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44800000007

第7章 诗词是非谈(6)

当然,这些均属旁证,更主要的,还得看这首杜诗写的是持剑舞,还是空手舞,还是彩绸舞。请看,诗一开头就写出: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这种惊人的艺术效果是一般舞蹈所能达到的么?如不是舞技超群,不会招来四方如山的观众;如果不是惊险异常的舞技动作,不会使观众出现“色沮丧”的表情;如果不是旋风般刀光剑影上下左右舞动,使人眼花缭乱,不会有“天地为之久低昂”——旋天旋地的感觉。

再看:

“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青光。”

这不是神奇的剑舞是什么?

从亮度上写剑舞光华莫测,如九日之霍霍发光,如群龙闪鳞之耀眼,如雷霆闪电之刺眼,如江海凝光之炫目;

从声响上写剑舞震耳欲聋,如九日之崩落轰天动地,如龙翔之搅海激浪拍天,如雷霆震怒之隆隆响彻云雷,如江海之涛浪滚滚山摇地动;

从速度上写剑舞之迅猛异常,九日从天降落该多快!群龙矫翔,该多快!来如雷电,该多快!罢如潮退,该多快!

这四句夸张比喻,把剑舞形容得淋漓尽致,声势咄咄逼人,更显出“色沮丧”、“久低昂”的惊险艺术效果。

彩绸是软绵绵的,持彩绸而舞,是要翩翩起舞,起着惊鸿,落如飞雁,具有曲曲流水、飘飘行云之美。彩绸舞是表现不出如此惊险迅疾、气势震惊的艺术效果来的。至于徒手舞当然更难表现出光、声之美的效果。

张旭大草曾因观公孙大娘舞剑而益加神奇飘忽,吴道子的画笔曾因观裴旻舞剑而益加变幻莫测,那么杜甫诗歌也可以说因观公孙大娘及其弟子舞剑而益加奔放无羁,气魄宏大吧?

§§§第16节“白日依山尽”,依东山乎,依西山乎?——读王之涣《登鹳雀楼》诗

唐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鹳雀楼在蒲州(今山西永济县)城上。楼高三层。登楼向西南可望云雾中的华山,下瞰黄河滚滚南流。鹳雀楼是有名的登临胜地,唐代诗人李益、许浑等都有登楼眺望的诗。

王之涣这首诗在短小中见大千,被誉为千古绝唱。全诗集中写“登”:头两句写登临所见;后两句写欲见更广则须更登。

向西南遥望:白日依傍着华山即将沉没;向北看,黄河由西北流来经脚下折向东南方滚滚流向大海。这眼前景色已够开阔的了,楼也够高的了,这是现实的客观世界。一个“尽”,一个“入”,把诗的境界点化得何等深远?可是诗人随目力所及想要望得更高更远,白日入山后将什么样呢?黄河流入海又是如何?一个“穷”字使诗的境界陡然上升,一个“更”字直接表达了诗人“欲穷千里目”的决心。“一层楼”非由第一层到第二层,或由第二层到第三层,而是说要登上比此楼更高的一层,再高的一层,直至山无阻挡,海入眼底。

“更上一层楼”,给人以很多联想,极大启发,不只观赏,希望“更上一层楼”,以期“欲穷千里”。我们干什么有益的事业,谁不希望站得高望得远呢?鹳雀楼虽高,还要更上一层;我们不满足于既得成就,也还要更上一层楼。这句诗将永远鼓舞着人们向远处,向高处攀登。

多好的一首诗啊!流传千载,童叟吟诵如流。可是为此诗作解时,却有不少失误之处。请看:《梦溪笔谈》:“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惟李益、王之涣、畅当三篇能状其景。”

