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3600000007

第7章 赵匡胤的第一任老师(3)

这个就好办了。武侠小说告诉我们对付一个不愿出手的人的最好办法就是逼他出手,而且最终出手了不打得你非死即伤他还不会收手。为此,刘知远的部下们齐心协力商定好了一项计策,就是不管谁见了上司刘知远的面都不能再叫"将军"了,得改口叫"万岁"。

这项为刘知远服务的计策很快地实施起来。

刘知远对这项计策的回应是--命令闭嘴。但是毕竟嘴巴太多了一时间闭上不,刘知远干脆下令--谁敢乱叫他万岁的就掌嘴。

很快,无数张吃饭和接吻的家伙被刘知远的一道命令给强制关上了。

这场闹剧就此无疾而终。但是它真的结束了吗?不是的,历史告诉我们,这只是一个开始,远远没有结束,更大的事还在后头。

这一事件的前前后后落在了在一旁冷静察看的郭威眼中。他给这件事的评价是--分量不够,远远不够。意思就是闹得不够大,没有达到让刘知远下定决心称帝的地步。

为了能让刘知远下定决心称帝,郭威决定狠狠地逼刘知远一把。这个举动在历史上有个美化的名字,叫作"劝进"。但是在此我们一起出手撕掉它的衣服,还原它真实的面目,叫作"逼宫",而由于未造成类似聚众斗殴等暴力流血事件的发生,在这里我们姑且称之为"轻度逼宫"。

首先,郭威必须成立一个联盟组织吸收成员,这个联盟我们姑且称之为"逼宫联盟"。然后郭威先生就去找一些有地位有分量的人,一起搞一搞娱乐活动,渲染一下场面,烘托一下气氛。之后再提出自己的逼宫计划,供大家参详。在这过程中大家可以边称赞这个计划的完美边挥手装酷,也可以边大声说话边拿张桌子猛拍,要是能在慷慨陈词的同时用嘴巴多猛烈地发射一些唾沫星子那样效果就更好了。

被郭威先生以这种方式吸纳进来的成员非常之多。其中包括后来刘承祐的四个辅政大臣--杨邠、史弘肇、苏逢吉以及王章。这四大天王在后边我们会提到,所以在此暂且搁下。

于是,郭威就带领着他的联盟成员去对刘知远进行逼宫了。意思是--你不当皇帝,那就让我们来逼你入宫当皇帝。这些联盟成员的脸上都有着慷慨激昂的表情,他们把逼刘知远当皇帝作为一项神圣的任务,甚至为此能将生死置之度外。

有此组织,何愁大事不成?

然而刘知远的主见比他们想象的要牢固得多。当郭威领着众人前来逼宫的时候,刘知远只是沉静地看着他们,脸上没有一丝表情,不惊讶也不兴奋,更没有愤怒。

刘知远用一句话击退了他们的逼宫--此事得从长计议,勿要再提。

但是这些逼宫联盟的成员是不会那么就轻易认输的,他们被刘知远击退一次,第二次再来,第二次不行,还有第三次……逼不死你,烦都烦死你。看看谁能笑到最后!

终于,郭威成功了,整个逼宫联盟成功了。刘知远在循环往复的骚扰之下,决定放弃抵抗,选择抓住时机称帝,最终登上了权力的巅峰,做了皇帝。

刘知远对郭威,以及他的逼宫联盟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他们给了自己充足的信心打破自己的牢固主见,巧妙地抓住了时机,完成宏图霸业。他的成功,离不开这些忠心耿耿的手下,更离不开郭威。

事实证明,这是一次没有经过导演的历史事件。并不像后来郭威策划的"黄旗加身"以及赵匡胤导演的"黄袍加身"那样破绽百出,不仅有人编剧,还有一群演技极差的群众演员在一旁大嚷大叫,纷纷拔刀向前,像过年了准备杀猪一样毫无职业道德。

历史告诉我们,它是不能被翻拍和重演的。

5.点将的智慧

好吧,例子在此已经列举完毕,相信大家对郭威为后汉立下的汗马功劳已有所了解。简而言之,就是两个字--功高。而功高又是跟震主联系在一起的。所以现在的刘承祐在郭威面前的确还嫩了点。如果让郭威前去镇压叛乱,成功的话,那么所有的荣耀、威望和功劳都会被郭威吃干抹尽。因为郭威在后汉的臣民心中本就是德高望重的人,是现在的刘承祐无法比拟的。在这场镇压叛乱的战争中,大家的目光只会投向郭威,除非刘承祐突然驾崩,否则休想吸引到一丝民众的眼光。

