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39200000003

第3章 文学(2)

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其中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

《关山月》、《书愤》、《农家叹》、《示儿》等篇均为后世所传诵。陆游抒写日常生活的,也多清新之作,但有些诗词流露出消极情绪。他初婚唐氏,在母亲压迫下离异,其痛苦之情倾吐在部分诗词中,如《沈园》、《钗头凤》等,都真挚动人。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什么是词?词也是诗,是在律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体诗,是诗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是能配合乐曲进行演唱的歌词。因此,词最早又被称为“曲子词”、“曲词”,有人又称它为“近体乐府”,后来与音乐逐渐分离,而被称为词。

词是在律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凡是律诗的格律词都具备,即每首词都有固定的句数,每句都有固定的字数,字有固定的声调(平仄),词句之间有对仗,句尾押韵较为严格。

在句式上,词与律诗、绝句不同,大多长短不一,故词又称为长短句。在结构上,词多是分段的,有单调、双调、三叠、四叠几种形式。单调就是一段。双调就是全词分为两段,称为上片、下片,或上阕、下阕。

词有词牌。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如《蝶恋花》、《清平乐》、《水调歌头》等等。每一种词牌所要求的句数、字数、平仄、押韵、分段都是固定的。

词起源于唐,大盛于宋,中衰于元、明,复兴于清,千余年来,一直是士人抒发感情的形式与手段。尤其是宋代,词达到鼎盛阶段之时,其作家之众、数量之大、流派之多、内容之充实、艺术之精美空前绝后。依抒发情怀的风格不同,人们常将宋词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两大类。

婉约派以柳永、秦观、李清照等为代表。婉约词是与唐、五代的花间词一脉相承的。婉约词音节和谐,情调柔美,意境幽邈;在内容上多是写房帏儿女之事,描摹男女相思,抒写离情别绪,吟咏风花雪月,感喟春思秋愁的。

豪放派以苏轼、岳飞、张孝祥、陆游、辛弃疾等为杰出代表。特别是苏轼,开豪放词风之先,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形成了豪放词派,谱写了一曲曲龙吟虎啸的壮歌。豪放词风格刚健豪迈、意境恢弘、情调昂扬,逞气吞八荒、囊括宇宙之势。豪放词的题材广泛,突破了儿女情长的狭隘范围,立足现实,面向社会。特别是将国家的兴亡、人民的疾苦作为抒发情怀的重要内容,突出了词的思想性。在艺术形式上,豪放词突破了词的形式、音律,开辟了词的革新之路。

宋词中婉约派和豪放派虽然在风格上和所反映的思想内容上有所不同,但两派并不是截然对立的,实际上是互补的。作为词人,有的婉约派也写豪情奔放的词,豪放派也有婉约之作,刚柔相济,交相辉映,使得宋代的词坛万紫千红,百花争艳。

曲,又称为散曲,是元代新兴的一种词体。它既可以像词那样写景抒情、单独诵咏,又可以作为杂剧中的唱词。作为剧中唱词的又称为剧曲。它是在民间长短歌词的基础上,经过长期酝酿,又吸收了各种民间曲调和部分外来民族的乐曲,逐渐形成的一种新词形式,故而有人又把它称为“词余”。

曲是由词演变而来,似词而非词,所以其“特点”,是与词相比较而言的。总的来说,曲的句式、音节、用韵都比词要自由,更接近自然的语调,而又多采用口语,是词的一次解放。

元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

统一的多民族的元朝建立以后,杂剧走向繁荣阶段,而散曲的创作也更加精美。元杂剧把歌曲、宾白、舞蹈、表演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独具民族风格的民族戏曲形式,并产生了有故事情节的韵文、散文相结合的文学剧本。其表演是分幕的,每幕称为一“折”。折既是剧情发展的自然段落,也是音乐组织的单元。元杂剧一般是四折,也有五折、六折的。杂剧中有各种角色的分工,借以表现各种不同类型的人物。角色分为四个行当:末、旦、净、杂。

