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92200000002

第2章 边荒侠影(1)

悲催的侠客

十大军事巨无霸,由一个少年侠客单手促成。

太行岭上三尺雪,壮士怀中三尺铁。这少年侠客素怀大志,只身仗剑,行走天涯。边疆的羌族部落首领,多闻其名,对其人仰慕不已。但遗憾的是,少年侠客虽然豪情万丈,奈何囊中空空,银根短缺。未及多久,少侠花光了身上的银子,只好回到老家,扛起锄头下地耕田。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正当少年侠客成功转型为少年农夫之时,就见远方的驿路上,烟尘起处,络绎不绝的羌族游侠,各自扛着长矛大刀,前来寻访少年侠客,愿意追随他成就一番事业。

少年侠客被这些厚道的羌族勇士感动了,他放下锄头,带着这些投奔者回到了家,从邻居那里借来了酒,可却没有肉,怎么办呢?少年侠客一咬牙,掏出刀来,扑哧一刀,将耕田的耕牛捅翻在地,皮也不剥毛也不褪,囫囵个地往锅里一扔,咕嘟咕嘟煮熟,款待那些前来投奔的勇士。

等到牛肉熟了,少年侠客捧起酒碗,眼角含泪,对追随而来的勇士们说:“兄弟们,兄弟们呐,你们撇家舍业,千里迢迢,来投奔我董卓,那是瞧得起我。我也真的想……真的想带领兄弟们,于这乱世之际成就一番大事业。可是兄弟们呐,你们也看到了,我董卓是家徒四壁,两手空空啊!你们若是跟随了我,这吃的从哪里来?喝的从哪里来?你们身上穿的,又从哪里来?我董卓无能啊!兄弟们,你们的厚爱之心,董卓我心领了。喝了这碗酒,你们还是回去吧,我董卓无能,对不起兄弟们呐……”言未毕,豆粒大小的泪珠,扑棱棱地掉落到了酒碗里。

那些远来的羌族勇士们,目瞪口呆地看着这情形,摇头道:“唉,你看这是怎么说的?董卓你勇力非凡,仗剑天涯,我们还以为你多大本事,所以才千里迢迢来投奔,没曾想你穷到了连饭都吃不上的份上。唉,趁牛肉还热乎,大家赶紧吃,吃完了好走路……”

说话间,勇士们挤到锅前,连肉带汤,争先恐后地吃了起来。而后大家心满意足地打着饱嗝,一哄而散。只留下孤零零的董卓,守着一口空锅,坐在一边黯然垂泪。

这一天,他没有再下地耕田。

第二天也没有。

此后一连多天,董卓就坐在空落落的院子里,满脸悲绝,心里诅咒着老天。老天啊老天,你何其不公,我董卓胸怀大志,却只因为家里没钱,竟英雄无用武之地,这是什么世道?正在悲愤之际,忽见远方烟尘起处,仿佛无数兵马,向这边络绎而来。董卓心里惊异,爬到屋顶上,定睛一看,顿时愕然。

自费才是真爱国

董卓在屋顶上看到,远方的烟尘之中,竟然有许多牲畜,有牛,有马,也有羊,绝不少于一千多头,正被人驱赶着,慢慢向他住的方向而来。等这奇怪的队伍近了,董卓才发现,驱赶这一千多头牲畜的,正是上一次把他的耕牛吃光的羌族勇士们。

就听那些羌族勇士们喊道:“董卓,上次我们吃掉了你的牛,现在我们还给你一千头牲畜!此外还有一句话,你必须要听清楚了!”

董卓呆呆地站在屋顶上:“兄弟们……吩咐吧,我董卓敢不从命?”

就听那些羌族勇士们喊道:“董卓,你家里只有一头耕牛,却杀了款待我们,这是何等的豪情!我们没有看错人!你就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我们发誓此生此世追随你,万马千军,不避刀矢!此言此誓,天地为证!”

