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78000000006

第6章 帝王篇(5)

汉武帝在位54年,进行了50年的大小战争,“海内虚耗,人口减半”,人民遭受的损害是非常严重的。不过从总体上看,当时所进行的战争,主要是反对匈奴的侵扰和加强国内的统一,是主要带有保卫自身安全的性质。在战争中疆域的扩展,并不是不巩固的军事行政的暂时联合,而是把边远地区与中心地区黄河流域在经济上文化上联系起来了,这就为现代中国的广大疆域奠定了初步的基础。因此,汉武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立有大功的一个皇帝。

汉武帝时期出现了封建王朝的鼎盛局面,而这一时期又存在着严重的弊政和社会问题。当时的弊政,主要有三点:

一是奢侈浪费。武帝当政时期财政开支惊人。长期战争耗费了大量钱财,仅是给将士的赏赐就不计其数,元朔五年赐给卫青大军20万斤黄金。武帝多次征调民工到边境筑城,或迁徙内地居民充实边境。此外,治黄河,塞决,开漕渠及其他水利工程,也需要大量开支。再加上武帝个人的挥霍无度,都需要巨大的开支,使得国家长期积累的财富趋于枯竭,财政发生危机。二是穷兵黩武。武帝连年征战,仅与匈奴的战争就持续30余年,动员的军队多达30多万人,因此造成了丁壮男子丢下锄头从戎又征发更多的人转运粮食给养,农民无法忍受繁重的兵役、徭役,四处流亡,农业生产受到了严重破坏。三是方士之弊。武帝一生沉溺于鬼神迷信。因为他妄想长生不死,所以迷信鬼神,礼尊方士。为寻求仙人,甚至将自己的女儿嫁给方士栾大。据《汉书·武帝纪》载,自元狩元年至后元二年(公元前122—公元前87年),武帝外出祠神、巡行封禅共29次,其中远程出巡、祭祀就有13次之多,最长的一次,元封五年即泰山封禅竟长达5个月。方士迷信活动的猖獗,又导致巫蛊之乱,陈皇后被打入冷宫,戾太子被废自杀。特别是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巫蛊事件引起卫太子的武装叛乱,叛军和政府军在长安城内混战数日,死者数万人,卫太子兵败自杀。

武帝晚年,由于阶级矛盾尖锐,全国许多地方爆发了农民起义,大者数千人,小者数百人。起义农民到处攻城打邑,夺取兵器,释放囚犯,处死官吏,武帝派酷吏前往镇压,但无济于事。而对连年征伐造成海内空虚,社会动荡的局面,所以当桑弘羊建议募民屯田轮台时,武帝发布了著名的轮台诏,“悔征伐之事”,承认自己的政策过失。“轮台诏”标志着武帝末年政策的转折点,改正自己的过失。从此不复出军,强调“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转变到重视生产,减轻民众负担,恢复民力上来,因而出现了社会安定的转机。同时,武帝又封田千秋为“富民侯”,向天下宣告推行富民政策,又用赵过为搜粟都尉,推广代田法。这样,渴望休息的广大农民,开始稳定下来,汉朝统治也就转危为安。

后元二年(公元前89年)武帝病逝。临终前,立8岁的幼子刘弗陵为太子,遗诏霍光、金日、上官桀和桑弘羊共同辅政。刘弗陵继位为昭帝。

【毛泽东评点】

沁园春·雪

一九三六年二月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诗词集》,第68—69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倒是汉武帝雄才大略,开拓刘邦的业绩,晚年自知奢侈、黩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己诏,不失为鼎盛之世。

——毛泽东1957年6月13日同吴冷西等人的谈话,转引自吴冷西《新闻的阶级性及其他——毛泽东几次谈话的回忆》,《缅怀毛泽东》上册,第206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鉴赏】

毛泽东在1936年2月写的著名词篇《沁园春·雪》中说: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毛泽东在词中评及了中国历史上几位最著名的皇帝,毫无疑问,毛泽东首先把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也看做是争着为江山奔走操劳的“英雄”。这5位曾经在中国历史上叱咤风云的君王,是历代帝王中突出的代表。封建帝王最值得称道的是文治武功,如果从这两个方面来衡量,这5大帝王中,“秦皇汉武,略输文采”。文采本指辞藻、才华。“略输文采”,是说秦皇汉武,武功甚盛,对比之下,文治方面的成就略有逊色。“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稍逊风骚”与“略输文采”意思相近,是说唐宗宋祖也是文治的成就比武功略有逊色。至于一代天骄的成吉思汗,文治就更差了,只以武功见长。

