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70200000017

第17章 我愿身为云,东野变为龙(2)

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

乐也者,郁于中而泄于外也,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者,物之善鸣者也。维天之于时也亦然,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是故以鸟鸣春,以雷鸣夏,以虫鸣秋,以风鸣冬。四时之相推敚,其必有不得其平者乎!

其于人也亦然,人声之精者为言;文辞之于言,又其精也,尤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

世间大多事物不得其平就要鸣,草木无声,风吹动它而鸣;水没有声音,风吹荡它而鸣。水波涌起,是因为有外力激之;水流急速,是由于受到阻塞;水沸腾起来,是因为有火煮之。

钟磬本没有声音,敲击它才能鸣响。人发表言论也是这样,有不得已的感受后才会有言论,他的歌声是有思绪的,他的痛哭亦是因为有怀念。所以那些从口中发出的声音,大概都是因为心有不平吧!

音乐,把郁结于内心的东西向外抒发,然后选出那些善鸣的器物让它们鸣响。钟、磬、琴瑟、箫、笙、埙、鼓、木等八类乐器,是器物中善鸣的。

天的四时更迭也一样,选择那些善鸣的让他们为自己鸣响。所以利用鸟来为春天鸣,利用雷为夏天鸣,利用昆虫为秋天鸣,利用风为冬天鸣。春夏秋冬的推移,亦是因为它们必有不平的地方呵!

人也一样,其声音的精华是语言。而文辞对于语言,又是它的精华,所以就要选择那些善鸣者来为人间鸣响。

所以——

在唐尧、虞舜时代,贤士咎陶、能人大禹,他们是善鸣的,就用他们为这个时代鸣响。

那舜时代的音乐家夔不能用文辞来鸣,就用了乐舞《韶》来鸣。

夏王太康无道失了国,被后羿赶在了都城之外的土城安居,他的五个弟弟用《五子之歌》来鸣之,唱自己祖上大禹的功德:“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唯邦本,本固邦宁——我们的祖先大禹曾经训导子孙说,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只有根本稳固了,国家才能安宁……”

在殷商为其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等都做出卓越贡献的大臣伊尹为殷商鸣,而被尊为儒学奠基人,孔子一生最崇敬的古代圣人之一周公则为周朝鸣。

等周朝衰微,孔子这些人开始鸣响,他们的言论影响深远,所以书上说“上天要让孔夫子成为制作法度晓谕人民的人”。在这之后,庄子就用他那广大而不着边际的文辞来鸣。

楚国是大国,当它灭亡了,就有屈原来鸣。而臧孙辰、孟轲、荀况,则是用儒家之道来鸣。杨朱、墨翟、管仲、晏婴、老聃、申不害、韩非、慎到、田骈、邹衍、尸佼、孙武、张仪、苏秦这一班人,都是用他们的学说来鸣。

秦朝的兴盛,有李斯鸣之。汉朝的时候,司马迁、司马相如、扬雄是最善于鸣的。之后的魏、晋时,鸣的人都赶不上古代,然而也未曾绝断。这个时代即使是那些善鸣的,他们发出的声音清淡虚浮,他们的节奏短促急迫,他们的辞藻艳丽而悲伤,他们的志趣松懈而放肆,他们运用的言辞散乱而无章法……

而唐朝之所以有这般的天下,也是因为有陈子昂、苏源明、元结、李白、杜甫、李观,都能用他们的才能来为这个时代鸣响。生在他们后面的孟郊,也开始以他的诗来鸣——

“孟郊东野,始以其诗鸣,其高出魏、晋,不懈而及于古,其他浸淫乎汉氏矣。从吾游者,李翱、张籍其尤也。三子之鸣信善矣,抑不知天将和其声,而使鸣国家之胜耶?抑将穷饿其身,思愁其心肠,而使自鸣其不幸耶?”

在登第之前,孟郊是个梦想没有实现的失意者,而在这之后,他还是个梦想实现后的失意者。他一生没有太大的波峰,都是在低谷中流去。他甚至都没看到退之的显赫之时,就去世了,他给退之留下的永远是一个郁郁离去的背影,要让为他心痛的退之为他发出这著名的“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之悲。而他们两人在这个时代,都有不能言之苦。

一年后,韩愈也分司东都,赶来洛阳,与孟郊同寓有四年之久。上次韩愈在汴州,孟郊也去往汴州,这次孟郊在东都,韩愈也来到东都。不得不说,一次是巧合,两次就是有情有意了。

