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4200000004

第4章 诗选(3)

次韵张安道读杜诗

大雅初微缺〔1〕,流风困暴豪〔2〕。

张为词客赋〔3〕,变作楚臣骚〔4〕。

展转更崩坏〔5〕,纷纶阅俊髦〔6〕。

地偏蕃怪产〔7〕,源失乱狂涛〔8〕。

粉黛迷真色〔9〕,鱼嘏易豢牢〔10〕。

谁知杜陵杰〔11〕,名与谪仙高〔12〕。

扫地收千轨〔13〕,争标看两艘〔14〕。

诗人例穷苦〔15〕,天意遣奔逃〔16〕。

尘暗人亡鹿〔17〕,溟翻帝斩鳌〔18〕。

艰危思李牧〔19〕,述作谢王褒〔20〕

失意各千里〔21〕,哀鸣闻九皋〔22〕。

骑鲸遁沧海〔23〕,捋虎得绨袍〔24〕。

巨笔屠龙手〔25〕,微官似马曹〔26〕。

迂疏无事业〔27〕,醉饱死游遨〔28〕。

简牍仪型在〔29〕,儿童篆刻劳〔30〕。

今谁主文字〔31〕,公合把旌旄〔32〕。

开卷遥相忆〔33〕,知音两不遭〔34〕。

般斤思郢质〔35〕,鲲化陋儵濠〔36〕。

恨我无佳句,时蒙致白醪〔37〕。

殷勤理黄菊〔38〕,未遣没蓬蒿〔39〕。

【题解】

此诗作于熙宁四年(1071)五月,时苏轼在汴京,官官告院。张方平(安道)时知陈州,弟苏辙为州教授。方平是苏轼兄弟最敬重的长辈。方平作的读杜诗,苏轼兄弟都有次韵。

此诗分三段,首十四句为第一段,历叙诗歌发展源流,说明杜甫是《诗经》、楚《骚》、汉赋的继承者。第二段十四句写杜甫的遭遇,兼及李白。着重写了杜未能得所用。第三段十二句,写杜诗是后代学习的典范。儿童学,方平和作者皆学,并有唱和诗篇。

此诗为五言排律,除尾联外全诗皆对仗,不同于五律的只中间四句对仗。今观此诗对仗工稳、自然,功力非凡。此诗为次韵,必须用原唱之韵,不同于自唱的自由用韵。此诗次韵却如自唱,驱遣难韵,若无其事,且不乏“诗人例穷苦,天意遣奔逃”这样的名句。张方平原韵之题为“读杜诗”,次韵内容亦为读杜诗。方平以博学闻,诗亦为时所称,平生服膺杜甫,其读杜诗乃精心结撰。其诗论杜诗成就,见解深刻,叙杜甫遭遇,哀恻动人。然较之苏轼次韵,则高下判然。轼诗从历史高度,时代广度论杜甫,为方平所不及。轼诗读杜,学杜,似杜,杜诗步步为营,深稳严谨,轼此诗亦然。然亦有杜诗所未有者,轼诗句句直下,一气呵成。论者谓轼此诗面目是杜,气骨是苏,信然。

【注释】

〔1〕大雅:《诗经》的组成部分,有大雅、小雅。《稚》为周王畿内乐调。《大雅》为西周初年作品,旧训雅为正,或指与“夷俗邪音”不同的正声。后世以反映赞颂封建王朝的重大措施或事件的诗歌为“大雅”。初:开始,渐渐。微:衰微。缺:缺乏。

〔2〕“流风”句:此句之意为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时尚和风气也在变化,影响到了诗歌;诗歌被一种新兴的、强劲势头的、与正声不协调的(甚至是缺乏素养的)势力所困扰。流:时尚;风:风气。

〔3〕张:铺张。客:由战国时代的门客演变而来。词客:这里指战国荀况、汉司马相如、扬雄、班固等赋家。此句承上句,意为:于是出现了以铺张、铺陈事物为创作方法的新体诗歌——赋和一批赋家。