刘承祐把这一点看得非常透彻。虽然他第一个想起的是郭威,但是他现在决定这场镇压叛乱的战争一定要绕开郭威,不然他就无法一举树立起他的威望。

他把眼光从郭威的身上挪开,最终集中在三个人身上--郭从义、常思、白文珂。对于这三位仁兄,刘承祐不知道使用了多少次"十一抽杀法"才得以定下来。在这里不得不佩服一下刘承祐的智谋和眼光。

郭从义和常思这两位仁兄都是名不见经传的人物。刘承祐择取他们,无疑是想借此机会培植自己的势力,然后用他们来突出自己的"领导地位",树立自己的威望。

而真正选得巧妙的,还得数白文珂。这位仁兄当时已经七十三岁了,离进棺材的日子差不远了。刘承祐看中白文珂的原因不只是因为他的年纪,更是因为此人的劳苦功高。刘承祐任命他前去,正好杜绝了群臣对刘承祐不用重量级人物的非议。当时许多人见白文珂年事已高,担心他这一去连从战场上爬回来的机会都没有了,纷纷为他说情。但白文珂一口答应下来,连眉头都不皱一下。

可怜的白文珂,被人当枪使了依然强装金枪不老,屁颠屁颠地在大军拥护下上了战场。

这次作战的策略是先消灭李守贞这只领头羊,然后再消灭赵思绾和王景崇这两个搞拥护的。

对于刘承祐所布置的一切,以及想借此达到的目的,在一旁落个清闲的郭威先生都知道。他从这个布置之中感觉到了一丝危险,这个年轻的皇帝并不是他想象中的那么单纯和天真。他想,他也许该准备些什么了。

刘承祐正饶有兴味地等着郭从义和常思凯旋,然后再亲手给他们颁个大奖犒劳一番。事实却不能让他如愿。白文珂、郭从义、常思虽然击败了李守贞,却无法消灭李守贞。现在的李守贞依然可以躲在他的老巢河中城里大吃大喝。白文珂、郭从义、常思三人攻打河中城从春天打到夏天,打到花儿都谢了,河中城岿然不动。

就是李守贞这颗钉子硬生生地阻碍了刘承祐顺利树立自己的威严。无奈,很无奈。

有些人认为李守贞在河中城里待着就是为了一个目的--玩命死撑,尽量多地拖死前来攻城的汉军士兵。这样的观点未免太过片面,更低估了我们李守贞先生的智商--他是不可能坐以待毙的。

好啦,李守贞先生,听到这个论断,请不用先感动得热泪盈眶,因为后面你会被一个人整得很惨。

其实李守贞先生这个叫作--以守为攻。这个富有哲理的词语在这儿是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李守贞为了与赵思绾、王景崇两位盟友会合,必须先用防守这种方式把朝廷的军队拖垮,他这样做是有目的的,不是傻傻地等着刘承祐同志送他上路。

从春季到夏季,赵思绾和王景崇虽然已进行了好几次援救,但是白文珂、郭从义、常思这三位仁兄像看守死刑犯一样为李守贞先生设置了绝对防御体系,很可惜,赵思绾和王景崇数次营救都无功而返。

我们再来看看李守贞先生那更深层次的目的--投降辽国(此时已经由契丹改名为大辽)。从这几个月的战争中,李守贞能看得出就算联合赵、王两位仁兄也不会是朝廷的对手,因为他们这三位从反叛开始到现在几乎都处在被动挨打的地位,如果日后想要生存下去,辽国必然是他们的第一选择。

自老早以前起,耶律氏有限不负责任公司便已打出了招聘广告--不论你是男是女、是老是少,只要你手上有兵马,你前去应聘(投降),这个公司定会给你优厚待遇。实则就是老少通吃的意思。

所以,白文珂、郭从义、常思这三位仁兄为了断掉李守贞任何一条退路,在这几个月之中是防守得极为严密而辛苦的。

可是,这并不能使刘承祐先生满意,他要的是李守贞尽快地死。于是,他决定去找那个被他冷落在一旁的人--郭威。虽然这也不能令刘承祐先生满意,但是他不得不这么做。

刘承祐亲自去见郭威。他甚至觉得这对他来说是一件可耻的事。

郭威还是像往常一样谦卑。他见到刘承祐照旧屈膝下拜,用平和的语气说话,丝毫不失作为臣子的礼数。

刘承祐用一种近乎恳求的语气对郭威说:"对于镇压李守贞这三个反贼,我能麻烦你去吗?"