董卓被感动了,情不自禁地跪了下来,说道:“兄弟们,难得你们如此赤诚,我董卓一定要带着你们闯出一片天地来!今日我董卓折箭为誓,以后但凡有我董卓一口吃的,绝不敢饿到兄弟们,倘若违背了誓言,让我董卓死无葬身之地……”

这是少年侠客董卓成名起家的历史过程。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董卓从一出场就是一个反面角色,好色,贪婪又愚蠢。但再丑陋的癞蛤蟆,也曾有过小蝌蚪的可爱时光。至少,在曹操及刘备还只是孩子的时候,于历史深处叱咤风云的,正是少年侠客董卓。

当少年董卓侠名成边荒、白手起家之际,曹操和刘备,他们两个是什么情形呢?

查一下他们的年龄。董卓生于公元132年,曹操生于155年,而刘备则生于161年。董卓比曹操大23岁,比刘备大29岁。假如董卓23岁成名,这时候曹操刚刚在妈妈肚子里投胎,刘备仍然处于休眠期。董卓与曹操、刘备是两代人,这就决定了他们不同的人生际遇。

千人投奔,一夜而富,董卓的名声不胫而走。凉州刺史发现了他这个人才,派人把他找来,问董卓:“你年纪轻轻,有何异能?为什么那些羌族勇士都愿意投奔你?”

董卓微微一笑,一声呼哨,就见一匹战马疾奔而来,董卓纵身一跃,跳到马背上,伸手搭弓,弓弦之声不绝于耳,射箭的频速比别人快出一倍。大家定睛一看,才发现他身上带有两只箭袋,能够左右手开弓。

他的左手,和右手一样的灵活。大多数人都是使用右手,大脑的左半球发达。少数人是左撇子,大脑右半球发达。而董卓左右大脑同样的发达,他的脑子比别人快出一倍,他的身手也比别人高出一倍。这就难怪那些羌族勇士愿意投奔他了。这种身手,在边疆的蛮荒之地,确实大有可为。

凉州刺史惊讶地说:“英雄啊,竟有如此的好身手。以后这边荒的战事,就多多拜托了。只不过你的付出没有报酬,没有薪水可发……嗯,你要自动自愿地付出,自费才是真的爱国……”

董卓大声说:“我的人生信条是:不要问国家给没给我发薪水,要问我为国家做了什么!”

此后的少侠董卓,就在边荒率领着投奔他的羌族勇士,平定四方乱局。

太监的孙子

30岁那一年,董卓终于从一名志愿者,转型为国家正式员工。

这一年,凉州刺史向朝廷推荐人才,推荐的就是董卓,于是董卓入京师洛阳,成为了皇家羽林郎,领到了他的第一笔薪水。

当董卓领到他人生中的第一笔薪水时,曹操已经7岁了。

7岁的小曹操,过早地流露出了他放荡不羁的个性。才7岁的小朋友,具体怎么个放荡法,古书上没有记载。想来无非就是不爱读书,追猫逗狗,表示出与他年龄不相称的浓厚兴趣。这些乱七八糟的事,他的叔叔看在眼里,很是上火。

于是曹操的叔叔就提醒曹老爹,说:“大哥,我可提醒你一下啊,你的那个怪儿子,小曹操,不对头啊。这孩子你得盯紧着点,加强思想教育,千万别让这孩子学坏……我的意思是说,别让这小东西变得更坏,现在他已经坏得离谱了。”

曹老爹听了,就来劝诫儿子:“你个小王八蛋,怎么就不学好呢,嗯?我不说你也知道,咱们东汉帝国,官二代是不吃香的,吃香的是宦二代。现在掌权的是太监,只有太监的儿子才吃香。可太监又生不出儿子来,你爹我为了给你铺一条锦绣大道,觍着一张脸皮管大太监曹腾叫亲爹。你是太监的孙子,怎么就不体谅你爹的苦心,学点文化知识,将来好为祖国……不对,将来好为太监作贡献呢,嗯?”