〔4〕变:变体。楚臣:指屈原及宋玉、景差、唐勒等人,他们都是楚地的人。骚:楚词,包括《离骚》、《九歌》、《九章》等。宋朱熹《楚辞集注》卷一说楚人之词属于变《风》、变《雅》之类。以上四句谓诗亡而演为辞赋。

〔5〕“展转”句:意为随着时代不断的推移,诗的创作,一次又一次地出现了危机,以致到了崩坏的地步。展转:指时间。

〔6〕纷纶:又多又乱的样子。髦(máo):古代幼儿下垂至眉的短头发,此谓年青人。俊髦:指有杰出才能的后辈。阅:检阅,引申为出现。

〔7〕蕃:外来的、与正声不协调的。

〔8〕“源失”句:意谓,诗歌创作迷失了源头,狂风卷着波涛,到处乱流。

〔9〕黛:青黑色的颜料,古代女子用以画眉。真色:本色,没有打扮妆饰。此句之意为,擦脂抹粉的女子与天然美的女子在一起,人们分不清,比喻以假乱真。

〔10〕豢(huàn):原意为饲养牲畜。牢:原意为关养牲畜的栏圈。豢牢:这里指牲畜(牲牛就叫太牢)。此句之意为,以鱼嘏代替牲畜,比喻诗歌创作中,以琐细代崇高。

〔11〕杜陵杰:谓杜甫,杜甫是杰出的诗人.杜甫乃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人。

〔12〕谪仙:李白。

〔13〕“扫地”句:《后汉书·杜密传》有“扫轨”之语,轨,轨迹,车辙的迹。“扫地收千轨”,把地上各种各样的轨迹扫除掉,归之于一轨,比喻杜甫吸取各家的长处。

〔14〕争标:众船竞渡时争夺锦标。两艘:两船。争夺锦标,就看两艘船,意谓杜甫与李白并列。

〔15〕例:照例,毫无例外。指杜甫。〔16〕“天意”句:意为杜甫一生东奔西走,流离失所,是上天安排的。

〔17〕尘暗:灰尘扬起,一片昏暗,比喻朝政。人亡鹿:《汉书》有“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之语,鹿指政权;人谓秦人;亡,失去,丢掉。此句字面之意为,由于秦代政治昏暗,秦人失去了政权。实际之意为,由于唐玄宗(李隆基)后期政治昏暗,引发了安禄山、史思明的叛乱,大地更加昏暗。

〔18〕溟(míng):海。溟翻:大海翻腾。帝斩鳌:鳌指巨大的龟;《列子·汤问》有从前女娲炼石补天,“断鳌之足以立四极(四根柱子)”之语;帝:唐肃宗。此句之意为,在波浪翻腾的大海中,唐肃宗乃巨鳌;指肃宗平定安史之乱,中兴唐王朝。

〔19〕李牧:战国时赵国的名将。此句之意为,当国家处于艰难、危急的时刻,想到了李牧。

〔20〕述:述他人之意以成文;作:创作。这里指为朝廷撰文。王褒:西汉的文学家,据《汉书·王褒传》,王褒作颂颂朝廷,汉宣帝升了他的官。此句之意为,在国家处于承平时期,看重王褒这样的人。此句与上句言外之意为,由于唐王朝当时的形势,杜甫得不到重用。

〔21〕各:并指李白。此句意为,李白、杜甫都失意,李白更在千里之外,流放夜郎。

〔22〕九皋:众多的湖泽地;九:多。《诗经·鹤鸣》有“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之句。此句意谓杜甫作诗怀念在夜郎的李白,愁苦之声,很感动人。杜甫有这类诗篇。

〔23〕“骑鲸”句:指李白。杜甫《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有李白“东将入海随烟雾”之句,又有“若逢李白骑鲸鱼,道甫问信今何如”之句。沧海:东海。

〔24〕“捋虎”句:《唐书·杜甫传》谓甫流落剑南,严武节度西川,乃依之。《云溪友议》说,杜甫得罪了严武,武大发脾气,说甫想“捋虎须”(严武把自己比作老虎)。绨袍:粗布大褂。《史记·范雎传》:须贾在魏国陷害过范雎,雎逃至秦,更名张禄为相;贾使秦,睢故作贫寒之状,贾以绨袍赐之。后人以赠绨袍事比喻恋旧,怜惜老朋友。以上为本句所据事实,意为杜甫触犯严武而又受到他的周济。