郭威依旧用很平静的语气说:"我不敢请命,也不敢推辞,谨遵皇上谕令。"

刘承祐这时才发现自己在郭威面前是那么的毫无威望,几乎完全没有招架之力。郭威越是谦卑,就越令刘承祐的怨气更深一层。因此,可以想见他们之间矛盾的爆发已经不远了。这一点刘承祐知道,郭威当然也知道。

就这样,在千万人的瞩目下,郭威再一次挂帅上阵。这才是人们所期望的人,这场战争本来就该属于这个人!

郭威首先到达军中,做每个将领出征前该做的事--誓师。他将自己的穿着换成与普通士兵一个模样,并把上头派发的军饷一一分给部下将士们。这就是他在军中的作风,也是他能受到三军将士尊敬和敬仰的原因。

然后他开始一边招募士兵扩大军队实力一边赶往前线。李守贞,来吧!你逃不掉的,你本来就是属于我郭威的猎物。

郭威德高望重,慕名而来加入他麾下的人越来越多。这个时候,一个士兵向郭威传达了一则消息--一个自称是赵弘殷之子的人想投靠他,请求他的收留。

郭威认识赵弘殷,知道此人前不久出征凤翔,立过大功,以勇猛著称,因此被擢升为护圣都指挥使(相当于今天的警卫队长)。令郭威略感奇怪的是,赵弘殷的儿子不直接在他老子麾下走走后门混个副队长当当,却来这里投军,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这让郭威感到好奇。就是这个好奇让赵匡胤的一生从此改变。

郭威很快见到了这个年轻人。赵匡胤给郭威的第一感觉居然是--这个人不像赵弘殷的儿子,很不像。赵匡胤的模样实在是显得非常不争气,虽然他尽力将自己打扮得脱离了丐帮弟子的低级趣味,却越来越像丐帮长老级别的人物了。意思就是他虽然尽全力将自己弄干净了一些,却还是掩饰不了风霜在他脸上留下的痕迹。肤色不符,气质不符,穿着更不符。

郭威用怀疑的眼光看着赵匡胤,可是他在这个年轻人身上看到其他年轻人所没有的一种可贵的东西--冷静。于是他问赵匡胤籍贯和家族世系,想用这种手段来揭穿这个年轻人的虚假身份。

