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1000000006

第6章 历史倒影(5)

跨越历史,审视往事,真让人有点恨铁不成钢的急切。遗憾的是,此时的重耳未经冶炼,连铁也不是,只能算作一块矿石。

骊姬

历史学家,以及后来评价历史的众公,都将骊姬视为祸水,视为祸国殃民的害群之马。更有甚者,喜欢将骊姬比作殷纣王的妃子妲己、周幽王的妃子褒姒。我不这么看待,我以为骊姬是个聪明美貌的佳丽。我绝对没有否认历史的勇气,骊姬的行为确实祸乱了晋国,只是,灾祸的起因却是晋献公生发的。

试想,晋献公要是不打过黄河,打到人家骊戎国去,就在自己的国土上安居乐业,怎么会有骊姬乱国的可能?即使打到了人家的地盘,不要贪色,不要把比自己儿子还要年轻的骊姬、少姬姐妹弄到自己的怀抱,那她们哪里有扰害晋国的机会?

骊姬姐妹正值芳华妙龄,如同春光里的芽叶,需要鲜活的雨露滋润。晋献公早成了秋后的高天,要滴些雨点也难了。露水似乎偶尔还有点,不过,到了叶面芽尖早成了寒霜。晋献公对骊姬姐妹的百般爱怜,只能让她俩备尝晚霜的凌浸。如此,谁愿意让自己的青春就这么化作一潭死水?更何况,晋献公年迈途穷,他一伸腿,一瞪眼,谁来怜恤这遗孀幼子?骊姬活得亦难。

骊姬没有辜负自己的智慧,她将智慧变成了图谋。图谋要让自己和晋献公的儿子奚齐继位当国君。这样,她姐妹俩就有了靠山,就有了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晋国的变乱从骊姬的图谋开始了。历史学家多用异想天开评价这图谋。这便高抬了骊姬。不可否认,骊姬是有点智慧,可是怎么也达不到创造性的领域,充其量也只是些小聪明。小聪明要能屡屡得手,那不是他人无能,就是利用了他人的昏聩。异想天开,则是创造者的大智慧、大思维。骊姬的作为只不过是步人后尘,与创造无缘!

步谁的后尘?还不是晋献公呀!当初晋献公若是循规蹈矩,将重耳立为世子,那很可能骊姬不敢再有非非之想。既然你能下跳棋,跳过重耳,跳过夷吾,立申生为世子,那为什么不能再跳一步,废了申生,立咱俩合欢的爱子奚齐?事成定局,跳不过去!这是朝中的公论。骊姬不信,跳不过去就搬开他,反正要让我的儿子当世子,当国君。回望那段历史,骊姬的确有点执迷不悟,可她不是迷在别处,恰是迷乱在晋献公的后尘里。

世人喜欢顺从前人的成论,以为骊姬是铁定的坏人。但是,当我站在晋国的旧址,凭眺晋文公称霸的壮举,我真有点感谢骊姬,她将青春、将生命化作一座烈焰腾腾的大熔炉,就要冶炼铸造,铸造一把高悬在诸侯头上的利剑了。只是,先投进熔炉的矿石不是重耳,不是夷吾,而是居于世子位置的申生。

申生

第一位经受冶炼的是申生。

他是世子,明摆着占据了骊姬想要爱子奚齐打坐的位置。申生待在宫中主理不少朝政,再不下手,根基更稳就搬不动了。骊姬眼睛一眨,有了点子,她对献公说,曲沃是宗邑祖庙,应该有国主,否则民心难安。献公听了,就将申生打发到了曲沃。是年冬日,宫中祭祀先君,主祭人不再是申生,而是骊姬的爱子奚齐了。朝中大夫觉出了变化,这是取而代之的信号,是在渐变。骊姬还嫌这样的变化太慢,立马加了一把干柴,想让战争的烈焰吞噬了申生。正遇边疆有点磨擦,骊姬连忙进言,让申生率兵去征讨东山赤狄皋落氏。申生不明就里,挺身而出,慷慨进击,一副卫国讨敌的凛然正气。你别说,侵敌还真被这副架势吓破了胆,弃甲丢戈,望风而逃,申生打个胜仗归来了。这可气坏了骊姬,本想借刀杀人,孰料没杀了这小子,却还壮了他的声威,粗了他的腰杆。

