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92400000013

第13章 认识与创造的整合(5)

再指出一点,也就是讨论我们所知的最高水平,即存在水平的预测、控制和理解的概念。在最高层次上,存在价值已被吸收到自我之中。这已变成自我的规定性特征。真、公正、善、美、秩序、统一、全面等等,现已变成超越性需要,也正是因为这点,自私和不自私、个人的需要和非个人的必需之间的分歧完全被超越了。

自由现已变成了拥抱和热爱个人自我命运的自由,这种自由当然至少有一部分是决定于对个人是怎样的人,对真正自我的发现和理解,决定于对自我的热切顺依。这就是随真正自我控制,自由选择由它决定,因此这也是超越“自由与决定论”、“自由与控制”或“理解作为一种目的与预测、控制作为目的”之间的各种分歧。

事实上,这些概念的含义在一定意义上已经开始走向协调、融合,只不过其融合方式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总之,有一件事已经很明确,是关于“预测”和“控制”的简单化概念,虽然完全适合牛顿关于科学的“台球”(运动中的物质)概念,但当我们上升到科学的人本主义和超人本主义层次时,这些简单化的概念变显得有点过时了。交流和认识的一切其他附件,即言词、标签、象征、理论、公式、科学,只有在人们有了丰富的经验和认识以后才有效用。认识领域中最基本的是经历的知识。

突破经验世界的防御

文字、书本和概念并不能完全充当日常生活的解说员。对于一个天生就双目失明的人来说,我们绝对无法描绘我们亲眼目睹的一切。只有游泳者才知道游泳的乐趣,非游泳者即使看了几百本书也不可能对游泳有真正的理解。精神变态者绝不会知道爱的欢乐。年轻人只有自己成为父母时才会充分体会和理解父母的苦心,然后很有感触地说:“我过去怎么那么不懂事。”我的牙痛感觉和你的牙痛不同。诸如此类。也许更好的说法是,一切生活首先都必须通过经验达到认识。没有什么能替代经验的东西,一点也没有。

经验的世界可以用两种语言描述,一种是主观的、现象学的;另一种是客观的、“朴素论的”。每一种都是可以接近日常生活的语言,但两者都无法充分说明生活;每一种都有它的效用,两者都是必需的。心理治疗家早已懂得如何区分这两种语言,并且还会根据不同情况加以利用。例如,在分析人际关系时,他们试图教患者说,“在你的面前我不知怎么总觉得自己低一头”,不带有谴责或向对方投射恼怒之意,而不说“你不喜欢我”,“你认为你比我强”,“别想支配我”,或“你为什么以愚弄我为乐”;即他们教患者在自身内部体验自己的情感,而不是自动机械地向外部投射情感,像大多数人所做的那样。

交流和认识的一切其他附件,即言词、标签、象征、理论、公式、科学,只有在人们有了丰富的经验和认识以后才有效用。认识领域中最基本的是经历的知识。所有的一切正如银行和银行家,或者是会计系统、支票、纸币,这些东西全都是无效用的,除非有现金可供兑换、运筹、积蓄和调用。

要想使这一真理扩大范围,突破原有的界限,这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例如,虽然无法向先天盲人描述红色,但这并不表明文字是无用的。当同那些已有某些经验的人交往时,文字是传递和分享情感的极佳手段。戒酒者协会,戒赌者协会,辛那侬,和其他此类型组织中的人已证明两点:

第一,在缺乏经验时,文字之间的交流显得很无用;第二,在共有某一经验的人之间,文字交流却十分有效。女儿只有等到她们自己生孩子的时候,才能“理解”她们的母亲,以至于和母亲建立充分的亲情。更夸张一点来说:在组织和整理经验的重负和超验的世界时,文字和概念是绝对必需的,超验的世界是经验向我们通报的。

除此之外,如果再加上初级过程的整个世界,加上无意识和前意识,加上隐喻交流和非言语交流,如在俩舞伴之间,我们便得到一个更丰富的画面,它说明,经验的知识是必要的,但还不是一切,是不充分的。因此,我们要尽可能避免经验知识和概念知识的分割与对立。在我看来,经验知识先于言语、概念知识,但两者在层次上是融合在一起,并且是相互需要的。没有人敢于在任何一种认识活动中过于独特。研究表明,保留心灵的科学比排除经验资料的科学更强有力。

很显然,我的这种看法根本不会以任何方式与“微观的”行为主义相对立,后者是关于知识可靠水平的学说,认为公众的知识在许多方面理所当然都比个人的和主观的知识更值得信赖,并更恒久不变。心理学家们对于纯粹内省主义的缺陷已经太熟悉了。