1957年6月13日,毛泽东同《人民日报》负责人吴冷西等人谈话时,评述了汉代的几位皇帝。他认为广为史家赞誉的文、景二帝乃守成之君,无能之辈,原因是“萧规曹随”,没有什么创新。他非常欣赏汉武帝,认为他“雄才大略,开拓刘邦的事业,……不失为鼎盛之世。”的确,汉武帝刘彻在位的50余年,是西汉王朝的鼎盛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多有建树,充分展示了汉武帝勇于开拓进取的雄才大略,与只知守成的文、景二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而赢得了毛泽东的高度赞誉。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西汉鼎盛局面的出现,有其客观的物质基础。汉武帝继位时,西汉王朝已经过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残破凋敝的社会经济已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家已拥有相当充足的经济实力,这是西汉王朝走上它的盛世的最基本的历史条件。

西汉盛世出现的又一基本历史条件,是国家统一的局面得到巩固。由于异姓王被消灭,吴楚七国叛乱的平定,同姓诸侯的势力也大大削弱,汉景帝又“令诸侯不得治其国”,诸侯王只收取封国赋税而不治民,中央政府更加有效地控制全国,加强了统一的封建国家。加上汉武帝本人的雄才大略,在位时间长,诸多因素产生的合力推动封建统治出现盛世。

汉武帝的历史功业可以简单地用“文治武功”4个字来概括,文以治国,武以安邦,便是汉武帝成功的奥秘。

一、文以治国。

汉武帝为巩固统一的封建国家和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实行了一套应适应多所设施、“兴造功业”所需要的政策,主要有:

1.“举贤良,明教化”。

汉朝在武帝以前,荐举人才尚未形成制度。武帝即位不久,即连续多次大规模征召才能之士。

建元元年五月,武帝诏贤日:“贤良明于古今王事之体,受策察问,咸以书对,著之于篇,朕亲览焉。”这一次董仲舒和公孙弘都以治《春秋》被荐举。董仲舒在对策中,提出“使诸列侯二千石,各择其吏民览者,岁贡各二人”的主张而被采纳。这一主张包括岁贡和定员,对象有吏有民。岁举人才,统称为“贤良”或“贤者”,实际上包括才能之士和德才之士,荐举时如果侧重在某一方面,则又称为举茂材、孝廉等。

察举制度初行时,有些郡国实行不力,武帝又下诏督责。据《汉书》记载,自建元元年至元封五年,朝廷大规模征召人才即有6次。各方面突出人才的涌现和任用,让他们参与国家大事的决定。

举贤良是选拔和任用封建统治所需要的人才。“明教化”则是通过倡导、劝勉的手段,统一人们的思想,造成忠于封建王朝、恪守封建纲纪伦常的社会风气。建元元年,武帝下诏说:“古之立教,乡里以齿,朝廷以爵,挟世导民,莫善于德。”提出在乡间和朝廷尊守封建秩序是有道德。武帝又将明教化与举贤良结合起来。按照封建纲常伦理标准荐举的人才,既能为封建政权服务,又能作为乡里的表率。为了切实达到“明教化”,武帝还采取了兴太学、郡国学等具体措施。

2.尚法尊儒。

尚法尊儒是武帝统治国家、驾驭群下的根本政策。尚法尊儒是把提倡仁义道德与依靠严施刑罚结合起来。尊儒的目的是为了明教化,即用儒家学说来统一人们的思想。武帝继位第二年,便采纳丞相卫绾的建议,对所举贤良中有法家、纵横家之言的,一律罢去。任命好儒术的窦婴为丞相、田蚡为太尉、赵绾为御史大夫等。而爱好黄老学说的窦太后把赵绾、王臧下狱,又逼武帝将窦婴、田蚡免职。

但窦太后死后,武帝立即任命田蚡为丞相,大批征召儒生。

董仲舒建议:“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无一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治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武帝采纳董仲舒的这一建议,确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儒学居于独尊地位,成为此后整个封建社会统治人民的正统思想。这一政策的实行,虽然不可避免产生束缚人们思想、禁锢人们头脑的弊端,但对于巩固统一的封建国家、传播封建文化起了重要作用。