元杂剧以唱曲抒情为主,曲是剧的核心,所以对曲辞的要求非常高。句式长短、声调平仄、谐声用韵要符合唱腔,曲辞的语言内容要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展开剧中情节。正是这种特殊的文化需求,元代涌现出了许多编剧、制曲的大家,最为著名的有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等。

关汉卿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是最伟大的剧作家,他写了60多种杂剧,其主要作品有《窦娥冤》、《单刀会》、《望江亭》等。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压迫者的深恶痛绝,对被迫害者、特别是处于社会最下层的妇女的深切同情。歌颂历史上的英雄,鼓舞人们创功立业,奋发上进。王实甫写了13种杂剧,他的《西厢记》,反对封建婚姻制度,主张婚姻自由,是“天下夺魁”之作。马致远的代表作《汉宫秋》,是一部反抗民族压迫、抒发爱国情怀的作品。

元曲中大多数作品,不仅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在创作艺术上也达到了时代的高峰。因此,元曲继唐诗、宋词之后,成为中国古代文坛上又一颗灿烂的新星。后来,杂剧、散曲也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成为各种地方戏曲,余辉煌煌。

除了诗、词、曲之外,历史上还存在过一种具有诗歌特点的文体,这就是赋。最初的诗词曲都能歌唱,而赋却不能歌唱,只能朗诵。它外形似散文,内部又有诗的韵律,是一种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文体。

作为一种新的文体,赋在表现手法上铺张直陈,描绘细腻,文采华丽。它多以设辞问答的形式展开。在句式上,韵散相间,排比对偶。赋不拘字数,以四言、六言为主,并且多夹杂散文句式。赋的用韵,有的是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还不押韵,比较自由。由于赋的篇幅较长,往往要换韵,换韵一般是与内容段落相一致的。

赋,起源于战国,形成于汉代,是由楚辞衍化出来的,也继承了《诗经》讽刺的传统。赋,除了它的源头楚辞阶段外,还经历了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几个阶段,其中汉赋最具影响。

典型的汉赋是宫廷文学,其内容多为天子歌功颂德,描写国家的富强,宫室苑囿的宏丽,水陆物产的丰饶,帝王生活的奢侈,等等。

贾谊是汉初赋作家中当之无愧的先驱者。他的《吊屈原赋》、《鹏鸟赋》,悼屈原,抒胸怀,铺排叙典,集骚体赋之大成。

枚乘是汉代大赋的开山者,他的作品可读者有120余篇。其代表作《七发》,诫贵族奢贪,阻诸侯谋反。其体宏大,铺陈夸张,辞藻华丽炫目。其文是汉代散文大赋正式形成的标志,该篇的体式被后世沿袭发展成一种以“七”名篇的新赋体。

司马相如为汉赋之峰,其赋有29篇,代表作为《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长门赋》等。《子虚赋》、《上林赋》为典型的宫廷文学。极力铺陈天子上林苑的广大和游猎的壮观,张扬天子的威势。其赋体制宏大,气势奔腾,述事跌宕,状物如临,辞美句工。其创作艺术极至汉赋之峰。

汉代其他赋作大家,诸如东方朔、扬雄、班固、张衡等等,不一而足,灿若群星,遂使汉大赋雄踞两汉文坛四百年。但赋高居庙堂之上,远离民众而和寡,且辞章华美少神,字僻句涩难懂。故在汉世之后,日渐衰落。虽不绝若缕,但终难复兴。

诸子散文

春秋战国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第一个黄金时代,产生于这一时期的诸子散文,对后世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诸子散文的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其主要趋势是由语录体、对话体向专题论文发展,说理由简括而趋于详密,文辞由简约而趋于富瞻。