我们对于有妨碍认识真理的幻觉、妄想、错觉、否认、压抑和其他防御手段都相当了解。由于你没有我的压抑和错觉,那么,对我的主观经验和你的经验进行比较,就成为一种易行而显然有效滤除我内心防御因素的歪曲影响的方法。你可以把这称为最简便的一种真实验证。这是向核对知识迈出的第一步——弄清它确实是共同具有的,而不是一种幻觉。

这也是我提出以下两种观点的原因所在,我认为,首先,心理学问题大都确实可以并应该从现象学开始,而不是从客观的、实验的、行为实验室技术开始;其次,我们必须从现象学的开端继续迫进到客观的、实验的行为实验室方法。我总觉得,这是一条正规的、通常的途径,即从一个较不可靠的开端上升到一个更可靠的知识水平。

例如,若从一开始就用物理学的方法进行科学研究会变得太琐细,对仅仅略知一二的事太苛求,就像探索一个大陆用一柄镊子和一个放大镜一样。但如果局限于现象学方法也是不可取的,那会变得满足于较低程度的确定性和可靠性,而不是力争上升到实际上可以达到的较高一级的水平。心理健康的改善能使人成为更好的认识者,甚至更优秀的科学家;达到改善的和丰满的人性或健康的一条很好的途径是自知,对自己的深刻了解和诚实态度。

优秀认识者的认知途径

很多年来,在认识活动之前,临床和实验心理学首先把成为优秀认识者的问题提到研究工作的中心地位。不仅种种心理病态,而且较“正常的”未满足的需要、深藏的畏惧“正常”或一般人格特有的防御手段,都会有歪曲认识的力量,这种歪曲作用远比20世纪前人类所能设想的要大得多。

在我看来,我们已经从临床和人格学的经验中了解到:心理健康的改善能使人成为更好的认识者,甚至更优秀的科学家;达到改善的和丰满的人性或健康的一条很好的途径是自知,对自己的深刻了解和诚实态度。

总之,无论是在逻辑学上还是在心理学上,诚实地认识自己都先于认识外部世界,经验的知识先于旁观的知识。假如你要观察世界,那么,首先你应该尽可能使你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观察家。这里的意义可以理解为:使你自己成为一个好的认识工具;要把你自己认识得清清楚楚,就像你会选择最适合你观察的显微镜一样;要尽你的可最大能变得无畏、诚实、认真和自我超越。

正由于大多数人(或科学家)不能尽力做到无畏、自我超越、无私、诚实或献身于事业,所以大多数人不能成为胜任的认识者,像他们本来能够做到的那样。

我在此再提一个问题:所有上述的一切对科学家的教育和对非科学家的科学教育意味着什么?甚至这一问题的提出已足够使我们对于常规的科学教育产生怀疑。

我们的论述必须深入下去。我们不能就此止步。成为诚实的、认真的、正派的人,这当然非常好。否则,除此之外又该怎么办呢?诚实认真并不等于知识,并不比一架洁净的显微镜更多些什么。尽管要成为一位优秀的科学家,先决条件和必要条件的确是要诚实,但也有必要变成有熟练的技巧,非常胜任,懂专业,有知识,博学。健康固然是必要的,但对于理想中的认识者和工作者并不是充分的条件。

以上我所说的这些,主要意图是强调:只有经验的知识是不够的,只有自我认识和自我改善也是不够的。认识世界并成为胜任的认识者这一任务仍然没有完成,因此,积累和整理周围知识的任务,即旁观的知识,非人格的知识,也没有完成。

我已再次用层次的整合取代两极的对立。这两类知识是互相需要的,在良好的条件下可以并应该彼此密切结合起来。因此,我也希望得到理解。经验和理性的咬合方式简单例证之一见于“开动脑筋”的方法,让一疯狂的、任性的念头统统涌现,批评推迟到后一阶段。

经验的某些性质和特征

下面所介绍的禅宗佛教徒、一般语义学家和现象学家所描述的那种最充分和最丰富的经验的特征都来自于我自己的高峰体验及研究。

优秀的体验者变得“完全沉迷于现在”,这是西尔维亚·阿希顿·瓦尔纳的美妙说法。这时,他忘掉了他的过去和未来而完全生活在此时此地的经验中,他“全身心地”淹没、集中、陶醉于现在。这时,自我意识丧失。