骊姬不会就此罢手,看来光加柴薪不一定能把申生烧死,还要吹点风,那火势才会燃旺。她那水灵灵的大眼睛一忽闪,就把申生忽闪到了跟前。备一桌饭菜,举杯把盏,连连为这高歌凯旋的英雄敬酒,敬酒!几杯热酒下肚,几句甜言入耳,申生不醉醺醺,也晕乎乎了。晕乎乎成眠,说不定还会做个无法向世人启齿的美梦。他哪里知道,在他陶醉梦乡时,骊姬捅了他一刀子。她躺在晋献公的怀抱里饮泣不止,献公为她拭去泪水,那泪水却又流了出来。如此五次三番,献公再三追问,才说是申生调戏她。

一股冷风刺透骨髓,献公顿时寒透身心。这可真是个极敏感极敏感的事情,当初自己不就是手口并用才把老父的小妾拥进帷帐的嘛!如今,他和那小妾的小崽竟然要搞自己的小妾了,作孽呀作孽!说不准是谁作孽,晋献公却恨死了这要夺他小妾的申生。

还嫌空口无凭,骊姬要让气恼的献公看个究竟。次日一早,骊姬约申生赏花。花园里姹紫嫣红,蜂蝶纷飞,早来的申生正在观看,忽听背后一声惊叫,回头时是比花朵还鲜艳的后母来了,那蜂呀蝶呀不恋花了,全扑向骊姬那白朴朴的粉面。敢情是蜜蜂要蜇了她?申生慌忙上前,伸手抚袖在骊姬颜脸上舞动。躲在花丛的献公再也看不下去了,蹦跳出来就要打逆子。申生不知所措,仓慌挣脱,溜了出去。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畜生不杀行吗?

偏偏骊姬不让他这么下手,如此杀人,她怎么也逃脱不了干系。她抽泣一番,宽慰献公,一杀申生,这暧昧之事就传了开去,那我们多没脸面呀!献公一听,也是,只好暂且罢手。

放过申生,晋献公怒火难灭,挖空心思要找个茬下手。不用他费心,骊姬已给夫君找好了茬。是日献公打猎回来,见了申生祭祀母亲后送来的美酒和腊肉,拿起食用却被骊姬拦住了。将酒给宫女喝,宫女死了;将肉扔给狗吃,狗倒在地上死了。有毒!晋献公五雷轰顶,好个孽子,竟然要毒杀为父!当即传令斩杀世子,大祸难逃,申生上吊身亡了!

这时候,往酒肉中投毒的骊姬禁不住窃笑了。

夷吾

申生死后,夷吾的状态和重耳一模一样,借用一句套话说,是一条绳子拴了两个蚂蚱。骊姬收拾了申生,矛头马上对准了重耳和夷吾,不搬掉这两块绊脚石奚齐也当不上国君。不过,让骊姬倍感意外的是,清除这两个障碍要比收拾申生容易多了。她只在枕边耳语了一句,重耳和夷吾是申生的同党,晋献公就派兵捉拿这两个东西去了。见势不妙,他俩慌忙跑了,急慌慌的像是丧家之犬。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岁月也就转了几个来回,丧家犬一般的兄弟俩就有了出人头地的机遇。机遇是从国家内乱开始的,内乱的原因是他们的父君晋献公死了。死了便空下了位置,继位之事成了当务之急。其实也不用着急,按照常理将世子扶正不就妥了?申生死后,重耳和夷吾逃了,骊姬的爱子奚齐顺理成章当上了世子。晋献公空出位置,奚齐也顺理成章当上了国君。