“尊儒”与“尚法”相结合,实质是把君王的权术和严施刑罚作为根本手段,不过是用儒术加以修饰而已,这正是汉武帝治国之创举。

3.推恩削藩。

吴楚七国之乱后,汉景帝把诸侯任用官员的权力收归朝廷。王国治权虽减少,但拥地仍大,依然能构成对朝廷的威胁。为了进一步削弱诸侯王的势力,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下“推恩令”,使诸侯得以将邑户分封子弟为列侯,由皇帝制定这些侯的名号。按照汉制,侯国隶属于郡,地位与县相当。推恩令下后,王国纷纷请求分邑子弟,“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朝廷“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

这样,王国辖地不过数县,其地位与郡相当,诸侯王强大难制的问题,进一步解决了。

随后,因淮南王刘安和衙山王刘赐被告谋反,武帝又制左官律和附益之法,严惩犯罪的官吏,严禁朝臣外附诸侯王,限制诸侯王结党营私。从此以后,“诸侯惟得衣税食税,不与政事”,汉制每年八月,举行饮酎大典,诸侯王和列侯献“酎金”助祭。元鼎五年,汉武帝借口列侯所献酎金分量和成色不足,夺爵106人。经过这一系列打击,诸侯王、列侯的势力大大衰落。

此外,汉武帝还继续采取迁移郡国豪富,惩治地方豪侠的措施,有效地打击地方势力,加强朝廷力量。

4.经济政策。

汉武帝与政治上强化皇权的措施相一致,在经济上实行治水勉农、盐铁官营、均输平准、更钱造币、算缗告缗等一系列重大措施。

汉武帝十分重视兴修水利。元光六年春,汉武帝采纳大司农郑当时的建议,调卒数万,开凿了从长安到华阴(今陕西华阴)300多里的直渠,引渭水入渠通黄河,溉田万余顷。

其后,又发卒数万,引汾水入河穿渠,开发了5千顷荒地。

后又开凿由征县引洛水到商颜的龙首渠,灌溉万余顷土地。

武帝也极为重视黄河的治理。元光三年五月,黄河在濮阳(今河南濮阳)匏子决口,移道东南注入钜野泽通淮河、泗水,泛滥成灾。武帝令主爵都尉汲黯、詹事郑当时发卒10万修堵,未果。元封二年,武帝东巡,派汲仁、郭昌发数万人大治黄河,并亲临工地督促,沉白马玉璧,作《匏子歌》。

决口终于堵住,黄河恢复故道,此后几十年不再为患。

武帝提倡发展农业生产,任命赵过为搜粟都尉,推行二牛抬杠的耦耕法、“代田”法、人力曳引犁作法等。征和四年,武帝巡行齐鲁故地时,还“耕于钜定”,躬自示范,表示对农业的重视。同年任命由千秋为丞相,封为富民侯,表不使民富裕的愿望。

汉武帝在治水勉农的同时,也规范了某些极其重要的商业秩序,譬如原来煮盐、冶铁,不受法律限制,私人经营,使权利都落在豪富、王侯和朝廷贵臣手里,成为他们剥削农民、扰乱社会经济的工具。汉武帝把这些权利收归朝廷,实行盐铁官营,分别在产盐区设盐官,雇工煮盐,在产铁区设铁官,经营采冶铸造,发卖铁器。盐铁官统属于中央的大农。

盐铁专卖,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摧毁了地方势力在经济上对朝廷的压力。

另外,均输平准也是一项重要的经济政策。均输,是由大农派出几十个属官到各个郡国,对各地应上交京师的货物,不再像过去那样长途输送,而是根据各地对货物的需要沿途出卖,然后买回京师所需要的货物。平准,则是在京师设立平准官,统一掌管由天下运至京师的货物根据市场行情卖出或买进,以求物价较为平稳。这样,大商贾便无法囤积居奇,操纵物价。