可是郭威这回错了。赵匡胤用洪亮的声音对答如流,说得非常详细,完美得找不出一丝冒牌身份的痕迹。

郭威没有理由不相信眼前的这个年轻人是赵弘殷的儿子,于是他问赵匡胤为什么会是这副模样。

赵匡胤用很平淡的语气表述了这两年来所遭遇的一切,告诉郭威这两年的人世沧桑对他来说都是如烟往事,他看得很淡。这就是成大事者的气势,淡泊和包容。

郭威对眼前这个年轻人有了一丝喜欢。于是他告诉赵匡胤他父亲的所在和现任职位,并问赵匡胤为什么不去投靠父亲。

赵匡胤给出他这两年来一如既往的真实想法--我并不想依靠父亲的势力和宠爱,我要靠自己。他说话的语气铿锵有力,仿佛什么都撼不动一样。

郭威不由得对这个年轻人从喜欢变成了敬佩。他知道,这是个与众不同的人,有斗志,有力量,未来就是属于这样的人的。

如果他是凤凰,郭威愿意帮助他浴火重生。

郭威收下了这个年轻人。他没有把赵匡胤投到军中,而是留在了自己身边做一名亲兵。

这只是一个开始。

他们并不知道一切将会因此慢慢地改变。

6.一场真正的心理战争

赵匡胤从此开始了他的战斗生涯。而在他的战斗生涯中,一共有两个人指引着他,第一个是郭威,第二个是后来的柴荣。柴荣我们在后面将会细说,这里我们先来讲郭威。

很多人将郭威当作赵匡胤的第一任老师,我认为这在本质上是没有什么谬误的。

好吧,让我们来看看郭威先生除了长得比赵匡胤帅之外,到底还有什么资格能当赵匡胤的第一任老师。

眼前就是河中城了,他的猎物李守贞正等着他。

这是一场绝对能令人拍手叫好的战争,它是属于郭威的,在此它将郭威的攻城智谋发挥得淋漓尽致。

同类推荐
  • 历史原来这么八卦

    历史原来这么八卦

    本书包括生活用品、衣着服饰、美味佳肴、蔬菜水果、良辰佳节、民间风俗、官衔职务、俗语谚语、称谓沿袭九大部分内容。涉及两百多个发明、发现、发展故事与史实,涵盖生活方方面面。有妙趣横生的典故传说如“寿桃” “混帐” “万岁”等,也有丰富的娱乐生活。既可得知传统民俗的流传,又可知悉人间万事的变迁。作为生活中的细节和常识,本书将带你进入历史隧道,分享有趣的新鲜事,为你增加茶余饭后的谈资。
  • 书生驾到

    书生驾到

    陈朝已立国一百三十二载,外部李氏、耶律、完颜,轮番登场,内部义军、匪患、流民从未间断。名臣武将、忠臣奸臣、新党旧党……各种人物粉墨登场,演绎一出清明上河图与万里江山图交织交错的盛世余晖。东南明州,本朝龙兴之地,一个意外到来的人,正在过着没羞没臊的舒服日子……(简单来说,可以当做一本北宋末年的架空历史来看,简介无能,不要太在意。)
  • 大秦王朝3

    大秦王朝3

    大秦王朝作为时代精神汇集的王朝,集中地体现了那个时代中华民族的强势生存精神。中华民族的整个文明体系之所以能够绵延如大河奔涌,秦王朝时代开创奠定的强势生存传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本部丛书中,我们立足传统史学,借鉴正史的观点,以期全面解读大秦王朝的历史,给青少年朋友奉上一道不可多得的精神盛宴。
  • 中国近代史十五讲(名家通识讲座书系)

    中国近代史十五讲(名家通识讲座书系)

    近代是中国历史上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从传统向现代过渡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段时期的历史,本书以专题讲义的形式,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近代中国通商口岸、中层社会、股市兴衰、风俗流变、乡村建设、灾荒人祸等十五个重大问题。不仅在选题上让人耳目一新,而且兼顾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社会等各方面,力求反映中国近代史的不同层次与面相。
  • 年轻人不可不知的108件世界大事

    年轻人不可不知的108件世界大事

    人类历史走过了数千个春秋,回顾那已经逝去的时光,留在人们记忆中的往往是那些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大事。本书是从多如牛毛的历史事件中精选出来的最重要的108件世界大事,因此它可以被认为是世界史的浓缩本。本书通过对108件大事进行简要的介绍,让读者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重温事件发生的历史过程,知晓它发生后所产生的历史意义。正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希望读者从这些历史事件中汲取营养,获取有益于人生的经验。
热门推荐
  • 老爸啊老爸

    老爸啊老爸

    老爸79岁了,体弱多病,哮喘、心脏病、高度近视,走路都得拄着拐杖。经过艰难的跋涉,他把生命的力量耗尽了。我把脸贴在他的脸上,听到他微弱的声音:“……我的退休金又涨了……我不租房子了,我也不用保姆了……我去养老院……一个月能攒1000元……”听了这话,我万箭穿心。妈妈永远地走了,我、我丈夫、我弟弟和弟妹都十分悲痛。告别仪式结束后,弟弟找到我,说不能让老爸自己单过,让老爸搬到他家。弟弟说老爸不去,让我说服老爸。我觉得弟弟的想法入情入理,老爸79岁了,体弱多病,哮喘、心脏病、高度近视,走路都得拄着拐杖。
  • 快穿之命运改造攻略

    快穿之命运改造攻略

    有些人想要重来是因为遗憾,有些人想要重来是因为失败,有些人想要重来只因为太美好。愿你重来一次,遗憾和失败可以被抹除和改正,美好可以再重复,可以有一个不一样的人生。总之,哪管岁月漫长,这世上总有人在等你。
  • 清世医妃:皇上,慢慢宠!

    清世医妃:皇上,慢慢宠!

