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5800000002

第2章 概述(1)

一、山西民间故事产生的地理、历史、人文基础

山西,因地处太行山以西而得名,又因古属晋国而简称晋。背负青天,鸟瞰山西这片由东北斜向西南形似桑叶的方域,西望陕西,东临河北,南接河南,北接内蒙,东西宽约380公里,南北长约680公里。国土面积15.6万平方公里,人口3392万,辖11个市119个县(市区)山西地形较为复杂,境内有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多种地貌类型。境内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000米以上,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2/3以上,中部纵贯南北为一系列串珠状盆地。主要河流有黄河、海河两大水系。黄河流经本省西南边境,有著名的壶口瀑布、龙门急流;汾河发源于北部管涔山区,流贯中部盆地,至西南入黄河,全长约七百公里,为黄河第二大支流。运城附近的解池为本省最大湖泊,是一古老的内陆盐湖。山西东有太行为之屏障,西有大河为之襟带,南控中原,北扼大漠,成为由北部边疆地区通向中原腹地的天然军事、贸易、文化“走廊”。

山西矿产分布广、种类多、储量丰富,目前已发现的矿种120余种,探明储量的62种,其中储量居全国前10位的有34种。煤炭、煤层气、铝矾土、耐火粘土、珍珠岩、镓等储量居全国首位。山西素有“煤乡”的美称,已探明煤炭储量2600亿吨,占全国的1/3。煤炭品种全、品质好,广泛分布于大同、宁武、西山、霍西、河东和沁水六大煤田。野生动物资源种类繁多,已发现的陆栖动物439种。其中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71种。省鸟褐马鸡为世界闻名的珍稀鸟类。共有高等植物182科、2700多种,有红豆杉、山白树等国家级保护植物13种。著名特产有杏花村汾酒、平遥牛肉、沁州黄小米、清徐陈醋等。

山西大河汹涌,山岳峻峨,黄土丰厚,民风淳朴。集此精灵之气,山西人在漫漫长史中,用粗砺的大手,托起一方灿烂的文明。早在180万年前,即中国旧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踏上这片古老的土地,在晋南芮城大(黄)河拐弯处的一个叫西侯度的地方,点燃了人类历史上具有真正意义的第一把火,从此,开启了一个伟大民族源远流长的灿烂文明。“丁村文化”、“许家窑文化”、“峙峪文化”、“下川文化”等,从南到北,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数量居全国之冠。进入新石器时代,山西又成为中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新石器文化遗址分支类型(如著名的“陶寺文化”)在山西各地星罗棋布,驰名中外。

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炎帝、蚩尤(人文三祖)都曾把山西作为活动的主要地区。中国史前三大伟人尧、舜、禹,都曾在山西境内建都立业,分别为“尧都平阳(今临汾市)”、“舜都蒲坂(今永济市)”、“禹都安邑(今夏县)”。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政权夏朝也建立在山西南部。商代,山西是商的主要统治区。周代,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在山西境内崛起。秦、汉、魏、晋时期,山西无论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南北朝时期,山西是北朝统治的中心地带,而且北魏曾以平城(今大同)为都,之后的东魏、北齐也曾以晋阳(今太原)为“别都”、“陪都”,这对促进山西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唐太宗李世民起兵太原,建立了大唐王朝,由此,山西被唐太宗认为是“龙兴”之地,一直把山西作为唐帝国的腹脏地区,封太原为唐王朝的“北都”、“北京”。有唐一代,山西一直以其特殊的地位和发达的经济、文化著称于世。到五代十国,山西仍然对中国北方的政治、军事形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宋辽时期,山西进一步繁荣,是中国北方经济、文化的主要发达地区。元代,全国共11个行省,山西与山东、河北,并称为元朝“腹地”,大同、平阳(今临汾)太原三城则成为黄河流域的著名都会。当时山西商业的发达、经济的繁荣、文化的昌明,曾受到当时来中国旅行的意大利伟大旅行家马可·波罗的盛赞。元末明初,中原连年战乱,灾荒频繁,而山西尤其是晋南一带,经济繁荣,人口稠密,成为明初向外移民的主要地区。明代,设山西行中书省于太原,后改为承宣布政使司,统管山西五府三州。商业迅猛发展,领全国之先。晋商和山西票号开始崛起,著称中外。清代,正式设立山西省,开始称为“山西”。