更钱造币是汉文帝实行的一种重要经济政策。汉初,黄金以斤为单位,钱重三铢,称为“荚钱”。文帝时,改铸四铢钱,并准许诸侯王国铸钱。元狩四年,武帝把铸币权收归朝廷统一铸造五铢钱,严禁地方和私人铸钱。当时规定使用三种货币:皮币,用一尺见方的白鹿皮制成,边缘绣有花纹,值钱40万白金(银与锡的合金),分为圆形,有龙形图案,面值3千钱;方形,有马形图案,面值5百钱;椭圆形,有龟形图案,面值3百钱。3铢钱,次年改铸5铢钱,规定由上林三官(水衡都尉所属均输、钟官、办铜)专铸。5铢钱的法定面值与所含金属量的实际相符,工艺高超,仿造极难,而且主要的铸钱原料——铜为国家垄断,私铸者无利可图。5铢钱通行天下,其他钱币,一律废止。自此,铸造钱币也为国家专有了。

算缗与告缗是汉武帝制定的税收制度。算缗是汉代所行的税法之一,对商人、手工业者、高利贷者和车船所征的赋税。课税对象为商品或资产,“缗钱”为计税单位。元狩四年武帝下令”初算缗钱”。颜师古注引李斐日“缗,丝也,以贯钱也。一贯千钱,出算二十也。”据《汉书·食货志下》记载:

诸贾人未作贳贷买卖,居邑积赋诸物,及商以取利者,虽无市籍,各以物自占,率缗钱三千而算一。诸作有租及铸,率缗钱四千算一。……商贾人轺车二算;船五丈以上一算。”责令商人自报财产。陈报不实者,罚戍边一年,财物没收。告缗是指告发富户隐匿财产,逃漏税款的赋税制度。《史记·酷吏列传》:“出告缗令,豪强并兼之家。”张守节正义:“武帝伐四夷,国用不足,故税民田宅、船乘、畜产、奴婢等,皆平作钱数。每千钱一算,出一缗,贾人倍之。若隐不税,有告之,半与告人,余半人官。”结果,很多商人被没收了财物、田宅和奴婢。算缗、告缗带有侵夺商人利益的性质,但政府得民财以亿计,从大局看,加强了朝廷的经济实力,缓解了财政危机。汉武帝利用国家力量,抑制了大商人的兼并和投机活动,又增加了朝廷的经济收入,他对商人的政策取得了成功。

二、武以安邦。

汉武帝的武以安邦,并不是他的统治受到了威胁,而是对周边少数民族主动出击,不仅旨在消除少数民族对边境的侵扰、掠夺,而且带有一种开疆拓土的性质。这主要表现在:

同类推荐
  • 记忆是一种抵抗的姿态

    记忆是一种抵抗的姿态

    多少年过去,我也曾几次和人讲起。可是没人会相信它的真实性。甚至包括我自己。那不是梦。在那之前和之后,我都未曾如此近距离地观察过一匹马的眼睛。而它从书架上移开眼神来看我的时候,我忘不了那双眼睛。也许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吧!我虽然早已过了要牵强附会才能了解自我的年龄,也不再有拼命幻想的激情,可是每当我在一排排的书架前难以自持地激动的时候,我知道,我属于这片天地。《记忆是一种抵抗的姿态》讲述了作者的记忆故事。
  • 二十个站台

    二十个站台

    《二十个站台》是青年诗人、评论人江汀的散文集。这批文章按照写作主题分为三辑,第一辑是关于自己生活和写作的散文,第二辑是为作者身边的诗人、小说家、画家而写的随笔,第三辑是对外国文学所写的阅读札记。它们中的大部分曾刊登于在国内颇具影响的《经济观察报》书评版,其余篇目则散见于《北京青年报》《诗刊》《诗建设》《中西诗歌》《旅行家》等报刊。
  • 丰子恺散文

    丰子恺散文

    本书选入《剪网》、《渐》、《艺术三昧》、《立达五周年纪念感想》、《自然》、《颜面》、《儿女》、《闲居》、《从孩子得到的启示》等丰子恺著名散文八十余篇,是“中华散文插图珍藏版”系列之《丰子恺散文插图珍藏版》的升级版。读者可从中一窥丰子恺散文创作的风格及真髓。
  • 草叶集(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草叶集(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美国现代诗歌之父沃尔特·惠特曼是十九世纪著名的诗人、人文主义者。由于早年受到民主主义者托马斯·潘恩和爱默生的深远影响。1839年起,他开始进行文学创作。1850年,开始在报纸上发表自由诗,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自由民主生活的赞颂。
  • 遍地烽烟话当年

