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64800000005

第5章 水经注之汾水浍水涑水文水原公水洞过水晋水湛水(1)

原文

汾水出太原汾阳县北管涔山,《山海经》曰:《北次二经》之首,在河之东,其首枕汾,闩管涔之山,其上无木,而下多玉,汾水出焉,西流注于河。《十三州志》曰:出武州之燕京山。亦管涔之异名也。其山重阜修岩,有草无木,泉源导于南麓之下,盖稚水蒙流耳。又西南,夹岸连山,联峰接势。刘渊族子曜尝隐避于管涔之山,夜中忽有二童子入,跪曰:管涔王位小臣奉竭赵皇帝。献剑一口,置前,再拜而去。以烛视之,剑长二尺,光泽非常,背有铭口:“神剑御,除众毒。”曜遂服之,剑随时变为五色也,后曜遂为胡王矣。汾水又南,与东、西温溪合。水出左右近溪,声流翼注,水上杂树交荫,云垂烟接。自是水流潭涨,波襄转泛。又南迳一城东,凭墉积石,侧枕汾水,俗谓之代城。又南出二城间,其城角倚,翼枕汾流,世谓之侯莫于城,盖语出戎方,传呼失实也。汾水又南迳汾阳县故城东,川土宽乎,山夷水。《地理志》曰:汾水出汾阳县北山,西南流者也。汉高帝十一年,封靳强为侯国,后立屯农,积粟在斯,谓之羊肠仓。山有羊肠坂,在晋阳西北,石隥萦行,若羊肠焉,故仓坂取名矣。汉永平中,治呼沱、石臼河。

按司马彪《后汉郡国志》,常山南行唐县有石臼谷,盖资承呼沱之水,转山东之漕,自都虑至羊肠仓,将凭汾水以漕太原,用实秦、晋,苦役连年,转运所经,凡三百八十九隘,死者无算。拜邓训为谒者,监护水功。训隐括知其难立,具言肃宗,肃宗从之,全活数千人。和熹邓后之立,叔父陔以为训积善所致也。羊肠即此仓也。又南迳秀容城东。《魏土地记》曰:秀容,胡人徙居之,立秀容护军治。东去汾水六十里,东与酸水合,水源西出少阳之山,东南流注于汾水。汾水又南出山,东南流,洛阴水注之。水出新兴郡,西流迳洛阴城北,又西迳孟县故城南。《春秋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分祁氏七县为大夫之邑,以盂丙为盂大夫。洛阴水又西,迳狼孟县故城南,王莽之狼调也。左右夹涧幽深,南面大壑,俗谓之狼马涧。旧断涧为城,有南、北门,门故壁尚在。洛阴水又西南迳阳曲城北,《魏土地记》曰:阳曲,胡寄居太原界,置阳曲护军治。其水西南流,注于汾水。汾水又南迳阳曲城西南注也。

东南过晋阳县东,晋水从县南东流注之。

太原郡治晋阳城,秦庄襄王三年立。《尚书》所谓“既修太原”者也。《春秋说题辞》曰:高平曰太原。原,端也,平而有度。《广雅》曰:大卤,太原也。《释名》曰:地不生物曰卤,卤,缶卢也。《谷梁传》曰:中国曰太原,夷狄曰太卤。《尚书大传》曰:东原底平,大而高平者谓之太原,郡取称焉。《魏土地记》曰:城东有汾水南流,水东有晋使持节都督并州诸军事镇北将军太原成王之碑。水上旧有梁,青荓殒于梁下,豫让死于津侧,亦襄子解衣之所在也。汾水西迳晋阳城南,旧有介子推祠,祠前有碑,庙宇倾颓,惟单碑独存矣。今文字剥落,无可寻也。

