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47800000029

第29章 周公篡位称王了吗?

周武王去世后,其子成王尚年少,周公作为叔父在当时如何处置政局,历来就有不同的记载。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称,周公曾“股肱周室,夹辅成王”;《左传·定公四年》又记,在成王继武王之位后,“周公相王室以尹天下”;《史记·周本纪》也载,当时由于天下初定,成王年少,“周公……乃摄行政,当国”。可见周公只是“夹辅”或“相”成王,“摄(代为)行政”,并无篡权之意。《孟子·万章》说得更清楚:“周公不有天下。”他完全不想把天下占为己有,心迹是何等明朗!

然而另一些记载表明,周公在当时的作为不是如此。《荀子·儒效》和《淮南子·汜论训》都说,周公“履天子之籍”。清代王念孙《读书杂志》解释说:“谓履天子之位也。”《札记·明堂位》和《韩诗外传》卷三又称:“周公践天子之位”;《尚书·大传》更明确指出:“周公身居位,听天下为政。”再根据近人的考证,《尚书·大诰》中的“王”称文王为“宁王”,又叫作“宁考”。所谓“考”,对已故父亲的称呼。周公是文王的儿子,而成王已是文王的孙子,故称文王为“考”的“王”只能是周公。《尚书·康诰》又载:“王若曰:孟侯,朕其弟,小子封。”按“封”是康叔的名字,他是周公的同母弟。《康诰》中的王称康叔为“弟”,那么这个“王”显然又是周公。由此可知,周公确实是身居王位,自称为王的。

周公为什么要践位称王呢?根据《尚书·金滕》的记载,周公曾对太公、召公说:“我之弗辟,我无以告我先王。”这里的“辟”,指王位,“弗辟”即不掌握政权。大家知道,武王死后,东方尚未平定,有待于嗣君继续完成大业,而当时成王幼弱,不足以肩此重任。周公考虑到,我如果不即王位,则诸侯将叛,而先王未成之事业将坠,我恐死后无言以告我先王。《荀子·儒效》也说,周公“履天子之籍”的原因是“恶天下之倍(背叛)周”。很明白,当时天下初定,局势不稳,成王年幼,无治国能力,没有英武老练之君主,就不能巩固新生的政权。实际上,武王在弥留之际,也曾有过传位周公的想法。《逸周书·度邑解》记武王曾称赞周公为“大有知”,认为只有周公“可瘳于兹”,能稳定周初的政局,因而主张“乃今我兄弟相为后”,兄死由弟来继承王位。当武王说出了这样的想法后,周公顿时诚惶诚恐,“泣涕共手”,表示不能接受。可见周公本没有篡位的欲望。故《韩非子·难二》说:“周公旦假为天子七年。”他只不过是代行王政,待成王年长,即刻归位。《汉书·王莽传》载群臣奏曰:“周公权而居摄,则周道成,王室安,不居摄则恐周坠失天命。”正是由于这样,“周公服天子之冕,南面而朝群臣,发号施令,常称王命”。显然,周公“假为天子”,完全是为整个国家的事业打算。

不过,事情还有另一方面。《荀子·儒效》称:“周公屏成王而及武王以属天下。”有的论者解释:屏者,除也,或蔽也;及,继也。周公屏除成王以继接武王的天下,“偃然如固有之”,则非专横篡位而何,《史记·燕召公世家》又记当时“召公疑之”,《鲁周公世家》也记阁公曾向太公、召公进行解释。如果周公没有野心,召公、太公也是贤人,为什么都发生怀疑呢?特别是“管叔、蔡叔疑周公之为不利于成王”(《史记·管蔡世家》),因而发生动乱。从管、蔡的一贯表现看,他们是忠于周的。《逸周书》中的《大匡》、《文政》等篇,有不少关于管叔、蔡叔“受赐于王”、“开宗循王”的记载。所以顾颉刚曾说:“他们二人确实是武王的好助手”(《武王的死及其年岁和纪元》,《文史》第18辑)。周公先是用计把他的哥哥、按“兄弟相为后”应该继承王位的管叔调离京都,又乘管、蔡怀疑动乱之机兴兵东征把他杀了。这真是“政治家”的好手腕!

既然周公已经篡位称王,为什么又要还政成王呢?有的论者认为,由于召公、太公怀疑,管蔡联合武庚起兵反周,关中地区也跟着乱起来,《尚书·大诰》称“西土人亦不静”,事态的发展完全出乎周公的意料之外,于是他改弦更张:一方面在平定管、蔡后还政下野;一方面又拉拢召公,与召公平分大权。《史记·燕召公世家》载,成王时“自陕以西,召公主之;自陕以东,周公主之”。除长子就封诸侯外,次子留守周室,世代共掌王政。周公比王莽、袁世凯机灵,他看到篡位不成,就下野让位,而以另一种方式,又取得了大量的权力。

周公是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光明正大地代理王政,还是有篡位野心,耍尽阴谋诡计而未能全逞?如何在纷然杂陈的大量历史记载中理出一个头绪,至今还是一个问题。

周公祈求代死、纳册金滕之匮是真的吗?