只是世界上的事往往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同一个事时常会弄出不同的理来。奚吾继位,顺了骊姬的理,却不顺里克的理。里克是主政大夫,在他眼里骊姬那理是一肚子祸水,她害死世子,捕杀公子,弄得国无宁日,岂能让她的阴谋这么轻易得逞?当初碍于晋献公的脸面,他窝了一肚子火气没处发散,如今,这老东西一伸腿去了,他里克还有什么顾虑?还受什么委屈?果然,他拍案而起,手起刀落,奚齐的人头滚到了一边。

骊姬苦啊,费尽心机导演的一出好戏,还没亮场就成了泡影,更为揪心的是还搭上了爱子的性命,她真该痛哭一场。可是,历史连痛哭的时间也不给她,她要收拾残局,保住国君的位置。强咬着痛苦又怂恿荀息立了妹妹少姬的儿子卓子。卓子即位,骊姬该松口气,哭哭爱子吧!不能!里克一不作,二不休,手臂再度抡起,又一个人头落了地,卓子也见了阎王。这一来,骊姬应该痛痛快快哭一场了吧,奚齐、卓子一起哭,哭她个泪溢汾水千重浪!哪里容得她哭?里克手持血淋淋的利剑撵来了,骊姬的燃眉之急是逃命。看看逃不出去,死也想落个囫囵尸首,纵身一跳,跳进了宫中的湖泊。还没淹死,追兵到了,拉上岸了,活活拖死了。

骊姬蒙难而死的时候,可高兴坏了一个人,谁呀?夷吾。夷吾在梁国得知国内的变故,他没有问骊姬是怎么死的,垂涎的是奚齐、卓子死后空着的那个位置。他要赶快行动,赶快回国,迟缓了很可能让重耳抢了那把椅子!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世上流传的格言,往往是世事的真实写照。果不其然,夷吾捷足先登,打坐宝殿,君临天下,发号施令了。

夷吾发布的头号命令是关于重耳的。重耳是和他同时逃国的患难兄弟,真该救助他了,否!夷吾想的是,只有他有实力和自己抗争,争这还没坐稳的宝座。卧榻之侧,岂容别人鼾声!他传出的命令是:杀。

刺客奔进了狄戎的翟国。重耳已在这里安居了七年,虽然未能乐业,日子过得却也轻闲自在。忽然听说刺客要来了,一阵忙乱,恐怕连鞋带都没系好,就窜了出来。不用说,从人都跑散了。跑出翟国好远,才按定惊魂,归拢从人,长吁短叹着往前走去。

重耳进入了逃国中最为困苦的时期。

夷吾变成了晋惠公,享受着先父一样的荣华富贵。

狐偃

狐偃是重耳的舅舅。

当初晋献公要捕杀重耳,就是狐偃闻知赶忙跑去通风报信的。重耳无奈逃国,他也成了患难中的一位从人。从人不是一位,有赵衰、有壶叔,还有那位以刮股奉君而名扬千秋的介子推。偏偏一说起从人,我想起的首先是狐偃,他成了从人的化身。那是因为在紧要关头,他总是用智慧扭转危局。

那一天,他们一行在卫国吃了闭门羹,时已过午,粒米未进,人人饿得前胸贴后背。猛抬头,见田边有棵大树,几个农夫正在树荫里吃饭。一见饭食,他们便垂涎三尺,哪个也拔不动腿了,连忙上前好言讨要。农人不给,这也情有可原,人家糊口的饭食也是有限的,不该的是那个光下巴的后生,竟然捡个土块抛掷过来戏谑说:

“吃饭?哪有你们的,吃土去吧!”

重耳大怒,堂堂晋国公子哪里吃过这般苦,受过这般辱,真是落架的凤凰不如鸡。他捞起一根木棍,就要拼个死活。后生也霍然站起,扔了手中的袄褂,准备拼命。狐偃一把拉住重耳,劝说:

“息怒,息怒。此乃吉兆,得饭易,得土难,土是国家之基,这是上天要送我们江山社稷的先兆,应该拜谢才是。”

一番话说得重耳转怒为喜,连忙跪下,拜谢天地。接着,勒一勒腰带,继续赶路。

无辜加之而不怒,狐偃要把重耳引向了这样的境界。

狐偃无时无刻不在塑造重耳,即使在归国为君的途中也没忘了捶打他。这一天渡过黄河东归,众人都上船坐好了,壶叔还忙个不停。他不停,船就不能开。重耳见他正忙着搬那些破衣褴衫,制止说:

“今日吾入晋为君,玉食一方,金玉满堂,哪里还用得上这残敝之物?抛下河去算啦!”

