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05300000002

第2章 藤野先生

鲁迅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其次却只记得水户了,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仙台是一个市镇,并不大;冬天冷得利害;还没有中国的学生。

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我先是住在监狱旁边一个客店里的,初冬已经颇冷,蚊子却还多,后来用被盖了全身,用衣服包了头脸,只留两个鼻孔出气。在这呼吸不息的地方,蚊子竟无从插嘴,居然睡安稳了。饭食也不坏。但一位先生却以为这客店也包办囚人的饭食,我住在那里不相宜,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说。我虽然觉得客店兼办囚人的饭食和我不相干,然而好意难却,也只得别寻相宜的住处了。于是搬到别一家,离监狱也很远,可惜每天总要喝难以下咽的芋梗汤。

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解剖学是两个教授分任的。最初是骨学。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缓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

“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后面有几个人笑起来了。他接着便讲述解剖学在日本发达的历史,那些大大小小的书,便是从最初到现今关于这一门学问的著作。起初有几本是线装的;还有翻刻中国译本的,他们的翻译和研究新的医学,并不比中国早。

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掌故颇为熟悉的了。他们便给新生讲演每个教授的历史。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他们的话大概是真的,我就亲见他有一次上讲堂没有带领结。

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可以抄一点。”

“拿来我看!”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

“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

“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学年试验完毕之后,我便到东京玩了一夏天,秋初再回学校,成绩早已发表了,同学一百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

这回藤野先生所担任的功课,是解剖实习和局部解剖学。

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

“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有一天,本级的学生会干事到我寓里来了,要借我的讲义看。

我检出来交给他们,却只翻检了一通,并没有带走。但他们一走,邮差就送到一封很厚的信,拆开看时,第一句是:

“你改悔罢!”

这是《新约》上的句子罢,但经托尔斯泰新近引用过的。其时正值日俄战争,托老先生便写了一封给俄国和日本的皇帝的信,开首便是这一句。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其次的话,大略是说上年解剖学试验的题目,是藤野先生在讲义上做了记号,我预先知道的,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末尾是匿名。

我这才回忆到前几天的一件事。因为要开同级会,干事便在黑板上写广告,末一句是“请全数到会勿漏为要”,而且在“漏”字旁边加了一个圈。我当时虽然觉到圈得可笑,但是毫不介意,这回才悟出那字也在讥刺我了,犹言我得了教员漏泄出来的题目。

我便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并且要求他们将检查的结果,发表出来。终于这流言消灭了,干事却又竭力运动,要收回那一封匿名信去。结末是我便将这托尔斯泰式的信退还了他们。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

“我想去学生物学,先生教给我的学问,也还有用的。”其实我并没有决意要学生物学,因为看得他有些凄然,便说了一个慰安他的谎话。

“为医学而教的解剖学之类,怕于生物学也没有什么大帮助。”

他叹息说。

将走的前几天,他叫我到他家里去,交给我一张照相,后面写着两个字道:“惜别”,还说希望将我的也送他。但我这时适值没有照相了;他便叮嘱我将来照了寄给他,并且时时通信告诉他此后的状况。

我离开仙台之后,就多年没有照过相,又因为状况也无聊,说起来无非使他失望,便连信也怕敢写了。经过的年月一多,话更无从说起,所以虽然有时想写信,却又难以下笔,这样的一直到现在,竟没有寄过一封信和一张照片。从他那一面看起来,是一去之后,杳无消息了。

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不幸七年前迁居的时候,中途毁坏了一口书箱,失去半箱书,恰巧这讲义也遗失在内了。责成运送局去找寻,寂无回信。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十月十二日。

【鉴赏】《藤野先生》是一篇感人至深的回忆性散文,既描述了鲁迅先生在仙台学医的真实生活场景,又记述了他对恩师藤野先生的深切怀念之情。

还有我们读过这篇文章后,我们会明白鲁迅先生为何要“弃医从文”的原因了。

鲁迅先生于1904年秋来到仙台学医,从而与藤野先生有了师生之缘。那个时代的中国与日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是主权沦丧、气息奄奄;一个是磨刀霍霍、欲霸世界。

一个先进于日本几千年的“老大帝国”倒反过来向人家学习,这本身就有一种讽刺的意味。

可这这些留学生们只把“地板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学习跳舞倒成了第一要务,着实让人寒心不已,幸而鲁迅先生没有这样做。同样当时日本绝大数人都狂热不已,“中国人是东亚病夫”的看法在他们心中深深打下烙印,幸而藤野先生没有这样想。

文中的藤野先生首先是一个不注重服饰、生活俭朴者,“他多次忘记打领结,甚至被管车的当成扒手”。同时他对学术有着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他每周都要看鲁迅的课间笔记并认真修改;他还不厌其烦地纠正鲁迅人体解剖学的错误”。

