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4200000012

第12章 村貌(5)

(一)1977年以前为初级阶段,建房均在空白地基上。其特点是双扇门、方块窗、平脊、出山、有过木,间口、入深、起架不等,普遍质量不高,但都宽敞明亮。解放初期为单干,善经营者富裕较快,居住条件得到改善,不善经营者,或遇有天灾人祸者则又陷困境,居住条件差,多户一院,拥挤不堪。合作化后,强调集体经济,私人发展受到限制,集体家底厚了,私人家底薄了。但社会秩序良好,人们的思想好,风格高。建房时地基不要钱,因陋就简,互相帮忙,花钱不多。条件差的墙根低、起架低、墙扛檩、土打墙、无大梁、木料多为山木、瓦顶、泥顶间而有之,有的内无顶棚。条件较好的则墙根高、起架高、有砖腿、土坯墙、上有板瓦、下有顶棚、木料好、有大梁,式样美观。

(二)1978年至1983年为第二阶段,地基占用耕地,其特点是标准较高,有统一要求。以1980年春天集上建的小东关为例,此处共有19家,根据人口多少分三间和五间两类,其中三间的12家,地基宽三丈六,长五丈;五间的七家,地基五丈见方。不管几间,主房建筑都有统一标准:入深满外一丈三、起架一丈二尺五、加五的坡度、封山、起脊。外观高低一样,成排成行,规则有序,分两巷六胡同。

从门窗上看,五间的等分三室,三间的等分二室,每室一门二窗,大小各一。门为单扇,框高七尺,上有亮窗,搭玻璃三块。窗框与门框等高,大窗宽高均为四尺,分四扇,下扇横搭钉死,装玻璃四块,上面竖搭三扇,中为死扇,旁扇为门,每扇玻璃三块。小窗宽二尺七,高四尺,分三扇,下为横扇,钉死,上是竖扇为门,每扇玻璃均为三块。窗框之上均竖插数根防盗铁棍。有的在玻璃框上还装有拐子花纹,十分美观。

山墙、后墙较厚,山墙各做被子窑一个,后墙每室有碗窑两个,上与门窗等高。每间都有砖腿子,中间用土垒起,外以砖包,每隔几层都以丁砖与土坯咬在一起。前墙是24砖墙。门、窗、窑上均以钢筋水泥砖代替过木,结实美观。

顶为人字架大梁,每间檩条五根,椽30根或34根,椽上编笆瓦瓦,瓦有滴水和盖有筒瓦猫头的边三沟。花脊两端安有龙头。

室内有二桴,桴上有棚檩五道,上用山条编笆,笆的上下均要抹泥,泥干后,与墙壁一起用白灰灰平。门窗漆军绿,桴、檩漆朱红,光线明亮,色泽协调,配以中式家具,居住十分舒适。

(三)1983年至今为第三阶段,地基占用饲养处地基和耕地面积。其特点是无统一要求,各显神通,式样多,质量高。门楼普遍宽大,上贴瓷砖;主房入深深、起架高,砖墙上有圈梁、无窑洞,室为套间,形式有砖木结构式瓦房、钢筋水泥式平房、下平上瓦式楼房、现代化的二层洋楼和用现代材料建造的仿古院落。

三中全会后,实行了承包责任制,生产力得到解放,少数人先富了起来。在他们的带动下,养鸡的、喂猪的、建棚的、办厂的、经商的、耍车的与日俱增,竞相发展,使广大群众的钱包鼓了起来,于是建房互相攀比,标准越来越高。如今儿婚女嫁,新房一家比一家阔气,上有节能花灯,下有防滑地板,一律新式家具,冰箱空调应有尽有,虽为农村,胜过城市。

