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3500000002

第2章 如何在绝望中重生希望(1)

我的朋友伊布·克肖是位骨科医生,他经常来我家喝上几杯再去医院。在我的眼里,他就是一个酒鬼,但在他太太的眼里,他是一位杰出的医生。我们的相遇是在一次鸡尾酒酒会上,那次是劳伦斯·布林医生举办的医生朋友的聚会。在那次酒会上,我遇见了克肖,当时因为讨论心理与身体之间的关系问题,我与他起了不小的争执。

他认为心理的健康与身体的健康没有半点关系,但身体的健康会直接影响到心理的健康。作为心理医生的我,并不赞同他这个观点。

在酒会上我们畅谈到深夜,酒会过后我们会时而拿出病例证明自己的观点,正因为如此,我们成了朋友。

克肖最近为了两位病人经常向我抱怨。他说:“比恩,你告诉我,两位病人明明都是一样的症状,可为什么伊格尔就是比伯德开朗,比伯德恢复得快呢?我一直想不通。”

看着克肖苦恼的模样,我也开始深思,这是为什么呢?

于是,我决定一探究竟。在克肖的引荐下,我见到了伯德,他是个中年法国男人,留着杂乱的胡须,神情呆滞地看着窗外。身着病服的他双手紧紧抓着被子,被子盖住了他瘫痪的下半身,他是在刻意遮掩身体缺陷。见病室里有医生进来,他露出绝望的神情,盯着我们看。我一直都记得他那种绝望到让我发冷的目光。

通过克肖的介绍,伯德对我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但他并不想与我交谈。不管我如何进行开导,他始终只是沉默。当我决定放弃与他交谈的时候,他却主动对我说了一句话:“你不会懂绝望是什么感觉的。”

他说完这句话后,再也不想多谈。我可以感受到他内心的绝望,而这种绝望可以传染到围绕着他的人们,此时就连我心里也有种不舒服的失落感。

我见过伯德后更对伊格尔产生了兴趣,在克肖的引荐下,我见到了伊格尔,他正坐在轮椅上与他的太太一同看杂志。他的太太露出灿烂的笑容,丝毫看不出这对夫妇正经历着残酷的考验。克肖介绍过我是一位心理医生后,伊格尔爽朗地笑着与我握手。他也是一位中年法国男人,同样是法国人,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心态。与伊格尔接触,会让人感觉到愉快。他热情地对我说:“比恩先生,我想我的腿是好不了了,可我的心理非常健康,只怕我们见面的机会不会太多。”

想不到,一位失去双腿的中年男人会如此开朗。我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坐在了他身边,说:“伊格尔先生,你是我见过的最乐观的病人,我很想跟你聊聊。”

“比恩先生,我不过就是一位很平凡的法国老男人,只是在绝望中我更能找到希望而已。”伊格尔边合上杂志,边笑着对我说。我想了想问:“希望?”

“我的父亲是位盲人,他天生如此,很多人都很同情他,但他告诉我,活着就有希望,有希望就会有幸福,要得到就该心存希望。这句话一直是我的动力,虽然刚得知病情的时候我真的很绝望,觉得没有了双腿,我就没有了奔跑能力;没有了双腿,我就再也不能爬山;没有了双腿,我就无法实现环游世界的梦想。”此时伊格尔沉默了片刻,他的表情很痛苦,但过了一会儿,他笑了。

“那是我绝望到开始怀疑活着这件事到底好不好的时候,最后我找到了答案,既然我已经失去了双腿,就不该失去健康的心理。我开始重新规划我的希望,有双腿时我希望跑遍全世界;而现在,没有了双腿,我可以给自己另外一个希望,我现在正开始写小说。”伊格尔一时兴起,让他太太拿了他写的文章给我看。他的太太骄傲地告诉我,有一本杂志愿意刊登她丈夫的短篇小说,还支付了相应的稿酬。

看着那一本本厚厚的笔记本,我很清楚,伊格尔绝对不是一天两天就学会了写作并且得到稿酬的。在医院的无聊时间很多,他利用所有的时间进行学习,而伯德则用了所有的时间来自怨自艾。

见过这两位病人后,我对于“希望”二字有了深刻的认识,这是一种具有感染力的新力量,克肖在我离开医院的时候问我:“要怎么样才能让伯德像伊格尔一样,病情好转起来?”