还有他对鲁迅敢于解剖尸体作了积极的鼓励。

还有他对中国女子裹脚的好奇与关切,还有临别时赠给鲁迅照片。从这些方面都看出了藤野先生是“日本人民的真正代表”,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中日两国能够“世世代代友好下去”的希望。

鲁迅先生是抱着“学医救国”的初衷来到日本求学的,然而残酷的现实却无情的碾碎了他的梦想。鲁迅先生不畏困苦、勤奋上进的求学精神得到了以藤野先生为代表的日本人民的认可,同时也受到了怀有民族偏见的日本学生的责难。我们从“匿名信事件”和“弱国”的学生要承受多大的屈辱!尤其是鲁迅先生看到日军处决所谓“俄国探子”,而周围却有一大群中国人围观时,他的心都快碎了,同时这一刻他又觉醒了,祖国的人民身体上的病痛固然需要救治,但他们精神上的病痛却远比身体上的病痛要深得多!

即使鲁迅先生以精湛的医术来救治他们,使得他们体格健壮,可他们精神上却还是麻木不仁,这对国家是没有太大益处的,国家还是会衰弱下去。想到这里,鲁迅先生毅然告别恩师,告别仙台、告别自己的学医生涯,从此走了以毕业精力来拯救国民精神的道路。

我们应该感到庆幸,中国少了一位医师却多了一位“文坛旗手”,他的笔如“匕首和刀枪”插进敌人的胸膛,这远非是一个医生“手拿手术刀”能办到的,当然这不是说医生这个职业是不高尚的,只是在那个时代,中国需要有人敢于呐喊,唤醒还处于沉睡中的人们!

鲁迅先生始终怀念藤野先生,恩师的教诲一直记在他的心头,并给予他莫大的鼓励,使得他有勇气再写一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绝的文字”。

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真情实感溢于言表,让人感动不已。鲁迅先生不仅感恩于藤野先生,并且把藤野先生的优良品行也继承下来,在他的鼓励和大力帮助下,一大批文学青年也走上了救国救民的正确道路,并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说“藤野先生”这篇文章时下仍有其教育意义,我们奉劝那些“胡乱改史派”也读一读这篇文章,你们也应该改悔了!

(刘莹)

同类推荐
  • 国民党首要战犯改造秘档(一)

    国民党首要战犯改造秘档(一)

    研究秦城监狱的历史,首先就得从功德林监狱说起,它是秦城监狱的前身。功德林监狱曾经作为北京战犯管理所,关押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批战犯,即国民党战犯。说秦城监狱是特殊监狱,源于1960年。首批特殊犯人由功德林迁往秦城,成为秦城的第一批囚徒。自此,秦城监狱作为中国第一个监狱开始了它的特殊使命。功德林监狱功德林监狱是秦城监狱的前身,它位于北京城北的德胜门外。据说之所以叫“功德林”,是因为当地曾有一座叫做“功德林”的庙宇。光绪年间,功德林古刹里设立了京师习艺所,名为“习艺”,实际上是收容罪犯,令其习艺的场所。
  • 海那边的风景

    海那边的风景

    我怎么也没有想到,平时很少跟我交流的儿子石川,一见我回家便憨头憨脑地冲我笑。看着儿子可爱的模样,我也顾不得旅途的劳累,一下子把儿子抱在怀里。
  • 走向生态人文主义

    走向生态人文主义

    本书从动物研究的视角出发,阐释了生态人文主义的概念,以此为理论依据,详尽探讨了美国当代著名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小说中人与动物的关系,深刻挖掘了小说中无处不在的动物意象的内涵、作用、价值和意义,对《五号屠场》、《冠军的早餐》、《泰坦的女妖》、《戏法》、《格拉帕格斯群岛》、《玩笑》等小说中所表现的食肉行为、动物伴侣、动物饲养场等人与动物关系的表现方式进行深刻解读,展示冯内古特通过这些意象所呈现的人性的凶残、后工业社会……
  • 爱的切入点

    爱的切入点

    张记书的小小说里知识性的因素、新闻性的因素较多,可以说,他是靠一种机智的小小说构思来展示一种小小说的理性来启迪读者。张记书《不鼓掌的人》的构思、叙述以及立意的表达都十分理智和理性,不鼓掌的汉子用他独特的动作和神态对那种好大喜功、只追求表面政绩的领导是个直白的批评。张记书的小小说还注重情感与理性并重,双管齐下。《冠军轶事》一文,他在一种表面上不点破的情感故事罩机智地显影了一个金教授的教育艺术和阔大的爱心,情感性的感人故事包涵了一个理性的小小说内核。
  • 请把美献给这个世界的荒凉

    请把美献给这个世界的荒凉

    本书为作者关于近年来图书、电影的评论集,左手妙论昆汀·塔伦蒂诺、贾樟柯、陈凯歌、杜琪峰,右手辣评冯友兰、杜维明、翁贝托·艾柯、萨拉马戈、熊秉元、雅各布斯……畅销元素与思维深度兼而有之。既有韩寒式的嬉笑怒骂,也有周濂式的理性分析,既有马家辉式的小资情调,也有梁文道式的人文关怀。
热门推荐
  • Select Poems of Sidney Lanier

