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9100000008

第8章 对不起(2)

挨骂的人起了真火,棍子夹着风声抡下去,砸在小松狮脊梁上,一声断成两截。

她“啊”的一声大喊,整颗心都被捏碎了。

没人看她,所有人都在看着它。

它好像对这一击完全没反应,好像一点儿都不痛。

它开始爬,一蹿一蹿的,使劲使劲地爬,腰以下已不能动,只是靠两只前爪使劲抠着青石板往前爬。

爬过一双双皮鞋,一条条腿,爬得满不在乎。

她哭、它爬,四下里一下子静了。

她跪在地上,伸出的双臂揽了一个空,它背对着她爬回了那个阴冷的墙根,它背朝着这个世界,使劲把自己贴挤在墙根夹角里。

……忽然一个喷嚏打了出来,血沫子喷在墙上又溅回身上,溅在白色的小瓷盆上,星星点点。

它长长地吐出一口气,然后一动不动了。

好像睡着了一样。

她哭着喊: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

它贴在地面上的脑袋猛地抬了一下,好像意识到了些什么,脖子开始拼命地使劲,努力地想回头看她一眼,腿使劲尾巴使劲全身都在使劲……

终究没能回过头来。

震耳欲聋的垃圾车开过来了,嬉闹的游人,亮晃晃的日头。

白瓷盆里空空的,今天她还没来得及喂它吃东西。

(四)

2012年年末的某天夜里,有个披头散发的姑娘坐在我的酒吧。

她说:大冰哥,我明天走了,一早的车,不再回来了。

我问她为何走得那么着急。

她说:去见一个人,晚了怕来不及了。

小屋的招牌青梅酒叫“相望于江湖”,我斟一碗为她饯行,她低眉含下一口,一抬头,呛出了眼泪。

我说:那个人很需要你,是吧?

她点点头,嘿嘿地笑,边笑边饮酒,边笑边擦眼泪。

她说:是我需要他。

她说:我需要去向他说声对不起。

她喝干了那碗相望于江湖,给我讲了一个还未结局的故事。

她讲故事的那天,是那只流浪狗被打死的当天。

(五)

她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大学上的是二本,在自己家乡的小城市里走读。

她没什么特殊的爱好,也没什么同学之外的朋友,按部就班地吃饭、逛街、念书,按部就班地在小城市长大。唯一和别人不同的是,她家里只有父亲和哥哥。

她是旁人眼里的路人甲,却是自己家中的公主,父亲和哥哥疼她,疼的方式各不相同。

父亲每天骑电动车接她放学,按时按点,雷打不动。

有时路过菜市场,停下车给她买一块炸鸡排,她坐在电动车后座上啃得津津有味。

她说:爸爸你吃不吃?

父亲回头瞥一眼,说:你啃得那么干净,我吃什么吃呀?

哥哥和其他人的哥哥不一样,很高、很帅气、很迁就她。

她说:哥哥哥哥,你这个新发型好难看,我不喜欢看。

哥哥说:换!

她说:哥哥哥哥,你的这个新女朋友我不喜欢,将来变成嫂子的话一定会凶我的。

哥哥说:换!马上换!