这种经验是没有时间、没有地点、没有社会、没有历史的。

在具有充分经验的条件下,体验着的人和经验的对象之间出现一种融合,二者融合在一起了。这很难用文字说明,但我仍将力图说明如下。

体验者开始变得像孩子一样,更天真,更不加思考地接受。在最纯的一极,他完全裸露在情境中,直来直去,没有任何种类的期待或烦恼,没有“应该”或“必需”,不滤除任何经验,没有任何关于经验应该如何或什么是正常的、正确的、适当的、不错的等等考虑。天真的孩子接受发生的一切,没有惊讶、震动、恼怒或拒绝,也没有任何要“改善”的冲动。充分的经验会淹没“无助的”、无意愿的、愕然的和无私而兴趣盎然的体验者。

重要与不重要对立的终止是充分经验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理想地看,经验不能被构筑成相对重要或不重要的面貌,也没有中心或外周、本质或扩展的区分。

在良好的例证中,畏惧消失了,随后一切其他个人或自私的考虑也消失了。体验者这时是无防御的。因此经验无遮拦地向他冲来。

这时,努力、意愿、紧张趋于消失原因是经验到来了,但不是被动的到来的。

接着,批评、编排、证件或通行证的核验,怀疑,选择和排斥,评价——所有这一切都趋于消退,或在理想的情况下趋于暂时消失,或推迟。

这就如同接受、承认,被动地受到经验的诱惑或强迫袭击,信赖经验,任它发生,没有意图,不干预,顺从。

总之,这一切的总和就等于把我们最为之自豪的理性,我们的言词,我们的分析,我们进行解剖、分类、定义、逻辑推论的能力等等一切特征置于一旁。所有这些过程都推迟了。这些过程没人达到怎样的程度,体验活动也不“充分”到怎样的地步。这种类型的体验活动更接近弗洛伊德的初始过程而不是他的次级过程。在这样的意义上它是非理性的,虽然它绝非反理性的。

经验和理性的咬合方式简单例证之一见于“开动脑筋”的方法,让一疯狂的、行性的念头统统涌现,批评推迟到后一阶段。非常相似的是精神分析的初始律。患者被告知不要对他的自由联想进行选择或编排,任随它们涌现于意识并脱口而出,在这之后,它们才能接受审查、讨论和批评。这是一个治疗方法的例证,即把体验活动作为一种认识工具,用来发现部分真相,那是用其他方法不能发现的。传统科学应用于心理学的一个弊端是,它所知道的最好方法是把人作为客体来研究,而我们所需要的却在于完全可以把人作为主体研究。

清除人性哲学弊端的做法

传统科学应用于心理学的一个弊端是,它所知道的最好方法是把人作为客体来研究,而我们所需要的却在于完全可以把人作为主体研究。

我们可以把自己的和我们自己主观过程的一个被动的旁观者看成是一个看电影的人。某件事在我们面前发生了,但绝不是由于我们的原因使它发生的。我们没有要它发生的感觉,我们仅仅处于观察的位置。

然而,成为一个主动的主体或主动者则全然不同。我们被牵连在内,我们在尝试、在力争,我们做出努力,弄得疲劳不堪,我们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有时觉得强有力,有时又觉得软弱,例如,当我们试图回想、理解、解决一个问题,以及有意要想起一个形象时,就是如此。

这就是意志活动的经验,成为负责的、成为最初的推动者,成为能干的,成为自身的主宰,自我决定的而不是他决定的、他因的、无助的、依附的、被动的、软弱的、无能的、被随意支使的、被控制的或被操纵的等等。显然,有些人并没有意识到有这样的经验,或者只有这样的微弱经验,虽然我相信有可能经过教育使普通人也感觉到有这样的经验。

不管有多么大的困难,我都必须克服它做到这样。否则,我们将不能理解那些被称为个性化、真实自我、自我实现和自我同一的种种概念。而且,我们也将不能在意志、自发性、充分发挥作用、负责精神、自尊,以及自信等方面有任何进展。总之,对作为主动主体的人的强调,使人作为开创者、发展者、行动的中心、做事的而不是被做的等等形象成为可能。

似乎各种形态的行为主义都是要坚持制造一种无助的人的这种被动的形象——一个对他自身命运没有什么发言权、不能决定任何事情的人。或者正是这一终极的哲学结论使一切这样的心理学完全不能为那么多的人所接受,因为它们没有注意到丰富的不可否认的经验。

