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0800000006

第6章 制度建设(5)

速成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也是当时会计制度的一大特色。如今,会计人才大都来源于各高校的会计专业,也有来自高职院校和中专院校的,这都需要超过三、四年的培养期才可成才,少说也要一两年,当然,现在也有会计班,学上几个月,把证考下来也算一种方式。而在当时的战争环境下,“财政支出应根据节省的方针,毛主席指出‘节省每一个铜板为着战争和革命事业,为着经济建设,是我们会计制度的原则②。’”因此,为搞好财务工作,会计人才就很急需,边区政府在中共中央的正确方针指导下,举办了多次会计训练班,在短短的3个月时间内,使他们掌握了会计专业的基本知识,结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得以学有所用。还对财务人员和干部进行定期培训。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由边区政府联合金融界人士及一些著名会计专家共同发起组织的边区会计学会在学术研究和培养人才方面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这些都为会计战线培养了一大批人才,提高了会计科学理论水平。而从当时的情形看,中央苏区、晋察冀边区、陕甘宁边区也都是采用这种速成模式培养会计人才的,可见,在战乱的环境下,采用这样的培养模式是英明之举。

5。惜才重才的人才观

边区政府重视会计人才的管理和运用,尊崇会计人员。如边区政府在办理财政工作时,就选择那些廉洁奉公、能写会算的人担任财政会计工作,另外,还选调会计专业知识分子和人才担任财政部门的工作,此外,还有一些银行业人士和著名会计专家也被选聘进来,著名的边区三大会计师张新周、王风来、黄同就在此列。在当时的环境下,为表示对会计人员的尊崇,边区政府还制定了月津贴制度,根据会计人员的学历高低,津贴数额也有区别,学历越高津贴数额也越高。边区政府在管理会计人员这一块上也有原则和规定,如会计部门的干部不得随意调动,要求他们努力钻研业务,争取成为本行业的专家。

①张新周、黄同:回忆晋冀鲁豫边区会计学会,《会计研究》,1992年第4期。

②邹永红:中央苏区的财政体制及方针政策,《财会通讯》,1995年第4期。

6。因地制宜的改革观

边区政府敢于对古老、陈旧的会计制度进行改革,以促进财政经济建设的发展。众所周知,改革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但它实行起来往往困难重重。以会计界老前辈张新周的事迹为例,据张老回忆,他在山西省的昔东抗日根据地担任财政工作时,就和任希文、张文锦两位同志一起搞了个财会改革,主要是针对当时的旧式簿记进行的,当时旧式簿记有很多缺点,如,以中式簿记为主要内容的旧会计制度在“及时性、准确性、科学性上都很差”,“中式簿记用毛笔、墨盒、中文大写数字竖写,记账、造册费时费事,随身携带毛笔、墨盒,在战争情况下更是累赘①。”而新式簿记科学、准确,便于查找,核对,用钢笔、阿拉伯数字横写,记账方便,携带也简单,为了推行新式簿记以更利于财政经济工作的开展,他们有信心,有决心,有耐心,一定要搞好改革。旧式簿记虽然缺陷很多但已沿用多年,为此,他们做了周密的计划,提出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并获得了上级的批准。在战争环境下,同志们肯吃苦,干劲足,讲解说教工作也做得很到位,会计制度改革终于成功,“使财政管理业务能够得到科学的组织计算、稽核、统计、整理、分析、鉴定、对比,及时地正确地、全面地反映财政收支情况、监督各部门的违纪行为,提出改进财政工作的各种建议,充分发挥新会计制度的优越性②。”而这种敢于挑战陈旧制度并进行改革的精神和勇气是值得我们当今的财政工作人员学习和赞扬的。

(三)边区政府会计制度的重大作用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边区的会计制度的实行是成功的,对边区政府的影响作用是明显的,概括说来,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会计制度的逐步健全大大促进了边区财政建设的发展。