又南,洞过水从东来注之。

汾水又南迳梗阳县故城东,故榆次之梗阳乡也。魏献子以邑大夫魏戊也。京相曰:梗阳,晋邑也。今太原晋阳县南六十里榆次界有梗阳城。

汾水又南,即洞过水会者也。

又南过大陵县东,昔赵武灵王游大陵,梦处女,鼓琴而歌,想见其人,吴广进孟姚焉,即于此县也。

王莽改曰大宁矣。汾水于县左迤为邬泽。《广雅》曰:水自汾出为汾陂。其陂东西四里,南北十余里,陂南接邬。《地理志》曰:九泽在北,并州薮也。《吕氏春秋》谓之大陆。又名之曰沤洟之泽,俗谓之邬城泊。许慎《说文》曰:漹水出西河中阳县北沙,南人河。即此水也。漹水又会婴侯之水,《山海经》称谒戾之山,婴侯之水出于其阴,北流注于祀水,水出祀山,其水殊源共舍,注于婴侯之水,乱流迳中都县南,俗又谓之中都水。侯甲水注之,水发源祁县胡甲山,有长坂,谓之胡甲岭,即刘歆《遂初赋》所谓“越侯甲而长驱”者也。蔡邕曰:侯甲,亦邑名也,在祁县。侯甲水又西北历宜岁郊,迳太谷,谓之太谷水。出谷西北流,迳祁县故城南,自县连延,西接邬泽,是为祁薮也。即《尔雅》所谓昭馀祁矣,贾辛邑也。辛貌丑,妻不为言,与之如皋,射雉双中之则笑也。王莽之示县也。又西迳京陵县故城北,王莽更名曰致城矣。于《春秋》为九原之地也。故《国语》曰:赵文子与叔向游于九原,曰:“死者若可作也,吾淮与归?”叔向曰:“其阳子乎?”文子曰:“夫阳子行并植于晋国,不免其身,智不足称。”叔向曰:“其舅犯乎?”文子曰:“夫舅犯见利不顾其君,仁不足称。”“吾其随会乎?”“纳谏不忘其师,言身不失其友,事君不援而进,不阿而退。”其故京尚存。汉兴,增陵于其下,故曰京陵焉。侯甲水又西北迳中都县故城南,城临际水湄。《春秋》昭公二年,晋侯执陈无宇于中都者也。汉文帝为代王,都此。武帝元封四年,上幸中都宫,殿上见光,赦中都死罪以下。侯甲水又西,合于婴侯之水,迳邬县故城南,晋大夫司马弥牟之邑也。谓之邬水,俗亦曰虑水,虑、邬声相近,故因变焉。又西北入邬陂,而归于汾流矣。

又南过平陶县东,文水从西来流注之,汾水又南与石桐水合,即绵水也。水出界休县之绵山,北流迳石桐寺西,即介子推之祠也。昔子推逃晋文公之赏,而隐于绵上之山也。晋文公求之不得,乃封绵为介子推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因名斯山为介山。故袁山松《郡国志》曰:界休县有介山、绵上聚、子推庙。王肃《丧服要记》曰:昔鲁哀公祖载其父,孔子问曰:宁设桂树乎?哀公曰:不也。桂树者,起于介子推。子推,晋之人也。文公有内难,出国之狄,子推随其行,割肉以续军粮。后文公复国,忽忘子推,子推奉唱而歌,文公始悟,当受爵禄,子推奔介山,抱木而烧死,国人葬之,恐其神魂雨员于地,故作桂树焉。吾父生于宫殿,死于枕席,何用桂树为?余按夫子尚非送葬,安能问桂树为礼乎?王肃此证,近于诬矣。石桐水又西流注于汾水。汾水又西南迳界休县故城西,王莽更名之曰界美矣。城东有征士郭林宗、宋子浚二碑。宋冲以有道司徒征,林宗县人也。辟司徒,举太尉,以疾辞。其碑文云:将蹈洪崖之遐迹,绍巢由之逸轨,翔区外以舒翼,超天衢以高峙,禀命不融,享年四十有二,建宁二年正月丁亥卒。凡我四方同好之人,永怀哀痛,乃树碑表墓,昭铭景行云。陈留蔡伯喈、范阳卢子、扶风马日石单等,远来奔丧,持朋友服,心丧期年者如韩子助、宋子浚等二十四人,其余门人著锡衰者干数。蔡伯喈渭卢子、马日石单曰:吾为天下碑文多矣,皆有惭容,惟郭有道,无愧于色矣。汾水之右有左部城,侧临汾水,盖刘渊为晋都尉所筑也。

又南过冠爵津,汾津名也,在界休县之西南,俗渭之雀鼠谷。数十里间道险隘,水左右悉结偏梁阁道,累石就路,萦带岩侧,或去水一丈,或高五六尺,上戴山阜,下临绝涧,俗谓之为鲁般桥,盖通古之津隘矣,亦在今之地险也。

