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5800000008

第8章 忻州 吕梁(1)

1、赵家皇帝与杨家将

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年轻时叫“赵癞子”,出身低微,曾在一个姓杨的大财主家当长工。

赵癞子年轻时喜欢玩枪弄棒,有一身不错的功夫,尤其他自小随父亲在深河里摸鱼捞虾,更练得一身好水下功夫,可以一口气在深水下呆上半个时辰!

那一年,赵癞子的主人杨财主的老母去世,杨家大做隆重阔气的丧事之际,自然请了最好的风水先生来为杨母物色一方最佳的风水宝地。风水先生物色来物色去,终于发现一方好地,却是深河中的一处龙口宝地。河深水急,怎样才能把杨家老母的遗体葬下去呢?全家人商量来商量去,最后决定,将老母的遗体火化成骨灰,用铁盒装好,请长工赵癞子将它送进水下的龙口宝地中去。他们当即通知赵癞子,让他明日辰时吉日发葬水中。

赵癞子得到消息的当夜,正好他的老父也于当夜病故。赵癞子眼珠一转,计上心来。他连夜将家父的遗体火化成灰,装在小木盒中。第二天,赵癞子偷偷怀揣老父的骨灰,来到杨家。他接过杨家老母的骨灰盒,按指定的地点潜入深水中一看,果见水下一个天然生成的岩石“龙口”,他赶紧从胸中掏出老父的骨灰塞进“龙口”。当他准备将杨家老母的骨灰也塞进去时,“龙口”却突然闭合下来!

这可怎么办?赵癞子急中生智,只好顺手将杨家老母的骨灰盒挂在龙头上的龙角上。

赵癞子浮上水面,风水先生已算出了赵癞子的所为——但这也是人之常情啊,他只好封道:“赵家天子,杨家将,换朝不换将。”

话说赵父葬得好地,喜鹊赶紧飞到赵家报喜:“赵家癞子当皇万万年,赵家癞子当皇万万年!”

这时赵癞子的老母正在火炉上洗碗筷,听到喜鹊叫得这么奇怪,就顺手将洗干净的筷子顿了一下火炉上的洗碗盆说:“嗨,喜鹊啊,别说让赵癞子当皇万万年,就让他当个十几年皇帝,还了家中所欠的账就不错了。”

这一下可惹事了,因为赵癞子已是真龙天子之贵,其母自然也非等闲之辈,手中筷子就成金棍了。火炉菩萨立即上天凛告玉皇大帝道:“玉皇大帝呀,不得了了,刚才赵家皇母打了我三百金棍,还说让赵家癞子当十几年皇帝就行了。”

玉皇大帝一听很生气,就封道:“既然如此,就让赵癞子当十九年皇帝好啦,他的子孙就给三百年天下吧。”

果然,赵癞子赵匡胤自陈桥兵变、皇袍加身,正好做了一十九年皇帝,而赵家天下自北宋至南宋正好是三百一十九年,他的子孙正好是三百年的历史。而杨家呢,自宋朝开始,不论哪朝哪代,都是将才辈出。

2、七郎八虎出幽州

话说大宋开国年间,朝中出了一位忠臣和一个奸臣。这个忠臣就是大名鼎鼎的老令公杨继业,那奸臣就是臭名远扬的太师潘仁美。

杨继业本来是保北汉的名将,赵匡胤三下河东,知道杨继业文韬武略、智勇双全,临终时给宋太宗留下遗言:一定要收服杨继业扶保大宋。后来,宋太宗打败北汉国,收服了老令公。谁知这件事使得一个人十分不痛快。谁呢?就是潘仁美。

原来,早在大宋和北汉交战时,潘仁美就被老令公杨继业射了一箭。这一箭之仇,潘仁美一直耿耿于怀。如今要和仇人同朝为臣,他能高兴吗!所以他时时刻刻都在盘算着如何陷害杨继业。

一次,宋王太宗要去五台山降香还愿,杨继业和潘仁美都保驾同行。宋王把五台山各处名胜都看了个遍,听说还有个毒龙洞,非要去看一看。陪驾的和尚再三劝告说:“这条毒龙十分凶猛,去不得!”宋王却不听劝告,执意要去。再加上潘仁美的怂恿,和尚见阻止不住,只好引着他们前往毒龙洞。毒龙一见生人,忽地从洞里窜出,伤人无数,眼见得张牙舞爪要伤宋王,说时迟、那时快,杨继业背后闪出杨七郎,手起剑落,将毒龙斩于宋王面前。宋王见此情景,龙心大悦,当即要封七郎为斩龙大将。可就在这时,从一旁钻出潘仁美,说:“七郎斩的不是毒龙,乃我主真身,莫非杨家有篡位野心,请我主三思。”昏庸的宋王最怕人家谋他的江山,于是又改定将杨家下在代州水牢,等他回去再行发落。

