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1500000037

第37章 农学家卫螭(下)【第一更!】

“卫卿,详细说说你带回来的这些东西,上次去你家,你没说清楚。”

李二陛下摸着胡须道。卫螭连忙应是,开始解说:“陛下,先说大白菜吧,大白菜成长期比较短,除了最冷的寒冬腊月之外,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夏季约55天就可以收割了,春秋冬天气有点凉,成熟期稍微延长,极易留种,亩产也高,能达千斤以上,明年就可以开始推广。”

“真能达到千斤以上?”

在场君臣都有些激动,第一次听到产量这么高的蔬菜。

“是的,陛下。只要管理、施肥跟上,臣在海外时,曾听过有人亩产近3000斤,来到大唐,种植地改变,可能会有所影响,但保守估计,绝对能超过千斤。另外,大白菜很容易保存,冬天储藏在地窖里,还能为冬天增加一道菜。”

“好!若果真如卫卿所言,卫卿于我大唐就是大功一件!”

李二陛下很高兴。一旁一个卫螭没见过的,浑身书卷气的老头道:“陛下,若果真如此,乃是祥瑞之照,陛下为帝英明,勤政爱民,天意叫卫大人归唐,带来如此佳品,是上天对陛下的褒奖!”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哈哈……”

群臣很机灵,连忙趁机拜倒,李二陛下笑得很志得意满。卫螭也跟着拜倒了,只是心中恨得直咬牙,他穿越或许真是天意,只是这和李二陛下有啥关系!眯眼看向那人,很想狠狠踹一脚过去,喵喵的,这么好的拍马屁机会,就这么被抢去了!

“大唐能有今天,也有诸位爱卿的功劳,是诸卿与朕一起开创了大唐的今天,来,诸卿,与朕同饮此杯。干!”

“干!”

灌下一杯酒,显得兴致很高的李二陛下道:“卫卿,继续说,还有番茄、玉米、草莓没说呢。”

“遵旨,陛下。”

卫螭微咳一声,续道:“说了大白菜,接下来说说番茄。番茄种植也容易,只是对季节稍微严苛一些,一般来说,春天气温回暖的时候种下去,开始挂果之后,可以分批采摘直到冬季来临,产量虽然比不上大白菜,但胜在采收期长,全年算下来,产量不错,明年想推广,有点困难,臣建议,可以先在长安附近的农庄上推广,种植的人多了,留种也就更多。”

“善,先看看卫卿今年种植的成果再说。接着说玉米。”

“是,陛下。臣带回来的玉米,属于山地种植玉米,耐旱、耐病虫害,对土地要求不严,不占良田,种植在山坡地上就行,每年种一季,需时五个月或六大个月成熟,可以做口粮,也可以喂养牲畜。亩产各地不同,平均下来约……呃,陛下,臣只会用斤数,不懂石数,咱还是用斤数算吧?”

李二陛下和众大臣正等着卫螭宣布产量,想不到卫螭突然蹦出这么一个问题,让众人不禁为之莞尔,李二陛下微笑道:“可以,你接着说。”

“是,谢陛下恩典。”卫螭接着说:“亩产根据各地不同,平均约700斤左右。

“700斤?!约合5石余,也极不错,未见卫卿种在花园内,不知种在哪里?”

或许是被大白菜的产量惊吓过度,轮到玉米的时候,人家已经能保持镇定自如了。卫螭很遗憾,早知道就先说玉米,让在场的李二陛下和诸位大臣们好好体会一下高潮迭起的滋味,失策失策。卫螭扼腕不已。

“回陛下,臣刚回归时,卖了一件传家宝,换了现在的医馆和长安城外的一千五百亩土地,玉米,臣就种在那里。才刚种下两个月,还不到收割的时候。”

“不忙,你明日先带朕过去看看。”

“是,陛下。”

卫螭领命,李二陛下真是关心农桑民生的好皇帝啊,不过玉米连花都还没开,他过去看啥捏?!

“子悦,草莓呢?草莓能推广吗?”

说完玉米,有人等不得了,卫螭一看,是大唐蝗虫军的骨干人物——程知节,额头冷汗不自禁的滑落,喵喵的,他怎么盯上草莓了?!卫螭开始替自家院子里的草莓担心起来。

“卢国公,草莓下官不建议推广。此物对土地、种植、管理等要求比较严格,且产量不大,虽有不错的功效,但因为种植条件苛刻,如有富贵人家愿意栽种,待明年,下官倒是可以送出一些,只要各位派人来我府上学一下管理方法就行。”

“恩,卫卿所言甚是,看来草莓暂不能在民间推广,以免侵占良田!”

