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4000000004

第4章 潜居抱道成绝代之功(3)

陶渊明抱道而终,是因为没有遇到明主,没有碰到好的时候。那么,一旦机会降临,明主出现,这个时候,贤人君子应该怎么办呢?《素书》告诉我们,应该“时至而行”,“极人臣之位”;“得机而动”,“成绝代之功”。在人生的博弈舞台上,谱写出精彩的篇章。历史著名人物魏征,开始时跟随李密反隋,但因为李密并非明主,所以不能实现自己的志向;后来遇到唐太宗,全力辅佐终于功成名就,得以“立骄人之功,成千古美名”。

魏征,字玄成,魏州曲城县人。他从小就是一个孤儿,落魄失意,但志向远大,学贯古今。

隋末天下大乱,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响应李密,命魏征主管文书。李密每次接到元宝藏的文字,总是称赞不已,后来听说是魏征所写,立即将他召来。不过,李密识才却不会用才,魏征给他进献了十条计策,都未能被其采纳。王世充进攻洛口,魏征去见长史郑,对他说:“魏公虽然突然取胜,但死伤了许多精兵猛将。此外,其仓库里没有财物,将士们打了胜仗也得不到奖赏。就因为这两条,军队就无法再出战了。如果我们深挖壕沟、加固营垒,长期坚持下去,贼军粮食吃光了,肯定会逃走,那时我们再追击,这才是取胜的好办法。”而郑却说:“这都是老生常谈了!”魏征听他这样说,心中感到很失望,便不辞而别。

后来,魏征随同李密归附唐军,一起来到京师长安,因为终日碌碌,就主动提出去安抚山东地区。当时,李还在反唐,魏征便写信给他说:“当初魏公李密因叛兵而起兵,振臂一呼,就聚集几十万人马,他的声威达到了全国的一半地区,但一朝失败就萎靡不振,最终入关归附了唐朝。他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知道天命已经有所归属了。现在您处在兵家必争之地,如果不早点确定自我保全的办法,大势一去便无法挽回了!”李收到信后,就拿定了主意归附唐朝,并调拨大量军粮供应淮安王李神通的部队。

窦建德攻破黎阳,俘获了魏征。窦建德兵败后,魏征被太子李建成任命为太子洗马。魏征见秦王李世民的军功最大,曾暗中劝太子早点确定对策。李建成失败后,李世民责问魏征:“你为什么要让我们兄弟互相争斗?”魏征回答:“太子要是早点听我的话,就不会在今天的祸事中死去了。”秦王见他敢于直言,对他很是器重,登基后,拜魏征为谏议大夫。

河北有一些曾为太子李建成、巢王李元吉做过事的人,图谋发动叛乱。魏征向太宗报告道:“不向他们展示朝廷的大公无私,此等祸患就不能消除。”太宗说:“那就麻烦你去安抚和告知那些人吧!”在去河北的路上,魏征看到从前的太子千牛李志安、齐王护军李思行正被押往京师长安,就与副使商议道:“刚有诏书下达,对原东宫和齐王府的人一律免罪。现在又将李志安等人逮捕并押往长安,那谁能不心存疑虑呢?我们即使去宣布圣旨,恐怕也没有人会相信。”于是,就先放了李志安等人,然后再奏明朝廷。魏征从河北出使归来后,太宗很是高兴,与他的关系日渐亲密,有时甚至将他引入卧室,向他咨询天下大事。魏征认为太宗对自己的这种赏识是一辈子也难以碰到的,便将自己心里的想法毫无保留地说了出来,总共提出了两百多条建议,没有不让太宗感到满意的。因此,太宗任命他为尚书右丞,兼任谏议大夫之职。