潘仁美见诡计得逞,好不高兴,趁机进谗言道:“听说幽州城的景致天下独一无二,我主何不前往赏花观景。”八千岁一听,连忙上前阻止:“幽州城远在北地,去恐凶多吉少。我主一定要去,可暂免杨家之罪,让他们保驾。”潘仁美急了,说:“有臣保驾,料然无妨。”八千岁硬要杨家保驾,潘仁美坚持潘家保驾。宋王见他们争执不下,便下了一道圣旨:“杨家保进,潘家保出;潘仁美为元帅,杨继业做先行。”

宋王君臣去幽州的消息,早被辽军打探得一清二楚。他们事先设下了埋伏,把宋军围困在幽州城附近的汾阳城。潘仁美一见大事不好,便把圣旨偷改为“潘家保进,杨家保出”。事到如今,杨继业并不计较这些,他一面严密设防,一面寻找机会,设法突围。

辽兵见汾阳城久围不下,想了一条计策,差人送来一封请贴,要宋王进幽州城赴宴,名曰“双龙会”。宋王君臣接到请贴左右为难。去吧,明明是宴无好宴,不去吧,又怕人家说软弱、胆怯。后来,还是杨继业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让大郎假扮宋王前去赴宴,二郎、三郎、四郎、五郎“保驾”,自己和六郎、七郎保着宋王突围。安排已定,假宋王从西门出去赴双龙会,真宋王由杨继业父子三人保驾出东门急速脱离险境。这便是有名的“七郎八虎出幽州”。据说,现在怀仁县金沙滩境内的日中城,就是当年的幽州城。

附记:“杨家将传说”是广泛流传在山西省代县、广灵县、怀仁县等地的记叙北宋抗辽名将杨继业一家祖孙九代及其家眷忠勇报国、抗暴安民的民间文学,具有感人至深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崇高气节。被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遗项目(民间文学类)

3、歇龙石

北岳山脉向东南逶迤而下,在山西东北部形成了五座山峰,五峰拱卫连绵,形成一块方圆五百余里的地方,这便是国内外闻名的五台山。山区以台怀镇为中心,分成台怀、台内、台外三个层次,像三个逐渐扩大的同心圆。

在这个奇妙的同心圆内,布满了一座又一座大小寺院。那披着青松与白杨的冈峦,那映着鲜花与绿草的山泉,那阵阵松涛和悠悠的钟声,那绿茸茸的草地映衬着古庙琉璃瓦上的夕阳,那从山谷吹来的习习凉风使这块小盆地的沟沟洼洼里,到处都有美的色彩与施律,形成一个游览与避暑的胜地。

传说在很早以前,五台山并非现在这般模样,也不叫五台山,而是叫五峰山。气候异常恶劣,冬天滴水成冰,春天飞砂走石,夏天暑热难当,农民们无法种庄稼。在此传教的文殊菩萨,决心要改变这里的气候,他变成一个化缘的和尚到龙王那里去借歇龙石。

文殊菩萨来到东海,见龙宫外面果然有一块大石。未到跟前,已感到一股凉气扑来。文殊菩萨被巡海夜叉领进龙宫见龙王,说明来意。龙王很抱歉地说:“大法师借什么都行,唯独这块歇龙石不能借。因为它是花了几百年工夫从海底打捞上来的,清凉异常,青龙每天工作回来,汗水淋漓,燥热难耐,便在上面歇息养神。你若借去,青龙就没得歇息的地方了。”文殊菩萨无奈,这才说明了自己是五峰山的老和尚前来化缘,为了造福人间,才来求援的。

龙王估量歇龙石重达万斤,一个老和尚无法运走,才放心地答应他。文殊菩萨谢过龙王,来到歇龙石跟前,口念咒语,立即使巨石变成了弹丸。将弹丸塞进袖筒,便施告别礼,飘然而去了。文殊菩萨回到五峰山时,正是烈日当空,久旱不雨,寸草难生的炎夏。当文殊菩萨把歇龙石安放在台南边瓦厂村东北的一条山谷后,五峰山立刻变成一个清凉无比的地方。