由沈括这个“前瞻中条”,后人随声附和者甚多。如《唐代诗评注读本》:“楼前所见者,中条之山。”而且附会说,“其山高大,日为所遮。”《唐诗三百首注疏》也顺着说:“仰而视之,日之所至,无所不见,所不见者为高山阻隔,故曰‘依山尽’。”今日更有给“前瞻中条”作具体解说者,说中条山距鹳雀楼十五里。主峰雪花峰高达一千九百九十四公尺。说诗人远眺的必是此山。由此又解“白日”为明亮亮的阳光,于是把首句解为:“明亮亮的阳光沿着中条山往前延神,一直到目力所及的尽头。”再看王相的《千家诗注》:“登此楼时已薄暮,但见白日依山而欲尽,黄河之水由西滔滔向东入于海矣。”

按:中条山本在蒲州东南。依沈说则王之涣登楼远眺的是东方;依王注则王之涣远眺的却是西方,一东一西,孰个为是?

沈括不是说李益、畅当也有登鹳雀楼诗吗?那就让我们来看看。

李益《同崔邠登鹳雀楼》:“鹳雀楼西有尺樯,汀州云树共茫茫。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为长。风烟并起思归望,远目非春亦自伤。”

畅当诗:“迥临飞鸟上,高出(谢)尘(人)世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黄河在蒲西,故李诗首句即写明黄河上的百尺桅樯是在鹳雀楼西。畅诗末两句所写景物和李诗前两句大体相同:汀州、云树、平野、断山。可见登楼远眺的是西方。

实际,鹳雀楼是蒲州城的西门楼,今虽不在,当地人还是能指出旧址的。

既不是向东远眺,而是向西远眺,这就好解释了。“白日依山尽”,就是日快依山而没,是夕阳西下,绝不是什么山为日遮,目力用尽之意。还是《千家诗》讲得对。

也许有人会问,海不是向东流么?其实蒲州黄河段,既不向西也不向东,而是由北向南流。直至风陵渡才折向东流。站在鹳鹊楼上怎会看得见呢?

其实,作诗正不必实见实闻,但也不是说不无触因。触发由实景物而起,经神思遐想,可以写出想像中的境界。这首诗,“海”,不是实见的海,“山”,也不是实见的山。目力所及的实景既无海,也无山;从蒲州城楼所能望见的只能是渺茫中的华山一线而已。山虽不见,但黄昏时谁都知道日落西山;海虽不见,但谁知道河流千转终必入海。正因为这不见或难见,诗人才展开想像的翅膀飞向千里外,逼出个“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来。这里强调的是远望夕阳虽没入一抹的远山之后,望的虽够远的了,但诗人还要往山那边更穷尽一望,这才合乎诗意。

§§§第17节读鹳雀楼诗

现存《全唐诗》中写登临鹳雀楼的诗计有王之涣、李益、畅当、耿伟、殷尧藩、司马扎、马戴、张乔、吴融等九人诗作。这些诗给我们描绘了鹳雀楼昔日的壮丽风光。写楼高:“迥临飞鸟上,高出尘世间。”“高楼日渐低”,“鸟在林梢脚地看”,“危楼高架泬廖天”。写远眺:“鹳雀楼西百尺墙,沙汀云树共茫茫。”“渔人遗火成寒烧,牧笛吹风起夜波。”水有渔舟来往,岸有牧笛悠扬。“黄河行海内,华岳镇关西。”“烟树遥分陕,山河曲向秦。”“树隔五陵秋色早,水连三晋夕阳多。”陕晋风光,尽收眼底。“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是那样空阔:“鸟道残红挂,龙潭返照移”,是那样壮美;“冻开河水奔浑急,雪洗条山错落寒。”早春是如此充满生机;“晴峰耸目当周道,秋谷垂花错落寒。”晚秋又是如此丰登在望。追往昔:“汉家箫鼓随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汉武帝巡视河东曾赋《秋风辞》,魏武侯与吴起曾在此议论过兴邦强国“在德不在险”。“尧女楼西望,人怀太古时。”娥皇、女英在妫、汭水边出嫁给虞舜,传为千古爱情的佳话。“海波通禹甸,山木闭虞祠。”禹凿龙门,舜耕历山,此地让人想起古昔多少动人的故事!于是,这几位诗人骚客,不是生发兴亡之感:“兴亡留今日,今古共红尘。鹳雀飞何处,城隅早自春。”便生归隐之思:“风烟并起思乡里,远目非春亦自伤。”“十载重来值摇落,天涯归计欲如何。”“祖鞭掉折徒为尔,赢得云溪负钓竿。”当然,也有引起鸿鹄之志的:“行云如可驭,万里赴心期。”“云路何人见高志,最看西面赤栏前。”