    “多情冷漠,果断残忍,温暖暴虐......哪个才是真正的你?”“你在,我才是我,我才活着!”“玄烨,别骗自己也别骗我了,我姓不得、爱不得、求不得、恨不得,如今只求随你一起走......都说最是无情帝王家,无情为名、为利、为权;又说康熙一生嫔妃无数,却不知他一生专情为她。一场梦回,再唤一声少年名;一场梦醒,颠沛流离为君生。只要是你,无论是舒,是莫,还是穆......你都是我的你。只要你活着,我便活着,哪怕我只活在你心里,哪怕再也无法触碰你,哪怕再也无法保护你......
  • 信仰

    信仰

    历史上最伟大的人都建立过信仰,哪怕最普通的人,也曾经追寻过信仰!你的人生可能不完整,唯一的理由是信息太多,信仰太少!生活中,损友讥讽,质疑四起,如何我行我道?管理企业时,利益捆绑、制度捆绑,不如“信仰加身”。前途渺茫、生活乐趣少……此时,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为自己打造一份坚定的信仰。本书适用于在生活中迷失,在工作中挣扎的普通人。它从规则、控制、引导、忍耐、意志、梦想、意义、行动、宽容等角度教你在识人用人、升职加薪、高端谈判、企业管理、情感对话中掌握主动……相信本书会成为照亮你内心黑洞的生活指南,成为改变你工作态度的行动指南!
  • 暖风不再归

    暖风不再归

    苏暖脏了,艾辞安只能眼看着这一切无能为力,待他日强大,注定让他付出代价!
  • 绝色逃妃

    绝色逃妃

    她真是衰神附体,穿越的第一天就被采花大盗劫持,当晚就被采了个彻彻底底(宁晓瑜百思不得其解,咦?怎么会有采花大盗还是童子鸡的)第三天就被逼着跳崖,还好老天终于善待了她一回,遇上了一名绝世俊男…只是,这绝世美男太孔雀了,麻烦事还一大堆,貌似还有生命危险?她宁晓瑜可是将独善其身当座右铭的,当然是…卷了包袱跑路。可谁能告诉她,身后这些各色美男是从哪里来的?怎么连她那个从未谋面的王爷老公都跑出来凑热闹?场景一:【王爷】(面无表情)跟我回去呀呀个呸的,当初珍惜我的话,也不会害我被人掳走了吧?现在你摆出一副捉奸在床的脸给谁看?【王爷】(还是面无表情)我登基之日立你为后谁稀罕……那个,后宫都有些什么人?【王爷】(仍然面无表情)只有你呀呀个呸的,明知我天生领袖相,你居然不放人给我管?那我把他们都带到后宫去。(纤指在空中划了一个圈,身后的美男一个不落)场景二:【小美男】娘子,我们终于成亲了夫君,春宵一刻值千金,废话就别说了,我们快点歇息吧!(流口水ing,开始脱衣)【小美男】可是…我刚才在大厅,好象看到了你前夫不可能,你眼花了。(脱肚兜)【小美男】啊…屋顶上有人,好象是你前前夫哪里(抬头,明明没有!狼扑)【小美男】啊…窗边走过的,好象是你前前前夫哪里(回头,明明没有!)你看错了!(狼吻)【小美男】(惊恐)我能肯定我没看错,他们…他们…已经站在床边了。(石化)*本文美男多多,女猪有点腹黑、有点无赖、有点凉薄,现代人的通病她大多都有,但保有道德和良知的……底线。【收藏】+【推荐】+【留言】是紫紫更文的动力哦!*【强强力推荐】紫紫的新文佣兵女帝【强力推荐】紫紫的完结文相公不在多相公多多多【热烈推荐】朋友的文七色果《桃花挡不住》轻穗泡泡《养妖为夫》妖娮《金枝御群夫》浅水的鱼《恶魔硬上弓》谢谢亲爱的梦玘帮忙做的封面!再推荐一下玘玘的新文《邪夫宠妻》
  • 家常营养套餐

    家常营养套餐

    《美食天下(第1辑):家常营养套餐》主要内容包括:营养师教你科学配餐、亲朋欢聚套餐等两大菜系,其中营养师教你科学配餐中包括:日常速配套餐、两菜一汤一主食、芹菜炒肉丝、木耳拌黄瓜、白萝卜虾皮汤、米饭、葱爆羊肉、海米冬瓜、紫菜黄瓜汤、家常饼、酱牛肉、拍黄瓜、芹菜叶粉丝汤、家常炸酱面、三菜一汤一主食等。
  • 太虚圣祖

    太虚圣祖

    【火爆玄幻】大道仙宗太上宗主,陨落重生回少年时代。这一世,他还是皇城中一个纨绔少爷,才刚刚做了坏事,贪污了国库……看他如何重补前世遗憾,以惊天之姿崛起!
  • 山房随笔

    山房随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名至实归(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名至实归(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