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4400000080

第80章 连战告捷(中)

杨诚静静的伏在一块石后,身后是两名鼓手,周围是五百名手持强弩,凝神等待的大陈士兵。另外五百名士兵则被安排在了对面的山坡上。两百步外,便是一道坡度稍缓的山沟。

众人已在此潜伏了两个时辰,在杨诚的精心布置下,每一个人都依靠地形,很好的隐蔽了起来。现在万事俱备,只等匈奴人出现。

杨诚握了握手中的长弓,虽然强弩的射程远、力道大,但他仍然习惯使用弓箭,弓箭与他仿佛有着血与肉一般的联系。潜伏了这么久,匈奴的部队还没有出现,虽然杨诚事前曾严加告戒,但仍然察觉到士兵们逐渐漫延的躁动。

已近三更,正是人睡得最香之时,伏在冰冷坚硬的地上,任是谁也不会舒服。正当杨诚暗自担心士兵们躁动不安时,数点火光,在山上出现。众人俱是精神一振,看来之前受的苦真没有白废。

没让杨诚他们等多久,火光便已近在眼前。这是一支人数大约一千的匈奴部队,显然走山路对他们来说是件痛苦的事,行进的队伍十分零散。火光照射下,匈奴士兵的表情清晰可见。

杨诚心中颇为犹豫。从匈奴部队的队形来看,几乎是没什么戒心,对他们的突袭非常有利。但匈奴的部队由于十分零散,所以一千人的队伍竟然长达四五里。密集的箭矢对如此松散的队形,杀伤力实在有限。攻击早了,山上的匈奴士兵便会立即撤退,在这漆黑的森林里,要想截杀四散逃逸的匈奴部队,成功的可能实在太小。若是攻迟了,又怕前面的匈奴士兵向外逃窜。

正当杨诚犹豫不决时,一队比较整齐的匈奴士兵走了过来。这队匈奴士兵大约三百人,虽然山路崎岖,但却保持着相对整齐的队形。为首的一人,一眼看去便可知不是普通士兵,从衣着判断,应该是千夫长级的匈奴将领。杨诚咬了咬牙,终于下定决心。

“咚、咚、咚……”战鼓的声音突然响彻这宁静的山林,如雨的劲矢带着呼呼的风声,顿时从两边向中间倾注。千夫长被这突如其来的战鼓声吓了一跳,刚想喝令身后的士兵就地隐蔽,一道凌利的破空声直向自己胸腹袭来。这名千夫长是极为强悍之人,当下不慌不忙,挥刀向声音传来的方向劈去。“铛!”千夫长一刀劈中飞来的羽箭,正暗自庆幸时,一股强大的力量从刀身传来,竟再无法保持站立,身体正要倾倒之际,“卟!卟!”手臂和大腿传来剧痛,两支羽箭竟透过革甲,洞穿而过。匈奴千夫长剧痛之下,再使不出半点力气,轰然倒地。借着微弱的火光,匈奴千夫长骇然发现,数十支劲矢,带着淡淡的黑影,向自己疾射而来……

身处伏击圈正中的三百名匈奴士兵,在蓄势已待的大陈士兵强弩的攻击下,尚未来得及还击,便尽数毙命。前后的匈奴士兵见主将被袭,不要命的向两边的山坡上冲来,刚冲至一半,见主将及身边的三百人全数阵亡,更激起了杀意,怒吼着直扑而来。

匈奴士兵的这一着实在大出杨诚意料之外,本来他以为匈奴士兵突然遭袭,再加上主将阵亡,定会毫无斗志,四散而逃。哪料到这支匈奴部队竟然如此强悍,在这种情况下仍然毫不畏死的发动反攻。虽然为匈奴士兵的斗志吃惊不已,杨诚却暗自大喜。如此一来,自己便不用费心去追击逃窜的残兵。

埋伏的大陈士兵心中早已对匈奴士兵的“迟到”愤怒不已,再加上初战得利,顿时士气大振,一支支劲矢不断向爬坡而来的匈奴士兵射去。

匈奴士兵本就不惯走山路,虽然的拼死一战的斗志,但仍然不能改变速度缓慢的事实。再加上大陈士兵伏在暗处,除了从箭矢飞来的方向大致判断方位,便再难捕捉到大陈士兵的身影。而匈奴士兵却手持火把,将自己的位置完全暴露在大陈士兵的强弩面前。