又南入河东界,又南过永安县西,故彘县也,周历王流于彘,即此城也。王莽更名黄城,汉顺帝阳嘉三年,改曰永安。县,霍伯之都也。

历唐城东,薛瓒注《汉书》云:尧所都也。东去彘十里。汾水又南与彘水合,水出东北太岳山,《禹贡》所谓岳阳也。即霍太山矣。上有飞廉墓,飞廉以善走事纣,恶来多力见知。周武王伐纣,兼杀恶来。飞廉先为纣使北方,还无所报,乃坛于霍太山而致命焉。得石棺,铭曰:帝令处父,不与殷乱,赐汝石棺以葬。死,遂以葬焉。霍太山有岳庙,庙甚灵,鸟雀不栖其林,猛虎常守其庭,又有灵泉以供祭祀,鼓动则泉流,声绝则水竭。湘东阴山县有侯昙山,上有灵坛,坛前有石井深数尺,居常无水,及临祈祷,则甘泉涌出,周用则已,亦其比也。彘水又西流迳观阜北,故百邑也。原过之从襄子也,受竹书于王泽,以告襄子。襄子斋三日,亲自剖竹,有朱书曰:余霍太山山阳侯天使也,三月丙戌,余将使汝反灭智氏,汝亦立我于百邑。襄子拜受三神之命,遂灭智氏,祠三神于百邑,使原过主之,世谓其处为观阜也。彘水又西流迳永安县故城南,西南流,注于汾水。汾水又南迳霍城东,故霍国也。昔晋献公灭霍,赵夙为御,霍公求奔齐。晋国大早,卜之曰,霍太山为祟。使赵夙召霍君奉祀。晋复穰。

盖霍公求之故居也。汾水又迳赵城西南,穆王以封造父,赵氏自此始也。汾水又南,霍水入焉,水出霍太山,发源成潭,涨七十步而不测其深。西南迳赵城南,西流注于汾水。

又南过杨县东,涧水东出谷远县西山,西南迳霍山南,又西迳杨县故城北。晋大夫僚安之邑也。应劭曰:故杨侯国。王莽更名有年亭也。其水西流入于汾水。汾水迳杨城西,不于东矣。《魏土地记》曰:平阳郡治杨县,郡西有汾水南流者是也。

西南过高梁邑西,黑水出黑山,西迳杨城南,又西与巢山水会。《山海经》曰:牛首之山,劳水出焉,西流注于水,疑是水也。水,即巢山之水也。水源东南出巢山东谷,北迳浮山东,又西北流与劳水合,乱流西北迳高梁城北,西流入于汾水。汾水又南迳高梁故城西,故高梁之墟也。《春秋》僖公二十四年,秦穆公纳公子重耳于晋,害怀公于此。《竹书纪年》晋出公十三年,智伯瑶城高梁,汉高帝十二年以为侯国,封恭侯郦疥于斯邑也。

又南过平阳县东,汾水又南迳白马城西,魏刑白马而筑之,故世谓之白马城。今平阳郡治。汾水又南迳平阳县故城东,晋大夫赵旦黾之故邑也。应劭曰:县在乎河之阳,尧舜并都之也。《竹书纪年》晋烈公元年,韩武子都平阳。汉昭帝封度辽将军范明友为侯国,王莽之香平也。魏立平阳郡,治此矣。水侧有尧庙,庙前有碑。《魏土地记》曰:平阳城东十里,汾水东原上有小台,台上有尧神屋石碑。永嘉三年,刘渊徙平阳,于汾水得白玉印,方四寸,高二寸二分,龙纽。其文曰:有新宝之印,王莽所造也。渊以为天授,改永凤二年为河瑞元年。汾水南与平水合,水出乎阳县西壶口山,《尚书》所谓壶口治梁及岐也。其水东迳狐谷亭北,春秋时,狄侵晋,取狐厨者也。又东迳平阳城南,东入汾。俗以为晋水,非也。汾水又南历襄陵县故城西,晋大夫却之邑也,故其地有氏乡亭矣。西北有晋襄公陵,县,盖即陵以命氏也,王莽更名曰干昌矣。

又南过临汾县东,天井水出东迳山西南,北有长岭,岭上东西有通道,即钘隥也。《穆天子传》曰:乙酉,天子西绝钘隥,西南至监是也。其水三泉奇发,西北流,汇成一川,西迳尧城南,又西流入汾。