太宗的左右近臣里有人诋毁魏征偏袒朋友,太宗命温彦博负责考察、讯问这件事,结果与事实不符。温彦博认为:“魏征作为大臣,不能够著明形迹,远远地避开嫌疑,因此遭到了无端的诽谤,这是应当受到责备的。”太宗就命温彦博去责备魏征。魏征进见太宗,说:“我听说君主和臣子应当一条心,这叫做上下一体,难道可以抛弃主公,只注意形迹?如果上上下下全都这样,国家的兴盛和败亡就难以预料了。”太宗很吃惊,说道:“我已经懂得你的意思了!”魏征磕头道:“希望陛下让我成为良臣,而不要让我去做忠臣。”太宗问道:“忠臣和良臣有差别吗?”魏征说道:“后稷、契、皋陶是典型的良臣,龙逢、比干是典型的忠臣。良臣,使自己获得美名,君主的名声得到传扬,子孙世代相传,福泽传之无穷;忠臣,自己遭祸被杀,君主陷于昏暴和罪恶,国家灭亡,君主的全家也被杀,只取得一个‘忠臣’的空名。这就是忠臣和良臣的区别。”太宗说:“说得好!”接着,太宗又问:“做君主的人,怎样才能贤明,犯什么样的过失才会昏庸?”魏征答道:“君主之所以贤明,在于能够听取多方的意见;君主之所以昏庸,在于偏听偏信。尧、舜两位君主大开四门,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好听的话和荒谬的行为,不能迷惑他们;秦二世躲在深宫之中,不出去体察民情,偏信赵高的话,天下人都逃亡和叛乱了,他也不知道;梁武帝偏听朱异的话,侯景即将破城,他还被蒙在鼓里;隋炀帝偏信虞世基的话,盗贼遍布全国而自己却不晓得。所以说,如果君主能多方听取意见,奸臣就不能蒙蔽君主,而下情才能顺利上达朝廷。”

郑仁基有一个女儿,既漂亮又有才华,皇后请求皇帝将她纳入宫中,册封的典册都已经办好了。魏征知道郑仁基的女儿已经定有婚约,就向太宗进谏道:“陛下在楼台里居住,就应当让人民有居住的地方;陛下享用美味佳肴,就应让民众能吃饱肚子;陛下看到身边的嫔妃,就应让百姓有家室。如今郑仁基的女儿已经许配他人,陛下却要把她纳进后宫,难道是百姓父母的做法吗?”太宗听后,深深地责备自己,立即下诏停止册封。

太宗登基后,曾感叹道:“现在正是大乱之后,国家真是难以治理!”魏征说:“大乱之后国家容易治理,就好比饥饿的人容易喂食一样。”太宗说:“前人不是曾经说过,善人治理国家一百年,然后才能消灭残暴、去掉死刑吗?”魏征回答:“这不是圣哲之人说的。圣哲之人治理国家,其功效就如回声一般,一周年就可以见到成就,不算太困难。”封德彝却说:“并非如此。从夏、商、周三代以后,轻薄奸诈之风日渐厉害。秦代专门靠刑法来治国,汉代也很霸道,都想让天下大治却不能做到,它们并非是能够做到而不愿意这样去做。魏征只是一介书生,喜欢空谈大道理,只会使国家混乱,他的话不可以听信。”魏征反驳道:“五帝和三王并没有互换百姓再实行教化,实行的是帝道便成为‘帝’,实行的是王道便成为‘王’,关键是君主实行的是什么。黄帝赶走蚩尤,是经过七十次战斗才平息这次祸乱的,接着达到了无为而治的美好境界。九黎为害人民,颛顼帝发兵征讨,在打败九黎后就将国家治理得很好;夏桀昏乱,商汤将他流放;殷纣王残暴,周武王率军讨伐。商汤与周武王都在自己执政期间,使国家实现了太平。如果人们逐渐轻薄奸诈,再也不能回到淳朴的话,现在该是鬼魅的世界了,又怎么能教化他们呢?”封德彝无法反驳,但心里仍认为魏征的话不对。太宗却对魏征的话全部接受,毫不怀疑。贞观四年(630年),天下大治,少数民族的首领们改用汉族的衣冠,带着刀来京师戍卫;东到大海,南到南越五岭,百姓居家夜里不用关门;行人和商旅外出不用携带粮食,在路上就能得到供应。太宗告诉文武百官:“这是我听从魏征的劝告实行仁义的成效啊!可惜封德彝已经去世,见不到这样的情景了!”