在洛阳,孟郊的母亲去世了,孟郊辞官,是年59岁。韩愈也离开洛阳,回到了长安,步步高升。孟郊一直都如他的诗:“我有赤令心,未得赤令官。终朝衡门下,忍志将筑弹。”

后来,孟郊的孩子也接连夭折了,连丧三子的孟郊非常伤心,写了一首《杏殇》,说:“杏殇,花乳也,霜翦而落。因悲昔婴,故作是诗。”

冻手莫弄珠,弄珠珠易飞。惊霜莫翦春,翦春无光辉。

零落小花乳,斓斑昔婴衣。拾之不盈把,日暮空悲归。

地上空拾星,枝上不见花。哀哀孤老人,戚戚无子家。

岂若没水凫,不如拾巢鸦。浪鷇破便飞,风雏袅相夸。

芳婴不复生,向物空悲嗟。

应是一线泪,入此春木心。枝枝不成花,片片落翦金。

春寿何可长,霜哀亦已深。常时洗芳泉,此日洗泪襟。

儿生月不明,儿死月始光。儿月两相夺,儿命果不长。

如何此英英,亦为吊苍苍。甘为堕地尘,不为末世芳。

……空遗旧日影,怨彼小书窗。

日本的小林一茶的女儿去世的时候,一茶也这么写过:“……她遂与舜花同谢此世。到了此刻虽然明知逝水不归,落花不再返枝,但无论怎样达观,终于难以断念的,正是这恩爱的羁绊。”此后他写得一首俳句,说孩子的去世如露垂芳草:

露水的世,

虽然是露水的世,

虽然是这样。

在长安的韩愈,想象着那个整日望着小书窗怀念孩子的孟郊,怕其悲痛过度,写一首天命诗劝他,其序云:“东野连产三子,不数日辄失之。几老,念无后以悲。其友人昌黎韩愈,惧其伤也,推天假其命以喻之。”

……天曰天地人,由来不相关。吾悬日与月,吾系星与辰。

日月相噬啮,星辰踣而颠。吾不女之罪,知非女由因。

且物各有分,孰能使之然。有子与无子,祸福未可原……

两个好友,一个直冲天霄,一个却如残花,低到尘埃里,渐渐萎谢。

孟郊的生命已经进入不断衰败的暮年。此刻,他很想念韩愈“前日远别离,今日生白发。欲知万里情,晓卧半床月。常恐百虫秋,使我芳草歇。”他跟正踌躇满志的韩愈说:“何以定交契,赠君高山石。何以保贞坚,赠君青松色。”送一块高山石,是要退之磨一片嵌岩,书千古光辉,铭万古深情。

韩愈正在江汉给孟郊写回诗,说会听孟郊的一句忠言:“众人尚肥华,志士多饥羸。愿君保此节,天意当察微。”这也是孟郊对知己最后的忠言,而韩愈回的也是此生他们互酬的最后一首诗:

江汉虽云广,乘舟渡无艰。流沙信难行,马足常往还。

凄风结冲波,狐裘能御寒。终宵处幽室,华烛光烂烂。

苟能行忠信,可以居夷蛮。嗟余与夫子,此义每所敦。

何为复见赠,缱绻在不谖。”

倥偬年华,缱绻不忘。他们一生如高山流水,如春风芳华,月白秋露,宋人李纲《梁溪集》云:“韩豪如春风,百卉开芳林;郊穷如秋露,候虫寒自吟;韩如铿金石,中作韶濩音;郊如击土鼓,淡薄意亦深。”

而清人方世举《兰丛诗话》云:“韩如出土鼎彝,土花剥蚀,清绿斑斓;孟如海外奇楠,枯槁根株,幽香缘结。”

他们是在一起的,他们的诗相称,他们的心相依,流水成章,高山俯首,高山长歌,流水瞻仰。

这是退之给东野的最后一首诗,也许孟郊都无缘见到,此时有人以官职相邀孟郊出仕,孟郊携家眷前往,病死在赴任途中。

是为814年。

因孟郊没有儿子,孟郊的夫人亲自到韩愈家报丧,韩愈当即在家设了孟郊灵位,在他灵前哭祭。当孟郊的朋友听到这个消息,都纷纷到韩愈为孟郊设的灵堂前吊唁。

之后,有人请韩愈替孟郊写墓志铭。韩愈是个写墓志铭的高手,一生为很多人写过墓志铭,有些人甚至到了请不到他写墓志铭而死不瞑目的地步。但是此刻,他却不忍为老友写这最后的一篇文章,哭说:“呜呼!吾尚忍铭吾友也夫!”

但当今世上,能为东野写这墓志铭的,除了退之,还能有谁?!

