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27200000005

第5章 恭亲王溥伟:坚定不移的复辟分子(1)

辛亥革命爆发后,革命党要清朝皇帝退位。当时的恭亲王溥伟就手持先帝赐的一把宝刀,说:“只要有我溥伟在,大清就不会亡。”但最终,他还是被迫从北京走了出来。在青岛的那段岁月,他一直将恢复大清作为毕生梦想,风雨不改。手段使尽,失败了从头再来。

第二代恭亲王险杀袁世凯

据说当年光绪临终时曾向摄政王也就是末代皇帝溥仪的父亲酵亲王载沣托付过心事,并且留下了一道口谕,即“杀袁世凯”。但据后来溥仪回忆说这场兄弟会见根本是子虚乌有。很可能是以讹传讹,或是王室成员的演绎。但这也并非空穴来风,因为光绪死后王室内阁的确一度策划刺杀袁世凯。第二代恭亲王溥伟就是其中的重要参与者,他甚至还要亲自出马杀袁。

摄政王要杀袁世凯为兄报仇,的确是事实,但是众所周知,袁世凯并没有被他们刺死,反而在中国近代史上呼风唤雨,好一通折腾。这并不是说溥伟的刺杀失败了,而是这次刺杀行动根本就没有开始。因为受到了以奕劻为首的一班军机大臣的拦阻。虽然详情几何不得而知,但是早被袁世凯贿赂,堪称袁世凯内援的奕劻必然尽心竭力阻挠这一行动。

据说当时摄政王为了杀袁世凯,曾想效仿康熙皇帝杀大臣鳌拜的办法。尽管正史野史对于这一段历史众说不一,但清廷内部大多知道,当年圣祖康熙的办法是把鳌拜召来,赐给他一个座位,那座位只有三条腿,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鳌拜坐在上面不提防险些摔倒,这就构成了“君前失礼”的死罪,因而被康熙拿下,这叫师出有名。但显然摄政王错误的估计了当时的形式。

第二代恭亲王溥伟也被称作小恭亲王,他和摄政王一起制定了这个计划。溥伟有一柄咸丰皇帝赐给他祖父恭亲王奕訢的白虹刀,这把刀似乎具有“尚方宝剑”的威力,可以先斩后奏。有人说这把刀曾杀过史可法,不过至今还没找到可信的证据。后来白虹刀传到溥伟手中。摄政王等王室内阁成员把这刀看成太上宝剑一样的圣物,因此决定由溥伟带着这把刀,做杀袁之用。但是一切计议停当了,却被张之洞等人拦住了。

当时朝廷内部可以分为两派,有人极力保护袁世凯,也有人企图除袁世凯而后快。这种现象并不难理解,老谋深算的袁世凯早在戊戌后就用大量银子到处送礼拉拢,因而朝廷内部形成了一股以奕劻为首的规模不小的“拥袁”势力。但毕竟还有用银子消除不了的敌对势力。这些敌对势力,并不全是过去的维新派和帝党人物,其中有和奕劻争地位的,有不把所有兵权拿到手誓不甘休的,也有为了其他目的而把希望寄托在“倒袁”上面的。因此杀袁世凯和保袁世凯的问题,早已不是什么维新与守旧、帝党与后党之争,也不完全是什么满汉显贵之争了,确切的说应是这一伙亲贵显要和那一伙亲贵显要间的夺权之争。以当时的亲贵内阁来说,就分成庆亲王奕劻等人的一伙和公爵载泽、摄政王载沣、小恭亲王溥伟等人的一伙。但光绪帝死后没能杀成袁世凯却是源自保袁派的一句话。奕劻曾说:“杀袁世凯不难,不过北洋军如果造起反来怎么办?”这番话让摄政王很泄气,结果比慈禧更加昏庸无能的隆裕太后听从了张之洞等人的主意,叫袁世凯回家去养“足疾”,终致放虎归山。

