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39200000006

第6章 艺术(1)

艺术是传统文化的积淀经过人为的发挥开出的奇葩,它往往被人们理解成“高高在上”,不被一般大众所熟识的东西。而事实上,艺术是人类精神的延伸,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它原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原于生活而超越生活。艺术是为大众服务的,不为大众所承认的艺术其存在的意义是有限的。

书法

中国传统艺术之一,是以汉字为表现对象,以毛笔为表现工具的一种线条造型艺术。汉字经历了篆、隶、楷等发展阶段,技法日精,在文字书写的点画篇章之间,表达出作者的性格、情感、意趣、素养、气质等精神因素,遂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用笔、结构、章法为书法之大要。从商周甲骨文、两周金文、秦篆、汉隶,以及魏晋到唐宋的楷、行、草,书体繁复,流派众多,涌现了王羲之、颜真卿、怀素等伟大的书法家,留下了《兰亭序》、《自叙帖》等珍贵书法遗产。

文房四宝

文房四宝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文书工具。文房之名,起于我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公元 420年—589年),专指文人书房而言,以笔、墨、纸、砚为文房所使用,而被人们誉为“文房四宝”。四宝品类繁多,丰富多彩,名品名师,见诸载籍。四宝以湖笔、徽墨、宣纸、端砚著称,至今仍享盛名。文房四宝不仅有实用价值,而且是溶绘画、书法、雕刻、装饰等各种艺术为一体的艺术品。

甲骨文书法

商、西周的甲骨文是十分成熟的文字,因刻在龟甲、兽骨上而得名;因其记录了当时占卜的内容,故又称卜辞。

商、西周甲骨文是用尖利的工具契刻的,也有用类似毛笔所写的墨书和朱书文字。龟甲兽骨都很坚硬,上面契刻的文字,笔画瘦硬方直,线条无论粗细,都显得遒劲和富有立体感,有粗不为重、细不为轻的感觉。也有的甲骨文笔画比较粗壮,出现弧形的线条。甲骨文契刻时的轻重疾徐,在线条上都能细微的反映出来,表现出契刻者运刀如笔的熟练技巧。

不同时期的商、周甲骨文,在书法风格上有明显的差异,或雄伟俊迈,或纤细谨密,或草率粗放。这些风格上的差异,也是甲骨文断代的重要依据之一。著名的《大骨四版》、《四方风名刻辞》、《宰丰骨匕刻辞》、《鹿头骨纪事刻辞》等甲骨,都是含有艺术素质的精美的书法作品。

金文书法

金文是铸刻在青铜器(一般为钟或鼎)上的一种文字,因此又叫钟鼎文。在青铜器上铸铭文,虽对原来书写的笔画有所损益,但仍能更多地保留和显示书写时的笔意。金文字画丰腴,体势凝重,有极高的艺术性。

商代金文的字体与甲骨文相近。笔画首尾尖锐出锋,中画肥厚,收笔处时有波磔,直线条较多,圆转的线条较少,行款错落参差,气象雄奇瑰丽。

西周的金文最有代表性,大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西周早期金文,笔画还有显著的波磔,但行款渐趋齐整,气度宏伟。西周中期金文的书风也有了变化,笔画已少波磔, 很少出现肥笔,笔画粗细划一,均匀圆润,布局完满,文字十分规整。此时金文字形已有较大的简化和线条化。西周晚期,金文已发展到高峰,呈现多姿多彩的局面。

春秋末和战国时,齐、晋、秦、楚等国的金文最有特色,并带有地域的色彩。北方的晋国出现了尖头肥腹的笔形,很像后世所说的蝌蚪文。南方江淮一带吴、越、蔡、楚等国的文字,有的笔画多加曲折,或以鸟形和点子作为附加装饰,这种近于图案的文字,多见于兵器上,应是所谓的鸟书。

战国时期错金工艺进一步发展,这使得铭文圆润秀劲、端严华丽,在金文中别具一格。春秋战国时,铁的发明和铁器的应用,使青铜器上出现了刻的铭文。刻铭笔画匀称、劲健,兵器上的刻款字迹草率,也是这一时期金文书法的又一特色。

