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4800000002

第2章 妄动的心灵(1)

年轻人的心灵永远都是妄动的,唯有妄动,唯有不计划,才能出其不意,制造传奇。王阳明妄动的心灵使他的思想鱼龙混杂,非经一次天翻地覆的洗涤不可。年轻人最有故事,其实故事最没有价值,王阳明就是最好的证据。

(第一节)何谓第一等事

【1】

1483年,一个叫王守仁的小朋友在北京问他的老师:“何谓第一等事?”老师看着只有12岁的他,郑重其事的回答:“努力学习,考中进士,然后当官。”王守仁神色庄重的反驳道:“恐怕这个不是第一等事。我认为,学做圣贤才是第一等事。”

在老师瞠目结舌中,王守仁扬长而去。

这个王守仁就是后来名震天下的王阳明。但那时,他还不叫王阳明。再后退7年,他也不叫王守仁,而叫王云。

1472年,浙江余姚王华的老婆怀胎十四个月,仍未有临盆迹象。某日夜晚,王华的母亲做了一个梦。在梦中,她看到一位红衣神仙踏彩云从天而降,把怀中的一个婴儿交到她手上,说,这是个好孩子,你们要好好教育,将来必成大器。王华的母亲猛然惊醒,发现怀中并没有婴儿,但却听到一声啼哭,从儿媳的房中传出。王阳明就这样传奇般的诞生了。

王阳明的爷爷王天叙在当地德高望重,在家里自然是一言九鼎,他说,我要给这娃娃起个惊天动地的名字。他老伴就告诉了那个梦,王天叙说,这真是老天明示,那我就给这娃娃起名为“云儿”吧,就叫王云。

王云直到五岁时,居然不会开口说话,民间称这种人为哑巴。王天叙愁肠百结,认为老天真是神秘莫测,明明是他暗示的云,按他的意思办了,他却不让孙子说话。

但有一天,有位和尚走进了王家的院子,听到王天叙在叫“云儿”,又看到王云在玩耍,就跑上去摸着孩子的头说,“好个孩子,可惜道破了。”

王天叙听到耳里,心灵福至,“啊呀”一声,说,老天的神秘岂是我们凡人戳破的,赶紧改名。

王云改名王守仁后的第二天,就滔滔不绝的说起话来,一个月时间里,他成了话痨,把四年来没有说的话统统补齐。

王天叙高兴的每天跳着脚走路,更让他惊喜的是,王守仁对儒家经典书籍,张口就来,有的书籍甚至能倒背如流。王天叙惊异的问孙子,你是如何学到的?

王守仁回答,平时您朗读,我在心里默记,居然就记住了。

王天叙大为惊异,认为是祖宗显灵了。

【2】

王阳明的祖宗最远可以追溯到东晋风流人物王羲之。王羲之的第一等事就是书法好清谈。但自王羲之后,王家就没有什么人可以名载史册了。直到元末明初,王阳明的六世祖王纲才进入我们的视野。当然这也是王阳明后来的影响力。王纲和刘伯温是好朋友,长期隐居深山老林。刘伯温认为他有超人的智慧,就请他出来为政府效力。

刘伯温这点做得很差劲,因为王纲被迫出来做官时,都已70高龄。在南京(当时明王朝首都是南京)还未享受几天,就被派到广东剿匪。广东山贼跟他在深山中打游击战,王纲一副老骨头哪里经得起这么折腾,剿匪大功告成就辞职回老家,结果在路上一命呜呼了。

他的儿子王彦达要求政府给抚恤金。可政府认为,王纲已经辞职,政府没有义务给钱。王彦达经历千山万水把老爹的尸体背回家,给后代立了“第一等事”:就是饿死,也不给政府工作。

王家本来是读书世家,不是耕种世家,所以必须要考试做官,否则很可能没有饭吃。王彦达的儿子王世杰在实在受不了贫穷的形势下跑出去考试,但一看到进入考场要搜身,就拂袖而去。他后来对人说,搜身是对人尊严的变相侮辱,我王家都是道德高人,怎能受这样的侮辱,所以就是饿死,也不去考试。