小曹操垂泪道:“爹,孩儿知道了,孩儿一定发奋努力,为东汉帝国崛起而读书。”

曹老爹满意地点了点头:“嗯,快点去读书吧。”

小曹操回来,正遇到他叔叔,就见小曹操眼睛一眨,突然之间躺倒在地,抽搐起来,连翻白眼,口吐白沫,牙齿发出咔咔咔的撞击声。曹大叔见此情形,大骇,飞奔了去找曹老爹:“大哥大哥不好了,你快过来看,你那坏儿子发羊角风了……”

曹老爹吓了一跳,急忙奔过来,却发现小曹操正于书案之前,正襟危坐,手执圣贤之书,高声吟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爹,找我有啥事?”

曹老爹急道:“儿子,你叔说你刚才抽羊角风了……”

曹操眨着一双纯真的大眼睛:“没有啊,我好端端地在读书,为啥要抽羊角风呢?”

“这个……”曹老爹困惑了,“儿子,你既然没抽风,那你叔他为什么要这么说?”

小曹操落下泪来:“爹,孩儿知道自己不讨叔叔喜欢,所以叔叔想除掉孩儿,这都怪孩儿太小,不懂事。以后孩儿一定小心翼翼,讨叔叔欢心,不让爹为难……”

“我为难什么?”曹老爹心里气不打一处来,一甩手走了。未过多久,曹大叔又跑来告小曹操的状:“大哥,大哥,你还不快点过去看看,你儿子又干坏事了……”

曹老爹笑道:“弟弟,你是不是实在闲极无聊?当哥的跟你说句话:家和万事兴,你说是不是?”

就这样,小曹操诡诈地摆脱了曹大叔对他的监护,从此他犹如脱缰的野马一般,自由地成长。

奸诈的小曹操,捉弄了他叔叔的这一年,刘备正式投胎,但尚未孵化成形。

五年的时光过去了,这五年是小曹操最快乐的日子,是小刘备嗷嗷待哺的日子,却是国家公务人员董卓最难熬的日子。

京师居,大不易,洛阳为国家首都,不单是物价昂贵,最要命的是高官多,爵爷多。太多人的需要尊重,只有志愿工出身的董卓不需要尊重,这让他感觉很压抑。

这五年来,董卓没日没夜地给领导写信,表决心:派我上前线吧,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真的不想再在国都待下去了,这里整天花天酒地,歌舞升平,衣香鬓影,环佩叮咚。这种太平日子,不是人过的啊!我需要一个乱世,乱世才是我这种铁血军人的天堂……诸如此类。

公元167年,董卓36岁,他渴望的乱世,终于来临了。

铁血军人的典范

董卓36岁那年,终于迎来了他的黄金时代,西羌部族拒不臣服汉廷,发动了叛乱。董卓主动请命,终于以中郎将军司马的身份,奔赴了前线。

这个军司马,是个什么性质的职务呢?

军司马实际上是个闲职,通常用来安置被贬斥的官员,不过是个参谋官,是没有任何实际权力的。寻常人等弄到这么个官职,等于被打入冷宫,一辈子也甭想翻过身来了。

可这个倒霉的职务于董卓而言,却无异于蛟龙得水,虎落群山。这是因为他和正常人不一样。正常人只是适应太平时日,遭逢乱世就悲催了,而董卓乃少年游侠,太平盛世意味着他的末日,只有乱世,才能够让他那冲突型的人格,获得一席用武之地。

董卓,是个典型的铁血军人。

所以军司马这个闲职落到了董卓手中,却是正合其用。他甫到战场,就率领着追随他的羌族勇士们,呐喊着冲上前去,直杀得西羌人士人头滚滚,心寒胆裂。

捷报传来,朝廷欣喜若狂,立即将董卓晋升为郎中,食禄三百石。这个职务,类似于营长,是有着战前指挥权的。此外,朝廷厚赏,赏给了董卓一大笔奖金:九千匹绢。

董卓说:“这么多的绢,要是缝制成衣服的话,我一辈子也穿不完。可是我董卓舍身杀敌,又岂是为了这些?我只是……唉,把这九千匹绢分给大家吧!”

