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在古代称为“篴”,蔡邕、荀勖、梁武帝都曾制作十二律笛,即一笛一律。到了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有:“笛,七孔,竹筩也”的记载。横吹在汉代的吹管乐历史中是引人瞩目的。崔豹《古今注》:“横吹,胡乐也。张博望入西域,传其法于西京,唯得《摩诃兜勒》二曲。”《文献通考》:“大横吹、小横吹,并以竹为之,笛之类也。”另一种说法则认定横吹是乐种,相对于鼓吹而言,非指乐器。秦汉时期,六音孔形制结构中国竹笛得以确立、巩固,在这一时期,中国竹笛在制作材料上,自身形制上及音乐表现上都有了重大发展。
称谓上的变化
这一时期,中国竹笛开始脱离“篴”(中国古代将笛与箫统称为“篴”)的称谓,这一称谓的分化,既明晰了笛与箫在演奏方式上的区别,又对后期称谓上的进一步发展变化奠定了基础。中国考古工作者在湖南省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公元前168年)中发现了两支横吹的竹笛,除了无膜以外,其结构与现代竹笛已经基本相同,由此可见,至汉代,竹管已形成现代竹笛的基本雏形;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竹简记载有篴(笛),其实物为六孔的横吹。马王堆横吹篴(笛)证明横吹“笛”是华夏乐器。这些出土的人类音乐乐器的遗存提供了中国笛的沿续发展的线索。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县罗泊湾一号墓(汉初期)发现了一支带有七个指音孔横吹的笛,可以断定,中国竹笛在距今两千多年以前不仅已经在中国南方已广为流传,在形制结构上也已经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制作上的改进
汉代时期出现了七孔竹笛并发明了两头笛,制作竹笛已开始使用独特的竹料,当时的人们注意到制作竹笛要选用材质较好的竹子。汉代着名音乐家蔡邑,用十六根竹制笛,其音色优美、动听,后人称赞好笛子为“柯亭笛”。晋书中有一段话“用笛有长有短,假令声浊者用三尺二笛”,此语说明当时已制作出较长的低音竹笛。
六孔形制竹笛的确立,证明了我们今天使用的六孔竹笛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就得以成型。汉朝丘仲参照羌笛式样,改革南龠,得到新型乐器——长笛,其定律仍遵从南龠,可以吹出中正平和之声。三孔长笛只能吹出四音,五音缺商,因为古人认为“商”为杀声,雅乐多忌之,后来京房加了后出孔——商音,成全了五音。在东汉时期,竖吹的乐器背后开一孔的形制被确立了下来。应邵《风俗通义》中记载,“笛(篷)和羌笛竖吹,京房给羌笛加一孔成五孔”。与后世音乐文献记载对照来分析,竖吹“篷”背后加孔成为五孔,是“尺八”的鼻祖。这一时期,人们发现了“竹声不可定调”,注意到弦长与管长在三分损益法的计算上有偏差,同等的管长与同等的弦长音高不同,注意到了管口校正的问题,为后世提出了新的笛律研究课题,为晋人荀勖笛律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汉代以后,横吹笛已在宫廷、军队的鼓吹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这说明中国笛子的发展,已经脱离了早期它的原始形态。有可能在吸取了其他民族笛子的合理成分后,在音律、形制等方面更加合理和完善,并与乐队中其他乐器日益完美地配合与协调。在河南邓县出土的南北朝时期画像砖上,我们能清楚地看到鼓吹乐队协调行奏的历史图像。横吹笛演奏者的持笛方向、角度,左右手弄笛姿势与今天笛子演奏完全一样。
笛乐的发展
汉代和晋代的笛子演奏家有马融、蔡邕、桓尹、绿株等,那时他们演奏的曲目有《武溪深》、《落梅花》、《梅花三弄》、《紫云回》、《云州曲》等,遗憾的是历代众多的笛曲却没有谱子能流传下来,现在演奏《梅花三弄》即晋代桓尹的笛曲,也只能从古琴谱的《梅花三弄》中去翻版演奏了。汉朝时,鼓吹音乐、百戏、相和歌舞伎乐等民间音乐艺术形式繁荣发展,民间音乐发展的多样性极大地丰富了笛子的表现内容。汉代的百戏源于周代的散乐,是多种民间艺术的汇合,包括歌舞、杂技等等。在百戏(节)目中,大型的歌舞由丝竹、钟鼓音乐伴奏,有所谓“白虎鼓瑟,苍龙吹篪”这样的记载。百戏乐舞中笛类乐器在其表演中起到了伴奏的作用,逐渐百戏乐舞结合地域的发展,吸取当地音乐素材的音乐表演方式,其伴奏也出现了不同,为笛子产生不同风格的音乐演奏提供了新的素材和生长的土壤。