1990年代,经商的里跃廷在西门外率先建起二层小洋楼,接着耍车的张从德在焦厂南面建起了下为现浇平房,上为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2007年至2008年,梁合水又在他家房基上用现代材料建起了一座仿古院落。他说:我家的房子是被日本鬼子烧的,今天用现代材料仿古重建,使其再也无法烧毁,永作纪念。”其房椽、檩、柱、梁皆以钢筋水泥造成,铝合金门窗,无一块木料。墙壁青砖磨面,白灰勾缝,屋顶挑檐筒瓦,雕梁画栋,古朴典雅,极富创意。

三、基本建设或公益事业

在生活设施方面主要解决了吃水、吃面、走路、娱乐四方面的问题。

西中黄村井深二十余丈,全靠人工绞水,其艰难可想而知。1970年代末,随着深井的出现,村内水位下降,吃水日趋困难。为此,大队决定钻深井、建水池、接大电、安水泵,提水入池,人们在池中担水,省工方便,结束了人工绞水的历史。当时在一队打一深井,在全村建水池七个。随着时间的推移,旧的设施陈旧了,一遇风雨天气,泥沙杂物入池,使清水变浊,很不卫生。更有不测的是,不时断电,机停池干,人们又为吃水犯愁。1991年在扶贫工作队的支持下,建200立方水塔一座。之后,两委决定安装自来水,彻底解决人们的吃水问题。费用靠募捐解决:水管、龙头,每户交95元;挖槽、用工由各户自理;电费、维修、管理费用靠收水费解决。决定公布后,村民积极响应,一些富裕户和在外工作人员大力支持,慷慨解囊,很快捐款7960元。1993年3月18日,开始挖沟埋管,干部群众同甘共苦,齐心协力,奋战月余,大功告成,从此吃上了干净的自来水。

1968年,大队副业股购置了碾米机和小钢磨,结束了碾子碾米,碨子碨面的历史。三中全会后,碾米机和小钢磨由私人承包。1990年王兴彦购置了大型面粉机,在东门外开了一个规模很大的面粉厂,因面粉厂的面好,换面又合算,于是淘汰了小钢磨。人们开始以粮换面,有的户干脆把粮一次送去,折成面粉存起,啥时吃啥时取,十分方便。由于他善于经营,不仅解决了附近各村群众的换面问题,而且远销襄汾、乡宁县城的门店和有关厂矿。

自古以来刮风扑土、下雨泥泞是人们十分讨厌的两件事。为了彻底治理这两件讨厌的事,1998年党总支和村委会决定用三至五年的时间硬化全村路面,完成南门外大路铺油的任务。此举得到全村群众的热烈响应和在外工作人员的大力支持。大队干部四处奔波募筹资金,全体村民积极投工投料,在外工作人员踊跃捐款捐物,仅用两年多的时间就完成了主街打水泥路面700米和南北门外铺油2300米的任务。接着采取以巷为主,选出代表,组织村民硬化所有巷道,大队补贴水泥,群众负担用工、石料的办法,仅用两年多的时间就完成了硬化全村路面的任务。

2005年在全县开展“五化”工程建设时,由于本村已提前完成了“硬化”任务,只在路旁和公共场所搞了绿化、美化、亮化和净化。把学校的操场建成了村民活动的休闲广场,栽了花草树木,安了活动器材,装了假山、栏杆,使村民有了休闲娱乐场所。于此同时,还建了老年人活动室,为开展文化活动创造了条件。

如今南门外的路已成林荫大道,宽阔平坦的油路旁,白杨成行,葳蕤茂盛,树冠将要合拢,行人一天到晚可以免晒太阳。城壕推平后栽有洋槐、翠柏,商业街旁栽有吊柳、青松,休闲广场上草绿花红。身处此境,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为此,2008年中共临汾市委宣传部讲师团曾到村宣讲,同时颁发了“形势政策教育示范基地”的牌匾,环境卫生工作被镇政府树为典型。

