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44800000008

第8章 诗词是非谈(7)

“王孙”,这里不能作草名理解,《本草纲目》讲:王孙即牡蒙或旱藕,也叫黄耆,是一种药材。如把药材比成小人,岂非笑话?其实在诗文中,“王孙”本是贵族子弟的通称,除了前边已举过的诗中用来指人者外,还有《史记·淮阳侯列传》:“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司马贞《索隐》释:“言王孙公子,尊之也。”在唐诗里可以举出更多的例证,如王维诗:“随意春风歇,王孙自可留。”“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又杜甫的《哀王孙》把王孙又作王子皇孙解。即从白诗原文看,“王孙”也应指人,“又送王孙去”,草,岂能“送”乎?

白居易诗集中,在长安做的诗有好几首。这首《古原草送别》诗,当是初至长安之作。全诗从草引起,又以草喻别情,最后又上升到人生哲理的高度。

“离离”,写出草的形态,分披繁茂,密而难分。“原上”,点明送行地点,乐游原上,想来当是诗人与这位友人常游之地,今日在此告别当更牵惹情思。这草色的荣枯,至少两位友人已经历过一个春秋了,它是友情的见证,也是友情的标志。即景抒情,由平淡下笔。三四句陡然升华:“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离离的原上草不只能经受自然的风霜雨雪的考验,由枯而荣,而且还不怕“野火”摧残,因为春风会吹得草芽重生,叶绿新荣。我们这样牢固的友情还有什么外力能使之中断呢?随着送行一程又一程,终于分手自兹去了,友人踏上古道了,经过多少驿站,几多关山,荒野城镇,但是,这离离的野草啊,却生满原野,生满天涯。芳草连天,古道已看不见了,只有翠碧光泽映照着城关生色。最后两句,点明题意,又送走我一位好友远去,这野草茂实实,密层层,更显露出一片送别之情。这情思绵绵如野草,风雪不能使之枯,野火不能烧之尽,它是无时不在,无往不有的,在古道的旅程中,在荒村的野店店中,触目皆是,心心相连。这是谁的情?难道不是诗人的深厚的至诚之情么?

可是,古人写别情离绪的诗很多,好诗也不少,为什么这首诗却超出一般水平而受到顾况的赞赏,得到千古传诵呢?考察一下白居易以前的送别诗,只是抒发离情别绪而已。即以诗人长安时的另一首送别诗《长安送柳大东归》来看:

“白社羁游伴,青门远别离。浮名相引住,归路不同归。”

也只是说柳大一心要回洛阳,诗人只好在长安的青门送行。过去因浮名而相交,旅寓长安,今日分别却走的不是一条路子了。全诗只不过是感叹朋友的聚散无常,再聚首很难罢了。别无更深含意。而这首《古原草》则不同于一般的送别诗,不只情浓义重,至为感人,而且读了“野火”、“春风”二句,还会引人联想到少年诗人的壮阔胸怀;雄心勃勃,不怕压,不怕苦,乘长风而显生机,更要远天芬芳,晴空凝翠,志满中华,是自励也在励人。含有至深至切的人生哲理。

顾况是当时朝廷的著作郎,是文学界的权威巨魁,他欣赏白居易这首诗,也决不会因为诗中以草喻小人当道或送别多情,而是从心底里赞赏这位少年才志超人,出语不凡,声遏行云,情动人心。这就是白诗在长安“声名远振”的原因。《尧山堂外记》甚至记下这样一段动人的传说:“长安冰雪,至夏月则价等金壁;白诗名动阊阎,每需冰雪论筐取之,不复偿价,日日如是。”难怪后人总好借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来抒发青春向上的情怀。鲁迅先生的著名散文集《野草》不就是借用这两句诗意而题名的吗?

§§§第19节王安石《泊船瓜州》的“绿”字探——对《宋词选注》的异议

王安石于熙宁二年(1069)被神宗任命参知政事,实行变法,大力缓和了当时的政治和经济危机。但是由于保守势力的围攻,中途一度辞相,最后终于在熙宁九年(1076)罢相,新法也就在他死的前一年(1085)被废除了。新法实行的时间虽不算长,历经种种阻挠,但是成就还是可观的。且看他六十一岁元丰元年(1079)写的《后元丰行》:

“歌元丰,十日五日一雨风,麦行千里不见土,连山没云皆种黍。水秧绵绵复多稌(黏稻),龙骨长干挂梁梠。鲥鱼出网蔽洲渚,获筍肥甘胜牛乳。百钱可得酒斗许,虽非社日常闻鼓。吴儿踏歌女起舞,但道快乐无所苦。”

此时他虽罢相归里,但是新法仍造福广大农村,千里禾稻一片新绿,家家有干鲜菜肴,物价低廉,人心欢畅,载歌载舞,即平时也如过节一样。

在他罢相归里途经瓜州时写了《泊船瓜州》:

“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京口即今之镇江,在长江南岸,瓜州与之相对,是当时的渡口。诗人停船在瓜州渡头待度,眼望京口与瓜州只剩一水之隔了,故居外山(今南京紫金山)也只有几重关山就到了。展望江南大地,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送我到故里家园呢?