我趁着这个机会,让他承认心理健康绝对与身体健康有着密切关系,才肯告诉他解决的办法。克肖不情愿地承认了这一观点,我们那场争辩在这里画上了句号,结果是我胜了。

我对克肖说:“我有个方法,你让伊格尔与伯德住在一个病室里,看看是不是有变化,正好我也能观测一下希望的影响力是怎样的。”

虽然克肖对于我这种双赢的方法表示赞同,但他还是要求我请他吃了一顿大餐。这顿大餐我觉得是值得一请的,因为这次去克肖所在的医院的经历让我有了新的思考。

“绝望”与“希望”两个词语肯定是对立的,但伊格尔偏偏向我证明了一件事。我画了一张分析图,如果伊格尔的第一希望是环游世界,那么,他失去了双腿,就面临了绝望。假设环游世界是希望A,那么他的希望就此落空,理应会有抑郁症或者自闭症出现。可他却从A的绝望中寻找到了第二希望--成为作家,假设成为作家是希望B,在A的经历中,他更能成就B。

转移希望点成为了改变一个人精神状态的原因。对于这种有意思的心理变化,我开始产生了浓烈的兴趣。回到家后我翻出《希望心理学》(ThePsychologyofHope),这本书的作者是瑞克·桑德(RickSynder)。他说,希望是维持生命的动力,而我们对于未来的向往则是希望的基础。桑德教授在书中提到:“就如同我们的祖先所说的,我们目前所走到的地方称之为A点;而我们所向往的地方,就是B点。”

伊格尔不但找到了B点,还找到了目前自己所在的A点。在这个过程中,他并未接受心理辅导,完全是在自我治愈的能力中调节过来的,这让我不得不佩服。

过了三个月,克肖告诉我伯德与伊格尔都出院了,他非常感谢我的建议,他们因为住在一个病室,成为了朋友。伯德的病情也稳定了很多,克肖把他们的关系形容得像好兄弟一样。这件事让我吃惊,我本以为伊格尔可能会影响消极的伯德,然而事实证明,他不仅影响了,而且让伯德改变了。

在克肖的帮助下,我再次见到了伊格尔。我上门拜访时,他正在家里给阳台的花朵浇水。见我到来了,他就嚷着让他太太为我们准备下午茶。坐下来后,我发现他还是那样精神,于是我与他寒暄了几句后问:“伊格尔先生,我非常好奇您是怎么影响伯德先生的。”

“那个倔强的老头是我见过的法国男人中最固执的,不过,我觉得他很像当时失落绝望的我。我每天都与他分享我当时的经历,他一开始对我并不感兴趣,但是后来,当我计划着每天要完成的任务时,他好奇了。”

伊格尔的太太上了下午茶,我们继续聊着:“我给他看我每天需要完成的工作,他也学着我,开始规划每天要干的事。最后他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点,他喜欢下棋,在医院里他很难找到对手,所以他开始在住院期间规划每天需要掌握的下棋技术。他出院后就想找人下棋,有事情可做,心情也好了起来,至少不会觉得自己像个废人了。”

伊格尔在我心中是点燃我对希望的探索欲望的人,也是希望的英雄。我很高兴地与他分享我对于希望探索的欲望,他听完我的讲述后,表示很期待我这项探索的最后结果。

“伊格尔先生,能不能冒昧地问下您,您的乐观是来源于哪里?”

“我觉得是源于我对未来的期待,像伯德先生,他就完全没有期待,所以他才会那么消极。我很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见他的时候,他还觉得这样活下去还不如死了好。”

自从与伊格尔聊了一下午后,我开始着手于“希望”这个命题。如果没有希望,人类将会是一个什么样子?我真不敢想象,如果没有希望,也许活着就像是木头;希望才是人类活着的重要因素。我一直在探究,但直到现在我才非常肯定,有希望,人类才能延续生命。

从业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有个难题,有些人的心理治疗需要很长时间,而有些人则可以很快康复。我一直在寻找这个难题的根源,起初我认为是IQ的问题,一个人的理解能力与看待事情的能力是紧密联系的;然而我找伊格尔先生配合我做了一项测验,测验证实,伊格尔先生的IQ属于正常的水平,但他是我见过的最乐观的法国男人。

这种差异让我有了深度的思考,一个人乐观并不能片面地说明他IQ很高。在这件事上,我有很强的挫败感,这几乎推翻了我两年以来的研究。不过在挫败感之上,我又有了成就感,因为我发现了一种新力量,足以改变悲观的人生态度,足以提高幸福感的绝妙法则。