附录二:西中黄街路铺修碑记

公元一九九八年,正值改革开放带来国运昌盛社会安定,百业兴隆、民殷物丰之际,村党总支和村委会审时度势,顺应民意,作出硬化村里主街道和村南门外大路铺油的决定。此举得到人们的热烈响应。村干部四处奔波募筹资金,全体村民争先恐后投工投料,在外工作人员无私奉献捐款捐物。自一九九八年至今水泥硬化村主街七百米,一九九九年南北门外大路二千二百米全部铺成柏油路,两项工程共动土七千四百立方米,村民义务拉运砂石五千二百立方米,总投入资金五十五万多元。工程进行中,党总支书记张来水和支部村委一班人带领村民群策群力,夏不畏暑,冬不怕寒,甚至有时不分昼夜通宵达旦,确保了工程的高标准高质量。今日村主街一改雨天泥泞的面貌,极大的方便了村民通行。更令人赞叹的是村南门外柏油大路给全村带来无限商机,大路旁的养殖场、蔬菜棚瓜果园、修理厂如雨后春笋,生意兴旺,引得各方商户纷至沓来,络绎不绝,农贸市场交易红火,发展茁壮,一派欣欣向荣啊!村街大路犹如琴弦,西中黄人正用他奏出一曲。

(第三节)名与街巷

一、村名溯源

早在四千多年前,中原地区发生过大水灾,黄河流域的平原一片汪洋,山区成了千岛湖。就以原太平县而言,西边乡宁县境的洪水从豁都峪、三官峪口溢出,经太平县境流入汾河,形成黄河的两条故支道。因豁都峪偏北,称北河,三官峪靠南称南河。

为了治理洪水,尧王派夏后氏的鲧治水,他用堵的方式,对高原治水曾起了一定作用,但对治理平原洪水却一筹莫展。他固执己见,坚持“水来土挡”的老办法,结果劳民伤财,洪水越治越大,终被尧殛于崇山,故襄汾的崇山又称崇鲧山。舜继尧后又命鲧的儿子禹继承父业,继续治理洪水。禹总结了父亲失败的原因,采用“疏导为主兼以堵挡”的方法。他先探明水的深浅,查清各方地势,从渤海湾下手,沿山东、河南、河北,挖渠至山、陕之间,将大片洪水引入渤海。这便是今日黄河的故道。接着又凿开龙门,使吕梁山南端石楼、大宁、乡宁、吉县一带的“千岛湖”水奔腾南下,流入黄河故道。从此,三官峪、豁都峪干涸,变成了涧滩。在三官峪涧滩南边形成了一个隆起的黄土墩,人们开始在这里开荒种地,落户建村,繁衍生息。村名沿用地名,叫“黄墩”。随着时间的推移,村子不断扩大,人口越来越多,为了耕作方便,遂在村的东北方向迁有住户,又在村的东南移住人家。这两处的住户不断增加,形成了两个自然村,于是各立其名,靠北的叫北黄墩,靠南的叫南黄墩,原来的黄墩改称西黄墩。这三个村庄就像三个孪生兄弟,在后来划分行政区时总是划在一起,而且作为老大的西黄墩总是处于领导位置。从明代的里,民国的编村,到解放后的乡、管理区,西中黄都是领导机构所在地。村名的更改也同时进行,总有一个黄字连在一起。大约在明代的嘉靖之前,人们不想再以地名作村名,于是改成“西黄村”①,后于明末又改成“西黄庄”②。此说知道的人很少,因为时隔不久,遭了大的水灾,村庄变成了黄色汪洋。灾后,重建家园时,人们垫高地基,用石头高砌墙根,并在中心街道的院门、巷门都备有插板和板槽,以备防洪。之后,洪水进村,只是进北门出南门,像一条黄色绸带从中心街道通过,两旁院落安然无恙。于是“西黄庄”改为“西中黄”。