你瞧,眼看就要归国为君了,重耳还没完全成熟,这必然潜在祸害。这可怎么办?别人尚无办法,就听狐偃泣声响起,而且,转身就要下船。重耳连忙拦住,问其原因。狐偃说:

“褴褛衣衫,破席残盘,虽然不值几个钱,却助公子渡过苦难。今公子尚未富贵便随意弃掷,犹如抛扔吾等从人呀!”

重耳猛然醒悟,赶紧道歉,命壶叔收存旧物,珍藏保护。乃至归国为君,也没敢怠慢和他共赴患难的从人。

齐桓公

在打磨重耳成为利刃中,齐桓公起了非常复杂的作用。

首先是给了重耳归国为君的底气,应该说这是重耳逃国以来最重要的收获。之前,由于他的母亲是犬戎女,他总有些矮人一头的感觉。当然也就缺乏那种指点天下的气度。逃到齐国,齐桓公收留了他,还给他很高的礼遇,这对他来说简直是三生有幸。此时的齐桓公不仅是个国君,而且是驱使各个诸侯国的霸主。让重耳挺直腰杆的是这位霸主和他的出身不无相似,不是宫室夫人所生,而是身份低下的莒女之子。莒女之子可以继位当国君,可以纵横天下当霸主,自己为什么不能归国主政呢!

这就是齐桓公留给重耳的感悟,如同浇铸剑时掺进了钢水,从骨子里硬朗起来了。可惜,接下来的事让重耳晕晕乎乎,昏昏迷迷,不知来龙,也不知去脉。事情的起因固然在于齐桓公,可是真无法怪罪他老人家。他老人家算是个菩萨心肠,见重耳远道而来,没带妻室,明白仅让他穿好、吃好、玩好不算好,还要让他晚上睡得好。经过一番筛选,选出一位花容月貌的宗室女许配给了他。重耳见了美女,止不住热血沸腾,沸腾来,沸腾去,早把归国的大事放到了九霄云外。从此,白天与美女耳鬓厮磨,夜晚与美女颠鸾倒凤,好长时间狐偃、赵衰这些从人都见不上面了。大势不好,赵衰这样感叹,狐偃也这样感叹,他们合计非把他弄出这消魂园不可!

所幸那美女颇明世事,赵衰、狐偃说明大计,她应承配合。秋夜爽洁,皓月当空,美女与重耳把盏同饮。如此良辰美景,哪有不饮的道理?饮就饮个痛痛快快,痛快来,痛快去,重耳醺醺然不省人事了。睁开眼睛,红日喷簿,四野高阔,居然安卧在辚辚的马车当中。他们一行已走出了齐国。

重耳醒来了,暴怒了,甚而将手中的钢戟投向了那个鬼点子最多的舅舅狐偃。然而怒火烧过,十分愧疚,若不是这般挣脱那萎靡的梦乡,归国复兴怕是没有一点儿指望了。

他对狐偃、对赵衰、对从人们充满了感激。

秦穆公

在对待重耳上,秦穆公是个双重角色。不容诋毁,重耳能够归国为君,他是第一位功勋。然而,在建立勋业前,他赐予重耳的是灾难。那个一登基就派兵追杀重耳的夷吾也是他送回晋国的。

秦穆公给重耳缔造了苦难,给自己培植了苦果。

在护送夷吾归国之前,他曾打过重耳的主意。所以没有送重耳回去,那完全出于他的小心眼。重耳和夷吾比较,大夫们都说重耳忠厚老实,也有能力,是个当国君的好料。这么一说,秦穆公就把目光锁定在夷吾身上了。决不能为邻国弄个能力强的国君,他们强大了,那咱还有好果子吃?夷吾不如重耳,那就选定夷吾。何况,人家夷吾还挺仁义,没有继位已答应将晋国黄河西岸的五座城池献给秦国呢!