    遍地烽烟话当年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为华北腹地、西北和中原战场依托的山西,成为国共双方激烈争夺的地区,大小战役不断。1945年8月30日,日本投降后仅仅半个月,毛泽东到重庆参加国共和谈才两天,晋东南就爆发了上党战役,事实上拉开了后来三年内战的序幕。只是,那时的人们还沉浸在胜利的喜悦和对国共和谈抱有极大的希望之中,没有重视这段“插曲”罢了。当时,国内最具影响的大公报还没有北上复员,因而鲜有山西报道。1945年底,大公报天津版及北平办事处相继恢复,并且开始派记者到山西采访,才有了自己的独家报道,直至1949年初平津解放,大公报天津版停刊。
热门推荐
  • 江变纪略

    江变纪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漂亮朋友(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漂亮朋友(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莫泊桑的《漂亮朋友》讲述了十九世纪末的巴黎如同一场假面舞会, 成功青睐于道貌岸然之徒。法国驻阿尔及利亚殖民军的下级军官杜洛瓦在退伍后只身来到巴黎,经友人介绍进入《法兰西生活报》当编辑,从此开 始了他的冒险之旅。他依仗自己漂亮的外貌和取悦女人的手段,将权力、财富和名望逐一收入囊中。莫泊桑向来以短篇小说著称于世,其文风凝练简洁,而《漂亮朋友》反映出的社会现实,即使在今天同样令人深思。
  • 冷月如霜

    冷月如霜

    十六岁前,她,是首辅的掌上明珠,满门权贵。十六岁后,她,一夕之间,家破人亡。凭借帝王最后一丝悯爱,慕如霜终于站在了六宫之上。阴谋、猜忌、离间,她除去后宫朝野之中一个一个的敌人。机关算尽,却没有最后的赢家。
  • 新编孕产妇保健百科

    新编孕产妇保健百科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从孕前的充分准备,到孕期每一周准妈妈与胎宝宝的变化、营养“孕”味、日常护理、快乐胎教以及不适与疾病的应对,乃至分娩、坐月子、产后恢复等诸多方面进行系统、详细地诠释,以便指导准爸爸、准妈妈在各个时期采用科学的方法应对各种不同的保健问题,从而轻松地度过孕期的每一个阶段,顺利地迎接小宝宝的到来!
  • 以胖为美

    以胖为美

    李媛媛觉得自己终于变成了一个绝世美女,但没想到在时光荏苒,岁月变幻,沧海桑田之后这个世界的审美居然特么的变了……
  • 股市操盘手(连载二)

    股市操盘手(连载二)

    金董事长与余小姐在晚饭前,看了会儿盘子,金董事长研究了666的走势及成交情况,又查看龙虎榜软件中666成交的主要账户,不觉微微一笑。他问余小姐说:“有关666的消息发出去了没有?”余小姐说:“今天下午二点多钟,已将消息发了出去。”金董事长满意地说:“没错,从二点十五分起,从盘口上能看出发生了异动。从操作手法上看,也已不是程兴章的风格了。”“程兴章与新娘一起到四川度蜜月了。”余小姐回答说。“那很好,程兴章远离上海会省却我们不少麻烦。”金董事长高兴地说。
  • 不怕

    不怕

    任何一个人在看不到未来的时候,都会感到不安、恐惧。但是,不安和恐惧改变不了现状。只有勇敢地站起来,摆脱心灵的恐惧和不安,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自己、面对世界,才会有光明的、美好的未来。本书通过许多故事告诉我们,想要摆脱不安和恐惧,就要学会不断地独立思考,把兴趣当做学习的老师,用心经营自己的长处,进而用专注的精神和坚持的信念,让自己不断进步。
  • 腹黑竹马的傲娇小妻子

    腹黑竹马的傲娇小妻子

    他是z国的太子爷--易诗丞,冷酷、无情。却唯独对染家的小公主--染七宁温柔。可染七宁却不领情,今天惹这个祸,明天惹那个祸。当闹腾小公主被腹黑总栽收入怀中时,小公主会如何呢?
  • 捡个仙君来压寨

    捡个仙君来压寨

    她容颜绝色,惹来桃花无数。奈何算尽天机,却终无法逃出他的手掌心。前世她视他为仇敌,今世他费尽心思成为她的伴侣。一个对感情一无所知,一个断了情根,他所做的一切,会得到原谅吗?罢了罢了,她只是一只孤独的小狐狸,有如此芳华夫君在身边,还纠结个什么过往呢?这委实麻烦,左右她都不记得了!
  • 素书

    素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