哥哥不是嘴上说说,是真的换,她的话就是圣旨,从小就是这样,并不觉得自己受委屈,只是怕委屈了妹妹。母亲离去时,妹妹还不记事,他心疼她,决心罩她一辈子。

他是个成绩不错的大学生,有奖学金,经常抢过电脑来翻她的淘宝购物车,一样一样地复制下地址,然后登录自己的账户,替她付款。

他临近毕业,家里没什么关系替他谋一份前途无量的工作,他也不甘心在小城市窝一辈子,于是顺应潮流成了考研大军中的一员。

有一天,他从台灯下抬起头,冲着客厅里的她说:等我考上研究生了……将来找份挣大钱的好工作,然后带你和爸爸去旅行,咱们去希腊的圣托里尼岛,碧海蓝天白房子,漂亮死了。

她从沙发上跳下来,跑过去找哥哥拉钩。她嘴里含着巧克力豆,心里也是。

浸在这样的爱里,她并不着急谈恋爱。

这个时代流行明艳,不青睐清秀,旁人眼里的她太普通了,主动追她的人不多,三拖两拖,拖到大学毕业还留着初吻,她却并不怎么在乎。

她还不想那么快就长大。

若日子一直这样平平静静地流淌下去该多好。

命运善嫉,总吝啬赋予世人恒久的平静,总猝不及防地把人一下子塞进过山车,任你怎么恐惧挣扎也不肯轻易停下来,非要把圆满的颠簸成支离破碎的,再命你耗尽半生去拼补。

乌云盖顶时,她刚刚大学毕业。父亲用尽一切关系,帮她找到一份还算体面的文职工作。

哥哥却忽然崩溃了,重度抑郁症。

事情是从哥哥的一次高中同学聚会后开始变糟的。

他那时连续考了三年研究生,没考上,正在拼死备考第四次。挨不住同学的再三邀约,勉强答应去坐坐。

一切都来得毫无征兆。

哥哥赴宴前,她嚷着让他打包点儿好吃的东西带回来,哥哥一边穿鞋一边抬头看了她一眼,神情古怪地笑了一笑。

他系鞋带,埋着头轻声说:小妹,今天是别人请客,不是我埋单……

她开玩笑说:不管不管!偏要吃!反正你那些同学不是白领就是富二代,不吃白不吃!

父亲走了过来,递给哥哥50元钱让他打车去赴宴。

哥哥没有接,他说:爸爸,我骑你的电动车去就好。

谁也不知道那天的聚会上发生了些什么。

半夜时,哥哥空手回到家,没给她打包饭盒。他如往常一样,安安静静走进自己的小房间。

第二天她推开哥哥的房门,满地的雪白。

满坑满谷的碎纸片,教材、书以及她和哥哥一张一张贴在墙上的圣托里尼的照片。

他盘腿坐在纸片堆里,一嘴燎泡,满眼血丝。

她吓坏了,傻在门口,不敢去抱住他,手指抠在门框上,新做的指甲脆响一声,断成两片。

哥哥不说话,眼睛也不看人。从那一天起,再也没正视过她的眼睛。

从小,他就被教育要努力、要上进,被告知只有出人头地有名有利才叫有前途,被告知机会均等、天道酬勤……却没人告诉他,压根儿就不存在平等的起跑线。

也没人告诉他,不论行伍还是读书,这个世界对于他这种普通人家的子弟而言,晋升的途径有多狭窄,机遇有多稀缺。

学校教育教了他很多,却从没教会他面对那些不公平的资源配置时,该如何去调整心态。

学校只教他一种办法:好好读书。

他接触社会浅,接受的社会教育本就少得可怜,没人教他如何去消解那些巨大的烦恼执着。

他们不在乎你是否会心理崩塌,只教育你两点:1.你还不够努力;2.你干吗不认命。

成千上万普通人家的孩子没资本、没机遇、拼不了爹、出不了国,他们早已认了命,千军万马地去挤考研的独木桥。

努力了,考不上,怎么办?

随便找个工作再认命一次吗?一辈子就这么一次接一次地认命吗?

你教我们努力奋斗去成功,为何对成功的定义却是如此之窄?

为什么不教教我们如果达不到你们所谓的成功标准的话,接下来该怎么活?

只能认命吗?

哥哥不服,不解,不想认命。

他被逼疯了,却被说成是因为自身心理素质不好。

所有人都是公众价值观的帮凶。

没有人承认主谋是那套有着标准答案的价值观,以及那些冠冕堂皇的公平。

就像没人了解那场同学聚会上到底发生了些什么。

(六)

祸不单行,父亲也病了。

哥哥出事后,父亲变得和哥哥一样沉默,天天闷着头进进出出,在家和医院之间来回奔波,中年男人的伤心难有出口,只能窝在心里,任它郁结成恙。

人过中年,要病就是大病。医生不说,爸爸不讲,她猜也猜得出是绝症。

好好的一个家就这么完了。

她自此出门不敢关灯,害怕晚上回来推开门时那一刹那的清冷漆黑。她开始早出晚归,只因受不了邻居们悲悯的劝慰,很多时候,那份悲悯里更多的是一种带着俯视的庆幸。

没人给她买鸡排,也没人给她在淘宝上付款了,她必须每天拎着保温盒,掐着工余的那点儿时间在两个医院间来回奔跑,骑的是父亲的那辆电动车。

头发慢慢枯黄,人也迅速憔悴了下来。眉头锁久了,细白的额头上渐渐有了一个淡淡的“川”字,没人再说她清秀。

哥哥的情况越来越糟糕,认知功能不断地下降,自残的倾向越来越明显。一个阶段的电抽搐治疗后,医生并未给出乐观的答复,反而说哥哥已经有了精神分裂的征兆。

一天,在照顾哥哥时,他忽然精神失控,把热粥泼了半床,她推了他一把,他反推回来,手掌捺在她脸上,致使她后脑勺磕在门角上,鼓起杏子大小的包。

从小到大,这是他第一次推她。

她捂着脑袋跑到街上。街边花园里有小情侣在打啵儿,她路过他们,不敢羡慕,不敢回头,眼前是大太阳底下自己孤零零的影子。

她未曾谈过恋爱,不知道上哪儿才能找到个肩膀靠一靠。

她给父亲打电话,怯怯地问:爸爸,你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好起来……

父亲在电话那头久久地沉默。

她哭着问:爸爸,你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好起来?