战斗从一开始便变得毫无悬念,在大陈士兵无情的攻击之下,匈奴士兵根本连一点反击的机会也没有。半个时辰后,当最后一名匈奴士兵,身中数箭倒地而亡后,这场一面倒的屠杀终告结束。

清理完战场后,杨诚微微松了口气。这一战自己几乎占尽了天时地利,虽然已明知胜利毫无悬念,但战果仍然让他欣喜不已。一千名匈奴士兵,留在地上的尸体足有九百六十五具,虽然没有全歼这支遭伏的匈奴部队,但仅仅逃出三十五人,再难对自己产生威胁。伏击的杨诚这一方则只有十几名士兵被匈奴的流矢击中,暂无性命之忧。

看着虽然略有倦色,但仍然兴奋的士兵,杨诚禁不住微微一笑。虽然众人潜伏了这么久,但如此的战绩,也难怪会让这些出征以来,一直在后面充当辎重的士兵兴奋不已,与这胜利比起来,潜伏两个时辰所吃的苦,便被抛到了九宵云外。

稍稍整顿了一下队伍,杨诚准备让士兵原地休息。虽然现在取得了胜利,但后面的战斗却未必轻松,保持充足的体力,才能顺利的完成任务。

正当众人刚要歇下,数点火光出现在对面山上。杨诚心中暗道:莫非还有一支匈奴部队?现在士兵们均聚在一起,况且山下狼籍的战场根本无法掩饰,再难收到伏击之效,恐怕将会是一场恶战。当下不敢有丝毫大意,立即悄悄的叫起士兵,安放弩矢,戒备的看着越来越近的火光。

火光在众人三里外停下,三只火把同时挥舞出奇异的图案。杨诚暗自松了口气,这正是他和刘虎约定好的暗号。随即命令士兵点然火把,为刘虎的部队指明方向。

迎上走在最前,一脸笑容的刘虎,杨诚轻轻一拳击在刘虎胸口,笑着说道:“你小子胆子也太大了,这么明目张胆的,就不怕遇到匈奴的伏击吗?”

刘虎见杨诚一拳打来,也不闪避,只是看着四处堆积的匈奴士兵尸体,口中啧啧的说道:“诚哥这下可风光了,这次的收获不小吧。”

“来得不过只有一千匈奴部队,还让他们逃掉了三十五个。”杨诚不以为意的答道,打量了一下刘虎,奇声问道:“咦,看你全身一点战斗的痕迹也没有,莫非匈奴没从你那里过?那你还敢跑到我这里来?万一匈奴人在你走后从你那里过了,看你怎么办。”

“诚哥你这次可就看走眼了,我那边足足来了两三千人。”刘虎两手比划着,夸张的说道。

“不会吧,你小子连我也骗。如果有两三千人,怎么你的人连个受伤的也没有呢?”杨诚不信的说道。

“我骗谁也不敢骗诚哥啊。来是来了两三千人,只是我没沉住气,匈奴刚进入范围我就下令攻击。哪料到那些匈奴士兵也真太不够意思了,明明人是我的两三倍,但偏偏死掉几十个人就跑了。”刘虎忿忿的说道。

“呵呵,对方果然聪明,知道在这种形势下只会吃亏,能当机立断,立即撤退,看来以后遇上了还得小心。”杨诚略有忧虑的说道。

“谁说不是,要是我,决忍不下这口鸟气,至少要显露败像才会撤走。”刘虎随声应道。

“看来这次的任务能不能完成还是个未知数,谁能料道一向只知横冲直撞的匈奴人,竟会冒出个如此谨慎的领兵之人。”杨诚若有所思的说道,看了看刘虎身后的诸人,拉起刘虎,向坡上走去,边走边笑着说道:“先把大家安顿下来,明天还有硬仗要打哩。你小子也滑头,留了个空山坡在那里,若是匈奴回击,他们的脑袋便有的抓了。”

刘虎咧嘴一笑,“我可没这么聪明,只是没在诚哥身边,这荒山野岭的,哪里敢合上眼。”

杨诚一拳锤在刘虎肩上,笑骂道:“你这小子,倒也学会装疯卖傻了。”

两人相视一笑,领着众人没入林中。

——————————————————————————

下强推了,恢复为每天更新一次。一天一章,细水长流,大家继续支持我!