又屈从县南西流,汾水又迳绛县故城北,《竹书纪年》梁武王二十五年,绛中地,西绝于汾,汾水西迳祁宫北,横水有故梁,截汾水中,凡有三十柱,柱径五尺,裁与水平,盖晋平公之故梁也。物在水,故能持久而不败也。又西迳魏正平郡南,故东雍州治。太和中,皇都徙洛,罢州立郡矣。又西迳王泽浍水入焉。

又西过长修县南,汾水又西与古水合,水出临汾县故城西黄阜下,其大若轮,西南流,故沟横出焉,东注于汾,今无水。又西南迳魏正平郡北,又西迳荀城东,古荀国也。《汲郡古文》,晋武公灭荀以赐大夫原氏也。古水又西南入于汾。汾水又西南迳长修县故城南,汉高帝十一年以为侯国,封杜恬也。有修水出县南,而西南流入汾。汾水又西迳清原城北,故清阳亭也。城北有清原,晋侯搜清原,作三军处也。汾水又迳冀亭南,昔臼季使过冀野,见邢缺耨,其妻饣盍之,相敬如宾,言之文公,文公命之为卿,复与之冀。京相曰:今河东皮氏县有冀亭,古之冀国所都也。杜预《释地》曰:平阳皮氏县东北有冀亭,即此亭也。汾水又西与华水合,水出北山华谷,西南流迳一故城西,俗渭之梗阳城,非也。梗阳在榆次不在此。按《故汉上谷长史侯相碑》云:侯氏出自仓颉之后,逾殷历周,各以氏分,或著楚、魏,或显齐、秦,晋卿士为斯,其胄也,食采华阳,今蒲坂北亭,即是城也。其水西南流注于汾。汾水又迳稷山北,在水南四十许里,山东西二十里,南北三十里,高十三里,西去介山十五里。山上有稷祠,山下稷亭。《春秋》宣公十五年,秦桓公伐晋,晋侯治兵于稷,以略狄土是也。

又西过皮氏县南,汾水西迳丘北,故汉氏之方泽也。贾逵云:汉法,三年祭地。汾阴方泽,泽中有方丘,故谓之方泽。丘即丘也。许慎《说文》称从邑,癸声。

河东临汾,地名矣,在介山北,山即汾山也。其山特立,周七十里,高三十里。文颖言在皮氏县东南,则可三十里,乃非也。今准此山可高十余里,山上有神庙,庙侧有灵泉,祈祭之日,周而不耗,世亦谓之子推祠。扬雄《河东赋》曰:灵舆安步,周流容与,以览于介山,嗟文公而推兮,勤大禹于龙门。《晋太康记》及《地道记》与《永初记》,并言子推所逃隐于是山,即实非也。余按介推所隐者,绵山也。文公环而封之,为介推田,号其山为介山。杜预曰:在西河界休县者是也。汾水又西迳耿乡城北,故殷都也。帝祖乙白相徙此,为河所毁,故叙曰:祖乙圮于耿。杜预曰:平阳皮氏县东南耿乡是也。盘庚以耿在河北,迫近山川,乃自耿迁毫,晋献公灭耿,以封赵夙,后襄子与韩、魏分晋,韩康子居平阳,魏桓子都安邑,号为三晋,此其一也。汉武帝行幸河东,济汾河,作《秋风辞》于斯水之上。汾水又西迳皮氏县南,《竹书纪年》魏襄王十二年。秦公孙爰率师伐我,围皮氏,翟章率师救皮氏围,疾西风。十三年,城皮氏者也。