王世杰的儿子就是王阳明的爷爷王天叙,从小受家教影响,一门心思修身养性。生了儿子、王阳明的老爹王华后,说,还是要读书中进士啊,不然书不是白读吗?修身养性,即使把自己修成圣人模样,没有平台给你施展,也不是真圣贤。

王华说,这话我记下了。

如上所知,王天叙的“第一等事”是,读书中进士,做官,为祖宗争光。至于为民造福,那就是第二等事了。

【3】

中国古代教育大都是家学,也就是家庭教育。读书人的家庭教育就是给孩子灌输科举考试的内容,顺便学点圣贤之道。铁匠的家庭教育是打铁的技能,顺便告诉后代,打铁要“童叟无欺”,要做个正直的打铁人。也就是说,在家庭教育里,品德教育看似是第二等事,可由于是上一辈人的以身作则,所以就是第一等事。在中国古人看来,道德和能力是一回事,道德无懈可击的人能力必然强大。一个人如果品德低下,那其他就一无是处。即使有超人的能力,也不被人认可。

王阳明在这方面是双手都硬。爷爷王天叙修身养性的功夫天下无二,老爹的个人品德有一件事就可以证明:王华六岁时,曾在一水塘边玩耍,一位醉汉呕吐完毕离开时把钱包丢在了水塘边,王华打开钱包,发现很多金子。然而,他没有私吞,而是等在那里,直到醉汉酒醒后慌慌张张来寻找钱包时,发现王华是个拾金不昧的孩子。他当即拿出其中很少的一部分当做酬谢,王华拒绝,说,我真的是拾金不昧。如果昧,就不至于在这里等你。

在这种家庭教育的熏陶下,王阳明想要非道德,那比登天还难。再加上王阳明本人天纵聪慧,所以,无论是王天叙还是王华,都把王阳明当作是个人物来看。

而王阳明很快就用行为证明了他的确是个人物。

1481年,王华高中状元。第二年,他在北京谋得官职,于是邀请王天叙和王阳明到北京。从余姚到北京路过杭州时,王天叙和一群诗友游览金山寺。期间就有人说应该借景生情,也就是做诗。众人还在抓耳挠腮时,王阳明只是略加思索,就在爷爷的许可下脱口而出:

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

醉倚妙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

那些人简直就是惊骇,认为这是不世出的小孩,有人就说,那再来一首吧,就以景点“蔽月山房”为题吧。王阳明这次连思索都未思索,就摇头晃脑道: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如月;

若有人眼大如天,还见山高月更圆。

众人鼓掌叫好,正要用言词来夸赞这位神童一番,想不到王阳明冷笑道:“文章小事,何足成名!”

这是句并不讨人喜欢的话。当时的人都以文章诗歌为第一能事,谁若是在这方面高人一等,那是受人极大尊敬的。可王阳明却说,文章诗歌是小事,这无疑就让那些以此为傲的人自惭形秽。也就是说,王阳明给他们最得意的事上泼了盆冷水,浇得他们浑身颤栗,愤怒的看着王阳明。

幸好,他们转变心态,认为这是王阳明太年轻,不知什么是体统。等他年纪稍大后,就会明白,文章诗歌,那可真的不是小事!

【4】

从王华的眼里看去,王阳明是这样一个儿子:太聪明,过目不忘;太异端,圣贤之学里的文句,他总能问出别一个意思来;太贪玩,每天都跟邻居小朋友玩军事游戏,搞得灰头土脸。

从王天叙的眼里看去,王阳明是这样一个孙子:太聪明;太有独立思想;活泼得太可爱了。

王华对老爹说,这孩子要严加管教,否则将来必是个操心的孩子。王天叙说,我看,按他自己的个性发展就是最好的管教。

王华突然想到一件事,就在王阳明“三太”(太聪明,太异端,太贪玩)后又加了个太:这孩子太狂妄。

王华想到的事是这样的:

有一次,他把王阳明叫到书房,训斥儿子说:“我们王家世代都以读书为生计之源,你总搞些乌七八糟的东西,祖宗该做如何想?”

