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1700000003

第3章 未及相逢:望向同一片星空的眼睛(2)

因着双重的打击,父亲杨荫杭悲伤不已,于一九一九年秋辞官南下,这一次,他们回了故乡。

磕磕碰碰,历经颠簸,杨绛终于见到了老家的山山水水。他们住在庙堂巷的一所房子里,那是处有小河从庭院流过的院落,杨绛可以站在自家厨房外的小桥上眺望来往的船只,很是新奇。只是她的父母并不满意此处住宅,张罗着找寻新的处所。

这一张罗,便滋生了一场八岁之缘。世界很大,有时又很小,缘分真的是很神奇的东西。那天,父母去看房,心血来潮地带她同往,而那房子,正巧是钱钟书家租住着的旧宅。

没人知道,两个年幼的孩童,是否在街头巷角擦肩,只是她并没有在旧宅见到他。杨绛一家最后并没有搬进来,因为钱钟书热心的婶母告诉杨绛的父母,自从自己搬进这里,便没离开过药罐。只有八岁的杨绛,清楚地记住了此事。

许多年后,她向钱钟书提起那空旷的院子门口,高大的粉白墙,镂空花的方窗洞,还有那门口的两棵枝叶浓密的大树……真真记得清清楚楚,钱钟书直夸她记忆力不错。

或许这就是缘分,哪怕一眼,也是忘不掉。

后来,杨家把家安在了沙巷,杨绛转入大王庙小学学习。这是段短暂的时光,没多久,父亲病倒了,也不知是气候的原因,还是河水时原因,只是住过这房子的很多住户都得过很重的伤寒。

因父亲只信西医,他们便请来了一个外国西医,抽了血送去化验,只是并没有查出病因,病情却在日日加重。母亲看着躺在床上直说胡话的杨荫杭,急得不得了,自作主张地请来一位有名的老中医,老中医把完脉便说是伤寒。

母亲恳求中医开个处方,而这位中医只是摇摇头,说病人已经没救了。母亲听到这句话,顿时就流了泪。看着母亲的眼泪和探病亲友的叹息摇头,杨绛哀伤着,惊恐不已。

还好,父亲的老朋友华实甫来了。他是当地著名的中医,看着床上满嘴鬼神的老友,自是心疼不已。他答应试试看,虽然情况不容乐观,但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慎重地开了方子。

那一夜,他们一家人,忐忑不安地守在杨荫杭身边。世间总有奇迹,第二日,父亲睁开了眼睛,露出一丝淡淡的微笑。杨绛高兴不已,她的父亲终于挺了过来。后来,已入古稀的杨绛回想到这段往事,忧伤地说:"我常想,假如我父亲竟一病不起,我如有亲戚哀怜,照应我读几年书,也许可以做个小学教员。不然,我大概只好去做女工,无锡多的是工厂。"

父亲杨荫杭病愈了,只是这场大病,让本来就不宽裕的杨家更是困难。为了谋生,杨荫杭在一九二〇年秋将家搬到了上海,在申报社当起副编辑长,还重拾了律师旧业。

后来,他又嫌上海社会太过复杂,便在一九二二年定居苏州老宅"安徐堂",并将杨绛转入了苏州的振华女中。这是所寄宿学校,她只有周末才可以回家,依恋着温馨小家的杨绛,虽然很是不舍离家,但她还是不情不愿地住进了学校。

一到周末,她便兴冲冲地回了家,偎在父母身边,哄最小的妹妹阿必睡觉。这个妹妹刚出生不久,粉嫩嫩的很是可爱,还很像自己过世的二姐,她犹记得母亲那日悲伤的言语:"活是个阿同!她知道我想她,所以又回来了。"

懂事的杨绛,因着母亲这份心,也会更加关爱这个最小的妹妹。她的母亲是慈善和气之人,对待下人也很是仁慈,而她也很是遗传了母亲的菩萨心肠,无论是生活上,还是精神上,都十分体贴自己的父母弟妹。

在父亲伏案工作的早上,她会悄悄送上一杯热气腾腾的盖碗茶,饭后,她又会送去削好的苹果或剥好的栗子和山核桃,午后她还会带着弟妹去别处,怕扰了父亲午休……

她是懂事心细的孩子,她做的一切父亲都看在眼里。一日,他叫住想要离开的她说:"其实我喜欢有人陪陪,只是别出声。"于是她就安安静静地伴在父亲身边看书,冬天往火炉添煤都轻手轻脚没有声响。

她是喜欢书的,这个文静的女孩,在书中寻到了内心的平静。有一次,父亲这样问她:"阿季,三天不让你看书,你怎么样?"