这个法则至关重要的核心,就是希望。

希望的力量是经常被人忽略的,这是信心、幸福的源泉。许多人总在抱怨生活的不公平、生活的艰辛、生活的忧伤,但很少有人给予自己希望,所以在此就失去了一次找到幸福的机会。幸福不一定是结局,而是寻找希望的过程,这就是幸福。

希望也曾经是我所忽略的力量,就我自身而言,身为心理医生,我很少去对某件事情或某些东西给予我自己希望。生活在我看来就是循环不断地解决问题,我乐此不疲地解决病人的问题,从而忽略了我对于生活的希望。

幸福指数随着我忙碌的工作一再下降,自从深思了“希望”这一课题后,我才找到了我幸福指数下降的源头。

对于未来,我们持有何种态度取决于我们对现在是否寄予希望。当我们的内心没有一丝曙光时,就找不到出口。我相信,有绝大多数的人迷失在了自己的迷宫里,找不到出口,找不到明天。

像伊格尔这样的乐观主义者,在生活中还是极少数的,当初我参加工作时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做心理医生,那是因为我相信,心理的疾病比身体的疾病要复杂得多。我坚信心理的疾病足以影响身体,从而产生许多科学都无法解释的病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尝试过思考不同的方向,持续时间最久,而且最受肯定的则是我在前年发表的论文《IQ与心理论》,将IQ问题作为研究课题。我非常认可美国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斯腾伯格1985年提出的关于智力的三元理论。

可现在我才清楚地认识到,IQ绝对不是影响心理活动的最主要因素。如何在绝望中重生?我认为希望是重生的法宝,这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能力,不需要高智商也能领悟到的一种道理。但往往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却会被人忽视。

当一个人失落的时候,我们常用的安慰语是:别放弃希望!加油!

然而希望究竟是什么?如何在绝望到一片黑暗的时候寻找希望,又有几个人清楚呢?如果希望那么容易寻找,也就不会有那么多人迷失在困境之中无法自拔,最后迎来的就是自闭或者抑郁。

我写这本书的初衷就是将迷茫的人们拉回希望之中,让他们通过阅读自助走出心理的困境。其过程是需要静心去体会的,所以请放下琐事,放下偏见,放下固执,相信一件事,那就是希望。

希望到底是什么?在我看来,希望就是人信念的支点,它撑起了整个人类的生活轨迹,决定着未来的方向。在遇见阿曼德·巴克后,我更加确信希望的力量。阿曼德·巴克是个肥胖到让人难以靠近的男人,他每天的饭量是我的五倍以上,就是这样一个人,成为了我的病人,也成了希望的英雄。

通过伊格尔的引导,我开始探索希望,然而就在我探索时,没想到会遇见这么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病人。护士小姐递给我他的病历时,我看了一眼,对于这个肥胖到让我印象深刻的男人,他的体重我也有所考虑,不经常运动的人才会遇到身体问题,会因为自卑或者其他因素造成心理的疾病。我按照平常的诊断手法--先问后测试再判断,然后问:“阿曼德·巴克先生,你是因为什么来到这里的?”

“医生,我得了癌症。”巴克说着就慢慢流下了眼泪,他肥胖的身体在我没有准备的情况下直接冲向了阳台。我吓坏了,急忙叫护士与我一起拉住他,给他打了一针镇定剂后,他才恢复了平静。我让护士安排一间病房给他,让他好好休息,等能面谈了,再继续。

在我看来,巴克是一位极度绝望的病人,我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怎么让他先别寻死。就在我焦头烂额的时候,护士小姐急忙叫我过去看看巴克的情况。我第一反应是,巴克是不是又制造了什么难题。到了病房,我才发现他又在闹自杀,几位护士小姐根本拖不住他。我只能叫上所有的心理医生,帮我一起将他押在床上,给他打了镇定剂,锁住他的四肢,他也累了,睡了过去。

我们可累坏了,查看巴克的资料后,我找到了他的太太鲍比·贝利,她看上去是位淑女,有非常好的教养。她礼貌地向我打招呼并且道歉,支付了巴克所有的医药费后,开始坐下来与我面谈。我问:“巴克的情况家人都知道吗?”