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后,山西的经济、文化发展受到严重破坏。但是,山西人民英勇地抗击了外敌的侵略。特别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山西人民进行了更加顽强的斗争,在三晋大地上谱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上党战役永垂青史。1949年4月,全省解放。9月,成立了山西省人民政府,从此揭开了山西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新篇章。几十年来,山西人民为全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重大贡献。

在灿烂的历史长河中,山西涌现出大批杰出的历史人物。最著名的有春秋时期的霸主之一晋文公重耳,有中国唯一的女皇帝、唐代杰出的政治家武则天,有白袍将军薛仁贵,有中国的“武圣”、三国时期名将关羽、张辽,有唐朝名相狄仁杰、裴度,有抗击匈奴而名垂青史的汉朝名将卫青、霍去病,有创立“制图六体”的西晋地图学家裴秀,有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有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王勃、王之涣、王维、王昌龄,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政治改革家柳宗元,有宋朝著名政治家司马光,有金朝文学家、诗人元好问,有元曲四大家中的三位著名戏曲家关汉卿、白朴、郑光祖,有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文学家、医学家、书画家傅山,清末维新派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杨深秀等。山西,人杰地灵,代不乏人。而其中晋商的足迹更是踏遍华夏、享誉全球。

悠久的历史给山西这块宝地留下了丰富的人文资源。古人类文化遗址、帝都古城、宝刹禅院、石窟碑碣、雕塑壁画、古塔古墓、佛道圣地、险堡雄关以及革命文物、史迹等,从北到南、珠串全省,构成了山西古今兼备、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目前,全国保存完好的宋、金以前的地面古建筑物70%以上在山西境内,具有珍贵价值的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有119处之多。许多将石刻、壁画、彩塑融为一体的建筑显示出惊人的经济和人文价值。大同的云冈石窟、悬空寺以及中国五岳之一的北岳恒山;朔州的应县木塔、崇福寺;忻州的五台山、芦芽山、代县杨家将故地;太原的晋祠、双塔寺、天龙山石窟、窦大夫寺;吕梁交城的玄中寺、卦山和天宁寺、文水的则天庙;晋中的平遥古城、昔日晋商的豪宅大院;临汾的尧庙、洪洞县的大槐树、广胜寺、吉县黄河壶口瀑布、侯马晋都遗址;运城的解州关帝庙、芮城永乐宫壁画、夏县司马光墓、永济黄河铁牛、永济普救寺和莺莺塔等都是各具特色、名闻遐迩的人文景点,为人们欣赏山西古建艺术,石雕、彩塑、壁画艺术,品味宗教文化、黄河文化、晋商文化、根祖文化等三晋风情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实物资料。其中平遥古城、云冈石窟、五台山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苍莽雄浑的自然景观和质朴厚重的人文景观相呼应,造就了山西人民坚忍不拔、诚实守信、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文化性格。这种相对稳定的地理山川环境,这种具有三晋特色、代代相传的人文精神以及在这种环境中发生的历史变迁,无疑对山西民间故事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大量的民间故事在这里不断孕育产生,并伴随着山西地方历史的发展而世代传承。

二、山西民间故事内容综述

山西民间故事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可谓无所不包,无所不讲,它在人们日常的劳动生活环境和特有的民间文化艺术活动中不断传播与演变,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如以体裁归纳,大致有神话、传说、故事三大部分,且每一部分的各个品种均有涉及。

神话作为民间故事的一种体裁形式,是远古先民所创造的反映自然界、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社会形态的具有高度幻想性的故事。在文字没有被创造出来之前,神话是人类最早的语言艺术的口碑文学,是原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初期,大量原生形态的神话,就是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产生的。诚然,由于社会历史的变迁,有些古老的神话已逐渐淡化了原先形态的面貌,而明显地带有宗教传说的色彩,甚至还夹杂着某些现实生活内容,但都不失去其闪光的文学价值。神话中不仅一切自然力都被形象化、人格化,而且将千百万人在生产劳动中的经验和智慧凝聚,而塑造成各个伟大的英雄人物形象。