王之涣的鹳雀楼诗,确实是众芳独妍之作。诗中虽也写楼高,却非孤高;也写远眺,却不见荒远;也写黄昏,却无沉落之感;也写情思,却无伤古哀今之意。对景物,未去精雕细刻;对心境,不抒一时之感。

登楼西望:“白日依山尽”,转而东望:“黄河入海流”。但是,西望的实景却应是百尺帆樯和茫茫的汀洲云树,并望不到雄峙的西岳或秦岭;东望也看不到东海的波涛,而是“雪洗条山”。然而诗人却展开他联想的翅膀,西可观日,东可望海,这较上述诸诗不是境界更加旷远浩渺么?

但是,诗人还不满足于此际的壮观,还要“欲穷千里目”,想望得更远,看山的那边,海的尽头,于是要“更上一层楼”,登得更高,好望得更远。则此楼之高不是无有极限了么?上述诸诗只是夸张描写楼如何高出尘世,却写不出楼高与人的情意来。

从横的看如此,再从纵的看,白日要天天依山而尽,又要冲山而出;河水要时时奔流入海,永无尽时,“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因而人也要永无止境地“欲穷”、“更上”。这就一扫文人墨客的吊古伤怀之情,而给人以前进向上的力量。

王诗之所以高于上述诸诗,就在于他不是单纯地为欣赏美景而写景,也不是消极地借景来抒发一己的哀愁。他是把自己的情思完全融入到山河的壮阔境界之中,山河越显壮阔,诗人便越要“欲穷”其壮阔之美,便于越要“更上一层楼”,以饱览更高更远的美的境界。“更上”,如此上升不已,诗的意境便也随之升华到极为壮美的无限极致之中,这大概就是引人遐想神思,余味隽永无穷的艺术效果吧?难怪此诗流传千古,人人爱吟,而“欲穷”二句竟成为勉人奋发向上的警句名言了。

§§§第18节投诗、“赋得”、“草”及“王孙”辨析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是白居易早期之作,也是代表作之一,脍炙人口久久流传。但是对于其中几个问题却历来众说不一。笔者愿就较集中的四个问题谈谈个人看法。

一、怀诗谒顾况说

《旧唐书·本传》载:

“居易幼聪慧绝人,襟怀宏放。年十五六时袖文一篇投著作郎吴人顾况。况能文而浮薄。后进文章无可意者。览居易文,不觉迎门礼遇曰:‘吾谓斯文遂绝,(今)复得吾子矣。’”

《唐摭言》更有补充:

“况谑公曰:‘长安物贵,居大不易。’及读《原上草》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曰:‘有句如此,居亦何难!’”

《古今诗语》又有较详记载:

“乐天初举,名未振,以歌诗投顾况。况戏之曰:‘长安物贵,居大不易。’及读至《原上草》诗云:‘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曰:‘有句如此,居亦何难?老夫前言戏之耳。’”

《唐才子传》、《白香山年谱》、《白香山年谱旧本》均有类似记述。可是万曼的《白居易传》和文学研究所新编的《唐诗选》注上,都对上述史料持异议。万曼说:“在七八八年(贞元四年)以前白居易到长安是不可能的。贞元五年以后,顾况就因为嘲谑贬官饶州,随即到苏州和苏州刺史韦应物、信州刺史刘太真往还。如果说白居易有谒见顾况的事,在长安不如说是在饶州或苏州更合事实。《摭言》记事多误,并不可靠。”

新编《唐诗选》注上更进一步推断:

“按白居易十一岁(建宗三年)至十八岁都在江南;贞元五年以后,顾况即贬官饶州,不久又转至苏州。他二人不大可以在长安相见,这只是一种传说。”