1.春秋末年至战国初年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为《论语》、《老子》、《墨子》。

《论语》全书共20篇,每篇由互不联系的若干章组成,多为孔子回答弟子疑问或对某一问题直接发表看法的话。《论语》虽为重在记言的“语”体,而且所记往往为片言只语,但能从说话的语气、内容来刻画人物个性,生动传神。《论语》开创了我国的语录体散文,它的艺术成就是构成其思想影响深远的重要原因。

《老子》是散韵结合的格言体散文,它的句子大体整齐,错落有致,自然成韵,读起来琅琅上口。每章围绕一个观点,加以简要说明,有的章节进行了一些分析论证,比《论语》逻辑性更强。书中没有人物和对话,完全采用正面论说的形式,但语言凝练,哲理很浓。《老子》自言“信言不美”、“善者不辩”,其实它的语言是既美且辩。

《墨子》文章质朴无华,但逻辑性很强。在说理时,多运用比喻、类比等修辞方法。在论证的周密上为先秦诸子的其他家所不及。

2.战国中期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为《孟子》和《庄子》。

《孟子》虽属语录体对话形式,但它的篇章较长,表现了逐渐向成熟的说理文过渡的趋势。它的有些单纯发表议论而类似长篇独白的章节,虽然没有标题,但围绕着一个中心问题作比较细致的论述,实际上已是议论散文的雏形。《孟子》善于使用比喻说理。据不完全统计,《孟子》全书261章,比喻就使用了160多个,且比喻手法丰富多变。不论哪种情况,都能做到喻意水乳交融,化抽象为形象,收到“不待评说而使人自悟”的效果。《孟子》中用作比喻的故事,许多实际已成为寓言,如《公孙丑上》的“揠苗助长”,《离娄下》的“逢蒙杀羿”等。这些寓言,不但能确切说明事理,而且有引人的故事情节,有鲜明的形象描写,增加了文章的感染力。

《庄子》是诸子散文中文学成就最高的,鲁迅称为“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庄子》一书,“寓言十九”,吸收神话创作的精神,大量采用并虚构寓言故事作为论证的依据,构成想象奇特,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独特风格。在庄子的笔下,万物都会说话,而且会辩论,会讲道理。作为哲学著作,其哲理和政治观点都是通过幻想故事中的人物的问答来表现的,而且故事人物的形象常常描写得极其生动。在形式上,《庄子》仍以对话为主,但已发展为洋洋洒洒的长篇大论。有的篇章正面论述较多,初具完整的议论文的规模,而且各不雷同,呈现出千姿百态的面貌。

3.战国末期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是《荀子》和《韩非子》。

《荀子》已从语录、对话发展成更具体系的专题论文。其文不仅独立成篇,而且已具有严谨的结构。《荀子》引物连类,设喻说理,只是简单比况,而不讲寓言故事。这种学者之文的特征,既不同于《战国策》的游士之辞,也不同于《孟子》、《庄子》的喻道之文。驳论是战国后期某些文章的特点,荀子的有些文章在这方面也很见长。到他的学生韩非笔下,驳论文才被广泛应用,这是战国论说文体的一个发展。

《韩非子》文笔犀利,分析透辟,风格峻峭。《五蠹》篇长达7000字,是先秦理论文发展的极致。其《说难》讲游说之难,无微不至,深入肌理。《亡征》分析可亡之道有47条之多,前无古人。驳论文如《难一》、《难二》诸篇,写得极为老练。论证多用寓言和历史故事,其《储说》、《说林》诸篇,带有寓言故事的性质。其文体丰富多样,表现了先秦论说散文趋于成熟。

《韩非子》和《荀子》代表着先秦论说文的最高成就。

骈文

骈文是中国古代魏晋以后产生的一种文体,又称骈体文。骈文是与散文相对而言。骈文在形式上讲究对偶,因其多偶句似两马并行而称之为骈文。骈文在声律上虽不如诗歌严格,但追求平仄配合、音韵谐和。其他如讲究文采华美,讲究用典等等。

