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1600000005

第5章 德国作品(4)

父亲死后他当了厂主,进入社会。他见自由党人在城里势力强大,便去依附自由党领袖老布克。但不久发现保皇党得势,就去和保皇党人勾结,为此不惜出卖和密告老布克的女儿和女婿,因为他们在私下说了一句对皇帝不敬的话。在审讯中赫斯林由于投靠和疏通了市政府主席伍尔科而取胜,使自由党受到挫折。从此赫斯林风云直上,变成了他原来献媚攀附的老布克的死敌。后来,他看到工人和社会民主党势力渐大,便又去和社会民主党内的工人贵族菲色尔勾结。他与伍尔科、菲色尔互相利用,狼狈为奸,通过一笔笔政治交易当上了参议员和德皇威廉一世纪念碑兴建委员会主席。

赫斯林是帝国主义阶段资产阶级政客的典型,是忠顺的帝国主义臣仆。他向帝国君主和贵族摇尾乞怜,而帝国主义制度又为他提供了活动的广阔场所。他害怕权力,又崇拜权力;是羊,又是狼。他的格言是:“凡是要践踏别人的,就得忍受别人的践踏,这是权力的铁的规律。”

亨利希·曼在作品中还通过赫斯林这个形象反映了德国当时的阶级关系和社会矛盾。小说艺术描写上的主要特点是辛辣的讽刺和漫画式的夸张手法,同时在描述反面人物时,把他们的外形特征与内心世界进行对比,从而使揭露更加深刻。

魔山

《魔山》是德国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家托马斯·曼于1924出版的一部极受文坛重视的长篇小说。

这部作品描写发生在瑞士阿尔卑斯山达沃斯村一所肺结核病疗养院里的故事,这所疗养院也就是人们所说的“魔山”。主人公汉斯·卡斯托普刚刚大学毕业,从汉堡到疗养院来探望他的表兄约阿希姆·齐姆森。他打算只在山上逗留三星期,但医生诊断他有肺结核病,于是就在山上住了下来,从1907年呆到1914年,一住就是7年。

小说通过汉斯的所见所闻,揭露了住在疗养院的国际资产阶级分子空虚腐朽的寄生生活。他们没有工作,没有职业,没有婚姻,没有孩子,没有任何政治、经济活动,只靠股息和年金度日,百无聊赖,无所事事。托马斯·曼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疗养院的病态环境,以及住在这里的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醉生梦死的病态心理,谁要是落进这个世界,就会被病魔所侵袭,很难摆脱。这是一部德国传统的教育小说,主人公汉斯后来领悟到“人为了善和爱就不应该让死亡统治自己”。终于抛弃了等待死亡的思想,离开了疗养院。但这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炮声已经打响,汉斯和其他青年一起,被驱赶上硝烟弥漫的战场。在这部作品中,那些养病的人在茶余饭后进行的范围广泛的辩论,反映了托马斯·曼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时代的分析,因此它也是一部“时代小说”。

1929年,欧美爆发了世界性经济危机,墨索里尼和希特勒***党徒开始嚣张起来。就在这一年,托马斯·曼完成了中篇小说《马里奥和魔术师》,描写意大利某海滨浴场来了个名叫奇波拉的魔术师,他利用催眠术来愚弄和取悦观众。奇波拉只要一施展魔术,就能使观众随着他鞭子的呼啸跳起舞来,或与他接吻,或跟他出走,不少人成了他任意摆弄的工具。但最后还是被一个受其侮辱的青年马里奥开枪打死。托马斯·曼通过这个故事,隐喻人民可能暂时被***势力迷惑、欺骗,但一旦觉醒,就要致敌人于死命,***的精神统治终究是要崩溃的。

荒原狼

《荒原狼》是德国著名作家海尔曼·黑塞于1927年创作的、一部深受西方青年喜爱的作品。

小说主人公是一位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作家,他终日沉湎于一个神不知鬼不觉的自我无意识王国中,被社会视为不正常的人,所以被取名为“荒原狼”。有人将他比作卡夫卡笔下的变形人,资本主义的受害者。但是,“荒原狼”哈里·哈勒尔并不等于《变形记》中的葛利高尔,他在不合理的资本主义社会里,表示了一种无声的反抗,他到处转悠,有时甚至是能吃人的“狼”,而不是只会忧闷、毫无反抗能力的“甲虫”。