在这里要指出的是一种不恰当的、无益的比喻,就是说,科学知识和常识往往是对立的,例如,太阳围绕地球转的说法已被科学所推翻,这并不是有效的类比。我也有一个比喻:主动的主体的极其重要的经验被全盘否认或被化为刺激与反应或当作“不科学”而推在一旁,这取决于客观主义概括范围的大小,这可以类比为或者否认太阳的存在,或者坚持太阳实际是什么别的东西,或者否认太阳可以作为研究对象。

如果拥护实证论和行为论的人不那么经常如此——武断一切、太教条化、太一元化、太绝对,那么,这许多的错误将不会发生,至少可以避免。客观的、可预测的、可记录的、可重复的运动或反应往往是比主观观察更可靠、更可信的知识形态,我从不怀疑这一点。我也绝不会怀疑,作为一种策略,沿着这一方向前进往往是恰当的,任何一个人都有权做出这样的选择。

传统上,我们只能把焦虑、沮丧或快乐大都作为个人经验和口头报告来研究。但这是因为我们还没有任何更好的研究方法。某一天,当我们发现有一种可以从外部公开进行观察和测度的焦虑或快乐的相关物,如温度计或气压计那样的东西时,那么这某一天就将是心理学新时代的开始。我不仅认为这是可企求的而且是可能的,我也曾沿着这一方向推进。这等于把认知分割成等级,可靠程度有高有低,形成一种知识等级系统,类似一种同样必需的,关于“科学发展阶段或水平”的想法。

同类推荐
  • 世间最美是淡然

    世间最美是淡然

    男人的风度在于淡然;女人的优雅在于淡然;人生的智慧,亦在于淡然!淡然是一种气度、一种风范。只有懂得以谈然之心处世的人,才能临危不乱、举重若轻、宠辱不惊、优雅大气。在这个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日趋激烈的世界里,淡然无疑是一种宝贵的智慧。然而,波然并不是轻易就能做到的,应由修心开始,逐渐演变成一种行为习惯,最终升华为人生的大智慧。本书就是一部指导人们修炼淡然处世智慧的宝典。相信读过此书,你定会在纷乱的世间找到属于自己的一份澄明与清澈,优雅地享受属于自己的淡然、幸福的生活!
  • 生活的艺术

    生活的艺术

    《生活的艺术》以格言体汇集了他一生的思想精华,以精辟而又通俗的语言,向人们传授生活的真谛和幸福的真义。书中处处闪烁着作者独到的智慧,相信这本小册子能让读者在当今这个混沌的环境中找到正确的生活秩序。爱比克泰德,一位介于古希腊古典哲学与基督教哲学之间的过渡性人物,一位身为奴隶后在亚里士多德影响下成为斯多葛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一位对圣奥古斯丁产生过重要影响、并经由这位坎特布雷首位总主教将自己的许多思想渗透到基督教义中的哲人,一位让马库斯·奥勒留钦佩有加、并深深影响过这位古罗马国王创作出名著《沉思录》的教书匠,一生倡导依照自然律生活,即依照自然秩序过一种自制的生活。
  • 正能量:正面情绪改变自己和他人

    正能量:正面情绪改变自己和他人

    你是否曾有过这样的经历:打量别人手中的报纸足足40分钟,一直挣扎于想借读却又怕被拒绝,最终没敢向对方开口?面对心仪女孩不敢努力争取,而是寻找各种自己不为女孩接受的理由,而且这些理由看似那么的充分,甚至觉得自己不配享有天下美好的事物,结果错失一段美好的姻缘?面对事业上的贵人,只要开口为自己争取就能将名誉之门打开,但又觉得人家地位高不可攀而羞于开口,最终错失机遇,让自己延长了好几年的奋斗期?……我们大多数人都在顺从着一种消极的生活方式,犹豫、怯懦、慵懒、怀疑、退缩……任其肆意蔓延,总是认为事情不可做,不如等等再说,总是担心万一有不利的事情发生,最终找不到前进的方向,每天生活在瞻前顾后之中。
  • 超越自我(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超越自我(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心态决定一切! 智慧创造一切! 这是一个人人追求成功的时代, 心智的力量具有创造成功态势的无穷魔力! 即具有成功暗示的随着灵感牵引的成功力。
  • 人生高起点:气质导演人生

    人生高起点:气质导演人生

    顾盼之中,流溢着自信与温柔,浑身透出一种难以言述的魅力,仿佛丰盈的深秋一般灿烂成熟、卓而不群,仿佛这间狭小的咖啡屋因她的到来而陡然生出了诗意的魔力……灯光朦胧,你无法看清她的容貌,但这已经够了。
热门推荐
  • 商人活用孙子兵法