首先,会计工作做得好,就可以起到节约资源的作用,使有限的经济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使每一枚硬币,每一分钱都得到合理利用。以旧制度的废除和新规定的实施为例。“旧制度的设计思想是:实物会计及保管工作自成系统,与审计、财政会计、粮食会计工作严格分清,实物的收支和保管全部归实物会计及仓库管理;审计及财、粮会计工作仍按原规定的制度执行,有①本刊记者:财会沧桑话当年---张新周同志谈抗日根据地的财会改革,《财务与会计》,1986年第8期。

325页。

赵秀山:《抗日战争时期晋冀鲁豫边区财政经济史》,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5年1月,第关实物部分则按各自的补充规定去办。实物的折价问题亦分别由审计及财粮会计办理。只是在月终结算时实物会计与财粮会计共同编制实物折合粮款报告表上报。”①原以为,桥归桥,路归路,容易管好实物。结果却适得其反,不仅没有管好实物,还把《实物会计及保管制度》规定得相当复杂,并增加了48个审、会计科目,单据帐表也增加了34种,大大浪费了人力、财力和时间。而1946年的新规定只用了掌握物资、粮折款、款折粮这三个会计科目和12笔会计记录,两本账、一张表,两种单据就解决了大成本的旧制度所要解决的所有问题,可见,随着边区会计制度的日益健全,经济资源也得到了合理和高效的利用。其次,会计制度的完善保障了财物和资金货币的供用和周转。例如,边区政府建立了健全而严格的粮秣会计制度和税收会计制度,粮秣会计科目和流程是健全而清晰的,税收会计科目种类繁多,且程序相当严密,并备有漏税案件报告表和没收案件报告表等,使得税收及时上缴国库并严惩那些偷税漏税等不法商家,还有,出纳员想方设法保管好现金财物,这样就保障了边区粮秣的供用和资金的周转。最后,边区政府会计制度在记账方法和账簿单据等方面做了某些改革,而且,改革之后的会计制度更适应当时的环境,实施起来更高效合理,大大促进了当时财政工作的开展。总之,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会计制度的发展完善促进了当时财务工作的发展,使当时的财政管理工作井井有条,保障了各方面财务资金的供应和周转,同时,也为新中国的会计工作积累了经验。

第二,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会计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稳固的财政后方。

其一,抗日战争的胜利需要根据地财力、物力的大力支持。革命战争经费大都来自于财政部门,如,枪支、弹药、军服、军粮、交通运输工具等等,都需要有一个稳固的财政后方来供应。晋冀鲁豫边区政府的会计部门就严格执行会计手续,款、物的收支都笔笔清楚,井井有条,会计员、出纳员的权限明确,职责清晰,这既有利于财政建设的发展,更有利于军事斗争的进行。况且,有了根据地财力、物力的支持,就有条件扩大军队规模,提高军队战斗力,保障革命战争的胜利。其二,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会计制度的一步步完善也促进了军队改革工作的进行。财务工作做得好,就能保障各方面的供应,使人民创造的财富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基础上能够得到合理高效的利用,从而为军事斗争提供一个稳固的大后方。

①张新周、黄同:回忆晋冀鲁豫边区会计学会(2),《会计研究》,1992年第3期。

第三,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会计制度的有效实施间接地起到了巩固根据地政权的积极作用。

首先,根据地有税收会计制度这一项,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一项财政政策,税收也是当时根据地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根据地通过税收既缩小了贫富差距,保障了根据地内部的稳定,增加了社会和谐,也增加了根据地的财政收入,所以,边区税收会计制度的建设“不仅为根据地的税收工作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保证,间接地为根据地的巩固与发展提供了支持,而且在税收制度实践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也为此后解放区和新中国的税收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借鉴①。”其次,国防、军队建设是政权巩固的重要保障,国防、军事力量的强弱攸关根据地政权的存亡,而国防、军队的建立与维护离不开财政的大力支持。试想战士衣食无着,居无定所,怎能打好仗?怎能保家卫国?因此,有了健全的会计制度,财政工作就能顺利进行,就有条件促使国防走向现代化,军队战斗力大大提高。再次,晋冀鲁豫边区政府通过建立完善的会计制度,使根据地的经济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并且有充足的财力、物力来赈济灾民,减灾救灾,以稳定社会秩序,边区政府还利用有限的经济资源建立公共工程,以促进根据地整体地向前发展。最后,会计制度健全严格了,财政工作才有可能有条不紊且高效地运行,这样,人民的物质生活条件才能稳步提升,人民才有精力,才愿意支持并参加到革命战争中去,才能保障革命战争的胜利,最终就起到了巩固根据地革命政权的作用。