小说的结尾写哈勒尔在一个幻想的境界中“变成任意一种动物”,他在那里一会儿谋杀,一会儿开枪打翻仇人的汽车,甚至还可以感觉到自杀的乐趣……通过哈勒尔身上“狼性”和“人性”的对立,曲折地反映了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普通知识分子的孤独、彷徨和苦闷。

黑塞的作品侧重从精神和心理领域来描写和分析他所处的社会。在他看来,现实世界虽然黑暗、腐朽,人与世界的关系虽然对立,但人并不畏惧这个世界,人完全可以在经过痛苦的探索和磨炼后寻找到自己的精神乐园。对现实世界的这种主观感受与认识,决定了黑塞的作品大都以抨击现实和追求理想为侧重点。黑塞的作品也常用象征等现代派作家惯用的手法,所以也有人称黑塞为新浪漫主义作家。黑塞曾获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

第七个十字架

《第七个十字架》是德国女作家西格斯的长篇小说,这部著作写于1937~1939年,并于1942年在英国出版。

小说描写了***统治时期一个集中营7个囚犯越狱逃跑的故事。***在营内竖起7个十字架,发誓要在7天内把全部逃犯缉拿归案,并在7棵梧桐树上当众处死。其中6人先后遇难,只有格奥尔格·海斯勒得以在反***战士们掩护下,成功地逃出国境,使第7个十字架永远空竖着。

作品广泛生动地反映了处于***统治下的德国人民生活,表现了德国无产阶级战士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揭示了**残酷统治的虚弱和不可避免的灭亡。作品有高度的艺术技巧,尽善尽美的语言素养和别具匠心的情节结构,作家还恰当运用了叙述、回忆、倒叙、独白、梦幻等意识流手法,使现实和历史交融在一起,过去和现在交错有序地出现。半个世纪以来,小说已译成世界各国文字,成为反***文学中一朵永不凋谢的奇葩。

人质

《人质》是德国著名作家海姆于1942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其主内容如下:

1941年冬,在德国**的铁蹄下,恐怖笼罩着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

在曼涅斯咖啡馆里,几个德寇军官正寻欢作乐,喝得烂醉。以“打杂工”作掩护的地下工作者杨诺锡克趁敌人不注意,机敏地从另一位地下工作者白雷达手里接过一份秘密地址,准备放进急救箱里传递给接头人。白雷达刚走,咖啡馆里就传来一阵骚动声。**军官乱作一团,宣布他们的葛莱斯奈柏中尉“失踪”了。顿时,在场的20名捷克人,包括杨诺锡克在内,统统被押送到盖世太保司令部去了。

原来,葛莱斯奈柏死了。从他身上发现一封给捷克姑娘米兰黛的未写完的信。葛莱斯奈柏明明是跳河自杀,但老奸巨猾的盖世太保头子雷因哈脱却借刀杀人,企图把捷克人民的反抗浪潮镇压下去。他签发布告,贴满大街小巷,宣称葛莱斯奈柏中尉遭人暗杀,如一周内未将凶手缉拿归案,或凶手不来投案自首,就要将20名人质全部枪决。为了隐瞒自杀内幕,这个警察头子还千方百计地刺探所有可能知道自杀真相的人,打算杀人灭口。