据洪迈《容斋续笔》卷八记载:“王荆公绝句……吴中人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

这十几个字哪个也不如这个“绿”字形象鲜明,遂成为推敲用字的范例,传为文苑佳话。后世很少有人提出异议。近读钱钟书《宋诗选注》,有些想法。《选注》指出:用“绿”字在王安石诗中还有,如“除却春风沙际绿”《送和甫寄女子》。钱氏考证:“绿‘字这种用法在唐诗中早见而亦屡见:丘为《题农父庐舍》:’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李白《待从宜春苑赋柳色听新莺百啭歌》:’东风已绿瀛洲草。‘常建《闻斋卧雨行药至山馆稍次湖亭》:’行药至石壁,东风变萌芽。主人山门绿,小隐湖中花。‘于是发生了一连串的问题:王安石的反复修改是忘记了唐人诗句而白费心力呢?还是明知这些诗句而有心立异呢?他的选定’绿字是跟唐人暗合呢?是最后想起唐人诗句而欣然沿用呢?还是自觉不能出奇制胜,终于向唐人认输呢?”

写诗受前人用字的启发而借用前人的诗句,或从前人诗句点化而来的情况是不少的,但也不能说用个前人用过的字就都是沿袭前人。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就以这个“绿”字来说,即使从唐诗中还能找出若干个用“绿”字的诗句,恐怕也难代替王安石在这个“绿”字:“麦行千里不见土”,他用的这个“绿”不单指自然界的草绿、树绿,更主要的是麦禾黍稌的绿,是人们在新法下生产积极性提高后用双手描画出来的新绿。

如果我们读一下熙宁八年十一月十一日王安石写的废湖造田奏折,可能会更有启发。

“臣切见金陵,山广地窄,人烟繁茂,为富者田连阡陌,为贫者无置锥之地。其北关外有湖二百余顷,古迹号为玄武之名,前代以为游玩之地,今则空贮波涛,守之无用。臣欲于内权开丁字河源,泄去余用,泱沥微波,使贫困饥人尽得螺蚌鱼虾之饶,此目下之利。水退之后,贫民得以春耕夏种,欲乞明敕所司,无以侵渔聚敛,只随其田土色高低,岁收水面钱,以供公使库之用。”(《建康志》)

诗人在这前一年既有这样主张,那么这次罢相归里,当然要急于看看钟山下这片新田新绿在春风中的喜人景象。因此这个“又绿”的“又”字除含有年年绿之外,是不是也含有又增一片二百顷的新绿这层意思呢?或许是承上次辞相曾见江南绿,这次罢相又见江南绿了。从这个想法考虑,所以认为这首诗是写于后一次归里为宜。

正因为这个“绿”吸引着他,要赶快回乡看看自己倡导的成果,虽距家咫尺——“一水间”、“数重山”,也嫌其远。“何时”二字道出了诗人的急切心情,恨不立刻在明月抚照下回到绿满大地的钟山脚下,看到昔日儿时所见之苦,如何变为今日之甜,也就衷心欣慰了。又《书湖阳先生壁》诗云;“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入青来。”这个“绿”字,更明显,是指稻苗的新绿,此又一证也。

第四句有的本子讲成:明月何时照我回朝呢?倒也有意思,说明王安石不甘心退出政治舞台,还想东山再起,以达夙愿。但是,这样讲,和头两句就脱节了。头两句明明说是离家乡近了,第三句又说家乡美,怎么第四句却背道而驰回朝廷呢?还乡的急切之情明明贯穿全诗,怎么末句会与全诗矛盾呢?