王阳明反问:“读书怎就是生计之源?”

王华说:“读书好就能中进士,就能做大官。你老爹我如果不读书,怎么能考上状元?”

王阳明问:“我老爹是状元,咱家世代都是状元吗?”

王华说:“当然不是,只你老爹是状元,你若想是状元,就要好好读书。”

王阳明装作遗憾的“哦”了一声说:“只是一代,状元看来也不过如此。”

王华对老爹说起这件事,还是气冲斗牛的状态。但王天叙听了却一乐,说:“这孩子他日官至极品,所立功勋当是旷古绝今的。”

就在王天叙说这句话不久后,王阳明与他的私塾老师有了开头的那段对话。他的私塾老师被王阳明的回答震骇当场,当王阳明离开很久,老师在自言自语道:圣贤?你个小孩子懂什么是圣贤!

王阳明懂得,他可能也懂得,老师的第一等事就是多招收几个学生,多赚点工资。

所谓“圣贤”必须要有二个条件,第一、品德高尚,有超凡才智;第二、内心强大,并且建立了盖世功勋。

据儒家说,自创世之初到明王朝王阳明时代,圣贤只有可怜兮兮的几个,尧舜、汤武、周公、孔子,董仲舒、韩愈、朱熹。这些人都是品德高尚而且内心强大,有着超人智慧的人,至于建立功勋这一问题,儒家说,功勋有文功武勋之说。尧舜汤武自不用说,文治武功大满贯。董仲舒、韩愈和朱熹那也是让儒家发扬光大的人物,所以,他们是圣贤。

请注意一点:王阳明此时说自己要做圣贤,和他后来创建心学所定义的圣贤有很大的区别,他现在所谓的圣贤是儒家定义的圣贤,也就是要道德与事功齐飞,要彪炳史册,永垂不朽。而创建心学后,他对圣贤的定义是这样的:圣贤就是凭良心去做事。

老实说,儒家对“圣贤”的标准其实并不高,孔子一生没有半点武功,还被人骂为丧家犬,可只是在教书育人上把儒家血脉传了下来,就被认定为圣人。韩愈只不过是搞了个儒家名人名片录(道统),就被尊为圣贤。

王阳明说要做圣贤,正如我们今天的小孩,看到电视里歌星光彩照人,说,我也要做歌星,其实是一个意思。你也就不能说王阳明不知天高地厚,所以有人,包括他老爹听到他这样的口气后,都嘲笑他狂妄自大,只有一个原因:那时候儒家所谓的“圣贤”的确太少了,几乎没有人做。大家是在读圣贤书,可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做大官。做了大官后又为了保官位,这就是他们的“第一等事”。至于如“圣贤”的“品德高尚”,那是官场中人要绕道走的。谁品德高尚,不搞点丧失良知的行径,谁就难以在官场立足。而在官场上立足的人又因为能力有限不能建功立业,这就是圣贤难做处了。

其实难吗?

如王阳明后来所说,立下成圣作贤的志向,把这作为人生第一等事,然后致良知,人人都能成为圣贤!

根本就不难!

何谓第一等事?

有人说是成名,有人说是做官,有人说是发财,还有人说是“老婆孩子热炕头”,无论是哪一种,都是功名利禄的奴隶。年仅12岁的王阳明的“第一等事”实在是惊世骇俗,也许正是惊世骇俗,所以才能在多年后创建更为惊世骇俗的心学。

(第二节)吾以动心为耻

【1】

多年以后,王阳明对自己的青少年时代用了这样一句评语:幼少不知学,陷溺于邪僻者二十年。他的好友湛甘泉把王阳明青少年时代的邪僻概括为五方面:任侠、骑射、辞章、神仙、佛教。

