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68100000002

第2章 清代考据学兴盛之谜

清代学术的代表是乾隆、嘉庆年间盛行一时的考据学。这一派学者称乾嘉学派。考据学或称朴学、汉学。表面上:当时中国一流的大学者们关心的是文字、音韵、版本、地理诸方面的琐碎考订,而在表象之下。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大变动。

清代考据学多被称为汉学,因为汉代学者重视利用实证方法研究儒家经典,与清代考据学有类似之处。宋代学者则注重义理之学,称为宋学,也称道学,他们以自己的学说解释儒家经典,在创立自身哲学的同时,破坏了经典的原始面貌和完整性,被清代考据学派鄙弃。

清初统治者实行严厉的措施控制知识分子的思想,知识分子自身也开始反思明末崇尚空谈的学风。究其原因,首先是由于明清易代之际政局不稳,统治者亟须重新整肃思想。第二,明中期以后文人结社、士大夫结党风气盛行,思想活跃,影响到封建统治的基础。明代盛行心学,士大夫平时袖手高谈心性,大敌当前却一筹莫展,清初一些思想家认为这些士大夫空虚不实,应该承担明亡的部分责任。第三,明中期以后中国国门逐渐打开,中国市场融入世界贸易体系之中,西方的思想、学术成果也经由传教士带人中国、引起知识分子的广泛兴趣。建立一些新兴学科如逻辑学、工程机械学等,西方有关天文、历算、地理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同时传播到知识阶层。更重要的是,随着西学的传人,西方人的学术严谨求实的研究方法逐渐被接受。四书五经的研究仅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而存在,地位有下降的危险。

清朝占据中原后,多次发布文告禁止文人结社,并且颁布禁海令,隔绝中国与海外诸国的自由交往,传教士或是被驱逐,或是圈居一地丧失了行动自由。西学的传播和研究受到限制,读书人重新回到埋头四书、五经的老路之中。同时,乾隆帝兴起的编修《四库全书》的文化工程需要四库馆臣们具有区分版本、辨别真伪、纠正错误的能力,而这些都是考据学的基础,官方的行动进一步推动了考据学的发展。在堵死学者们别的研究途径的同时,统治者唯独对考据学大开方便之门。

考据风气在明代中后期已露端倪。经过明末清初学术思想的调整,学者们对儒家经籍的研究已出现新盯趋势。以顾炎武、黄宗羲、胡渭、阎若璩等人为代表,他们批判空洞的理论,认为学术研究应该重视实证、经世致用,顾炎武提倡“舍经学无理学”,就是应从先秦儒家著人直接寻找理学源头,根本不提宋明理学。他的《日知录》是清代考据学的开山之作。

黄宗羲运用考据学的方法致力于开拓史学领域,不同于顾炎武的是,他经学、史学并重。他说:“问学者必先穷经,经术所以经世。不为迂儒,必兼读史。读史不多,无以证理之变化。多尔不求于心,则为俗学。”创立浙东史学派,得名的原因因为黄宗羲是余姚人,他的高足弟子万氏兄弟万斯选、万斯大、万斯同是宁波鄞县人。万斯同是《明史》的主要撰稿人,对所有问题一一加以考订。黄宗羲本人是明末儒学大师刘宗周的学生,既是经学大师,又是著名的史学家。他的著作同样代表了两方面的成就,如《明儒学案》、《二程学案》是思想史的著作、《易学象数论》是经学著作、《明史案》是史学著作。继承万氏兄弟并加以发扬光大的是全祖望与章学诚,全祖望七次校注《水经注》,章学诚认为“六经皆史也”,把儒家经典视为历史文献。

考据学在乾隆、嘉靖年间进入全盛期,代表人物为戴震、惠栋、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父子等人,分为皖派与吴派两大派,因为双方的领军人物戴震是安徽人,惠栋是江苏人。戴震身为四库馆臣,是文字音韵学的大家,他与徽州经学前辈江永,以及当时著名学者同为考据派大师的惠栋、钱大昕、王鸣盛等人是好朋友。戴震认为,经典的核心在于其中的“道”,阐明“道”的手段是词,词汇不外乎小学、文字。所以可由文字追溯语言,由语言直接了解古代圣人的心志。他的治学方法是先从文字学人手,从古书中校勘出正确的字,再求正确的音,然后对此字的义下一个正确的定义。他的著作如《孟子字义疏证》、《尔雅文字考》《声类表》等均是考证学派的代表作。戴震还是一位数学家,他从明成祖《永乐大典》中辑出当时已经散失的数学专著《孙子算经》、《九章算术》、《海岛算术》、《五曹算术》、《夏侯阳算经》。他自己的数学论著有《勾股割圜记》。戴震在把诸家作品收入《四库全书》时,也作了一番考订校释的工作,如宋朝人李如圭著《仪礼集释》,以东汉郑玄的注释为依据,戴震参考了唐代的石经,惠栋、沈大成的研究成果,改动十四个字,删去一百零六个字,增加二十四个字。戴震学生很多,其中有名者如王念孙、段玉裁、任大椿、孔广森、凌廷堪等人,都是考据学派的重要人物。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和王念孙的《广雅疏证》是代表了清代文字学的最高成就。王念孙之子王引之有《经传述闻》和《经传释词》,是读古籍必备的参考书,戴震及其传人在考据学的各方面均有建树。

