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教学评价过分依赖于对教学结果的终结性评价,一考定终身,没有科学性和人文精神。所以,改革教学评价应当不仅关注学生发展的结果,更注重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有机地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提供学生多次评价的机会,使评价贯穿于平时的教育教学行为中,深入学生发展的过程,使评价更具时效,指向更为明确,使评价实施日常化、通俗化,从而推动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2)多样评价
传统的教学评价质于关注“量”的体现,导致方法简单,仅有考试一种。改革教学评价机制要将“量”与“质”有机结合,相应采取各种评价形式、评价方法。除了考试,还可以使用口头评价、作业评价、成长记录、自评、互评、竞赛、教师寄语、情景测验等多种形式,有效地、及时地对学生的学习、成长进行鼓励和引领,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功能。
(3)多元评价
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只有不强调原有的甄别和选拔的功能,把目光聚集于学生、教师、学校课程发展中的需要,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内生动力,促进其不断发展,实现自身价值。改革教学评价机制,需要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标准的多元化。要让学生、家长、专家、社会等成为教学评价中的主体,使评价愈发客观、全面、民主;要使评价的内容不仅考察认知层面,同时关注对“表现”等行为层面的考察,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要多几把尺子来衡量学生,激发所有学生的进取心,以便使他们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做人。
尽管具体的教学评价会由于解决的具体问题不同,评价的目的和对象不同而呈现出不同形态,但从本质上说,所有的教学评价活动是按照同样的程序进行的,这是我们从一般的教学评价过程入手,使教师对教学评价进一步了解,从而为实体实施作准备。
用“心”从事幼教事业
——从事幼教的五张“名片”在新《纲要》中明确指出:“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幼儿教育就是一项为民族复兴和学生发展奠基的重要工程。
不少科学家、政界要人在回忆自己的童年时,都对幼儿园印象深刻,都把他们后来在学术上的造诣、政治上的才华归功于在幼儿园所接受的最良好的教育。幼儿时代接受的良好教育促使了他们非智力因素的健康发展,为其良好的个人品质和学习习惯等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从事幼儿教育的同志应当深思:我胜任这项崇高而伟大的事业吗?我应该如何来从事这一神圣的工作呢?笔者认为,应当用“心”从事幼教事业,亮出了五张“名片”:
一、慈母情怀,以爱心传递真情
我国杰出的文学家夏丐尊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基石。只有心中全是爱,教育才能像春风化雨般和煦,将阳光播撒进每一个孩子的心田。
《环球时报》刊载了一篇题为《什么比药更灵验》的文章,写了这样一则故事:在新西兰的野生动物保护中心,托蒂医生为挽救一只小非洲狮而苦思冥想。这只非洲狮不足两周岁,来自于非洲大草原。它在吃鸡时,喉咙被骨头卡住了,发炎肿胀,不能吃东西,怎么治疗也没有效果,已经危在旦夕。保护中心请来了新西兰的全部兽医,也爱莫能助。在这种情况下,托蒂医生在网上发布了求助信息。一个名叫凯琳的12岁的小女孩建议每天用手去抚摸小非洲狮的额头,说不定这样会很快痊愈。凯琳以前收养过一只不肯吃东西的小流浪狗,她用小手抚摸它的额头,就像生病时妈妈摸她的额头那样,很快小狗就活蹦乱跳了。不少医生都认为小凯琳的建议过于离奇,而托蒂医生却仿佛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喜出望外。小非洲狮在托蒂医生柔情的抚摸下渐渐恢复了健康——因为比吃药打针更有效的治疗是关爱。
如此看来,人更需要关爱。人是最高级的动物,需要爱,需要别人的理解、尊重和信任。幼儿园的孩子是相对弱势的群体,由于其生理、心理尚未发育完全,他们特别需要大人的关爱。他们来到幼儿园接受教育,我们的幼儿教师就一定要用所有的爱心去浇灌他们,让他们意识到老师的爱是那么真切、那么温馨。
1.对孩子要有同仁之心
外教考察团来中国做友谊考察,校方为表热情礼貌在校门外迎接,天突然下起小雨,孩子们继续站在雨中表示欢迎,外国考察团不理解,对此做法不认同。为迎接“六一”儿童节的到来,某省举行汇报演出,下起雨来,举办者仍坚持活动的举行,让孩子继续表演,并为领导撑伞。