她老老实实地答:"不好过。"

父亲接着问:"一星期不让你看书呢?"

"一星期都白活了。"她张口便说。

她的父亲笑着点点头:"我也这样。"

只是这爱读书的小姑娘,也有调皮的时候。一次寒假,趁着父亲午歇的时候,杨绛和弟妹一起围在书房的火炉旁偷烤年糕。只是一不小心,年糕掉进了火炉,一瞬间乒乒乓乓的声音响个不停。他们几个见闯了祸,便一溜烟都跑了出去。

一会儿后,他们又偷偷跑了回来,在门旁缩头缩脑地张望,见父亲神态轻松地坐着工作,便悄悄进来找年糕。而他们的父亲,一边忍着笑,还一边虎着脸假装没有看见他们的诡计。

看,当时年少,她便是这样乖巧懂事又不乏天真烂漫的小女子,怎能不让人喜欢呢?

传奇不可复制

场景转换,欲语还休。看罢杨绛的乖巧美好,再把镜头对准锋芒初露的钱钟书,看这个无锡才子如何扬名清华大学。

一九二九年夏,他和堂弟钟韩高中毕业。两人一起报考了全国顶尖学府清华大学,钱钟书选了外国文学,而钱钟韩则是理工类专业,兄弟二人,一文一武,颇多了些傲视群雄的气魄。

转眼便是入学考试,试卷发下来,国文和英语,钱钟书大笔一挥,便是洋洋洒洒的文字飞扬,交了卷仍觉意犹未尽。而到了数学,他看着那一堆堆阿拉伯符号组成的道道题目,只觉天书般云里雾里,寻不到出路,只得草草答了便交卷大吉。

发榜那天,他与堂弟相约去看榜,两人赫然在列,钱钟韩更是总分排名第二。而钱钟书,国文和英语都是第一名,数学则只有十五分。后来杨绛戏谑钱钟书"数学十五分,考入清华大学"。

其实,按照清华大学的招考规定,只要考生有一科不及格便不予录取,钱钟书那烂到爆的数学成绩,只能被阻隔在高墙之外。可因为国文和英语两个第一名,他的总成绩排在了第五十多名,主管老师不敢做主,便将他的情况报告给了清华大学当时的校长罗家伦。

而罗家伦很是爱才,当他看到钱钟书的国文和英语成绩,赞叹备至,破例把他录取了。此后,罗家伦对钱钟书也很是关注,对他的才华和诗作颇多夸奖。

因为这件事,钱钟书还未跨入清华大学的大门,便已有名满校园的声势。而他的堂弟钱钟韩,还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学,为了表明与堂兄道路不同,他选了上海交通大学。至此,两个手足情深的兄弟,两个形影不离的伙伴,就此别过,分别踏上了文理两条道路,并在未来各自取得了属于自己的非凡成就。

在这"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的清华大学,真可谓教授如云,学子济济。钱钟书入学时,便有文学院长杨振声、外文系主任王文显及叶公超、温源宁、吴宓等一干名流学者,还有普来生、瑞恰慈、温德等外籍学者。

而最令钱钟书喜欢的,则是那藏书众多的图书馆,当时他最大的志愿便是要横扫清华大学图书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他终日博览中西新旧书籍,一名叫许振德的同班同学曾如是评论说:"钟书兄,苏之无锡人,大一上课无久,即驰誉全校,中英文俱佳,且博览群书,学号为八四四号。余在校四年期间,图书馆借书之多,恐无能与钱兄相比者。课外用功之勤,恐亦乏其匹。"

无论是课堂还是课下,他都只专注于课外书的阅读,从没有认真听过课,也没有记过笔记。但他的考试成绩却是名列前茅,有两个学年成绩皆为"甲上",还有一个学年得到破纪录的超等成绩。

一名叫饶余威的同学这样说:"他的中英文造诣很深,又精于哲学及心理学,终日博览中西新旧书籍,最怪的是上课时从不带笔记,只带一本与课堂无关的闲书,一面听讲,一面看自己的书,但考试时总考第一。"

另外,他还提到钱钟书的一个"怪癖"──"看书时喜欢用又黑又粗的铅笔画下佳句,又在书旁加上他的评语,清华大学藏书中的画线和评语大都出自此君之手笔。"