山西古代神话在整个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这是由山西悠久的历史和山西神话传说的性质决定的。最具有代表性的,如《女娲补天》、《后羿射日》、《二郎担山》、《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大禹治水》等,充满了神话的幻想性,反映了人类对光明、生存的渴望,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和追求,歌颂了先民艰苦创业、顽强地同自然作斗争的精神。与世界其它民族的创世神话相比,女娲神话气势更大,其中表现出的不畏艰险的英雄气概令人敬佩,战天斗地的对策和雍容气度令人景仰。父系氏族时代最重要的两个部落联盟领袖炎帝和黄帝,被尊为中华民族的祖先。炎帝部落曾在黄河以北,现今山西省东南部辗转生存,黄帝部落曾在黄河以东,现今山西省中南部一带繁衍。两个部落先后开创了灿烂的农耕文明,经过战争和兼并逐步形成炎黄部落联盟,成为华夏民族的雏形。这是历史留给山西的一份古老的文化遗产。《炎帝在上党》、《黄帝战蚩尤》等神话展示了炎、黄二帝开创华夏文明世纪的博大灵魂和艰难行踪。《兄妹成亲》及其异文则是比较典型的人类再繁衍的神话。其故事内容的共同点,都是说人类被洪水或其他巨大的灾难毁灭之后,世上只剩下一男一女,人类怎样再繁衍下去的。此外,有关太阳、月亮的天象神话、小麦来历等动植物起源神话,也都具有地方特色。山西神话的传说化倾向比较明显,尤其是与当地的自然风物(如风陵渡、发鸠山、人祖山、解池、稷益庙)地方特产(如女娲炼石所需要的煤炭、石块)民间风俗(如五月初九给女娲娘娘唱戏、日蚀时敲盆救太阳)自然气象(如下雪、白露)等相联系,倾注了当地人民的思想情感,一直活在人民群众口头上,并且对后世文学艺术的发展以巨大的影响。人们之所以把我们祖先创造的那些古老优美的神话视为珍宝,就因为它是中华民族文化之本源。

传说在山西民间故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数量巨大,丰富多彩,特色鲜明。传说具有很大的适应性,它可以在原始思维的基础上展开想象,也可以根据现实生活编织情节。它紧密地与山西的历史、人物、文化、经济、风俗相结合,呈现出多方面的文化内涵。以历史人物传说而言,从“三皇”“五帝”,历代帝王将相,直至现代的革命领袖,都有传说的序列。黄帝以后,黄河流域部落联盟的著名首领,先后有尧、舜、禹这些既具神性光环,更有人帝特征的历史英雄,他们以其文治武功,以其道德风范,创立了一代煌煌盛世,撑起了一方朗朗乾坤。相传尧老了,召集部落联盟会议,大家推举有才干、能吃苦、又孝顺的舜作为继承人,协助尧处理事务。尧死后,舜就继承了尧的位置。舜年老了,也采用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这种公开推举、首领让贤的办法,历史上称为“禅让”。有关尧王选舜、虞舜传禹的传说,也就很多。尤其是禹治水时劳神焦思,昼夜辛劳,三过家门而不入,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后人高度赞扬他的治水功绩,称之为“大禹”。在民间还有许多禹治水的其它传说。由于山西的中南部是尧、舜、禹的主要活动地域,因此,许多地名都与尧、舜、禹有关,比如夏县(禹都安邑)临汾(有尧庙、尧陵)历山舜王坪(舜耕地处)响水河(尧访舜处)可陶村(舜传陶艺处)大禹渡(禹渡河处)龙门(禹治水处)长子(尧王长子封地)丹朱岭(长子丹朱葬地)等等,举不胜举,而每一处都蕴藏着一段美丽的传说。

山西自古人杰地灵,人才辈出,群星璀璨。比如帝王后妃中的晋文公、武则天;名臣中的介子推、程婴、于成龙;名将中的卫青、关云长、薛仁贵、杨业;文人学士中的王维、元好问、傅山等,在民问都有他们特定的传说,这些传说与他们家乡故土的自然风物、纪念建筑、风俗习惯、地方特产等相联系,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尽管岁月更迭,时代变迁,但这些传说仍然熠熠生辉,盛传不衰,具有一种永恒的魅力。就其内容来说,很少涉及君国大事,多数都是老百姓感到亲切的日常生活故事。比如傅山的传说,有关他反清复明的内容较少,而大量的是他为人民医治疾病、能写善画的传说,表现的主要是他生性豪爽、侠肝义胆、乐善好施、技艺超群的一面,有的已衍化为俗语,如“傅山写字,手熟为能”,成了民众日常生活中的口语。与本地历史人物传说相并行的,还有大量在全国普遍流传的人物传说,如姜子牙、孔子、朱元璋、李自成、康熙、乾隆等,这些人物传说的内容,大多与山西史事有紧密联系,如五台山和大同就有许多康熙的传说,而历史上康熙确实巡游过五台山和大同。此外,关于普通人物的传说、仙道宗教人物的传说以及鲁班传说、孟姜女传说、牛郎织女传说等,尽管全国通行,但却充满了浓厚的山西特色。如山西省晋中市和顺县牛郎峪、南天池村一带,世代传承着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有关牛郎织女的故事、地名、景观、风俗以及传承形态,已深深融入民间百姓的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之中,成为当地特有的文化现象。