上述两则事例虽然并不具有典型的代表性,但却反映出在我们现行的社会道德体系和教育价值体系中存在着不容回避的实质性问题,反映出我们某些人对待教育的偏执看法和思想上的错误认识。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国家将来的栋梁,需要教育工作者细心的培养和教导。更不用说让孩子冒雨迎接客人、进行表演了,这是教育工作者的失败。只有怀着同仁之心,把每一个孩子当成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才能真正将每一个幼儿的健康成长置于自己心中极为重要的位置,无私地对待每一花朵。
2.对孩子要有强烈的责任之心
孩子需要细心的培养才能茁壮地成长。从事幼教工作是一项伟大而美好的事情,可以使孩子快乐地成长。责任之心体现在幼教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上,教育无小事。我们必须做好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环节:包括游戏的设计、学习,幼儿手工制作的准备、辅导、评价,孩子生活的床体安全、衣服增减等。我们的每一项教育工作,每一项教育活动,都必须将幼儿摆在首位,切实转变工作理念,强化责任意识,确保幼儿的身心健康。
国外的管理理念值得我们学习:一个考察团在青岛啤酒集团参观,路过车间一角,发现竖放着一架梯子,旁边贴着一张警示的纸条:请留神梯子,注意安全。外国专家建议将警示语改成: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由此,管理理念可见一斑。
我们的幼儿教育应吸取管理上的经验,做到由被动向主动观念的转变,追求细节的本质的安全。孩子没有很强的自我保护观念,我们的幼儿教育工作者要切实履行起监护任务。例如,孩子午休,我们就要更注意孩子身边的事情。这些看似细小、繁杂的小事,却能够折射出教育的正确理念。
3.对孩子要有不厌其烦之心
幼儿,常使教师理解能力及自律能力多在小事上,花上许多精力且收效不明显,这易使人产生厌烦、焦躁的情绪。
已故艺术家赵丽蓉演过一个小品,学说“司马光砸缸”这一句话,教者费了半天,不仅没有把学的人教会,反而自己也出现了口误,让人啼笑皆非。孩子的学习中也会出现这样的小故事,我们必须调整心态,怀着对孩子真心的爱和责任,才能耐心、细致、洋溢爱心地对待孩子。
二、用公正的心对待孩子
一个人最怕的就是遭到不公正的待遇。孩子的心尤其敏感、稚嫩,经不起半点伤害。当我们对待幼小生命的时候,更应把握好每一个孩子幼小的心灵。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孩子,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注意每一处细节,小心翼翼地考虑周全,才能使孩子的身心得到健康地成长。
有这么一则案例:一个初中学生回家后情绪不好,妈妈询问原因,孩子说太郁闷了,老师对人有偏执心,我们回答问题的时候,老师对别人说“很好”,而我回答后却只说了声“坐下”。
《早期教育》上有一篇文章《“汤不冷”的距离》,讲述了这样一则故事。一天早晨,拉着上幼儿园的委屈的小小。妈妈告诉老师,小小说老师偏向别人,不喜欢她。老师明白了,原来是昨天杰杰和小小玩球时不小心丢在了燕燕的脸上,燕燕哭了。老师批评了小小,而调皮的杰杰却溜走了,没有受到责怪。
老师这样做的结果是使学生产生了误会性的伤害。对每一个孩子教师都应该一视同仁,这是作为一位合格教师应该具备的态度。
1.坚信每个孩子都有最佳之处
人适时而生存,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优点,每个人都有他独特的过人之处,我们要善于开拓。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云“天生我材必有用”,清代诗人龚自珍说“不拘一格降人才”,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孩子都有着其显性或隐性的最佳之处。作为幼儿教师,要尽可能地去鼓励孩子,培养孩子对生活的兴趣。
中国体育代表团在美国盐湖参加冬季奥运会后参观一所学校,临行时赠送给校方两只分别系着红、蓝领带的熊猫玩具,团长拜托校方将两只熊猫分别送给学校最优秀的男生和女生。校长不知所措,怎样区分哪个学生最优秀呢?优秀不是用尺子来衡量的。
幼儿属于人之初,他的发展存在着许多的不稳定性。我们要坚信每一个孩子都有着最佳一面,有了这样的信念,我们就会一视同仁,在一开始就将他们处于平等地位,每一个孩子都应自信地迈步、成长。
2.残疾人应得到更多的关爱
这里的所谓“常人”和“残疾人”是一个泛化的概念。人先天是有区别的,智商、情商高低不等,但我们现在的教育是有教无类的教育,是面向全体的教育,对所有的孩子都应关心。
我们应大力提倡体验教育,让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孩子得到发展,笔者认为是可行的,有了这样与现实生活存在差异的体验,孩子们对于生活一定会有更成熟的看法。
美国有一所学校的体验教育给我以深刻的启发。这所学校每年开展几个关于体验教育的活动,如关系人身安全的突发事况等。每逢到相应的活动,校园里就有学生扮演相应的角色,体验生活。孩子们经历过体验后,都说,平时感受不到他人遇到的痛苦,常常是事不关已,不闻不问。参加了这样的活动,我们深刻意识到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的帮助与关爱。