武昌起义后,各地纷纷响应,满族统帅根本指挥不动抵抗民军的北洋各镇新军,朝廷面临很大的危机,此时摄政王无力回天,只得被迫接受奕劻这一伙人的推荐,重新起用了袁世凯。但此时的袁世凯今非昔比,有徐世昌这位身居内阁协办大臣的心腹之交供给情报,他摸透了北京的行情,知道此时局势对自己大为有利,正是争取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良好时机。因而对于北京的起用推辞再三,一直到被授以内阁总理大臣和统制全部兵权的钦差大臣,军政大权全已在握的时候,他才在彰德“遥领圣旨”,下令北洋军向民军进攻。夺回了汉阳后,袁世凯即按兵不动,动身进京,受隆裕太后和摄政王的召见。这时候的袁世凯不仅掌握了军政大权,还有了比这更为难得的东西,那就是洋人方面对他也发生了兴趣,而革命党中也有了他的朋友。可谓是左右逢源,八面玲珑。

北洋军攻下汉阳之后,英国公使朱尔典得到本国政府的指示,告诉他:英国对袁“已经发生了极友好的感情”。于是袁刚到北京不久,英国驻武昌的总领事就奉朱尔典之命出面调停民军和清军的战事。袁世凯的革命党方面的朋友,主要是谋刺摄政王不遂的汪精卫。当时汪精卫被捕之后,受到肃亲王善耆很好的招待。溥伟曾在自己的年谱中说这是为了“以安反侧之心”,其实并非如此。当时有个叫西田耕一的日本人,通过善耆那里的日本顾问关系告诉善,日本人是不同意杀掉汪精卫的。于是在几方面压力之下,摄政王竟然没有敢对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汪精卫下手。武昌事起,汪精卫就得到了释放,这个善于钻营的小人立刻抓住机会和善耆之流的亲贵交朋友。袁世凯到北京,汪精卫又转而投奔,两人一拍即合,汪精卫也很快与袁的长公子克定变成了好朋友,从而变成了袁的谋士,同时也变成了袁世凯和民军方面某些人物中间的桥梁。这无疑使得民军方面的消息经此渠道源源不断地传到袁世凯这边,立宪派人物也逐渐对他表示好感。袁世凯有了这许多新朋友,加上在国内外和朝廷内外的那一伙旧朋友,更加如鱼得水。在当时他成了对各方面情况最清楚而且是左右逢源的人物。

主战派企图力挽狂澜

袁世凯到北京后,清醒的认识到消灭异己的时机到了,其矛头直指摄政王。他也的确出手不凡,不到一个月,就通过奕劻在隆裕面前玩了个小把戏,生生把摄政王挤出内阁,返归藩邸。接着,以接济军用为名挤出了隆裕的内帮,同时逼着亲贵们输财赡军。皇室亲贵们无不感到切肤之痛,皇室的财力本已经过外强掠夺、连年征战几近赤字,而今更是陷入了枯竭之境,至此,政、兵、财三权全到了袁的手里。接着,就是众所周知的袁世凯逼宫,授意驻俄公使联合各驻外公使致电清室,要求皇帝退位,同时以全体国务员名义密奏太后,说是除了实行共和,别无出路。

隆裕太后被吓昏了,满朝宗室亲贵王公大臣也都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他们讶异于袁世凯的急转直下。因为在民、清两军的议和谈判中,袁世凯一直反对实行共和,坚决主张君主立宪。他曾在致梁鼎芬的一封信中,表示了自己对清室的耿耿忠心,说“决不辜负孤儿寡妇”。指的是溥仪和隆裕太后。甚至袁世凯还曾公开表示要保存脑后的发辫,因此一些对袁世凯表示不信任的人也为之高兴,认为“袁宫保决不会当曹操!”但是民清双方的谈判,达成了把国体问题交临时国会表决的原则协议,国会的成员、时间和地点问题,则因清方的坚持而未决。正当此争执不下之际,南京成立了临时政府,选了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第二天,袁世凯忽然撤去唐绍仪代表的资格,改由他自己直接和民军代表用电报交涉。国体问题还远未解决,忽然袁世凯提出了要求清帝退位的问题,这无异于一个晴天霹雳,使皇室大为震骇。

