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64800000006

第6章 水经注之汾水浍水涑水文水原公水洞过水晋水湛水(2)

西过其县南,《春秋》成公六年,晋景公谋去故绛,欲居郇瑕。韩献子曰:土薄水浅,不如新田,有汾、浍以流其恶。遂居新田。又谓之绛,即绛阳也。盖在绛、浍之阳。汉高帝六年,封越骑将军华无害为侯国。县南对绛山,面背二水。《古文琐语》曰:晋平公与齐景公乘至于浍上,见乘白骖八驷以来。有大狸身而狐尾,随平公之车,公问师旷,对首阳之神,有大狸身狐尾,其名曰者,饮酒得福,则徼之,盖于是水之上也。

又西南过祁宫南,宫在新田绛县故城西四十里,晋平公之所构也。时有石言于魏榆,晋侯以问师旷,旷曰:石不能言,或凭焉。臣闻之,作事不时,怨读言动于民,则有非言之物言也。

今宫室崇侈,民力凋尽,石言不亦宜乎。叔问以为子野之言,君子矣。其宫也,背汾面浍,西则两川之交会也。《竹书纪年》曰:晋出公五年,浍绝于梁。即是水也。

又西至王泽,注于汾水。

晋智伯瑶攻赵襄子,襄子奔保晋阳,原过后至,遇三人于此泽,自带以下不见,持竹二节与原过,曰:为我遗无衈。原过受之于是泽,所谓王泽也。涑水出河东闻喜县东山黍葭谷,涑水所出,俗谓之华谷,至周阳与洮水合,水源东出清野山,世人以为清襄山也。其水东迳大岭下,西流出谓之口,又西合涑水。郑使子产问晋平公疾,乎公曰:卜云台骀为祟。史官莫知,敢问。子产曰:高辛氏有二子,长曰阏伯,季曰实沈,不能相容,帝迁阏伯于商丘,迁实沈于大夏。台骀,实沈之后,能业其官,帝用嘉之,国于汾川。由是观之,台骀,汾、洮之神也。贾逵曰:汾、洮,二水名。司马彪曰:洮水出闻喜县,故王莽以县为洮亭也。然则涑水殆亦洮水之兼称乎?西过周阳邑南,其城南临涑水,北倚山原。《竹书纪年》晋献公二十五年正月,翟人伐晋,周有白兔舞于市。即是邑也。汉景帝以封田胜为侯国。涑水西迳董泽陂南,即古池,东西四里,南北三里。《春秋》文公六年,搜于董,即斯泽也。涑水又与景水合,水出景山北谷。《山海经》曰:景山南望盐贩之泽,北望少泽,其草多、秦椒,其阴多赭,其阳多玉。郭景纯曰:盐贩之泽即解县盐池也。按《经》不言有水,今有水焉。西北流,注于涑水也。

又西南过左邑县南,涑水又西迳仲邮泉阝北,又西迳桐乡城北。《竹书纪年》曰:翼侯伐曲沃,大捷,武公请成于翼,至桐乃返者也。《汉书》曰:武帝元鼎六年,将幸缑氏,至左邑桐乡,闻南越破,以为闻喜县者也。涑水又西与沙渠水合,水出东南近川,西北流注于涑水。

涑水又西南迳左邑县故城南,故曲沃也。晋武公白晋阳徙此,秦改为左邑县,《诗》所谓从子于鹄者也。《春秋传》曰:下国有宗庙,谓之国。在绛曰下国矣,即新城也。

王莽之洮亭也。涑水自城西注,水流急浚,轻津无缓,故诗人以为激扬之水,言不能流移束薪耳。水侧,即狐突遇申生处也。《春秋传》曰:秋,狐突适下国,遇太子,太子使登仆曰:夷吾无礼,吾请帝以田廾秦,对曰:神不歆非类,君其图之,君曰诺,请七日见我于新城西偏。及期而往,见于此处。故《传》曰:鬼神所凭。有时而信矣。涑水又西迳王官城北,城在南原上。《春秋左传》成公十三年四月,晋侯使吕相绝秦曰:康犹不悛,入我河曲,伐我涑川,俘我王官。故有河曲之战是矣。今世人犹谓其城曰王城也。