孩子们由“体验”都能产生这样的领悟,我们从事教育的更应当端正教育思想,善待每一个孩子,尤其是在生理、心理、智能上有这样那样缺陷的孩子。当然,这种“关爱”不应该特别突出的,而应当是在不经意间、于自然之处。因为有缺陷的孩子一般都比较封闭自我,他希望能和正常的孩子一样在集体中学习和生活,希望别人能把他们当正常人对待。如果我们的每一次关心、每一次关爱都静悄悄地进行,“深情尽在不言中”,那孩子就会自然健康地成长。像给残疾孩子进行捐赠,就最好不要再搞什么仪式,让被赞助的孩子在公众面前“示众”,伤了他的自尊。
与中小学学历教育比较而言,幼儿教育没有升学的压力,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有着更多的自主权和发挥的自由空间,应当可以在体验教育上有所作为。让“常人”体验“残疾人”,让“残疾人”体验“常人”,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让孩子在参与中提升和发展,在体验中领悟和超越。
3.注意因材施教
人的先天遗传素质各不相同,但后天教育可以弥补这种差距。因先天遗传及各自生活环境的不同而造成幼儿园孩子之间的区别,也来自于各自家庭环境、家庭教育的不同。这种区别是暂时的,不确定的,可以转化和消弭。
俗话说:“三岁定八十”、“女大十八变”。这本身就是一对矛盾。在人的发展中有着大量的干扰因子,其中教育和环境是后天影响孩子成长的两个重要且基本的因素。对于两个基础条件一样的孩子,生活在存在差异的家庭,他们未来的发展肯定也是有差异的。我们对幼儿实施的教育目的为了让存在不同发展可能和潜力的孩子,豪无保留地释放自己,发展自己,努力成为基础扎实、特色鲜明的人。所以,我们要侧重于因材施教,聚焦其心理健康,聚焦其行为习惯的养成。
报上曾刊载过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初中生溺于网络,无法自拔。母亲曾反复地苦口婆心地教育他然而却毫无效果,孩子反而越陷越深,成绩急剧下滑。母亲没有轻言放弃,她也着手学习上网,和孩子进行沟通。母子间发现了共同语言,开始了心灵的交流。母亲用一年多的时间,总算从网络中挽救了孩子。不少人感慨于伟大的母爱,我亦佩服这位母亲坚定的信念、科学的方法。对孩子视同己出、无私关爱是教育的前提,但同时还需要我们对迥异的孩子都抱有毫不动摇的信心,特别是生活、学习、个性中有欠缺的孩子,用毫不动摇、无私的爱感召他们,引领他们。
现在,走进中小学校园,我们会发现随着社会贫富差距的增加,孩子们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明显。这是社会的无奈。然而我们的老师在实施教育时,应一视同仁,要有一颗公正、博爱的心。有句话说“穷人的微笑比富人的礼物更加珍贵”,这个道理富含哲理。老师是现实中活生生的人,会收到家长的礼物,会有家长请客吃喝,然而这仅仅是一部分家长的行为。那么,对于没有前来“表示”的家长和他们的孩子,我们该如何对待呢?我认为,每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心中都有着明确的答案。大人间的交往无论如何不能影响到对孩子的教育。因为,公正之心是一个教师所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
三、用童心悟觉孩子
对幼儿教师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颗“童心”。日月如梭,老师渐渐年迈,而教育的对象却一成不变地是同一年段的孩子,因此幼儿教师要永葆一颗“童心”。
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说:“我,长大的儿童。”李吉林老师用她永葆的、纯洁的童心从事小学教育工作,使情境教育走进了孩子的心田,走出了南通,走向了全国。
幼儿教师只有拥有了一颗不老的“童心”,才能真正地俯身来看孩子的世界,成为他们世界中的一员成为孩子们的良师益友。
1.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
我们在教育教学中,每设计一个活动,都应从孩子的立场去思考:他们会怎么想,怎么做?通过活动他们会有什么样的启发?
只有站在孩子的立场设身处地地为孩子去考虑,我们的教育才能为孩子们喜欢,使孩子们沉醉,不知不觉地愉悦地发展。
电视剧《忠勇小状元》“殿试”一段中,皇帝叫太傅为施吉(13岁)、魏英杰(20多岁)出题。一人出题为《酒中乐》,当场就有人认为不妥,因为,施吉未曾喝酒过,因此建议将题目更正为“下象棋”,押“庚”字韵作诗。后者显而易见地符合了参加殿试的二人的生活实际,故更为恰当。这个情节启发我们,教育孩子一定要从孩子的实际出发。
每逢下雪天,大人们时常考虑的是天冷加衣、路上打滑、庄稼是否会冻坏等问题,而孩子们呢?他们盼望的是赏雪景、堆雪人、打雪仗,考虑的是怎样玩耍。
这些全都告诫人们要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只有保持“童心”,才能走进孩子的天地,了解孩子们的喜怒哀乐,明白他们的需要和期盼,让我们的教育成为他们所期待的礼物。
2.置身于孩子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