县人。现代著名作家。1913年去日本留学,1922年回国后专门从事文学创作活动,与郭沫若,成仿吾等人组织创造社。1937年抗战后辗转南洋,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

主要著作有小说,《沉沦》、《银灰色的死》、《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等;散文集《闲书》、《达夫游记》、《屐痕处处》等。现有《达夫文集》、《达夫选集》等行世。

这是一篇别具情致的游记散文,是作者,散文中的名篇。全文初看起来我们以为这是作者记述游富春江严子陵钓台的游记,以为作者以纵情山水为乐,实际上作者此时的心境悲愤极了,他游钓台并非为山水而来,而是借此“遁世”。

文章开头一段写道:“一九三一,岁在辛未,暮春三月,春服未成,而中央党帝,似乎到了警告,就仓皇离去了寓居”。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到出作者的处境是非常不妙的,可以说是受到了当局者的迫害,否则绝不会以“仓皇”来形容。在这样的情形下,作者决定去游览钓台,我们试想一下作者的出游恐怕多了一点,异样的色彩了,这也为全文打下了基调,为下文叙述作出铺垫。

作者又叙述了在路途上的一些见闻,我们在字里行间体味不到作者的快乐,而只是作者“例行公事”般的介绍,全然没有以似往文人雅士笔下的情韵包含其中,我们了解作者复杂的心境之后,对此更明白作者此行的目的了。

当然,作者对于沿途的所见所闻并非只是“漠然视视”,作者那悲愤而又无何的复杂情绪在触及有关景物时就自然地流露出来,我们来看一下在鱼梁渡头:“时间似乎已经入酉时的下刻,小市里的群动,这时候都已经静息,自从渡口的那位少妇,在微茫的夜色里,藏却了她那张白团团面影之后,我独立在江边,不知不觉心里头却兀自感到了一种他乡日暮的悲”。这种“他乡日暮的悲哀”正是作者此刻悲凉心境的生动写照,可以说这段话写得传神极了,其心中的愁苦之情又怎能用寻常语句来表现呢!还有作者在叙述桐君山上桐君观前的秀美风景:

“空旷的天空里,流涨着的只是些灰白的云,云层缺处,原也看得出半角的天,和一点雨的星,但看起来最饶风趣的,却仍是欲藏还露,将见仍无的那半规月影。这时候江面上似乎起了风,云脚的迁移,更来得迅速了,而低头向江心一看,风多散乱着的船里的灯光,也忽明忽灭地变换了一变换位置”。

作者面对的如此秀美的风景,并没有欣赏若狂而陶醉于其中,反而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真也难怪得严子陵,难怪得戴征士,倘使我若能在这样的地方结屋读书,以养天年,那还要什么的高官厚禄,还要什么的浮名虚誉哩呢?”

我们应该明白作者写此文时还不到四十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也是能在文学创作中出成绩的时候,可是作者却想“结屋读书,以养天年”,这是何等的残酷,我们由此可以想像作者已经灰心失望到了极点,心中的郁闷如喷发的火山岩浆一样不可遏止了。当然,我们试想一下作者如果在此“结屋读书,以养天年”,他的内心真的能够安事平静吗?这就很难说了,在当时严酷的社会现实中,作者想固守心中的那份“净土”恐怕也是不容易的。

这种遏不住的情绪,在到达严子陵祠堂,见到壁上题有许多过路高官殊俗而不雅的诗句以后,可以说是达到了高潮。作者看到夏灵峰先生的题字后,使忍不住称赞起他的风骨来“比较起现在的那些官迷的南满尚书和东洋宦婢外,他的经术言行,姑且不必去论它,就是以骨头来称称,我想也要比什么罗三郎郑太郎辈,重到好几百倍”。