〔25〕巨笔:具有超常笔力的人。屠龙手:《庄子·列禦寇》记载有人学屠龙(屠杀龙),三年学成了,而无所用其巧的故事,因为无龙可屠。此句之意为,杜甫文才高而不能得所用。

〔26〕马曹:出《世说新语·简傲》;该书谓:晋王子猷作桓冲的车骑骑兵参军,冲问他现在干什么,他说只是时见牵马来,似是马曹。马曹是管马衙门的属官,言其低微。此句意为杜甫官位低。甫曾任京兆府兵曹参军等微官。

〔27〕迂疏:不合时宜。无事业:不能得所用,无法发挥自己的才能。此句谓杜甫。

〔28〕遨(áo):嬉游,游乐。游遨即谓游。《旧唐书·杜甫传》,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因为乱,杜甫出四川,经江陵,沿湘江,游衡山,寓居耒阳,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耒阳聂县令亲自驾舟迎他回来。不久,吃牛肉,饮白酒,一夕而卒;时为永泰二年,年五十九。此句意谓杜甫死于游离转徙之中。

〔29〕简牍:书籍,著作。仪型:典范,榜样。此句意谓杜甫、李白的著作是后世的榜样。

〔30〕“儿童”句:谓儿童不辞辛劳,篆刻(亦可理解为抄写)杜甫、李白的诗,努力学习。

〔31〕主:掌握,主管,领导。文字:指诗歌,诗歌是文字的艺术。此句意为,当今谁是诗坛的盟主。

〔32〕公:谓张方平(安道)。把:拿在手中。旌旄:用旄牛尾和彩色鸟羽作竿装饰的旗,此即谓旗。此句意谓张方平应当扛起这面旗。

〔33〕“开卷”句:是说张方平读杜甫诗。说方平打开杜甫诗卷,便沉浸在遥远的怀想中,杜甫的形象仿佛就在眼前。

〔34〕“知音”句:是说方平是杜甫的知音,可惜不生在同一时。遭:遭遇。“两不遭”说杜甫也是方平的知音,“两”的意思谓此。作者用这种写法,是强调方平是杜甫非同一般的知音,进一步说明方平对杜诗的研究达到了很深的程度。

〔35〕般斤:出《庄子·徐无鬼》。《庄子》说,郢地有个人以白粉漫在鼻端,好像苍蝇的翅膀,叫石姓匠人用斧子把白粉斫去,石匠人拿起斧子来,如风一般转动,只是凭听觉(而不是凭视觉)把白粉斫去,鼻没有伤。后人于是以“郢人”比喻知己。般:同搬。斤:斧。郢质:指郢地的那个人。此句是说,石匠的神技,得到郢人而后得以扬名,郢人是石匠的知己。张方平把杜甫看作郢人,认为杜甫是知己。

〔36〕鲲化:出《庄子·逍遥游》。《庄子》说,北海有鱼名鲲,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几千里。儵(tiáo):白鲦。濠:护城河。《庄子·秋水》说“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说“儵僚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此句以“鲲化”比方平原作,以“儵”比自己和作之“陋”,落到“次韵”,方平原作有“达观念在濠”之句。