王阳明的智力商数远高于普通人,再加上他求知若渴的精神动力,使他在短时间内就能掌握大量知识。八岁时,他在道教知识层面已炉火纯青,尤其喜爱养生之术。

不过,正如人的精神结构所决定的那样,八岁时学东西容易,放弃更容易。自浙江到北京后,王阳明把长生之术扔到脑后,开始将“学做圣贤”当成人生第一等事。不过,该从哪里开始,王阳明并没有定见。大概是老天认为他放弃道家思想太干脆利落了,所以在王阳明13岁的1484年,把他的母亲带走了。王阳明在为母亲守孝的三年时间里,由于情绪过于泛滥,忽然想到生死的问题。

人生艰难唯一死,任何人对生死问题都不可能安然面对。王阳明从母亲的去世得出一个怪诞的感悟:人生苦短,辛苦来到人世,却只是短暂的几十年,如果倒霉,十几年甚至是几年就离开。这样看来,人生就是一场稍纵即逝的梦而已。对于这一梦,有人苦心孤诣的追逐外物,以证明自己的存在。而有人与世无逐,随遇而安。王阳明肯定要取后者的心态,他有重新回到道教的长生之术中和佛家的空无境地。

据说,王阳明在母亲去世不久,就做了件使人震骇的事。他的老爹在北京娶了个小老婆,郑氏一死,小老婆自认神助我也,能顺利转正,于是在言行举止上表现出了从前所没有的狂妄,特别是对王阳明,俨然有无良知的后妈风范。王阳明不能容许这样的情况出现,到街上买了一只鸮鸟,传统语境中,这种鸟翅膀硬后就会吃掉老娘,是“忘恩负义”的标本。王阳明把这只鸟偷偷的藏在小妈的被子中,当小妈掀被子时,鸮鸟腾飞而起,凄厉的叫着飞出了房间。小妈被吓得魂不附体,几乎要发癫疯。王阳明早从暗处闪出,对小妈说,野鸟入室本不吉祥,应咨询下专业人士(巫师)。小妈被吓得神志不清,王阳明已经把“托”--巫师请了进来。巫师按照王阳明事先的嘱咐,进了房间,随便一看,就说,家有怪气。见到惊魂甫定的王阳明小妈,观察一番,做出定论:您脸色不好,但有灾难降临。王阳明小妈就把大鸟从被中腾飞的事说了,巫师说,我问问神仙。于是,焚香祷告,忽然一哆嗦,说是郑夫人上身了,并且对王阳明的小妈说,你不好好对待我儿子,我就来取你性命。王阳明小妈浑身发抖,连连道歉,并发誓以后对王阳明待之以礼。

这故事记载于冯梦龙先生的《王阳明靖乱录》中,冯梦龙在故事的最后点评说:王阳明还是个孩子,但权术已炉火纯青。这大概是他后来能在轻松谈笑间立下震动天地奇功的潜力的不友好的发挥。

【2】

人在青少年时期,有超人的精力,总想做许多事,但很少能做成一件事。这大概和我们的性情有关,我们太过于冲动,又喜欢冒险,却没有恒心,所以,当冒的“险”一露头,我们就跑掉了。

王阳明十七岁时,按父亲的意愿到江西南昌和一位诸女士结婚。可就在新婚之夜,他思虑繁杂、神情恍惚的走进了一座叫“铁柱宫”的道观。一进观里,王阳明就看到一个老道士正在静坐。王阳明很有礼貌的坐在他对面,许久,老道士才长吁一口气,睁开眼,看到王阳明,有些吃惊,说,何时来的?王阳明回答,一刹那。