(四)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都出现了繁盛局面。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最为强盛的朝代,它结束了三国两晋南北朝以来的割据分裂的局面,实现了全国的统一,促进了中国南北民族的大融合。隋朝统治者加强了南北的交通运输、开凿了京杭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和巩固,进而使整个社会经济文化得到了发展,人民相对安居乐业。而唐朝则是达到了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几代英明的皇帝治国有道、统治有方,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连续的盛世使隋唐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学、艺术、天文、历法、医药等各个方面都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隋唐的盛世局面使广大百姓安居乐业,民生幸福,举国人民欢乐祥和。这为笛子音乐的发展壮大创造了优越的社会环境。
笛作为一门极有个性的器乐艺术种类在唐代全盛的音乐文化中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从现存音乐史料及敦煌隋代壁画和唐伎乐人图上,我们不难看出唐代笛乐艺术发展的盛况。唐代鼓吹乐的大横吹部和小横吹部均用横吹笛,在供人欣赏、娱乐的隋唐“燕乐”乐种中,横吹笛广泛活跃于乐队里。从民间到宫廷,从诗人到音乐家,从帝王到百姓,华夏之音,笛乐之韵,承载着唐代音乐史的厚重,诠释着唐人的审美意识情态。隋唐时期,中国竹笛在制作、称谓与音色方面的重大变革成为其发展的主要特征。
1.笛子制作上的变化
隋唐时期,中国竹笛在制作上产生了长短不一的变化,笛子形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吹奏方法上有了大横吹和小横吹的明确记载。《文献通考》记载:“大横吹,小横吹,并以竹为之,笛之类也”。在笛子的长度上也有不同的描述:“短笛,修尺有咫,长笛、短笛之间,谓之中管。”在日本古都奈良的正仓院中,珍藏着我国盛唐时期制作的四支横笛。其中有玉和雕石横笛各一支,竹质的两支,它们长短不同,但都开有七个椭圆形音孔,从这些制作材料看,有玉笛、竹笛、石笛等。称谓上出现了“大横吹”、“小横吹”等新的名称,同时,竖吹的篪被称为箫,横吹则称之为笛。还有以尺寸为名的,如截竹一尺八寸的洞箫称“尺八”。尺八本来是以竖吹箫管的长度命名的,后来成为箫管、中管、竖笛的泛称。唐代尺八在古代东亚乐器系列中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对日本音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唐代日本曾先后十九次派遣唐使前来中国,现藏日本奈良正仓院的唐代尺八,便是当时遣唐使携回之物。今天由唐代传入到日本的洞箫仍称“尺八”。
2.笛子音色的改进
竹笛音色至唐代发生了创造性的变化,唐代的刘系制作七星管,蒙膜助声。所谓“蒙膜助声”,即在竹笛的吹孔与指音孔之间开一个孔(谓之“膜孔”),使竹笛发出的音色清脆、明亮,并且使声音的力度也得以增强,从而大大丰富了笛子艺术的音乐表现力。中国笛子较之西洋长笛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笛膜对音色的影响。中国竹笛这一独特的发音方式使中国竹笛音色发生了重大变革,唐代有膜箫笛的出现,是笛坛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革命性变化。中国竹笛此时期音色的重大变革,是其历史发展的最重大的特征。表明了唐代笛乐艺术创造性的审美意识,审美境界获得了空前的提高。
3.隋唐笛子的种类
隋唐时期的笛子,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笛子的种类也逐渐增多。除了汉族的笛类乐器之外,在边镇各个少数民族中也出现了许多种笛类乐器。