春秋战国时期的金文失去了西周时期金文凝重端严、雄奇浑穆的风格,而变得清新秀丽。突出的特征是文字的形体多为纵式,行笔很长,笔法全用玉箸(粗细划一的线条),圆润柔和,像《功吴王夫差鉴》、《秦公簋》、《齐陈曼□》等,已开秦代小篆的前型。

石鼓文书法

石鼓文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石刻文字,被誉为“石刻之祖”。因为文字是刻在十个鼓形的石头上的,故称“石鼓文”。石鼓文的字体,上乘西周金文,下启秦代小篆,从书法上看,石鼓文与《秦公簋》(春秋中期的青铜器,其上铭文为石鼓、秦篆的先声,字形方正、大方,横竖折笔之处,圆中寓方,转折处竖画内收而下行时逐步向下舒展。其势风骨嶙峋又楚楚风致,大有秦朝强悍的霸主气势。)上的铭文相比,更趋于方正丰厚,用笔起止均为藏锋,圆融浑劲,结体促长伸短,匀称适中,古茂雄秀,冠绝古今。

石鼓文集大篆之成,开小篆之先河,在书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由大篆向小篆衍变而又尚未定型的过渡性字体。石鼓文被历代书家视为习篆书的重要范本,故有“书家第一法则”的称誉。石鼓文对书坛的影响以清代最盛,如著名篆书家杨沂孙、吴昌硕就是主要得力于石鼓文而形成自家风格的。

小篆

秦统一后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它六国的异体字,创制了小篆这一全国统一的文字书写形式。所以,小篆又称秦篆。

小篆这种书体更趋简化,线条园匀,字呈竖势。是我国汉字的一大进步,也是汉字发展史上一次重要的里程碑,为后来楷、隶、行、草诸书的变革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小篆发展到清代,线条变粗,而且突破笔画粗细、顿挫、迟速、轻重、方圆的变化。小篆的另一个分支是汉篆,用笔上掺以方折的隶意,而入印的篆书更为方折,又称缪篆,即摹印篆。

小篆有的是铸造在铁器上,有的刻在石碣、石碑上,从目前所见的史料看,秦篆一般铸造刻在铁器及度量衡器、符印、货币、诏板上。字有大有小,章法自然,结字端庄,分行布白工整,为小篆的精华和代表。其传世代表作有《秦山刻石》残部,仅存10字。另有《泰山》、《琅琊台》二石真迹拓片存世,《会稽》、《峄山》后人摹刻本传世,据传上述刻石皆为李斯所书。

小篆一直在中国流行到西汉末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但由于其字体优美,始终被书法家所青睐。又因为其笔画复杂,形式奇古,而且可以随意添加曲折,印章刻制上,尤其是需要防伪的官方印章,一直采用篆书,直到封建王朝覆灭,近代新防伪技术出现。康熙字典上对所有的字还注有小篆写法。

隶书

隶书是汉字一种书体的名称,也叫“隶字”、“古书”。产生于战国,盛行于汉代。过去一般相信隶书之由来为“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佐书,曰隶字”。但近来指出“隶”字亦有“附属”的含意,可能意旨其为篆字之衍生。

隶书是在篆书基础上,为适应书写便捷的需要产生的字体。隶书把小篆加以简化,又把小篆匀圆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变小篆的纵势为横势,形体宽扁,左右舒展,打破了篆书曲屈圆转的形体结构,更加便于书写。

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具有浓重的装饰趣味。隶书分“秦隶”(也叫“古隶”)和“汉隶”(也叫“今隶”)。隶书的出现,是古代文字与书法的一大变革。

隶书艺术以两汉成就为最高,汉代隶书遗存至今的有碑刻和简牍书。汉碑隶书,体势、风格变化多端。其结构有的方正工整,有的疏朗宽博,有的中紧开张;其用笔有方有圆;其风格有的端庄秀丽,有的雍容典雅,有的雄强浑厚,有的朴拙天真。其著名碑刻保留到今天有百余种之多。《熹平石经》是汉隶的典型代表。

唐代隶书注重形式,笔画圆润肥重,风格趋向华丽,缺少骨力和意趣。清代是隶书艺术兴盛时期,隶书书家多直接取法汉碑,能突破唐隶的藩篱而新开蹊径。

草书

草书是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字体,是中国文字最为简约的书体。草书的特点是结构简省、笔划连绵,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别。

