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
茶道之本是一个纯字,要让茶性的纯正、茶主人的纯心传递给客人。
茶道之韵便是一个雅字。从沏茶、动作、茶室、茶具、茶局的高贵典雅上下功夫,充分殿示出茶的神韵。
茶道之德是一个礼字。心存感恩,以礼待客,以诚待客。
茶道之道是一个和字。主客之间,人茶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茶道之品是一个贵字。敬人之心不可无,学会尊重客人及他人。
品酒。
茶是阴性的,酒便是阳性的。茶是清淡、典雅的,那么,酒便是豪气、激情的。血性男儿不能不喝酒。
品花。
中国自由有不清花韵,难入高雅之境。有人爱莲花的高洁。如“出淤泥而不染”,有人爱菊花的孤傲和隐逸,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有人爱梅花的傲雪斗霜,如“不经一番风霜苦,哪来梅花扑鼻香”;有人爱牡丹雍容华贵,如“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有人喜欢桃花的艳丽,如“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有人喜欢梨花的洁白,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再美的花,很快就会谢去;再美的女人,很快就会老去;再好的朋友,很快就会离去;再好的生命很快就会消失。唯一不变的是花的色彩长留人间,花的品格亘古不变,人的心灵永远向上。
少时背唐诗宋词近三百首,其间各有咏花之作。如今,记得最清楚的是一首杜秋娘的《金缕衣》,诗云:“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人生莫不如此呀!一个人若能做到珍惜每一个当下,他必将有一个幸福的人生。
第一种境界:茶道既人道
来一杯清茶,酌一壶老酒,吟一篇佳句。听风听雨听心情,品茶品酒品诗歌——更能品百态人生。
“茶道”一词从使用以来,历代茶人都没有给他下过一个准确的定义。直到近年对茶道见仁见智的解释才热闹起来。
吴觉农先生认为:茶道是“把茶视为珍贵、高尚的饮料,因茶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种艺术,或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
庄晚芳先生认为: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为:“廉、美、和、敬”。他解释说:“廉俭育德、美真廉乐、合诚处世、敬爱为人。”
陈香白先生认为:中国茶道包含茶艺、茶德、茶礼、茶理、茶情、茶学说、茶道引导七种义理,中国茶道精神的核心是和。中国茶道就是通过茶是过程,引导个体在美的享受过程中走向完成品格修养以实现全人类和谐安乐之道。
周作人先生则说得比较随意,他对茶道的理解为: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话来说,可以称作为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现实中享受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
有人说,中国人性格像茶,总是清醒、理智的看待世界,不卑不亢,执着持久,强调人与人相助相依,在友好、和睦的气氛中共同进步。这话颇有些道理。
表面看,中国儒、道、佛各家都有自己的茶道流派,其形式与价值取向不尽相同。
佛教在茶宴中伴以青灯孤寂,要在明心见性;
道家茗饮寻求空灵虚静,避世超尘;
儒家以茶励志,沟通人际关系,积极入世。
无论意境和价值取向不都是很不相同吗?其实不然。这种表面的区别确实存在,但各家茶文化精神有一个很大的共同点,即:和谐、平静,实际上是以儒家的中庸为提携。
茶,与咖啡不同,它没有咖啡的那份浓郁;茶与美酒不同,它没有美酒的那份香醇。它有的只是一种清香,淡淡悠悠中凝着的清香,展示着清雅的魅力,伴着点点滴滴的苦涩,在这一点上像极了中国文人。