袁世凯此时对于清政府可谓是落井下石,也难怪,这时他有了洋人的支持,在民军方面的朋友也多到可以左右民军行动的程度。因而使得他更加有恃无恐,自己的野心再难掩盖。那些由原先的立宪党人变成的革命党人,已经明白袁世凯是他们的希望。可悲的是这种“希望”后来又传染给某些天真的共和主义者。因此在民军方面做出了这个决议:只要袁赞成共和,共和很快就可成功;只要袁肯干,可以请袁做第一任大总统。这正好与袁世凯的理想一拍即合,于是他决定接受这个条件,但对清室的处置,还需要慎重考虑。这时袁世凯忽然听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了临时大总统,不免着起急来,生怕自己的帝王梦成为泡影。他的心腹助手赵秉钧后来透露:“项城本具雄心,又善利用时机。但虽重兵在握,却力避曹孟德欺人之名,故一面挟北方势力与南方接洽,一方面挟南方势力,以胁制北方。项城初以为南方易与,颇侧南方,及南方选举总统后,恍然南北终是两家,不愿南方势力增长,如国民大会成立,将终为其挟持,不能摆脱。乃决计专对清室着手,首先胁迫亲贵王公,进而胁迫清帝,又进而恫吓太后,并忖度其心理,诱饵之以优待条件,达到自行颁布退位,以全权组织临时政府。”无疑,这应该就是袁世凯突然变化的真相。

不久后袁世凯和太后见了最后一次面,在东华门碰上了一个冒失的革命党人的炸弹,给了他一个借口,从此再不进宫,而由他的助手赵秉钩、胡惟德等人出面对付皇室。他自己不便于扮演的角色就由他们来扮演。可以说,此时任谁都看清了袁世凯的真面目,那些一度相信过袁世凯的人,又改变了看法。

当年小恭亲王溥伟就曾说过:“谁说袁世凯不是曹操?”一直坚持这个说法的人还有肃王善耆、公爵载泽等人,以及醇王周围的年轻贝勒们。在辛亥革命期间,满清皇族的最顽固最反动的集团,以良弼、溥伟、铁良等为首组成了宗社党,其目的是挽救清朝的灭亡,反对清帝退位,反对袁世凯,反对议和。后良弼被革命党人彭家珍炸死,袁世凯又策动冯国璋等发表通电,赞成共和,才被迫同意清帝退位,隆裕亦传谕,把它解散。宗社党解体之后,其中一些主要分子并不死心,分别投靠了帝国主义企图借外力来复辟。然而这种情势没有保持多久。参加会议的毓朗后来和他的后辈说过这个会议,溥伟也有一篇日记做了一些记载。有一次会议中太后问道:“你们看是君主好还是共和好?”当时大约有四五个人立刻应声道:“奴才都主张君主,没有主共和的道理。”接着别人也表示了这个态度,曾经提出异议的奕劻和溥伦没参加,因而没有相反的意见。有人还说,求太后“圣断坚持,勿为奕劻之流所惑”。太后叹气道:“我何尝要共和,都是奕劻跟袁世凯说的,革命党太厉害,咱们没枪炮没军饷,打不了这个仗。我说不能找外国人帮忙吗?他们说去问问。过了两天说问过了,外国人说摄政王退位他们才帮忙。载沣你说是不是这样说的?”

当时溥伟忿忿地说:“摄政王不是已退位了吗?怎么外国人还不帮忙?这显然是奕劻欺君罔上!”那彦图接口道:“太后今后可别再听奕劻的啦!”溥伟和载泽说:“乱党实不足惧,只要出军饷,就有忠臣去破贼杀敌。冯国璋说过,发三个月的饷他就能把革命党打败。”  “内帑已经给袁世凯全要了去,我真没有钱了!”太后摇头叹气。

溥伟当时拿出了日俄战争中日本帝后以首饰珠宝赏军的故事,劝隆裕太后效法。善耆支持溥伟的意见,说这是个好主意。隆裕却说:“胜了固然好,要是败了,连优待条件不是也落不着了吗?”