后来,太宗在丹霄楼设宴,席间他告诉长孙无忌:“魏征、王从前侍奉隐太子李建成、巢王李元吉,确实可恶,但我能放开旧怨而任用人才,可以说无愧于古人。但是魏征每次进谏,如果我不听从,我发了话他总不立即回应,这是什么缘故?”对此,魏征回答:“我认为事情不对,就要劝谏,如果陛下不肯听从而我又立即答复,我担心陛下会马上实行。”太宗说:“你先答应,再另找机会把问题提出来,难道不行吗?”魏征说:“从前舜曾告诫臣下:‘你们不要当面顺从,退下去又另有话说。’如果我当面服从了,再另找机会提出来,这就是‘退下去又另有话说’,这并非后稷、契用来侍奉尧、舜的办法。”太宗大笑道:“有人讲魏征行为举止怠慢,我却只见到他的恭敬、顺从!”魏征又一次磕头谢恩说:“陛下引导我说话,我才敢这样;若非如此,我怎么敢多次冒犯陛下呢!”

贞观七年(633年),魏征出任侍中。当时,尚书省有一些案件久拖不决,太宗下诏命魏征负责处理。魏征虽然不太精通法律,但他根据大的原则,依照实际情况来处理,所以人人都很满意,太宗于是将他进封为左光禄大夫、郑国公。因为身体多病,魏征提出辞职,太宗说道:“金属在矿山里有什么珍贵?如果把它精心锻造成器物,人们这才把它看成宝贝。我正把自己比为金属,把您比作良工。您虽说有病,但尚未衰老,怎么可以就这样辞职呢?”

文德皇后下葬后,太宗在禁苑中建造了一座高楼,以眺望昭陵。有一次,他带着魏征一起登上去,魏征仔细远望后,说:“我的眼睛昏花,看不到什么。”太宗就指给他看,魏征问:“这不是昭陵吗?”太宗说:“正是”。魏征说:“我以为陛下在远望献陵,如果是昭陵,我原本就看得见。”太宗听到这儿,双眼垂泪,随即将这座高楼拆毁了。因为献陵是唐高祖李渊的墓,唐太宗只关注昭陵而不关注献陵,魏征才会这么说。

同类推荐
  • 阳光灿烂的日子(保持学生良好心态的故事全集)

    阳光灿烂的日子(保持学生良好心态的故事全集)

    走进如歌的生命,走过诗意的青春。曾几何时,我们叹息时光的飞逝,叹惋落日的凄美,却任凭美好从身边转瞬即逝。不是青春短暂、岁月苍白,而是我们不曾将它涂上丰富的色彩。何不于喧闹中体会宁静,于繁杂中感受简约,以平静的心情看待得失,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功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是人生之大境界。
  • 智慧书:修身之道与处世之术

    智慧书:修身之道与处世之术

    在格拉西安的著作中,《智慧书》被评介的次数最多,其影响也最大。该书仅于1686年至1934年间就在德国先后出现过十种译本,而叔本华的译本从1935年到1953年竟然接连再版了十二次。《智慧书》主要讨论各种谨慎的行为,由300条绝妙的格言警句组成。此书出版于1641年,直到今天仍然受到人们很高的评价。它以简洁精辟的语言,与读者探讨如何以一种智慧的方式生存于世。《智慧书》的行文句法也简单到了不能再简单的程度,如:“简洁,会使好的更好,坏的更坏”。这种行文方式确实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有时却不大容易让人理解。
  • 掌控了情绪就掌控了人生

    掌控了情绪就掌控了人生

    情绪看似简单,却能够左右我们的人际;情绪看似平常,却能够掌控我们的人生。《掌控了情绪就掌控了人生》告诉你如何掌控自己的情绪,拥有强大的内心;如何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沉淀自己的品格,在立身处世时做到从容淡定、不卑不亢;如何面对人生的挫折与压力,采取强有力的行动,走向成功、获得幸福。
  • 做个细节美人:令你光彩照人的200个细节

