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72100000002

第2章 Chapter 1

我一六三二年出生在约克市一个体面家庭。我们不是地道的本地人,因为我父亲是德国不莱梅市人。他到英国后,最初定居在赫尔市,靠做生意置办了一份家产,后来收手搬到约克市居住,在那儿娶了我母亲。母亲娘家姓鲁滨逊,是当地的名门望族。因此我被起名叫鲁滨逊.克鲁兹涅尔,但是由于当地人发音的变化,把我们叫做“克罗索”,我们自己也就这样叫,这样写。所以我的朋友们也就一直这样叫了。

我有两个哥哥,一个曾是驻佛兰德的英国步兵团中校,这支部队曾由著名的罗加特上校指挥。这个哥哥后来在敦刻尔克附近与西班牙人作战时阵亡。至于我的另一个哥哥的下落,直到现在我也一无所知,正如后来我父母不知道我的下落一样。

作为家里的第三个儿子,我没有正经学过什么手艺。很小的时候,我满脑子就充满了到处闯荡的念头。我父亲是一个传统的人,他让我受了相当不错的教育,除了家庭教育之外,还让我上过乡村义务学校。父亲原指望我学法律,但我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一心想航海。我对航海的执着使我既不遵从父亲的意愿和严命,也不听从母亲和朋友们的恳求和劝说。我这种固执的天性,仿佛注定了我未来生活的不幸。

我父亲是一个明智而严谨的人,由于预见到我计划中的危险,他向我提出了不少严肃而中肯的忠告。一天早晨,他把我叫到他的房间(他患有痛风病,行动不便),非常恳切地对我进行了一番规劝。他问我,除了仅仅为了到处瞎跑外,我还有什么理由离开自己的家庭和故乡。他认为,在家乡,我很有机会仰仗亲友的引荐大展宏图,依靠自己的努力和勤奋置一份家业,过一种安逸而舒适的生活。他告诉我,那些到海外去冒险,去创业,或以非凡的业绩扬名的人,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穷途末路之人,另一种是资产雄厚、野心勃勃之人。可是这两种情况对我来说不是过低,就是过高。他说我的社会地位居于这两者之间,或者也可以称为中间阶层。以他多年的经验,他认为这是世界上最好的阶层,最能给人以幸福。因为它既不像体力劳动者那样吃苦受累,也不像那些上层人物被骄奢、狂妄、尔虞我诈所烦恼。他告诉我这种生活地位的幸福可以用一件事来证明,那就是,所有的人都羡慕这种生活,许多帝王都常常感叹他们出身高贵的不幸,但愿自己出生在贵贱两种人之间。许多睿智之人都证明了这种地位是衡量幸福的标准。他们经常向神祈祷,希望既不要过于贫困,也不要过于富有。

他让我注意到并始终记住,不论是上层社会还是下层社会都会遭遇生活中的不幸,而中间阶层的人就很少有灾难,也不会像上层社会或下层社会那样大起大落。不仅如此,中间阶层既不会像那些贵族阔佬一样,由于过着骄奢淫逸、挥霍无度的生活而心力交瘁,也不会像那些贫苦穷人一样,由于过着终日劳苦、缺吃少穿的生活而疲惫不堪。他又说,只有中间阶层才可以享受生活的美德和欢乐。伴随中产之家生活的永远是安定和富裕。他还说,沉稳谨慎、温和折中、宁静健康、交际广泛、身心愉悦,所有这些幸福都属于中间阶层的人。处于这个阶层的人可以悠闲度日。

