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1700000001

第1章 序

序一:真水无香,百年好合

这样的书写,显然比起钱钟书和杨绛本身的爱情要笨拙和浅显得多。当他俩出现在我们眼前时,已然是老人模样,可是再老态龙钟,再佝偻疲惫,他们也有过光彩照人的青春。一个是享誉清华大学的才子,一个是诗学孝义满腹的才女,从年少时期的一记擦肩而过,月老的线就早已暗中将二者的步履紧牵。结为连理后,二人相敬如宾,在治学之道上相互支撑,一个是荣耀榜样,一个则是得力辅佐,即使在国家运动时期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二者也是同甘苦共命运,毫无怨言,从苦难中一路相携走来。

本书还原了两位老人的青春年华、求学之路,从一而终的爱情成为整本书连接二人治学生涯的线索。爱情不是将所谓的"爱"放在唇边,而是以相扶相掖的姿态共同抵达人生的理想和终端。叙述上时而从容时而简约,以两人各自的作品的影响和产生背景作为依据,将伉俪之情衬垫得更为动人。作者定有做过大量的准备工作,巨细靡遗地展现了学人夫妇的人生和爱情。

书中回溯了钱钟书与杨绛的爱情往事,两人从清华大学走向牛津大学,又从牛津大学走向巴黎大学,一路求学,并在爱情滋润下诞下宝宝。他们在异国他乡的旅程中,一定有过浪漫和感动。国内战乱,他们却毅然选择归国,选择清贫、单一的治学创作的生活。钱学研究者胡河清曾如此赞赏二人:"钱钟书、杨绛伉俪,可说是当代文学中的一双名剑。钱钟书如英气流动之雄剑,常常出匣自鸣,语惊天下;杨绛则如青光含藏之雌剑,大智若愚,不显刀刃。"两句话,一双剑,将两位学人在学界的地位和风格全提点出来了。而两者写作风格上的迥异,或恰是彼此互补交融的一个力证。

钱钟书身上有书呆子气,自有一股读书人的清高,才学上的造诣一定也引得周边嫉妒,若他是一盏晃眼的灯,杨绛便是他的灯罩,替他收敛才气四溢的光芒。她曾说自己是他的"拦路虎"。为了在晚年争取更多时间治学,他们闭门谢客,都是杨绛谢的客、闭的门。与外界几乎断绝联系的大隐之风,或许与他们此前受过伤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假如没有晚年下乡劳动改造的遭遇,他们的爱情未免带着与世隔绝般的天真,可是即便下乡改造,田间地头依然盛开着他俩的浪漫,在说话容易遭罪的年代,他们用小纸条传递所思所想。

杨绛的戏剧作品《弄真成假》上演后,钱钟书从中获得灵感,打算写一部现代版的《儒林外史》,这便是后来长销不衰、影响好几代人的《围城》。那句"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现已是用来形容爱情与婚姻绝佳的名言了,略带调侃的语气,仿佛吸纳了英式幽默中的那种刻薄,但的确道出了真谛。小说虽然轰动受欢迎,钱钟书却只写一部。他与杨绛共同养育的孩子也只有一个:钱瑗。有了孩子后,他们就组成了三人世界,和乐共处,全然没有两代人之间的隔阂与代沟。当钱瑗、钱钟书相继离世,唯留杨绛一人存世,她在《我们仨》里感慨道:我们走散了。

人生最大的痛苦,无非便是亲人辞世、无依无靠,曾经的欢乐都转眼成云烟。杨绛收拾自己的余生,便是与钱钟书的手稿共度,编辑整理他生前所有的手札笔录,从他遗存的墨迹里找寻生前的那个他。一个人的孤独里,谁说缺了爱情的浸润?这又是另一种相守和陪伴。钱钟书病榻前日夜陪护,离世后善后与整理事宜,都由杨绛一人落实,她耳畔犹存钱钟书离世前抛下的一句"好好活",于是全心全意活下去,为两人的旷世奇绝的爱情。即使在多年后,拍卖行惊现钱钟书与友人的信札,她也毅然挺身坚决抵制。

钱钟书曾这样形容他与杨绛的爱情:"绝无仅有的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的确,与最爱的人结为连理,并不仅仅欣赏对方的一面,而是很多面,既有志同道合的雄心,又有缠绵温婉的爱心,而且贵在有一同吃苦的决心。对照如今各大电视台满天飞的物质爱情观,这种质朴、简约、白头到老的爱情确实算得上惊世骇俗。

或许年轻人还无法理解和感受这种真水无香的爱情,但人生走到中途便一定能够领悟。真水无香,静水常流,这是何等可贵的爱情啊!