    做个细节美人:令你光彩照人的200个细节

    美人养眼,是一道风景。风景有万千道,美女有万千种。而这一季,细节美人最为耀眼!????从一缕发丝到一个指甲,从一颗纽扣到一根鞋带,从一个举手投足的小小动作到一个不经意的眼神,每一个微小细节都可以为你锦上添花,让你成为真正的精致女人。真正的精致的女人,犹如精致的玉器,一丝一毫的精雕细琢才能成就整体的完美无瑕。细节之于美丽,更是一种态度,是一种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注重细节意味着精致、不粗糙。在追求美丽的道路上,细节美人达到这样一种境界——精致却不造作,完美却不极端。虽为后天养成,却如同大自然的馈赠或者就像我们生而带来的禀赋一样,令人惊叹且备感亲切。它是女人内在修养的自然流露,水到渠成一样自然。做自然的细节美人,是这一季的美丽风尚,亦是现代生活对女性的期待。修炼成为细节美人,是每一个女人都可以实现的梦想!
  • 读懂人生,活在当下

    读懂人生,活在当下

    真实地活在当下,欣然地享受当下,就要无忧亦无悔。无忧就是不要对未来的事作无谓的想象与担心,无悔就是不要对过去已发生的事作无谓的思索与计较。人能无忧无悔地活在当下,才能不被未来与过束缚,才能自由自在、快快乐乐地过一生。
热门推荐
  • 凤凰朱砂

    凤凰朱砂

    国家一级特工007,因为队友的背叛,意外的穿越到架空的轩辕皇朝,无缘无故当了别人的老婆,怀了别人的孩子,坑爹的是,孩子的爹居然还不认识她是谁!好吧!你不认识我,那我也就不认识你。就让我们两相忘于江湖吧!可是,尼玛为什么忽然转性了?不争气的小心肝扑扑乱跳,开什么玩笑,我怎么可能会喜欢这个让自己鄙视的无任何优点的男人?王爷们、武林盟主、绝世杀手、美男庄主……各个都是一顶一的好男人,且看阳沐澄如何选择。(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戏子总裁

    戏子总裁

    “一、二、三、四,再来一次!二、二、三、四,再来一次!三、二……林苏苏,你怎么还没成功啊,快点啊!”“我怀了你的孩子!”一米围墙里,她愤怒的瞪着他,高声大喊,“我有你的孩子,你怎么不认!”他低头,看了看身边的娇滴女人,再看突然出现说着乱七八糟话的她,一脸怒意:“把你刚才的话再说一遍。”“我……我……”
  • 萌妻归来:首席老公悠着点

    萌妻归来:首席老公悠着点

    孟方怡是孟家的大千金,同时也是宵门的成员之一,而他是彭庄的总裁,在江湖上叱刹风云。一次任务,让她时隔十七年再次回到了他的身边,本想快速地抽身离去,却不想步一步陷进他的温柔乡里。
  • 战国策:超越国界与阶级的计谋全书

    战国策:超越国界与阶级的计谋全书

    一群没有绝对是非观念的人,竟然成为那个时代的明星和英雄!《战国策》是一部来历不明的书。书中记录的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事,然而此书流传的版本,顶多只能溯至西汉。形式上,《战国策》是战国中纷纭事件的片段记录;内容精神上,《战国策》选择记录的,不见得是对这个国、那个国有重大变化意义的事件,而是纵横策士对各国政治、军事的游说、影响。《战国策》的主角,不是国与国君,不是历史变化发展,而是纵横策士。《战国策》的重点,在于保留当时有名的纵横家的言谈、行为,凸显在那个时代,这些人曾经如此有势力、如此重要。
  • 快穿系统之携你归来

    快穿系统之携你归来

    顾欣恨自己的无知,恨自己的错爱,恨自己害死了爱自己的家人,恨自己成就了那一对贱人。当她成为一缕幽魂,看尽世间百态,无意中与系统绑定,决定虐尽渣男,伪白莲。为爱自己的家人报仇。只是,你一路的陪伴,让我很慌,很慌,很慌……不知道该怎么办?
  • 魔妃医手遮天