先秦散文中已出现偶句,在汉赋中骈偶的成分增加,进而影响到散文,散文骈偶化的倾向渐渐抬头。魏晋时期日趋定型,骈文初步形成。南北朝时期达到了完全成熟而极度兴盛的地步。南北朝骈体广泛流行,并辐射到各种体式。唐以后,骈文的形式日趋完善,出现了通篇四、六句式的骈文,所以在宋代一般又称骈文为四六文。

骈文注重形式技巧,往往束缚内容的表达,但运用得当,也能增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因此骈文中也不乏内容深刻的作品。如鲍照的《芜城赋》,通过对比广陵昔盛今衰的兴亡变化,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豪华奢侈,抒发了华屋丘山、人生无常的感慨;孔稚珪的《北山移文》辛辣地嘲讽了身在江湖、心在魏阙的假隐士;庾信的《哀江南赋》描写了自己的身世之悲,谴责了梁朝君臣的昏庸,表达了对故国的怀念之情。这些都不失为优秀的骈文。

直至清末,骈文仍在流行。

小说

小说是一种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按篇幅可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小小说(微型小说)。

明清两代是中国小说史上的繁荣时期。从明代开始,小说这种文学形式充分显示出其社会作用和文学价值,打破了正统诗文的垄断,在文学史上,取得与唐诗、宋词、元曲并列的地位。清代则是中国古典小说盛极而衰,并向近代小说转变的时期。

明代的长篇小说按题材和思想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几类。

其一是历史演义小说。它是由宋元说话艺术中的讲史一类发展而来的。历史演义以一朝一代的历史事实作基础,吸取野史杂说和民间传说的内容,演绎扩大而成。“七分事实,三分虚构”是其特点。元末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最典型的历史演义小说。

其二是英雄传奇小说。它也是在宋元讲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不拘泥于一朝一代历史事件的演变,而是以描写理想化的传奇式的英雄人物为主,虚构的成分较多。明初施耐庵所著的《水浒传》是它的代表作品,标志着中国古典小说现实主义艺术趋于成熟。

其三是神魔小说。这类小说受到宗教不同程度的影响,内容涉及鬼神魔怪,充满奇异的幻想。吴承恩的《西游记》是神魔小说中最优秀的一部。《西游记》也是在宋元说话艺术和民间传说的基础上由文人作家加工创作而成的。此外,许仲琳所著的《封神演义》是影响较大的一部。

其四是世情小说。它是以社会现实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为题材,刻画种种世态人情的小说。以《金瓶梅》为代表。

其五是公案小说。明后期描写冤狱诉讼的公案小说兴起,是社会黑暗、政治腐败的反映。较著名的公案小说有李春芳的《海刚峰先生居官公案传 》和无名氏的《包孝肃公百家公案演义》等。

明代的短篇小说主要是白话短篇小说。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是冯梦龙编辑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和凌蒙初的“二拍”(《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三言”、“二拍”是明代白话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品。

清代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以及思想文化领域的斗争给予小说深刻的影响。从清初到乾隆时期,是小说的全盛时期,代表民主倾向的、真实描写社会现实的作品是这个时期小说的主流,《红楼梦》是它的最高代表。

历史演义和英雄传奇在清初格外突出。重要的作品有《水浒后传》、《隋唐演义》、《说岳全传》、《女仙外史》等,写的是历史和历史人物,表现的是当时社会被压迫人民和民族的反抗意识。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继承了六朝志怪和唐代传奇的优良传统,是中国文言小说的最高峰。长篇小说《儒林外史》汲取了古代文学中讽刺艺术的营养,展示了一幅广阔的社会生活图卷 ,是中国古代讽刺文学的经典作品。