章草起于西汉,盛于东汉,字体具隶书形式,字字区别,不相纠连。

今草起于东汉末期,即现今通行的草书,通称为草书。今草风格多样,笔势秀丽,王羲之父子,最擅此体,其姿态之美,变化多端,真是妙不可言,已达到登峰造极之绝妙佳境。

狂草亦称大草,笔意奔放,体势连绵,如唐朝张旭《千文断碑》、《古诗四道》,怀素和尚《自叙帖》等等。“大草”与“小草”相对称,大草纯用草法,难以辨认,其字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怀素的草字容易辨认,字迹清瘦见形,字字相连处亦落笔清晰易临。张旭字形变化繁多,常一笔数字,隔行之间气势不断,不易辨认,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韩愈《送高闲上人序》中提到张旭草书以“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而有动于心,必于草书挥毫发之”,故学张旭难。

楷书

楷书是汉字书法艺术的主要书体之一,又称“今隶”、“真书”、“正书”、“正楷”等。因其形体方正,可作楷模故名。楷书是由隶书经过长期发展演变慢慢退化而成的。早在东汉时代的简、帛及器物上已能看到一些楷书的体势,《熹平石经》的正方字、《张迁碑》的方劲用笔,实际开启了楷书的先河。

楷书的开创和确立之功,应首推钟繇。钟繇(公元151年—230年)博取众家之长,兼擅各种书体,尤其精于隶书和楷书,他将楷书中简单易成分集中起来,又打破了隶书中的常规,变隶书平扁成楷书的方正。所以,钟繇堪称楷书之祖,与略后的王羲之,合称“钟王”。他的传世之作以《宣示表》最为著名。

楷书鼎盛期在盛唐,书家辈出,风格多样,蔚为大观,世人以“唐楷”称之。初唐楷书承隋楷风格之变,书家各显其个性体貌,成就卓著的有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和薛稷,他们四人被后人合称“初唐四家”;中唐颜真卿以雄风创新,其早期作品《多宝塔感应碑》严谨清雄,方圆兼具,略存隶意;晚唐柳公权用笔斩钉截铁,骨力遒劲,以“柳骨”相媲美于“颜筋”,其代表作品有《神策军碑》、《玄秘塔碑》等。

从总体上看,楷书呈长方形,结体也比隶书紧密,用笔也很丰富细腻,写起来也要比隶书灵活便捷。自创立之后,楷书就代替了隶书正统地位。实践证明楷书是实用性和艺术性结合较好的一种书体。千百年来,楷书一直是官方所采用的正式字体,也成为书法史上的一大宗。我们常说的“真、草、隶、篆”四体,楷书居四体之首。

行书

行书是继草书、楷书之后出现的一种书体。它在楷书的基础加以小的变化,书写起来非常简便,故而与楷书相间流行开来。

行书是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一种书体,它不像草书那样难写难认,又不像楷书那样严谨端庄。所以古人说它“非真非草”。它的特点是运用了一定草法,部分地简化了楷书的笔画,改变了楷书笔形,草化了楷书的结构。这些变化使它比楷书流动、率意、潇洒,又比草书易认好写。

行书在汉末是伴随着楷书而产生的,只是在当时并没有普遍地应用。直至晋朝王羲之的出现,才使之盛行起来。王羲之擅长草书、楷书,行书也不例外。他将行书的实用性和艺术性完美地结合起来,从而创立了光照千古的南派行书艺术,成为书法史上影响最大的一宗,被世人奉为“书圣”。

王羲之把行书推到了相当成熟的高度,《兰亭序》是其行书的最突出的代表,被历代称为天下行书第一。此帖表现了王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在用笔上有藏有露,侧笔取势,遒媚劲健,自然精妙;结体上变化多姿,匠心独运,文中20多中“之”字,7个“不”字,虽重复出现,却无雷同;章法上则疏密斜正,大小参差,敛放揖让,承接呼应,均极为奇谲。古人称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可惜这件书林瑰宝,被唐太宗作为殉葬品,埋入昭陵,真迹永绝于世。