岳南

2014年4月11日

序二:时间·爱情·流年

他用一支犀利的笔,写尽世间纷乱,却用一颗宽和的心,将微笑注入她的眼睛。

她用一腔温柔的情,酿成半生美满,却与数载离殇相伴,将思念藏入流经岁月。

无论是清茶般微甜的初见,还是日日夜夜相守的浓重,抑或是老态龙钟的相依相伴,他们的情感隽永而珍贵,他们是钱钟书与杨绛,风雨中共同携手,走过了穿越世纪的爱情长梦。

爱情的千般样貌里,我独爱这样的默然相守。没有海誓山盟,没有惊天动地,只是平凡地相亲相爱,走过了生命里的每个瞬间,品味着生活的大智慧和小情调。

如今,三人之城只留一人独守,却依旧不减当年的温暖从容,仿佛那昔日的欢声,从未逝去。合上书卷,轻声微叹。时间,都去哪儿了。

王铮亮

2014年4月24日

序三爱情可以生生不息

民国烟云,时代临界,不乏缠绵悱恻的传奇爱情故事。那时,这片东方土地刚刚掀开沉睡的眼皮,打开望向全世界的眼睛,对自由的渴望,对爱情的向往,像是一团火焰,燃烧在每一个青年的心里。

时间这把筛子,留下无数段令人回味的情缘,它们活跃在大小银幕上,也流传在茶余饭后的谈资里。细数这些往事,也唯有一段,看似并不波澜壮阔,却最为暖心。

一个是名满天下的儒雅才子,一个是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他们仿佛已有了前世的约定,不纠结,不吵闹,不理喧嚣,只是安静地牵着彼此的手,走到时光尽头。

今天,人们仍然反复咀嚼着才子留下的经典命题:围城之惑。他却早已参透了自己的姻缘,与妻子走过万水千山。

有人说,爱情最动人的时刻,是烟火绽放的那一瞬间,即使短暂,却也可以回味一生。我却觉得,孤单世界里的平淡相守,不抱怨、不欺骗、不相离才是最动人心弦。

围城,是心里的围城,执手真爱,便无所谓出去与进来。激素的吸引,只是瞬间。灵魂的契合,才是天长地久。

这是钱钟书与杨绛的爱情,他们是最好的朋友,最好的情人,最好的知己,最好的亲人,最好的夫妻。他们走过绽放的青春,也熬过战争与疾病。无奈世间没有完美,生命总有缺口,他们没能共同走到最后的最后。

当人们过了喜欢狗血剧情的年龄,越懂得爱的真谛是什么,就越能够懂得杨绛心里的那份波澜不惊。我们在她的作品中打捞着往事,感受那平淡中的巨大力量,忽而明白,为何爱情可以生生不息。

如今,爱情故事只剩下女主角,她带着淡然的微笑,跨过百年的时光轴。曾经沧海难为水,世上只有钱钟书,可以与她并肩而立。

同类推荐
  • 吕不韦十讲

    吕不韦十讲

    王朝的建立需要血与泪的浇注,是谁无怨无悔地奉献了自己的一腔热血,又是谁默默无闻地流尽了最后一滴泪,历史的车轮不会因为他们的牺牲而驻足。君臣博弈,胜的骄傲,败的灭亡!父子博弈,胜的真能骄傲,败的真能灭亡?吕不韦的悲剧是对君臣共荣、互利的否定,更是对君臣斗争、暗算、倾轧的写照。血腥的斗争莫不以两种结尾收场一不是君亡便是臣灭。吕不韦献身于这场斗争中,失败的却是既为臣又为父的自己。甚悲哉!“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这是几千年中国历史文化的经典性总结。尖锐与现实的评判折射的是吕不韦之类的名臣们悲惨的结局。慨叹吕氏悲惨的人生之余,我们似乎应该回过头,看看他传奇般的人生。
  • 里皮自述:思维的竞赛

    里皮自述:思维的竞赛

    《思维的竞赛:里皮自述》是里皮对于自己职业生涯的反思和总结,是这位执教风格鲜明、个人魅力深入人心的足球教练的内心独白,包罗了他执教经历中所见证的重要时刻、帮助他实现梦想的工作哲学,以及他所带领的团队中个性参差的足球运动员们的真实一面。同时,作为一位在意大利本土极其成功,并为中国足球带来新希望的教练,里皮在《思维的竞赛》中所分享的执教理念,在绿茵场外同样有着极高的参考价值。团队精神的培养、共同使命的树立、信任的养成、战斗力的凝聚……里皮认为这些是比球赛的战术策略更重要的必胜团队要素。《思维的竞赛:里皮自述》展现的不仅仅是里皮关于团队建设和管理的经验和技巧,更是一种气度和智慧。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南北欧现代文学大家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南北欧现代文学大家

    保加利亚现代文学大家,阿尔巴尼亚现代文学大家,塞尔维亚和黑山现代文学大家,意大利现代文学大家等南北欧现代文学大家。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飘落的风筝

    飘落的风筝

    本书是一本自传,作家在童年的乐趣、相信自己的双手、母亲教我诚实、我有一个温暖的家、花季里的畅想等文章里,讲述自己的童年故事。
  • 曾国藩家书(下)

    曾国藩家书(下)