接着他又真诚而和蔼地劝我不要耍小孩脾气,不要自寻烦恼,因为就事理和我的家庭出身而言,这些烦恼都是可以避免的。他说,我用不着自己找饭吃。他说他将竭力帮助我过上他向我推荐的那种生活。他说如果将来我不能过一种安宁幸福的生活,那也只能怨我的命不好或者怪自己,不能怨他。因为他得知我的不好打算后,已经尽了责任,提出了警告。总之,如果我听话,呆在家里,他一定设法帮助我。但他决不给我远游以任何鼓励,免得对我的不幸负责。最后,他又叫我以哥哥为戒。他说,他曾经同样认真地规劝过我哥哥,叫他不要到佛兰德去打仗,但是他不听,凭着年轻气盛加入了军队,结果丢了性命。他接着说虽然一方面他会不停地为我祈祷,但另一方面他敢断言,如果我非要愚蠢地走这一步,上帝一定不会保佑我,并且当我将来孤立无援、走投无路时,我一定会冷静下来想一想,悔恨自己当初没有听从他的忠告。

事后想起来,他最后这段话确实很有先见之明,虽然我敢说当时连他自己也不知道。在谈到我那丢了性命的哥哥的时候,我见他已是泪流满面。当他讲到将来我一定要后悔,要孤立无助、走投无路时,竟伤心地中断了谈话,说他的心已经充满了忧伤,再也说不下去了。

他的这段话深深地打动了我。真的,谁又能不被感动呢?我决定打消去闯荡的念头,按父亲所说的关在家里。但是,唉,没过几天,我就把这个决心忘得一干二净。简单地说,几个星期后,为了避免父亲再对我进行劝阻,我决定逃得远远的。可是,我却没有说干就干。我要等母亲高兴的时候告诉她我是一门心思要到海外去见识见识,除此之外我什么事都不想做,父亲最好能答应我,不要逼我擅自出走。我说我已经十八岁了,无论是去做学徒还是去给律师做助手都未免太迟了。我说如果让我去干这些事,我保证一定不会等到满师就会弃师而逃,跑去航海。要是她肯帮我向父亲说说情,让我出去闯一次,等我回来后,不再喜欢出海了,我就再也不出外闯荡,保证加倍努力工作,以弥补我浪费的时间。

我这番话使母亲非常恼怒。她告诉我,她知道跟我父亲谈这个问题是没有用的,因为他太清楚个中的利害关系,绝对不会同意这种对我有害的事。又说她真弄不明白,在父亲对我进行过那样的谈话、那样谆谆告诫之后,我怎么会又想到这件事情。她说,总之,假如我自寻绝路,谁也不会来帮助我。我也不用妄想他们会答应这件事。至于她自己,她是不会帮我走绝路的,免得我以后说当时父亲不同意,而母亲是同意的。

虽然母亲说是不向父亲传达我的话,可是我后来却听说,她把我们的全部谈话都告诉了他,我父亲听了之后,甚是担忧,叹了口气说:“这孩子若呆在家里,或许会很幸福,可是如果他非要到外面跑,他就会成为世界上最苦命的人。我不能答应他。”

事后不到一年,我竟然逃走了。在这一年里,尽管大家都劝我干点正事,但都被我固执地拒绝了。我经常同父母争辩,抱怨他们这样武断地反对我的志向。有一天,我偶然去了赫尔市。刚到的时候,我并没有要逃跑的意思。可是当时,我的一位同伴正打算坐他父亲的船去伦敦。他用一般船上人招募水手的方式怂恿我跟他一块儿去,还说不要我一分钱。我没再同父母商量,甚至连一个口信都没给他们,只好听其自然,让他们去打听我的下落了。我既没有请求上帝或是父亲的祝福,也没有考虑一下当时的处境和后果,就在一六五一年九月一日那个不祥的时刻踏上了一艘开往伦敦的船。我相信,从来没有任何年轻冒险家的不幸比我的开始得更早、持续得更久。船刚驶出亨伯河口,便狂风骤起,巨浪滔天。因为从来没坐过船,我身体极度不适,心里非常恐慌。这时我开始认真反思我的所作所为。我私自离家出走,完全不顾责任,现在受到上天惩罚也是应得的报应。父母的忠告,包括父亲的眼泪、母亲的哀求都重新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我的良心(当时还没有像后来那样顽固不化)开始责备我藐视别人的忠告、背弃对上帝对父亲的职责。