又西南过安邑县西。

安邑,禹都也。禹娶涂山氏女,思恋本国,筑台以望之,今城南门,台基犹存。

余按《礼》,天子诸侯,台门隅阿相降而已,未必一如传也。故晋邑矣,春秋时,魏绛自魏徙此。昔文侯悬师经之琴于其门,以为言戒也。武侯二年,又城安邑,盖增广之。秦始皇使左更、白起取安邑,置河东郡。王莽更名洮队,县曰河东也。有项宁都,学道升仙,忽夏还此,河东号曰斥仙。汉世又有闵仲叔,隐遁市邑,罕有知者,后以识瞻而去。涑水西南迳监盐县故城,城南有盐池,上承盐水。水出东南薄山,西北流迳巫咸山北。《地理志》曰:山在安邑县南。《海外西经》曰:巫咸国在女丑北,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在登葆山,群巫所从上下也。《大荒西经》云:大荒之中有灵山,巫咸、巫即、巫月分、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郭景纯曰:言群巫上下灵山,采药往来也。盖神巫所游,故山得其名矣。谷口岭上,有巫咸祠。其水又迳安邑故城南,又西流注于盐池。《地理志》曰:盐池在安邑西南。许慎谓之龉。长五十一里,广七里,周百一十六里,从盐省古声。吕忱曰:夙沙初作煮海盐,河东盐池谓之。今池水东西七十里,南北十七里,紫色澄,潭而不流。水出石盐,自然印成,朝取夕复,终无减损。惟山水暴至,雨澍潢潦奔泆,则盐池用耗。故公私共竭水径,防其淫滥,谓之盐水,亦谓之为水,《山海经》渭之盐贩之泽也。泽南面层山,天岩云秀,地谷渊深,左右壁立,间不容轨,渭之石门,路出其中,名之曰径,南通上阳,北暨盐泽。池西又有一池,渭之女盐泽,东西二十五里,南北二十里,在猗氏故城南。《春秋》成公六年,晋谋去故绛,大夫曰:郇、瑕,地沃饶近。服虔曰:土平有溉曰沃,盐池也。土俗裂水沃麻,分灌川野,畦水耗竭,土自成盐,即所谓咸齿差也,而味苦,号曰盐田,盐之名,始资是矣。本司盐都尉治,领兵千余人守之。周穆王、汉章帝并幸安邑而观盐池。故杜预曰:猗氏有盐池。后罢尉司,分猗氏、安邑,置县以守之。

又南过解县东,又西南注于张阳池。

涑水又西迳猗氏县故城北。《春秋》文公七年,晋败秦于令狐,至于刳首,先蔑奔秦,土会从之。阚马因曰:令狐即猗氏也。刳首在西三十里,县南对泽,即猗顿之故居也。《孔丛》曰:猗顿,鲁之穷士也,耕则常饥,桑则常寒。闻朱公富,往而问术焉。

朱公告之门:子欲速富,当畜五,于是乃适西河,大畜牛羊于犹氏之南,十年之间,其息不可计,赀拟王公,驰名天下,以兴富于猗氏,故曰猗顿也。涑水又西迳郇城,《诗》云郇伯劳之,盖其故国也。杜元凯《春秋释地》云:今解县西北有郇城。服虔曰:郇国在解县东,郇瑕氏之墟也。余按《竹书纪年》云,晋惠公十有四年,秦穆公率师送公子重耳,围令狐,桑泉、臼衰皆降于秦师,狐毛与先畛御秦,至于庐柳,乃谓秦穆公,使公子絷来,与师言,退舍次于郇,盟于军。京相《春秋土地名》曰:桑泉、臼衰并在解东南,不言解,明不至解。可知《春秋》之文,与《竹书》不殊。今解故城东北二十四里有故城,在猗氏故城西北,乡俗名之为郇城,考服虔之说,又与俗符,贤于杜氏单文孤证矣。涑水又西南迳解县故城南。《春秋》,晋惠公因秦返国,许秦以河外五城,内及解梁,即斯城也。涑水又西南迳瑕城,晋大夫詹嘉之故邑也。《春秋》僖公三十年,秦、晋围郑,郑伯使烛之武谓秦穆公曰:晋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者也。京相曰:今河东解县西南五里有故瑕城。涑水又西南迳张阳城东,《竹书纪年》,齐师逐郑太子齿,奔张城南郑者也。《汉书》之所谓东张矣。高祖二年,曹参假左丞相,别与韩信东攻,魏将孙邀军东张,大破之。苏林曰:属河东,即斯城也。