晋冀鲁豫边区政府的会计制度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个别制度,也有因情况了解不透,现状掌握不实,文字繁琐累赘,难懂难行,因而夭折的(如实物会计)”②;改革过后的某些旧思想、旧制度仍有部分存在;由于当时交通不便、设施落后,钱款的运输和交接比较迟缓和不便;当时也存在某些浮支滥借现象,导致边府财政危机等等,由于种种原因,边区政府会计制度存在的不健全之处也给边区的财政工作带来许多负面作用,引人警惕。

总而言之,晋冀鲁豫边区政府的会计制度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发扬,尤其是在战争年代,在那样的艰苦岁月里,边区政府的会计工作者与人民齐心协力,克服困难,坚决完成会计任务的那种艰苦奋斗精神和与敌人斗智斗勇保管好钱款和财务的创造精神更显难能可贵!边区政府会计制①黄爱军、宋杰:简述华中抗日根据地的税收工作制度,《现代农业》,2009年第11期。

②赵秀山:《抗日战争时期晋冀鲁豫边区财政经济史》,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5年1月,第325-326页。

度的优良之处不仅大大有利于当时边区政府财务工作的开展,保障了革命战争的需要,也为新中国的会计工作提供了经验。

四、晋冀鲁豫边区农民田赋负担

晋冀鲁豫边区地处多省交界和不发达地区,95%以上的人口为农民,故边区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土地田赋问题。抗战时期晋冀鲁豫边区在响应中共中央政策、原则、号召的同时,又结合自身情况,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采取了积极合理的土地田赋政策,主要是减赋政策,就是与民休息的政策,对抗战胜利起到十分重要的影响。边区政府具体田赋政策,其中包括整理田赋、减租减息、合理负担和统一累进税等。

(一)边区政府田赋政策的前期整理

中国田赋制度拥有十分悠久的历史,与世界其他文明相比,我国田赋制度产生最早,也最有连贯性。在数千年中,田赋制度对我国经济历史以及整个历史的发展,都产生很大的影响和作用。而自康熙末年到抗日战争初期,田赋制度基本没有变化。在这样长的时期,由于贵族、地主想方设法转嫁负担,早已出现了有地无赋、有赋无地、地好赋少等怪现象。民国年间,这种现象更加严重。

根据地创建之初,在民主政权建立前提出“取消一切苛捐杂税”的口号,田赋也一度停收。抗日民主政权建立之后,为保证抗日经费的供应,首先恢复田赋的征收工作。对于田赋制度的弊端进行了一些“整理”,如清查黑地、核实田亩等。1940年原山西三专署发布了《整理田赋及征收暂行办法》。然而整理田赋工作,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各地在执行中遇到不少困难。山西三专署发布田赋征收办法后随即又指示各地,就组织和整理方法提出具体要求。要点有四点:1建立以村为单位的田赋征收制度,废除旧制沿袭的里甲都社代收的剥削制,建立以户为单位的红簿。2核实土地田亩,土地优劣核定产量,户主自报,互相监督。3建立县、区、村三级整理田赋委员会,加强领导。4田赋征收的时间仍按上忙、下忙两次征收。省、县附加征收自1940年下半年其一律停征,1938年以前的积欠,一律豁免。