同类推荐
  • 土眼洋事之万国聊斋

    土眼洋事之万国聊斋

    《点后斋画报》,它像一个巨大的橱房,既遇映射出西方的巨大投影,也反映出国人对西方文化的最初印象。人们从这份画报上可以看到有矣西方的种种事像:外国的总统和国王,贵妇与时装,天上飞的气球,地上跑的机车,水里走的轮船。当然,也有大最也不知道是谁编出来的“人咬狗”的奇闻怪事。国人也因此知道了,洋人也有男欢女爱,也有贪生怕死,也有凶杀和恶行,有一切中国人也能有的爱好和毛病。虽然,我们的画师画的无论哪一国的洋楼,都是租界的产物,画面上一股洋泾浜味。官方的战报也跟民间的战事传闻一样有着报喜不报忧的习惯……
  • 李劼人说成都

    李劼人说成都

    懒散近乎“随时随地找舒服”。以坐茶馆为喻罢,成才人坐茶馆,虽与重庆人的理由一样,然而他喜爱的则是矮矮的桌子,矮矮的竹椅——虽不一定是竹椅,总多关是竹椅变化出来,矮而有靠背,可以半躺半坐的坐具—— 地面不必十分干净,而桌面总可以邋遢点而不嫌打脏衣服,如此一下坐下来,身心泰然,所差者,只是长长一声感叹。本书从李劼人小说中分门别类,节录出有关成都文明发展的大量文字,如清末的叽咕车(鸡公车)到抗战时的木炭汽车,足以见出成都交通的一个侧面。所有这些变迁的实录,后人完全可以视为一代信史。 其中收入本书的《成都是一个古城》和《旧帐》,都是一九四九年后没有公开发表过的。
  • 中国人到底想要什么

    中国人到底想要什么

    当你的工资跑不赢通胀、当你因为拼爹无力生存艰难、当你背负巨额房贷拼命挣扎的时候,还要面对有毒的空气和食品,你是不是觉得,在中国活下去需要强大的勇气?是公平的教育、完善的福利、安全的养老,还是反腐廉政、缩小贫富差距?
  • 史记·本纪(精粹)

    史记·本纪(精粹)

    开纪传体体例之先河,堪为正史的典范。《史记》是中国开创纪传体体例之先河的史学著作,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司马迁以“本纪”叙帝王,以“世家”载诸侯,以“列传”记人物,以“书”述典章制度,以“表”排列大事,网罗古今,包括百代,创立了贯穿古今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通史先例,成为正史的完美典范。鲁迅赞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不仅是一部光耀千古的历史巨著,而且是一部垂留史册的文学巨著,被鲁迅先生称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与《资治通鉴》并称为“史学双璧”,具有极高的史学和文学价值。司马迁也因此被后世尊为“史迁”“史圣”。
  • 明清时期的“官当”

    明清时期的“官当”

    《明清时期的“官当”》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热门推荐
  • 神秘帅哥绑架我

    神秘帅哥绑架我

    “我叫千幻澈,我要你陪我三年。”暴雨中,我被一名神秘帅哥给绑架了,帅哥带着我来到了苏格拉贵族学院,在这里我碰到了其余三位帅哥,一个腹黑狡黠、一个温暖阳光、一个妖孽魅惑,而这位神秘帅哥则是冷酷霸道……四位帅哥的突然闯入,将我的生活掀起波浪,而神秘的真相究竟是什么?面对他们的追求我又该作何选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梦魇中的棋子

    梦魇中的棋子

    林子在床上翻了个身,右手向左边抱过去,但抱了个空,才明白妻子已经不在了。三个月前的一场车祸,让一个实实在在的肉体,变成墙上的一张带黑框的照片。林子很长时间都不能适应这样的现实,觉得妻子还是活着的。林子有点凄惶,他看了看对面墙上的那面挂钟,凌晨三点一刻了。林子想:还是睡去吧,明天还要上班呢。次日早上,林子吃完早餐到派出所签了个到。前几天五里亭村的村书记给林子打来电话,说村里两户人家为门口道路争吵了好几次了,双方扬言准备叫人来“开打”,让林子有时间去看一下,林子答应他今天过去。
  • 谷母山神