涑水又西南属于陂。陂分为二,城南面两陂,左右泽渚。东陂世谓之晋兴泽,东西二十五里,南北八里,南对盐道山。其西则石壁千寻,东则溪万仞,方岭云回,奇峰霞举,孤标秀出,罩络群山之表,翠柏荫峰,清泉灌顶。郭景纯云:世所谓鸯浆也。

发于上而潜于下矣。厥顶方平,有良药。《神农本草》曰:地有固活、女疏、铜芸、紫菀之族也。是以缁服思元之士,鹿裘念一之夫,代往游焉。路出北山献,势多悬绝,来去者咸援萝腾,寻葛降深,于东则连木乃陟,百梯方降,岩侧縻锁之迹,仍今存焉,故亦曰百梯山也。水自山北流五里而伏,云潜通泽渚,所未详也。西陂即张泽也,西北去蒲坂十五里,东西二十里,南北四五里,冬夏积水,亦时有盈耗也。

文水出大陵县西山文谷,东到其县,屈南到平陶县东北,东入于汾。

文水迳大陵县故城西而南流,有泌水注之。县西南山下,武氏穿井给养,井至幽深,后一朝水溢平地,东南注文水。文水又南迳平陶县之故城东,西迳其城内,南流出郭,王莽更曰多穰也。文水又南迳县,右会隐泉口,水出谒泉山之上顶,俗云,雨愆时,是谒是祷,故山得其名,非所详也。其山石崖绝险,壁立天固,崖半有一石室,去地可五十余丈,爰有层松饰岩,列柏绮望,惟西侧一处得历级升陟,顶上平地十许顷,沙门释僧光表建二刹。泉发于两寺之间,东流沥石,沿注山下。又东,津渠隐没而不恒流,故有隐泉之名矣。雨泽丰澍,则通入文水。文水又南迳兹氏县故城东为文湖,东西十五里,南北三十里,世谓之西湖,在县直东十里;湖之西侧,临湖又有一城,谓之潴城。水泽所聚谓之都,亦曰潴,盖即水以名城也。文湖又东迳中阳县故城东,案《晋书地道记》、《太康地记》,西河有中阳城,旧县也。文水又东南流,与胜水合,水西出狐岐之山,东迳六壁城南,魏朝旧置六壁于其下,防离石诸胡,因为大镇。太和中罢镇,仍置西河郡焉。胜水又东合阳泉水,水出西山阳溪,东迳六壁城北,又东南流注于胜水。胜水又东迳中阳故城南,又东合文水。文水又东南,入于汾水也。

原公水出兹氏县西羊头山,东过其县北,县,故秦置也,汉高帝更封沂阳侯婴为侯国,王莽之兹同也。魏黄初二年,分太原,复置西河郡,晋徙封陈王斌于西河,故县有西河缪王司马子政庙。碑文云:西河旧处山林,汉末扰攘,百姓失所。魏兴,更开疆宇,分割太原四县,以为邦邑,其郡带山侧塞矣。王以咸宁三年,改命爵土,明年十二月丧国。臣太农阎崇、离石令宗群等二百三十四人,刊石立碑,以述勋德。碑北庙基尚存也。

又东入于汾。

水注文湖,不至汾也。

洞过水出沾县北山,其水西流,与南溪水合,水出南山,西北流注洞过水,洞过水又西北,黑水西出山,三源合舍,同归一川,东流南屈,迳受阳县故城东。按《晋太康地记》,乐平郡有受阳县,卢谌《征艰赋》所谓历受阳而总辔者也。其水又西南入洞过水。洞过水又西,蒲水南出蒲谷,北流注之。洞过水又西与原过水合,近北便水源也。水西阜上有原过祠,盖怀道协灵,受书天使,忧结宿情,传芳后日,栋宇虽沦。攒木犹茂,故水取名焉。其水南流,注于洞过水也。

