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90后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在研究90后价值观之前,需要首先了解的是价值观的基本问题和相关内涵。而价值观的基本问题是建立在价值与价值关系之上的。马克思认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关系中产生的",是"人们所利用的并表现了人的需要的关系的物的属性"。马克思关于价值的看法,表明价值是主客体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表示价值并不是单纯地表示客体或者主体,这种关系是一种主客体的双向互动。
价值关系是指客体属性对主体生存与发展所表现的作用。主体的生存与发展是所有价值关系的落脚点,离开主体就没有价值关系的存在。一方面,在价值关系中,通过主体的自我超越与创造性来展现客体对主体的意义;另一个方面,价值关系体现的是一种主体为尺度的关系,并根据主体的不同层次而展现出主体的特殊性。价值与价值观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表现在,从性质上说,价值关系仅判断的是主客体之间有无价值或是否存在价值,无所谓有益与有害,即价值关系既包括有益价值也包括有害价值。而价值则是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在确定了主客体之间具有价值关系的基础上,接下来要解决的就是主客体之间的价值,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是正面的或是有益的,这个问题由价值解决;在存在形式上,价值与价值关系也有区别。人们首先认识的是价值关系,即主客体之间是否存在价值关系,是否有无价值,然后再对这一存在的价值进行质的判断,也就是主体考虑客体对主体的价值是正价值还是负价值,以及价值的大小。如果颠倒了价值关系与价值的认识顺序,那么这种价值的衡量与评价也就无从谈起了。
价值观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价值观反映价值关系。因此所谓价值观最常见的说法就是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个人的价值观一旦确立,便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就社会和群体而言,由于人员更替和环境的变化,社会或群体的价值观念又是不断变化着的。传统价值观念会不断地受到新价值观的挑战。对诸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构成了价值观体系。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另外,价值观也是主体的理性认识,具有系统性和理论性,是价值观念的综合,是主体世界观的组成部分。世界观处在主体意识的最深层次,它决定主体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同时还决定了主体的整个思想体系,而价值观正是世界观在价值关系问题上的具体表现。由此可见,价值观蕴含两方面的内容,首先价值观在内容上关乎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这显示着主体的价值选择,共同构成主体的价值目标;其次,价值观涉及的是主体的一种价值判断的标准和准则的范畴,标志着主体的评价标准,主体根据自己对价值观的含义的认识以及对事物价值大小的评价,直接影响着主体在实践中的行为动向。
价值观有几个基本特性:
1.稳定性和持久性。价值观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在特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人们的价值观总是相对稳定和持久的。比如,对某种事物的好坏总有一个看法和评价,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种看法不会改变;
2.历史性和选择性。在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生活环境中形成的价值观是不同的。一个人的价值观是从出生开始,在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一个人所处的社会生产方式及其所处的经济地位,对其价值观的形成有决定性的影响;
3.主观性。这里的主观性指用以区分好与坏的标准,是根据个人内心的尺度进行衡量和评价的,这些标准都可以称为价值观。
价值观对人们自身行为的定向和调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价值观决定人的自我认识,它直接影响和决定一个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标和追求方向的性质。具体而言价值观的作用大致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价值观对动机有导向的作用。人们行为的动机受价值观的支配和制约,价值观对动机模式有重要影响。在同样的客观条件下,具有不同价值观的人,其动机模式不同,产生的行为也不相同。动机的目的方向受价值观的支配,只有那些经过价值判断被认为是可取的,才能转换为行为的动机,并以此为目标引导人们的行为。