汉河东太守潘系穿渠引汾水以溉皮氏县,故渠尚存,今无水也。

又西至汾阴县北,西注于河。

水南有长阜,背汾带河,阜长四五里,广二里余,高十丈,汾水历其阴,西入河。

《汉书》谓之汾阴月隹。应劭曰:月隹,丘类也。汾阴男子公孙祥望气,宝物之精上见,祥言之于武帝,武帝于水获宅鼎焉。迁于甘泉宫,改其年曰元鼎,即此处。

浍水出河东绛县东浍交东高山,浍水东出绛高山,亦曰河南山,又曰浍山。西迳翼城南。按《诗谱》言,晋穆侯迁都于绛,暨孙孝侯,改绛为翼,翼为晋之旧都也。后献公北广其城,方二里,又命之为绛。故司马迁《史记·年表》称,献公九年,始城绛都。《左传》庄公二十六年,晋士为城绛以深其宫是也。其水又西南合黑水,水导源东北黑水谷,西南流迳翼城北,右引北川水,水出平川,南流注之,乱流西南入浍水。浍水又西南与诸水合,谓之浍交。《竹书纪年》曰:庄伯十二年;翼侯焚曲沃之禾而还,作为文公也。又有贺水,东出近川,西南至浍交入浍。又有高泉水,出东南近川,西北趣浍交注浍。又南,紫谷水东出白马山白马川。《遁甲开山图》曰:绛山东距白马山。谓是山也。西迳荧庭城南,而西出紫谷,与乾河合,即教水之枝川也,《史记·白起传》称,涉河取韩安邑,东至乾河是也。其水西与田川水合,水出东溪,西北至浍交入浍。又有于家水出于家谷。《竹书纪年》曰:庄伯以曲沃叛,伐翼,公子万救翼,荀叔轸追之至于家谷。有范壁水出于壁下,并西北流,至翼广城。昔晋军北入,翼广筑之,因即其姓以名之。二水合而西北流;至浍交入浍。浍水又西南与绛水合,俗谓之白水,非也。

水出绛山东,寒泉奋涌,扬波北注,悬流奔壑,一十许丈。青崖若点黛,素湍如委练,望之极为奇观矣。其水西北流注于浍。应劭曰:绛水出绛县西南,盖以故绛为言也。《史记》称,智伯率韩、魏引水灌晋阳。不没者三版。智氏曰:吾始不知水可以亡人国,今乃知之。汾水可以浸安邑,绛水可以浸平阳。时,韩居平阳,魏都安邑,魏桓子肘韩康子,韩康子履魏桓子,肘足接于车上,而智氏以亡。鲁定公问,一言可以丧邦,有诸?孔子以为几乎。余睹智氏之谈矣,汾水灌安邑,或亦有之;绛水灌平阳,未识所由也。

同类推荐
  • 胡马歌

    胡马歌

    幽州胡马客,绿眼虎皮冠。笑拂两只箭,万人不可干。弯弓若转月,白雁落云端。双双掉鞭行,游猎向楼兰。出门不顾后,报国死何难。天骄五单于,狼戾好凶残。牛马散北海,割鲜若虎餐。虽居燕支山,不道朔雪寒。妇女马上笑,颜如赪玉盘。翻飞射鸟兽,花月醉雕鞍。旄头四光芒,争战若蜂攒。白刃洒赤血,流沙为之丹。从营州草原的巫女所产杂种胡到终结唐帝国盛世的大燕皇帝,有人说这是狼子野心,也有人说这是一代枭雄,而我将其称为不择手段地奋斗。
  • 统治:万里江山大统

    统治:万里江山大统

    中华文化也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是中国各民族文化的总称,是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汇集而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物态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等方面的总体表现。中华文化是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而内涵博大精深的传统优良文化,历史十分悠久,流传非常广泛,在世界上拥有巨大的影响。
  • 秦汉战争史(上)

    秦汉战争史(上)

    战争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战争史是记述这一特殊社会现象产生和发展全过程的专史,是人类社会发展史的主体组成部分。我国几千年来,有记载的部落之间、民族之间、诸侯之间、新旧王朝之间、阶级之间、阶级内部及国家之间所发生的战争,数以千记。中国战争史有着丰富的内容,它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闪烁着灿烂夺目的光辉。
  • 大明海图志

    大明海图志

    安平四海,光明如故。日月所照,皆为汉土。在残酷的明末,穿越者郑冲偶然机会下,取代一个和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纨绔子弟,成为明末大海寇郑芝龙的私生子,国姓爷的兄长。他能否改变自己的命运,能否改变郑氏最后归降满清的悲惨命运,能否重振大明声威呢?身有惊人业艺,心有后世乾坤,背靠郑氏海军,执掌天下牛耳。看大明《坤舆万国全图》,以海图为志,郑冲誓要扭转乾坤,平定内乱,辟波万里,海图所指,无不可去,海图所有,皆为明土!
  • 万年神话传奇故事

    万年神话传奇故事

    发表前给广大阅读君的几句话,这个传奇故事孕育了很长时间,她是一个充满神密色彩的,开天辟地的,创造人类,世间万物的,可歌可泣的,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始祖的神话传奇故事,此故事为史前故事,史前故事资料很少,,有失误和不当之处,望广大阅读君批评指正。
热门推荐
  • 力挺韩寒