西过榆次县南,又西到晋阳县南,榆次县,故涂水乡,晋大夫智徐吾之邑也。《春秋》昭公八年,晋侯筑祁之宫,有石言晋之魏榆。服虔曰:魏,晋邑;榆,州里名也。《汉书》曰:榆次。《十三州志》以为涂阳县矣。王莽之太原亭也。县南侧水有凿台,韩、魏杀智伯瑶于其下,刳腹绝肠,折颈颐处也。其水又西南流,迳武灌城西北。卢谌《征艰赋》曰:迳武馆之故郛,问阙涂之远近。洞过水又西南为淳湖,谓之洞过泽。泽南,涂水注之,水出阳邑东北大山兼山涂谷,西南迳萝蘑亭南,与蒋谷水合,水出县东南蒋溪。《魏土地记》曰:晋阳城东南百一十里至山有蒋谷大道,度轩车岭,通于武乡。水自蒋溪西北流,西迳箕城北。《春秋》僖公三十三年,晋入败狄于箕。杜预《释地》曰:城在阳邑南,水北即阳邑县故城也。《竹书纪年》曰:梁惠成王九年,与邯郸、榆次、阳邑者也。王莽之繁穰矣。蒋溪又西合涂水,乱流西北入洞过泽也。

西入于汾,出晋水下口者也。

刘琨之为并州也,刘曜引兵邀击之,合战于洞过,即是水也。

晋水出晋阳县西悬瓮山,县,故唐国也。《春秋左传》称唐叔未生,其母邑姜梦帝渭己曰:余名而子曰虞,将与之唐,属之参。及生,名之曰虞。《吕氏春秋》曰:叔虞与成王居,王援桐叶为,以授之曰:吾以此封汝。虞以告周公,周公请曰:天子封虞乎?王曰:余戏耳。

公曰:天子无戏言。时唐灭,乃封之于唐,县有晋水,后改名为晋。故子夏叙《诗》称此晋电。而谓之唐,俭而用礼,有尧之遗风也。《晋书地道记》及《十三州志》并言晋水出龙山,一名结绌山,在县西北,非也。《山海经》曰:悬瓮之山,晋水出焉,今在县之西南。昔智伯之遏晋水以灌晋阳,其川上溯,后人踵其遗迹,蓄以为沼,沼西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侧有凉堂,结飞梁于水上,左右杂树交荫,希见曦景,至有淫朋密友,羁游宦子,莫不寻梁契集,用相娱慰,于晋川之中,最为胜处。

又东过其县南,又东入于汾水。

沼水分为二派,北渎即智氏故渠也。昔在战国,襄子保晋阳,智氏防山以水之,城不没者三版,与韩、魏望叹于此,故智氏用亡。其渎乘高,东北注入晋阳城,以周灌溉。汉末赤眉之难,郡掾刘茂负太守孙福匿于城门西下空穴中,其夜奔盂。即是处也。东南出城流,注于汾水也。其南渎于石塘之下伏流,迳旧溪东南出,迳晋阳城南,城在晋水之阳。故曰晋阳矣。《经》书晋荀吴帅师败狄于大卤。杜预曰:大卤,晋阳县也,为晋之旧都。《春秋》定公十三年,赵鞅以晋阳叛,后乃为赵矣。其水又东南流入于汾。

湛水出河内轵县西北山,湛水出轵县南原湛溪,俗谓之椹水也。是盖声形尽邻,故字读俱变,同于“三豕”之误耳。其水自溪出南流。

东过其县北,又东过波县之北,湛水南迳向城东而南注。

又东过毋辟邑南,原《经》所注,斯乃川之所由,非湛水之间关也。是乃《经》之误证耳。湛水自向城东南迳湛城东,时人谓之椹城,亦或谓之隰城矣。溪曰隰涧。隰城在东,言此非矣。《后汉郡国志》曰:河阳县有湛城是也。