其实,除了这个被称为怪癖的习惯外,他还在读书笔记上大下功夫,不管是宿舍的书架还是书桌,那一摞摞写满心得文字的笔记本随处可见,有的甚至堆到一尺多高。

他喜欢读书,有着惊人的记忆力和悟性,无论多么艰深的书籍,他都可以不费力地领悟。并且,在高谈阔论时,他可以将广泛涉猎的知识学以致用,什么黄山谷的诗句,什么古罗马作家的名言,都可以信手拈来,甚至可以立刻找到出处。

另外,他还鼓励别人读书,能够为旁人不假思索地开出颇负建设性的书目,并能将书的内容优劣详细列明。一次,吴组缃找他推荐三本英文禁书,他二话不说,当即写出四十多本,书名、作者及内容简介都罗列详细,写了满满正反两面,看得同学大为称奇。

自古有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钱钟书的文章写得极快,却又总是语惊四座。同学郑朝宗如是说:"我曾亲眼见他在人前笔不停挥地写出文采斐然、妙趣横生的书札;又曾眼见他给学生改英文作文,把一篇命意修辞都很寻常的东西改成漂亮的文章。"

在校期间,他常常在《清华周刊》、《新月月刊》、《学文周刊》及《大公报》等杂志报纸上发表文章,以书评、散文为主,中英文并用。他的文章,说理透彻,旁征博引,洋溢着渊博的知识和出众的才华,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连在政界赏识提拔过周恩来和朱德的张申府教授也在《大公报》上称赞他说:"钱默存先生乃是清华最特殊的天才;简直可以说,在现在全中国人中,天分学力也再没有一个人能赶上他的。因为默存的才力学力实在是绝对地罕有。"

能考得上清华大学的学子,不是出类拔萃的青年才俊,便是远近闻名的风华才子,实力当然都是不容小觑的。钱钟书同班三十人,虽然毕业时少了三人,但二十七位同学皆成为了名家学者──戏剧家曹禺、小说家吴组缃、书评家常风、翻译家石璞……

只是立于鹤群间,钱钟书依旧卓尔不群,得到叶公超、温源宁、吴宓等一干名家教授的一致赏识。这样的殊荣,只他一人而已。吴宓教授更是如是感叹:"自古人才难得,出类拔萃、卓尔不群的人才尤其不易得。当今文史方面的人才,在老一辈人中要推陈寅恪先生,在年轻一辈人中要推钱钟书。他们都是人中之龙,其余如你我,不过尔尔。"

因吴宓教授这句"人中之龙",钱钟书便得了"清华之龙"的雅号,他的同班同学曹禺得了"虎"字,颜毓蘅则是"狗",他们三人被称为清华大学外文系"三杰",而他居"三杰"之首。并且他还是清华大学所谓的"三才子"之一,另两位是在历史系。

一九三一年十月,温源宁教授想要请他去英国伦敦大学教中国语言文学。那时他只是一个刚刚步入大三的学生,这样的推荐可以说是破天荒的,是极大的殊荣。他给父亲去了信征求意见,钱老先生看了自是喜不自禁,但他恐儿子太过自喜自傲,太过锋芒毕露,便告诫他"不要自喜",钱钟书也打消了远赴伦敦教书的念头。

这么多年,父亲是了解钟书的,他怕儿子因着狂气毁了前程。在清华大学,他是佼佼者中的佼佼者,连名教授们对他也是另眼相看,甚至有人将他看作教授的"顾问"。只是满腹经纶的他,还怀有一身傲骨,敢与权威论长短,没受过他嘲笑批评的清华大学文史教授,可谓寥寥无几。

同类推荐
  • 罗斯福大传

    罗斯福大传

    本书详述了罗斯福传奇的一生,剖析了罗斯福的政治风格及政治谋略,给大家呈现一个真实而完整的政治领袖。希望本书能让您更多地了解罗斯福,用罗斯福的智慧、魅力和魄力,去充实自己、鼓舞自己、从而走向人生的辉煌。对于每一个渴望成功的人来说,本书都会是个不错的启发工具。
  • 鲁豫有约:男角

    鲁豫有约:男角

    此书收录14位影视界的大腕、名角不为人知的成长故事和他们的爱恨情愁。这些明星人物包括梁家辉、刘德华、黄秋生、张学友、李宗盛、崔健、曾志伟、罗大佑、任贤齐、钟镇涛、秦汉、成龙、吴若甫,罗家英等。鲁豫相信,没有一个男人的故事是不精彩的!
  • 十八学士