事情好像永远不会再好起来了。化疗失败,父亲一天比一天羸弱,再也下不了病床。

饭盒里的饭菜一天比一天剩得多,末了不需要她再送饭了,用的鼻饲管。

她一天比一天心慌,枕巾经常从半夜湿到天亮,每天清晨都用被子蒙住脑袋,不敢看窗外的天光,心里默念着:再晚一分钟起床吧……再晚一分钟起床吧……

成住坏空,生死之事该来的该走的挡也挡不住留也留不住。

回光返照之际,父亲喊她到床头,嗫嚅半晌,对她说:……你哥哥,就随他去吧,不要让他拖累了你。

她低下头,不知道该如何接话。

父亲盯着她,半晌无语。终于,他轻轻叹了口气,轻声说:是哦,你是个女孩子……

又是久久的沉默,普普通通的一个父亲在沉默中离去。

她去看哥哥,坐在他旁边的床上。

哥哥头发长了,手腕上有道新疤,他依旧是不看她的眼睛,不看任何人的眼睛,他是醒着的,又好像进入了一场深沉的梦魇。

衣服和床单都是带条纹的,窗棂也是一条一条的,满屋子的来苏水味仿佛也是。

她说:爸爸没了……

沉沉的眼泪噼里啪啦往下掉,她浑身轻得找不到重心,却不敢靠向他的肩头。

她说:你什么时候才能好起来……

从医院出来,她发现自己没有喊他“哥哥”。

不知为什么,她害怕再见到他,之后几次走到医院的栅栏门前,几次拐出一个直角。

父亲辞世后的三年里,她只去看过他四次。

命运的过山车慢慢减速,日子慢慢回归平静。

只剩她一个人了。

她一个人吃饭、上班、逛街、跳槽,交了几个闺密,都是新单位的同事,没人知道她还有个哥哥。热心人给她介绍对象,相亲时,她几次把话咽回肚里,不想告诉人家自己有个精神病哥哥。

…………

时光洗白了一点儿心头的往昔,带来了几道眼角的细纹。

她积攒了一点儿钱,爱上了旅行,去过一些城市和乡村,兜兜转转来到这座滇西北的古城。

这里是另一方江湖,没人关心你的出身背景、阶级属性、财富多寡和名望高低,也没人在乎你过去的故事。反正孤身一人,在哪里都是过,于是她决定不走了,留在了这个不问过去的小城,开了一家小店,认认真真地做生意,平平淡淡地过日子。

偶尔,她想起在电动车后座上吃鸡排的日子,想起拉过钩的圣托里尼,想起医院里的来苏水味。

她想起父亲临终时说的话:是哦,你是个女孩子……

她自己对自己说:是哦,我是个女孩子……

慢慢地,哥哥变成了一个符号,不深不浅地印在往昔的日子里。

越来越远,越来越淡。

然后她遇到了一只流浪狗。

直到她遇到了这只流浪狗。

(七)

2012年年末的一个午后,我路过古城五一街王家庄巷,他们打狗时,我在场。

我认识那只狗,也熟识旁边恸哭的姑娘。

那个姑娘攥住我的袖子哀求:大冰哥,救救它,救救它。

我为了自己的面子攥住了一根手指,而未能攥停那根棍子。

我看到棍子在它身上砸断,它不停地爬,爬回那个墙角。

我听到那个姑娘边哭边喊: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

我帮她把那只流浪狗掩埋在文明村的菜地,带她回到我的酒吧,陪她坐到天亮。

那天晚上,她在大冰的小屋里,喝了一整壶相望于江湖,讲了一个未结局的故事。故事里有父亲,有哥哥,有一个终于长大了的女孩子和一只流浪狗。

她告诉我说:我要去见一个人,晚了怕来不及。

她说:我需要去对他说声对不起。

天亮了,我帮她拖着行李,去客运站买票,目送她上车离去。

我没再遇见过她。

她留下的这个故事,我一直在等待结局。

时隔一年半。

2014年春末,我看到了一条微博。

微博图片上,一个清秀的姑娘站在一片白色的世界里,她左手搂着一幅黑框照片,右手挽着一个男子的胳膊。

这是一家人的合影:妹妹、哥哥、天上的父亲。

结束了,结束了,难过的日子都远去吧。

大家依偎在一起,每个人都是微笑着的,好起来了,都好起来了。

…………

抱歉,故事的结局不是这样的。

2014年4月19日,江南小雨,我点开了一条没有文字只有图片的微博。

图片上她平静地注视着镜头,左手搂着一幅黑框相片,右手是另一幅黑框相片。

碧海蓝天白房子,微博发自圣托里尼。

不管是欠别人,还是欠自己,你曾欠下过多少个“对不起”?