同类推荐
  • 为自己着想

    为自己着想

    企业就是你的船,你的每一次航行都离不开它,是它载你驶进浩瀚的 海洋,所以你要与它共命运。只有你的船安安稳稳地行驶,你才能踏踏实 实,如果你的船出现了什么漏洞,那么一定会殃及你。本书站在现实的角 度,从多个方面讲述“为企业着想就是为自己着想”的观念,既有耳熟能 详的经典案例,又有深入浅出的分析展开,希望能对大家培养良好的工作 习惯、提升工作能力有所帮助。
  • 每天一堂口才课

    每天一堂口才课

    《每天一堂口才课》是专门探讨交谈技巧的,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成功的人际交往需要具备哪些修养和素质;怎样通过寒暄迅速拉近与陌生人之间的距离;怎样寻找话题化解交谈窘境;怎样高效地倾听别人说话;怎样通过赞美赢得别人的好感;怎样把安慰的话说到别人心坎里;怎样把别人说得心服口服;怎样不伤感情地拒绝别人;怎样批评别人才能让对方更容易接受;怎样跟别人道歉才能挽回濒临破碎的友谊;在交谈过程中应该避讳什么。
  • 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

    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

    什么时候打开都不晚的心灵开悟之书。如果你习惯了吃亏,习惯了沉默,习惯了委屈自己,习惯了不拒绝所有人,便会忘记其实你可以有态度,可以有观点,可以有能力,可以有自己从容的生活。36段过往的人生故事,多维度层层剥开36种隐秘心理与生活真相。这样的故事你也许没有读过,但你一定能感同身受。
  • 一说一笑,生活无压力(中文版)

    一说一笑,生活无压力(中文版)

    本书让读者在开心大笑的同时,能够记住故事中的精彩对话,也能掌握一个又一个生活必备的各个方面的英语单词,使这种新的英语学习方式走入你的生活。本书就是你枯燥生活的调味剂,压抑工作的轻松驿站,精神寄托的开心乐园。
  • 你当优雅,也有力量

    你当优雅,也有力量

    本书告诉我们广大女性读者,虽时光荏苒,载走了那个时代曾经灿烂的芳华。但我们不能忘记,那些曾经为了争取这些基本的女权而砥砺争斗的民国才女们。正是她们,才使得今天的中国女性,顶起了半边天,被家庭和社会所认可。她们身上对爱情勇敢的追求,对事业的孜孜不倦和对幸福的渴望精神,都是值得我们当代女性学习的宝贵财富。
热门推荐
  • 命门

    命门

    林亚波下了车,又返身探进车里将放在后座的行李拖了出来,扔在脚下,这才抬起头来,朝不远处的那个建筑物望了望,那是一幢纯白色的小楼,在满山青翠树木的掩映之下,显得格外突兀。林亚波摇了摇头,心里掠过几分无奈,他实在想不明白,就喻洁那样活泼好动的性子,怎么就能在这么偏僻的地方待得住。可事实上,喻洁不但待得住,还待得不愿意下山了。她原本和林亚波约好了,等林亚波休年假时,两人就一起出去旅游。可当林亚波请好了年假之后,打电话给她时,她却在电话里说,自己最近不能下山了。喻洁在电话里对林亚波说,她工作的私立疗养院里,由她负责照顾的一个老头儿病了。
  • 王健林内部讲话:最新版

    王健林内部讲话:最新版

    王健林内部讲话为你讲述从将军梦到著名企业家,王健林如何完美转型实现人生梦想?从商业地产到东方好莱坞,王健林如何跨界经营打造企业文化?从中国到进军海外,万达集团如何成为知名跨国公司?万达集团飞速发展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秘诀?在每一个关键时刻,王健林有说过什么、做过什么?王健林内部讲话详细阐释了王健林的商业胆识、企业目标、智慧决策、执行力度、速度优势、创新理念、产品开发、人才战略、内部管理、企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内容,王健林内部讲话深入挖掘出万达集团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刻,并指出创业领袖王健林所扮演的角色。
  • 系统之嫡女复仇