    十八学士

    本书是《千古数风流丛书》之一,记述了唐代十八学士的生平事迹和替补队员陈孝孙。语言通俗易懂,人物形象既真实可信,又生动活泼,并配插图,为广大读者了解古代英雄人物提供参考。玄武门之变以后,高祖被迫禅位,李世民终于登上天子之位,他立刻重新组建朝廷,用自己的心腹取代高祖近臣,十八学士也全都受到重用,成为李世民所依赖的朝中重臣。勿庸讳言,十八学士的确是当时杰出人才,李世民慧眼独具,将他们吸收到自己的周围。他在政变成功以后,将十八学士全部吸纳到朝中,与他们一起讨论天下政事,为太宗朝政治的清明以及贞观之治的形成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 郭沫若的青少年时代

    郭沫若的青少年时代

    郭沫若的少年时期,生活在“从封建社会向资本制度转换的时代”。中国社会转型的阵痛,塑造着一个叛逆的性格;时代大潮的激荡,则玉成了一个弄潮儿的辉煌。郭沫若在文学、历史学、古文字学、书法艺术等领域都成就斐然。他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卓越超群的文化伟人。
  • 袁世凯的正面与侧面

    袁世凯的正面与侧面

    他被许多人认为是无耻、腹黑、阴鸷的小人然而他又是清末的治世能臣,民国的开国总统,中国现代军事的开创者。他是一个谜,一个今天史学家也很难盖棺定论的谜。通过对他不断的发挖可窥见大变局时代政客复杂而微妙的内心世界,以及官场的潜规则。
热门推荐
  • 万贯修仙路

    万贯修仙路

    富家子弟入仙门,生来却是五灵根。心地善良反被用,石戒认主闯仙门。从头开始走仙路,一步一步登仙梯。
  • 豪门重生之妇贵逼人

    豪门重生之妇贵逼人

    7年婚姻。相见如宾,浓情甜蜜。到头来,镜花水月。倾尽所有,换来一场蓄谋已久的杀人灭口。那一天。陆漫漫怀着还不足2月的孩子,死于一场车祸。离奇的车祸,却意外获得重生。陆漫漫再次睁眼,回到还未嫁人之时。她凌厉的眼眸一紧,嗜血的微笑,如罂粟般,风华绝代。重生一世,她誓要,血债血偿!为此!陆漫漫醒来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拒绝渣男,毅然嫁给了上一世的死对头,这一世本不该去招惹的男人。她说,“我送你锦绣前程,你助我斩妖除魔!”他邪魅的嘴角微扬,低沉的嗓音道,“一诺千金。”精彩片段一:“都说文城陆家千金陆漫漫,琴棋书画,聪慧过人,贤良淑德,温柔大方,知书达理,善解人意,是文城所有男人心目中的贤妻良母……”男人低沉的声音显得那般的漫不经心,“只是不知这般凶恶残酷,心胸狭窄,瑕疵必报,阴谋算计还表里不一的女人,是谁?”陆漫漫抬眸看了一下男人,遂问道,“姐都被人害得倾家荡产死无全尸了,你还让姐继续装逼?!”男人眉头颤动。“打个比方,当你想要放屁的时候,你为了维护自己的形象憋住了,最后的结果你知道会怎样?”陆漫漫一字一句,“屁从嘴里面吐出来,恶心的是自己!”男人脸色直接黑透。……精彩片段二:“不是形婚吗?”陆漫漫死拽着两条杠的早孕棒。“我是一个正常的男人。”“我怀孕了。”“我身体各个器官都很健康。”“莫远修,重点是姐怀孕了!怀孕了!怀孕了!”陆漫漫气急攻心。“所以?”“我不打算留下她。”男人微抬眸,一脸淡薄,“还记得我们交易达成时我说的话吗?”“一诺千金?”陆漫漫扬眉。“记得就好。”“什么意思?”陆漫漫莫名其妙。“生个千金。”男人说的慢条斯理。陆漫漫一口老血差点没有喷出来!她说过要生的吗?!……简介小白,内容绝壁正剧!本文是一枚一心只想要辅助丈夫成立丰功伟业的贤妻良母遭遇最爱人背叛后,意外重生重活一世,在报复渣男的过程中重新收获爱情的豪门故事。精彩,不容错过,欢迎跳坑。PS:本文架空
  • 妃常淡定:逆天小书女

    妃常淡定:逆天小书女

    师傅曾言:任何世界都凭实力说话;任何时候都不能吃亏!千好万好不如自己好,天塌下来有师傅替她撑腰!只要记住这些,遇上什么都不惧!她只要活得自在,玩得肆意就好。身为术者,算天算地不能算自己,好在她有一支笔,可以改天逆命!穿越异世,谱写辉煌人生。(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历史的底稿: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Ⅱ

