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72900000005

第5章 章太炎读书,要有自己的创见

章太炎读书,要有自己的创见(1869~1936年)即章炳麟。浙江分杭人。早年宣传变法,加入同盟会。著有《訄书》、《国故论衡》、《章氏丛书》等。

章太炎是晚清时代的革命文豪、经学大师。鲁迅称赞他是“有学问的革命家”。也有学者赞誉他为“有革命经历的学问家”。章太炎无论在中国革命史,还是在文化史上都享有盛名,占有显著地位。他是20世纪前期难得的文化泰斗,在中国经学、史学、文字学、诸子学、社会学、哲学、佛学,乃至中医学诸领域都有建树。

1935年,章太炎在江苏苏州创设国学讲习班,亲自主讲,同时发行《制言》半月刊杂志,倡导读书救国。这位文化泰斗对于读书治学有着独到的认识和方法。

学贵以自得,勿轻易效人

章太炎小时体弱多病,早年治小学,后来涉猎经史,多半是自学。他“年十七,浏览周、秦、汉氏之书,于深山乔木间,冥志覃思,然后学有途径,一以荀子、太史公、刘子政为权度。”他找到了自己治学的榜样,把荀况、司马迁、刘向视为楷模。在当时许多文人士子都热心科举考试、谋求升官发财时,他却选择与众不同的专心治学的道路,到杭州西湖孤山的诂经精舍,拜晚清经学大师俞樾为师,一学就是八年,从此奠定了终身事业的坚实基础。

在诂经精舍学习期间,章太炎领悟到读书方法的重要性。他强调独立思考,个人自修,他说:“学问只在自修,事事要先生讲,讲不了许多。予小时多病,因弃八股,治小学,后乃涉猎经史,大概自求者为多。”个人自修是增长知识与才干的主要途径。在论及“博学”时他说:“博学要有自己的心得,有自己的创见,否则就是读尽了天下书,也只是书笥,装了些别人的东西,而不是自己独有的东西。”关于向前人学习的问题,他说:“学问是无止境的,后人应比前人更进一步;学习外国的东西,也要独立思考,有新发现,追随抄袭,是没有出路的。”章太炎在求学的道路上,较早地运用了独立思考、自学为主的学习方法,从而使他迅速地增长了才干,在诂经精舍成为出类拔萃的学员。他写了约五十万言的《春秋左传读》,并开始吸收和引用西学,同时写有《膏兰室札记》,“字字征实,不蹈空言,语语心得,不因成说。”文字间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他在自学中总结了一套严谨务实的治学方法:一审名实,二重佐证,三戒妄牵,四守凡例,五断隋感,六汰华辞。章太炎成才不仅是因为知识积累丰厚,更重要的是掌握了方法。正如同样有了砖瓦沙石,有人可以盖起高楼大厦,有人只会垒个鸡窝狗洞,其中能否掌握技巧和方法是个关键。

“读书有不明白处,则问之”,这也是章太炎自学的一种方法,他认为:“为学无常师,左右采获,深疾守家法,违实录者。”他在青年时代结识了许多良师益友,得到多方面的帮助、关心和鼓励。他在诂经精舍向一些有学问的老师和朋友请教问题,彼此切磋,互相砥砺。《礼记·学记》中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章太炎的博学多才,除了个人勤奋努力以外,师友的帮助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学贵以自得,勿轻易效人。”这是章太炎对学生的要求,也是他一生在读书、治学、救国中对自己的要求,目的要人们摆脱旧传统、旧势力、旧习俗的束缚。不随波逐流。章太炎在青年时代就追求高尚情操,关心国家的命运,读书、治学、救国成了他历经磨难而不悔的终身追求。

1894年,章太炎二十六岁时爆发了中日甲午战争,他受到极大震动,奋笔疾书,写了《独居记》,发出了探索挽救民族危亡道路的第一声呼喊。以后他走出了宁静的书斋,告别恩师,凭他的如椽之笔走上了救国之路,成为“有学问的革命家”。同时他也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推向高峰,与西方新学结合起来,建筑独具特色的思想体系,著述四百多万字,成为中国近代国学研究的巨匠。尽其广博,努力培育人才