诸如屈原。这位“时运不齐,命运多舛”三闾大夫在黑暗的现实中,洁身自好,始终保持着“举世浑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高洁,他的品德就像茶一样清新、隽永,没有半点瑕疵与污浊,永远地记在了青史之上,也记在了国人的心里。
诸如曹雪芹。这位中国文坛史上的巨匠,他贫困潦倒,深知“凤去台空江自流”的凄清,他塑造了潇湘子一生悲苦的命运,而他自己又好到哪里去呢?茶的苦涩我仿佛渐渐体味到了。
诸如陶渊明。他看透人世间一切黑暗与污浊,远离喧嚣的人世,找到自己心目中的世外桃源,终日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他笔下的小诗淡雅,清纯,仿佛能让人闻到一股菊花的清香。泡一杯菊花茶给他也许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诸如王国维。辛亥革命后,在中国发生改朝换代的巨变关头,王国维作为封建时代的文人,有着一身令人可敬可悲的傲骨。他终因热爱清朝文化,不理解时代变革选择了远离人世,来到颐和园,留下了“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的最后呐喊,投向碧玉般的湖水中去拥抱中国文化,成为昆明湖水中的千古绝唱。这就是一种沉淀,像茶一样的沉淀,文化的沉淀。
其实,这就是茶的精髓所在,没有上流社会的浮华,只是给人一种平淡的真实感觉。说到平淡的真实,我们这些生活在纷繁扰人的尘世中的后辈,却只能为了学业、事业去追逐名利,追逐繁华。看来似乎与平淡无缘,与真实无缘,仿佛永远也享受不到与世无争的幸福。其实不然,平淡是一种心境而不是一种环境,平淡不是不求上进、安于现状的借口,平淡是奋斗、搏击中的安详心境,就像金庸笔下令狐冲的“笑傲江湖”,平静地面对挫折,体味成功。
总之,茶道既人道,学茶道到更注重的是做人,为人之道。在我们这个茶道流派里面为人就简单得八个字“诚、勤、自、宽”,“和、俭、静、美”简简单单的八个字已经足够用人的一生去感悟。
第二种境界:品酒如品人
品人如品酒,反过来说,品酒如品人。
心存良善的人如白酒透明清亮,看得见的澄彻,看着就让人舒服,安全。千万别说这样的男人是温吞水,能清明透亮的人不是大智若愚,便是胸有城府,这种人情烈如火如酒之浓烈,酒入芳心能醉倒三江月色,酒入愁肠则千转百回;但是并非所有的人都是月白如水,风清如绸,烈酒中有如不解风情,作风粗野的人者,火暴张扬,毫无内涵,这种酒怎么也难言其美了。
人如酒,并不一定越久越醇,越久越名贵。但是名贵的酒必是陈年老酒。在陈酿老酒的窖藏的过程中,酒液还要经过一系列的氧化还原和脂化等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可以在有效保存许多高沸点香味物质的同时,排除酒的低沸点物质,除去新酒的不愉快气味,使乙醛缩合,辛辣味减少,酒体变得柔和绵软,芳香增加。
这如同人在岁月的变迁中,不断的发现自己内心软弱和坚强,在哭过笑过说过走过的同时,给自己一份自信,还自己一份清醒,在痛苦与艰辛的洗礼中更加豁达乐观,百练性情化作绕指柔。这样的人成熟稳重、学识渊博、善解人意,举手投足,不温不火,却处处体现出淡淡的男人的魅力与味道,成功时他知足常乐,失败后他毫不气馁,热爱生活,热爱他人,因此,这种人乃人中之极品。
遗憾的是陈香的老酒须是真正靠纯天然酿造、本质醇厚,久久窖藏才能成为真正的美酒。正如有的人无论怎样的久经风霜也成不了好人一样,其本质的缺陷成为致命的硬伤,不管岁月怎样的锻造也成不了大气,这不能不令人唏嘘了。
长期窖藏的美酒虽然寂寞,却最终孕育出了大度、完美、含蓄、气派和成熟。好人永远如谦谦君子,不事张扬,不怕寂寞,笑对人生,自强不息,这样的人嗅之如兰,饮之若饴,谁能不醉于其中呢
人如酒,亦如兰菊之有别。美酒亦有白酒、红酒、黄酒和啤酒的不同。这个世界太多的匆忙,数不清的失意往往淹没了风花雪月,剩下的只有人在喘息中苟延着那支撑信念的可怜的意志,这也通常成了区分人的一道暖暖的风景。