    《曾国藩家书》以清光绪三年的《曾文正公全集》为底本,从一千余万字的“全集”中选取了173篇对后世影响最深远、最能体现曾国藩思想精髓的“家书”,按时间顺序分为:养心之道、自勉之道、成事之道、为学之道、交往之道、理财之道、为政之道、养生之道共八个方面。
热门推荐
  • 英文爱藏:转个弯人生更开阔

    英文爱藏:转个弯人生更开阔

    学英语不再枯燥无味——吴文智编著的《转个弯人生更开阔》内文篇 目均取自国外最经典、最权威、最流行、最动人的篇章,中英双语,适于 诵读,提升阅读能力;学英语不再沉闷辛苦——优美的语言、深厚的情感 、地道的英文,让我们在阅读这些动人的绝美篇章时,不仅能够提升生活 质量,丰富人生内涵,更能够轻松提升英文领悟能力,体味英文之……
  • 历史转型与中国当代文学思想理论研究

    历史转型与中国当代文学思想理论研究

    本书将学术目光对准历史转型与文学思想,在对文学思想主旋律、文学现象、文学思潮、文本呈现以及作家生存哲学、创作理念、创作体式、形象塑造等进行理性观照中探求当代文学思想理论发展与历史转型的内在关联。一方面,聚焦影响表现,另一方面注重求根溯源,即开掘中国当代文学思想理论的发展与演变、动态与流向和历史转型的密切联系,在追踪求解中揭示其历史根据与时代根据。
  • 豪夫童话

    豪夫童话

    豪夫的三本童话年鉴都采用了《一千零一夜》的框架结构,而第一本《1826年童话年鉴》则连内容也取自古代东方生活,如本集所收的《仙鹤国王》、《救妹奇遇》、《小穆克的故事》和《假王子》。然而,这些童话虽以古代东方为背景,却都被赋予了现实意义,这里仅举《假王子》一个例子。
  • 来世缘梦之魅

    来世缘梦之魅

    如果有来生我在也不会让你离我而去……………………………少女的手轻抚着墓碑…………………………………………………………………………他爱她,可惜她发现得太晚,当爱以来不及,我又要怎么才可以握紧你的手,当再次见面的时候他以不认得她,她痴痴的望着他,如同一直以来的乞求,梦中的一切都得以实现………………………………………………………………………………………………………………………………
  • 逆星火

    逆星火

    逆天的人,一直都有。 飞向天空的蝼蚁,注定会毁灭在烈日的炙炎中。那是人们认定的真理。但是如果有一天,蝼蚁的数量足够多,多到足以隐天蔽日,情况是否会有不同?数千年来,人们行走在诸神的统治下,浑噩度日,不知那遥远天空之上,还有没有更遥远美好的风光。从今日起,我们这些匍匐在地上的蝼蚁,将抬起头,向天空进发,我们不愿意再活在压制之下,我们要让天空为我们颤抖,要以身填满那虚伪的光明,熄灭那虚伪的烈阳,让我们自身燃烧的那星星火光,汇成新的光明。逆世而生,逆天而行。我们将是燃烧天际的紫焰,我们燃烧自己,烧出一片广阔无垠的光明世界。
  • 编织人际交往纽带(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编织人际交往纽带(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在这套丛书里,我们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专门选择了一些特殊的故事,分别对他们在这一时期将会遭遇的情感问题、生活问题、学习问题、交友问题以及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剖析和讲解,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以供同学们参考借鉴。
  • 佛说顶生王故事经

    佛说顶生王故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王爷又被团宠了

    王爷又被团宠了

    一个没有心机王爷,被一群大灰狼包围着的感觉是怎么样的呢。王爷:我不懂,我真不懂。
  • 替身娘子

    替身娘子

    一个人失忆了,真的可以连性情也改变吗?凤宁醒来之后,扪心自问。别人嘴里说出的那个叫凤宁的人,阴险狡诈、自私自利,甚至给自家相公戴了一顶硕大的绿帽子。而现在的她大方有礼,待人真诚,把从前没得到的夫君的心,牢牢地系在了手心。生活仍泥泞,我辈复前行。凤宁坦然接受生活对她施加的各种苦难,既然前尘往事不可追回,那么就按自己的步调开始新生活吧!可是为什么有一天,她眼前出现了个女人,跟自己长着一张一模一样的脸不说,还要灭她的口?
  • 名侦探的守则

    名侦探的守则

    推理小说的核心在于解谜,解谜的真髓在于逻辑,逻辑的对象则在于诡计。迄今涌现的无数大师终其一生都在想一个问题:如何写出千古奇绝的诡计?密室之谜、不在场证明、叙述性诡计、童谣杀人、死亡密码、暴风雪山庄、消失的凶器……所有推理模式都已被人写尽,推理世界还剩下什么?当真一定要扑朔迷离、峰回路转、异想天开,才能令人感到刺激有趣?一部由东野圭吾系统“研究”诡计的作品,一部开拓推理小说疆域的作品,整理种种可能,道出种种不能,涉及诡计之广、意外之深,无不令人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