章太炎因写《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为邹容的《革命军》作序而被捕入狱。这就是有名的“苏报案”。三年后出狱,流亡日本,这是章太炎因反清救国第三次流亡日本。在流亡期间他的学问日益精进,硕果累累。他在《自定年谱》中写道:“余学虽有师友讲习,然得于忧患者多。自三十九岁亡命日本,提奖光复,未尝废学。东国佛藏易致,购得读之,其思益深。始治小学音韵,遍览清世大师著撰,犹谓未至。久乃专读大徐原本,日翻数页,至十余周。以《说解》正文比较,疑义冰释。先后成《小学答问》、《新方言》、《文始》三书,又为《国故论衡》、《齐物论释》,《訄书》亦多所修治矣。”多难兴才,章太炎在逆境中不畏艰苦,勇于奋进。

“尽其广博,以诒逖近”,章太炎以自己的才学努力培育人才。当时在日本留学的鲁迅、许寿裳、钱玄同、黄侃、朱希祖、沈兼士、朱宗莱、龚宝铨、周作人等人,都在这个时候成为章太炎的学生。

章太炎的教学态度是极其认真的。那时他经济拮据,每日仅素食两顿,有时还挨饿,但讲起课来,却神采奕奕,精力过人,逐字解释,滔滔不绝。每逢星期日,章太炎寓所的小小陋室里,总是春风满座,师生十来人,环绕一张矮矮的小桌,席地而坐,章太炎从早晨八点一直讲到正午,历四小时而不休息。章太炎脾气暴烈是很有名的,但他对待学生却温文尔雅,从不发火。他时常提一些问题要学生回答,自由发言,答错了也不要紧。有一次他问道:“文学的定义是什么?”鲁迅回答说:“文学和学说不同,学说所以启人思,文学所以增人感。”章太炎听后,略一沉思说:“这样分法虽较胜于前人,然仍有不当。”接着指出了“不当”之处。讲课之余,章太炎还时常与弟子们一块聊天,诙谐间作,妙语连珠,气氛十分活跃。弟子们也无拘束,争相发言。钱玄同讲话最频繁,而且在席上一会儿从这边爬到那边,一会儿又从那边爬到这边,鲁迅便给他起了个绰号日“爬来爬去”。

在因“苏报案”被拘期间,章太炎写过一篇《癸卯狱中自己》,认为自己在倡导革命、创建民族国家方面所能作出的贡献,别人也可以作出,而他在创建新型民族文化方面所能作出的贡献,则几乎无人可以替代。

孙中山与章太炎正式定交是在日本。孙中山利用会党内部的结盟仪式,邀请兴中会同志一百多人作陪,举行定交盛大宴会。“酒逢知己干杯少”,在宴中,章太炎神采飞扬,谈笑风生,有敬不拒,频频碰杯,连饮七十多杯,竟然没有醉态。章太炎的博闻广识,以及他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谙熟,给了孙中山很大的启发和帮助。两人在谈到都城建制时,章太炎引经据典、滔滔不绝。他们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土地问题、赋税问题、典章制度等问题都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孙中山敬佩章太炎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力,章太炎也被孙中山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所折服。两个人,就像两个磁场一样相互吸引着,两双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五四”运动的巨匠们,鲁迅、周作人、钱玄同等出于他的门下,陈独秀、胡适、吴虞等都受到他深刻的影响;站在新文化运动对立面的一批文化保守主义者,如当时《学衡》派的主将们,也或出自他的门下,或与他交往密切。章太炎以他的为人、思想、学业等方面,深刻地影响了那一代的人,许多人在他的熏陶下,学术上卓有成就。