秦穆公高高兴兴等来了个扫兴。夷吾上台后的第一件事是追杀重耳,第二件事就是告诉秦国,我想给你城市,怎奈大夫们都不同意。不论话语说得多么婉转动听,意思却很明朗,许诺不算了。秦穆公就这么被自己扶上去的夷吾玩了一把,他真想找个茬狠狠惩罚一下这个忘恩负义的小人。秦穆公还未找到茬口,上天就给了晋惠公个颜色。百日无雨,庄稼干枯,子民饥饿,眼看国将危亡,晋惠公没招了。一咬牙,一横心,居然厚着脸皮向秦国借粮。公当说,秦穆公这人还算厚道,国中大夫没有一个人同意借给晋国粮食,他却苦口婆心地劝说,晋惠公不是东西,可我们不借给粮食,饿不着这个东西,饿坏的是百姓子民。我们咋能见百姓性命危机而不救?碍于秦穆公的面子,大家同意了,运粮装船,救了晋国的燃眉之灾。

同类推荐
  • 汉语诗歌的节奏

    汉语诗歌的节奏

    本书系统研究了汉语诗歌的节奏问题,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在分析、评价几种汉语诗歌节奏论的基础上,指出汉语诗歌节奏是 “音节—顿歇”节奏,而且这种节奏有其特殊的语音学根据和构成机制。中编论述《诗经》、《楚辞》、五七言诗和词曲的节奏形式(包括节奏单位、句式或行式、节式、体式和节奏调子)的构成规律和特点,着重从音顿节奏的观点探索某些节奏形式的起源等疑难问题。下编在分析和评价具有代表性的现代新诗节奏形式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论述格律体新诗节奏形式和自由体新诗节奏形式的构成规律和特点,着重论述两种新诗体的建行原则及其根据。中编和下编还论述汉语诗歌韵的独特的节奏作用,以及这种韵与音顿节奏的关系。
  • 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

    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

    《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是闻一多散文与诗歌精选集,收录了部编教材名作《最后一次讲演》等闻一多先生最为世人称道的经典诗歌及散文作品。本书文前由特级教师高江海对闻一多作品做深入导读,文中辅以注释、旁批,紧贴教材考点,点拨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文末“积累与拓展”从写作手法、主题思想、时代背景、迁移比较阅读等方面,对选文做全方位阐释、引导、拓展,由浅入深、先易后难地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吃透部编名作,提升学生的阅读及写作能力。
  • 院墙

    院墙

    吴佳骏是当代散文新俊,本精品集以幽微的洞察、冷静的笔调,叙写了生活卑微者的血泪与悲歌,写到了人的局限与可十白。这里,没有田园的牧歌,没有抽象的抒情,只有实实在在的苦难与困境,其中充满宗教情怀的思索,以及颇具深度和诗意的人性开掘。让人看到在生存的磨难和耻辱面前,如何有尊严地活着。同时,书中还充满了作者对物性的体悟,对于人之外的动物和生物的体恤与深情,这是中国作家最为缺乏的。这反映了作家的天地情怀,一种“天容地载”的担当与超越性意向。
  • 开着坦克去唐朝

    开着坦克去唐朝

    品质是人的立身之本,是通向成功的第一阶梯。有一些品质尤其重要,直接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走向和事业成就的高低。长中的青少年要想在未来获得杰出成就,必先锤炼出优秀的品质! 希望本书能够为青少年塑造优秀品质、成就卓越人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 心灵甘泉:沙与沫

    心灵甘泉:沙与沫

    沙与沫是一本关于生命、艺术、爱情、人性的格言书,值得反复品读。除了哲理以外,诗集还富于音韵之美,宛如天籁,传达出生命的爱和真谛,让那些困顿彷徨的人们,都能得到慰藉和鼓舞!诗文超越了时空、国界的限制,字句中蕴含深刻的哲理,体现了人类共同的情感,满足了不同心灵的不同需求。
热门推荐
  • 王子与贫儿(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王子与贫儿(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天狱荒神