唐代着名诗人白居易《放言》诗曰: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后,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时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此处所谓周公恐惧流言一事,原见《今文尚书》之《金滕》篇。该篇之大略为:武王于灭商次年生重病,周公即向祖宗太王、王季、文王祈祷,愿以身代死。后将书写祝词的典册纳入“金滕”之匮(以金质绳索捆束的箱匣),并诫史官不可语人。次日武王病愈。后武王死,成王继位,周公摄政,管叔等放出流言:“周公将不利于孺子。”于是周公“居东二年”。不久,周公作《鸱鹗》一诗送给成王,表明自己惨淡经营的苦心。但成王仍不理解,因之惹恼了上帝。是秋,庄稼长得很好,但将收获时,忽然雷电交加,狂风大作,庄稼倒伏,国人大恐。成王与大夫们穿上祭天的礼服,打开金滕之匮,取看文书,发现了周公祈求代死的册书,知道了周公的忠心,于是成王出城亲迎周公。上帝因之息怒,是年庄稼丰收。

该篇所表现出的天人感应、人鬼相通的迷信思想,自属荒诞,但其中某些问题是真是伪,却引起了大家研究探讨的兴趣。

(一)周公祈求代死并纳册金滕之匮是否事实,目前尚难定论。被后世誉为“不虚美,不隐恶”的《史记》在《鲁周公世家》中不仅详载了武王病,周公祈求代死的金滕之事,而且还有这样一段:“初,成王时少,病,周公乃自揃其蚤沈之河,以祝于神曰:‘王少未有识,奸神命者乃旦也。’亦藏其册于府,成王病有瘳。及成王用事,人或谮周公,周公奔楚,成王发府,见周公祷书,乃泣,反周公。”此段不见于其他典籍。三国时谯周以为,此与《金滕》所述本为一事,因“秦既焚书,时人欲言金碏之事,失其本末”,误传为此。而唐代司马贞认为虽“经典无文,其事或别有所出”;如果真是如此,那么,周公就是两度祈求代死了。

除《史记》外,后世一些史籍亦基本肯定此事,历代经学家更是对此深信不疑。前举白居易之诗即持肯定态度。

而另外一些学者对该篇却提出不少疑问。如北宋程颐认为该篇“意多浅晦”,“疑其不可尽信”。其后王廉、王夫之、袁枚等也都提出一些理由疑为伪作。近代着名史学家顾颉刚在论《尚书》各篇的写作年代时,也曾指出《金滕》篇“文体平顺,不似古文”,“决不是东周间的作品”。如果真是如此,那么《金滕》即为后世崇拜周公者根据传说增饰而成,其真实性就很可怀疑了。

但是,仅从文体上辨别真伪,也还不是无懈可击的。明代郑瑗在《井观琐言》中即已指出:《尚书》词语聱牙,盖当时宗庙朝廷着述之体,用此一种奥古文字,其余记录答问之辞,文体又自寻常。他举出一些例子证明此点,并指出后世亦是如此。近代有的学者亦持此种观点。

因此,《金滕》是否为伪作,仍难定论;而《金滕》所述之周公代死一事的可靠性究竟多大,亦很难断定了。

(二)假如《金滕》所述基本为事实,那么,周公是诚心代死呢,还是玩弄某种欺世盗名的把戏呢?这也是一个难以搞清的问题明代李贽在《史纲评要》中概述金滕之事后,评曰:“周公何故好名,作此俑人也。”弟代兄死,子代父亡,周公在这方面算得上一个始作俑者。顾颉刚也曾指出《金滕》中的周公好像“是一个装神作怪的道士”,他的祈祷祖宗“仿佛用了糖果哄小孩似的”。

一般地讲,周公玩把戏的痕迹不难看出。祈祷之后,纳册于匮而又诫史官不可语人,这真是欲扬之先抑之;纳于金滕之匮而非别处,其用心亦不可谓不深。“天道示警”后成王马上去开看金滕之匮,可见该匮是盛放救命法宝的器具,到了关键时刻就会被打开,而对其中的册书,人们是会深信不疑的。周公深知此点,所以纳册于匮,只能是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求鬼问卜,装神作怪,也许还是虔诚的表现,纳册于匮也许正是符合礼仪的行为。因此,周公究竟是诚心代死,还是玩弄把戏,也还是无法最后断定的。

