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73700000014

第14章 《民国报》

[创刊时间]1912年4月7日。

[创办地点]天津。

[创办背景]

清帝逊位后南北议和。蔡元培等奉南京政府孙中山大总统之托,先抵天津而至北京迎接袁世凯赴南京就职。但因袁考虑到北京兵变。故未成行。蔡元培就此事在《民法报》发表《告全国文》。

该报发起人之一汪精卫等也是当时南北议和有功之臣。《民国报》便是在南北议和中产生的。

[作者蔡元培小传]

蔡元培(1868—1940),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科学家。字鹤卿,号孑农,一字孑民。浙江绍兴人。商人家庭出身。1892年,中翰林。1894年,补翰林院编修,后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1902年,与章炳麟等发起组织爱国学社和爱国女学。他办《俄事警闻》(后改名《警钟日报》),提倡民权,鼓吹革命。1904年,与陶成章等组织光复会,密谋武装起义。次年加入同盟会。

辛亥革命后,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发表《对教育方针之意见》,批判封建教育制度,主张教育应从造成现世幸福出发,提出修改学制、男女同校、废除读经等改革措施。摹仿西方资本主义教育制度,确立了我国资产阶级教育体制。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积极支持***等倡导的新文化运动。实行教授治校,宣传劳工神圣。“五四”运动后,被迫辞职。1927年,任国民党政府大学院院长,后改任中央研究院院长。“九·一八”

事变后,奔走呼号,倡导抗日,并与宋庆龄、鲁迅等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积极开展爱国民主抗日活动。后病逝于香港。有《蔡元培选集》。

[创刊词译文]

“国家的基础,只有靠你们奠定,共同获得幸福,与你们一起享受。”可是,后来这里有危险阻碍,你们最终解决了这个问题吗?听到的人能没有一个感到惭愧的吗?我们自己再说一说:“我们是国家的子民,只有欧洲美国国家的人民自由健康快乐,我们没有什么可以羡慕的了,因为我们和他们一样高了。”然而,经过深入的分析,所谓“因为我们和他们一样高了”的话,是不是那种情形的说法呢?唉!是最初的原故在造孽呀!而我们自己,却空想出一个很美丽壮观的景象,像这样自感满足的幻影,是不知权衡轻重的问题啊。时今,大家一味追求党派数量的圆满,其他的就好像很不重要,这是一叶障目啊!我们越感到眼前的事情很微小,就会觉得越是微不足道,但想到眼前的事情既是那么明显,就要培养它,滋润它,如果不这样就会处在生死之间了。现在教育问题还没有提到培养的事情,培育的事情至今不办,究竟什么时候能够看到成效呢?艰难吗?有目标想法的人都感到寒心呢。看国家是应采取法律吗?与美国的制度比是艰难吗?参考法国、美国的经验吧,不然,难道我们还有独特的探索的道路吗?然而,所有这些的精髓,难道是可以用几句话就解决得了的吗?简单地说不应避开弊端的话行吗?大家说采取最重要的方法来运用。但是国民的实际情况能够与它相协调吗?整治法律,统治人民,没有标准的监督措施来与它相配合行吗?如今政党内部发生意见相左的现象,但这个射出的箭头,它所射中的鹄,难道可以遗留在另个鹄的身上吗?譬如南北和议问题,党派对于完成这个目标有分歧,难道就可以完全放弃其他的目标吗?

但我们想以竭诚之心,为国民先做个样子……同人不敏,这也就是《民国报》要问世的原因。

[焦点评析]

蔡元培之创刊词,主旨意在国家应重视“培育之事”。意思是说,如果民国建立了,但教育问题跟不上,则谈不上成功。

蔡元培致力于中国教育事业,应该说是不遗余力的。

在20世纪中国作家和文化先驱中,蔡元培可能是林语堂最为敬佩的一位。在《记蔡孑民先生》中,林语堂直言:“蔡先生是我所敬爱钦佩的一个人。”在《思念蔡元培先生》中,林语堂深情地说:“蔡先生就是蔡先生。这是北大同仁的共感。言下之意似乎含有无限的爱戴及尊敬,也似乎说天下没有第二个蔡先生。别人尽管可有长短处,但是对于蔡先生,大家一致,再没有什么可说的。所以也没有人称他为蔡校长。做北大校长也好、中央研究院院长也好、教育部长也好,总是给人心悦诚服的。一个国家有这么一个老成人,大家总觉得兴奋一点。何以这样?因为他是蔡先生。”林语堂笔下的蔡元培,如春风化雨一般可亲,但又令人高山仰止、敬爱有加。