吴派惠栋,弟子有江声、余萧客、沈彤等人,与王鸣盛、钱大昕等苏南学者联合成一个整体。惠栋绝意功名,只是秀才,继承父亲的学养,认为“凡古必真,凡汉皆好”,他专攻《易经》,出版了《周易述》、《易汉学》、《易例》等书。吴派弟子成就不及皖派。而王鸣盛、钱大昕、赵翼等人则卓然自成一家,他们批评戴震等人重视经学轻视史学,所作的《二十二史札记》、《十七史商榷》等书至今为中国古代文化研究者所必备。

考据学不仅得到朝廷的支持,一些朝廷官员也倾巨资赞助学者的工作。如阮元是一个著名人物,他历仕乾隆、嘉庆、道光三朝,除了本人是一位学者外,利用自己朝廷大员的身份,每到一地,注意培养人材,搜罗文献,编印了许多书籍,如《学海堂经解》,共搜集一百八十多种清人研究经学的作品,组织学者编成《十三经校勘记》。

道光年间,考证学走到末路,学者之间门户之见极深,考据陷入琐碎。考据应视为研究方法,但到清代后期,考据本身成为目的,对于别的学科一概斥之为“无本之学”。同时,注重义理阐释的“宋学”义理学派在清代同样得到继承,一些人或在理论中运用考据手法,将考据作为手段,或是批评“汉学”的主张,为义理学派辨护。

事实上,一些学者曾努力兼容考证学与义理学,如戴震的考据学名作《孟子字义疏证》,写作目的是为了正人心,澄清一些误人的“理”。通过考据语言,对《孟子》的考订,戴震建立了一套哲学学说。焦循(1763—1820)继承了戴震考据学与义理相结合的方法,创作《孟子正义》,考据作为学术研究的方法成为为义理服务的工具。他们不迷信先人对于儒家经籍的固有结论,用怀疑的态度看待先人的成果,在考证的基础上重新加以审视,通过考辨,经籍的原貌得以重现,导致对权威著作与权威学者的怀疑,如阎若璩《古文尚书疏证》考证出古文尚书是后人的伪作。严格考据使后世学者普遍养成科学、严谨的学风。西学有关天文、历数、文字学的最新成果也被吸收到儒家经籍的研究之中,西北史地、金石、诸子学等各专门学科成为新兴学科。

对经籍在各时代演变过程的考证,相当于重溯一遍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历程,这个重溯过程事实上成为对程朱理学的批判过程,在考据学家眼中,宋学的义理只代表道学家们的思想,丝毫不符合圣贤经典的原义,如毛奇龄就指出:“自孔孟不作,道学专行,圣道圣学,其不明于世者,越七百年于兹矣。”

道光以后,由于内忧外患加剧,知识分子担心国家的命运,龚自珍、魏源等新一代学者崛起,不满足于考据之学的流弊,考据学走向衰落。

同类推荐
  • 味道之第一宗罪

    味道之第一宗罪

    一切过度的沉溺,都是有罪。在西方文化传统中,“贪吃”被列为七宗罪之首。当饮食成为人类过分沉溺的欲望,其他一切淫邪的罪错便随之而来。在梁文道笔下,吃喝不仅仅是满足口腹之欲,而是人类社会文明的切片,它与音乐、民族、教养、情色甚至善恶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传统远去,喧嚣升起,品味变成炫耀的资本,饕餮之徒化身为美食家——人类因贪吃被驱除出伊甸园,背负起原罪,却为自己创造了另一座天堂。
  • 红白喜事主持辞及典型致辞

    红白喜事主持辞及典型致辞

    喜事庆典主持辞及典型致辞大全集——婚礼、宴会、生日、节日、葬礼、商务庆典及其他喜事庆典主持辞及典型致辞应有尽有,一书在手,主持辞及致辞再不发愁。从此不再做期期艾艾的“木讷者”——如果还在为找不到合适的主持辞而手忙脚乱,如果你还在为不知道如何开口表示祝贺而抓耳挠腮,《红白喜事主持辞及典型致辞》给你锦词妙句,让你能脱口而出;给你华章美文,让你能信手拈来。
  • 藏戏(E眼藏地行 卷四)

    藏戏(E眼藏地行 卷四)

    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藏族的聚居地以青藏高原为主,分布于我国西藏自治区、四川、青海、甘肃和云南等省。另外,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和不丹等国境内也有藏族人居住。藏族也是居住地海拔最高,距离太阳最近的民族。藏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文献典籍的种类之繁,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在我国各民族中仅次于汉族,位居第二。公元16世纪中叶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后,藏民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成员,与各兄弟民族生死相依,荣辱与共,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
  • 民俗实用大全(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民俗实用大全(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介绍中国的传统民俗风情:年节风俗、起名风俗、生活风俗、婚葬风俗、禁忌风俗、绝技风俗、信仰风俗等。
  • 上元之期:元宵节(文化之美)