这时风势越来越大,海面上波涛汹涌。虽说这海浪还没有像我后来几次以及过了几天所见到的那样汹涌澎湃,但对我这个头次出海且对大海一无所知的年轻水手来说,足以令我胆战心惊了。我觉得每一个巨浪都仿佛要把我们吞下去。每次我们的船跌落到浪谷,我都以为我们浮不起来了。在这种极度的痛苦中,我发了许多誓,并多次下决心,假如上帝在这次航行中留下我的性命,假如我有一天再踏上坚实的陆地,我要径直回家,跑到父亲身边,一辈子不再坐船了。以后我一定听从他的忠告,再也不自讨这种苦吃了。我现在觉得他关于中间阶层生活的看法非常正确。我觉得他一辈子实在过得舒适惬意,既没有碰到过海上的狂风巨浪,也没有遇到过陆地上的艰难困苦。我决定要像一个真正的回头浪子,回到父亲身边去。

这些明智而清醒的想法在暴风雨发作的时候,甚至在它停止后的一小段时间内,一直盘踞在我的脑海里。但到了第二天,一切都风平浪静时,我又开始有点习惯这海上生活了。不过我还是整天没精打采的,因为我还有点晕船。到了傍晚,天气完全晴了,风也完全住了,继之而来的是一个美丽可爱的傍晚。傍晚的落日是那样清晰,第二天早晨的日出也同样明朗。此时风平浪静,阳光明媚,海面上的这种美景,真是我从未见过的。

我因为头天晚上睡得很好,也不晕船,心里非常高兴,看见头一天那样汹涌可怕的海面这会儿竟变得这样平静可爱,甚感惊诧。这时,那位怂恿我上船的朋友生怕我因昨日的风暴决心不定,来到我身边,拍拍我的肩头说:“喂,伙计,现在觉得好点了吗?昨天晚上起的那阵小风把你吓坏了吧?”我说:“那是小风吗?那可真是可怕的大风暴。”他回答说:“大风暴?傻瓜,你把它叫做大风暴?嗨,其实那算什么!我们的船很坚固,海面又这么宽阔,那点风算不了什么。不过你毕竟还只是个新水手,这也难怪。来,我们喝一碗甜酒,把这些都忘了吧。你看今天的天气多美呀!”这段伤心的经历我就长话短说吧。总之,我们遵循了一般水手们走的老路。我们调制了甜酒,我被灌得酩酊大醉。那一晚的荒唐行为把我对过去的悔恨、反思以及对未来的决心全都淹没了。总之,随着风暴的停息,海面恢复了平静,我的心情不再慌乱。担心被海水吞噬的恐惧一消失,我以前要去航海的欲望又涌上心头。我把在危难中下的决心、发的誓愿统统丢到九霄云外去了。有时我也发现那些改邪归正的念头不时回到我的头脑里来,但我总是竭力摆脱它们,强打精神,竭力忘记它们,去喝酒,去胡闹,不久便控制了这个念头。不到五六天,我便像那些决心不让良心折磨自己的青年人一样,完全战胜了自己的良心。但也正因为如此,我就注定要再受一次磨难,而且是自作自受,无处推诿。既然我不肯接受这一次的教训,下一次的大祸当然就要变本加厉,就连船上最凶恶、最坚强的硬汉也要害怕,也要求饶。

船航行了六天,我们到了英国东部的港口城市雅茅斯。由于是逆风且顺风时风力又不大,风暴之后实际上没走多少路程。我们不得不在这里下锚停泊,一连七八天一直是逆风——西南风。在这期间,许多从纽卡斯尔开来的船都驶进了这里,因为这地方是一个往来必经的港口,船只都在这里等候顺风,驶入耶尔河。