山西素有“表里山河”之誉,大量的风物传说依附名山秀水和名胜古迹,构成了一幅幅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的光彩琉璃的瑰丽图景。大同云冈石窟、华严寺、恒山悬空寺、应县木塔、五台山寺庙、太原晋祠、交城玄中寺、洪洞广胜寺、运城关帝庙、芮城永乐宫、永济莺莺塔等等著名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星罗棋布于全省各地。至于地方上小有名气的山峰、寺庙、亭台、楼塔、潭泉、碑桥等,更是不计其数。以这些景观为中心形成的山西风物传说,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一定时代的社会生活状貌和深层的历史文化背景,富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惊人的稳定性。既表现了当地人民群众对乡土的赞美,更能照映出我国人民热爱祖国、建设家乡的精神面貌。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山西的风俗传说,反映了山西民间独特的民俗事象,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举凡岁时节日、婚丧嫁娶、衣食住行、信仰禁忌,都有特定的风俗习惯。风俗传说中有的描绘了生动的乡情习俗,有的解释了有趣的缘起源流,像寒食节、清明节前后吃“寒燕”(也叫“子推燕”)即源于对介子推的纪念;“洪洞三月三接姑姑”源于对娥皇、女英的纪念;威风锣鼓的由来、七月十五送面羊等,都呈现了明显的地域特色。勤劳节俭、忠厚纯朴、恋家孝亲的传统风尚,在这些生动丰富的民俗传说中多有体现。

同类推荐
  • 世界文化未解之谜

    世界文化未解之谜

    文化是人类历史的产物,是全世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无穷无尽又无处不在,它耐人寻味且令人陶醉。文化孕育了大千世界,并影响着人类的未来。在人类文化漫长而辉煌的进程中,至今还存在着众多悬而未决的未解之谜,它们所散发的神秘魅力,像磁石般吸引着人们好奇的目光。破译和解析这些文化谜题,不仅能启迪我们的智慧,传承和普及人类文化的精华及其有关的知识,而且还可以从中获得愉悦的精神体验,锻炼思辩能力和培养探索精神。
  • 威名天下:山海关(文化之美)

    威名天下:山海关(文化之美)

    这里,素有“天下第一关”的美誉;这里,是东北与华北的咽喉要冲;这里,更是万里长城起点的第一道雄关。
  • 上海外国人家

    上海外国人家

    本书为读者介绍了48户居住在上海的外国人家,来自世界五大洲、十几个国度。不同的装饰风格、相同的生活热情,这些精彩缤纷的外国人家丰富了上海居室文化的色彩,也为上海增添了国际化的情调。
  • 韩非子(精粹)

    韩非子(精粹)

    《韩非子》是韩非逝世后,后人辑集而成的。《韩非子》主要论述君主如何才能驾驭臣民、富国强兵乃至称王称霸,即古人所说的“帝王之学”。当然,书中除了论述法术、权势等主要内容之外,也论述了一些君主必备的道德修养、政治策略。同时,书中还有一些韩非对人情世道的剖析与感慨。本书选录了《韩非子》中广泛流传的大部分著名篇章,目录仍然采用通行本的编排顺序;每篇文章都按照原文、注释、译文的体例,篇首有题解、篇尾有评析,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全面深入地解读了韩非的思想。书中有许多精辟的名言警句、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值得我们现代人学习和借鉴。
  • 每天读一点民俗文化常识

    每天读一点民俗文化常识

    本书从民族风俗、节庆庙会、楹联妙对、民居建筑、特色服饰、姓氏生肖、图腾信仰、曲苑杂技、武术舞蹈、传统技艺、坊间传说十一个方面,介绍了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常识,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娱乐性,让读者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领略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
热门推荐
  • 雪岩祖钦禅师语录