董卓散金分绢,体恤士卒,赢得了手下士兵的衷心爱戴。

把朝廷的赏赐全部分给士兵,这事曹操没干过,刘备也没干过,只有侠肝义胆的董卓,才有可能干出来。倘若董卓把他这种风格坚持下去的话,未来的天下,曹操刘备铁定是没戏的。事实上,董卓的表现也越来越精彩,很快他又以一次非凡的军事行动,证明了他是东汉帝国军中的翘楚。

痛苦的选择

眨眼工夫到了东汉末年,董卓已经52岁了。

英雄老矣,再不复当年的英骨侠风。

就在董卓浴血沙场、上演着一幕悲壮的英雄史诗之时,放荡不羁的曹操长大了,变得更加没品。

少年曹操依仗着父亲的势力,与袁绍结成了搭档,整天为非作歹,坏事干尽。有一天这俩恶少出门,看到有户人家正在娶亲,猜猜这俩家伙都干了些什么?他们趁夜持刀,跳到人家的院子里,将新娘子劫持了。

两人对新娘子干完坏事之后,急忙逃走,可是袁绍逃走时心慌,一头冲进了荆棘丛中。正如佛经所说,人生之苦,如在荆棘,心不动则不苦,心动必然是被刺伤。跌入荆棘丛中的袁绍真切体验到了这句哲理。他身在荆棘丛中,一动不动就没事,身体动弹一下,就立即被棘刺扎得泪流满面。

这下子可倒霉了,眼看着人家就要追上来了,可咋个办呢?

情急之下,就听少年曹操嗷地叫了起来:“快来人啊,强暴新娘子的歹徒在这里……”

听到喊声,袁绍心里一急,生怕被人捉到活活打死,“噌”的一声,竟然从荆棘丛中钻了出来。追赶者闻声赶来时,这两个坏东西却已经翻墙而走,逃之夭夭了。

这段故事,不知是何缘故,没有被引用到《三国演义》之中,但却记载在更古老的《世说新语》之中。作者讲述这个故事,是想展示少年曹操的过人机智,而我们看到的,却是曹操那不堪入目的品行。

于是一个棘手的难题,就这样摆在了我们面前。

这里有两个人:一个是出身寒苦,少年行侠天下,不计报酬为国效力,对士卒抚恤体贴,得到的赏赐分文不取,与部属分享的铁血军人;另一个是品行不端,横行不法,公然持刀入室、劫暴新娘子的宦二代恶少。

如果让你在这两个人中选择,你会选择哪一个呢?

如果你不知道第一个是董卓、第二个是曹操的话,这个选择是毫无疑问的。但你现在知道了,你的选择恐怕会变得艰难而痛苦。

选择的痛苦,源于我们对于人性的晦涩认知。

通常情况下,我们对于人性的认知,趋于光明面。认为人性是倾向于善的,是光明的,是利他的。董卓正是这样认为的,所以他少年游侠,不惜杀掉家中唯一的耕牛款待朋友。为了国家和民众,他不计报酬,无怨无悔地付出与牺牲。这种趋善的性格,为他的人生带来了成功,获得了朝廷的赏识并获得了权力。

帝国的权力,是不受任何监督的,只需要对上负责即可。于董卓而言,当他发现权力能够带给他许多快感,此前的他因为对权力一无所知,而付出了太多却没有任何报酬之时,他的心理一下子失去了平衡。

这时候的董卓,发现被人骗了,别人骗他流血牺牲,而欺骗他的人却依附在权力的羽翼之下,恣意地享受着人生。凭什么啊?凭什么付出的是他董卓,而享受的是别人?

此念一动,从此万劫不复。

此后的董卓,再不复昔日的侠肝义胆,尤其是在他52岁那年与黄巾军作战失利、被朝廷责罚、将他的职务一撸到底之时,他的心理更不平衡了。

老子流了那么多的血,付出了那么多的牺牲,也没听你们这些人给一句公道的评价。只不过一次小小的失利,就将老子削官去职。此后老子如果再犯傻,再白白替你们卖命,老子就不姓董!