§§§第20节南辕乎北辙乎?——再议《泊船瓜州》

王安石一首《泊船瓜州》不知惹出多少歧说异解来。本来据洪迈《容斋续笔》所述,王氏原稿“又到江南岸”经十几次修改始定为“又绿江南岸”,大家都认为“绿”字改得好,比“到、过、入、满”形象有生机,近年偏偏有人提出质疑,认为唐诗有很多人已用过“绿”字,王氏是忘记了唐人诗句而白费心力呢?还是明知这些诗句而有心立异呢……是跟唐人暗合呢?还是欣然沿用呢?还是自觉不能出奇制胜,终于向唐人认输呢?这一连串的“呢”,简直把王氏的“绿”字贬得一钱不值,与“绿”字褒贬不一的同时,又出现去向问题,头几年有人说这是写王氏罢相还乡之时,但末句的“还”字,不是指还乡,乃是自问何时能再还朝,“东山再起”重掌相印。最近又有人说这首诗不是写罢相还乡,而是写再度拜相离乡之情,“还”字是指别乡时自问何时能重返故乡。这些说法,根据诗人生平事迹,都不能说没有依据。王安石在朝时既有回乡之想,罢相时也有再起之思。“绿”字在唐诗里确有大量实例,而王诗也不是第一次用“绿”字。遇到这种分歧见解,我们不妨再细读原诗,再多翻翻王安石的有关诗文,参考对照一下,自然会受到启发,从而得出较正确的解释。

先从诗题说起,瓜州在长江北岸,与南岸的京口相对,乃古代大运河至长江的终点渡口,由北来的行船都要停泊瓜州以待过江。王诗正是停船瓜州待渡的。

再看诗中写的京口、钟山、南岸,已明明点出此船的去向是在江南,正扣到末句的“还”字上。“一水间”写京口与瓜州相距之近,“只隔数重山”一个“只”字即说相距之不远了。而“又绿江南岸”之“绿”更吸引着诗人的神思向往之情。故“何时照我还”已明确地写出迫切还乡之情。“何时”强调“泊船”延搁时日之烦恼,“还”归故乡之饥渴。如果是写别钟山的,那怎么会出现这种感情呢?离家只能叹惜越来越远,绝不会有越来越近的感觉吧?

再说这个“绿”字,论者所举的“已绿湖上山”、“已绿瀛洲草”、“主人山门绿”,都写的是“春到人间草木知”的“绿”。而王安石的“绿”却另有新意:是“一水护田将绿绕”,水浇稻绿,是“麦行千里不见土,连山没云皆种黍,水秧绵绵复多稌(黏稻)”的农田之绿。王安石力行青苗法,又在罢相前一年奏请废玄武湖造田,一心盼望农田禾壮苗肥,绿满川原,对家乡的“绿”当然是更渴望的了。“三十六陂春水,白头想见江南”,不就是想见江南的“绿”么?

再看这个“又”字,不只说江南年年绿,今年又绿,同时也含有重见江南绿之意。他上次辞相还江南曾见过江南绿,这次还江南又一次将见到包括二百顷玄武湖变成稻田的新绿。这个“绿”更吸引着他,要赶快还乡看看自己倡导的成果。虽距家咫尺,“一水间”、“数重山”也嫌其远;“何时”,急切地恨不立刻在明月抚照下回到绿满大地的钟山脚下。看到昔日儿时所见之苦,如何变成今日之甜,也就衷心欣慰了。

“一”、“只”、“又”、“何”把还乡渴望见“绿”的急切心情,鲜明地贯穿全诗表现出来。而一个“又”字又将时间坐实,确是在第二次罢相还乡时写的诗。

现在某些古诗词赏析文章,未及仔细推敲,更没有去翻检前人研究的成果,也未参考今天的研究信息,便妄自造说,潦草成篇,于是南辕北辙、张冠李戴的现象时有发生。如王之涣《登鹤鹊楼》“白日依山尽”,本来是登楼西望隐约的华山、秦岭,却不顾地理条件,误说是望楼东的中条山。卢纶《塞下曲》写雪夜雁飞,有人也不顾塞下风雪无时,却说大雪无雁,月黑雁也不飞。这种现象值得注意,我们读古诗词时不能不加以鉴别。

§§§第21节“闹”字入词有何不可?

宋祁《玉楼春》:

“东城渐觉春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清代艺术理论家李渔对这个“闹”字持否定态度:“若红杏在枝头,忽然加一‘闹’字,此语殊难著解。争斗有声之谓闹。桃李争春则有之,红杏闹春,予实未见之也。‘闹’字可用,则‘吵’字、‘斗’字、‘打’字皆可用矣……予谓‘闹’字,极粗俗,且听不入耳。非但不可加于此句,并不当见之诗词。近日词中争尚此字,皆子京一人之流毒也。”(《窥词管见》)

可是,清末的文学理论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却盛赞此“闹”字:“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宋词鉴赏辞典》也反驳李渔的说法,认为“争斗有声‘因可’之谓闹‘争斗无声,为什么不能’之谓闹‘呢?在宋祁之前,金人元好问咏海堂诗早用过’闹‘字了:’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至于说’闹字极粗俗,从《诗经》以来的优秀诗歌中,用俗字俗语的真不知有多少!”

