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76100000006

第6章 求学岁月(3)

这将会多么美好,穿过生命的荒漠,脚步轻缓,以至于双脚没有沾染任何尘埃,目光也没有远离天堂。他读了舒尔采的普通理论,以及瓦肯罗德尔关于音乐的著作,其中某些思想已经预示了叔本华在音乐方面的理论。为了逃离孤独与无聊,他甚至给他的妈妈写信,似乎是向她妥协了。耶纳战役结束后不久,约甘娜向她儿子描述了战争的恐怖。而叔本华则以一种绝望的语气作了回复:忘却曾经的绝望是人性中如此奇怪的特点,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们是不会相信的。蒂克在下面的话里进行了完美的描述:"我们感慨良深,询问一直比我们更加不幸的星辰,而在我们身后,爱嘲弄人的未来显露出了轮廓,嘲笑着人类的短暂痛苦。"而且一向如此。没有什么可以在转瞬即逝的生命里永恒,无论是无尽的痛苦,永远的快乐,抑或长久的印象,持久的热情,或是为了生命一直坚持的庄严的抉择。一切都在时问的流失中消失,每一分钟--微小片段中无数的原子,都是催人泪下的诗篇,摧毁了所有的伟大与勇猛。我们玩世不恭地对待人生的一切,因为这尘世不值得认真。为什么激情要为这些不幸而永世存在呢?在魏玛,约甘娜很快在社交固里取得成功。"每星期的周日和周四,在我周围形成的这个圈子与全德国的任何一个都不同。但愿我能有什么魔法把你一下子带到这里!歌德在我的家中怡然自得,因而经常来拜访……他是我见过的最完美的人,即使只是他的外貌:修长的身材,英俊挺拔;衣着极尽心思,通常是黑色或深蓝色;头发梳得笔直,雅致又符合他的年龄;一张表情生动的脸,褐色的双眼既温柔又深邃。当他说话的时候就更加迷人了,我们怎么看都看不够。他无所不谈,总是会讲一些奇闻逸事,也不会因为自己的名气而对人颐指气使。他没有任何架子,就像一个孩子。"

1807年3月28日,叔本华写信给他的母亲,告诉她想放弃贸易而将开始学习古典文学,尽管他曾经向父亲承诺过。母亲很赞同,回复他说:"我一直等着这一天,能详细地表达你的抱怨和你的愿望。对我而言同样如此,亲爱的亚瑟,一切都应遵循自己的心灵。我对此思考良多,却并没有得到什么令人满意的答案。很难想像置身于另一个人的状态中,尤其是当两个人性格迥异时。你天生优柔寡断,而我却过于急躁,面对两条路,我更愿意选择看起来更奇怪的那一条。这就是我为什么要移居到魏玛,而不是像大多数女人那样回到故城,回到原地。在这里我只是一个外来人,在那里,我会遇见我的亲朋好友……你是否已经失去了你的爱好呢?如果真是这样我就要不遗余力来拯救你。我深知违背自己喜好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这关系到你人生的幸福和我年老时的快乐,因为我也只能指望从你和你姐姐那儿得到一些我逝去的青春的安慰。"

亚瑟来到了哥达,开始学习拉丁语,但是因为发表了一首讽刺老师的诗歌,几个月后他被迫离开了学校。于是约甘娜让他作出自己的选择:要么在汉堡继续学业,要么去魏玛上个别辅导课。叔本华选择了后者。

在魏玛,他住在一位古希腊语学者家中学习希腊语。在这一学习过程中,他渐渐对"希腊文附注"产生了兴趣,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文中,他大量援引了这些希腊文附注。他度过了一段浪漫的日子,经常会在夜里起床写下激情澎湃的诗歌:冬日漫漫长夜永无尽太阳迟迟不升起,仿佛永不再现暴风雨咆哮,与夜鸟争鸣兵器敲打摇摇欲坠的城墙墓穴打开,幽灵纷逃。