    力挺韩寒

    杨袭,女,1976年出生于黄河口,08年始在《大家》《作品》《黄河文学》《飞天》《山东文学》等文学杂志发表小说。
  • 王的丑妃(全本)

    王的丑妃(全本)

    上部:悦夕,美丽聪慧,年仅九岁,身为郡主却必须背负国家的命运出塞和亲。她知道她将来的丈夫是敌国被她父亲打成植物人的王,她也知道这将是她悲惨命运的开始。丑丫头,一心爱着王。但是面貌丑陋身份卑贱的她有什么资格站在王的身边呢?拓达,在他沉睡的九年里,只有他的王妃在他身边。在他醒来之后,他的王妃却失踪了。他的心里已经被王妃占据了,是否还容得下一个丑丫头呢?拓恒,他见证了悦夕悲惨的命运,却无能为力。在丑丫头出现在王身边的时候,他认为这就是命运的安排。但是他是痛苦的,他似乎一直爱着那个王妃,他的嫂子。命运的作弄,对爱情的执着是这个故事的主线;爱情、誓言、责任和恨是这个故事的主题。一起来看丑丫头在滚滚大漠上演绎的爱情悲歌。下部:战争再起,你认为的好人也许才是最残忍的人。部族遇到了前所未有地危机。是谁在后面操纵着这一切。这个城池只留下了一群妇孺,丑丫头如何带领她们保卫家乡?在听到拓达受重伤的时候,丑丫头丢开了人民、责任,跑到他的身边。失去王城的保护,她又将迎来痛苦的人生。一个用自己的血和泪为拓达王奠定了王朝的女人,为什么历史上没有关于她的记载呢?花开花落,只留下空中淡淡的悲。请继续关注《王的丑妃》下部,关注丑丫头传奇的一生。在这里给大家介绍我的新作《宠爱养女》http://m.wkkk.net/a/81451/她从小犹如公主般被宠爱着长大,甚至一直奇怪地和养大自己的爹睡在一起。但是突然有一天,她的世界全变了。没有了欢笑,没有了疼爱,只有无休尽的辱骂、折磨和虐待。可是她无法逃开,她就像一直养在华丽囚笼中的小鸟一样。即使笼门打开了,她也不会飞走。他抱养了比自己小十二岁的恋人的女儿,给了她天真快乐的童年。他本以为这将是幸福的开始了,可是一封信却打破了这幸福。他开始讨厌她,虐待她,看着她受苦的时候,他的心却无法平静。其实,他更恨他自己啊!至于《魔鬼棋盘》很多人都问到啊,因为《魔鬼》是我精心,没有十足的把握我不会轻易下笔。而它的大纲出了点问题,不得不延后一段时间了。一些看过《魔鬼》广告的读者都很期待,我只能和大家说对不起了。我只是想把最好的呈现给大家。估计《魔鬼》将在《丑妃》完结之后,就能开坑了。
  • 桃花有主,温缱入骨

    桃花有主,温缱入骨

    明楚国有两大“极品”。极品一,七公主。传闻她貌美如仙,体态婀娜,风姿绰约,是明楚国未婚男青年心心念之的梦中情人,更是明楚国皇帝翰宣帝放在手心里宠爱的宝贝女儿。极品二,九公主。传闻她貌丑如无盐,体胖如山,举止粗鄙,花痴成性,是明楚国上至八十岁老头下至牙牙学语的男童看一眼都嫌恶心的丑八怪。据说翰宣帝曾经三次为九公主指婚才最终得以把她嫁出去。第一次指婚对象:安远侯世子。第二天就传来安远侯世子削发为僧,遁入空门的消息。第二次指婚对象:本届的新科状元。新科状元当场撞柱,准备以死明志。第三次指婚对象:当朝大奸贼,九千岁是也!颜子婳穿越而来,穿成废柴公主,看她如何逆袭。
  • 邪王魅妃:替身鬼新娘

    邪王魅妃:替身鬼新娘

    一场车祸,她命丧黄泉,离奇穿越。醒后发现自己身穿大红嫁衣躺在乱坟岗上,名副其实地变成了“活死人”。命运转盘下的恶作剧,未知的年代里,身世,死因皆是个谜。北宫冥的出现,间接揭开所有真相,她竟然是邪魅冥王的王妃——南宫灵。王宫里的冒牌王妃,她又是谁?
  • 熙朝乐事