时间无情第一,它才不在乎你是否还是一个孩子,你只要稍一耽搁、稍一犹豫,它立马帮你决定故事的结局。

它会把你欠下的对不起,变成还不起。

又会把很多对不起,变成来不及。

我不确定她最后是否跑赢了时间,那句“对不起”,是否来得及。

游牧民谣·靳松《不要等我回来》

游牧民谣·路平《想你的夜》

同类推荐
  • 祖国啊,祖国:中华梦朗诵诗选

    祖国啊,祖国:中华梦朗诵诗选

    本书选编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百余位名家诗作。一个多世纪以来,无数诗人在寻梦、追梦、圆梦的历史进程中,出于心灵的需求,听从时代的召唤,怀着对文明的渴望,辉映风云的变幻,自觉地将诗之思或突进历史的纵深,或切进当下的现实,燃放出赤诚炽热的火焰。
  • 家赋

    家赋

    曹多勇,一九六二年生,供职于安徽省淮南市文联。先后在《人民文学》、《当代》、《十月》、《中国作家》等刊发表小说若干,作品被《小说选刊》、《新华文摘》、《中华文学选刊》、《中篇小说选刊》、《小说月报》选载。长篇小说《美丽的村庄》(与人合作)获中宣部第十届(二〇〇三——二〇〇六年度)“五个一”工程奖。中篇小说《好日子》获二〇〇三——二〇〇四年度安徽文学奖。短篇小说《塌陷区》、《这日子应该平静似水》分别荣获第四届、第五届全国煤矿文学乌金奖。著有长篇小说《大河湾》、《找活》等。二〇〇四年毕业于鲁迅文学院第三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这是神赐的本能,在人类家庭成员之间形成了天然的相互依存性,在每个人身上都产生一种奇妙的归属感。若每个家庭成员都按照神的模式去做,就能真正体会到家庭的安全与温情。
  • 杜高档案:你也有一份

    杜高档案:你也有一份

    这篇访谈录,是凤凰卫视中文台《口述历史》主持人陈晓楠先生采访杜高先生的文字整理稿,也是《口述历史》“杜高档案”节目台词的记录稿。访谈时间是2005年3月16日。此文本由杜高先生提供给本刊。题目为编者所拟,意思有两重:一、只要社会生活不正常,造成杜高灾难的,你也有一份责任;二、你也可能有这样一份档案,所以没有酿成杜高事件,只能说是侥幸,不能说是必然。至于时间,当然是指那个已过去的年代。陈晓楠:在中国大陆,每个人都有一份自己的档案。档案里记载的是“组织”对一个人成长过程的鉴定和评价。而每个人的档案都按照级别、系统等等储存并保留。
  • 郁达夫散文

    郁达夫散文

    郁达夫的散文具有独到的个性特征,他在作品中无所顾忌地对个人的思想、生活,甚至琐碎私密的细节进行详细地描写,恣肆坦诚、热情呼号的自剖式文字,将自己透明坦荡地展示给读者,自叙传色彩浓郁而强烈。他的散文还具有浓浓的忧郁感伤的情调,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郁达夫是一个诗人,他的散文也有着回肠荡气的诗的格调,那种不拘形式纵情宣泄的抒情方式,回肠荡气的诗的节奏和情调,毫无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感伤、忧郁、脆弱,这些与作品中秀丽、隽永的山水景物交融在一起,以情遣笔,寓情于景,形成了略带病态的忧郁之美,也显示了作者深厚的学养和艺术功力。可以说郁达夫的创作是感应着时代的神经,代表了当时一些知识分子的思想情绪和内心感受。
  • 全民自黑的英国

    全民自黑的英国

    其实是一本全面的英国文化观察笔记!畅销科普巨著《万物简史》作者比尔·布莱森成名作。真正的英国,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享誉世界的文化观察大师比尔·布莱森用幽默、犀利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全面真实的英国。本书获得了英国本土读者的高度认可——2003年世界读书日,在一场BBC发起的全民调查中,本书被评为“尤其能代表英国的图书”。翻开本书,从英国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读懂一个真实的英国。
热门推荐
  • 我的忍界有轮回