于是,这条山谷被命名为清凉谷,在此又建了一座寺院,取名叫清凉寺,五峰山也就叫做清凉山。

就在文殊菩萨取走歇龙石的当天,那些外出的小龙王回来发现歇龙石不在了,怨气冲天,便追到五峰山,四处里找。气急败坏的小龙王,用龙尾把五个峰扫成了平台;用利爪把岩石刨得乱七八糟,至今这些石块还遍布满山,人称“龙翻石”。当然文殊菩萨自有对付它们的办法。

文殊菩萨告诉它们歇龙石在秘魔岩的两座巨大的山岩之中。众龙刚钻进岩窟之中,文殊菩萨一声咒语,两岩合并,仅留得内宽外窄的一道照明裂缝。文殊菩萨命众龙在此好好修行,并说要派弟子来朝拜和供养他们,因此这个秘魔岩窟又叫朝龙洞,也就有了“朝五台山,若不朝拜朝龙洞只算朝拜了半个五台山”的说法。

4、康熙赠龙袍

显通寺大雄宝殿,俗称正殿,是庙里举办盛大佛事活动的场所。此殿占地一亩二分,巍峨宽大,布局紧凑,是五台山罕见的大殿。殿额高悬康熙御笔“真权如应”木匾一块。殿内并列主佛三尊,中间是释迦牟尼佛,东边药师佛,西边阿弥陀佛,佛前有释迦弟子像,两侧是十八罗汉,均是明、清雕塑。佛前的地面十分宽敞,布满了跪垫和经案,经案上又摆满了木鱼、钟、磐、鼓等佛家乐器。除每日晨钟暮鼓诵经外,逢年过节做道场也多在此殿举行。殿内那些佛像、乐器和缭绕的香烟,立即把人们引到了神秘的佛国世界。康熙皇帝赠送龙袍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有一天,康熙帝要到显通寺来,显通寺的方丈和尚得知消息,真是又惊又喜,赶紧召集全寺的和尚,身披袈裟,头顶檀香,手敲佛家乐器,嘴里不停地念南无阿弥陀佛,在山外夹道欢迎,把康熙皇帝接到寺内。方丈和尚陪同康熙皇帝到寺内各处游览,当来到大雄宝殿正值这里将要举行受戒仪式——“烧香疤”。可能是一种好奇心理驱使,康熙也要参加,这使方丈和尚很为难:“受戒时受戒者都是不怕烧的,疼起来也面不改色;可是也有个别的受戒者,在烧香疤时疼得龇牙咧嘴,满面流汗,万一碰上这样的受戒者,吓坏了龙体怎么办?”他猛地一抬头见皇帝脸上有交“桃花运”的气色,便对康熙说:“您不宜参加受戒仪式。”康熙皇帝面有愠色地问:“为啥?”和尚胸有成竹地说:“从您天庭发亮,地阁有光来看,是交桃花运的预兆,走桃花运的最忌参加受戒仪式,否则冲退桃花运……”在皇帝面前忌说不吉利的话,所以方丈和尚不往下说了。

康熙皇帝心里清楚,他这次来五台山,看上了一个姑娘,尽管此时此刻,他连姑娘的名字还不知道,但经方丈和尚这么一说,他认为这是佳言吉语,心里一阵喜欢,当场脱掉龙袍赠给寺院,以示虔诚,并规定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和七月十五这两天,由方丈穿此龙袍代替康熙皇帝进香拜佛。可惜,这件龙袍在一九四八年以后被人盗窃。否则,它将是一件珍贵的文物。

又说,康熙皇帝看中的那个姑娘,名字叫梅枝。康熙这次来五台山,路过营坊街,看上了正在碾米的梅枝姑娘。当年她只有十八岁,长得出众,弯眉大眼,心灵手巧,地上炕下的活件件能干。在营坊街附近几个村提起梅枝姑娘,没有一个不说她是个好姑娘。康熙看中之后,又不好意思明讲,曾信手写了这样一首诗:

骑骏马过皇庄,

遇一女子碾黄粱。

轻起笤慢簸扬,

回首辄步整容妆。

汗流粉面花含露,

坐拂蛾眉柳带霜。

可惜这般风流女,

嫁于谁家田舍郎?