2.价值观反映人们的认知和需求状况。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及行为结果的评价和看法,因而,它从某个方面反映了人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反映了人的主观认知世界。
3.价值观具有筛选功能。这是从价值观能够指导人们做出有利于自身的价值选择的角度来谈的。个体没有形成价值观之前,面对各种事物,由于价值观的不成熟导致了个体对事物的判断的不准确或前后不一。
此时,通过价值观自身价值的筛选,可能认为现阶段这部分事物是满足自身需求的,而在另一个阶段通过自身的价值筛选,又可能认为那部分对自己是有利的,这种对事物的筛选是不存在价值判断的,是没有意义的。如果价值观趋于成熟或稳定之后,通过自己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判断,就可以将对自己有利的、有价值的事物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中来。
价值观的重要性:1.价值观思想认识上的统一是人际关系的基石;2.价值观利益上的互动和协调是人际关系的核心;3.价值观信息上的沟通是健康人际关系形成的关键;4.价值观实践上的一致是人际关系的保证。
价值观的属性
价值观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价值观具有多重属性,这其中最具有特点的就是其社会属性和时代属性。不同社会性质和不同的时代对人的价值观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一个人的价值观的形成离不开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这是人的价值观的最根本的特征。可以说,价值观是社会环境在个人身上内化的表现,是社会文明积累发展的产物,人们只有吸收这些成果,内化为个人的精神特质,才能形成一定成熟的稳定的价值观。因此,价值观是社会文化的积淀,也是特定时代心理的表现。
(一)价值观的独特性
人的价值观各不相同,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和行为是不相同的。不同的遗传、生存及教育环境形成了人的各自独特的心理特点。例如,有的人观察问题细致,有的人语言表达能力强,有的人想象力丰富,有的人善于理性思维等等。所谓"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正说明了人是千差万别的。正是由于这千差万别造成了不同生活层面,不同生存状态的人的不同的价值观念。
(二)人格与价值观的关系属性
价值观的社会属性和时代属性,具体体现在人格表现上。人格的基础和核心是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人格结构有浓烈的社会取向和他律取向的特性。价值观念是人的思想意识的核心。它有社会历史性、自发性、稳定性、主体性和阶级性的特征。人的价值观念作用于人的活动的中介是人的人格。价值观念的社会性决定人格的求同性,主体性决定主体人格的异质性,相对稳定性决定人格的稳定相对性等三个层面。人格形成价值观,在人格的形成与演变发展过程中,价值观是影响主体人格是否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人的认知能力的发展和环境、教育的影响又是决定价值观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弄清楚价值观与人格的关系以及价值观的社会属性,首先要弄明白的就是人格的基础核心即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关系的意识,它不仅是人脑对主体自身的意识与反映,而且是人与周围现实之间关系的反映。人的发展离不开周围环境,特别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制约和影响,所以自我意识也反映了人与周围现实之间的关系。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反映形式,是人心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一大特征。自我意识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心理特征。从内容上看,自我意识可分为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从形式上看,自我意识可分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从自我观念来看,自我意识又分为现实自我、投射自我和理想自我三个维度。生理自我和心理自我,意义相对简单,社会自我在其中是最复杂也是最重要的。社会自我是对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作用以及自己与他人相互关系的认识、评价和体验,包括个人对自己在客观环境及各种社会关系中的角色、地位、权利、责任、义务等意识。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个体的社会角色渐渐浮出水面并占据重要位置,与此相应的角色感、责任感、义务感也会随之增长。自我意识的社会性是指从人类社会来看,自我意识是随着人类的进化、社会的分工等社会发展而产生的具有社会性、群体性的人类反思系统;从个体发展来看,自我意识的发生和发展是社会化的过程,是个体化、整合别人对自己态度和评价而产生的心理模式。自我意识的个体性和社会性是统一的,自我既要努力成为社会中独特的一个,也要努力融入社会成为其中和谐的一个。