    历史的底稿: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Ⅱ

    继《历史的坏脾气》之后,推出了第二本《历史的底稿》。两本书的观察怎样另类,有何特别,用张鸣的话概括,可以是四个字“不合时宜”。《历史的底稿》的序言里,他说出了“不合时宜”的原因:在社会生活里,一个稍有个性的人,常常会感到窒息。打破这种窒息,对我来说,就是时不时地发一点不合时宜的怪论。其实也不怪,都是些用常识的理性判断出来的常识而已。张鸣写晚近中国的两本书,引述的不是什么大事件和大话题,都是些逸闻趣事中的人情世故。《历史的底稿》里,牙刷、辫子、人头像章文人的舌头以及义和团的药方都被作者拿来当题目,乍一看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上不了历史这本大书的,却又能被作者扯出不简单的命题来。
  • 洞玄灵宝玉京山步虚经

    洞玄灵宝玉京山步虚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神秘逃妻

    神秘逃妻

    情节一她睁着一双清亮无邪的眼眸,看着眼前的冰山美男,跟妖孽美男巴眨着眼睛,不由的伸手挑了挑耳朵.不相信的再挑一下此时她觉得自己的耳力突然失聪但是耳边的魔音却继续响着,让她不得不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你晕倒在天下山庄.众所周知,天下山庄.寸土为金."妖孽美男,嘴角轻扯.某女".........""本公子扶住了晕倒的你,本公子,英俊潇洒,惊才绝绝,是众千女子的梦中情人,众所周知.本公子的怀抱更是千金难得.众千女子争抢和对像."某女........."本公子,可怜你孤苦无依.收留你在天下山庄,为你请大夫,看病,开单,抓药最后送走了大夫.每一样都要钱."......."最后,"某妖孽男说了一大堆之后,终于扯上正题."再加上此时你身上所穿一套女装,丫环的服侍."某妖孽男一边说着.,那冰山男.手中的白玉算盘,哗啦哗啦的几下,最后冰山男把白玉算盘上的天价数字摆到某女面前.冷声"一共十万两银票,是付银票,还是付银子",某女嘴巴张得再也合不上.正要华丽丽的再一次晕过去,耳边又响声了冷冷的话"再晕倒.二十万".......最后某女终于忍无可忍,咆哮出声“你们怎么不去抢劫,”情节二府内张灯结彩,欢歌笑语,高朋满坐。新郎一身大红的喜袍,周旋于宾客之间,满脸的喜气。“新娘到,新郎踢轿门。”新郎那张绝色的面容之上,笑意更深。满脸的喜气。.........揭开轿帘,新郎脸上的笑容已经僵在脸上,再也笑不出来,满堂的宾客更是一脸的目瞪口呆。没有想到,轿内如花似玉的新娘子,突然变成了一根水嫩嫩的大萝卜。白萝卜?随即一张大大的纸条映入众人的眼帘,让众人心跳都停止了下来。“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我只爱青菜,现奉上萝卜..........”众人在震惊之中还没有反映过来,身子已经快速的被人拎了起来,满堂宾客,华丽丽的被丢出大门口。一个不剩。整个上空回荡着咬牙切齿的咆哮声。久久不散“乔梦雪,不管你逃到何方,都休想……。”
  • 爱人鉴定期

    爱人鉴定期

    青梅竹马,从小学到大学都是同学,是好友,是知己,却不是情侣。几次失意,几多失落。她为弄清自己的真心,他为追随自己的真心,他们在一起了。校园却有劫难,拆散他们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心。几年后再重蓬,他痴心不改,她终于认清的心。只是,一个隐藏多年的秘密,令她无法跨越心头的那一道坎……
  • 裂天魔神

    裂天魔神

    三会之争响彻天地兽族之动风起云涌双族之战腥风血雨两位男子,手持长枪,脚踏光印,最终却……
  • 穿越之金屋藏男

    穿越之金屋藏男

    男朋友在登山时出了意外,戚柒决定去走他曾经走过的路,却不料失足坠落,再醒来,她竟然穿越到了古代,而她的身边还有一个受了重伤奄奄一息的古代男人……冯烨被人暗算,受了重伤,想着找个地方养伤,不曾想一个女人从天而降,直接砸在他的身上,让他险些一命呜呼。一个突然穿越,但求能在陌生的地方自保,另一个被人追杀陷害,需要暂时过上一段隐姓埋名的日子……就在戚柒觉得自己的人生已经足够惊险的时候,前男友又突然现身……【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都市之魔神驾到

    都市之魔神驾到

    至强者重生都市,携神秘系统制霸天下。灵气复苏,异族入侵,地球开启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