5、大白塔上的铜铃

从前,在今大白塔西北二里许,有个新坊村,村里住着一户人家,家里母子二人相依为命。本村人管他母亲叫郭大娘,年已古稀,家境贫穷,住半间草房,另外还有半间灶屋。

儿子五岁死了父亲,尚无大名,小名叫虎子,是个老实巴交的小伙子,一年四季除了采蘑菇,就是到十里外小煤窑背煤。日子过得十分艰苦,三十出头还没有成家,可是在母亲面前竭尽孝道,供养侍奉,从不怠慢,是本村出名的大孝子。虎子既老实又孝顺,年岁又这么大,为什么还不成亲呢?是不是五官上或生理上有什么缺陷?其实虎子长得很英俊,什么缺陷也没有,只因他家太穷,有谁愿嫁给有上顿没下顿的穷光蛋呢?就这样,年复一年,不知不觉已三十出头了。他母亲为虎子的亲事,愁得常年卧病不起,头发也都愁白了。

有一年,阁院(即今塔院寺)要重修大白塔,四面八方来建塔的人可多啦,有木匠,有石匠,也有泥水匠……由于当时的阁院放不下那么多人,都分散住在老百姓家里。郭大娘家来了一位上年纪的白胡子老头,身背褡裢,手拿一只铜铃,据他自己介绍,他是个翻砂匠,手中的铜铃就是他自己翻砂制造的。郭大娘指着灶屋说:“你要不嫌房子小,就住在灶屋里。”老翻砂匠连说“好!好!”说着郭大娘就帮老翻砂匠搁铺搭床。一天生,两天熟,三天下来,两位老人亲热得就像一对同胞兄妹。老翻砂匠有个怪癖,不论早晨出去或是晚上归来,手不离铜铃,而且还走到哪里摇到哪里,没有多久人们就都认识他了。

一天,老翻砂匠告诉郭大娘,大白塔快修成了。他要先走一步,留下这只铜铃抵住宿钱。郭大娘不理解老翻砂匠的意图,说什么也不要。老翻砂匠不得不说实话了,他告诉郭大娘,这只铜铃日后有人来要,虎子就有娶媳妇的钱了。郭大娘一听,这只铜铃能解决她多年的心病,也就收下了。郭大娘把老翻砂匠送上大路,转瞬间,老翻砂匠走得无影无踪了。

老翻砂匠走后第三天,大白塔的塔顶上面该安装围长二十三米的圆盘了。圆盘上要拴铜铃二百五十二个。这一天是个黄道吉日,远近各村的老百姓都赶来看热闹,六十多米高的空中作业,安装大圆盘该是何等困难啊!不知怎么搞的,到安装时大圆盘上的铜铃少一个,左数右数,十几个人数了二、三十遍,还是少一个,这可把老方丈愁坏了。因为错过了今天安装圆盘的黄道吉日,就不吉祥了,甚至会发生大塔倒塌的灾祸。这时老方丈想起老翻砂匠的那只铜铃,立即派人到郭大娘家里去找老翻砂匠。

“老翻砂匠前天就走了。”郭大娘对来人说:“临走时他把铜铃留下了,说是谁要这只铜铃,谁得拿出盖三间瓦房的钱。”来人说:“只要能用,别说盖三间瓦房,就是盖十间也行啊!”

来人把铜铃拿回工地,往圆盘上一拴,不仅大小一样,就连色调、式样、花纹也相同,恰如用一个模子倒出来的一样,真是天衣无缝。

老方丈望着铜铃,前前后后一琢磨,他认为老翻砂匠非一般人,很有可能是文殊菩萨化身前来帮助孝子成家。当他琢磨到这里,立即令人给郭大娘送去纹银五十两。

郭大娘有生以来从未见过这么多的银子,望着白花花的银子,惊喜交集,万万没有想到一只铜铃竟值这么多的银子,高兴得郭大娘,谢天谢地谢菩萨保佑,也感谢那位白胡子老翻砂匠。没多久,三间瓦房盖起来了,虎子也完了婚,郭大娘沉浸在愉快和幸福之中。

6、芦芽山戴帽,长工睡觉

从前,芦芽山有个放羊娃,父母早年去世,跟着兄嫂生活。哥哥是个窝囊鬼,嫂嫂是个刻薄精。他们只让放羊娃干活,却不管他的吃喝穿戴。可怜的放羊娃,每天在山坡上遭风吹,受日晒,饿了吃山果,渴了喝溪水,困了睡岩洞,闷了就听蚂蚱叫。