另:强推成绩不理想,郁闷中……

再另:关于更新时间,现在是每天十二点更新,想的是让大家随时看着都是当天的更新时间。不知道大家认为是否要改改,什么时候合适,有意见的发在书评里,我会考虑的。

同类推荐
  • 代号“龙舌草”

    代号“龙舌草”

    1945年中美英三国共同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日本拒不投降,但天皇已知无力回天,便发出密令:对即将回国的日本官兵进行大清洗,大日本帝国需要是忠诚的卫士不是卖国者。凡是在二战期间为他国传递情报者,一律绞杀。我党在截获了日军即将绞杀所谓的“内奸”的情报后,立即着手组建了一支以代号“龙舌草”为中心的特别行动小组。谍影重重中,危机四伏,雌雄难辩,孰敌孰友?
  • 导弹武器科技知识(上)(青少年高度关注的导弹武器科技)

    导弹武器科技知识(上)(青少年高度关注的导弹武器科技)

    导弹是一种依靠制导系统来控制飞行轨迹的可以指定攻击目标,甚至追踪目标动向的无人驾驶武器,其任务是把战斗部装药在打击目标附近引爆并毁伤目标,或在没有战斗部的情况下依靠自身动能直接撞击目标,以达到毁伤的效果。也就是说,导弹是依靠自身动力装置推进,由制导系统导引、控制其飞行路线,并导向目标的武器。
  • 一位卡车司机

    一位卡车司机

    一位退役的特种兵去当了一位卡车司机,可在他上任后的第一年遇到了意想不到的事情,他和老板发现了8号车厢的秘密,一张纸条的发现使得Convey公司的命运从此改变······
  • 航母时代的号角:中途岛海战(上)

    航母时代的号角:中途岛海战(上)

    本书讲述了二战爆发后,日本在发动珍珠港事变后,为彻底打败美国海军,发动了中途岛海战,结果阴差阳错,由于指挥失误,遭到惨败,从而使太平洋战场遭到逆转的过程。本书对海战原因、经过及最终结局均作了细致描写。
  • 一九三七

    一九三七

    一九三七年,也即中华民国二十六年,日本昭和十二年。这一年注定会成为人类史上很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的七月七日,二十九军战士陆斌被卷入战争,随后,与侵华日寇展开了殊死较量。北平陷落之后,陆斌留在这座古都,联手地下工作人员、国民党特工,与日寇周旋。日寇埋在华北八年之久的老牌特工为何被出局?日寇参谋部泄露出的密电是真是假?陆斌与国民党特工截获日寇的细菌武器,却因此蒙受了很大损失,其中有何内情?日寇似乎已经暗中收网,要将潜伏在北平的地下工作人员与国民党特工一网打尽,这些人该如何杀出血路,绝处逢生?
热门推荐
  • 生理心理学(第二版)

    生理心理学(第二版)

    本书不仅从国内外生理心理学专著中,还从有关的临近学科如认知心理学、神经生理学、神经心理学、分子神经生物学和信息科学等许多领域中吸取了最新研究成果,分别用以讨论感觉、知觉、注意、学习、记忆、言语思维、本能动机、情绪情感、人格、运动与意志行为等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问题,并联系了失认症、失语症、遗忘症、儿童注意缺陷障碍、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智能障碍和人格障碍等病理机制的新理论。书中还涉及了知觉、注意、学习、记忆和言语思维等有关的认知理论、人工智能和人工神经网络的理论概念。在导论中,作者论述了生理心理学的历史、当代发展趋势,并概括地介绍了必备的基础知识。书后还列出了国内可得到的中外文最新参考书目。本书可作为心理学、教育学、医学、神经生物学等专业的大学生教科书。亦可作为这些领域的理论研究者的基础知识更新的参考书。
  • 只和皇帝玩亲亲