    雪岩祖钦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鼻烟壶案件

    鼻烟壶案件

    窗外的黎明是一片灰白。天光快亮了,太平郎还是一夜未眠,难以入睡的滋味实在不能忍受,从隔壁传来的吵架声断断续续时高时低,那对小夫妻总是吵个没完没了!父母给他租的这间房子,距离新星高中只有一百米,是为了他上学方便,给他创造一个良好而安静的学习环境。但是事与愿违,吵架的状况一直持续了五天,太平郎的心里别提有多烦闷,一直等到清晨五点,隔壁的争吵声渐渐停止,安睡了一个小时后,他才起床,冲了一杯牛奶,啃了几块黑面包,正要提起书包去补习英语。忽然听楼下警笛大作,随之门外也变得嘈杂无比。
  • 舍得做人,宽心做事

    舍得做人,宽心做事

    宽心做人,舍得做事是一种境界,以一颗宽容之心来面对人事的纷纷扰扰,不计付出,舍己为人,更能体现出一个人胸怀的宽广;舍得是一种智慧,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体现出明朗大气的做事风格;舍得是一种心态,无争无求,低调淡泊,体现出坦荡洒脱的人生追求。但舍得做事的前提是宽心做人,如果不能宽心做人,心胸就无法放开,当然也就无法坦然的面对人生的得和失,我们在平时生活中要做到懂得取舍,首先是要做到宽心,在宽心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舍”,在适当的“舍”的基础上才会有所“得”。宽心做人,舍得做事既是一种处世的哲学,也是一种做人做事的艺术。
  • 快穿养娃记

    快穿养娃记

    别人穿越是为了吃香喝辣的,而我快穿却是给孩子们当老妈子的。说起来都是泪,各种黑化的孩子,真是难带。
  • 汤周山

    汤周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几世京华情

    几世京华情

    这部小说由《天桥遗梦》(已完成)《前门残梦》(连载中)两部分组成,讲述的是两代人四个主人公在民国北京内城所发生的悲欢离合。看点:在这部书中,如今已经灰飞烟灭的天桥,盛世不再的前门,面目全非的什刹海都将以最美妙时的景象重现,一些在民国时期风云一时的历史人物如天桥八大怪、刘春霖、小德张、赛金花、孟小冬、林白水、邵飘萍、曹锟等都会在其中悉数亮相,而各类老字号、会馆、老戏园、庙会、东安市场、北海、景山、鼓楼、西山的别样风情都会点缀其中。老北京的历史故事,曲艺,美食,民风民情的点滴精彩也贯穿着全书始末。
  • 霸道前夫请克制

    霸道前夫请克制

    “如果时间可以倒流,我会对你说四个字,誓死不嫁,如果要在上面加个期限,我希望是今生今世来生来世……”婆婆的诋毁,冷酷丈夫的冷嘲热讽,好友的算计,终究让她遍体鳞伤的离开……三年后,前夫纠缠不清,她视他如废土,他却视她如珍宝。可是不好意思,娇妻不见,悍妻来临!--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另一半

    另一半

    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的存在总是为了另一个人。一个人,不管她有多好,不管她有多坏,总有一个会对她视如已出。爱情不是缺了就找,爱是等待,只要耐心等待,那个最正确的人,就会在某个地方,为你而出现。
  • 离弦之箭

    离弦之箭

    在法庭上,对于周林和黄贤杀害王自力的事实,控方出示了大量的证据,当庭播放的画廊里的监控视频,引起了审判席和旁听席的一阵喧哗。对这种完整呈现的犯罪过程,他们都表示是第一次看到。让所有人哭笑不得的是,看到这段视频,周林和黄贤惊讶地张大了嘴。他们完全不知道自己杀人的过程被完整地记录了下来,甚至还好奇地问警方是不是早就盯上他们,专门找人拍的。当检方解释说是屋里的闭路电视拍的时,两个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都表示对此一无所知。
  • 三寸阳光倾城暖

    三寸阳光倾城暖

    一直等到多年以后才晓得,没有解不开的结,只有不想解开千千结的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可遇见他的时候时光倾城,青春散场时,虽然再没联系,可不管身在何方已是何时,她却从来都没有忘记过她的那一束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