    我的忍界有轮回

    要致富先修路,用土遁修路,用木遁种树。这是一个带领着忍者们奔向康庄至富大道之路的穿越者顺便抗击着进来拿他们当npc下副本的轮回者的故事。第三卷:侵略漫威世界?还是和复仇者联盟们携手对抗无限殿堂?敬请期待。一群二群被举报没了,欢迎加新群:817-819-905
  • 职场露脸术

    职场露脸术

    《职场露脸术》从下级员工的视角出发,探讨了员工如何“露脸”,阐述了如何进行心态的自我调整;如何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的能力;下级与领导沟通的技巧;下级如何取得领导的信任;下级如何与领导合作等内容。因此可以说,本书是建立在上下级之间双向合作基础上的有益于职员事业发展的助推剂。
  • 美色撩人:王爷,求放过

    美色撩人:王爷,求放过

    【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甜宠来袭】深情版简介:男主:你有没有这样爱过一个人?愿为她上天成佛,也愿为她堕地成魔。女主:楚离月的命便是我的命。谁欺他就是欺我。谁若欺之,我便除之。正经版简介:一道从天而降的圣旨南楚第一美人玉嫣然被赐婚给当朝夜王殿下。只是,大婚之日玉嫣然抗旨不嫁当场撞柱而亡。其因,夜王殿下是一个傻子。她不过是在家里睡了一觉而已,结果醒来却躺在棺材里。这开的是什么玩笑?嫁人?她表示拒绝!只是,某妖孽却死皮赖脸装傻扮可怜无所不用其极缠了上来。看着眼前这个妖孽的男人,某女表示简直美色撩人一个眼神便让她迷了眼了。所有人都嫌弃他是一个傻子,只有她将他放在心上。有没有那么一个人让你倾尽一生的温柔时光?
  • 都天魔神

    都天魔神

    叶都天,三下五除二,因父母保护蒙古一族而亡,而被蒙古一族收养,当九星连珠,日月光辉,天空异象,之时,意外的被一颗炸弹炸死,来到异世,一个未知的世界,伴随都天来到这个异世的,还有那块他父母留给他的玉,可是,谁又知道,这块玉里有着与盘古同生的小龙,都天将在小龙进行教导下,将会如何异世成长呢……
  • 囚妻私宠:欧式总裁霸道爱

    囚妻私宠:欧式总裁霸道爱

    “三天,最后再陪我三天。”囚禁她十天后皇甫boss终于向她保证。三天后。本应相隔半个地球,相差12个时差,不同国度的人再次出现在她的面前,她诧异地后退,糯糯地问他:“不是说好的三天么?”男人傲然扬颈,一手将她拉入自己的怀中:“宝贝,现在你不是在自己的国家么?”她彻底无语了,有种被欺骗的感觉,原来他放她走的意思只是让她回国。她才不会甘心待在他身边,呵呵,来到了她的国家他还能得放肆?“警察叔叔,他犯法了,快把他抓走。”“抱歉,小姐,这位先生是我国的贵客,我们没有权力抓他。”
  • 浩然凌霄

    浩然凌霄

    历史上似乎真有这么一群人在问道,在反抗!
  • 方先生余生请放手

    方先生余生请放手

    【反转、无套路文!揭露最真性一面!虐文!虐文!虐文!】推荐短篇现实虐文《听说你从月光来》文艺版简介:我总是固执的把自己留在过去,其实我们早已经回不去——莫兰烬你是深海,我愿沉溺,只是风雨漂泊,由不得己——方涯薄将愁不去,泪洒尽——楚将默唯他一人,颠倒了我众生——方魄晨……我之所以选择停留在原地,因为我坚信一切终将归零。
  • 自由的半兽人

    自由的半兽人

    意外来到大陆并且变成半兽人的白祖武为了自己的生存不断地奋斗。这个世界之中,在人类的掠夺和屠杀之下,半兽人数量极为稀少。白祖武的遭遇让他深深的同情起了这些半兽人,这些半兽人虽然头脑简单,十分好斗,但也淳朴善良。为了半兽人的自由,本是人类的白祖武却不得不与人类为敌,与人类世界展开一场生存大战。
  • 故事会(2017年4月上)

    故事会(2017年4月上)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5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
  • OPEN

    OPEN

    两个月前,正当粉白的樱花瓣铺天盖地地席卷目黑川时,我成为了渡边祥子的第四任丈夫。不咸不淡地活到三十九岁,总算是告别了东京市郊残旧的单身公寓,住进祥子位于银座附近的高级别墅。祥子大我十一岁,儿子正在多摩美术大学念二年级,她的第一任丈夫被派去加纳工作,几个月后染病去世,而后的两任伴侣则都是看中了她的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