从一般的意义上说,林语堂敬重蔡元培是可以理解的:一是因为蔡元培生于1868年,比生于1895年的林语堂长27岁,是林语堂的父执辈。二是蔡元培曾为前清进士,殿试二甲,后又高居北大校长和教育部长等要职,这不能不让林语堂推重。但是,蔡元培最让林语堂佩服的还在于他与众不同的学问人品、思想境界和胆识气概。

在五四运动中,林语堂亲眼目睹了蔡元培的风骨与胆识。凡尔赛会议将山东出卖,全国人民热血沸腾,在一次商讨对策的集会上,一些人言辞激烈而无实际行动,蔡元培的表现卓尔不群。林语堂说,当时他看到蔡元培雍容静穆地站起来,声音低微地说:“我们这样抗议,有什么用处?应该全体总辞职。”结果,当天晚上,身为校长的蔡元培就一人静悄悄地坐火车南下了。

林语堂是一个曾以“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自许的文学大师,他的文化思想信仰也以“博取众家之长”、“融会贯通”为旨归。这种文化观念之形成当然有许多内在和外在的原因,但蔡元培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关于这一点,林语堂在《记蔡孑民先生》一文中谈得非常清楚,他说:“谁也知道,那时的北大是全国思想革命的大本营,而北大之所以能够如此,是在蔡先生主北大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政策。那时的北大前进者有胡适之、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等,复古者有林琴南、辜鸿铭等,而全国思潮的潮流交错,就在北大自身反映出来。”也可以说,林语堂的“融会和谐”与蔡元培的“兼容并包”具有内在一脉相承的关系。

对于蔡元培的学问思想,许多人都给以较高的评价,但较少有人能如林语堂这样地对其推崇备至。在《记蔡孑民先生》一文中,林语堂说:“在革命元老中,我认为他比较真正认识西方思想。他书真正看,而思路通达。对西方思想有真认识是不容易的,否则班门弄斧,人云亦云而已。所以,以他的道德文章来长(掌)北大,再配没有,当然使北大发出异样的光辉。”在《想念蔡元培先生》中林语堂又说:“在他一辈中所谓有新思想新学问的人物,只有蔡先生真懂得西洋的思想和文化。”甚而至于林语堂还将蔡元培与自己一辈人比较说:“论思想精神,他也许比我们年轻。”

蔡元培是一位很有理想的杰出人物。诗人徐志摩在《就使打破了头,也要保持我们灵魂的自由》一文中说:“无理想的民族必亡”,是一句不刊的真言。我们目前的社会政治走的只是卑污苟且的路。最不能容许的是理想,因为理想好比一面大镜子,若然摆在面前。一定照出魑魅魍魉的丑迹。莎士比亚的丑鬼卡立朋(Cahban)有时在海水里照出自己的尊容,总是老(恼)羞成怒的。

所以每次有理想主义的行为或人格出现,这卑污苟且的社会一定不能容忍;不是拳打脚踢,也总是冷嘲热讽,总要把那三间大夫硬推入汨罗江底,他们方才放心。

我们从前是儒教国,所以从前理想人格的标准是智仁勇。现在不知道变成了什么国了,但目前最普通人格的通性,明明是愚暗残忍懦怯,正得一个反面。但是真理正义是永生不灭的圣火;也许有时遭被蒙盖掩翳罢了。大多数的人一天二十四点钟的时间内,何尝没有一刹那清明之气的回复?但是谁有胆量来想他自己的想,感觉他内动的感觉,表现他正义的冲动呢?

蔡元培所以是个南边人说的“戆大”,愚不可及的一个书呆子,卑污苟且社会里的一个最不合时宜的理想者。所以他的话是没有人能懂的:他的行为是极少数人——如真有——敢表同情的;他的主张,他的理想,尤其是一盆飞旺的炭火,大家怕炙手,如何敢去抓呢?

“小人知进而不知退”

“不忍为同流合污之苟安”。

“不合作主义”。

“为保持人格起见……”

“生平仅知是公道,从不以人为单位”。这些话有多少人能懂,有多少人敢懂?

这样的一个理想者,非失败不可;因为理想者总是失败的。若然理想胜利,那就是卑污苟且的社会政治失败——那是一个过于奢侈的希望了。

有知识有胆量能感觉的男女同志,应该认明此番风潮是个道德问题;随便彭允彝在京津各报如何淆惑,如何谣传,如何去牵涉政党。总不能掩没这风潮里面一点子理想的火星。要保全这点子小小的火星不灭,是我们的责任,是我们良心上的负担;我们应该积极同情这番拿人格头颅去撞开地狱门的精神!