此外,王羲之之子王献之,亦极擅行书,其行草代表作有《中秋帖》、《鸭头九帖》、《新妇地黄汤帖》等。

宋四家

宋代书法家往往借助书法来表现个人的学识、个性和怀抱。能代表宋代风格要推举“宋四家”。宋四家指的是苏轼、黄庭坚、米芾和蔡襄。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学识渊博,在古文、诗词、书法、绘画等方面都取得相当辉煌的成就,可以说他是历史上少有的天才。他在书法上主张师化自然,所以他的作品中有一种天真烂漫之气。其代表作品以《寒食帖》为世人所重。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他出自苏轼之门,而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他也具备多方才能,他的书法追求迭宕态势,他的字“中宫敛结,长笔四展”,特点是中部较紧实缜密,外围较开拓宽博。黄庭坚的代表作品有《松风阁诗》、《幽兰赋》等。

米芾,字元章。他在书法上的造诣,应居宋四家之首。米芾最善临古,据说传世二王墨迹,不少是他摹制的。米芾的代表作《蜀素帖》最能代表其风格。全篇气韵高古,奔放潇洒,结字奇伟,翩翩若飞,用笔凌厉痛快,有人将它奉为“宋代第一行书”。

蔡襄,字君谟,他的行书以平和蕴藉见称,宗法颜真卿、虞世南,清秀圆润之中带有一种妍丽之质。米芾评他的书法说:“蔡襄如少年女子、体态娇娆,行步缓慢,多饰繁华。”代表作有《蔡襄自书诗帖》、《谢郎帖》、《离都帖》等。

岩画

岩画是指那些在未经人工修整的自然洞窟、崖壁岩阴、天井岩床、或单个的巨石上进行绘、刻、雕制而成的艺术品,即所谓岩石艺术。它是古人留下来的造型艺术珍品。

在岩画中, 人们把刻绘在洞窟深处的叫做洞窟艺术; 把刻绘在岩阴处的叫做岩阴艺术。岩画共使用彩绘、刻、浮雕等三种制作技法, 而人们通常又把使用刻与雕两种技法的称作岩面雕刻,在我国则统称为“岩画”。

中国岩画分为南北两个系统。南系除广西左江流域,还有四川、云南、贵州、福建等地。南系岩画大都以红色涂绘,颜料是以赤铁矿粉调合牛血等而成的。制作年代在战国至东汉期间。北系以阴山、黑山、阿尔泰山等为主,绵延数千里,气势宏阔。北系岩画大都是刻制的。制作时间的跨度很大,最早的可能在新石器时代,最晚的在元代。

北方岩画多表现狩猎、游牧、战争、舞蹈等,图形有穹庐、毡帐、车轮、车辆等器物,还有天神、地祗、祖先、日月星辰、原始数码以及手印、足印、动物蹄印等。

南系岩画普遍用红色涂染,这同原始艺术中习惯使用红色的现象是一致的。原始人在他们频繁的狩猎和战争活动中,鲜血不断地刺激他们的视觉神经,导致红色在视觉中的稳定性。红色使岩画产生强烈的刺激效果,从而具有了一定的恐惧感、神秘感。此外,随着气象变化,岩画周围的环境发生变化,岩画也会具有不同的整体效果。

国内已知规模最大的一处岩画是广西花山岩岩画。画面宽约221米,高约40米。画面上绝大多数是人物,而且是一种姿势,双手上举,双脚叉开,密密麻麻地布满了数千平米的岩面。尚可辨认的图像有1819个,其中少数人形体高大,腰佩环首刀,也许是首领,周围还有动物、铜鼓、铜锣等。

岩画产生于文字之前,它犹如文字记载, 是人类历史非常重要的资料。提供了人类数千年前的记录。

泼墨画

中国画的精神是水墨,因此,离开了水墨就不能称之为中国画。

同类推荐
  • 中国人的精神

    中国人的精神

    《中国人的精神》又名《春秋大义》,由国学大师辜鸿铭的一系列英文论文结集而成,是东西方文化比较的早期代表作品。辜鸿铭在书中把中国人同美国人、英国人、德国人、法国人进行对比,指出中国人同时具备深刻、博大、简朴和灵性四种美德,并主张用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解决西方社会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改造。本书力图捍卫中国传统文化,出版后在西方社会引起巨大反响,先后被译为德语、法语、日语、汉语等多种语言,并多次再版。德国因为本书面掀起数十年的辜鸿铭热。
  • 龙文鞭影(中华国学经典)