它们在我周围围成圆圈,企图惊吓我的灵魂,以致永不能复愈而我却不愿看它们一眼。

白天,白天,我想大声呼喊它黑夜与幽灵在它面前遁逃晨星已经呼喊着它的名字不久光明将照亮所有的幽谷深渊世界充满光明与色彩一抹深蓝将点亮无际的远方。他的衣着打扮也表现出浪漫主义的情怀。在当时的版画中,他身着浪漫派的礼服与背心。在鲁尔的画中,他的脸与拜伦的有某种相似:金色卷曲的头发,蓝灰色的眼睛,宽宽的额头,倔强的鼻子,厚厚的嘴唇。那时,他所经历的一段失恋也是浪漫的。离开魏玛之前,他对卡洛琳娜·雅格曼燃起了柏拉图式的爱火。她是大剧院的一名演员,公爵查理·奥古斯特的情妇。叔本华甚至献了一首情诗给她,他一生惟一的一首情诗:唱诗班穿过街巷我们来到你家门前我的忧伤会化作快乐假若你从窗口遥望唱诗班在街上歌唱双脚站在水中立于雪上裹着一件薄薄的外套我望着你的窗口阳光被云彩遮住而你柔和的目光在这寒冷的清晨包围着我圣洁的温暖你的窗户被窗帘挡住你靠在丝垫上梦见未来爱情的幸福你知道命运的把戏吗?

唱诗班穿过街巷我驻留的目光只是徒劳窗帘挡住了阳光我的生命在乌云下暗淡。但卡洛琳娜·雅格曼深爱着查理·奥古斯特,从未对叔本华作出任何回应。

四、哥廷根大学

1809年10月,叔本华来到哥廷根,进入医学院学习,他勤奋地上课,经常出入解剖室。我们会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尤其是在《论自然界中的意志》中发现这一时期所学的知识对他的深刻影响。他同时还学习了物理、天文、化学和历史。

1810年春,他进入哲学系。不久,他就发现了柏拉图、康德和亚里士多德。不久之后,他又结识了哲学家舒采尔,并在一段时期内与他保持着友好的关系。舒采尔完善了叔本华对康德主义的认识。但是舒采尔信奉的自然神论,没多久就使叔本华感到厌恶。他很突然地断绝了与哲学家的一切关系,甚至在课后很无情地写道:"无耻的畜生,野蛮的舒采尔。"

叔本华只坚持阅读康德与柏拉图的作品,认为"这两种伟大又艰涩的学说的共同点在于,都是一种无比丰富的思想,它们会成为我哲学的主要基石。"

他从一开始就对康德极为赞赏,一生都很景仰他,还作了一首诗献给他:"康德离开的那天,天空明净。/云彩是如此纯净,我们再也见不到这样的云彩。/只有天穹上一片轻盈的雾气,轻而薄/在天蓝色的空中飘起。人们说一个士兵,/一个桥上的过路人,久久凝视它,呢喃着:/看呀,是康德的灵魂在飞向天堂。/我朝你望去,在蔚蓝的空中。/现在只剩下我独自在漩涡中。/为了寻求安慰,我读你的话语、你的著作。/通过你,为了你,我要努力享受孤独。/你充实的文字在我的灵魂中回响/因为我周围的一切都让我觉得陌生。/世界抛弃了我,而生命又漫无边际。"他从康德那里借鉴了完整的知识理论,完全赞同他"现象-事物本身"的基本划分:"这一哲学还指出,我们所认识的客观世界并不属于事物的本质,只不过是本质的表现或者说现象,确切来说是由形式所决定的现象,这些形式首先存在于人类的知性当中,换言之,存在于大脑之中。因此,客观世界只包含了一些现象,别无其他。"然而,接着他对康德认识论的几个方面作了些许改动(去除了12个范畴,只保留因果关系这一范畴)。至于康德作品的剩余部分,叔本华于1810年至1814年间对其进行了批判甚至是摒弃,事物本身也"揭开了面纱",被等同于意志。