    上元之期:元宵节(文化之美)

    元宵节又称灯火节,在南北朝时,灯火十分盛行。正月十五闹花灯因其一片光明的寓意和喜气洋洋的气氛,被人们称作良辰美景。无论男女老少,都会成群结队徜徉灯市,来领略“楼台上下火照火,车马往来人看人”的节日氛围。
热门推荐
  • 魔山(下)

    魔山(下)

    时间是什么?是一个谜——看不见摸不着,却又威力无比,是现象世界存在的一个条件,是一种运动,一种与物体的空间存在和运动紧紧结合在一起的运动。那么,没有运动,就没有时间?没有时间,也没有运动?只管问吧!时间是空间的一种功能?抑或相反?抑或两者原本是一回事?这可走得太远了!时间在行动,具有活动性,能够“产生效果”。什么样的效果?变异!这时不再是那时,此地不再是彼地,因为在它们中间有了运动。然而,由于人们用来计量时间的运动又是循环往复的,自我封闭的,这样的运动和变异差不多同样可以称为静止不动;因为那时不断地在这时重现,彼地不断地在此地重现。
  • 重生之妖孽成双

    重生之妖孽成双

    想她堂堂诡医,居然死在一帮杂碎手里,想想都不甘心。不料,她死都没死成,魂穿到一个小婴儿身上,目睹了壳子的生母被杀。身份之谜,神秘的面具男,神奇的契约兽,逆天的神器,处处都透着巧合,她,到底是什么人?无论她是谁,不论在哪个世界,她都不是任人宰割的人。一身出神入化的医毒术,逆天的修炼天赋,她,誓要成为站在最高处的那个人!
  • 明朝谋生手册

    明朝谋生手册

    家有良田百来亩,也算殷实小地主。奈何年方十四却突然被人叫爹,刚得手的功名眼看又要飞了,小秀才汪孚林表示压力山大。汪氏家训第一条: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隆万之交,世风奢靡,风月浮华,谋生却大不易,汪小官人不走寻常路的征途,就此开始。
  • 逆天系统之人生赢家

    逆天系统之人生赢家

    左手一个聚宝盆,右手一个摇钱树,中间摆着一个大礼包~想不走上人生巅峰都难!
  • 青春不懂爱之相爱相杀

    青春不懂爱之相爱相杀

    刚从加拿大回国的许筠豪在一次偶遇中对邵舒妍一见钟情,刚好两人当晚要参加同一个晚会,晚会上本想抓弄人的邵舒妍却被许筠豪霸气抓去跳舞,气得邵舒妍发誓要好好报复,两人的生活从此交织在了一起,两人强大的魅力却又各引狂蜂浪蝶……好不容易两人在一起又因青春不懂爱,总是误会重重……
  • 龙的崛起(王与巫师·第一卷)

    龙的崛起(王与巫师·第一卷)

    If you thought that there was no reason left for living after the end of the Sorcerer’s Ring series, you were wrong. In RISE OF THE DRAGONS Morgan Rice has come up with what promises to be another brilliant series, immersing us in a fantasy of trolls and dragons, of valor, honor, courage……
  • 从仙界归来的厨神

    从仙界归来的厨神

    一个男人,五年前,老婆跟人跑了,留下一个女儿,自己出了车祸后神秘失踪;五年后,他回到这个城市,在影视城开了家小吃店,蛋炒饭199元一碗,明星来了,态度不好,那就爱吃不吃,吃了不过瘾,还想要?不卖!作为一名厨神,个性很重要……
  • 玄武封印

    玄武封印

    "世纪开创,造物主归,四方世界,神统之域。玄武混沌,朱雀生灵,青龙傲天,白虎地影。玄武原罪,诸神混战,遮天蔽日,血麓漂江。造物神罚,玄武封印。"
  • 孩子的村庄

    孩子的村庄

    毕堃霖,汉族,笔名诗经女子,生于1987年,陕西商洛山阳人。创作长篇小说《天使的笑》《花样年华草样心》,散文随笔集《花染禅意》,中短篇小说集《花一开满就相爱》《孩子的村庄》,诗集《梦为马》等300万余字。陕西省作协会员、陕西省青年作协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现供职于山阳文联,《天竺山》杂志编辑。二峪河是隐没在陕南秦岭深山中一个小至没影的村庄。纵横交错的陕西地图上你是找不见它的,除非将搜索的范围从省缩小到市县,才有可能看到,细细短短的两条线汇到了一处,旁边标着“二峪河”的字样。沿着河川前前后后扯了十多公里的村子也随了这条河命名为“二峪河村”。
  • Two Men of Sandy Bar

    Two Men of Sandy Ba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