    商人活用孙子兵法

    本书将古代智慧与现代商业经营紧密结合,以全新的解读方式,通过精辟的活用解析与经典的经营案例,多层次、多角度阐述了现代商战的策略与技巧,堪称商界有识之士赢得商战竞争的智慧之源。
  • 九死莫往生

    九死莫往生

    为什么大陆从来就是生灵主导?为什么我死灵一族只能在大陆苟延残喘?这世间该换一换了人族兽族我将带领我死灵一族重见天日!
  • 燕游吟

    燕游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玉皇心印妙经注

    玉皇心印妙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冷傲老公,我不嫁你

    冷傲老公,我不嫁你

    离家三日,被家里的爹妈告知自己和全国最冷最嗜血的军官定了婚,肖素素一个冷颤,她不要被虐死或冻死。于是乎,肖素素伪装身份把自己送到那冷血军官的面前,想尽一切办法让他取消婚礼。计谋篇——“你看我比你未婚妻长的好看吧!”某女一个媚眼抛过去。某男冷冷的瞟了一眼,“没见过她本人,不知道!”美人计,失败!“你看我比她有情趣吧!”某女衣着性感的紧身衣,努力做着各种诱人动作。某男斜视一眼,“胸有点小,屁股不翘,其它地方还勉强。”诱惑计,失败!“你看我够爱你吧!”某女指着操场上那一排排宏伟的由塑料花编制的‘ILOVEYOU’。某男微微蹙眉,某女窃喜,难道成功?“破坏环境是不道德的,明天把操场打扫干净。”某男转身离去。真心计,失败!摊牌篇——“女人,你到底想怎样?”某男咆哮。“我想你解除婚约和我在一起!”某女手叉腰,一副不怕死的模样。某男阴笑,“这是你说的。”随后扑倒某女!某女,‘呜呜呜.....她不是这个意思!’最后的最后,婚约是解除了,但是肖素素肚中貌似已经有了某男的种,这辈子是休想再逃掉了。——蝶儿新文《黑道王妃本流氓》做惯了黑老大,一朝穿越为小奶娃,最关键还是被抛弃的!紫兰青在第一时间决定一定要傍个大款!看那毛头小鬼一身华丽的锦衣,身后还跟着两个恶奴,紫兰青眼珠一转,就他了!当七岁的他捡到刚出生七天的她,看着她那双乌黑发亮不断转动的眼珠,于是他开始以爹爹自称!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冷傲老公,我不嫁你》
  • 灵境虚天

    灵境虚天

    我命由我不由天,天若灭我我灭天。小小年纪便是经历灭族之痛,被所有人蔑视的他在悬崖上立下那有些狂妄的誓言。跟随神秘男子外出修习,集灵珠,收魔兽,且看他如何扭转乾坤,最终站在位面的巅峰!面对其他位面的入侵者,身为位面主宰的他,又将如何抉择?
  • 封妖记语

    封妖记语

    世间万物非人者,统称为妖。而妖怪三千万,册中有名者占一半!世间妖怪,皆有温度。而这就是一场封妖师与妖怪之间有温度的故事!这是日常文,没有什么打斗的。作者尝试着平淡的温馨,不喜勿喷。
  • 责任心是管出来的

    责任心是管出来的

    本书以解决企业员工缺乏责任心这一问题为主线,通过对“责任心是管出来的”这一论题的阐述,勾勒出一套完整的责任心管理系统,就员工的责任心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了系统的赢得员工责任心的经营策略。本书更多地从企业管理者的角度出发,是一本提高企业管理者管理能力的指导手册,也是一本企业管理培训读本。
  • 人口与姓名(和谐教育丛书)

    人口与姓名(和谐教育丛书)

    人口作为一个生物群体,有出生、成长、衰老、死亡的生命过程,有自身遗传、变异以及全部生理机能。实现生命活动是人口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前提,本书介绍了与人口科学及人口发展历史相关的之时,也技术了姓名发展的过程。
  • 神禁乾坤

    神禁乾坤

    三千三百年前,九大禁尊为了躲避神灵的神罚,相约重生于三千年后,再战神灵。三千三百年后,当战尊觉醒时,他才发现自己晚生了三百年,其余八大禁尊早就重生,如今是禁界上的天骄人物,可他才刚刚起步,因为掌握着“斗”字神禁,有禁尊正在寻找他,想要杀了他,夺走他的“斗”字神禁……漫漫修行路,九门十二锁,一锁一世界,一门一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