在兴元老百姓纷纷出资帮助下,孟家得以办理丧葬,而有人来跟韩愈催要墓志铭,说是不然就无法安葬死者。最终,韩愈写成《贞曜先生墓志铭》:

先生讳郊,字东野。父庭玢,娶裴氏女,而选为昆山尉,生先生及二季酆、郢而卒。先生生六七年,端序则见,长而愈骞,涵而揉之,内外完好,色夷气清,可畏而亲。及其为诗,刿目鉥心,刃迎缕解,钩章棘句,掏擢胃肾,神施鬼设,间见层出。惟其大玩于词,而与世抹杀,人皆劫劫,我独有余。有以后时开先生者,曰:“吾既挤而与之矣,其犹足存耶!”

年几五十,始以尊夫人之命,来集京师,从进士试,既得,即去。间四年,又命来,选为溧阳尉,迎侍溧上。去尉二年,而故相郑公尹河南,奏为水陆运从事,试协律郎,亲拜其母于门内。母卒五年,而郑公以节领兴元军,奏为其军参谋,试大理评事,挈其妻行之兴元,次于阌乡,暴疾卒,年六十四。买棺以敛,以二人舆归,酆、郢皆在江南。十月庚申,樊子合凡赠赙而葬之洛阳东其先人墓左,以余财附其家而供祀。

将葬,张籍曰:“先生揭德振华,于古有光,贤者故事有易名,况士哉!如曰‘贞曜先生’,则姓名字行有载,不待讲说而明。”皆曰:“然”。遂用之……

先生讳郊,字东野。父亲孟庭玢,娶裴姓女为妻,曾任昆山县尉,他在孟郊的两个弟弟孟酆、孟郢出生后就过世了。先生六七岁时就明白事理,成年以后更加超然出众。博览群书又求精深,修身行事接近完美,气色平和让人亲近又敬畏。他写诗触目惊心,条理清晰,精雕细琢,呕心沥血,神出鬼没,层出不穷。先生专心于文学创作,而把名利之心抹杀干净,人皆汲汲追求功名,独先生一人自得余味。有人劝先生可以在功名利禄上下点功夫,他却说:“我已把功名利禄让给别人,又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呢?”

在先生将近五十岁的时候,才遵照老母的意思到京城参加进士考试,登第之后,未任官又回去了。四年后,老母又命他进京待选,被任命为溧阳县尉,先生即把老母接到溧阳奉养。做了二年县尉后,前宰相郑公担任河南尹,推荐并起用先生任水陆运输属官,代理协律郎。到任后,又亲拜老母到门内。老母去世后五年,郑公统辖兴元军,奏请先生任随军参谋,代理大理评事。先生携妻子赴任兴元,抵阌乡时,暴病身亡,终年六十四岁。家人随即在当地买棺敛身,租用马车回归洛阳。其时他的弟弟孟酆、孟郢都在江南。十月庚申,樊子汇合各家所具丧仪将先生棺椁葬于洛阳东郊孟氏墓地,把剩余的钱交给其家人用作平时供祭。

将落葬时张籍提议:“先生事母竭尽孝道,做诗独树一帜,给古圣今贤增添了光彩。凡贤良之人故世都有谥名,何况先生这样的仕者?我提议用‘贞曜先生’为谥号,则先生的姓、名、字、操行都在其中了。只要一看这个谥号,不用说,就能知道先生的为人。”大家都说好,遂定下来用这个谥号……

宋朝《梁溪漫志》云:“自六朝诗人以来,古淡之风衰,流为绮靡,至唐尤甚。退之一世豪杰,而亦不能自拔于习俗。东野独一洗众陋,其诗高妙简古,力追汉魏作者。正如倡优杂沓前陈,众所趋奔,而有大人君子垂绅正笏,屹然中立,退之所以深嘉屡叹,而谓其不可及也。”

爱他镜破不改光,爱他兰死不改香;爱他讵知文字力,莫记日月迁;爱他一掬灵均泪,千年湘水文;爱他分明碧沙底,写出青天心;爱他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爱他忽惊明月钩,钩出珊瑚枝。灼灼不死花,蒙蒙长生丝;爱他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爱他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爱他的诗,爱他这个人。尽管他们相遇时,东野已经老了,但不妨碍他把情种下,所以退之的这种感情比爱情更纯粹,更深切。而东野遇见退之的时候,亦是千寻已久,才在知天命时找到这个命定的知己。