饭可不吃,书仍要讲

章太炎在最后一次讲学时身体已极度虚弱,不能进食,但仍强打精神,执卷临坛,夫人苦苦劝阻,他却坚定地说:“饭可不吃,书仍要讲”。

章太炎一生奔走革命,颠沛流离,被通缉,人监狱,几无宁静之日,而学术上的成就又那么大,这除了有超凡的天赋外,还有便是他的勤奋。从几件小事可见他除了探究学问,对生活琐事是不予注重的。流亡日本主办《民报》时,由《民报》社到宿舍,天天必走的路竟多次走错,走入邻舍,入门后经主人提醒才恍然大悟;平时吃饭,如桌上有几样菜,他只吃放在面前的菜,其他则视而不见,家里人知道他的这种习惯,就常调换菜的位置,他竟全然不知;一次他宴请亲朋,正在宾客满堂将开宴之际,他却不见了,到处找寻才发现在厕所里独立凝思,把宴客一事已忘得一干二净;半夜他会突然起身,伏案挥笔,常常到天已大亮,还不觉察。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章太炎讲学也常常能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他藏书并不重视书的版本,有一部《十三经注》,只是普通的石印本,因为翻阅次数太多,已变成活页,有一次,他给学生讲《尚书》,翻着翻着,稍不留神,书竟作蝴蝶飞,散落满地,引得哄堂大笑,而他竟毫不介意,言谈自若。讲得兴奋时烟一根接着一根抽,转身写黑板时,拿手中的纸烟在黑板上猛划,写完,也不看是否写上了,转过身来仍旧滔滔不绝地讲起来,另一只手中的粉笔也就被误认为是香烟,只见他把粉笔伸到口中,狂吸几口。学员们忍俊不禁,都笑了起来,他自己却全然不知,依旧神情自若地讲……

“国不幸衰亡,学术不绝,民犹有所观感,庶几收硕果之效,有复阳之望”。他认为国家虽然衰亡,但是学术不绝,为了复兴国家,应该向人民传播国学,用国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民族自尊心。

鲁迅这样评说章太炎:“考其生平,以大勋章作扇坠,临总统府之门,大垢袁世凯的包藏祸心者,并世无第二人;七被追捕,三入牢狱,而革命之志,终不曲挠者,并世亦无第二人,这才是先哲的精神,后生的楷模。”

朱怡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图书馆

同类推荐
  •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

    洛克菲勒还是全球最伟大的慈善家和现代慈善业最大的组织者。他从小就受到基督教浸礼会教义的影响和熏陶,养成了节俭、勤奋、诚实的优良品德,使他彻底摈弃了骄傲与纵欲之心,无私地将辛勤赚得的财富惠泽于同胞和全人类,这个世界也因他的无私与慷慨而变得越发美好。
  • 你的右脑价值超百万

    你的右脑价值超百万

    《你的右脑价值超百万》将和你一起探寻关于右脑的一些知识,引导你打开你的右脑宝库——你的右脑价值超百万!你在生活中的交际能力、工作上的创造能力、艺术上的想象能力,都决定于你的右脑。你的右脑是否也在沉睡中?人的大脑拥有无穷无尽的潜力,但如果一直让它处于闲置与沉睡的状态,它的能力就会退化。开发它吧!“地球上未开发比例最高的地区,就是介于我们两只耳朵中间的方寸之地。”美国科学家代尔·欧布莱恩如是说。
  • 责任第一:优秀员工必备的行为准则

    责任第一:优秀员工必备的行为准则

    本书将告诉你,责任在你的工作中所占的地位是无比重要的,可以说,责任比能力等等各方面因素都要重要,只有你负起责任,你才会全力以赴地从事你的工作,这样你才可以把工作做好。如果你缺乏责任,那么就是你再有才能,你也将是一事无成。
  • 美国常青藤盟校的录取标准:卓越,从这里开始

    美国常青藤盟校的录取标准:卓越,从这里开始

    本书从常青藤盟校所具备的精神和气质出发,从培养青少年的品质切入,从理想、志向、习惯、性格、情商等方面着手,引导青少年从平凡走向卓越。
  • 校园赠言

    校园赠言

    歌德说:“名言集和格言集是社会上最大的财宝——只要懂得在适当的场合把前者带进会话里,在适当的时间唤起对后者的记忆。”我们人类社会那些出类拔萃的名家巨人,在推动人类社会向前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他们通过自身的体验和观察研究,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感悟,他们将其付诸语言表达出来,被称之为名言或格言,其中蕴含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成为世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人们将之作为座右铭,产生着无限的灵感、启发、智慧和力量,从而成为人生的航灯,照耀着成功的彼岸。
热门推荐
  • 柳传志内部讲话:关键时,柳传志说了什么

    柳传志内部讲话:关键时,柳传志说了什么

    他40岁下海,稳扎稳打,第一个收购海外名企,带领企业冲进世界500强,登顶PC老大,代表了某种稳定而可靠的经验、一种规避风险和对抗波澜的担保。他乐于使用自己的影响力,分享管理经营企业的经验,分析当前的宏观政策甚至是传授对人生的理解。2013年,他在伦敦发布的“全球最具影响力50大商业思想家”(Thinkers50)榜单中,位列第31位。他,就是联想的创始人、中国企业家教父——柳传志。
  • 包公案之百家公案