同类推荐
  • 明天的我与昨天的你约会

    明天的我与昨天的你约会

    在开往大学的电车上,我一见钟情了。在京都美术大学读书的20岁的“我”,在电车上遇见了一位和自己同岁的神秘女子爱美,她在我心中如同高岭之花一般美丽、神圣,后来我才知道在小时候就早已与她认识,我和她的关系发展迅速,二人心心相印,但是爱美的身上却隐藏着一个秘密——我与她的相遇并不是偶然而是命运必然的选择……最后知道她的秘密时,你必将选择重新再读一遍这本小说。
  • 魔语精灵

    魔语精灵

    一座与世隔绝又充满了奇异生物的巨大海岛,一个神秘的魔法智慧种族,一群头上长着花花草草的小精灵生物,一对才能天壤之别的亲生姐弟,一个独一无二的百岁老顽童法师,一块有生命的一万岁的魔法宝石……长篇儿童魔幻小说《魔语精灵》把孩子带入一个充满神奇的魔法世界!第四届少年中国“鸿鹄奖”原创小说。用孩子喜爱的角色讲述生命的真谛!
  • 6点27分的朗读者

    6点27分的朗读者

    吉兰·维尼奥勒是钢铁怪兽“碎霸500”砸书机的仆人,每天过着从书籍化浆厂到家两点一线的生活,乏味而孤单。早晨6点27分,吉兰准时搭上去工厂的快铁列车,他总是挑一张靠门边的橘红色折叠座位坐下,然后小心翼翼地从皮包里拿出一个文件夹,又从文件夹里拿出一张夹在吸墨纸之间的书页,这页书是他头一天从怪兽的牙齿下偷偷保存下来的。吉兰把书页端放在垫板上,清了清嗓子开始大声朗读起来。不论是快铁中每天过着乏味生活的上班族,还是养老院中的老人们,都渴望从一两页断简残编的朗读声中,短暂地进入不一样的生活。有一天,吉兰在列车箱中捡到了一个U盘,其中装满了一个陌生女孩的文字,他的人生轨迹渐渐发生改变。
  • 密使

    密使

    这部作品叙述了南京解放前夕,发生在国民党江防要塞的故事。侦察队队长于明辉奉命策反留学归国的军事专家、也是他双胞胎哥哥的于明阳。在混战中,于明阳不幸中流弹身亡。不得已,于明辉变身为哥哥于明阳,打入了国民党边防要塞。
  • 杀进中产

    杀进中产

    最近,刘威明的脑袋里使劲磨着一把软刀子。信峰通讯有限公司销售部总经理刘威明,和他的助手阿呆,去看一栋待售的中式庭院。那房子真叫人心动,它所在社区三面环高尔夫球场,绿阴如碧。高尔夫球场又分别是十八洞和十六洞的,一眼望去,视野开阔,心旷神怡。社区内清一色全都是别墅,造型各异的独户小楼,散落在树木摇曳,花草浓郁的大小山坡上;有长河与回廊环绕,小桥与流水相映。刘威明所看的这栋中式庭院,前后还有两个大院子,院墙高筑,比西式别墅私密性明显要好得多。看着看着,阿呆兴奋了,刘威明也激动了。
热门推荐
  • 校花,别乱跑

    校花,别乱跑

    她一出生,便已注定了以后的非凡身份。林氏集团董事长,炫帮帮主,让她仅为十七岁的年华背上了巨大的责任。青梅竹马的瑾辰对她百般呵护,甚至用生命教会了她这个爱情白痴什么叫做珍惜。对她情有独钟的安子夜,为她默默付出,不求能够在一起,只求可以守护她。帮派间的纠纷,让她失去了什么?得到了什么?最后爱情又该如何收尾?
  • 他比春风更美好

    他比春风更美好

    这是一个关于陪伴与信任的故事。他一张冷漠脸,原本英俊神勇的大神探,现在却萎靡颓废。她是不服输小姐,从校园到职场一路顺风顺水,人生从无意外。“素质是个好东西,你最好也能有。”初见面的两人就怼得干净利落。他背负四年前沉重回忆,埋头舔着伤口。她费尽心思想拉她一把,却成为“判官”的下一个目标。跟踪事件,诡异血迹,迷失荒野……她身边接二连三发生离奇事件。这一次他没有选择逃避,而是选择守护,一场惊险的追凶之路开始了。有些人,怼着怼着就变成撩了。有些爱,最开始就已经写定了。因为路过太多不堪的风景,才更当知晓余生的意义。
  • 茶道(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茶道(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本文主要讲述的是茶的起源、采制工具、制造、器皿、烤煮方法、饮用习俗以及产地等。
  • 愿你成为自己期待的那个人