人性中的暗黑力量,牢牢地攫住了董卓。这个少年时代传奇的侠客,正迅速地走向他的反面。

反观曹操,这厮却是一个人性大师。他知道人性中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善的一面需要坚持,而恶的诱惑力量,则是怎么强调也不夸张。一个人只有在少年时代经历了重重诱惑,知道这些诱惑是怎么回事,等成年之后,才不会轻易地被诱惑。

越是自幼清苦的人,越是没有尝到权力滋味的人,成年之后越是易于被引诱。相反,你曾尝到过这些诱惑的味道,黑暗诱惑所带给你的快感就会降低,这在客观上增加了你抵御诱惑的能力。

但这个道理,你不能说得太多,更不能说得太明白,太透彻。你说得太明白了,年轻的孩子都以此为理由,撇下学业不理,都要求先尝尝诱惑的味道,那可怎么办?

不要说普通人,就连大耳朵刘备刘玄德也不例外。当36岁的董卓驰骋疆场之时,刘备也已经7岁了,这个双手垂过膝盖的小东西,指着家门口的大树,说:“等以后我当了皇帝,就以这棵大树当我的伞盖……”

连7岁的刘备,都知道帝王的滋味是何等的美妙,你却希望成年的董卓抵御这种诱惑,这又怎么可能?

做人不要太无耻

52岁时的董卓,因为作战失利,被免去军中职务。

同类推荐
  • 唐朝好岳父

    唐朝好岳父

    开皇元年,隋朝初立,舒安带着一个坑爹系统穿越而来。有一位好友叫做长孙晟,有一个义女取名叫做长孙无垢,贞观元年,这一年的舒安已经六十岁!备注:轻松流向,看一个六十岁的老妖如何在初唐年间越活越年轻!
  • 明海风云

    明海风云

    天苍黄、地苍黄、十八离家好儿郎山高高、水长长、当兵十年人如枪雾茫茫、雨茫茫、转战千里斩豺狼日长长、月长长、旧伤未愈负新伤怜我辈、凄惶惶、马革裹尸葬他乡不跪天、不跪地、我代兄弟跪爹娘(出自大神常书欣的红男绿女)
  • 汉末理想家

    汉末理想家

    汉末天下,硝烟弥漫,群雄四起;或为保全性命,或为成就功名和霸业,人们彼此争斗不休;也皆因此陷入并展开了一场规模浩大,追求理想化的世界以及自我坚持的理念的苦战之中。这里没有系统,没有超强外挂,只有一个空怀大志,但自身行动能力与志向相差甚远的热血青年,无凌驾天下的武艺,也没有无出其右的诡计;却误入了这汉末群雄四起,纷乱的天下,如何保全性命?闯出属于自己的人生?在完善自我,披荆斩棘的道路中艰苦奋战,实现理想?……
  • 宋春归

    宋春归

    周南,一个普通职业者,无所谓宋粉,只是比较喜欢北宋那个繁华风流的、“有一切理由把世界上的其他地方仅仅看作蛮夷之邦”朝代,却在一次旅行中被穿越到了即将灭亡的辽国。耶律家大公主偏偏文静如处子,宋徽宗的小公主却桀骜如小马驹……经历种种曲折困苦后,终于扭转乾坤,在靖康耻的黑暗前夜,让北宋走向了另一条路,创造了一个更辉煌的巅峰盛世。
  • 权驭大明

    权驭大明

    万历四十五年,李宏宇意外成为了一个地方大族三房的大少爷,本能享尽荣华富贵却不料其名下的产业相继被族长恃强霸占。与此同时大明也陷入了内忧外患,关外的战事以及京城的党争使得大明帝国逐渐衰落。为了天下苍生,也为了自己和身边的人,主角决定踏上仕途。不过首先,他必须奋起反击,夺回被族长霸占的产业。
热门推荐
  • 拈花一笑的灵感