那么,蔡元培是成功的教育家吗?他曾把陈独秀、胡适等人拉进北大,等于是培养了民国的反叛者。北大从此不安宁了。这可是蔡元培始料不到的。

可是我们必须记住蔡元培在创刊词中说的那句自谦:“同人不敏,辄欲竭忱悃。”蔡元培并不是敏捷之人,他属于大智若愚之辈。

蔡元培在创刊词中再强调:治国治民,“取适于法制”。同样在治校方面,他也是以师法治校。他在北大校长就职典礼时,就主张“敬爱师友,教员之教授,职员之任务,皆以图诸吾求学便利,诸君能无动于衷乎?自应以诚相待,敬礼有加,至于同学共处一堂,尤应互相亲爱,庶可切磋之效。……”

蔡元培由一个反清复明的斗士到一个无党无派的人物,其在历史的地位当是无人比肩的资产阶级教育家。所谓“泱泱民国,实符于新兴者的觉悟”,舍其还谁?

同类推荐
  • 非权力影响力的7堂课

    非权力影响力的7堂课

    不是高官,没有万贯,却可以获得他人的尊重,服从和追随,靠的是什么?那就是非权力影响力!非权力影响力是一种不依靠权力,而凭借个人的形象、语言、实力、品德、情商、人际关系和对细节的关注而产生的一种影响他人,支配他人的力量。它比权力的影响更强大,因为它可以获得别人的信任和主动服从。
  • 清商

    清商

    古为郡国之地,今谓羊绒之都;早称天下北库,现誉北方温州。清河故地,源远流长,经过数千年的沧桑演变,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更为后人遗留下特有的商业根脉。清河商业活动较早,史上久负盛名。著名文学家左思曾在《魏都赋》中盛赞:“锦绣襄邑,罗绮朝歌,绵纩房子,缣总清河。”自那时起,清河人就以“崇德尚义,勇闯天下”的精神,踏上了永不止息的创业之路。中国历史上罕有的南北交通动脉大运河贯通以来,油坊古镇便借助清河为郡为国的封地优势,吸引了大量的外地商家云集此处,一度成为华北外埠来货和当地物产集散进出的重要枢纽,闻名遐迩。
  • 三步让你赚到翻:亿万级服装代理商炼成秘诀

    三步让你赚到翻:亿万级服装代理商炼成秘诀

    《三步让你赚到翻:亿万级服装代理商炼成秘诀》作者用其多年的管理经验,以专业的视角看服装行业,用浅显的语言、真实的事例,为服装代理商指出了一条业绩翻倍的捷径。他告诉服装代理商,业绩翻倍的核心在于加强渠道、物流和团队等三大方面的管理,并针对这三个方面阐述了代理商如何开展渠道合作、如何打开下线市场、如何让爆款更爆、如何建设优质团队以及如何发挥制度作用等问题,为服装代理商解疑答惑,传授方法。
  • 借贷危机

    借贷危机

    借贷,资本圈特有的一种融资行为。2011年以来,在浙江省温州市引发了一场因为民间借贷而导致的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的“借贷危机”。这是一个偶发性的事件吗?为什么中小企业不去借银行的钱转而去借利息高昂的民间高利贷?为什么中小企业的资金链会突然断裂?中小企业的出路到底在哪?因温州引发的“借贷危机”会在中国蔓延吗?中国除温州外还有什么地方存在民间借贷触发危机的高危地带?对于这场“借贷危机”,我们该怎么办?您将在本书中找到你所要的答案。
热门推荐
  • 沉默的证人

    沉默的证人

    年迈富有的阿伦德尔小姐从楼梯上跌了下来。每个人都把事故原因归咎于小狗鲍勃留在楼梯顶层的皮球,可是阿伦德尔小姐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儿,她相信这不是一起意外,而是某个血亲试图谋杀她。阿伦德尔小姐把自己的怀疑写下来寄给波洛。这封语焉不详的信马上引起了波洛的兴趣,但他永远失去了这位委托人,因为阿伦德尔小姐已经去世了……
  • 找组织