    龙文鞭影(中华国学经典)

    《龙文鞭影》形象地反映了该书“逸而功倍”的效果。该书内容主要来自二十四史中的人物典故,同时又从《庄子》和古代神话、小说、笔记如《搜神记》、 《列仙传》、《世说新语》等书中广泛收集故事。辑录了历史上许多著名人物如孔子、诸葛亮、司马迁、李白、杜甫、朱熹等人的轶闻趣事。全书共收辑了包括孟母断机、毛遂自荐、荆轲刺秦、鹬蚌相争、董永卖身、红叶题诗等两千多典故,文字简练扼要,而能阐明故事梗概,可称之为一本典故大全。该书全文都用四言,成一短句,上下对偶,各讲一个典故。 逐联押韵,全书按韵编排,是一本重要的蒙学读物。
  • 季羡林先生与北京大学东方学

    季羡林先生与北京大学东方学

    王邦维主编的《季羡林先生与北京大学东方学(上下)》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2009年9月在北京大学召开的“季羡林与东方学”研讨会上发表的文章。文章的作者多数是季羡林先生当年的学生,后来又大多在北京大学工作,成为季先生的同事。也有的虽没有在北京大学学习的经历,但写了文章,也参加了我们的研讨会。文章的内容因此都与北京大学东方学学科和季羡林先生有关。本书的第二部分则是学术论文,作者全部是北京大学东方学学科内的教师,他们分别就自己的教学研究领域中题目撰写了论文,同时发表在几个学术研讨会上,后来又经过修改,收入本书。
  • 大巧若拙(从关键词读经典)

    大巧若拙(从关键词读经典)

    中国历来有向学的传统,把读书看得很神圣。古人为我们树立了读书的榜样:苏秦头悬梁、锥刺骨,匡衡凿壁偷光,董仲舒三年不窥园……这样的典故还有很多。这些"书痴"不仅书读得好,人生也很成功,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人们崇尚读书,尊重读书人,乃至习惯于对读书人高看一筹,这是烙在中国人灵魂中深深的印记,永远都抹不掉。今人读经典,正是这种传统的延续。
  • 流行词语看中国

    流行词语看中国

    本书就是从“流行词语”的巧妙角度,撷取人民群众不断变化的流行词语,忠实记录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在物质生活、意识形态、道德情操、文化时尚变迁与进步的过程,以及与此有关联的背景史料,从各个方面,展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画卷,留下了中国民众真实、具象的集体记忆。
热门推荐
  • 昆仑春雪

    昆仑春雪

    “西部军旅风情”纪实文丝是由一群有志于潜行西部军旅,吸吮生活之树汁液,探触西部军人情怀的军旅作家,通力合作而构成的纪实文学书系。这里有一幅幅西部地区雄奇壮美的自然风景。这里有一串串西部土地上繁茂生长的真实故事。这里有一支支西部军人绚丽的生命之歌。
  • 重生之帝少的娇妻