同类推荐
  • 雅言与俗语

    雅言与俗语

    我们的语言文字都是传统的馈赠,丧失了文化传统,我们就会“无话可说”。从秦汉到今天,我们有两千多年的汉字文化积累,其中许多聪明才智的展现、悲欢离合的体会,都能丰富我们自身的生命追求。郑培凯是香港著名学者,多年在香港组织学术活动、策划通识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衰承变有深入的认识。在本书中,他从文字、诗词、绘画、昆曲入手,在语言、艺术的细微之处,让读者了解中国的文史传统,旨在唤回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情。内容也许庞杂,但真要追索起来,这本书只有一个不变的主题,即古往今来的“雅言”与“俗语”。如果说文字真的有“雅”“俗”之分,追根结底,也都是仓颉惹的祸。
  • 新时期群众文化研究

    新时期群众文化研究

    群众文化,是指人们除职业外,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是以人民群众活动为主体,以自娱自教为主导,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为目的,以文化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历史现象。
  • 民间风情:三百六十行

    民间风情:三百六十行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是我们再耳熟能详不过的话。社会百业,就是我们俗称的三百六十行。所谓三百六十行的行,最早似乎是指街巷所设的贩卖摊和商店的行列,这点可以在唐人小说文献中得以证明。传统的三百六十行,是我国农耕社会中的各行各业,特别是指人们赖以为生产、生活,即与衣食住行用等紧密相联的手工业、商业的泛称。
  • 流行词语看中国

    流行词语看中国

    本书就是从“流行词语”的巧妙角度,撷取人民群众不断变化的流行词语,忠实记录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在物质生活、意识形态、道德情操、文化时尚变迁与进步的过程,以及与此有关联的背景史料,从各个方面,展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画卷,留下了中国民众真实、具象的集体记忆。
  • 青少年仁义礼智信释读:信

    青少年仁义礼智信释读:信

    “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信者,人言也。言无反覆、诚实不欺,是为信。
热门推荐
  • A Changed Man and Other Tales

    A Changed Man and Other Tal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三言二拍精编(2册)

    三言二拍精编(2册)

    “三言”所收录的作品,无论是宋元旧篇,还是明代新作和冯梦龙拟作,都程度不同地经过冯梦龙增删和润饰。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有对封建官僚丑恶的谴责和对正直官吏德行的赞扬,有对友谊、爱情的歌颂和对背信弃义、负心行为的斥责。更值得注意的,有不少作品描写了市井百姓的生活。“二拍”的有些作品反映了市民生活和他们的思想意识。“二拍”善于组织情节,因此多数篇章有一定的吸引力,语言也较生动。
  • 听雪洗剑录

    听雪洗剑录

    加入天下第一剑派=平步青云+荣华富贵?夜雨发现,根本不是这样的QAQ麻烦越来越多,痛苦更是越来越多。好在,朋友也是越来越多。世道风云变幻,有人举火待东风,有人高处不胜寒。雪落百丈崖,执剑沧海行!
  • 洪荒天子(10)

    洪荒天子(10)

    洪荒中,毒虫遍地,异兽出没,危机无处不在,这便是始前的死亡之地。然而人类以天生的本能存于天地间,而他们之中的强者以神自居,用智慧与力量瓜分洪荒,分别统治着这片危机四伏的土地,从而形成了洪荒万国。而就在这血腥与杀劫之间,一位在蛇腹中、沼泽内、神剑下、陷阱里生存下来的少年,就在这野蛮与文明、毁灭与建设的洪流中崛起。他得到了苍天的眷恋,与神龙之丹融为一体,在广成洞府内开启心灵之门,悟透了天地的玄机,看遍了人世的杀戮争斗,孕育出无穷的智慧和能量,终铸就其不死之身,超越了凡尘的一切,游历于洪荒万国之间,组成“龙之旅”,横扫八荒,一统万国,创下了神州大地的千秋功业。他就是战神轩辕——洪荒天子!
  • 一世盛欢:侯门庶女

    一世盛欢:侯门庶女

    左手掌人过去,右手握人未来。她本想低调做个小小庶女,用用小天赋,混点小钱,过过日子,嫁个相爱相守的夫君就满足了。怎奈天赋被人妒,她一心为他,他却利用完了就随意丢弃!下一世,哪怕知道你是我的命定,我也要逆命而行,不再嫁你!誓言犹响耳畔,再一睁眼便是未嫁时!她重生,不再是从前乖巧任人欺的小庶女主母嫡妹伪善相待,她就抢先一步恶言相向!她是带着外挂重生女主,不是路人甲乙丙!想豢养她在则,也要看有没有那命!对她不利,请献上脑袋!人道,无毒不丈夫。她言,不毒非女子!众生待她不义,休要怪她不仁!
  • 纹苍穹