道士点了点头,二人开始用机锋话语短兵相接。这一交手,使时间加快了步伐,当王阳明觉得即将到尾声时,鸡鸣四起。

王阳明叫了一声:糟糕,我娘子。

他也顾不得读书人的身份,一路小跑,跑回了岳父家。他的岳父正在中风狂走,见到王阳明,如见到神仙下凡一样,急忙就把王阳明推进了蜡烛成泪的洞房。

王阳明在岳父家呆了一年多,这一年多时间里,他唯一打发时间的工作不是读圣贤书,而是练字。我们今天看到王阳明的书法,至为惊叹,其基础可能就是在岳父家打下的。多年以后,他提到练字时说:“当初我在南昌城练字,开始写字时,只是仿着字帖,然后写字,我发现无论我写的多漂亮,只是学到了字的形,却没有学到字的神。后来,我提着笔,凝神静气,仔细地想,这个字该怎么写,然后再下笔,我突然发现这样写出来的字真的就是好字,他是我的字,而不是别人的字。”

这已经接近于他后来创建的心学宗旨:做任何事其实都是在炼自己的心。

一年半后,王阳明和妻子启程回浙江余姚,路过浙江广信时,听说当时的大儒娄谅正在这里讲学,王阳明大为振奋,去拜访了娄谅。

同类推荐
  • 人权哲学导论

    人权哲学导论

    本书通过系统梳理西方人权思想从古希腊哲学家到马克思的发展源流,对人权的理论内涵进行全面哲学解读,对人权原则在当今世界的制度实践进行客观评析,并在此基础上全面考察与研判中国人权实践的历史、现状与趋势。该书从哲学角度系统梳理并解读了古希腊至今中外人权思想的发展源流与理论内涵,对人权原则在当今世界的制度实践进行了客观评析,在此基础上全面考察、研判了中国人权实践的历史、现状与趋势。作者指出,人权绝不仅仅是一个政治权利问题。不管是作为具有高度价值统摄作用的哲学范畴,还是作为具有实际价值参照作用的法治范畴,人权实践都必须有其充分的社会基础。人权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的生命真谛就在于,它不仅是一种理想,而且更是一种行动。从世界范围看,区域发展的差异性和历史文化的多样性不能成为肆意破坏和践踏人权原则的托词和借口,人权价值理想的普遍性绝不能成为某些国家或利益集团推行强权政治和文化霸权的标签和工具。国际间的人权保护与合作必须建立在平等与协商的基础之上,严格依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其说人权是西方哥特式建筑,尖塔高耸,还不如说是东方的四合院,和合相生。
  • 现代新儒家直觉观考察:以梁漱溟、冯友兰、熊十力、贺麟为中心

    现代新儒家直觉观考察:以梁漱溟、冯友兰、熊十力、贺麟为中心

    本书为教育部课题成果。在中国现代哲学史上存在着这样一个现象,即早期现代新儒家都推崇直觉方法。本书试图由此挖掘早期现代新儒家四位先生关于直觉问题的思想资源,梳理出直觉理论脉络,并以问题为中心,彰显直觉在达到形上智慧中的功用;力求为直觉找到真正的根基,在一个更加真实的立场中实现直觉与理性的辩证融通,彰显人性的真实性、丰富性和自由。
  • 问佛陀:《碧岩录》里明心见性大智慧

    问佛陀:《碧岩录》里明心见性大智慧

    此书著于宋徽宗政和年间,以雪窦禅师精选的一百则佛家公案作为底本,由当时的佛家名宿圆悟禅师加以点评而成。《碧岩录》运用垂示、本则、颂古、着语、评唱等形式将公案故事讲解得通俗易懂,帮助研习者荡涤心中杂念,启悟潜藏已久的智慧,对于参禅悟道与明心见性极具启发功用。因此,《碧岩录》被禅林弟子称为“雾海之南针,夜途之北斗”。
  • 北大哲学课

    北大哲学课

    历经沧桑的北大,以其“兼容并包”的风范,将古今中外百家思想融会贯通,同时以“思想自由”的理念培养出了一大批学者,他们对于人生有着独特的经验与智慧。本书汇聚中外哲学大师的思想精华,穿插北大人的生命体悟,不仅是一本哲学思想著作,也是一本指导现代人生活的著作。
  • 现实主义的美学思考