〔37〕白醪(láo):糯米酒。此句谓方平常送酒。“蒙”有看得起的意思。

〔38〕“殷勤”句:谓殷勤、周到地栽培好黄菊花。

〔39〕未遣:不使。没蓬蒿:蓬蒿草长得很高,把道路都埋没了。此句与上句是说修葺居室,期待方平来访。

欧阳少师令赋所蓄石屏

何人遗公石屏风〔1〕,上有水墨希微踪〔2〕。

不画长林与巨植〔3〕,

独画峨嵋山西雪岭上万岁不老之孤松〔4〕。

崖崩涧绝可望不可到〔5〕,孤烟落日相溟〔6〕。

含风偃蹇得真态〔7〕,刻画始信天有工〔8〕。

我恐毕宏、韦偃死葬虢山下〔9〕,

骨可朽烂心难穷〔10〕。

神机巧思无所发〔11〕,化为烟霏沦石中〔12〕。

古来画师非俗士〔13〕,摹写物像略与诗人同〔14〕。

愿公作诗慰不遇〔15〕,无使二子含愤泣幽〔16〕。

【题解】

熙宁四年(1071)九月间,苏轼由汴京赴杭州通判新任中,途中迂道到了颍州(今安徽阜阳),拜谒了欧阳修。其时,欧阳修以太子少师致仕(退休)居颍州。苏轼与修盘桓了大约二十天,修叫轼为他所藏的石屏风作诗,轼遂写此诗。

以天然纹理形成的孤松的石屏风,是作诗的好题材,然仅就屏风上的孤松写诗,其着墨点亦有限。作者把它和峨嵋山西雪岭上的实实在在的孤松联系起来,它就立即变得不寻常起来。当作者把它和唐代著名的画松画家毕宏、韦偃并和石屏风的老家虢州联系起来时,也就赋与了石屏风一种奇异的色彩。当作者把石屏风上的孤松的作者由推测而肯定为毕宏、韦偃时,他自己也沉浸在他所想象、所创造的环境中。他劝欧阳修作诗安慰毕宏、韦偃,把想象和现实结合了起来,于是想象仿佛变成了真实。石屏风的价值也因此得到突出。诗人、艺术家需要有奇思——丰富的想象力,并合理运用这种奇思,此诗提供了形象思维的范例。

此诗为七古,应以七言为主间有九言、十一言。此诗中出现十六言长句,是作者为了自由抒发思想感情而突破习惯限制的一项创造,也是他以文为诗的尝试,用得很巧妙。

【注释】

〔1〕屏风:以屏障风。石屏风:用石做的屏风,常用整块的石。遗:送。

〔2〕希微:隐约不明的样子。踪:踪迹,影子。此句之意为,石屏风上的画,有水墨踪迹,隐隐约约,不十分清晰。因为此画是天然形成的。

〔3〕长林:成片的、绵延很长的树林。巨植:大的树木。

〔4〕峨嵋山:在今四川境内。雪岭:泛指四川西部的群山。《苏轼诗集》引宋人注文,宋时峨嵋山有松。

〔5〕涧:夹在两山间的流水。绝:尽,断绝。这里是说涧水从山的尽头(最高处)流下。

〔6〕溟濛:模糊不清的样子。

〔7〕偃蹇:形容不受拘束、伸屈自如、肆意放纵的样子。

〔8〕天有工:由大自然的力量所形成的工巧。此句意为,石屏风上的画的高度技巧,出自于自然的力量,即天工。到现在始相信。

〔9〕毕宏、韦偃:唐玄宗、肃宗时的画家,擅长画松。杜甫《戏为双松图歌》有“天下几人画古松,毕宏已老韦偃少”之句。虢(guó)山:在虢州(今河南卢氏县),石屏产地。