    天狱荒神

    纵使重生,回到过去,也难以改变,早已被安排的命运;“一道封魔印,你困我身躯,封我灵魂,让我与挚爱分离,相爱相杀。太初古皇,终有一天,我会化为人魔,冲出这天狱囚笼!”这是一个人魔自我救赎的传奇,只为成为这天狱的唯一荒神!
  • 鬼妃凰后

    鬼妃凰后

    一朝天子一朝臣,女圣上身子不济,太子殿下摄政,清理外戚,东宫里风卷云涌。相府嫁女,却闹出了谢府七爷八爷两位公子的风流债。前世缘,鬼界续,且看黑白无常二公子的追妻攻略。
  • 女配病毒

    女配病毒

    某年某月某日,兰蓝打开电脑准备开个新坑。但是!电脑小说都遭病毒了,这个病毒叫做“女配”!竟然会把女主吞噬,然后改变小说,最后自己辛辛苦苦码的小说全部崩盘!那可是好多万字的小说呀!下个专杀“女配”的“作者修复系统”,然后……果然是要作者亲自动手修复吗?兰蓝决定要灭灭女配的威风,力挺女主!灭杀女配!小人不被炮灰,好人统统死光?!女配,尼玛够了!
  • 战族传说(5)

    战族传说(5)

    洪荒岁月,涿鹿一战,战神蚩尤虽亡,却留下不灭魔志,战族子民重承魔志,隐匿于武林之外,成为超越武林的隐世武门,只待五星逆行之时乘时而作,东山再起。岁星、荧惑、填星、太白、辰星五星逆行之日终至,千古战意随着时光的轮回而再现武林,一位神的传人,一位魔的后人,在经过无数次武林纷争后慢慢崛起江湖,而世间的种种魔缘机遇终究将两人铸成了左右武林的盖世高手。
  • 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数学专著,是算经十书中最重要的一种。该书内容十分丰富,系统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同时,《九章算术》在数学上还有其独到的成就,不仅最早提到分数问题,也首先记录了盈不足等问题。
  • 杀手神医腹黑三小姐

    杀手神医腹黑三小姐

    凤凌萱怎么也没想到当下最流行的魂穿异世界竟然发生在她的身上。没有渣爹毒母,又没有白莲花姐妹,更没有废材丑女这一梗,直接开始单刷这世界啊。带着重重疑惑开始了逆袭之路,一手银针一块面具,看她如何在双重身份下玩转众人,当疑惑慢慢揭开,原来这早是命中注定的事。
  • 爱妃不要逃

    爱妃不要逃

    古画、血玉镯、姻缘果,冥冥之中的天意,前世今生未了的情缘……一幅古画,莫名其妙地将她带到一个陌生的时代,神秘老人的告戒,谁,才是与她订下今生的血玉镯主人?三个同样优秀的男子,她,该如何抉择?东望国烈王爷南宫烈,一个盛传好男色的王爷碰上了她,那个小小的姻缘果,真的可以给他带来一段良缘?南临国溯王爷云溯,误打误撞抓了她,也抓来了他一生的麻烦。失散多年的哥哥独孤继,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人,真的是他的不幸吗?当一切真相大白“她”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前世之缘,能否再续?
  • 春答

    春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黄河边墙(之一)

    黄河边墙(之一)

    《黄河边墙》是山西文学院第四届签约作家岳占东的签约作品。从2005年开始,作者就先后深入明长城所在的北京、内蒙、河北、陕西、山西等地的十几个县(旗),考察走访了多处明长城遗址,了解和掌握了明长城野外第一手原始资料。又对大量有关的图书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在此基础上,重点以山西偏关县老牛湾到河曲县石梯子全长140里的黄河边墙为线索,对明朝276年修筑长城的历史和形成的边塞文化做了考察和细化,构建了由“营堡”写长城,由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凸显历史背景,由作者感受抒写边塞文化的创作框架。经过两年多的创作,《黄河边墙》得以完成,本刊从这期开始选载,以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