姜太公六十多岁才遇见周文王,黄忠六十岁跟刘备走,孔子七十多岁遇项橐,孙悟空五百岁遇见唐僧,白素贞一千多岁遇见她的爱人,东野遇见退之时,五十岁,人生已晚,遇见不晚,还可把情深种。人生,不怕旅途遥远,只怕错过遇见。

浩瀚天下,退之只愿跟东野双双齐飞,在他眼中,他们都是一对凤凰来仪:

双鸟海外来,飞飞到中州。一鸟落城市,一鸟集岩幽。

不得相伴鸣,尔来三千秋。两鸟各闭口,万象衔口头。

春风卷地起,百鸟皆飘浮。两鸟忽相逢,百日鸣不休。

有耳聒皆聋,有口反自羞。百舌旧饶声,从此恒低头。

得病不呻唤,泯默至死休。雷公告天公,百物须膏油。

自从两鸟鸣,聒乱雷声收。鬼神怕嘲咏,造化皆停留。

草木有微情,挑抉示九州。虫鼠诚微物,不堪苦诛求。

不停两鸟鸣,百物皆生愁。不停两鸟鸣,自此无春秋。

不停两鸟鸣,日月难旋輈。不停两鸟鸣,大法失九畴。

周公不为公,孔丘不为丘。天公怪两鸟,各捉一处囚。

百虫与百鸟,然后鸣啾啾。两鸟既别处,闭声省愆尤。

朝食千头龙,暮食千头牛。朝饮河生尘,暮饮海绝流。

还当三千秋,更起鸣相酬。

诗中不停的两鸟鸣,这是他和他的凤凰于飞,梧桐是依。

他的心,东野懂得,以《晓鹤》一曲回应他:

晓鹤弹古舌,婆罗门叫音。应吹天上律,不使尘中寻。

虚空梦皆断,歆唏安能禁。如开孤月口,似说明星心。

既非人间韵,枉作人间禽。不如相将去,碧落窠巢深。

所以韩愈对孟郊,其情苍然以深,而孟郊对韩愈,其心皦然以清。不如相将去,碧落窠巢深。

同类推荐
  • 鸿飞集

    鸿飞集

    本书主要内容为:第1章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我和裴步高同时走进大学校门。在那个高雅圣洁又朴实无华,学风浓郁而鸟语花香的田园式的校园里,共同度过了平常而特殊的五个年头。
  • 爱你如诗美丽(纪伯伦全集)

    爱你如诗美丽(纪伯伦全集)

    本书收入了纪伯伦不为人知的大量散文、杂文、演讲、译文、箴言录等等,纪伯伦的诗歌才华掩盖了他作为冠绝一世的散文家的身份。这是目前全球收录纪伯伦散文、杂篇最全的一本书。从这本书中你可以看到一个慷慨激昂、横眉冷对的纪伯伦,或许这才是他作为20世纪最富盛名的思想家该有的一面。文中饱含纪伯伦对时代、民族、家国的忧思,因为这本书,他足以和鲁迅一起留名青史。
  • 傅山故里文丛·诗歌卷(上)

    傅山故里文丛·诗歌卷(上)

    《傅山故里文丛》是由太原市尖草坪区文联和尖草坪区三晋文化研究会共同主编的一部大型丛书。共分诗歌、散文、小说三卷,约100万字,有诗歌200首,散文180篇,小说80篇,入选作者80人。作品反映了尖草坪区近三十多年来的文学创作风貌。本书为诗歌卷。
  • 李希凡文集(第一卷):中国古典小说论丛

    李希凡文集(第一卷):中国古典小说论丛

    本书稿为《李希凡文集》(七卷本)之一种,收录作者论四大古典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等的评论文章41篇,为读者认识与了解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与途径。全书具有充沛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论证严密、观点中肯,风格厚重大气。
  • 愿时光清浅,许你安然:李清照的词与情

    愿时光清浅,许你安然:李清照的词与情

    本书为诗词鉴赏类图书,以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深刻的情感解读为重点,中间穿插李清照的词,以散文化笔法点评、赏析,并结合李清照的经历进行个性化、情感化解读。
热门推荐
  • 蓦然情深,深几许

    蓦然情深,深几许

    如果说她是来自地狱的恶魔,只适合存于黑暗,那么他就是来自天宫的谪仙,只适合高入云端。他的淡漠和心善一点一点将她那颗阴暗狠辣残忍的心融化。她的狠毒和算计却让他想要逃离。她本是天之娇女,手段狠决,雷厉风行。本该荣华一生,高高在上却愿意为他舍去一切只为给他一个承诺。而换来的却是他亲手将她推入悬崖,差点命丧黄泉。当她狠心放下他,带着满腔的恨意归来,绝情的将自己所谓的亲人残害荣登皇位时,她可有过后悔?他可有不忍?“萧容,你记住了,本王不是非你不可,离去便不再回来,你好自为之。”帝无璇绝情的话语刚落便毫不留恋的转身离去。
  • 烈妃孤魂之这个王爷不太冷