总的来说,田赋经过整理、修订、实施,对克服边区创建初期财政征收的混乱局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田赋制毕竟是旧社会的财政制度,已不合时宜,因此要逐渐被取代,到最后停止征收,北方局1940年指示取消田赋,实际上平原地区一部分县已在1939年即取消,大部分县是在1941年取消的。山地地区的一部分县,在1942年、1943年才完全取消。但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晋冀鲁豫边区停止征收田赋并不代表着田赋不存在了,它只是以其他更为合理的税收的形式出现。

(二)边区政府的具体田赋政策

抗战时期晋冀鲁豫边区在响应中共中央政策和号召的同时,又结合自身情况,采取了积极合理的土地田赋政策,主要是减赋政策,就是与民休息的政策,对抗战胜利起到十分重要的影响。

1。减租减息

1937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在洛川会议上制定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中首次明确提出以减租减息作为抗战时期解决农民问题的基本政策,边区政府也积极响应。边区政府实行减租减息是由抗战前边区政府的农村经济情况决定的,是非常必要的。

抗战爆发前,边区各地农村经济极度落后,土地大部分集中在少数地主和富农手里,广大农民无地或者只有少量的土地,却忍受着高额地租和高利贷的剥削,生活极其贫困。据太行区的黎城、太谷、榆社等6县11村地统计,抗日战争开始时,当长工的188户,逃荒要饭的269户,卖淫为生的83户,流浪的29户,全家饿死的11户①。可见农民生活之悲惨,因此为了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和抗战积极性,减租减息势在必行。

1938年6月以后,边区首先在工作基础较好的辽县、和县,沁县、邢台、赞皇等地,初步开展了减租减息和借粮反霸斗争②。1940年10月冀太联办公布了《减租减息暂行条例》,规定“出租土地之租额,不论租佃、半种及其他不同名称之同类收益,一律照原租额减少25%”,“地产不得超过耕地正产物收获总额之375‰”,“债权人利息收入年利率,一律不得超过10%(月利不得超过8。4‰)③。”这一时期的减租减息运动虽然也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受客观环境的影响,减租并没有得到贯彻落实,地主向佃户夺佃,明减暗不减的现象相当严重。

然而在日伪军的疯狂进攻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封锁下,加之严重的自然灾害,各根据地都处于严重的困难中,农业遭到巨大的破坏,产量普遍下降,面临着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严峻问题,为了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必须把减租减息运动持续深入开展下去。根据中央指示,再结合自身具体①齐武:《一个革命根据地的成长》,人民出版社,1957年4月,第115页。

②高德福:华北抗日根据地的减租减息运动,《南开学报》,1985年第6期。

③《抗日战争时期晋冀鲁豫边区财政经济史资料选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年12月,第568-569页。

同类推荐
  • 这样读资治通鉴(第3部)

    这样读资治通鉴(第3部)

    青年学子亦可从中学到有别于课堂上的历史讲述,一部一直放在毛泽东床头的大书,一部曾经让毛泽东读了17遍的大书,《资治通鉴》是中国人的管理智慧。这样读《资治通鉴》,是为官者的管理智慧,是企业家的MBA教材,是奋斗者的行为指南。
  • 孙子与兵家思想

    孙子与兵家思想

    《孙子与兵家思想》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王者荣耀之逐鹿中原

    王者荣耀之逐鹿中原

    【2018王者荣耀文学大赛·征文参赛作品】亚瑟,一位古代的传奇帝王,在中原这片群雄逐鹿上千年的土地上,将会发生些什么呢?
  • 三国之魔王

    三国之魔王

    把曹孟德扼杀于摇篮之中是成为魔王的第一课杀死魔王,才是真正成为魔王
  • 高太尉新传

    高太尉新传

    这里有当时最富庶的城市,这里有当时最先进的技术,这里有当时最灿烂的文化,但是,中原万里锦绣山河,却即将在巨大的耻辱中臣服于异族的铁蹄。倘若未雨绸缪,那么,北定燕云西进沙州,南出大理东下琉球,这一切是否不再会是梦想?本书已完结,请书友们支持新书《武唐攻略》链接见简介下的直通车,谢谢!
热门推荐
  • 你是我的天堂