    魔妃医手遮天

    【先更完九尾猫】初暖语录:“我就是神中极品,神老大都要看我脸色行事。”她柳眉微挑,笑得春风得意。“别人害我三分,我杀那人三生。”她面容绝美,却神情淡淡,气质出尘。“空城犹如潮拍岸,一拍一打成两半。”纤指微抬,指了指前面荒芜的明月城。“我眉眼弯弯,笑得风情万种,我玉指勾勾,无数男子挣的头破血流。”她以袖拂面,故作娇羞可谓是红袖添香黯销魂。第一次相见,她误撞他怀,他神情淡淡,气质冰冷。后来他们都穿了,从此......仙子降临,锋芒毕露,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 首富

    首富

    本书描写的是一群传说中的人们。他们都是各在自国家中最富有的那个人,那个被神话笼罩,被颂歌环绕,被嫉妒淹没的人。本书将还原他们的创业历程,致富秘诀和神秘生活。同时还将告诉你,这些首富,其实都是一个个可以被逼近和超越的人。
  • Once Upon a Crime (The Sisters Grimm #4)

    Once Upon a Crime (The Sisters Grimm #4)

    Fans of fractured fairy tales will be delighted to discover the fantasy, mystery, adventure, and humor in the beloved New York Times bestselling Sisters Grimm series by Michael Buckley, now with new cover art. The nine wildly popular books are favorites around the world. They were among the first books to bring a distinctly girl-power spin to fairy tales—a trend followed by hit television series and movies such as Grimm and Maleficent; the bestselling book series the Land of Stories; and more. Now, books one through six in this smash-hit series appear with new covers, with books seven, eight, and nine available as revised editions soon.
  • 穿越之农女要翻身

    穿越之农女要翻身

    未婚先孕,火台高架。一朝睁眼,江卿月懵了,五花大绑是几个意思?好歹老天爷怜悯,没有让她一穿越就死翘翘,独自撑着小蛮腰走进了山沟里。家里不容,村人不喜。穿越前万人追捧香饽饽,穿越后世人唾弃避瘟神。艾玛,这落差难以想象!啃草根,偷红薯,暗敛锋芒养身子。采百草,集雨露,一朝出世潋芳华。世人道:百花楼里莺燕语,千金坊里千金方,万亿金子都不换,只问一声老板娘。一双活色生香的手,一颗睿智勇敢的心,在这乱世里卷起阵阵风尘,仅为护自己与娃儿周全。小日子倒是舒坦了,这攀上来认亲的人却越来越多了,还有那自称是娃儿爹的男人。--一身白衣倜傥的男子坐在紫檀木雕的椅子里手上拿着一根如意腰带含笑看着她:“凤娘若是对我没有意思,这等贴身之物又如何会日日夜夜的揣在怀中?”江卿月默,她根本就不知道这腰带是这个祸害的,要知道,早八百年一把火烧没了才好。“现如今,本人就在眼前,凤娘却能如此按捺得住,唉,不知道是不是借物思人久了连真人都辨不出来了……”江卿月太阳穴跳了跳。“娘亲!”一对粉雕玉琢的娃娃走了出来,小女娃眨巴着眼睛,看了看男人,又回过头去看了看自家哥哥,“咦,为什么大美人跟哥哥长得这么像?”……
  • 法网恢恢

    法网恢恢

    助理检察官珍娜·詹姆斯曾立誓要维护法制,主持正义,防止犯罪,保卫社区。这不是一份轻松的工作,但无论案情多么复杂,罪犯和受害人总是有着清晰的界限。可是当珍娜变成了受害者后,她一直捍卫的体系突然间分崩离析,是非善恶变得模糊不清,她的生活也天翻地覆地乱了套。她意识到有一股势力强大到能凭借一通电话就让人凭空消失。受害者越来越多,除非珍娜找出前联邦法官和辩护律师只手遮天的确凿证据,否则死亡人数还将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