太平县志光绪版有“张尔恕,字绍鲁,号忠宇,世为太平之西黄庄人”的记载。我怕有误,连查四个版本志书,皆有此说,足见此名确曾用过。康熙元年(1662年)太平县遭受水灾,志称“秋八月淫雨,墙屋坍塌,或借祠庙以居”。改村名可能就是这年。因为张尔恕是万历十年(1582年)的举人,77岁去世。按20岁中举计,下世时已到崇德四年(1639年)。从1639年写传,到康熙癸丑年(1674年)县志出版,经过35年,其间,只有康熙元年(1662年)有过大的水灾。康熙版县志中,三个中黄名称的出现皆在此时,证明改村名很可能是1662年的事。

明代大书法家董其昌曾为西中黄写了二尺见方的三个大字“古中黄”,村人刻在三块竖形木匾上,悬挂在北门楼厦檐下,直到解放时还在,后被遗失。“古中黄”并非村名,而是一种美称,说它是“中黄里”中最古老的一村。

从树轮可知树的年龄,从地壳地貌可算出建村时间。

古往今来,建村盖房都要选择地势高、排水利的地方。西中黄村为什么会比四周田野低了许多呢?这是因为地处洪灌区,由泥沙淤积所致。村内地面也在增高,因为盖房要垫土,洪水进村要沉淀,只是较村外增高得慢罢了。

从崇祯三年(1630年)建城,至今已378年,城外加高将近二尺,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1年)建庙,至今已有407年,庙周加高二尺余。按此计算,每千年可加高五尺多。那么从建村到现在增高了多少呢?从北门和西门看,田野要比村内高一丈八九;从城里院底下发现的古地基和院北巷内发现的青石路面看,村内增高大约五尺。地下地上相加可以看出原村址要比现在的田野低了两丈三四。由此可以断定,建村在四千年前的夏朝之初。

古与不古是相对而言的,是与北中黄和南中黄相比较显得更为古老。从地势看,北中黄内外相差一丈左右,南中黄更次之。说明此二村建村较晚是不容质辩的。当然也不能以此数计算它们的建村时间,因为它们地处下游,淤积较慢。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结论:(一)西中黄曾用过黄墩、西黄墩、西黄村、西黄庄和西中黄五个名称;(二)西中黄建村时间可推到四千年前的夏朝之初;(三)西中黄建村早于南北中黄,故有“古中黄”之称。

注:①三宫峪紫云洞有嘉靖年间石碑,上有“西黄村张文亮麦一斗、木一根”的记载;北门外关帝庙石碑有“太平之西黄村耆硕……”的记载。

②见《襄陵新志太平县志合刊》第四集786页。

二、街巷名称的形成

历史上西中黄村有过两次大的扩村,一是崇祯三年,二是1979年。原来的村址北起玉皇阁(北门坡下),南至火神庙(泊池北);西起西门巷的西楼(安荣院南),东至小东门(休闲广场之北)。第一次扩村扩至现在的城墙,把村子划方,两界中间的地谁占谁纳粮,直至解放后才废止。从此至1979年之后村内建房多在东半村的空地上批;集上建房在各户的园子里和麦场上批。

自古以来建村都有一定的规划,院子成排,排中留巷,巷外有街道。然而街与巷的名称并非一开始就有,而是在长期实践中逐渐被人们认定的,即约定俗成。这些名称多以方位、形状和住户的姓氏、人名、字号、品行等命名。南巷、中巷、北巷即是按方位命名;弯子巷是以形状命名;张徽酉巷是以人名命名;司家巷是以姓氏命名;二货巷、北当铺巷是以字号命名;仁义巷是以品行命名。

古老的街巷均已有名,新建的街巷名称正在形成。现已形成的有四路、四道、七街、一关、十九巷。

四路是环城南路、环城西路、环城北路、环城东路。

四道是村内的大官道、小官道和集上的南道、尉村道。

七街是西门外的南北路称西大街;西南角从梁水旺院至南城外的永成院称西南大街;东北角从全喜院至平利院称东北大街;东南角的天顺院至军辉院称东南大街;从大官道至东门称集贸大街;大官道又称中大街;北门外至春秋楼,有条较宽的路,因以前在此逢集,人们习惯称作集上,现又称集上大街。