又东南当平县之东北,南入于河。

湛水又东南迳邓,南流注于河,故河济有邓津之名矣。

译文

汾水出太原汾阳县北管涔山,《山海经》说:《北次二经》头一座山,在大河东边,头靠汾水,名为管涔山。山上没有树木,山下多产玉,汾水从这里流出,向西流,注入大河。《十三州志》说:汾水源出武州的燕京山。燕京山也就是管涔的异名。这座山峰峦重叠岩石很高大,只有杂草没有树木,泉源从南麓下流出,只是小水细流罢了。再向西南,两岸连山,山峰绵延不断。刘渊的侄儿刘曜曾隐居在管涔山上,夜里忽然有两个小童进来,跪下说道:管涔王派我们来拜见赵皇帝。献上宝剑一口,放在座前,再拜而去。他拿过灯烛来一看,剑长二尺,有异常的光泽,背上刻着字:神剑是皇帝所佩,用来除灭所有恶人。刘曜就佩上它,宝剑随时变作五色,后来刘曜终于成为胡王。汾水又南流,与东、西温溪汇合。温溪从左右附近溪流中出,水声很响,向两边流去,水上杂树相交,荫蔽着溪涧,涧上云雾缭绕。溪水下流,潭水升涨,水波回旋。又向南流经一座城的东边,这座城紧靠城墙堆积着岩石,侧面紧临汾水,俗称代城。又向南从二城之间流出,这座城斜向建造,两边紧临汾水,俗称侯莫干城,这是戎语,不知道它的真实名字。汾水又南经汾阳县故城东边。平川宽广,有高峻的山峰,平缓的流水。《地理志》说:汾水源出汾阳县的北山,向西南流去。汉高祖十一年(前196),把这里封给靳强为侯国,后来在这里屯垦,积聚粮食,称为羊肠仓。山上有羊肠坂,在晋阳西北,高坡上石级弯曲盘绕,好象羊肠似的,所以粮仓和山坡都取这名字。汉永平年间(58—75),浚治呼沱石臼河。按司马彪《后汉书·郡国志》:常山南行唐县有石臼谷。因想利用呼沱河的水,转运山以东的谷物。

同类推荐
  • 方略与施治:历朝对西南边疆的经营

    方略与施治:历朝对西南边疆的经营

    古代西南边疆包括今云、桂、黔诸省和川西南,以及曾隶属中原王朝的中南半岛北部地区。汉、晋、南朝、隋、唐、宋、元、明、清诸朝,对西南边疆有过不同程度的经营,南越、蜀汉、南诏、大理国等政权,也建立了各具特色的统治。西南边疆2000余年的变迁,勾画出跌宕起伏的演变轨迹,也留下迷离难解的诸多史谜。本书从治边方略与施治成效的视角,应用历史时段法、整体史法等较新的方法,对中原王朝和边疆政权于西南边疆的经营,进行较为系统和深入的探讨。
  •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历史常识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历史常识

    在数千年的进程中,中华民族以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勇于探索的精神风貌,为自己谱写下了波澜壮阔的辉煌画卷。本书内容有:不朽的辉煌建筑,像万里长城、大运河、皇家故宫等;惊叹世人的文明创造,像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印刷术等;让人感怀不已的英雄人物,像蔺相如、项羽、卫青、岳飞等。你想了解这些知识吗?那就不妨翻开本书会心一阅。
  • 霸权之锦绣行

    霸权之锦绣行

    这是虚拟的四国争霸,但能从中国历史中寻觅到蛛丝马迹。非穿越,不宫斗,有的只是群雄争霸,儿女情长,阴谋诡计。庞大的古代战争场面,权臣间的争权夺利,帝皇的心机与胸襟,江湖间的血雨腥风。究竟四国中谁是最后的霸主?谁最终统一神州?为江山,为美人,为权势……
  • 没有转正的皇帝

    没有转正的皇帝

    公元前662年八月鲁庄公薨,季友辅助公子斑即位,庆父从中作梗,不让公子斑住进宫廷,让公子斑住在舅舅家里,十月己末庆父派人杀公子斑······《左传》云:庆父不去,鲁难未已,故事就从今晚开始······
  • 人文春秋

    人文春秋

    《看历史》创刊8年来积累了大量优秀文章,这些文章在挖掘新史料的基础上往往会发表许多新观点,让读者获得新感受,受到新启发。杂志编辑部从几千篇文稿中进行精华筛选,并针对不同主题来展开作品的集结。《人文春秋》则是其中一辑。
热门推荐
  • 东风不及你温柔

    东风不及你温柔

    “你说吧,多少钱,我赔给你就是了。”她泪眼汪汪,整个人可怜的不得了。“你看我,像缺钱的样子么?”他霸道至极,将她一点点逼到墙角,一字一顿道:“我想要的,从来都只有——你——”
  • 马瑞芳趣话王熙凤

    马瑞芳趣话王熙凤

    本书是《马瑞芳趣话红楼梦》的延续,在这部作品中马教授以诙谐而幽默、生动而有趣味的讲述,解析了《红楼梦》中宝黛以外的至关重要的人物——王熙凤身上所潜隐的方方面面,充分显示了马教授深厚的古典文学根底和精湛的红学研究造诣。作品通过对王熙凤的全新解读,一方面是从围绕凤姐的故事及人物活动之蛛丝马迹中,探察、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真实想法;还有另一方面是探询、揣摩文本内外曹雪芹的艺术构思和创作意图。本书既是一部对王熙凤全面解密、解读、解析的美文,又是一部带有探索、悬疑意味的开放式文本;既是严谨的红学研究学术著作,同时也是一部通俗易懂的轻松风趣的学术随笔;既有学术价值,又具有可读性。
  • 玉箓资度解坛仪

