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06100000015

第15章 印度民族大起义

起因:19世纪上半叶,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已经逐渐取得了对大英帝国的海外殖民地的支配权。为了加快国内工业资本主义发展,它对印度提出了新的掠夺要求,要把印度变成为英国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在英国殖民者的残酷剥削和惨无人道的压榨下,印度人民特别是广大农民和手工业者等社会下层人民处于灾难之中,部分印度封建王公的利益也受到了损害。印度各阶层同英国殖民者的矛盾十分尖锐,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民族起义在全国酝酿起来。

在印度的英国军队中,印度土著雇佣兵是当时唯一有组织的力量。这些给英国殖民者当兵的印度士兵,在大起义前已达25万人,他们大部分来自破产农民和手工业者,多数是为生活所迫才受雇于英殖民者。英殖民者为加强对士兵的控制,干涉他们的信仰,触犯他们的种姓,削减他们的薪饷,激起了广大士兵的强烈不满。

备受英国殖民者种族压迫和歧视的印度籍雇佣兵,暗地里传唱着这样一首歌谣:“我们印度士兵,都来帮助你们(印度人民),我们完全相信自己的刺刀。我们要让欧洲人滚下悬崖,掉进大海里淹死……”他们用这首歌表达对英国殖民者的痛恨,表明了一定要消灭英国人的决心。他们多次举行武装反抗,成为印度人民反抗英殖民统治的核心力量。

1857年3月29日,第三十四团一名叫曼加尔·潘迪的士兵怀着对殖民者的满腔怒火,开枪打死三名英国军官,被处绞刑,这一事件加速了民族起义的爆发。1857年5月10日米鲁特的士兵们首先起事,点燃了印度民族大起义的烈火,轰轰烈烈的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了。

经过:1857年5月10日是一个星期日,信奉基督教的英国军官照例上教堂去做礼拜,米鲁特士兵乘着这个机会发动了起义。起义一开始,马上得到广泛而积极的响应,市民和附近的农民也加入起义队伍。起义者很快攻占监狱,释放被关押的政治犯,割断电线,封锁交通要道,杀死英国军政官员,烧毁兵营、教堂和殖民衙署,然后浩浩荡荡向德里挺进。

经过一夜行军,5月11日早晨,起义军抵达德里城下。在德里的殖民英军对米鲁特起义还一无所知,只见大队兵马杀气腾腾直奔德里城而来,一个名叫黎伯勒的英国旅长和其他一些英国军官急急忙忙带领没有一个英国人的军队迎战。两军一对阵,双方士兵互致敬意。米鲁特起义士兵高呼“消灭英国人统治”的口号,德里的士兵则回答“杀死外国人”。德里士兵随即掉转枪口,对准英国军官射击,黎伯勒和其他军官当场被击毙。

德里城内军民纷纷响应,严惩英国军官,烧毁殖民者住宅,打开城门迎接起义军。起义者很快占领了古都德里,成立了起义政权。对英国统治者心怀不满的贵族和僧侣也参加起义队伍,初步形成了一个包括各阶级、各种族力量的反英战线。英殖民者急忙从各地调兵围攻德里,4万起义军英勇战斗,连挫英军,使其无法前进一步。

德里起义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英殖民者,有力地推动了各地反英斗争,起义烽火很快遍及印度的北部、中部和南部。北方奥德省的勒克瑙、坎普尔起义在全境取得胜利,对从东南方向进攻德里的英军造成很大威胁;中印度的詹西起义军由女王率领,攻占了市区,恢复了女王王位;印度南部的海德拉巴和孟买起义也取得了胜利。在起义迅猛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德里、勒克瑙、詹西等大城市为中心的起义据点。

但是,新建立的德里政府不仅没有抓住英国人仓惶溃散的大好机会接着发动进攻,反而阻挠向德里集结的起义士兵部队进一步采取行动,这就给英国军队提供了一个喘息和组织的机会。安巴拉地区的英国军官安逊总司令马上组织了一小支英军,畅通无阻地进抵德里城郊。德里起义军司令部试图在加济乌丁附近阻击英国军队,但采取行动并不得力,起义军很快遭到失败,马上退却了。6月8日,在德里城郊巴德里基萨莱,起义军又和英军展开了一次战斗。起义士兵英勇进攻,顽强拼杀,但还是失败了。