这时优待条件已经由民清双方代表议出来了。溥伟则认为优待条件不过是骗人之谈,“就和迎闯王不纳粮的话一样,那是欺民,这是欺君。即使这条件是真的,以朝廷之尊而受臣民优待,岂不贻笑千古,贻笑列邦?”说罢,他就地碰起头来。可见内心的焦急和愤懑。

太后却显然缺乏信心,说道:“就是打仗,只有冯国璋一个也不行呀!”溥伟立刻请求说:“太后和皇上赏兵去报国”。善耆也说,有的是忠勇之士。太后转过头,问跪在一边一直不说话的载涛:“载涛你管陆军,你知道咱们的兵怎么样。”载涛此时连忙碰头回答:“奴才练过兵,没打过仗,不知道。”太后不做声了。停了半晌才无奈地说道:“你们先下去吧。”

在这次会议上,本来溥伟给太后想出了个应付国务大臣们的办法,就是把退位问题推到遥遥无期的国会身上。可是袁世凯显然也早料到了这步棋,国务大臣赵秉钧带来了袁世凯的话:“这个事儿叫大伙儿一讨论,有没有优待条件,可就说不准了!”

于是太后对于王公们主战的主意就不肯考虑了。尽管之前王公们曾千嘱咐万嘱咐不要把这件事和太监说起,可是太后一回宫,就受了袁世凯早已喂饱的总管太监小德张蛊惑:

“照奴才看,共和也罢,君主也罢,老主子全是一样。讲君主,老主子管的事不过是用用宝。讲共和,太后也还是太后。不过这可得答应了那‘条件’。要是不应呵,革命党打到了北京,那就全完啦!”

于是,大臣们也都见风使舵,在御前会议上,发言主战的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了四个人。溥伟就是其中之一。但是每次御前会议都无果而终。这时,袁的北洋军将领段祺瑞等人突然从前线发来了要求“清帝”退位的电报,接着,良弼被革命党人炸死了。这样一来,在御前会议上连毓朗那样两可的意见也没有了。主战最力的善耆、溥伟看到大势已去,只有离了北京,他们想学申包胥哭秦庭,一个跑到德国人占领的青岛,一个到了日本人占领的旅顺。可悲的是堂堂大清重臣竟然被留在那里没让走。外国官员告诉他们,这时到他们国家去是不适宜的。问题已然很清楚,洋人已决定承认袁世凯的政府了。

此时后悔当年不杀袁世凯已然晚矣。溥伟在北洋军包围恭王府等清廷宗社党人的宅第的情况下,被迫逃亡青岛。溥伟曾经的豪言壮语:“我可以用这把白虹刀杀袁世凯。”成了泡影,因为清朝内部一时犹豫,袁世凯没有杀成,反而做了大总统。溥伟怕袁世凯报复,就跑到德国的租界地青岛去了。

复辟计划的破产

溥伟曾经手持白虹刀发誓称:“有我溥伟在,大清就一定不会亡”。但是大清朝并没有如溥伟所愿,历史依然毫不容情的淘汰了它。此后,溥伟成了一位清朝遗老,尽管逃离了北京,但他并没有隐居自守,而是一次次掀起和参与了不合时宜的复辟行动,企图逆天而行,其结果,不言而喻。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清室的封建官僚、王公贵族,竞相逃离了北京,到天津、大连、青岛等一些外国租界或外国侵占的地方避难。当时青岛是德国人胶澳租借的新市区,德国殖民者对封建遗老遗少并不排斥,一时间青岛成了这些“寓公”的“世外桃源”。

溥伟是顽固坚持封建统治立场的代表人物,在隆裕太后、宣统皇帝宣布“逊位”时,他仍力图阻挠,是当时的主战派。但无奈大局已定,溥伟无力回天,只得含悲忍辱地离开京城来到了青岛。