    重生之帝少的娇妻

    一朝重生,获得空间,开启逆袭道路,那些害过我的人你们准备好接受我的怒火了吗?绝对甜宠文,喜欢甜宠文的妹纸们快点来吧。
  • 穿越你注定是我的

    穿越你注定是我的

    颜冰兮,女,年龄18岁。一个热爱舞蹈的青春美少女,从小在孤儿院长大。十岁的时候在小学结识了一位死党季晴。两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就是音乐和舞蹈。终于,两人长大后,在她们的拼命努力下,同时考上了北京舞蹈艺术学院。可是,就在颜冰兮18岁生日那天。因听了死党的话,一时,财迷心窍去求什么姻缘石,结果却从十五层的台阶上像皮球一样滚了下去,搞了个一命呜呼!真可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看来人真的是不能贪心啊!他,鸣枫国的一国之君,拥有后宫佳丽无数,却放不下对她的情。他,无忧国的宫主,淡雅的让人以为他是误入凡间的仙人,但遇到她后,一切都改变了。他,香叶国的王子,为了她甘愿争权夺利,只希望她能留在他的身边。他,幻影宫的门主,从不将任何女人放在眼里,却偏偏对她情有独钟。——————————————————————————————————如果大家喜欢的话,麻烦注册个会员,帮佑收藏下,投几票。多提一些意见,佑会尽快更新的。佑的穿越你注定是我的群号:45184941(已满)希望大家喜欢的可以来里边聊一下,提一些意见。。。。。。冰然群:9385607(可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推荐好友靓丽绚彩的文,大家有时间去帮忙踩踩http://m.wkkk.net/推荐老公的淘宝返现网(喜欢购物的亲们不容错过。)前世今生之如果爱昔若梦的舞纤罗怜情惜雪的绝潋玉滟(注,本书即将出版,所以结局什么时候上传不一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穿越你注定是我的视频?pstyle=0大家有时间去顶下。。。。。——————————————————————————————佑在这里声明一下,喜欢佑作品的佑欢迎,提出意见的佑也欢迎,如果是说一些无聊的话,或者骂人的,那么佑请你回去刷了牙再出来。对于不尊重佑的留言,佑会直接删贴,回复你佑都觉得是浪费时间。另外,佑再次谢谢一直支持佑的读者们。
  • 《围炉夜话》名句

    《围炉夜话》名句

    《围炉夜话》是清人王永彬撰写的一部人生随笔。它与明人洪应明的《菜根谭》、陈继儒的《小窗幽记》被后世并称为“处世三大奇书”。此次,《围炉夜话》被收入《围炉夜话名句(国学名句故事绘)》中。编者孙迅精选了六十五则名句,分为家教、修身、交友、处世、立志、治学等六篇,逐则释义、析理,再配以暗合名句意蕴的历史典故、逸闻趣事、古画碑帖,供读者阅读、赏析。《围炉夜话名句(国学名句故事绘)》适合大众阅读。
  • 魅上龙皇:弃妃,请自重!

    魅上龙皇:弃妃,请自重!

    一个腹黑冷情的现代女汉子,穿越成爹不疼后娘害的软妹纸!遇上霸道冷酷武宣王,只手遮天、权倾朝野,传闻说,他睡过的女人比吃过的饭都多,可是他竟对她痴缠不止,他说,女人,你,本王很满意,赐你王妃之位以资勉励。【第一次见面】傅子轩:听侍卫说,你倾慕于本王。秦落烟:不,准确的来说,是我想独占你。喜欢和独占,还是有很大区别的。【第二次见面】秦落烟:你这裤子很碍眼。傅子轩:该死,我要杀了你!
  • 定格历史的史学名著(上)

    定格历史的史学名著(上)

    史学名著即突出地反映某一史学思潮、彰显其学术价值与时代意义者。史著可以再现昔日人类活动的“体相”,且能显示出历史演进之因果关系,为民众生活提供借鉴。本书对于现今人们了解历史、阅读历史典籍、创作历史题材的文学艺术作品,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 The Dragon of Cripple Creek
  • THE POISON BELT

    THE POISON BEL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余生漫漫皆为你

    余生漫漫皆为你

    【本书已出版,出版名《余生漫漫皆为你》】余越寒,H市最尊贵神秘的男人,冷酷无情,不近女色,却偏偏被一个小女孩缠上了身!“爹地,你真帅。”眼露垂涎之色。“爹地,要抱抱。”流口水ing。“爹地,我要妹妹,快和妈咪造一个。”“爹地……”余越寒面无表情:“我从来没有过任何女人!”更不会有女儿!“难道是我妈咪趁你不注意欺负了你?”余越寒:“……”一句话简介:这是一个爹地高冷,宝宝腹黑的一家子斗智斗勇的甜宠史……
  • 重生西游之齐天大圣

    重生西游之齐天大圣

    【火爆新书】雷音殿上,大圣陨落!生死神符,逆转时空;猴王不屈,逆天归来!诸天神佛尽失色,我命由我不由天!这一世,俺老孙要让诸天神佛都记住这个名字,我是,齐天大圣,孙!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