    只和皇帝玩亲亲

    五岁那年,她饿的快昏迷的了,无意中咬了一口眼前的肉,结果把他的毒全吸到了自己身上,从此后她成了武林盟主的救命恩人。她一身武功,可惜只是用来压制体内的寒毒,随意的动用真气不死也要呕一大口鲜血,再衰的是,她的医术天下无双,可惜却解不了自己身上的寒毒。十年后,江湖发出一执追婚令,害的她连天下第一庄也不要了,连夜卷铺盖落跑。普天之下,莫非江湖,江湖不到的地方,那就是皇宫。终于混进了和亲公主的队伍里,顺利的以丫鬟的身份进了皇宫,可惜为什么没有人告诉她,那个传言中英明神武的皇帝,竟是个高深莫测的危险人物,一个不小心可就连小命都没有了。好不容易因为救了公主毁容的那张脸,却又冒出了鬼魅帮,害的她被当成人质抓了去,这也就罢了,还因为她手腕上那个月亮行的胎记,竟说她是前朝的九公主,拜托,她只是名字叫阿九罢了。复国?呵呵,开玩笑,皇帝是那么狠,她敢吗?再说天下太平,她虽然是贵为天下第一庄的庄主,虽然她的未婚夫是武林盟主,可她还是没胆量和皇帝对着干。其实这一生只要开开心心的她就谢天谢地了,她的寒毒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发作,也就是说她的小命随时会被阎王爷招去,有时间复国还不如和皇帝玩亲亲。~~~~~~~~~~~~~~~~~~~~~~~~~~~~~~~~~~~~~~~~!!!!!!!!!!!!!!!!!!!!!!!!!!!!!!!!!!!!!!!!!!推荐旧文完结小说:《替身老婆》终结系列之一(杨雪落和安熙照)《替身床伴》终结系列之二(雨清和曲驭)《穿越之调戏美男》终结系列之三(叶蔷和叶君寒,雷辰)古代文:完结《只和皇帝玩亲亲》(阿九和夜帝、)《穿越之杀手皇后》(彦水水和彦少卿)公众文:《弃妃绝爱》
  • 天上星不如人间你

    天上星不如人间你

    有一个青梅竹马的大明星该怎么办,那就是。。。。
  • 夜空下终有你

    夜空下终有你

    笨拙的活着的我,因为你,我知道了我活着的意义
  • THE HOUSE OF MIRTH

    THE HOUSE OF MIRTH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穿越之爆笑无良女

    穿越之爆笑无良女

    身旁丫鬟看着面前的女子是汗颜不止,从这小姐来这以来可是一刻都没有消停过,都不知道这些奇思妙想的鬼主意是怎么来的。下痒痒粉也就算了,好吧,把人弄粪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公子来了,小奴快跑

    公子来了,小奴快跑

    一脚踏进未知异世,姜美初诚惶诚恐,小心求生存。可这是哪里,入目不是绝色美女,就是盛世男颜,让平凡微胖的自己还怎么混?什么,我比绝色还妖娆,比盛世还妖孽,这是怎么回事?战败公主?我去,这是什么玩意!祸国妖姬?我嘚,老娘担得起!啥,乱世霸道,美貌位卑者,无论男女都是礼品,姑奶奶竟要被送人?么,诸候林立,这么多家公子都等本姑娘祸害,我呸……本姑娘才不干!别啊,美姬,本公子来了!或高冷、或呆萌、或温润、或风流、或邪魅、或无心绝情……一位位扑面而来的公子,吓得小奴撒腿就跑!娘啊,救命啊!这是风云人物辈出的东周,这里有最原始的朴素人性,最浪漫的人文情怀。也有最残酷的阴谋诡计、最血腥的战场杀戮。在这里,胜者为王,败者为奴。想要在这里生存下去,除了心惊胆颤,还得绞尽脑汁,凭借智慧才能从容活下去。本文有热血,更有青春。除了荡气回肠的爱情,还有生死与共的友情。相信自己,不轻易放弃,成就最平凡的自己。本文又名《公子威武》、《伪东周日记》,此东周非彼东周,架空异世,请勿考究!简介无能,喜欢的点进!不喜,慎入!
  • 剑来飞仙

    剑来飞仙

    主角把一个铁棒锤磨成了剑,却突然穿越了。未婚妻前来拜访不是为了退婚,目的究竟是什么?测验出的垃圾天赋,到底是不是废柴流的开始?主角表示,阅读网文三千,仿佛看的都是假小说。
  • Abraham Lincoln and the Union

    Abraham Lincoln and the Uni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最年轻的科学:一个医学观察者的手记(刘易斯·托马斯作品集)

    最年轻的科学:一个医学观察者的手记(刘易斯·托马斯作品集)

    这是刘易斯·托马斯的第三本书,是他对于西方现代医学的发展史所作的最切近、最全面的观察。他看他父亲行医,自己学医,做实习医生,随军,做医生,研究,领导科研和教学,参与城市卫生管理与规划,服务于总统科学顾问委员会,观察大学、研究所和医院,体察护士的工作和生涯,甚至还受过伤、生过病。对于今天预备做医生的人,托马斯是无法取代,不可错过的。没有他,你的专业教育将是不完整、缺乏高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