英军取得了巴德里基萨莱附近的胜利之后,开始在距离德里近郊不远的高地上扎营固守,并准备围攻德里。随着斗争的日趋严峻,混进起义队伍的封建王公贵族阴谋叛变,地主富商哄抬物价,他们还私通英军,内外勾结,严重地削弱了起义队伍的力量。德里保卫战一开始,起义军政府把全部兵力都投入到决定性的进攻当中去。当英军向城内发起攻击时,城内起义军就从城的左右两侧出击,狠狠地打击英军,然后再退回城内。当英军追击到城下时,炮兵就从城墙上准确无误地开炮轰击英军。英军被打得胆战心惊,直到8月底不敢靠近城边。

1857年9月14日,近万名英军兵分五路发起总攻。英军50门大炮日夜不停地向城内轰击,终于在一处城墙上炸开了一个缺口。英军潮水般涌进城中,开始了寸土必争的巷战。在德里宽阔的大街上或狭长的小巷里,起义军像捉迷藏一样同英军展开了激烈的争夺。经过6天的反复争夺,起义军寡不敌众,德里最终失陷。

残暴的殖民者一进入德里城,便对这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进行了惨无人道的洗劫和蹂躏。

德里陷落后,奥德省的首府勒克瑙成为起义军的中心。1858年初,集中在勒克瑙的起义军已达20万人,但大部分人的武器是马刀。3月初,英军集中9万装备精良的军队和180多门大炮进攻勒克瑙。起义军不畏强敌,英勇作战,坚持了两个多星期后,于3月21日撤离勒克瑙。此后,詹西又成为起义的中心。3月25日,英军进抵詹西城西南。25日,双方展开激烈的炮战,詹西女王亲临前线指挥,带领士兵冲锋陷阵。4月4日,由于内奸出卖,敌人从南门攻进城里,女王带领1000名战士冲向敌人,与敌展开白刃战。后北门也陷落,女王见大势已去,被迫于当晚突围。5日,詹西城失陷。

此后,印度民族大起义继续在印度大地上波澜壮阔地发展着,但是,由于起义军内部发生矛盾,缺乏统一领导和协同作战,加上封建王公贵族的临时倒戈和破坏,起义军首领有的退走尼泊尔,有的被害遇难。到1859年底,各地的起义军相继被英国殖民者血腥镇压下去了。

结果与影响:德里保卫战失败了,印度民族大起义也失败了,但是它却“在印度人民的民族生活中发射出百年来一直没能闪烁的希望和光芒”,鼓励着千千万万的印度人民为了民族的独立继续英勇斗争。正如起义领袖皮尔·阿里所说:“你们可以把我绞死,你们也可以把像我这样的其他人绞死,然而你们却绞杀不了我们民族伟大的理想。我死去,还会有成千上万的英雄们,他们将从血泊中站起来摧垮你们的统治。”

轰轰烈烈的印度民族大起义没有达到推翻英国殖民统治的目的,但它却使英国消耗战费4000多万英镑;大批英国军官和士兵毙命;打破了英国殖民者不可战胜的神话,增强了人民斗争的信心。

印度民族大起义从根本上动摇了英国在印度的统治,是印度人民驱逐殖民统治者以摆脱悲惨境遇的第一次尝试。它加速了印度民族的觉醒,为以后的资产阶级民主运动提供了范例。它同印尼爪哇人民起义、阿富汗人民反英斗争、伊朗巴布教徒起义和中国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一起,汇合成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第一次高潮,展示了“整个亚洲新纪元的灼灼曙光”。

印度民族大起义是印度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英国为了加强殖民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撤销东印度公司,由英国女王直接统治印度;彻底改组军队,增加英籍士兵人数;下诏书尊重当地王公的权利,调整了与封建主阶级的关系;加强铁路、通信建设等。这些措施不但加速了印度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也促进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发展和壮大,为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彻底瓦解创造了物质基础。