    谷母山神

    杜纹灯本是一中学教师,以隐居的心态超然世外,却被卷入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天灾,受故友所托协助解决。他毫不知情,意外发现一惊天秘密,有人为了巨大的市场利益,欲从源头改变,达到操纵人类的目的。控制与反控制的生死剧斗由此展开,守护真元与颠覆人类势不两立。表面平静的江湖,从此迷雾重重,惊涛骇浪。
  • 忘了归来

    忘了归来

    本书作者砺平是沁水籍“三平美女作家”之一,长期固守沁水本土,笔涉诗歌、散文等领域,有诗文集《哪种离别不忧伤》面世。另两位是葛水平和杨平。葛水平是名扬全国文坛的一级作家,现任长治市文联主持工作的副主席;杨平在杭州打拼,出版了《人文晋城》上下册,在晋城轰动一时。
  • 风过的快乐

    风过的快乐

    我们所享用的快乐常常赁于忧愁,快乐地振翅飞升,却又必须负载痛苦的铠甲。但是,我们仍然愿意以快乐慰藉自己,让快乐成为人生的一个亮点,哪怕它即时、简单,稍纵即逝,无论它涉及爱情、艺术,还是涉及财富、地位。
  • 邪王爆宠无盐妃

    邪王爆宠无盐妃

    她身段玲珑,心底善良,嫁人容易,只是这容貌嘛······他长相俊美,富甲一方,良偶佳婿,只是这智商嘛······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城东万员外小女万宝儿,贤良淑德,德才兼备,现特赐婚于七王爷,择日成婚。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吐哈石油报优秀新闻作品集

    吐哈石油报优秀新闻作品集

    在《吐哈石油报》创刊20周年之际,吐哈石油报社收录从创刊到2010年,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的作品,以纪念20年不平凡的历程。从《〈吐哈石油报〉获奖作品集》中,能够管窥吐哈油田开发建设的概貌,全方位、多层次、深刻地见证吐哈油田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取得的辉煌夺目成就。从字里行间,我们也能够领悟和感受到作者、编者在采访、写作、编辑等新闻工作中所蕴含的坚忍不拔、不畏艰苦、呕心沥血、开拓创新、勇于拼搏的精神。
  • 谋断九州

    谋断九州

    相士曾发出预言:此子闭嘴则为治世之良贤,张嘴必为乱世之枭雄。十八岁的公子张开嘴,果然看到天下大乱,看到群雄逐鹿,看到民不聊生。他以为,谋能生乱,亦能止乱,他要找出一位真龙天子,结束这乱世。
  • 吃货偷心之时光为眸

    吃货偷心之时光为眸

    跑步是为了多吃夜宵,卖艺是为了求口美食,她是KTV果盘杀手,也是小吃街神话传说,妄图称霸武馆食堂,连白前辈的私藏灵药也不放过!别人是琴棋书画样样都会,她是煎炒烹炸啥啥都吃。她的口号是什么?江湖儿女没有几分饱,要吃就要吃到肚爆!“师姐,除了吃,你的猪生还有什么追求吗?”“吃难道还不值得终生追求吗?”“那师兄呢?”“师兄不用追的啊,他说等我长大,他就也给我吃掉!”
  • 微观尽头

    微观尽头

    本书是中国科幻第一人之称的刘慈欣(大刘)发表的短篇科幻小说。本书讲述了人类找到了通过击打夸克来得到宇宙负片。蜂鸣器第二次响了,夸克第二次被击中。没有任何预兆,比眨眼的速度更快,宇宙再次被反转,漆黑的夜空,晶莹的星群,人类的宇宙又回来了。“天啊,你们在干神的事!”迪夏提大爷说。核子中心的人们这时都聚集在外面的戈壁滩上,聚集在醉人的星空下。“是的,对物质本原的不懈探索使我们拥有了上帝的力量,这真是做梦都想不到的。”琼斯说。“但我们仍是人,谁知道以后还会发生什么呢?”丁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