这种愤懑的心情溢于言表,表达了作者对叛国投敌的无耻文人“罗三郎”“郑太郎”辈的切齿痛恨。

不过他的愤懑到此没有止住,作者“堆起了几张桌椅,借得了一枝破笔”。

于是在“高墙上在夏灵峰先生的脚后放上了一个陈屁,就是在船舱的梦里,也曾微吟过的那一首歪诗”。

作者在文中这篇七律可以说是作者诗作中的精品,而所谓“歪诗”只是作者自谦的说法。这首七律在文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其运用之妙让我们“叹为观止”。也有人认为这首诗与本文主旨不相符,似有牵强附会之感。

我们要说这首七律就是作者反抗黑暗现实的战斗号角,可以视为是作者的一份“控诉”檄文。我们看前四句“不是尊前爱惜身,佯狂难免假成真。曾在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这四句主要写了作者淡泊名利、无心仕途以及个人情感的遭遇,可以说作者的处世方法着实令人钦佩。我们再看后四句:“劫数东南天作孽,鸡鸣风雨海扬尘,悲歌痛哭终何补,义士纷纷说帝秦”,这几句话将作者心中的愤懑之情表露无遗了,国民党反动派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残酷杀害了大批以共产党为主的仁人志士,而剩下的广大革命者并不为此而屈服,与之展开不懈的斗争;另外,面对严酷的现实,广大爱国的仁人志士只能黯然流泪,可这却于事无补,更可恨的是一些所谓的“义士”,现在纷纷充当国民党反动派的“谋士”为之出谋划策,以求一官半职。这真是天大的讽刺,可作者却欲哭无泪,这一腔悲愤之情也只能诉诸于笔端。所以说作者在文中插入这首诗并非是他“心血来潮”,而恰恰是作者布局谋篇的高明之处。

总体上说,这篇散文作者的以自己独到的手法加上自己的灵性,细致入微地用清丽自然的话语为我们展示了景物的神韵,并且通过景物描写殷作者心中的感受抒发得淋漓尽致,所以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同类推荐
  • 免费午餐:柔软改变中国

    免费午餐:柔软改变中国

    2011年3月1日,一名普通的调查记者通过微博,让我们看到了大山深处那些因为上学路远无法回家吃饭,必须忍受饥饿的孩子,并大声疾呼:孩子们需要一份“免费午餐”!一夜之间,无数像你我一样善良的人们,用网络时代特有的方式,为山区孩子送去一份份热腾腾的午餐。看似普通的献爱心活动,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冰冷的电子屏幕背后,还有一颗颗炙热的心,和对我们深爱着的这个国家的呵护之情。所以,请停止抱怨,用行动改变中国。翻开本书,见证您的一份爱心,如何让越来越多的孩子们免于饥饿,快乐成长。
  • 亲亲我的宝贝

    亲亲我的宝贝

    该书稿是一部育儿类的日记体作品。全书由200个小故事构成,描述了一名叫“贝贝”的小女孩从呱呱坠地到上幼儿园这段时期的点滴趣事和成长轨迹,并记录了贝贝所在的家庭成员伴其成长过程中的育儿感悟与经验分享。
  • 今日出门昨夜归

    今日出门昨夜归

    这是一个巨大的超赵人类文明能力的石窟群。但在厂窟周围却生活着群几乎被现代文明摒弃的穷孩子。一个名叫路云天的奇人在这里自筹资金办起了一座初级中学。路云天突然被害而且遗体不翼而飞。同学们在追查的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扑朔为离的现代科学无法解释的怪异事件,使大家的探秘过程,变成了对宇宙、对人性、对生命的寻觅和领悟……二十多年前,著名作家竹林曾以反映知青生活的长篇小说《生活的路》轰动全国,并得到了茅盾、冰心、萧乾等前辈的激赏;二十多年后,她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再度出发,以优雅的、意气风发的姿态行走在科幻、魔幻与现实主义之间,为当代中学生讲述了一个奇妙诡异、大气磅礴而又充满了诗怀画意的故事。
  • 聊将锦瑟记流年