接着,叔本华开始阅读柏拉图。他急不可待地把柏拉图的"理念"与康德的"事物本身"等同起来"柏拉图的理念、事物本身与意志其实是同一个东西。"他坦言道。

五、柏林大学

由于费希特课程的吸引,叔本华从哥廷根出发去了柏林。"那是一个矮个子的男人,脸色红润,目光犀利,头发直立",还未接触之初,叔本华就已经对他心怀敬仰。费希特关于精神病的课程引起了这个年轻人的兴趣。何况在他父亲去世后,这个问题似乎一直困扰着他。然而,费希特却将其定义为兽性的疯狂,这与叔本华的想法相距甚远,很快他就想"把手枪对准费希特的脖子",并把费希特的课形容为"极为混乱,过程粗暴,自相矛盾,品位低俗"。思及费希特时,他又补充道:是愚蠢而不是精神病使人类与动物相近。自1814年起,他开始记录自己关于这一主题的思考,而这一主题也在他后来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占据了大量的篇幅:我经常观察精神病人,并未发现他们的理性(即他们的判断力)或理解力出了什么问题,因为他们通常都很安详,脾气如圣人,且几乎每个人都沉浸在巨大的快乐与永久的幸福之中。当智力无法驾驭意志时,难道不会突然出现精神错乱吗?精神错乱难道不是一种记忆的混乱吗?因为精神病人几乎总是能辨认出眼前的事物,这就是为什么说他们的理解力是完好的。他们能正常说话,正常理解;不用借助记忆力以回忆先前所说的事,他们就能作出判断和结论。因此,理性没有病变。只有涉及到过去的或者是不在场的事物时,他们才会犯错。他在1814年修订了年轻时的笔记,笔记中的每一点都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第三卷以及《补遗》中得到了详细的阐述。如果说精神病人缺乏严密的逻辑,那是因为在他们记忆的顺序中存在着他不愿填补的空白。这是完全颠覆性的观念,与弗洛伊德的观点不谋而合,后者意识到二者间存在无可辩驳的相似性。"在构建抑制理论时,我确信自己是完全独立的,没有受到任何会让我臣服的影响。因此我坚持自己的思想是独一无二的,直到有一天,朗科将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的一段指给我看,这位哲学家对精神错乱作了详尽的解释。"

1813年,德国爆发了独立战争。为了避免卷入战争,叔本华逃到柏林,随后来到图林根森林边的鲁道尔施塔特,一个安静的小镇:我讨厌跟军事有关的东西,在这样一个混乱的时代,在这因道路狭窄而与世隔绝的山谷中,我自得其乐,看不到一个士兵,也听不见任何战鼓声。在那儿,他开始构思其哲学论文《论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阐述了年轻哲学家所构想的认知。自康德以来,因果范畴在所有认知论中都占据了决定性地位,这也是选题的理由。

同类推荐
  • 国民党第一女将军

    国民党第一女将军

    20世纪30年代末期,太平洋上一个小小岛国的武夫们,竟用刺刀和大炮,将堂堂的中华民国政府机关从南京逼到了依山傍水的重庆。于是,原先并没有多大名气的这个山城,一下子成了举世瞩目的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国共合作的非常时期,各党各派的头面人物聚集在这里,不断地酿制出一个个令人莫测的故事。1939年9月,一位身着灰布军装、短发齐耳、双目炯炯的中年女性,风尘仆仆走进了这座城市,住进了紧靠长江岸边的白象街一个小小的印刷所里。此时,日本飞机几乎每天都要光顾这个国民政府的陪都。而凌空扔下的—枚枚炸弹,回回都要爆响出令人惨不忍睹的悲剧。
  • 中国航空事业先驱王士倬

    中国航空事业先驱王士倬

    王士倬(1905——1991),中国航空事业先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硕士。作为中国航空发展的标志性人物,他主持设计、建造了中国第一座风洞,协助培养了以钱学森为代表的大批航空科研工作者,为中国航空工业的创建、起步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本书以钱学森同志的书信为序,收录了王士倬写的《我的自传》及其家人、同事撰写的文稿、回忆录和书信。以王先生的生活历程为线索,回顾了中国航空事业初建时期的成就和业绩,高度褒扬了中国航空先驱者们坚韧不拔的创业精神。本书为航空领域内广大科研工作者和科普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客观、鲜活的审读视角,也为各图书馆藏提供了一份可读的参考资料。
  • 中国十大宦官