    你是我的天堂

    送走了我娘,我突然发现我嫂子如此的苍老,头发花白,皱纹满面。她年轻时可是沙阳镇出了名的美女啊,她曾经的光彩都被我们这一家人、这一村人消耗殆尽。而我,依然是她的累赘。我哥走了,我爹走了,我娘走了,我也该走了……我爹娘活着的时候,我没有尽过孝,我对他们更多的是怨恨,这是我一生最愧疚的,我得在那边补偿。葬了我娘的第三天,是谢孝的日子。谢孝,是我们这里的风俗,就是孝子们去死者的娘家感谢他们为死者所做的一切,并把娘家在丧葬时带来的礼品还给他们。尽管我母亲在娘家已经没有亲人了,可是这形式还是要走的。
  • 猜心游戏:这个男人很危险

    猜心游戏:这个男人很危险

    身世不堪的陆晓月以为幸运之神终于眷顾她了,在她最困苦的时候她遇上了何小五,谁知,一场不得已的别离,使她不得不怀着支离破碎的心独自离开这座有他的城市!再次相遇,他却不再是他,退去一身温润如水,他是冷漠腹黑的成熟型男,他说他叫上、官、烨!从此这个名字便烙印在她的心上。他留她在身边,却用了最不屑的方式对待她,因为心中还留着对她的恨意与不甘。她默默忍受着他的每次无理取闹,或许这就是爱情的本质,明明很疼,却固执的看着自己继续疼下去……最后,当一场猜心的游戏结束后,谁能全身而退,谁又能事过境迁?
  • 海棠花开又一朝

    海棠花开又一朝

    她,为人冷漠,善于心计,洞晓世间一切,对任何事情都能了若指掌,她能看透任何人的想法却从不点破,看似孱弱的她,其实早已无形中下了一盘很大的棋,几乎所有人都是她手中的执起的棋子。
  • 历代名赋

    历代名赋

    从先秦开始,赋体之文就已出现。赋是介乎诗和文之间的一种文体。是中国古代的重要文学样式。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画卷中,赋体文学也曾有过它光辉灿烂的一页。本书对于历代的辞赋,选的比较全面,从中不难看出历代辞赋的发展、变化和特点。
  • 录鬼簿

    录鬼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邵帅宠妻成瘾

    邵帅宠妻成瘾

    夏之意怕邵瞿怕的要死。邵瞿却爱夏之意爱的要死。他为她进军校时说:等我五年。五年后回来时,却是她婚礼被抛弃,遁入空门。他一拳揍在新郎俊朗的脸上:我放在心尖尖上的女人,却成了你随意抛弃的物件,找死。邵瞿回来了,夏之意开始颤抖了。
  • 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

    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

    将研究视角聚焦于长期处在五四重重遮蔽之中的晚清民初文学,但它并非全面叙述晚清至五四时期文学发展的历史,而是以“现代性”作为理论资源和研究策略,严肃而深入地考察了这一时期几个十分突出而且意涵丰富的文学文化现象和作家作品,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在学科领域内部形成了实质性的推进。 从绝对的意义上来说,这些话题都不算新,然而杨联芬女士对这些“老话题”的再解读却充满了新意且极富于启发性,这与作者的学术态度、学术修养、研究能力和研究方法密切相关。
  • 上清佩符文诀

    上清佩符文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小儿肛胀门

    小儿肛胀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唐朝小文豪

    唐朝小文豪

    唐朝皇室后人穿越回到了唐朝建立伊始,武德八年,那个动荡年代。那个时候,初唐四杰还没出生,还没有律诗,还没有词,没有对联。我要成为初唐第一大文豪,归田幽居,挥毫泼墨,吟花赏月。这是他的目标。但这个动荡的年代,不会如他所愿。玄武门之变,抗击突厥,灭梁国……他从旁观,到参与,一路见证大唐的崛起。……qq群:665114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