“官”虽不是街巷的名称,但已成为村里公认的一个地方,叫做小东关。因为它在集上的东边,虽属集上,但似独立成方,建成后王世元说:这成了集上的小东关了。”于是此名传开,并得到公认。

十九巷是:大官道西有七条,即仁义巷、南斗巷、古中巷(又叫西门巷)、当铺巷(又叫城里后巷)、司家巷、北当铺巷和张徽酉巷;大官道东有六条,即南巷、小官道口巷、馍铺东巷、二货巷、古牌楼巷、弯子巷;村东有两条,即张启瑞院至集贸街的小官道又称小官道巷,现在的东北大街和东南大街以前也称院东汧巷;集上有四条,即南巷、中巷、小北巷和北巷。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街巷名称将会不断形成,旧的名称有的也会得到更改。

同类推荐
  • 云游:徐志摩作品精选

    云游:徐志摩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留学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留学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本套丛书《民国大学与大师》,以详实而生动的史料、全面而独到的视角,邀你一起走进晚清与民国时期国学与科学大师们富有个性、既伟大又平凡、传奇而精彩的世界,包括他们的上学、留学、教书、长校……其内容丰富,情节曲折,语言通俗,可读性强。丛书分为名家上学记、名家留学记、大师讲书记、大学校长记4卷。由青年学者朔之北、青年作家许毕基等人撰稿。
  • 秦淮水骨

    秦淮水骨

    《秦淮水骨》精选作者叶灵在各个文学期刊发表的散文。作者喜欢文化和历史,在行走中感受思考,她站在文化与人性的角度,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感触历史与文化,以独特的视角感受其所散发的人性光辉与文化精髓。作者凭借一定的文史学养功底,以及对现实历史文化的独特理解,寻求一种面向社会、人生的意蕴深度,使得散文得到了深度的开掘。作者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所呈现的历史文化图景,不但诠释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也拓展了当代女性知性散文创作的领域与途径。叶灵的散文有“大气象”,也有“小姿态”。“小姿态”作品充满灵动与活泼,意境优美,隽永清新。
  • 现代散文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系列)

    现代散文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系列)

    本书收录了多篇现代散文,并且由专家、名家为你解析、引导你鉴赏每一篇散文。这些散文的作者有:鲁迅、郭沫若、许地山、张恨水、林语堂、徐志摩、老舍、冰心、闻一多、沈从文、林徽音、余光中、何其芳等等等等。
  • 唐诗鉴赏(传世经典鉴赏丛书)

    唐诗鉴赏(传世经典鉴赏丛书)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身无彩风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
热门推荐
  • 满级才下山

    满级才下山

    大千世界,万族林立,有圣人传道天下,有仙人遨游世间,有帝王统治一域,强者只手遮天,弱者宛如蝼蚁,有一修行圣地,众修士所向往,其名曰:神州。
  • 三毛:选择一种姿态,活成无可取代

    三毛:选择一种姿态,活成无可取代

    本书讲述三毛被守护和独立的两段人生。作者没有将三毛当作一个传奇的女性,她像大部分人一样,想要看不同的风景、爱刚刚好的那个人,是人生选择和生活态度成就了她的传奇和无可取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三毛的作品,不如直接读她的一生。
  • 自己就是最好的投资顾问

    自己就是最好的投资顾问

    本书内容通俗易懂,以专家顾问、参谋助手的身份,为您的投资提供有价值的思路方法和参考建议,所推荐的方法不仅科学实用、切实可行,而且还很贴近生活。
  • 我爱足球之信仰力量