(1)横笛、洞箫。在唐朝,因为笛子是横向演奏,故把笛子称之为“横吹”;洞箫是纵向演奏,故把竖吹称之为“箫”。横笛、洞箫在盛唐时期的宫廷燕乐乐和民间歌舞的演奏中是重要的主奏乐器。
(2)芦管。在唐朝,我国西南丽江纳西族演奏的芦管也是重要的笛类乐器,它的音色高亢明亮、粗犷质朴,富有强烈的乡土气息。擅长演奏速度较慢、缠绵、哀伤动人的乐曲。
(3)风笛。风笛是流行于唐朝民间的一件简易的笛类乐器,结构简单,但声音尖锐、明亮。类似流行于河南周口、许昌等地的吹奏乐器——哈子和1971年俞逊发发明的吹奏乐器——口笛等乐器。
(4)羌笛。在唐代时期,羌笛是塞上少数民族或军队中兵士所用的一种自娱自乐的乐器,它的音色悲壮、凄冷、悲凉,经常表现出边关将士思念家乡、想念亲人的苦闷心情。
(5)筚篥。筚篥原是一种古老的西域吹奏乐器,多为西域人放牧时所用。最早是用骨头制作的,唐代传入中原后改为用竹子制作,发音洪亮,其音色高亢雄健,音乐婉转动听,擅长表现色调冷漠的乐曲,尉迟青就是当时着名的筚篥演奏大师。
(6)箫类。唐朝时,把纵向吹奏的笛类乐器称为箫类。其音色柔和委婉,发音轻柔细腻、甜美而幽雅、悠远苍凉。当时一些宫廷乐手、民间艺人、文人志士、乡村骑士都喜欢吹洞箫。是当时仅次于笛子的一件重要的笛类乐器。
笛子的流行
在强盛的唐朝正值笛子风行之际,也是竹笛的兴旺时期,笛曲丰富,人才辈出。随着唐朝歌舞音乐和大曲的盛行,出现了许多着名的演奏家,如李谟、孙梦秀、尤承恩、许云封等一代笛师,演奏技术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唐代笛子名家中李谟的演技最高,其笛子演奏在开元年间号称“天下第一”。唐代诗人张祜曾写诗《李谟笛》:“平时东幸洛阳城,天乐宫中夜彻明。无奈李谟偷曲谱,酒楼吹笛是新声”。隋唐时期的笛子,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笛子的种类也逐渐增多,如:横笛、洞箫、芦管、风笛,除了汉族的笛类乐器之外,在边镇各个少数民族中也出现了许多种笛类乐器,如:羌笛等。
隋唐长笛横吹都在不断发展,演奏群体越来越大,宫廷乐队广泛使用,并深深渗入文人的生活中,在文学作品中赋予这两类乐器很多文学内涵。唐代诗歌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高峰,现存数万首唐诗中,对笛子的描述比比皆是。着名诗人则有李白、杜甫、李益、王之焕、王昌龄、高适等。
唐代诗人李白对笛子尤为喜欢,在他的咏笛诗里也多是玉笛。如《春夜洛城闻笛》诗: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又如《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唐诗横笛类诗歌的描述不少,如:李益《从军北征》: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以横笛吹奏,在军中此吹彼和,响彻夜空,征人的思乡之情只用了“回首”一词,落寞的情感和意趣淋漓尽致地抒发出来。又如: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以笛寄托思乡之情,同时借景衬托出作者身在异乡的伤感心绪,表现了唐笛审美意识的落寞倾向。
羌笛在唐代塞上是常见的一种乐器,从现存的唐代边塞诗中,处处可见有关羌笛的描述,它是少数民族或是军队中兵士所用的一种自娱自乐的乐器。唐诗中,羌笛是边塞军旅生活的见证。唐代边塞诗中的羌笛文化是唐咏乐诗中重要的一部分。如王之焕的《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昌龄的作品《从军行》: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高适的作品《塞上听吹笛》: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以上这些边塞诗中的羌笛描述,其审美格调无疑都透着苍凉、悲戚的色彩,人与笛融为一体,借羌笛的幽怨之声,表现出戍边将士的苦闷心情,苍茫悲凉中,表现了极其阔大的境界,也诠释着将士们各种复杂的情感世界。从这些羌笛与将士们的情感联系中,可见悲怆为基调的审美趣味。隋唐经历了中国笛子文化的一个高峰时期,对后世笛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宋朝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