辨析:白居易从十一岁到十八岁为什么没有到长安的可能呢?我们从白氏年谱看,白居易从十六岁到十八岁一直旅居长安。这是有根据的,他在避难吴越时,曾写诗渴望去长安,“旅愁春入越,乡梦夜归秦。”(《江楼望归》)就在这一年(贞元二年)的四月,淮西牙将陈仙奇毒死了兴兵作乱的军阀李希烈,使淮西的战乱停息下来。而长安经朱泚之乱以后,也走向安定,这是他来长安的客观可能。

其次,他在《与元九书》中曾说过:“十五六始知有进士”,产生了应举求进的思想。唐代以诗文干谒权贵名人以期举荐者,成一代风气,李白上书韩荆州,杜甫上《三大礼赋》,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即在白诗中也有袖诗干谒的记载,如《见尹公亮新诗偶赠绝句》云:

“袖里新诗十首余,吟看句句是琼琚。如何持此将干谒,不及公卿一字书。”

因此,白居易袖诗见顾况,亦意料中事。再者,白诗集中既有他北上的即事诗,也有他在长安写的客居诗,如《长安正月十五日》诗:

“暄喧车骑帝王州,羁病无心逐胜游。明月长风三五夜,万人行乐一人愁。”

这很像他求进不利时的失望之作。所以许多研究白居易生平的传记都肯定了白居易确曾旅居长安三年,也确有晋见顾况之举。

再从顾况方面考查,他既是贞元五年以后被贬出外地,那么白居易在此前二三年拜会他的可能性当然会有的。

万曼说《摭言》不可靠。其实《摭言》也并非无中生有,在它以前就有唐人张周的《幽闲鼓吹》的记载:

“白尚书应举,初至京,以诗谒顾著作况。况睹姓名,熟视白公,曰:‘米价方贵,居亦弗易。’乃披卷首篇(指古原草诗)既叹赏曰:‘道得个语,居即易矣。’因为之延誉,声名大振。”古人认为《幽闲鼓吹》一书所记虽失寥寥,而其事多关法戒,有裨考证。张周这段记述恐怕足以抵《摭言》之“多误”吧?

二、“赋得。”

有人说诗题冠以“赋得”二字,应是唐代应举的试贴诗,但是,试贴诗唐制规定很严,限六韵或八韵俳律。其实,诗题冠以“赋得”二字的诗不见得都是应试时的试贴诗。唐代几用成句为题目,常好冠以“赋得”二字,有的是拟试帖的习作,有的是诗会分题之作。这些诗作,有的遵守帖式韵律的规定,有的则自度诗意,长短不限。如白居易集中的《赋得听边鸿》就是一首七言绝句。李商隐的《赋得鸡》也是七言绝句,而他的《赋得桃李无言》就是五言六韵的俳律。

白居易这首《赋得古原草送别》则是一首五言律诗,说这是一首拟古习作则可,要说是试贴,则是缺乏根据的。《唐诗纪事》记祖咏应试时题为《终南望余雪》,诗题既未冠以“赋得”二字,全诗又只写了四句,这还真是考试之作。交卷后问他为何不按规格写足五言六韵,他答曰:“意尽。”白居易写这首诗也如祖咏一样,没有因形式而害诗意。这是创新,所以也就成了名诗。

三、“草”的喻意

清人俞陛云的《诗镜浅说》谓:

“此诗借草取喻……诵此诗者,皆以为喻小人去之不尽,如草之滋蔓。作者正有此意,亦未可知。”但他转而又说:“然取喻本无确定,以为喻世道,则治乱循环,以为喻天心,则贞元起伏,虽严寒盛雪,而春意已萌,见智见仁,无所不可。”

《唐诗三百首注疏》诗题只标一个《草》字,注疏中完全以草“喻朝中小人”。说“离离”,是小人“相附结而不散也”;“原”,“比君侧也”。第二句言“去一小人,来一小人,言其多也。”三四句“喻言不能彻底除根,蔓延难制。”五六句言“其势直侵古道,喻残害忠良也。”“其妍接入大载,喻欺凌君上也。”最末两句讲成:“王孙,草名,萋萋盛貌。吾目忍待秋霜之日送王孙而归去,殊不知阳春一动。又且满目萋萋,是草将何日除之耶?”