    愿你成为自己期待的那个人

    我希望你不怨世俗、不惧前行,最终成为自己期待的那个人。这是22个传奇女人在权谋的天地中寻求人生意义的故事。世间女子的爱恋何其相似,她们不再是戴着假面的剧中人,而是与每个人都有共通的人生。本书谈的是名著中光怪陆离的故事,可初衷却是人生俗世的喜怒沧桑。这一类女子或美丽,或智慧,或泼辣,或大气,她们的人生选择和际遇让后世赞叹又唏嘘。原来生活的不如意不是我们背叛初衷的理由,透过她们的人性姿态,我们会懂得在与我们相同的人生际遇里,她们更懂得努力和坚忍的意义。
  • 食物与食物相宜

    食物与食物相宜

    《食物与食物相宜》精选了近百种“最佳搭档”的食物,科学详尽地介绍了它们相互融洽、和谐共处的原因和结果,令你能在短时间内全方位地掌握相关知识,以便在下厨或饮食时不至于“混搭错配”。
  • 一吻成婚:天价小妻宠入怀

    一吻成婚:天价小妻宠入怀

    被亲小姨设计得声名狼藉,后又被逼入狱。看着跟在自己身后的男人,盯着他,她笑得邪恶,“穆先生知道我伤了别人哪里才入狱的吗?”穆先生挑眉,“想活守寡你就试试。”她不信爱情,可这男人打不走骂不走,还硬要帮她虐渣?!
  • 终点的少女

    终点的少女

    所谓女生,就是一种既温柔又敏感、既可爱又绝情的生物啊。在女子高中的入学式上,内部直升的希代子记住了初入校园的奥沢朱里。古里古怪的奥沢朱里长年在海外生活,父亲是著名的摄影师,她开朗大方,用自信当作在青春期对抗世界的武器——这一切都敲进了平凡似尘埃的希代子的心里。“围城”般的吸引之后,两人成为了朋友,也埋下了伤害的种子……东野圭吾、宫部美雪激赞的新生代女作家——柚木麻子纤细而不失力量之作收录出道获奖之作《勿忘我之蓝》在内的四个故事,一部女子图鉴般的短篇小说集,写尽成长之酸甜。然而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 乐戈景年

    乐戈景年

    呆纯软萌的乐戈遇上有备而来的郁景年,温暖的邂逅,愉怿的追逐。作为大明星的校友,乐戈一直以为那张脸早已被她看厌,但没想到第一次见到真人,她就没骨气地着了迷,长得人神共愤,拥有一双大长腿,还会唱暖暖的情歌!唔~好喜欢,她该怎么办?
  • 天台宗章疏

    天台宗章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阿迅

    阿迅

    《阿迅》是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朱迅的随笔集,记录了她从出国到归来、从童星到清洁工、从花瓶到花旦、从“海待”到“接盘侠”的悲欢记忆。北京姑娘朱迅15岁“触电”,17岁离开北京留学日本,清苦的打工读书生涯结束后,在NHK初绽芳华,成为日本主流媒体中的一位中国大陆人。十几年后又回到北京。清零战绩,海选进入央视,工作至今。《阿迅》全书以朱迅在每个人生阶段中被人称呼的名字为回忆的书签,“三儿、小小、阿迅、朱先生、朱大胆儿、朱十七、迅宝宝、王太太……这些名字似我一路拼来的宝剑,把把悬于头顶。”朱迅经历了亲人的生离死别,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病痛磨难,曾遍体鳞伤,伤口长出的却是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