    玉箓资度解坛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弑天逆流

    弑天逆流

    世界本如此,何必太欺人?我若不成魔,你耐我何?我既已成魔,你又耐我何?仙不是仙,魔既是魔,妖不是妖,人不为人,奈何天道如此,逆天而成魔,人也做得到,我既平凡,但却超俗......
  • 公元6000年异世界

    公元6000年异世界

    阿密自愿挑战时光旅行,来到了公元6000年,却发现景物虽然依旧,但这根本是个异世界;《狼嚎》、《血族猎人D》成了世界文学古典名著,只要搞懂鸡兔同笼,就可以拿诺贝尔奖,还有提着人头当球踢的阳光美少女、骄傲坏脾气的御姐、羞怯可人的纤柔少女……这是天堂吗?但是,等等……满月、变身、獠牙?还有猎杀血族的街头足球!原来,美少女是狼人,御姐是血族熟女。这是什么世界啊,人类呢?公元6000年,怎么都没有人类了呢?
  • 三十六计活学活用(25—36计)

    三十六计活学活用(25—36计)

    商场如战场,竞争即战争。在当今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竞争激烈,关系复杂,优胜劣汰的世界,人人者渴望事业成功,家庭幸福,人生顺遂。但想要在官场、商场、家庭和社会上为自己争得一席之地,进而立于不败之地,没有一套高超的处世哲学与计谋是根本行不通的。三十六计是依据古代阴阳变化之理,以辩证法思想论述了战争中诸如虚实、劳逸、刚柔、攻防等关系,做到“数中有术,术中有数”。
  • 洪水季节

    洪水季节

    警车呼啸着驶出黄草圩,雨就落了。雨点不大,一副疏疏落落的样子。许多人以为,大雨又不会来了。因为这两年来,天变得十分奇怪,一入梅季,常常是持续数日甚至是十数日的燥热,乌云低低地在头顶上扣着,怎么看都是要大雨滂沱的样子,却偏偏是稀稀拉拉蛤蟆撒尿一样地撒几滴,润润地皮就完事。害得往年进入梅雨季节常常需要防汛的黄草圩人,竟然连续两年从滁河中提水灌田。雨虽然一直稀稀疏疏,却送来了阵阵凉风,围在老水家门口的人觉得爽意阵阵。村长龙云阁抬头看了看天,说:“鬼天,可能又下不下来!”“下不来好,省得防汛。”有人跟着说。
  • 哲理荟萃

    哲理荟萃

    《微型小说·哲理荟萃》精选了近百年来中外著名作家创作的经典哲理微型小说。正如费尔巴哈说:“观察自然,观察人吧!在这里你们可以看到哲理的秘密。”这些名篇佳作在智慧性和艺术性方面都代表了世界的最高成就,具有很强的阅读性和欣赏性,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拥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些作品不仅能使我们感受到名家的聪明才智、思考能力和创作魅力,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供欣赏、学习和研究世界微型小说的范本,非常具有收藏价值。
  • 巨大灵

    巨大灵

    在村子里很多人死了。偶尔说起来,就说谁家爹、谁家妈、谁家弟兄姐妹死了。就像死的人无名无姓。死很久的,有个就叫褚文进的跛子,死在打鬼子那会儿。天不怕地不怕,领着几个村里人去摸炮楼,进去了就没再出来。其他的人叫什么,不记得了。不像褚文进有大号。叫大毛二毛,叫三黑四黑的村里人多了。说大毛二毛三黑四黑死了,活的人忌讳。没大号的,理应被人遗忘。褚文进俨然成了孤胆英雄,要忘记就似乎有了难度。这是有大号的好处。再进一步说,是有文化的好处。
  • 雕塑身体的美丽体操(女性生活百宝箱)

    雕塑身体的美丽体操(女性生活百宝箱)

    本书介绍了各种塑身美体的体操,包括放松身体的运动,针对腰、腹、腿部线条塑造的练习,有助于瘦手臂的运动等等,各套体操所需的设备简易,都是家中的生活用品,一条浴巾就能成为有用的体操用具。体操动作简单易学,编排合理,循序渐进,让您在家中就能实现身体的美丽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