    包公案之百家公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隐匿光芒

    隐匿光芒

    如果说一开始的她是一朵白莲花,善良软弱只知退让,那么后来的她就是一朵带刺的玫瑰,高贵傲慢只知弱肉强食;如果说一开始的她是一只丑小鸭,那么终有一天她会成为一只高雅的天鹅。谁说善良的灰姑娘就一定会遇到王子过上幸福的生活,她以前从不奢望有一天能够遇到自己的王子然后摇身一变成为高贵的王妃,后来的她是不相信这种童话,她只相信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 阿G偏传

    阿G偏传

    人有人语,兽有兽言。早70年前有《阿Q正传》,轮到阿G便叫“偏传”。所谓偏传者,不上算之传也。不上算之传,传些不上算之人,小人物的一些怪异的信仰,便有小人物的奇特:3代5个人,除过了血脉的一线相牵,思维竟亲近如姐弟。——这里所说的阿G,来自“槁”字的汉语拼音,其父阿Q、其母阿S、其妻阿P、其子阿R、其孙阿T,无罪亦无刑,无封亦无禄,皆为不上算之人,从英文字母顺序表……P、Q、R、S、T……中随手拈取而已。以上谨为开篇之先不上算之序。
  • 大生意人6:针锋

    大生意人6:针锋

    在商言商,本是生意人的本份,奈何几千年来,又有谁能真正做到?生意做得越大,受困于各方的擎肘和博弈也就越多,这套夹缝中的“玩法”,不是谁都会玩,也不是谁都玩得起。翻开《大生意人》,从他的这套“玩法”中,读懂在中国传统政商关系下做生意的至高智慧和隐秘准则。
  • 龙川别志

    龙川别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爱情不毕业

    爱情不毕业

    蒙纱的父亲经营一家烧烤店,她在店里的洗手间偶遇了一个男人,说是她父亲的朋友。她一时误会,报了警,男人被抓紧了警察局,后来才知道,那人是父亲朋友安先生的儿子安云杰。两人的初识便笑料百出,但是日后却互生情愫,最终走在一起。
  • 王牌痞妃:医毒三小姐

    王牌痞妃:医毒三小姐

    被堂姐背后暗算,你玩阴耍狠,不妨见识下什么叫毒,毒侵骨髓,谁玩得过我?21世纪王牌特工南荣雪晴,穿越成就天下第一超级医女,夺命毒心,冰雪冷傲,世称“医毒”。曾经修炼一途锲而不舍,终破茧化蝶。如今握生死,掌轮回,傲震异界。——————“南荣医神,等等,你每次给男人治病都喜欢这么兴奋?”“我的眼里只有病人。”“我呢?”“把你的手移开。”……“无论生与死,上天入地,灭神还是诛妖,一生一世你休想甩掉我!”他眼眸微闪,俊逸的容颜显得苍白,瞬间移动身体挡在她的身前。“你非要这么自恋不可吗?没有你,我活得更逍遥。”她离开的背影没有一丝犹豫。
  • 沙海1:荒沙诡影

    沙海1:荒沙诡影

    一组离奇照片让吴邪决定深入沙漠,派出探查的伙计却精神失常离奇失踪。寻找下发现失踪的伙计在少年黎簇的背上刻下了诡异的图案。吴邪执意邀请黎簇一同前往沙漠腹地古潼京。一行人在沙漠中竟被传说中会移动的海子带到了荒无人烟的白沙区,发现那片区域就是他们要寻找的死亡禁地,同时也是一个机密工程的遗址。卡车围住的海子,白沙下游走的神秘生物,在吴邪、王盟、黎簇陷入绝境之时,黑眼镜突然现身。他能否解救吴邪?解雨臣给了黎簇怎样的信息?闷油瓶留下的线索会是关键吗?这一切黎簇又会如何面对?
  • 神女令音传

    神女令音传

    她是一介凡人,为寻慈父的魂魄,以人身修成神。“我身在地狱,护你人间天堂。我要你人世平安无虞,我永坠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