    聊将锦瑟记流年

    在《聊将锦瑟记流年》中,安意如以她那一贯细腻优美的文笔,通过对于黄仲则诗歌和人生经历的精辟评析,并将其与秦汉以来最优秀的诗人、最经典的诗词作对比,真实重现诗歌圣子不世出的才华、悲惋曲折的一生。
  • 花朵盛开的灵魂

    花朵盛开的灵魂

    文学创作应是心灵的磨炼与净化过程。如果说作家是采矿者,编选作品集则是淘金的事业。这套《香城文丛》从征稿到出版,历经三次选稿,从两百多万字中精选了五本约一百万字予以出版。前前后后屈指算来,有四年多的时间,真可谓天地悠悠了。望着一大堆书稿,不禁产生对生命与人生的深沉感悟。脚下的土地曾经有过苦难,而又春光明媚,孕育着更大的希望。人们常说,这是一片热土,地灵人杰,文化底蕴深厚,文化事业蓬勃发展,让世人瞩目。《香城文丛》在此诞生,实是一种幸运。
热门推荐
  • 谁砸了他的饭碗

    谁砸了他的饭碗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Lavender and Old Lace

    Lavender and Old Lac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爱情路上有你更美好

    爱情路上有你更美好

    爱情经不起任何的欺骗,凡是变了质的情感最后的结局总是悲剧的。韦立林拥有一个深受他的女人,在大难面前他却铤而走险,等他醒悟过来的时候,赵倩早对他充满了仇恨,还设了一个又一个的局要报复他,狠狠地吐了一口恶气。幸好,老天爷没有让这些在爱情的旅途中迷失方向的年轻人走上绝路,经历了种种的挫败之后,每一个人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 你的爱,我的痛,没有那么简单

    你的爱,我的痛,没有那么简单

    我们是一群为了生存而不在乎别人眼光的人,这里有别人眼中的白领,有别人唾弃的坐台小姐,有为爱而伤的的爱恨情仇,有横刀夺爱的千夫所指,无论是哪一种,都脱不开三个因素,男人、女人、爱情,在这个浮华的世界里,我们要生活,要尊严,要我们所要的享受
  • 奈何流年枉情深

    奈何流年枉情深

    “满满,靳凉不是你爱的起的人。”三年前,夏满不听父亲的劝言,一意孤行,爱上靳凉,从此飞蛾扑火,万劫不复。含屈入狱,只为保护他心尖上的人。他的薄情,令她心如死灰。伤痕累累之后,她不爱了,他却寻遍天涯,风尘仆仆站在她的面前,哀声挽求。当爱不会发芽,她又如何种下名为希望的种子。风吹乱了她的发,亦吹散了过往,还有他心底,那声浅浅低叹。其实夏满,我爱你,不比你少......
  • 麦子

    麦子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御制官箴

    御制官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世界著名教育思想家:赫尔巴特

    世界著名教育思想家:赫尔巴特

    《世界著名教育思想家:赫尔巴特》介绍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从赫尔巴特教育名篇入手,结合现实教育问题深入浅出,重在普及世界教育名著的基本思想,增强阅读者的教育理论基本修养。
  • 爱上咖啡师

    爱上咖啡师

    这是国内首创、业界推崇的“咖啡师主题”第一读物!铂澜咖啡学院创始人、著名咖啡专家、畅销书作家齐鸣多年实践、厚积薄发,将自己从业近10年的咖啡实践、咖啡师培训、咖啡馆经营等宝贵经验倾囊相授。本书以“咖啡师”为主题线索展开论述,将咖啡专业技术与咖啡、咖啡馆文艺气质相结合,不仅深入讲解了咖啡师吧台实操所需的各项核心技能,还从多个侧面全方位展现了咖啡馆中所需的各种知识和能力。同时,专门介绍了咖啡师职业发展、咖啡行业历程与前景等知识,并开辟有“咖啡师群英会”一章,全景式展现了全球一线优秀咖啡师的咖啡之道。这里有咖啡师想知道、所需要的一切!
  • 辽文萃

    辽文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