印度民族大起义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英国资产阶级实力强大、武器精良、装备先进,起义军装备和纪律都不如英军外,其主要原因还有:第一,参加起义的封建王公和地主除少数像那·萨希布、拉克希米·巴伊、唐提亚·托比那样能坚决领导群众、坚持反英斗争到底外,大多数在英国人的许诺和引诱下背叛了人民的利益,站到了殖民者一边。第二,起义军在军事上采取集中兵力和单纯防御的战略,使敌人掌握了主动。北印度各地的印籍士兵发动起义后,几乎同时向德里集结,德里失陷又一起向勒克瑙转移,使起义力量集中在一点。并且,起义军采取了单纯防御战略,使英军能调集兵力,进攻起义的中心地区,使起义失败终成定局。第三,起义军缺乏先进阶级领导,组织分散,不能协调一致地打击敌人。德里起义军声势很大,也建立了政权机构,但并未成为领导全国的中心,使德里保卫战成了孤军作战。以后在各地开展的游击战也是互不配合,结果被英军各个击破。

相关链接

詹西女王与反英大起义

19世纪初英国将法国等势力逐出印度,后来经过三次迈索尔战争、三次与马拉塔人的战争、两次与锡克人的战争,共打了大小一百多次仗,到19世纪中叶终于在印度确立了统治。但几乎是在英国人征服印度的同时,殖民主义者与印度人民之间的矛盾也达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1857年,也就是距克莱武发动的普拉西之战刚好100年,印度爆发了席卷全国的大起义。

在这个反抗英国殖民者的大起义中,出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詹西女王就是一位。

詹西原是一个小王国,后与英国人签约,成为东印度公司的附属国。1853年王公去世无子,由收养的一个幼儿继承,但东印度公司不承认,将该王国兼并。

詹西女王的本名叫拉克希米·拜依,是印度传奇式的民族女英雄。她幼年进宫,被封为皇后,詹西王公死时她才19岁,便成为该国的实际统治者。她多次吁请东印度公司归还国土,均遭拒绝。

大起义爆发后,詹西在女王的率领下也宣布起义。后受英军攻打,詹西陷落。女王身着男装,背负养子,率部突出重围,辗转来到爪廖尔,与另一位起义军领袖丹地耶会合,准备利用爪廖尔的有利地形迎击英军。

詹西女王在守城的战斗中打得很英勇。激烈的炮战持续了五天,英军虽蒙受惨重伤亡,但城内的起义军消耗更大,詹西女王决定亲临战场。在守卫瓜寥尔城的战斗中,她一人同英军骑兵拼杀。敌人乱刀一齐向她砍来,一刀正中她的头部,顿时血流如注,她仍然挥刀猛杀,又一刀砍在女王的胸口,就在她落马的一刹那,她用尽全力把那个英国骑兵砍下马去。

詹西女王最后壮烈牺牲,死时年仅23岁。詹西女王的壮举为印度历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她的英勇事迹一直为印度人民所传颂。

起义虽然被残酷镇压下去了,但大起义大大打击了英国殖民主义者,英国人不得不从大起义中吸取教训,调整了对印度的政策。1858年英国取消了东印度公司,印度政府的统治权直接由英国政府承担,并向印度派遗了第一任总督,1877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成为印度女王,印度完全成为英国的殖民地。英国统治下的印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直接统治地区,称“英属印度”,面积约占印度的三分之二;另一部分是受英国保护的几百个土邦,称“土邦印度”,占印度的三分之一。

英国人的殖民统治对印度传统社会结构和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同类推荐
  • 孙子兵法书(国学书院)

    孙子兵法书(国学书院)

    孙子是我国古代兵学思想的集大成者,他那深邃无际的军事哲理思想,博大精深的古典军事理论体系,辞如珠玉的文学语言,以及历代雄杰贤俊对其研究的丰硕成果,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被人们尊为『兵圣』。《孙子兵法》也早已跨越时空,超出国界,在全世界广为流传,荣膺『世界古代第一兵书』的雅誉。
  • 喋血缅北

    喋血缅北

    凶险诡秘的缅北野人山,被称之为绿色魔窟,二战期间,无数的中国远征军将士就是被这片令人恐惧的魔窟所吞噬。三百年前南明皇帝朱由榔逃到缅甸后,把携带的珍宝藏匿于野人山中。这处财富价值亚洲第一的宝藏,一直吸引着无数寻宝人前仆后继,许多人为此命丧于诡秘的野人山。解放前夕,民国统治者为挽回败局,密令国防部保密局寻找大明宝藏中的命运之箭。曾在黄海鬼岛找到第一支神箭的东方焜被保密局请到昆明,负责寻找这处宝藏。(本故事纯属虚构。)
  •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史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史