    纹苍穹

    万物有它的规律,也有它的纹。纹,可以是一切,不仅能纹出力量,更能将苍穹纹出来。林玄,他便是为他关心的人纹,为力量纹,更为自己纹出一片苍穹任他翱翔。
  • 眼川

    眼川

    《眼川》讲述:因为妹妹的病而回到老家的小村庄,像是新的平静生活的开始。为去世的母亲扫墓后,姑姑为了平复兄妹的心情,将他俩带到了那个名叫“眼川”的小溪旁。美丽的景色吸引了他俩,但是异样的视线,却颤抖了哥哥的情绪。原本打算在这样宁静的小村庄里,平静度过父亲不在身边的日子,却发现,一切都不如期望。医院里眼神空洞的少女,眼川旁莫名其妙的请求,让他的疑惑萌芽;即使是最亲的人去世,也不被允许参加的葬礼,将疑惑膨胀;误入的密室,那神秘而恐怖的场所与漠然的袭击者,将他们的疑惑化作恐惧!
  • 花开夫贵

    花开夫贵

    这坑爹的穿越!一来就被当员工福利配给了小厮!逃跑第八次时再次被人抓了回来,谁曾想他居然就是自己未来的夫君!好吧,看他那么呆那么木像块冰山没人疼似的,又有救命之恩,姐姐就暂且容了他!可当她跟着这冰块回了家,立刻傻眼了——蜗居不要紧,啃红薯不要紧,被嫌弃不要紧,最要命的是妯娌欺负,婆婆不喜,唉!没关系,士可忍孰不可忍!某女唯有挽起衣袖,自力更生,化花为宝,搂着自家那笨笨的小冰块,一路花开富贵,步步高升,荣登幸福小鼎峰!
  • 向死而爱

    向死而爱

    这是一位16岁上北大,20几岁考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32岁就取得德国博士学位,却在36岁那年经历人生重大挫折的知识女性,写给当下女性的自励书。这本让我们深受感动、基于真实的“非同寻常之书”,彰显了一位独立女性的巨大力量,她用女性柔弱的双肩,担当起生活的重负,一步一步地艰难前行。它想传达给读者的是:就算命运之舟行进在未知、黑暗、波涛汹涌的大海上,我们也要寻找生命的光亮。
  • 狂夫

    狂夫

    “我不需要你为我负责。”水敛心微微的眯起眼睛,一脸的骄傲。“就算我不为你负责,你也必须为我负责。”他笑得一脸的邪恶。水敛心,殷鹭国元帅府的三小姐,四岁那年,母亲死了,他第一次出现在她的视线里,伸出手:“起来吧!我带你离开!”七岁那年,他抚摸着她,柔声的说道:“心儿,我会永远在你的身边。”那一年,全国人都知道,她水敛心,是他君子颜的妻子。十四岁那年,他对她情意绵绵:“心儿,当我的妻子。”他说:“心儿,我不会让人伤害你的。”可是,却没有想到,这个守护了她整整十四年的守护神,却是伤她最深的那个人。因为最爱,所以伤得最深吗?新婚夜,他狂野一笑着:“水敛心,你注定是我的!”“你卑鄙!”昔日的爱,成为她眼里的痛。“心儿,你的心,只能是我的。”不顾一切的威胁,就算她不愿意,也逃不了他君子颜的手掌心。小月圈子http://m.wkkk.net,呵呵!亲们赏脸的话就进来吧!推荐好友的文文《第二十房男妾》漫沙罗《误惹黑心王爷》敛心《买来的弃妇》青颜《妖帝》诸葛云清《杀神王妃》东走西顾《狂爱》烁梦《千金小混混》七色《朱雀天下》糖糖宝贝《尧天女帝(女尊)无心娇娃《挑战总裁爹地》筱静梦《偷拐小鬼当儿子》梦幻的色彩《三个宝宝一个爹》六月穆水《凤御九龙》懒离婚《三嫁极品夫君》落叶孤单《魅毒》影霜《坏总裁的偷心娇妻》影霜《弑君夺凰》心灵的雨滴本文原名《狂魅相公娇柔妻》因为特殊原因所以改名了亲们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