李渔之说应驳,王国维之说应作具体阐发,《辞典》虽驳李说,却因有误,驳得无力。元好问是金末元初的诗人,较宋祁晚生一百二十九年。宋祁是不会袭用元好问用‘闹’字的,相反的元好问是受宋祁影响而用‘闹’字的,用李渔的话说正是受“子京一人之流毒也。”

先驳李渔说。李是最懂诗词曲令的理论家,何以对此“闹”字大动肝火?原来这个“闹”字本义也确实不雅。闹原不从门,应从鬥,闹者,扰也,猥也,不静也,喧嚣也。用它组成的词汇,如闹事,妄起风波也;闹房,新婚夜群饮狂哮,对新婚夫妇以丑言丑行恣为谐谑;闹天宫,《西游记》的孙悟空甚至打到天宫去;在唐诗里有:“门巷不教当闹市”,“红尘热闹白云冷”,“闹”也都是嘈杂烦人的意思。可是李渔没有考虑到“闹”字到了宋代已逐渐和热烈、红火、活脱生动融合起来,另生新义。如晏殊的“宿蕊斗攒金粉闹”就表现的是花蕊繁茂攒动的样子。晏殊比宋祁年长九岁。此后在宋代名家诗词中出现过很多“闹”字,如写灯闹的:“繁灯闹河塘”,“马行灯闹,凤楼帘卷”,“车驰马逐灯方闹”,“华灯闹,银蟾照,万家罗幕香风透”。写花树闹的:“水南梅闹雪千堆”,“满园桃李闹春风”,“艳桃浓李闹长堤”,“风吹梅蕊闹”,“闹花深处层楼”,“海棠闹日不曾来”。写酒花闹的:“瑶瓮酥融,羽觞蚁闹”,“最爱杯中浮蚁闹”。写闹春的:“春光闹,鸳浴垂杨沼”,“记长堤画舫,花柔春闹”。以上例句中的“闹”字,都属于“无声争斗”吧?又哪个有“粗俗”之感?又唐宋诗词中还有些带“闹”字的装饰品及玩具,如“闹装鞍辔青骢马”,“闹蛾儿簇小蜻蜓”,“闹竿儿挑着葫芦”,也都是美的表现。因此李渔说“闹”字不能入诗词是不能成立的。

同类推荐
  • 钱玄同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钱玄同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近来看见《上海时报》上登有广告,说,有《灵学丛志》出版;此志为上海一个乩坛叫做什么“盛德坛”的机关报。其中所列的题目,都是些关于妖精魔鬼的东西。最别致的,有吴稚晖先生去问音韵之学,竟有陆德明、江永、李登三人降坛,大谈其音韵。我看了这广告,觉得实在奇怪得很,因此花了三角大洋,买他一本来看看,究竟是怎么一回怪事。
  • 古典情思

    古典情思

    从书中可以看出,“仙作”之美,美在材质,美在工艺,美在工艺中的文化内涵,三者缺一不可。传扬“仙作”之美,理所当然要向这三个维度深入,才可能直逼古典工艺家具之美的内核。在这一方面,志忠除了向各大媒体提供新闻稿件,广泛报道“仙作”古典工艺家具的发展动态外,还深入研究,深度挖掘,试图全方位展现古典工艺家具的独特魅力。志忠虽不是工艺师,也不是专业的文化研究者,但他是明智的,也是用心的,以自己的悟性和才情,穿越古典工艺家具繁简不一外表下的迷障,向着这三个维度深入,把貌似简单其实复杂的“仙作”说得有眉有眼,有滋有味,颇为引人入胜。
  • 叶圣陶散文(学生阅读经典)

    叶圣陶散文(学生阅读经典)