    战争是流血的政治,军事在整个社会政治生活中占有特殊重要的位置。对此,两千多年前的古人早就有比较清晰的认识,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云云,就是这种认识的概括与揭示。与之相联系,中国军事历史也有丰厚的积淀,成为中华文明的主体构成部分。
  • 抗战之烽火漫天

    抗战之烽火漫天

    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中国一定强,中国一定强,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守东战场……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我们是铁骨铮铮的中国军人,我们是家园的最后防线!我们唯有死战到底!张天海,一个来自二十一世纪的海军陆战旅尖刀连连长,无意中穿越到了抗战时期一名本该牺牲在淞沪战场的同名同姓的黄埔七期生的身上。看一个来自二十一世纪的灵魂如何书写出属于他的抗战人生!欢迎加入雄鹰团,群号:472424113。
  • 轰炸机科技知识(上)(军用航空航天科技大视野)

    轰炸机科技知识(上)(军用航空航天科技大视野)

    军用飞机是直接参加战斗、保障战斗行动和军事训练的飞机总称,是空军的主要技术装备。
热门推荐
  • 文殊师利问菩萨署经

    文殊师利问菩萨署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康雍乾间文字之狱

    康雍乾间文字之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浴血重生:腹黑相公惹不得

    浴血重生:腹黑相公惹不得

    在他出生那年,家乡遭遇了100年未遇的特大干旱,他被大家视作灾星,除了父母,没有人愿意靠近他。在他八岁那年,家中竟离奇失火,父母为了保护他,被大火吞噬。村子的人更加认定他是带来厄运的源头,把他驱赶出了村子。孤身在外流浪,自卑的他从村子出走后就一直躲躲藏藏,生怕被人看出自己是“灾星”。因为孤身一人,他受尽屈辱,在缝隙下生活,他发誓,自已要变得强大,强大到让人闻风丧胆,再也没有人敢欺负他。知道遇见她,他才感受到爱的温暖。“从此以后,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你不再是孤身一人”“你是我的女人,休想从我身边逃走”她就是他的全部,一生一世,生生世世,不离不弃。
  • 重生娇妻:总裁大人撩一下

    重生娇妻:总裁大人撩一下

    乔舒蔓觉得上辈子一定是瞎了眼,才会没有看出来乔舒雅二人的真面目,重生一世,乔舒蔓只想把上辈子心心念念的人撩到手,保护自己的家人,顺便将自己的仇人给挖个坑给埋了,爬都爬不出来的那种。
  • 澎湖厅志

    澎湖厅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唐王朝4

    大唐王朝4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繁荣昌盛、辉煌壮丽的时代。在长达两千余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中,历史沿着曲折的道路向前推进,并且呈现出波浪式的前进轨迹,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家强大的唐朝是一个公认的高潮时代。唐朝是古代重要的盛世,不但在经济、文化方面的成就光辉夺目,而且在对外关系的发展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 你是我的余生所有

    你是我的余生所有

    最痛苦的事情就是你爱的人不爱你。结束痛苦唯一的方法就是放手。不对,结束痛苦唯一的方式是死去。冰冷的产房里,当所有的希望和寄托都破灭时,尹小沫绝望的闭上了眼睛。--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诸法无诤三昧法门

    诸法无诤三昧法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疾墨乾坤

    疾墨乾坤

    天地初成,万物混沌,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可是由于人类野心强大,世界到处充满战争,一群人在逃避战争之时,无意间发现另一个没有战争的世界,于是便在另一个世界居住。几百年后,又有人发现了那个世界,也入住了另一个世界,但另一个世界的和平并没有维持多久。某天,因人触犯禁忌,另一个世界的和平被打破,从此另一个世界也变的充满着战争。又过了几百年,一位名为墨言的男子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从而踏上修真逆天之道路......
  • 期待是美丽的

    期待是美丽的

    本书是一位智人学者的教育随笔集。作者李志强先生曾是一所中学的校长,他积极践行新教育的基本理念,在全市最薄弱的一所中学进行素质教育的拓荒实验。两年时间,学校变成了育人的绿洲,处处散发着书香,澎湃着活力。李先生的教育随笔不是毫无根据的高谈阔论,而是脚踏实地的实践真知。它来自校园、来自课堂,对大家司空见惯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非常值得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