    我爱足球之信仰力量

    足球是世界第一运动,承载着无数人的梦想!农村少年木紫枫和他的小伙伴们,怀着对足球的挚爱与信仰,在绿茵场上,他们向着心的方向出发,为胜利而战;在学业上,他们一起互帮互助,进入理想的象牙塔;在事业上,他们怀着进取之心不断超越;在人生的道路上,他们怀着对生活最热忱的爱,一起创造崭新的历史!主人公机缘巧合,获得黄老传承;从一个家徒四壁的山村少年,踏上人生一个个崭新的阶梯;在全国大学生足球联赛展露才华;带领西北狼冲入中超联赛、夺得首冠;在意大利翡冷翠,创造传奇之路,成长为国际巨星;梦圆伯纳乌,创造足坛神话;带领国足勇夺2022大力神杯,傲立世界巅峰!亲情,友情,爱情,家庭,事业,一切都可以尽善尽美!
  • 历史盲必读的历史小故事:讲给孩子的春秋战国历史

    历史盲必读的历史小故事:讲给孩子的春秋战国历史

    本书将卷帙浩繁的历史典籍浓缩为小故事,向读者娓娓道来,趣味性极强,它不仅让大人们在阅读中受到历史的启发,也可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出无穷的想象力!
  • 重生未来的生活

    重生未来的生活

    这是第3次穿越了,从末世到古代现在是未来每次穿越灵魂都会受到虫洞挤压撕扯,我的灵魂来到这个世界时已经快消散了,幸好这个世界是未来世界有很多药剂,小命是保住了可是花了20年了才勉强能活。所以穿越是要付出代价的。这是一个穿越女在未来平淡又努力的去适应和融入这个世界生活。(本书纯属虚构请误模仿深究!)
  • 深牢大狱

    深牢大狱

    延续了海岩以往小说畅销的所有元素,塑造了一个在苦难的历练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在这本书中,残酷的现实与美丽的向往、丑恶的犯罪与绝美的爱情依然相伴相生,小说中三个女性对爱情绝然不同的态度令人扼腕叹息——爱,毁灭着爱;爱,也创造着爱…… 海岩最新力作,“我要讲的这段生活,是关于一个人的命运,命运无常啊!是适于年轻人的爱情,年轻的爱情总是美丽多姿!没有爱情的故事,还叫故事吗?”
  • 美洛和费洛

    美洛和费洛

    【两岸文学PK大赛】我是一只猫。我为你讲述一个关于友情和爱情的故事。爱情来自于美洛和费洛。友情则关于我们的主人。我就是美洛。那个一身晶莹雪白,浅灰眼珠的小猫。如果有一天你看到我,记得我的故事。
  • 不良伪妻

    不良伪妻

    这是一个“今天的我你爱理不理,明天的我你高攀不起”的荡漾小故事。☆☆☆谈倾,矿业大亨,更是安城最有名望的谈家二公子,权财于一身,而美艳绝伦的外貌,更让外界不少人怀疑他是个GAY。二公子从不反驳,更是让外界信以为真。慕瞳,地摊小老板兼职某宝卖家,本着“拿人钱财,与人消灾”的良心买卖原则,在某宝上信誉颇高。众人知晓她是地摊女,却不知她是当年安城名门童家遗失在外的小哑巴千金。某日,为拢获全安城最有名望的谈家,言家提出联姻。可言家只有一个千金言欢,传闻还是一傻妞。为了达成联姻,言家寻替身一枚。某宝卖家慕瞳,接下了这交易。当摊二代对上富三代,伪妻遇上假GAY,旷工叔叔撞上地摊小老板,最炫的“奸情风”来了!【后来真妻小剧场】:“说,这个表哪里来的?”倾爷掐着从她抽屉里搜刮出来的手表,边上还画着一个巨大的心形。这一看就是奸夫送的!可某女却揉着额头装腔作势的说:“我去年买了个表……”“……”
  • 娱情非已

    娱情非已

    逐梦演艺圈四年之久,当他终于注意到她,她累了,他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