辨析:

这首诗题虽不出自古诗名句,但诗的内容却是触发之于古诗。《诗经》有“有秋之杜,其叶萋萋。王事靡盛,我心伤悲。卉木萋止,女心悲止,征夫归止。”这是借草木萋萋思念征夫不归的诗。又如《饮马长城窟行》有“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也是由茂密的青草起兴,引起对远方人儿的情思。王粲的《王侍中》诗更有“既伤蔓草别”的句子。刘安的《招士隐》更有“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而谢玄辉的《酬王晋安一首》又化为“春草秋更绿,公子未西归。”白诗的诗题改“河边草”为“古原草”,正是因人因地而作。“古原”者,长安之乐游原也。何以言之“离离”,在《长庆集》中注曰:“离离一作咸阳。”乐游原正是咸阳(长安)之制高点,乃当时文人学士登临抒情之胜地。李商隐有《乐游原》诗:“驱车登古原。”白居易也正是在乐游原上送别好友远行的。

同类推荐
  • 宋词三百首(中华文化书系)

    宋词三百首(中华文化书系)

    本书主要包括:晁补之、晁端礼、陈人杰、陈与义、戴复古、范仲淹等。
  • 新诗讲稿

    新诗讲稿

    《新诗讲稿》内容主要分四个部分:一、废名1936-1937年在北大讲稿并附有朱英诞所作解说及意见;其编排顺序依据朱英诞所藏讲稿,不同于以往出版的废名“谈新诗”讲稿目录顺序,朱英诞将废名1934年发表于《人间世》上的《新诗问答》一文放在讲稿之首。二、朱英诞1940-1941年在北大讲稿;其编排顺序依据朱英诞所藏讲稿,朱英诞后来曾以手写的形式改变目录编排顺序,但《新诗讲稿》依从原稿。三、废名1946年回北平后续写的四篇谈新诗文章。四、附录;收入周作人《怀废名》(署名药堂)、《谈新诗·序》(署名知堂),黄雨《谈新诗·跋》,以及朱英诞自传《梅花依旧》。
  • 两片叶子不孤单

    两片叶子不孤单

    《少儿奇幻童话故事精品集:两片叶子不孤单》文采斐然的童话盛宴,简洁流畅的文字辅以形象可爱、栩栩如生的精美插图,为孩子们打造出一个鲜活灵动的童话世界,这一个个妙趣横生的童话故事下,流淌的是真爱纯美的情愫情感,蕴含的是积极探索的童真童趣,能有效帮助孩子培养好品质、好习惯。
  • 进藏英雄先遣连

    进藏英雄先遣连

    岁月会流逝,记忆却不曾遗忘八十年的风雨历程。南昌起义的枪声,震碎了漆黑的夜幕;二万五千里长征,播撒了希望的种子:陕北洛川扛起的抗日救国的猎猎红旗,让倭寇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魂飞破胆:“钟山风云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黑暗的时代推向了尽头,当家作主的人民喜笑颜开。人民解放军从弱小到发展壮大,从小米加步枪到海陆空一体化,人民解放军始终坚持着“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建设要求。和平年代,戍边报国,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人民解放军的身影。八十年铸造了铮铮的铁骨,塑造了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精魂。
  • 给我一支枪

    给我一支枪

    亲情、友情、爱情交织的乱世悲歌。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晋北地区。马龙、亢振刚等这些普普通通的中国人在这场空前的民族危机中,逐步成长为一批勇敢、机智的民族英雄。故事一波三折,场面震撼人心。亲情、爱情、友情也在这场民族搏杀中演绎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壮歌。
热门推荐
  • 红楼之情醉水玉梦