(三)关于“我之弗辟”与“周公居东二年”的训释及《鸱鹗》的作者问题。这点也关系到金滕之事的真伪。

周公听到管、蔡流言后说:“我之弗辟,我无以告我先王。”于是“居东二年”,对此向有不同的解释。

一是将“辟”释为“行法”(如王肃《<尚书>注》、《伪古文尚书》孔传),或释为“君位”、“掌握政权”,将“居东”释为“东征”。此种训释的问题在于似与全篇旨意存在逻辑上的矛盾。因为既然周公掌握了政权,进行东征,能对管、蔡“行法”,何以又逗留不归,只能作《鸱鹗》以明志,待天变促成成王的亲迎呢?

二是把“辟”释为“避”,“居东”释为“避居东都”,这种训释虽似合于全文旨意,但又与某些语句难以吻合。因为前有“管叔及其群弟乃流言于国”,后又有“罪人斯得”之句,如果不把“居东”释为“东征”,也是难以讲通的。当然,如果“罪人斯得”不是指管、蔡被诛而是指另外的我们目前尚不知道的事件,也许是能讲得通的。

三是太史公作《鲁周公世家》时,将“我之弗辟”句改为“我之所以弗辟而摄政者”,这里对“辟”字的训释同二,而句意却同一。

《鸱鹗》是否为周公所作也是很值得怀疑的。该诗为“豳风”中的一篇。《诗序》承袭《尚书》之说,曰:“《鸱鹗》,周公救乱也。成王未知周公之志,公乃为诗以遗王,名之日《鸱鹗》焉。”但近代有人认为此说并无确证,不足为凭。

总之,金滕之事或有或无,周公祈代成王死是真是伪,直至目前尚难作出明确的结论。

同类推荐
  • 精彩绚丽的宇宙时空

    精彩绚丽的宇宙时空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科技的进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已日益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由于现代科学的分工越来越细,众多的学科令人目不暇接。对于处于学习阶段的广大青少年而言,难免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困扰。有鉴于此,我们组织了数十名在高等院校、教育科研机构的工作、有着丰富的青少年教育的专家学者,编选了这套《新编科技大博览》。
  • 地理概况(下)(青少年必读书系(小学卷)(中学卷))

    地理概况(下)(青少年必读书系(小学卷)(中学卷))

    小学生们可以跟随本书巡游世界地理,踏遍大洲,游遍大洋,饱览全球的壮丽风景,了解地质环境的变迁,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小读者们足不出户,将天下风貌一览无遗。浩淼的宇宙,蔚蓝的星球,风雨云电的洗礼,沧海桑田的变迁,神秘的自然地理待我们探索;杏花春雨江南,骏马秋风塞北,960万平方公里江山如画,中国的每一寸土地待我们了解;更有五大洲风情、黄白黑皮肤的民族创造的精彩纷呈的地区文化待我们追寻。
  • 草原猛士的旅程

    草原猛士的旅程

    广袤无垠的草原,气候类型多样,植物种类丰富,植被类型复杂。在如此辽阔的草原上还生活着许多可爱的野生动物。但是由于人类对草原不合理地开发利用,导致草原生态环境恶化,影响了草原的可持续发展,危机人类与动物的生存环境。如何保护草原、保护地球生态环境,成为人类面对的课题。
  • 飞碟档案解密(天文科学丛书)

    飞碟档案解密(天文科学丛书)

    《天文科学丛书:飞碟档案解密》将为你破解其中奥秘,书中讲述了神秘不明飞行物、飞碟现身空军基地、宇航员遇到的飞碟、科技人员目睹的飞碟、飞碟闯入新墨西哥州、飞行员遇到的是飞碟等内容,具有很强系统性、科学性、前沿性和新奇性。
  • 地理:地球的全面堪测

    地理:地球的全面堪测

    美国的死亡谷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和内华达州的接壤处。山谷两侧皆是峭壁,地势十分险恶。1949年,有一支寻找金矿的队伍误入谷中,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出来。即使是逃了出来的极少数人,没过几天后也相继死去了。然而,这个人类的死亡谷却是飞禽走兽的天堂。时至今日谁也弄不清楚这条峡谷为何对人类如此地无情而对动物却是如此地厚爱。
热门推荐
  • 每到红处便成灰

    每到红处便成灰

    长篇架空历史的古风小说,讲述了一段权谋暗战,乱世中最危险的游戏。大烨年间,皇帝赵烨暴戾,民不聊生,天下大乱。苏锦帮助身为前朝太子的堂哥苏檀阳组织义军,夺取天下。然,义军需要大量开支,苏檀阳、苏锦二人去素家借款,从而结识素家二公子素陵澜。素陵澜是皇帝最狡猾锋锐的鹰犬爪牙——龙隐司的统领。素陵澜扬言为见太平盛世而帮助义军,并多次救义军于水火。然而,义军的损失却依然在扩大……
  • 铁马秋风:陆游