〔10〕“骨可”句:毕宏是河南偃师人,韦偃是长安人,并非葬于虢山。此句是想象他俩葬于虢山(骨可朽烂),但画未已(心难穷),才在本地所产的石屏上作出奇画。

〔11〕神机:艺术家(诗人、画家)进行创作的灵感爆发的时刻。

〔12〕霏:云气。烟霏:烟云缭绕。朦胧不清。沦:陷入。此句是说石屏风上的烟云霏微,是毕宏、韦偃他们神机巧思的产物。

〔13〕俗士:具有世俗气息的读书人。世俗气息指贪钱财,讲逢迎、吹捧等等。世俗与高雅相对。

〔14〕摹写物像:指表现社会和自然景象。

〔15〕不遇:指毕宏、韦偃所遭遇的时代不好,他们的所长不能很好地发挥。

〔16〕幽宫:坟墓。以上已言毕宏、韦偃二人“死葬虢山下”,此处则言石屏风上的孤松是毕、韦二人抒发内心悲愤之作,进了一步。

游金山寺

我家江水初发源〔1〕,宦游直送江入海〔2〕。

闻道潮头一丈高〔3〕,天寒尚有沙痕在〔4〕。

中泠南畔石盘陀〔5〕,古来出没随涛波〔6〕。

试登绝顶望乡国〔7〕,江南江北青山多。

羁愁畏晚寻归楫〔8〕,山僧苦留看落日〔9〕。

微风万顷靴文细〔10〕,断霞半空鱼尾赤〔11〕。

是时江月初生魄〔12〕,二更月落天深黑。

江心似有炬火明〔13〕,飞焰照山栖鸟惊。

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竞何物〔14〕。

江山如此不归山〔15〕,江神见怪警我顽〔16〕。

我谢江神岂得已〔17〕,有田不归如江水〔18〕。

【题解】

熙宁四年(1071)十一月初三日,苏轼在赴杭州通判任途中游了京口(镇江)的金山寺,作此诗。金山寺,原名龙游寺,又名泽心寺、江天寺,宋真宗赐今名。为诸禅刹之冠。

金山寺时在江心,诗自高远处着眼,先点江,写江水发源,写送江入海,顺势入金山寺,登金山寺,再写金山形胜。中间十句写登临所见。首写“落日”:红霞半空,微风万顷,空旷幽静。次写“月落”:二更江心突明炬火,飞焰照山,神异莫测,掀起一道巨大的波澜,转入下文。末四句着重写江神:由于神异现象的出现,警戒自己恋禄,表示有田后一定归乡。照应首句“我家”,结构严谨。

苏轼此次离汴京,赴杭州,心情很复杂。杭州有佳山水,可以助文思,然个人政见与朝中当政者相左,每遭压抑。思乡之念,乃由此产生。

【注释】

〔1〕江:长江。《孔子家语》说“江始于岷山”。岷山距眉山不远,故作者如是云。

〔2〕宦游:官员以上任、卸任为目的的游访。作者此时赴杭州通判任,即为宦游。作者从家乡起步,见长江经眼前的金山寺入海,故云“送江入海”。

〔3〕长江夏秋之间涨水,“潮头”谓此。作者未亲见,故云“闻道”。

〔4〕天寒:水落石出,显出了潮水退了以后的痕迹。

〔5〕中泠(líng):泉名,俗称天下第一泉。南畔:南边。石盘陀:巨石突兀不平的样子,指金山。

〔6〕“古来”句:唐、宋时,金山远在江中,故云出没随涛波。

〔7〕绝顶:最高处。此指登金山。

〔8〕羁愁:寄居在外引起的愁绪。羁:寄居。归楫:回去的船。作者要回镇江。

〔9〕山:山野。指状貌朴实。

〔10〕靴文:即靴纹。微风吹来,江面上出现靴子上皱纹般的细浪。

〔11〕鱼尾赤:写血红的晚霞,重重叠叠,和鱼尾上的鳞一般。

〔12〕魄:月缺时的有圆形轮廓而光线暗淡的部分。旧说每月初三以后,此部分逐渐明亮,谓之成魄。《礼记·乡饮酒义》:“月之三日而成魄。”初生魄:即初三。作者来游金山寺,正当十一月初三日。

〔13〕江心:江中间。炬火:本指束苇而烧的火炬,但这里显然不是。下句“飞焰照山”,就是指这个炬火,束苇而烧的炬火,发不出那么大的光亮;作者说“似有”,隐约其词,也不能肯定是炬火。

〔14〕“怅然”二句:作者当时对江心突然出现的类似炬火的现象不能理解。“非鬼非人”:意为,是鬼造成的?还是人造成的?弄不清楚。竟:终究。此句之下有注:“是夜所见如此。”

〔15〕江山:指眼前出现的壮美江山和由此扩展开去心中所想到的壮美江山。归山:到山中隐居。

〔16〕怪:指以上的“炬火”现象。警我顽:对我的顽固恋俗表示谴戒。此句意为,江神以为,“怪”的出现,是“警我顽”。“警”原作“惊”,据另一本改。

〔17〕谢:告诉。岂得已:难道能遂己愿?意为恋俗实在是不得已。

〔18〕“有田”句:意为对江水发誓,有了田产以后,一定回到家乡。《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记晋公子重耳流离在外时对他的舅舅说:“有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此类指水为誓的故事,古代多有。