    烈妃孤魂之这个王爷不太冷

    她,无形无魄,是抹孤魂。趁鬼门关大开之际,逃窜人间。他,在冷宫出生,从小受尽冷落欺凌。从那时起,他便下定决心有朝一日,他定要万人之上。他,修行千年,守护了她千年。他爱她,所以他允许她爱上别人。她,父母早逝,幸与他指腹为婚。从她记事起,便认定他便是她今后的依靠。他,自从知道父母给他指腹为婚后,便逃家上山学法,并立志成为一名除魔降妖的方士。他,是鬼门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鬼门少君,他的身份便注定了他这永生永世无法逃脱的责任。她,孟婆亭最后的孟婆,从她成为孟婆的那刻起,便注定了他们的缘分已尽。他们与她们,不同的人,不同的身份,在面对爱情抉择时,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 彷徨歧路:晚清名士李慈铭

    彷徨歧路:晚清名士李慈铭

    晚清名士李慈铭,在当时身名显赫,死后却渐不彰。处身于时代大变局中的古代知识分子,其人生选择的得失颇可值研究借鉴。本书围绕李慈铭的生平、学术思想、学术贡献、诗文创作等方面,着重论述了李氏在诸方面的重要成就,也解剖了他在选择中的困局,并辟专章讨论了19世纪中期的乡村文学生活。
  • 每天学点创意学大全集(超值金版)

    每天学点创意学大全集(超值金版)

    创意就是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的想法。创意是对传统的叛逆,是打破常规的大智大勇,是一种智能拓展,是破旧立新的循环式上升。看一看我们现在生活的世界,想一想若干年前的地球,我们不难想象,假如人类没有了创意将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
  • 赤砂之蝎的漫威

    赤砂之蝎的漫威

    意外穿越之后,获得了赤砂之蝎的记忆,这是一个在漫威世界挂着蝎头卖狗肉的故事。
  • 好父母胜过好老师

    好父母胜过好老师

    《好父母胜过好老师》内容:父母对于孩子多有两种极端的心理,一是忽视,二是期望太切,都于儿童有害。忽视则任其像茅草一样自生自灭,期望太切不免揠苗助长,反而促其夭折。所以,合理的教导是解除儿童痛苦、增进儿童幸福之正确路线。
  • 贵州榜样

    贵州榜样

    本书是贵州省委宣传部牵头,贵州日报报业集团组织编写的30余位贵州先进典型人物。他们有盲人教师刘芳;有呕心沥血的县委书记姜仕坤;有为民引水,力拔穷根的81岁村支书黄大发;有“中国生态英雄”、“贵州造林王”吴庆贤……贵州榜样的名字在全社会广为传颂,贵州榜样的感人事迹,在人们心中久久回响,他们是在贵州崇山峻岭深处挺起的铮铮脊梁,他们是贵州人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精神丰碑。展示创新发展的新形象,凝聚苦干实干助跨越的精气神,传递同心同德奔小康的正能量,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无比强大精神力量。
  • 父亲的风烟岁月

    父亲的风烟岁月

    父亲是一名新四军老兵,曾经是新四军军部特务团、华野、第三野战军直属特务团战士,跟随陈毅司令员南征北战,参加和经历了"枣庄战斗、宿北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南麻、临驹战役、沙土集战役、睢杞战役、开封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等大小战斗、战役几十次。在战斗中先后荣立三等功六次,四等功五次。一九四七年三月七日,在山东淄博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身为首长身边的警卫战士,父亲的经历丰富而感人,透露出许多和首长们在一起的难忘历程,是我和父亲十几年的心血之作。
  • 天才少女的恶魔男友

    天才少女的恶魔男友

    一个是天才刻苦的平民女孩,一个是纨绔腹黑的高门子弟,一场青春的盛宴,一段纠葛的爱恋,一份朴素迷离的身世背景。当她第一次见到他,并且压倒他的时候,她就发誓要征服这个傲娇的男人,但是到底是征服还是被征服,只有米小乐自己知道。
  • 话农家

    话农家

    这就是一本家长里短,丁家二房在命运的捉弄下,兄妹两人相依为命,各自找到幸福的故事。在这期间,他们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最终完美落幕,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生活还在继续,未来等待谱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