与此同时,在牢房内外,以杨诺锡克和白雷达为首的地下工作者以及在他们影响下的人民群众,为粉碎德寇侵略,揭露**的毒辣阴谋,同敌人展开了英勇顽强的斗争。

在科尔本卡兵工厂门口,女工米兰黛看到那份布告后,思潮翻腾,心乱如麻。她清楚地记得,在大学念书时,为反对**封闭布拉格大学,她和许多青年学生同**军队搏斗,被打昏在地,经葛莱斯奈柏中尉救起,他们因此而相互认识。从葛莱斯奈柏的谈话中,她了解到他对人生厌倦,曾流露过要自杀的念头。现在,因葛莱斯奈柏的死,有这么多人质要抵命。她觉得应该说明事实真相。这时,机械工具制造匠、地下工作者白雷达把她从布满密探的人群中拉出来,带到一个僻静的地方。米兰黛叙述了葛莱斯奈柏的情况后,白雷达分析了敌人的阴谋,叮嘱她千万不要向敌人吐露真情,以免上当。米兰黛从中受到教育,得到鼓舞。一次,盖世太保雷因哈脱亲自闯进米兰黛家。米兰黛面对**的利诱和威胁,只字不提实情。雷因哈脱一无所获,派密探克拉托契维尔监视米兰黛的活动。这个密探被白雷达干掉,雷因哈脱暴跳如雷,抓走了米兰黛。警察头子想从米兰黛身上打开缺口,但他的如意算盘落空了。

在牢房里,地下工作者杨诺锡克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他所想到的就是那件未完成的使命。根据指示,他必须把那个秘密地址通过秃头工人限期传递给码头工人小组,否则他们就无法及时炸毁德寇的军火仓库,阻止敌人把军火运到东线。情况紧急,事不宜迟,他必须设法逃出去,完成这项任务。恰巧在这时,雷因哈脱提审杨诺锡克。扬诺锡克装疯卖傻,故意说出葛莱斯奈柏曾在咖啡馆里要他代寄一封信。雷因哈脱听到有一封信,如获至宝,急切地追问信的下落,杨诺锡克佯装记不清,但又含糊其辞地说信藏在曼涅斯他干活的地方。敌人信以为真。杨诺锡克在卫兵的押解下连夜到了曼涅斯咖啡馆。他一面故作认真地寻找那封“信”,一面伺机行事。刹那间,他趁卫兵不备,顺手把那份秘密地址塞进急救箱里。当他离开咖啡馆时,一个黑影迅速地走出街对过一幢房子的大门,那就是秃头工人。杨诺锡克以他非凡的智慧和勇敢,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关在牢房里的人质中,除杨诺锡克外,还有记者洛柏考维兹、演员帕罗考许和医生华勒史丹等无辜者。他们职业不同,性格各异,但在刽子手面前都挺起胸膛。以不同方式表达了他们对敌人的反抗。大资本家潘利辛格为了活命,竟向**出卖了扬诺锡克。然而,他的背叛行径遭到狱友的一致唾弃,人们对杨诺锡克更加敬佩。

同类推荐
  • 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是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表面上看,《人间词话》与中国相袭已久之诗话、词话一类作品之体例,格式,并无显著的差别,实际上,它已初具理论体系,在旧日诗词论著中,称得上一部屈指可数的作品。甚至在以往词论界里,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很是深远。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 战争中的飞行员

    战争中的飞行员

    以一次特殊的自杀式的飞行任务展开叙述了作者在二战期间琐碎的回忆。主人公在黑夜中期待黎明,在炮火交织中陷入绝望又重新向往生机,最终在璀璨星空中寻找自己的认同——人的价值从来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努力获得的。而为个人主义的牺牲而祝福,是文明加诸每个人的准则。
  • 永远的迷离记忆

    永远的迷离记忆

    本书为廖玉蕙的自选集,收录作者多年来创作和发表的优秀散文近30篇。廖玉蕙是台湾散文创作中有代表性的女性作家,崛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台湾文坛,其创作题材多来自家庭生活、师生互动与社会观察,传达情感清新温润,语言诙谐、嘲讽,作品充满温情、亲情、乡情,以及女性作家特有的柔情,从平常的事件里追寻常人不易见到的社会另一面,笔调幽默,风格朴实,颇受读者喜爱。
  • 胡适文选:演讲与时论

    胡适文选:演讲与时论

    “我就这样出门去了,向那不可知的人海里,去寻求我自己的教育和生活——孤零零的一个小孩子,所有的防身之具只是一个慈母的爱,一点点用功的习惯,和一点点怀疑的倾向。”这个孩子长大后叫做——胡适,生前身后都处于盛誉与非议交错中,他说,“做了过河卒子,只能拼命向前。”叶君主编的《演讲与时论(胡适文选)》便收录了胡适一生中精彩的演讲文稿和时评文章若干篇。《演讲与时论(胡适文选)》的这些演讲文稿充分展现了胡适的基本思想观点以及对学术研究、时事政局的观点和态度,可以从中领略大师的风采及了解大师的缜密思维和独到的见解。
  • 审美与创作艺术研究