同类推荐
  • 我愿你想到我时没有忧愁

    我愿你想到我时没有忧愁

    本书属于当下市场热销的女性情感散文集。以一个成熟、知性又充满情怀的女性视角,用60余篇文章,叙写了对爱情、友情、亲情,对孤独、理想的感悟,并表达了对往昔与未来饱含释然与希望的随笔文集,是一本充满女性智慧、又有情怀并颇有小资情调的文集。
  • 妄言尘世

    妄言尘世

    《妄言尘世》是一本随笔集,按照余秋雨先生走出的路子,和评论家将之视为标杆的尺度丈量,有不少文章可以归结为历史文化散文。 汇总完该书,一向不愿算账的我居然拨拉了一回心中的算盘。入选进来的作品全是近15年写下的,而自以为还耐读的篇章多是近七八年的收获。算起来自己走进写作的天地已有30年了。可是其间有半数时光都没涉足这个领域。而进入这个领域后又有将近一半的时间近乎练笔。由此看出,历史文化散文还真不是轻易就能摆弄成的。我有些胆大了。
  • 礼教下延之后:文化研究论文集

    礼教下延之后:文化研究论文集

    《礼教下延之后:文化研究论文集》主要内容包括:礼教下延,色情上升:中国文化的分层互动、重读《红旗歌谣》:试看“全民合一文化”、无邪的伪善:俗文学的道德悖论、从金庸小说找民族共识、双单向道:20世纪中西文化交流的基本势态、三层茧内:华人小说的题材自限、无根者之梦:海外小说中的漂泊主题、好一双“中国式眼睛等。
  • 萧红作品集(2)(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萧红作品集(2)(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 2015中国年度报告文学(全两册)

    2015中国年度报告文学(全两册)

    王树增、李春雷、铁流、程雪莉、马娜等15位作家的15篇佳作,把目光和笔触投向重大历史和新闻性事件、社会焦点和国计民生,在彰显文学的力量与尊严上,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与追求。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度社会高度关注、历史理应铭记的重点题材,在本书报告文学作家们的笔下得到了突出展现——聚焦热血抗战,弘扬民族精神,无疑是本年度中国报告文学的最大主题。由何建明主编的2015年度报告文学,系从全国当年发表的同类作品中精选而来,旨在检阅该年度报告文学的创作实绩,公正、客观地推选出思想性、艺术性俱佳,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年度报告文学作品。
热门推荐
  • 娘亲来自现代

    娘亲来自现代

    她来自现代,却多了一个莫名身份的儿子……在这古代之中,她的姓氏与皇家重叠,弄得她必须得‘隐姓’……算了,不就是不说自己的姓氏吗?到时候就说自己叫什么名儿不就行了嘛~可是,连名字都跟皇家犯了冲!这,她还得‘埋名’呀……----“娘亲,我叫啥名字?”某个一脸单纯实际腹黑的小鬼问道。“你啊,好像是叫……”韩金凤犹豫了半天,她儿子到底叫啥嘞?“叫啥……”一群‘衣冠禽兽’在一旁等着答案。只要知道了这小娃姓甚名谁,说不定就能够找到他爹,然后……请君休妻!他(们)好接收啊……等了N久之后,韩金凤一拍大脑,这才对着自家儿子说道:“儿子啊!我决定了,你就跟我一样……叫韦卓!”“砰!”一群人跌倒不起。
  • 时代医生

    时代医生

    弋舟,1972年生,青年新锐作家。有长中短篇小说200余万字,见于《作家》《花城》《人民文学》《天涯》《青年文学》《上海文学》《大家》《中国作家》《山花》等文学刊物。著有长篇小说若干。
  • 郡主日常