    《学生阅读经典:叶圣陶散文》“学生阅读经典”丛书是一套为中小学生编辑的语文课外读物,精选了多位名家的经典作品,适合中小学生阅读。阅读这套丛书不但能提高你的文学修养,对你的语文学习也大有益处,更能提高你的写作水平和应试能力。
  • 徐志摩作品集(2)(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徐志摩作品集(2)(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昨夜中秋。黄昏时西天挂下一大帘的云母屏,掩住了落日的光潮,将海天一体化成暗蓝色,寂静得如黑衣尼在圣座前默祷。过了一刻,即听得船梢布蓬上悉悉索索嗓泣起来,低压的云夹着迷朦的雨色,将海线逼得像湖一般窄,沿边的黑影,也辨认不出是山是云,但涕泪的痕迹,却满布在空中水上。
  • 荒凉的白纸

    荒凉的白纸

    《荒凉的白纸》收到高维生发来的10卷《独立文丛》电子版,我躲在峨眉山七里坪连续阅读了三天。三天的白天都是阴雨,三天的夜晚却是星光熠熠。我在山林散步,回想起散文和散文家们的缤纷意象,不是雾,而是山径一般的韵致。
热门推荐
  • THE AGE OF INNOCENCE

    THE AGE OF INNOCENC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亡国公主,步步为谋

    亡国公主,步步为谋

    “没想到你竟然就是西城的公主。”“我也没有想到,你竟然是连城的太子。”“嫁到连城来,你早该想到这一切不是吗?”明明是那么俊逸的脸庞,却闪烁着冷漠的笑意。木灵暗自握拳,她还记得,那日初次见他,他便留恋烟花柳巷,纵然他长相不凡,也与普通人无异。--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最强猫神系统

    最强猫神系统

    已弃坑,请勿入坑,拜托了!作者用某种形式说道
  • 道德真经传

    道德真经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毓老师说庄子

    毓老师说庄子

    清朝礼亲王代善裔孙、末代皇帝溥仪伴读、近代传奇人物毓老师,口授心传的私家国学。《毓老师说庄子》名为《庄子》,实则以《内篇》七章及《天下篇》为主,系毓老师于1978年-1979年讲述,以录音整理而成,最能保持毓老师讲学之原汁原味。择重点解说,意在以古人智慧启发今人之智慧,强调其致用之道术,即内在身心灵的修养和外在管理人事物的学问。《毓老师说庄子》,融通儒道,依内圣外王之旨解读庄子言外之意,以《庄子》为治世之书,一洗其为衰世之书及庄子逃世之名。
  • 惊天女太监:皇上是盘中餐

    惊天女太监:皇上是盘中餐

    穿越了,进宫了,以女儿身成太监了。做为吃货,最大理想,不用干活,有吃有喝。混个两年,假死脱身。可一来就入了人的眼,脱身不能。只能改变目标。得到主子宠爱,让主子不舍得杀自己。于是,她奋斗在争宠的道路上,卖萌、卖乖、卖丑。偶尔还要卖卖眼泪和生命……在她为主子几度生死之后,终于获得主子的宠爱。别说她从太监变成女人,就是占了主子的床,抢了主子的食,调戏了主子的老婆,主子都听之任之。所有麻烦全都交给主子解决,所有危险全由主子扛,所有……爷,救命啊。大姨妈来袭!!这您能扛不?
  • 踏神踩仙

    踏神踩仙

    三千大道皆不选,只为魔踏天地间,虐神诛仙封魔巅。天地视万物为刍狗,仙佛已慈悲为借口。只为成魔废天道,还我魔界自由,都在一方世界,凭什么我魔暗无天。
  • 乔女

    乔女

    小说的时间跨度从1949年前后一直到文革中后期,主要描述在成分唯上、阶级斗争为纲的那段特殊年代里,乔女如何含辛茹苦,挺过一次次天灾人祸、斗争、欺辱,把孩子们拉扯成人、成材,她的艰辛屈辱、善良勤劳,她坚忍执拗的生存欲望和挣扎扭曲的性欲,她三段或辉煌或苦涩的恋情,都令人唏嘘。这是一个女人的历史,也是一段特殊区间的母性史。
  • 奉子逃婚,绯闻老公太傲娇

    奉子逃婚,绯闻老公太傲娇

    六年前的一次意外让沈墨的人生彻底的颠覆,那一夜,她失去了一个女人最宝贵的东西,失去了青梅竹马的爱人,失去了最好的闺蜜,却神奇的多了一个生父成迷的儿子,直到萧氏的太子爷萧北回国……萧北以为自己今生今世都不会喜欢上任何一个女人,直到回国后的某天他在街头发现了一个和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小男孩,心头有了悸动,顺着线索查下去,惊讶的发现,原来当年那件事的背后真相竟然是那么一场盛世闹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龙虎还丹诀颂

    龙虎还丹诀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