    系统之嫡女复仇

    无防盗门了吗我现在在外面呢吗丁啉????????????????????????????
  • 超级英雄学院系统

    超级英雄学院系统

    这是一个青铜带领众多学生成为英雄的故事!
  • 赛迪尔奥特曼

    赛迪尔奥特曼

    内容,人物都是原创的,和M78没有太大的关系。
  • 淘气宠妻

    淘气宠妻

    她有点调皮,有点可人,有点恶魔,又有点神气。试问,有谁能像她那样,让这附近的混混闻风丧胆呢?大树?她一跃而上,不沾一丝尘埃。学业,她更是众老师心中的高材生,只不过,同时也是同学们心中的魔鬼……在一个激动人心的清晨,咱们可爱美丽的女主安心,降生了…额…安心…为什么要叫“安心”呢?据说,额,只是据说,女主的祖父,曾祖父,曾曾祖父,曾曾曾祖父…都对咱们这个小姑娘的出生感到异常的兴奋,她让他们觉得安心了,所以,可怜的女主啊…为着这个让她很火大的名字,女主时不时地就对那帮无知的“老人”进行报复…“乖孙女,为什么我们非得要躲进这黑漆漆、丑不拉几的瓶子里啊?”某人很不怕死地问。“因为你可爱的孙女我怕你们会被灵异人士抓起来,拿去做标本啊…我这是为你们着想呢!”某女奸笑“那你为什么老是晃瓶子呢,我们都一把老骨头了,经不起这么…”很委屈地扁扁嘴“那是为了让你们锻炼一下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某女丝毫不觉自己哪里做错了…问题是,他们不是人,不需要锻炼身体啊!!可怜的“老人们”就这么敢怒不敢言地苟延残喘在“乖孙女”的淫威之下…“翊哥哥,为什么那个姐姐一直在往别人身上靠啊?”某女一脸纯真的问。“额…这个,可能是她身上有点痒吧,想让别人给她挠挠…”深情地凝视着眼前如娃娃般干净清纯的人儿,心里却被她的问题难得冷汗都快要流下来了。“哇,翊哥哥你看,那个姐姐的手往下面去了!那个哥哥也痒吗?为什么要让别人帮他挠啊?”某女再次展现她的求知欲…“额,这个,应该是吧…”天啊,谁说来夜店可以让他的小淘气学到东西的!!他要灭了他!!看着不远处那对男女的“表演”,再看看旁边一脸好奇的人,他满脸黑线“那心儿儿回去也帮翊哥哥挠挠好不好…”…上官翊眯着眼,享受着两人的亲昵时光,任她的小手在衣服上作怪。可是……抓住游移到小腹处的邪恶小手,将那份骤然升起的灼热感极力压下,他慵懒地睁开眼,性感的薄唇在另一边耳朵上吹气:“心儿,你确定还要继续往下吗?”看来以前真的是小看她了,啧啧,居然已经邪恶到了这种地步。“当然了,如果你邀请的话。”安心将手机拿开一点,一脸色相,对着男人邪笑。美色当前,叫她怎能不开心。“还满意现在看到的么?”上官翊一改之前的严谨,也学着点火的小女人,邪肆一笑。“不错,肌肉结实有弹性,看得我想流口水。”安心擦一擦快流到嘴角的液体,色迷迷地在腹部东捏西摸,眨巴着迷蒙的眼。
  • 女高诡事之幽灵之舞

    女高诡事之幽灵之舞

    九月十六,处女血祭祀一个古老的邪恶法术,竟然在一座学院中出现。失踪,鬼魂,幽灵层层迷踪围绕着这一切……简宁,身处一宗宗诡异的事件之中,却凭借着自己的高智商,循着小线索,解开一个个大谜团。
  • 贤王,别无赖

    贤王,别无赖

    世人都道贤王为公子世无双的典范。只有程雪宜这个穿越女才知道,商景昀真正无双的是他的脸皮“王爷,500两您已经收了。您看……”“银子清了,恩还未清。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你对本王有救命之恩。”“王爷,一命抵一命,这回可以两清了吧?”“恩情可以清,本王的清白呢?你总得负责吧!”“……”宫中居果是真大易,要不怎么能练出商景昀的脸皮来呢。
  • 清末民初历史演义(套装共5册)

    清末民初历史演义(套装共5册)

    《清末民初历史演义全集》以小说的形式触及到晚清所谓“庇护制网络结构”与王朝衰败之间的关系。正如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指出,“清代中国政治行为的特殊型式即庇护制网络结构的形成”,是导致清末官场招权纳贿、任人唯亲、裙带关系盛行和政治腐化的根源。《清末民初历史演义》通过记述一系列重要政治人物的逸闻轶事,揭露并谴责了晚清官员的丑态和官场黑幕,同时也从历史的角度反思了庇护制网络结构不断超出可控范围使政治体制沦为“私利”工具的这一历史现象。这也使得《清末民初历史演义》超出一般谴责小说的范畴而具有了更加深刻的意义。  
  • 受益一生的北大哲理课

    受益一生的北大哲理课

    《受益一生的北大哲学课》汇集了众多北大教授和著名学子的思想精华以及他们非凡的成功经历,总结出了最适合现代人的人生哲学,让你学会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人生,多一些得、少一些失,多一些成功、少一些失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