    Select Poems of Sidney Lani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两只大白鹅的诗词之旅

    两只大白鹅的诗词之旅

    让学前儿童在亲子游戏和故事中背诵诗词,放下手机,在游戏、奔跑、追逐、笑闹中进行幼儿启蒙。作者将古诗词用故事情节和游戏贯穿起来,适合学龄前儿童及其父母一起玩耍
  • 清江贝先生诗集

    清江贝先生诗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绝代风华

    绝代风华

    2013年度,最为女性读者热衷的精品读物!收录民国最全最完备知识女性生平事迹的畅销力作!揭开民国时期那些神秘莫测的女性们面纱下的真实容颜。讲述民国时期具有影响的知识女性,讲述其事迹、著述及影响。从萧红到林徽因,从关露到张爱玲…….阐述光鲜表面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女性故事。
  • 慢穿之男配你的外挂已送到

    慢穿之男配你的外挂已送到

    要男配获得幸福必须让他们爱上自己么?不!她要成为他们坚实的后盾,成功路上的小伙伴,万能的金手指!拒绝套路,拒绝跟男配谈恋爱。然而,真香预警!第一个世界她就遇到了对手。反派男配陆延邪魅一笑:惹了我还想跑?呵呵,想的美!于是,每个世界剧情都像是脱缰野马一去不回……她,夏亦心,肌肉僵化症患者,早已看破生死,却在火海中被系统选中成为宿主,为了那个万能的愿望奖励,她努力刷主线,帮男配们完成执念得到幸福,同时打通副本,成为霸道女总裁、绝世神医、顶级女神、丧尸中的战斗机……逆袭虐渣虐脑残一个不少。他,有无数个名字,却只有一个灵魂——陆延。他是小世界里的冷血无情的变态反派、是才智双绝的鬼才、是杀人如麻的杀手……无论他是男配、男主、甚至路人甲乙丙丁、鬼神五六七,唯一的信念只有宠她,爱她并将她叼回窝,为此,他可霸道,可扮猪吃老虎,可耍流氓,可凑不要脸。某女表示:喂,我们是纯洁的革命友谊,请不用乱来!某男呵呵一笑:媳妇儿,别闹。其它沦为配角的原著男女主:滚回家去秀恩爱!本文双洁,一对一,男主唯一,女强成长系,男强(绝对牛的一批),腹黑无敌。
  • 白马王子的独家宠爱

    白马王子的独家宠爱

    明月酒吧内,一名身穿印花猫咪上衣,白色裤子的女孩正在打工,一个不经意间,她遇见了他,知道了他的身份后,却对他避之不及,而他又做了什么,让她消失了整整五年。五年后她的回归,让他邪魅一笑,好戏就要开始了。婚后,“表妹?艹,你特么玩我呢!你难道不知道表妹什么的最会勾搭人了吗?”“好啦好啦,你要知道我怀里只有你!”面对她的怒斥,他也只轻轻一笑,将她拥入怀中。【新人开坑,双主身心干净,绝对宠】
  • 情到深处尽缠绵

    情到深处尽缠绵

    沈爱死了,是席慕城亲手害死的!可席慕城却后悔了,日日夜夜痛苦思念着她。如果可以重来,就好了……
  • 凤命侧妃

    凤命侧妃

    本以为青梅竹马,无论他野心多大,都会助他登上高位。可一场交易,让她沦为重人嘲笑的笑柄。天生凤命,内定太子妃未来皇后,一朝被人当作物品送出,沦为一介侧妃。新婚之夜的纳妾之礼,出身低下的姨娘的嘲讽,同为侧妃之人的暗中黑手,一个个都想将她踏入泥底。既然如此,那就极自己所能,在这乱世之中谋划得一席之位。
  • 少女暗恋总是诗

    少女暗恋总是诗

    年少时总是对爱情有无尽的幻想,幻想爱情应该有的模样,然而当安念念遇到了安离晖,她的一切恋爱原则都被打破了,真正的爱情并非收放自如的。16岁时,即使有再多的理论经验,安念念始终是不明白什么是喜欢,什么是爱。但总有一个人教会我们,总有一段难以磨灭的时光教会我们什么是爱,如何去爱。
  • 战争:古来征战风云

    战争:古来征战风云

    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的上古时期。在先秦众多战争中,以诡诈为特色的战争现象已露出端倪,并逐渐走向了成熟。如鸣条之战、牧野之战、长勺之战、城濮之战、桂陵和马陵之战、长平之战,都在不同侧面、不同程度上体现了诡诈作战的基本特点:避实就虚、出奇制胜、设伏诱敌、奇正相生等。这种战争指导思想和作战艺术的形成,是和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背景分不开的。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先秦时期战争的特点,恰恰体现了时代文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