当时清廷倾覆后来到德人侵占的青岛的遗老,不在少数。据不完全统计,仅巡抚、副大臣以上的就有18人,徐世昌、周馥、赵尔巽、张勋等均纷纷前来购地建房,躲避革命风暴的侵袭。

在这群倒行逆施者中溥伟身份独特,地位重要,因而德国当局对他格外重视,甚至网开一面,准许他在德人集中居住的会前街建造了很有气派的“恭王府”。尽管如此,溥伟也并没有过上退隐闲居的安逸生活。他仍旧时刻不忘复辟封建王朝,他与不甘失败的刘廷琛、劳乃宣、徐世昌、吕海寰等往来尤为密切,在遗老们所称的“恭邸”内策划于密室,暗中共谋推翻共和政权。

同类推荐
  • 光耀美洲的印第安文明

    光耀美洲的印第安文明

    印第安人是对除爱斯基摩人外的所有美洲原住民的总称,在美洲的印第安人留下了相当高的古代文明。他们培育了玉米、马铃薯,建造了高大的神庙,留下了在今天难以解释的文字,形成一种独特的印第安文明。本书从印第安文明的发祥、中美洲的印第安文明、南美洲的印第安文明三个方面来详细介绍印第安文明。
  • 给大家看的中国通史

    给大家看的中国通史

    身为一国的国民,必须对本国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这可以说是所有国民的共识。然而中国历史,浩浩五千年,煌煌廿四史,一般人难以尽知。有感于此,史学大家吕思勉先生,特为具有一般知识水平的读者撰写了《给大家看的中国通史》一书,以使读者读过此书,对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有一定了解。但是,在书写过程中,吕思勉并非一味罗列史实,而是透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制度变迁,洞悉中国历史的大势。如此,读者不仅能明了本国历史的基本情况,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对历史有深刻的理解与同情。为适应一般读者的阅读水平,本书用浅显的白话行文,内容选裁得当,不仅有历史本身的厚重与深刻,更兼顾了阅读过程中的故事性与趣味性。
  • 大元王朝3

    大元王朝3

    本书以严谨的治学态度,详细解读了元朝的历史,使成吉思汗、忽必烈、元顺帝、耶律楚材等历史人物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了今人的面前;将蒙古军西征、丘处机与成吉思汗以及蒙元历史上的各种历史事件娓娓道来。对于今人正确认识元朝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 蜀帝传奇

    蜀帝传奇

    少不入川?此话差矣!看这十七岁的贩夫之子,入川后斗妖战魔,更野心勃勃在巴蜀之地自立为帝!传说他得助于两位美女,其中一位是花妖,一位是蜀国绝色才女!又传说他得遇贵人相助成就一段传奇……
  • 国殇——旧时堂前燕

    国殇——旧时堂前燕

    本部小说讲述的是东晋末年,刘裕乱政推翻晋室,建立南朝宋后,琅琊王氏传人王尚儒临危受命,携太子司马敬出逃北渡,短暂复国的一段传奇故事。通过南朝宋、北魏及后晋三大政权的争斗,来展示主人公跌宕起伏的一生,以及对忠、孝、任、义、信五字的诠释。小说中涵盖文学、历史、政治、军事、爱情、侠义、传奇等元素,内容丰富,情节波澜壮阔。
热门推荐
  • 窃愤录

    窃愤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未曾听说我爱你

    未曾听说我爱你

    舒珮问贺子安:“我爱你怎么说?”贺子安轻笑,执起她的手,放在自己的胸口,让她听自己怦怦的心跳。“我无法说出‘我爱你’三个字,但是可以让你知道,我的心在为你而跳动。”舒珮精明干练,然而遇到贺子安,她所有的伪装在不经意间全部卸下。她本可以将他当作普通的店员,然而意外的一个吻,却让两个人的心都泛起了涟漪。她不知道他对她的情愫,早在数年前就已生根发芽,深刻于心。深刻到恬淡清冷如他,竟也会敛起眉眼,近乎倾尽全力、又小心翼翼地闯入她的生活。普通店员?总裁纯情起来,也能如此天地变色,沁人心脾。
  • 非常试题大公布