    中国十大宦官

    为了激励后代,增强民族自豪感,振奋民族精神,同时也为了抑恶扬善,借鉴历史,我们组织了一批学有专长的中青年作者,编写了这套《中国十大系列丛书》。这套书在人物选择上都经过学者的反复推敲,力求名副其实。在写法上尽量做到融真实性、趣味性、可读性于一体,既尊重历史事实,又文笔流畅生动,故事情节引人入胜。
  • 百位世界杰出的外交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外交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漫长的世界历史画卷上写满了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悲怆。多少风流人物,多少英雄豪杰,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隐去。然而,仍有许许多多曾创造了不朽业绩的杰出人物名彪史册,业传千秋。拭去历史的风尘,人们依稀看见那些改写人类历史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仍旧忆起那些拯救人类危机的谋略家、外交家;人们还会记得那些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人们至今难忘那些为人类生产精神盛宴的文学家、艺术家;人们深深感谢那些创造人类物质财富的企业家、经济学家
  • 北大的才女们

    北大的才女们

    《北大的才女们》收录了北大现代以来的十余位在各自研究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女学者,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北大的才女们》图文并茂,十二篇文章配入照片八十余幅,时间跨度近百年。我们从中不仅可以看到才女们风华正茂的英姿、求学的勤勉、志趣的高远、家庭的美满,更能深切地感受她们对现代科学不懈的探索精神…… 《北大的才女们》选取了陈衡哲、冯沅君、赵萝蕤、池际尚、高小霞、王颖、喜勋、石青云、许志琴等在近百年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做出了程度不同的学术贡献的北大女性学人,旨在展示北大女性风华正茂的英姿、求学的勤勉、志趣的高远、家庭的美满以及她们对科学和学术的不懈求索精神。
热门推荐
  • 邪龙破苍穹

    邪龙破苍穹

    龙与凤的结合,善良与邪恶之中挣扎。被视为异类的他,对这个世界充满绝望。在邪龙的指引下,化身为邪恶的他,会变成一个恶魔吗?邪龙传说,由此开始!
  • 沙包边的棉花地

    沙包边的棉花地

    自从承包了沙包边的棉花地,无论心情如何,民贵都喜欢往沙包上爬。坐在沙包上,他觉得离天空近了许多,也使他感到自己高大了许多。甚至在那些雨后白云低垂的日子,他想伸手就能摸到那些棉花一样的云彩,一把一把抓下来,铺满沙包,铺满他家的红砖小院。但其实,他离那些低垂的棉花般的云朵还很远很远。他明白这些的时候,他会很沮丧,觉得自己十分渺小。巧玲就曾说他,你坐在那个沙包上的时候,我在地里望你,你就像颗蚂蚁。
  • 华严经纲目贯摄

    华严经纲目贯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阳真人授丹阳二十四诀

    重阳真人授丹阳二十四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守城机要

    守城机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淡定的人生不纠结

    淡定的人生不纠结

    抚平躁动的心灵,安心生活,需要修炼并保持一颗淡定的心。它可以让我们更从容,不再纠结于那些毫无意义的人和事。生命中的很多快乐是只有我们自己才能创造的,只要能用淡定的心来营造生活,那快乐会天天伴随左右。
  • 牵着你成家立业

    牵着你成家立业

    女:怎么第一次谈恋爱就遇到了一个渣男!!!我还能找到真爱吗,不过一个人生活也挺好的,除了妈妈会唠叨不停。男:我看上你了,跟我回去做我老婆吧。女:纳尼。在一起后。女:哈哈,做你老婆不错嘛!
  • 潜虚

    潜虚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你不会永远孤单

    你不会永远孤单

    本书是作者历年来创作的短篇故事集,共21篇,包括:《谁能骗了何三堂》、《爱也好恨也好有你就好》、《粗鲁的父亲》、《不负如来不负卿》、《夫妻井》、《都是一样的娃》、《费恩的良心》等,故事短小精悍,表现亲情、爱情、友情,以情感张力感染人,在本丛书中独具风格。
  • 绣出完美人生

    绣出完美人生

    梅洪良,虽然你安排策划了我的重生,但我的人生,永远不会像你谋划得那般“完美”。所谓完美人生,不过是个笑话罢了!余然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梦里她重生了,遇到了很多事,伴随而来还有重重的阴谋与背叛……在梦中,她好像是一个旁观者,可有可无,抑或是被牵制的木偶,手脚都被名为亲情的线牢牢地绑住,尔后在某人的指挥下,被动地挥舞着她的四肢,最后她忍不下去了,亲手割断了名为亲情的木偶线,离开了那个曾经充满温暖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