(三)价值观的稳定性
价值观的稳定性是指一个人在其心理和行为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贯比较稳定的特点。人的稳定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跨时间的持续性;另一个是跨情境的一致性。
(四)价值观的社会属性
价值观的形成离不开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这是价值观最根本的特征。价值观是社会环境在个人身上内化的表现,是社会文明积累发展的产物,人们只有吸收这些成果,内化为个人精神特质,才能形成价值观。
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过程
从发生学的角度分析,需要和自我意识是价值观产生的直接和前提条件。主体的需要是构建价值观系统的基石。自我意识是人能够把主客体分开的主体意识,人只有把握了自身存在的条件下才能弄清楚自身的需要,并根据自身的需要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反复累积某种价值观念,最终形成价值观系统。
青年时期是个体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并趋向于成熟的关键时期。当代大学生一般处于青年中期,他们的自我意识已经发展到了新的极端,正经历着一个特别明显的和典型的分化、矛盾、统一与转化的过程。那种少年时期两眼朝外,着重于认识外部世界的特点,这时候已转向内部认识自己。当目光朝向自己内部时,原来完整的自我意识就一分为二:一是出于观察地位的"我"(我希望成为怎样的人),即理想的我;二是处于被动观察的我(我现在是怎样的一个人),即现实的我。自我意识的分化是大学生自我意识开始走向成熟的标志,也是他们自我意识发展最重要的过程。正是这种分化过程,促进了大学生思维和行为主体性的形成,从而为自己客观地评价事物和他人,合理地调节自身行为奠定了基础。当代大学生是富有理想的,自我期望值也比较高,当他们详细地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评价的时候,不情愿看到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较大差距,而这种差距又不是一时半会儿可以消除的,就会产生彷徨、迷茫等状态。处于这种矛盾状态的大学生往往会通过自己的认知选择相应的排解手段,有的手段是积极的,有的手段是消极的。但不管哪种手段,都会导致自我意识发生变化,从而形成新的自我意识。这样的过程并非一次完成的,而是循序渐进的过程,经过多次演变和发展,才趋于平稳和固定。
如果说自我意识是精神层面的精神自我,那么决定价值观形成的另一个前提要素需要就更侧重于社会自我和物质自我了。所谓物质自我是真实的物体、人或地点。它分为躯体自我和躯体外自我。躯体自我是指个体对自己身高、外貌等认识和体验。例如,我是一个90后男孩,我上大二,我身高180厘米等,就是躯体自我的描述。躯体自我进行延伸就是身体之外的实体,这部分实体表示我们关注它,并愿意花时间去关注和提高它。比如,"我最喜欢的学校","我最喜欢的歌手","我最喜欢的衣服"等等。当人们描述自己特征时,往往爱用这类词汇进行进一步的解释。躯体自我更进一步就是社会自我,主要是个体对所拥有的社会的地位和所扮演的各种角色的认识与体验。它包括个体对自己在客观环境中及各种社会关系中的角色,诸如地位、权利等。社会自我看重的是如何看待别人对我们的看法和评价。社会自我伴随着个体的期望,往往个体需要社会和其他人的认可。如,"社会如何看待我","老师如何看待我"等问题均属于这个范畴。精神自我就是刚才所讲过的自我意识层面的东西,侧重于心理自我。包括能力、态度、情绪、兴趣、气质等因素。在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总之,这种心理的需求和自我意识构成了价值观的要件和前提条件。
就90后大学生而言,经过中学生活和教育,进入大学后,加之受社会、家庭等多元化因素的影响,心理和意识不断发展,自我意识达到了新的水平。独立感、自尊心、自信心、好胜心等逐步趋于成熟。自我意识的核心世界观和人生观已基本确立,总的来说,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是随着年龄的上升而发展的。90后大学生进入大学后,不同于中学的特殊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为其提供了一个自由发展的新天地。这个新天地为他们自我认识和意识向着广度和深度发展提供了条件。随着这部分群体视野的进一步开阔,关心的社会问题也随之增多,社会对他们的期望也比较高。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受社会因素的影响以及高校生活的影响,不断更新并形成新的自我价值和自我意识。通过对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他们的意识达到了新的广度和深度。
不同于其他年代的大学生群体,90后大学生群体有着强烈的独立意识和自信心。所谓独立意识也被称之为独立感,是指个体力图摆脱监督和管教的一种自我意识的倾向。90后大学生由于广泛处于独生子女家庭中,受家庭管控较多,在迈入高校时,往往有着强烈的急于独立的意识。这种意识较其他年代的大学生群体特征显著。除此之外,盲目的自信也是这个群体在自我意识形成发展过程中最常见的因素,这个因素也是他们进入高校之后最易碰壁的心理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