    熙朝乐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绝世独宠妃要休夫

    绝世独宠妃要休夫

    王妃休了王爷?王爷整天以泪洗面,寻死腻活?背对着王府大门,挥挥手终于可以解脱了,更是摆脱了那几个超龄的假儿子,拍拍身后的包裹,有了它哪怕是一辈子游手好闲也能舒舒服服的过自己的小日子了...嫂嫂掉进来钱眼,妹妹刁钻任性,哥哥懦弱无能,还有一个自命风流的混蛋处处闹心。。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终于找到了头顶那缕阳光的时候,天降厄运。什么?丫鬟?给大王爷当丫鬟?刚从那里面逃出来,再回去可能吗?隋翰羽当朝丞相,更是王府的大王爷,有着绝世武功,更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这女人色胆包天,竟然将王府里弄得乌烟瘴气的时候潇洒的一走了之?是不是活的不耐烦了?想走有那么容易吗?经过本王的允许了吗?%%%%%%%%%%%%%%%%%%%%%%%%%%%%%%%%“将军,这是我为你绣的手帕,看看可否喜欢?”“难得呀?这么笨的人竟然也会绣手帕?”大王爷一把抢过来放在鼻间一闻,对着手帕就是一通咳嗽顺手放在怀里,“既然已经脏了,那我只好勉为其难的收下了。”“你喜欢,那就送你好了,反正这也是我刚从茅房里捡来的。”“呕呕呕.....”%%%%%%%%%%%%%%%%%%%%%%%%%%%%%%%%书房里,大王爷看着刚进来的人冷淡的说道,“这是你的卖身契,写上你的名字就可以离开了。”陈佳鑫刷刷的写上名字,转生就想离开。隋翰羽看着手上的婚姻契约书上陈佳鑫这几个大字,心里偷笑‘你是永远走不出这个王府的,王妃,,你以为能跑得了吗?’“大王爷,你我主仆一场,以后再也不会相见相见了,可否写上你的名字让我以后好留作纪念?”处在兴奋中的大王爷浑然不知自己自己在和离书上写上了自己的大名。陈佳鑫走出书房看着里面捧着婚姻契约书兴奋中的大王爷,小样,和姐斗,简直是自不量力。
  • 黄苗子说黄苗子

    黄苗子说黄苗子

    《黄苗子说黄苗子》是一本围绕一个主题的杂作结集,体裁上有对话、有侧记、有随笔、有札记还有日记与散文、纪念文章,在学术性、理论性与思想性以及艺术性几方面都还有着力之处。
  • 独家蜜爱

    独家蜜爱

    她是别人眼里的富家千金,却被自己的爸爸和未婚夫送给了客户。他是金融大鳄,动一动脚,“海市”抖三抖,无数女人对他趋之若鹜,他一一拒之门外。第一次见到她,她抱着他吐得昏天暗地,他铁青了脸,“女人,别以为我舍不得收拾你!”某喝醉的女人主动伸出自己的右脸:“求收拾!”……
  • 亲子共读经典童话神话故事(全集)

    亲子共读经典童话神话故事(全集)

    首先,这是一套用来讲的故事书;其次,这是一本用来读的故事书;最后,这是一本用来家庭学习的故事书。《亲子共读经典童话神话故事全集》精选了世界上最经典的童话故事、寓言、神话故事和民间故事。总之,本书简直就是一个故事的天堂、趣味知识的海洋。在柔和的灯光下,在轻柔的音乐中,全家人陶醉在阅读的气息中,孩子在会心地微笑,大人在会心地微笑——这就是编者为您精心献上的一桌以孩子为中心的文化大餐!每个孩子在小的时候,都有一个个浪漫的梦想。书中这些有趣的经典故事,就像每个夜晚在空中眨着眼睛的星星。孩子睡前,只要我们轻轻的摘下一颗,它就会和你的孩子一起进入甜甜的梦乡——就这样一夜一夜,直到孩子渐渐长大。
  • 师父,晚上好

    师父,晚上好

    新手小白宋言阴差阳错收入了徒弟一枚,忽然开了窍,并信誓旦旦地说:“我会成为大神,让你有肉吃,横着走!”她失落时,小徒弟陪着;她犯难时,小徒弟教着;她迷失时,小徒弟牵着。她在小徒弟的细心照料下一步步长大……但,对于这样的设定,她的内心是拒绝的。终有一日,她抓住机会实现了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