    现实主义的美学思考

    本书第一编是“现实主义原则的特点”。在“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章中,著者认为,作为创作方法的现实主义,是从许多非常相近的文艺创作经验中抽取出来的对于艺术与现实关系的基本实践原则,这就是客观真实地再现现实。
热门推荐
  • 断袖篇

    断袖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家后门通洪荒

    我家后门通洪荒

    胸中炼一气,堪尽玄黄三乘!(简介无能……嗯,我家后门通洪荒真好看!)
  • 末日之水世界

    末日之水世界

    (见惯了末日丧尸流,有点麻木了,所以打算写点不一样的!)这里有山岚般倒卷的巨浪!这里有传说中的海洋生物!这里有海中孤楼!这里有铁血舰船!这里有作者挖的一个大坑,你敢进吗?
  • 太乙火府奏告祈禳仪

    太乙火府奏告祈禳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道士不想下山

    道士不想下山

    清心观小道长叶汐年满18,听从师父之命下山历练。叶汐:“师父,我不想下山。”老道长:“知道你舍不得这里,但是你需要下山磨砺成长。”叶汐:“师父,其实是因为下山这么多台阶好难走,你背我下山好了。”老道长:“滚。”
  • 水泊娘山

    水泊娘山

    女拳击教练刘小娣,一朝穿越,受恶人垂涎,遭贼人陷害。掀桌!谁要过这样的生活!且看刘小娣如何改变命运,并且招募天下英雄,大把美男为己所用!我是刘小娣,我是女人,我会以柔克刚,也会用拳头说话。P.S.感谢7.8开水妹为迷梦做的封面。
  • 婚情薄   总裁的虐妻

    婚情薄 总裁的虐妻

    【他说冉颜,肉体上的欢愉,精神上的活寡,才彻骨铭心】冉颜从来不知道,一次偶然的救助,换来的是一场婚姻。嫁给一个素未相识的人,很显然她是不愿意的。但是这个世界上,有一种无能为力的事情,叫做“钱”所以她嫁了。那个叫做顾墨白的男人,听闻刚刚回国。他们的第一次见面,是冉颜万万没想到的,她知道自己的不愿意,但当看到顾墨白才知道他也无意。那样一个骄傲不羁,深不可测的男人在看旁边的人儿时透入着深深的宠。那天,他腥红着眼说,冉颜,嫁了我,等着守活寡。冉颜煞白的脸,紧握的手,嘴角却挂着牵强的笑,没关系,冉颜,你不爱他,守活寡又如何。结婚三年,顾墨白向她证明了他当时的那句诺言。冉颜告诫自己,冉颜,你要守的不是活寡,是自己的心,冉颜,你懂吗?一纸离婚协议,终究塌了她的心城。却不料,他们的婚姻才是真正的殇。结婚前,冉颜说,没关系,我不爱他。结婚后,冉颜说,冉颜,你要守的不是寡,是心。离婚前,冉颜说,顾墨白,这场戏,一直只有我一个人在演。伤到极致,她说,顾墨白,谢谢你们毁了我。后来的后来顾墨白说,冉颜,天堂地狱,即使是毁得彻底,你也只能呆在我身边。
  • 一不小心总裁爱上我

    一不小心总裁爱上我

    她从来都没有想过世界百楼的总裁会爱上自己,然后他们会住在一起。她大大咧咧一点也不完美,无话不说,没有一点淑女的样子,她喜欢喝酒,是个酒鬼,可他却偏偏对她一见钟情。她是他捧在手心里放在心尖上的宝贝,只要是她想要的他都会给她。她遭到了背叛,被人陷害想治她于死地,她失踪在他的世界里整整一年。这一年里他疯了的寻找着她,一年后她站在他的面前,她却成了一个说不了话的哑巴,他的心彻底的碎了。
  • 台案汇录戊集

    台案汇录戊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读

    我读

    本书不是一本简单的书评性质的书,而是近似于一种社会时评的文集,作者从某本书出发,从中引申出对社会、人生等各方面的看法,语调轻松有趣,以说故事为主,启发读者:书可以这样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