    拈花一笑的灵感

    古往今来,一切闪光的人生,有价值的人生,都是在顽强拼搏和不懈进取中获得的。
  • 半妖尊神

    半妖尊神

    本是一介书生,想通过赶考改善生活,谁知一场花前月下彻底改变命运,监牢内意外之喜,能否助他登临修道巅峰?
  • 腹黑王爷冷情妃:盛世红尘

    腹黑王爷冷情妃:盛世红尘

    二十多年前,一场巨大的阴谋,有人笑着,有人恨着。二十多年后。她,命定凤鸾之格,却试图逃离宫闱;三皇子,野心勃勃、志在天下,曾经视她只若一枚轻贱的棋子,却在一次次的交锋中乱了自己的心;他和她,青梅竹马私定终身,谁料风云突变,相爱的人咫尺天涯,痛了她更痛了自己;她妩媚动人,将心错给了他,又将身体给了不想给的人,注定了她的人生从此堕入悲剧的轮回,她也从天使变成了魔鬼;他,狂放不羁,浪子的表面下,隐藏的却是一颗蠢蠢欲动的复仇之心。当一切真相浮出水面,最终谁能登上那权力的巅峰?这一切到底是谁欠了谁,谁又负了谁?
  • 科技失控:用科技思维重新看懂未来

    科技失控:用科技思维重新看懂未来

    所谓科技思维不是能读懂多少新兴科技名词,而是能够对科技进行立体的思考与辨识。我们生活在技术潜力超乎寻常的年代。从纳米技术到合成有机物,新技术带给人类翻天覆地的变化。技术的潜力令人惊叹也令人畏惧。无人机和新的智能手机一样可能轻而易举引爆炸弹,3D打印既可以制作工具也可以制作枪支。超级计算机能轻松管理个人档案也能易如反掌导致华尔街崩溃。但是新技术无法回答如何解决这些技术所引发的道德问题和投资风险。作为未来科技领域权威的道德和伦理研究者,瓦拉赫在《科技失控》一书中,探讨了作为技术的发明生产者和消费者如何应对飞速的技术发展所带来的道德模糊问题。
  •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伊秋暮说,她第一眼看见他,就知道他是她躲不掉的劫。…………伊家大小姐对顾家大少爷死缠烂打狂追不舍了两年,终于两人修成正果了。可大家不明白,为什么伊家大小姐会在生下顾小少爷后一年出轨,大家也不明白好好的伊家大小姐为何会有精神病。…………五年后,帝都出现了一位与伊家大小姐一模一样的女子,却是三年前医界盛传的医学天才司徒朝暮,据说她救活了顾家小少爷,此后顾家小少爷一直叫这名女子“妈妈”……
  • 九十年代文学

    九十年代文学

    上次在桂林开“第三届今日批评家论坛”时,和程光炜老师商量一起和人民大学联合做一次研讨。程老师主持的“重返八十年代”研究课题,在高校和学术界影响很大,为文学史研究提供了一个方法论。程老师最近要转到九十年代文学研究,他提议把“九十年文学研究”作为我们这次讨论的题目。其实我的一个愿望,是让程老师也抽出时间跟我们的客座研究员聊聊,给我们指导一下。我的另一个想法是,大家在校时,对八十年代和八十年代以前的当代文学史,是比较熟悉的,但对九十年代文学史不一定熟悉。
  • 探寻碑林名碑

    探寻碑林名碑

    本书运用历史学、考古学、金石碑帖学、艺术学以及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综合知识,论述了探寻碑林名碑的起源和不同时期的特点,收集了一百四十余幅珍贵的图片。
  • 屏岩小稿

    屏岩小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小儿头面耳目鼻病门

    小儿头面耳目鼻病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召树屯:傣族民间叙事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召树屯:傣族民间叙事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召树屯》是一部傣族民间叙事长诗,它源于傣族佛教典籍《贝叶经·召树屯》,是一部佛教世俗典籍故事。王子召树屯与天上的仙女喃婼娜相爱,喃婼娜为他留在了人间。父亲为了寻回女儿,发动了对召树屯部落的战争,召树屯率军出战,喃婼娜在家中受到奸人污蔑,险些丧命,无奈飞回天上。召树屯得胜归来,得知妻子离开,踏上了寻妻的道路,历尽千辛万苦,他来到天上,寻回爱妻,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