    红楼之情醉水玉梦

    金玉缘成,黛玉奉诏入宫,一串珠串,一道刻意而为的圣旨她身不由己的嫁给了那个风华绝代的北静王娶她,明知这是一场别人的阴谋,他认了爱她,明知她是对方手中的棋子,他也认了风雨变幻中,“就让我用自己的方式---爱你”面对误会,她淡然处之,面对刁难,她巧然化之,携手相望间,“就让我与你---同舟共济”江山如梦情亦醉,这一场博弈,我绝不后退只因-----你是我的王妃借着红楼的名字,写一篇言情小说,依然是若兰的风格,以温情为主,无玄幻,不小白,希望大家看过后,能记住那一个个曾经鲜活的人物。
  • 心态决定命运的24堂课

    心态决定命运的24堂课

    《心态决定命运的24堂课》一书用生动的语言、有趣的故事、耐人寻味的哲理,从消极心态、积极心态、自卑、自信等不同的心态产生不同命运的话题人手,阐述了人生在世保持一个健康的心态胜过一切的道理。无论你身在何处,只要自己有信心,拥有一个好心态,我们的生活就会快乐充实,事业就会一帆风顺。一本好书就是一坛陈年老酒,越品越香醇。《心态决定命运的24堂课》这本书适合各个文化层次的人品读,只要打开此书,就会走进一个轻松、愉快的意境,迅速营造快乐的心情,积极的心态,从中获得一份理解,一份感悟,一份智慧。
  • 穿越100分我要前程似锦

    穿越100分我要前程似锦

    娘亲,宝儿要吃糖!安渡橙耐住脾气,找你爹去。某宝抽抽嘴,宝儿没有爹爹,安渡橙扶眉这,咋还带个脱油瓶呢。某个风光霁月的白三公子打了个喷嚏……
  • 快穿反派话不多

    快穿反派话不多

    自古深情留不住,总是套路得人心。苏殷自从被绑定反派系统以来就勤勤恳恳的完成任务,无一失手。每一次任务都完成的非常完美,成功取得人人喊打的反派Boss头衔。当然最后他也成功的被主角干掉了,再一次印证了反派死于话多的真理。真是可喜可贺可喜可贺。可是有一天主脑突然告诉他,由于许多反派死的太冤,集体暴动导致世界不稳,让他去改变反派的命运。exm???这活可不好干呀!
  • The Adventures of Jimmie Dale

    The Adventures of Jimmie Dal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霸爱小魔女

    霸爱小魔女

    据说,听说,传说——她亲爱的冷哥哥明天就要结婚了捏?开玩笑,她如果让这场婚礼完美落幕,她就把轩辕羽姗四个字倒过来写。
  • 弃妇有毒:腹黑爵爷禽深款款

    弃妇有毒:腹黑爵爷禽深款款

    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抱怨!吃了我的,统统吐出来!什么?仇人爱上她,非要再求娶?冷酷爵爷缠上她,耍酷、耍贱、装软弱、玩深情?别!别!别!仇还没有报完,又要陷入情网?抬头,元芳,你怎么看?天空飘来五个字,那都不是事儿!
  • 重生之腹黑帝妃

    重生之腹黑帝妃

    一代修罗门楼主,杀伐果断。想不到竟然死于自己最为信任的人手里,怨气横生。一朝得以重生在异国。她,纳兰家族嫡系孙女,天生无法修炼斗气,相貌丑陋,在整个京都闻人笑道的笑柄。性格懦弱,在家族里人人欺辱。当她变成了她,那些曾欺她辱她伤她欠她之人一一讨回来。
  • 皇朝经世文续编_4

    皇朝经世文续编_4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红枪白马女政委赵一曼

    红枪白马女政委赵一曼

    本书以翔实的史料,记载了抗日英雄赵一曼辉煌的一生。她在少年时期,就在姐夫的引导下,从四川省走向了革命道路,后又到苏联学习。最后牺牲在东北抗联的林海雪原,面对着日本帝国主义的屠刀,她坚贞不屈,决不投降。为中华民族树立了一座与日月争辉的丰碑。本书为“中国孩子的好榜样丛书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