    找组织

    本篇是根据作者亲身经历创作的写实题材的小说,既然是小说,必定有虚构,但,本篇虚构内容仅占全篇5%以内。一个整天泡在金钱堆里的小出纳,最后怎么把自己变成一个吃了上顿没下顿满嘴跑火车的小导游的,当中发生了什么事?
  • 细雨慢煎一壶春

    细雨慢煎一壶春

    人生离不开吃喝玩乐,也少不得起居劳作,而不同地方、不同人群、不同年岁之人,生活情形是不同的。当我们细细观察那被普通人司空见惯的世俗生活时,从民风民情中可以探求到其中蕴含的许多奥秘,那其实是很有兴味的。本书收选了周木斋、夏丏尊等多位民国学者文人和人生有关的小品文。“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一派闲情;“映竹无人见,时闻下子声”一片逸趣。生活需要清闲,需要情趣。我们不赞成“浮生如梦”的消极人生态度,但也不主张劳劳碌碌地为个人名利而活,尤其是要远离那种为谋取个人功利而不择手段的污浊环境。培养品性,陶冶情操,往往就是从宁静致远的“闲”中得来的。让我们一起和大师品下午茶,语人间世事百态。
  • 五字鉴

    五字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斗破苍穹之无上巅峰

    斗破苍穹之无上巅峰

    斗气大陆,帝王为尊,传承血脉,无上永存!为了自己的后代,为了拥有更强的实力,还有自己的身世,一代帝王,飞升异世。斗帝变成斗低,真正的强者,无上之巅峰。术,并非武术武技,它是一个特有而让惊叹的字,术者,代表一个超越斗之帝的强者!无上,触不到,摸不着…然而,我们的主角,他却做到了,萧炎再创辉煌……
  • 猎人笔记

    猎人笔记

    "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是一部形式独特的特写集。作品以一个猎人的行猎为线索,刻画了地主、管家、磨房主妇、城镇医生、贵族知识分子、农奴、农家孩子等众多的人物形象,真实地展现了作者所生活的那个时代城乡各阶层人民的生活风貌。读《猎人笔记》,你会觉得,在美丽的大自然景色中发生的这种种悲剧,是多么的不协调,不应该。也因此告诉我们:要珍惜现有的美好生活,努力为明天的更美奋斗。"
  • 初上烟雨楼

    初上烟雨楼

    初上烟雨楼,一醉何时休。当她问起你从何时爱上我的,他说我想是你第一次带我看烟雨楼设计的时候吧,所以就像是喝醉了一般爱上你无法自拔。听说烟雨楼楼主夜烟雨一身黑衣,黑色面纱遮面,是个不折不扣的女魔头,但只有那个世人口中的废物王爷知道她到底有多好,女魔头的背后其实只是一个需要保护的小女孩罢了。他是世人眼里的废物王爷,当她说自己所爱之人是那个废物王爷时,所有人都为之震惊,只有她知道那个所谓的废物其实是江湖人人都怕的魅影阁主影魅,只有她知道他对自己来说究竟有多重要........
  • 精细化管理一本通

    精细化管理一本通

    作者从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物料管理、设备管理、现场管理五个层面逐级展开,为国内生产制造型企业的生产、销售、研发、项目、采购等部门的质量管理提供了精细化的解决方案,是一部使精细化管理得以有效落实的工具书。本书不仅适合企业高层管理者使用,还可作为企业培训师、咨询师和高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用书。
  • 宽恕

    宽恕

    北漂女孩冷月因为一只被小偷洗劫一空的背包,邂逅富商高明枫,两个人的恋爱却被高明枫女儿高圆圆暗中阻挠;闺蜜佳妮来北京看望冷月,不久却找到冷月说她怀了高明枫的孩子,而冷月也已怀了身孕;冷月伤心至极,离开时不小心摔倒,以至孩子流产;经济危机席卷全球,高氏集团受到冲击,高明枫变卖了所有财产以偿还债务,一家人搬出别墅,租住在一个小公寓里,佳妮悄然离开;冷月接受一直守护自己的男人走入婚姻殿堂,婚礼正在进行时,高明枫突然出现,高圆圆悄声告诉冷月,爸爸并没有与乡下女人结婚,让她替他保密,一时冷月愣住,礼堂里鸦雀无声……
  • 月圆何其多

    月圆何其多

    在滑板爱好者的聚餐会上施源就看上江月了,不为别的今天你对我爱答不理,明天我让你高攀不起哼哼哼哼哼没想到……江月:听说你今天又对人家小姑娘讲骚话啦?施源扑通抱着江月大腿哭哭唧唧:三月月冤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