    铁马秋风:陆游

    陆游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也是留下诗作最多的诗人。他生活于充满内忧外患的南宋时期,一生经历了科举落榜、爱情失意、怀才不遇、政敌打压等种种磨难,但始终保持着“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高昂斗志和“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可贵操守,并有近万首诗作和百余首词作传诵至今,脍炙人口,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铁马秋风:陆游》记述了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诗人历经坎坷却又百折不回的一生,催人奋进,更发人深思。阅读本书会对陆游重要诗词作品的创作背景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
  • 中国历史名人之九

    中国历史名人之九

    清代文学与发展的标志主要表现了在小说领域上。《聊斋志异》《儒林外史》和《红楼梦》等作品,对封建社会作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无愧为传统的文言小说和通俗小说的集大成者,而其作者蒲松龄、吴敬梓、曹雪芹也是本卷所要重点评介的人物。
  • 有个王爷非要娶我

    有个王爷非要娶我

    从最弱的皇子,一步一步登上至尊帝位,他用了八年。从最强的家族,一步一步沦落家徒四壁,她也用了八年。八年的倾心相付,八年的竭尽全力,为了楚昭文这个男人耗尽了一切。可到头来她却输得彻底,如今再世为人,她势要讨回一切!但这眼下发生的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她这次回来,究竟该报恩,还是报仇?
  • 小儿唇口齿舌喉病胸背手足病门

    小儿唇口齿舌喉病胸背手足病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阴阳代理人

    阴阳代理人

    我叫端木森,没有十岁之前的记忆,也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谁。在孤儿院里长大的我,身边的朋友总是一个接着一个死去。某天深夜,我看到了朋友的死因,惊吓过度的我本以为自己肯定没命,却遇到了改变我一生命运的大叔。
  • 自动自发(员工培训版)

    自动自发(员工培训版)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经济环境下,每一个企业都在呼唤能够自动自发的员工。如果你是企业的老板,想培养勤奋敬业、忠诚可靠的优秀员工,你需要将本书赠送给他们;如果你是一名员工,想创造骄人业绩,想得到老板的赏识与提拔,你更需要读读本书。
  • 奈何苗苗能燎原

    奈何苗苗能燎原

    陈小苗扭过头疑惑地看向他,以为男人是为了向她的让座表示感谢,傻笑着说:“祝你吃得愉快。”然后精神振奋,在旁人异样的眼光中,一蹦一跳地走远。男人拿着陈小苗的书,翻看了一会儿,再抬头饶有兴趣地看着陈小苗远走的背影,手机铃声响起,他接起电话,说:“叶凡,你家袁乐乐是杂志社的丰编?”……《奈何苗苗能燎原》是甜爱言情小天后夏桐全新力作!这是一个苦涩的暗恋时光。这是一份简单的爱情。这是一段温馨的冤家故事。
  • 阿麦从军(下)(全新修订版)

    阿麦从军(下)(全新修订版)

    阿麦出生在麦熟时节,为此差点被爹爹取名为“麦兜”。阿麦的父母从另一个时空穿越而来,她本想跟着父母过一番清净无争的田园生活,谁料年幼丧双亲,战场逢异事……卸去红妆,进入军营,注定与骚包将军邂逅,与沙场杀将相逢,从一个小兵,成长为一代“战神”。阿麦知道,她为民绝情,为国弃爱,自己所做的这一切,不止是为了找到朝夕八年的哥哥,问一句“为什么”。刀剑无影的战场上,无论谁是男主,谁是男配,她都是一身戎装,无一败绩。朝堂之上,他为君,她为臣。他俯视,她扬颌。谁说女子须得以娇躯求安生,生死之后,江山如画,她只想寻个故人,一同赏春景。
  • 培养青少年思维能力的故事

    培养青少年思维能力的故事

    知识能够守护生命,是保护自己的盔甲。成长是一种历程,我们从无知到有知,从天真到深沉,我们用生命书写着成长的哲学,正是这些哲学的智慧丰富了我们的人生;成长是一种升华,成长的过程就是将软弱升华为刚强,将平淡升华为壮丽:成长又是一种幸福,它是人生中的一分财富、一种感悟,让我们在成长中激励自己,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如何适应社会,在复杂的成长环境里生存、发展,让生命既充满阳光和雨露,也承受义务和责任,是每一个未成年人必须面对的课题。《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愿陪同青少年朋友快乐成长,打造成功的健康、理想、阳光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