    审美与创作艺术研究

    不论生产物质产品还是精神产品,所有的劳动者和工作者都是按照美的尺度来生产。当然,我们的文章家、文学家,以及一切爱好写作的同志们和青年朋友们也不例外。不管你意识到还是没意识到,不管你有意还是无意,也都是按照美的尺度来进行写作的。
热门推荐
  • 我爱的小少年

    我爱的小少年

    他是她永远不可能触到的星光,他是她一生的追求,他是她坚持下去的动力。爱了他十年,尽管历经坎坷,回过头来,那个小少年依旧是她最想守护的星光“我好喜欢你。”“我知道,我一直都知道。”……“其实,我也喜欢你。”知道吗,遇见你,已经花光了我所有的运气。
  • 做最优秀的执行者

    做最优秀的执行者

    中国著名管理培训专家王平先生的力作重磅出击。现代组织并不缺乏雄滔伟略的战略家。工作部署有千招万招,没有人去执行也是没招;规章制度有千条万条,没有人去执行也是白条。阅读本书,让你告别夸夸奇谈,成长为一个精益求精的执行者。
  • 桃花下的总裁

    桃花下的总裁

    她不就是想过桃花源一般的生活吗,为什么老哥老妈齐上阵劝她嫁人?签下丧权辱国的卖身协议,只为了保住桃林,所以冷颀怎么欺负她,忍了。洗衣做饭,端茶递水,她堂堂21世纪的杰出青年,怎么沦落到为仆为婢的地步了?被占便宜了,只能忍,被鄙夷了,还要笑,天啊,请看看我吧!
  • 重生之药妃倾世

    重生之药妃倾世

    推荐作者新书《穿越之狂妃惊世》她狂妄高傲,性格阴晴不定,为人甚是冷血,人称笑面虎!为报仇愿同归于尽,不料竟重生了!他冷傲霸道,杀伐果断,不近女色,是跺一跺脚就能让两界都晃一晃的人物。却独独宠她,爱她,护她,纵容她。“你只需要知道,你已经是我的女人了!”因为他一个不要脸的谎言,魅妖才彻底看清自己的心,他则一路宠宠宠,恨不得把她宠上天。直到有一天,一脚踢向旁边的某妖孽,怒骂道:“骗子!”【男强女强,绝对宠】
  • 魂牵梦绕新西兰

    魂牵梦绕新西兰

    新西兰位于太平洋西南部,领土由南岛、北岛两大岛屿组成,以库克海峡分隔,南岛邻近南极洲,北岛与斐济及汤加相望。首都惠灵顿以及最大城市奥克兰均位于北岛。
  • 百炼封神

    百炼封神

    李楚,一个淡定冷漠,坚韧果断的流浪儿,一次意外让他得到了灵阶术器铜头狮,随后便拜入三大术炼宗之一的“万兵朝”,一件件匪夷所思的异事接踵发生,他终于发现原来自己的身世、经历等等,所有的一切都并非和想象中一样平凡……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净心诫观法

    净心诫观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清风动栖桐

    清风动栖桐

    她所向往的生活很简单,遇见了他,注定不能偏安一隅。“你知道,我不可能会喜欢你。”“无妨。”“季先生,我知道您不是一个强人所难的人,而且这件事,哪里有勉强的道理!”季凛风眉眼一动,目光炯炯。“如果说,我非要勉强呢。”
  • 藏在草间

    藏在草间

    《藏在草间》的五十四篇散文,写母亲暮年的无奈,写父亲的痛与通达,亲情的脆弱与不可靠,都催人肝肠,写黄壤平原的农具风物的遗存让人感怀,写缠绵诗意的童年啊水墨的意蕴。对黄壤平原人与事本真的描述既不是田园将芜兮,胡不归的诗意栖息,也非锄禾日当午的唏嘘哀叹。
  • 篮坛教皇

    篮坛教皇

    今日轮回,明日传奇!2020年3月15日新书《现在我想做个好人》在都市区开始连载了!做好事就能变强!以前我没得选,现在我想做个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