    郡主日常

    穿越之后的阿瑾面临以下情况。1、成为刚会爬的小婴儿,大小便不能自理外带需要吃奶2、有浑不吝的王爷爹和外表白莲花内心霸王花的王妃娘3、有谪仙般的病弱哥哥和天天戳小人的神棍姐姐4、有拎不清身份的姨娘和不作不死的可疑庶姐5、最主要的是,有个腹黑的青梅竹马。多年后的阿瑾看着镜中的小美人说:好像卖卖萌,抱抱大腿,坑坑人,斗斗极品,吃吃喝喝就快乐长大了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湛然居士文集

    湛然居士文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蜡笔小新与你相伴

    蜡笔小新与你相伴

    在蔚蓝的天空下,有着欢声笑语的孤儿院,里面的小孩到处打闹玩耍,偏偏有那么一个小家伙显的格格不入。欢迎加入墨色流光,号码:317505446
  • 守护甜心之悲恋的回忆

    守护甜心之悲恋的回忆

    “为什么你们都不相信我!?”一向单纯的她看破了事实……泪水在她精致的小脸上肆意流淌。他们却不在乎,因为有了另一个女孩夺走了她的全部……三年后,当她们又回到圣夜高中部时,早已不是当初任人宰割的绵羊,身份转换,携手对的人掀起腥风血雨……有没有一种可能,你十二年的人生都是假的?“你不是日奈森亚梦”“你不是守护者”“你不是……”那么,我到底是谁?“你就是个抢了别人人生的骗子!”美丽温柔的粉发女孩在所有人的簇拥中将她一步一步逼入绝境。一夜之间,天翻地覆,她失去了所有。可她……不甘心!一夕之间,普通女初中生成了名门世家之女,拥有璀璨光环,恢复记忆恢复身份,人人艳羡的贵公主早已不屑于当初的山盟海誓,携着权势逼人的贵公子一手遮天,她要他们尝尝痛苦的滋味!读者群:1003064859
  • 异能述

    异能述

    慕容苒苒是一名专职网络小说写手。一次机缘巧合,她穿越到新小说中虚构的异能大陆。她胸无大志,只想在异能大陆做一个快乐的菜鸟,无忧无虑,过好自己的一方小世界。医毒双绝+古武+瞬移术这三样足够保护自己的小命。没钱花的时候,随便拍卖几颗丹药。麻烦找上门的时候,随便扔几颗毒丹药。打不过的时候,立马瞬移逃命。作为一名现代人,她本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十六字金言在异能大陆逍遥生活。哪成想她就是一个招灾体质,各路麻烦事找上身来,一个后台比一个后台强硬。好吧!既然如此,我慕容苒苒就要奋起,成为异能大陆的最强者。且看慕容苒苒怎么从一个菜鸟一步一步走向异能大陆的最强者。
  • 宋词选(青少版名著)

    宋词选(青少版名著)

    宋词乃中国词史上的艺术巅峰,几百年来,一直以自己丰富的情思意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为广大读者所喜爱。本书精选宋词中的经典之作,进行详尽的注释和精辟的评述,将帮助读者更好地领略宋词的迷人风采,使读者得到更多的人生体验和美的陶冶。朋友,如果你想深刻了解宋代辉煌的文化艺术,如果你想领略词有别于诗的迷人风采,如果你想得到更多的人生体验和美的陶冶,就请到宋词佳境中遨游一番吧!相信你一定会有收获的。
  • 快穿之大佬他是偏执狂

    快穿之大佬他是偏执狂

    上神泠离坠入心魔,入堕神之列,残害神界战神玖熠,念及曾为神界立下汗马功劳,赦其一死,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将其封印冰川之中静思己过,直至冰川融化。杀她师傅,嫁祸于她,此仇怎能不报?可莫名其妙出现的天道使者却说师傅还没死?报仇重要还是救师傅重要?当然是救师傅重要,君子报仇千年不晚。于是某位上神踏上了快穿之路。她不懂什么是情感,但骚年,我还是比较喜欢你之前桀骜不驯的模样,你恢复一下?抱歉,心理住进了一个女人,恢复不过来了!
  • 金刚般若经疏论纂要

    金刚般若经疏论纂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