    非常试题大公布

    “更快,更高,更强!”奥林匹克的格言充分表达了奥林匹克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奋斗精神,它已成为人类战胜自我、奋勇向前的精神力量。奥林匹克运动的倡导者顾拜旦说,奥林匹克精神是人类吸收古代传统构筑未来的力量之一,这种力量虽“不足以确保社会和平”,但仍可促进和平;虽“不能更加均衡地为人类分配生产和消费物质必需品的权力”,但仍可促进公平;虽“不能够为青少年提供免费接受智力培训的机会”,但仍可促进教育。和平、公平性、教育性,在他看来就是完整、民主的奥林匹克精神。
  • 媳妇儿帅酷拽

    媳妇儿帅酷拽

    他因为心底的白月光,从矜贵的世家公子变成了一个双腿残废的人,背后是冷嘲热讽,性情变得怪异。直到某一天遇见了她,也可以说是她偏偏找到了他。嫁给一个有残废的人,把他从深渊中拯救出来,治好了他的腿疾,给了他无条件的宠爱。“为什么偏偏是我?一个残废的人不值得你对我这么好。”“可能是因为你长的好看吧。一个长得好看残废的世家少爷,好拿捏,好听话。”“不,你到底图的是什么?”“当然,我要的只是一个会宠我,照顾我,无条件包容我的丈夫。”她拯救了陷入深渊中的他,他只有回报她以最忠诚的爱。
  • The Tale of Balen

    The Tale of Bale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入赘皇女

    入赘皇女

    她不仅是金睿国最受宠的七皇女,女帝最中意的太女人选,亦是金睿男儿心目中的最佳妻主!然而这样的地位往往危险重重暗杀不断。一不小心沦为乞丐,却因一颗绣球牵出一段姻缘。娶就娶了,娶了自然得负责!可谁来告诉她为何这大少爷脾气这么差,甚至连丫鬟小厮都看不起她这位入赘的乞丐妻主!唉,既然看不起,她就努力成为让他看得起的人!感情如果培养不出来,那她就换个方式宠出来!
  • Letters From High Latitudes

    Letters From High Latitud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做更幸福的自己

    做更幸福的自己

    幸福的人生不会从天而降,不要埋怨先天的不足,也不要懊恼先天的缺陷,因为这一切都不能改变。走过的已是历史,走进的将是明天,尊重现实,改变自己。不管未来如何,抓紧现在是我们的选择,把握明天是我们的补救措施。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不会失去光泽。刘萍编著的《做更幸福的自己》从塑造个性、生活技巧、生活态度、生活方式、生活细节、人生规划、心态调整、人生交际等方面,运用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心态思维全面传达了新的幸福理念,告诉我们如何用新的生活方式去生活以及走向成功。通过阅读《做更幸福的自己》,你会变得更坚定,更有信心,使自己更幸福。
  • 金刚顶瑜伽金刚萨埵五秘密修行念诵仪轨

    金刚顶瑜伽金刚萨埵五秘密修行念诵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雪球专刊第018期:影视梦工厂

    雪球专刊第018期:影视梦工厂

    虽说电影行业历年都起码保持了30%以上的增长速度,但看看华谊兄弟、光线传媒等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年年小于利润,甚至经常为负。钱都被存货和预付款给占用了,没有办法电影电视得先投钱去拍吧,而电影院电视台都得先收到钱才延期支付给它们,因此,只要想继续成长,经营性现金流就不会好看。华谊上市没几年,募集资金就用光了,还借了很多借款,盈利能力也才10%左右的ROE,而且影视风险还不低,现在市场份额越来越向大片集中,投入需要越来越高,连续几部票房毒药就可将公司陷入泥沼之中。国外影视巨头无不被收编到巨型传媒集团里,估计就是想用多元化来平衡影视的高波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