肩负重任的人要时刻面对生活的挑战,如白酒般的浸泡着仅存的梦想,在辛辣中一点一点地剥蚀着少年的浪漫,无意风花雪月,但又能持家如一,虽然缺少情趣,但多了几分实在和现实的认识,在生活中能井井有条,这样的人不失为人中的风骨。
至于那些道貌岸然,品质恶劣的人,如装潢精美但喝下去伤心又伤身的酒,多是伪劣的假酒,不品也罢。要区分这种假品种,假款式的酒,那就要看品者的功夫了。
有人的地方就有酒。酒能助兴,酒能壮胆。苏轼曾夸海口说“天下之不能饮,无在予下者。”这是他对自己酒量的自信。李白说:“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那是对酒的留连。酒不醉人人自醉,人可以醉在春梦中,人可以借酒消愁。若在众人皆醉我独醒中意境分明,那应是高人了。所以从一个侧面也可以看出人如酒的真谛来。
人如酒终须品。古人云,赏月应花间月下,品酒须凭栏临流。说的是意境。品酒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轻巧地、缓缓地小口抿酒,细细品咂,呵出香气,用心凝神捕捉、休味、感悟酒的醇香,组成一个完美的品酒程序,从而获得综合的美感享受。一个如酒的人,亦须细细的体味,最终才能吟出一击三叹的赞美来。
好人如酒,妙就妙在空杯留香。美酒飘香,对不善饮者酒香亦可醉人。一杯酒后,空杯嗅香,口中余味如丝如缕,绵绵不绝,吸入肺腑,仿佛进入了另一番全新的境界。好人心口如一,坚定执着,江山易改而情怀依旧。不管贫富高低,远山近水,一样水流归海花开满枝。
第三种境界:花性即人性
动、植物中有三教,花、鸟之中有人品。玉兰花洁白高雅,是花中的伯夷。葵花,又名为“向日葵”。葵心向日,随日而转,忠心不改,仿佛是那花中的伊尹。莲花清净高贵,出淤泥而不染,正是花中的柳下惠。
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就讲:“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以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连而不妖……”为什么中国人如此爱花,赏花,以花为美呢?这依然在于花性即人性,花品即人品。
陶渊明喜爱菊花,以菊花为美,就在于菊花那种不畏风寒和顽强抗争的“花品”、“花性”正与陶渊明那种“不畏权势”、“宁折不弯”的精神、品格相契合;
李唐以来“世人甚爱牡丹”呢,是因为牡丹“花大且艳”,“雍荣华贵”,所谓“花之富贵者也”,这种“花的风姿”、“花的神韵”正和李唐以来人们追求社会发展、经济繁荣的心理、本质相一致;
常常想起郑板桥的诗:“兰花不是花,是我眼中人。”
法国画家马蒂斯讲:“我们任何一个人都能重复优美的格言,但是很少有人能透彻领会它们的意义。”我们任何一个人都能重复优美的诗句,但是很少有人能透彻领会它们的意义。比如,对郑板桥这两句诗,我们的领会就未必深刻、透彻。
细想起来,郑板桥谈的是兰花,其实没有限于兰花,而是借兰花揭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普遍规律,即人们观照物,欣赏物,实际上都是在借物观照人,欣赏人。
人们之所以爱花赏花和以花为美,就在于花与人之间有种本质联系或根本上的统一性。
中国古代诗人林和靖就特别喜欢梅花,推崇梅花,认为梅花高风亮节,潇洒出尘,实在不同凡响。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梅花在天气严寒、百花零落的时候盛开,且枝干遒劲,周身没有一片树叶扶持,而梅花的这种品格、特点等恰与他自己那种“自命高洁”、“孤芳自赏”的品性、怀抱相贯通、相一致。否则,林和靖怎么可能特别看好梅花,对梅花生出那么多美好的怀想与真挚的情愫呢?
由此看来,所谓的赏菊、赏梅,爱菊、爱梅,都只是表面的,由于“花性即人性”,“花品即人品”,所以,实际上,他们赏菊、赏梅,是在赏人;爱菊、爱梅,是在爱人。中国美学大师朱光潜讲:“陶渊明何以爱菊花,因为他在傲霜残枝中见出孤臣的劲节;林和靖何以爱梅呢?因为他在暗香疏影中见出隐者的高标。”朱光潜的话讲得透辟、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