李二陛下说道,既然他都已经这么说了,这些大臣们也不大好现在开口向卫螭索要了,只能等明年了。

说完粮食,一篮草莓也消灭干净,李二陛下有感而发:“卫卿历尽艰险,从海外归来,带来如此多于我大唐有益的作物,于我大唐有功,朕曾经说过,有功朕就会赏你,诸卿说说,该赏卫螭什么?”

卫螭一听又要赏,吓了一跳,虽然不反对升官,但才刚接完升官的圣旨,又来一个,似乎冒的也太快了,为将来计,从谨慎的角度出发,还是慢一点比较好。于是,卫螭连忙道:“陛下,且慢,臣有话说。”

“你有何话要说?”

“陛下,臣奉您口谕来见驾之前,刚接了一道圣旨,把臣从承议郎升作折冲都尉,如此恩宠,已让臣愧不敢领,思及之时,唯恐无法报答陛下的恩典。臣带回来这些物事时,没想过能不能为大唐带来好处,连能不能在大唐种活都没有把握,如今能成功,只能说托了陛下的洪福,臣不敢居功。这赏赐就不用了吧?”

卫螭一脸诚恳,一脸老实的望着李二陛下,眼巴巴的,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李二陛下似笑非笑,盯着卫螭看了一会儿,问道:“卫螭,朕让许敬宗去教了你一个多月的时间,朕颁的圣旨,你听懂了吗?”

这么一问,在场知道卫螭底细的诸位大臣们都笑了出来,卫螭难得的露出不好意思的表情,嘿嘿傻笑,又开始抓脑袋:“陛下,您要听真话还是假话?”

李二陛下脸一板,嗔道:“当然是真话,你敢欺君?”

卫螭苦着脸,无奈道:“臣不敢!那就说真话吧,虽然真话会让臣没面子。禀陛下,臣没听懂!”

++++++

备注: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汉书•律历志上》

同类推荐
  • 我不仅仅会整形

    我不仅仅会整形

    付纯真是一个整形科医生,她在一个心事失佳的夜晚穿越了,她从小背熟的历史在这里一点用也没有,在那里一切都是陌生而又熟稔地存在着。
  • 石话实说

    石话实说

    “告诉您最想知道的石家庄一百个故事”,一直是我们的愿望,随着大型系列文化节目《石话实说》的播出和结集出版,今天终于如愿以偿了。三十万年前,石家庄人的先祖就在太行山下、滹沱河畔点燃文明火种,直到今天,演进为拥有千万人口的繁华都市。这条波澜壮阔、星光璀璨的历史长河属于中国,属于世界。全景记述这亘古的传奇是石家庄广播电视台应当具有的文化自觉与文化担当。
  • 平淡为官

    平淡为官

    一个生活在现代的青年徐青,靠着自己父母给他留下来的十几套房产过着米虫一般的生活,徐青一辈子过的都还算舒服,虽然没有什么大成就,可也不会干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而这笔不小的财产呢,也算是改变了徐青,让他变成了一个没什么生活动力的人,虽然待人随和,也有很多朋友,可也缺少了拼搏的勇气,而就这样一个现代都市的青年,在一觉醒来之后却稀里糊涂的成了北宋浙江东路的一个小小县令,看着自己的一妻两妾和两个小萝卜丁,以及那案头上无数的文件,徐青彻底懵了。
  • 中国经世史

    中国经世史

    经世致用,是中国知识分子为学的优良传统。它远溯于继孔子之后,继春秋之末,成熟于明清时期,贯穿于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其以关注社会现实,面对社会矛盾,并用所学解决社会问题,以求达到国治民安的实效。这一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讲求功利、求实、务实的思想特点以及“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作者从这一角度出发,阐述了中国历代以来,经济、政治、军事、交通等各方面的发展。经济方面,其重点在讨论有关田土税制与商业经济等;政治方面,重点在讨论有关中央、地方政制,科举教育与监察行政得失;军事方面,重点在于历代军事体制得失的检讨;至于交通方面,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作了重点之分析,并综合新旧史料,作详细讨论。
  • 三国之暴君吕布

    三国之暴君吕布

    别跟我提仁义,别教我做圣君,我的座右铭是,以暴制暴,杀尽天下不服者!曹操:“要论残暴,我就服吕布。”刘备:“仁义好像没什么用啊?我幸幸苦苦哭来的将领,全被吕布给打死了。”孙权:“你们打吧,我花钱买平安。吕大大,我把人给你送来了,还敬献了好多的金银财宝,可以放过江东吗?”吕布:“当然不行。朕要一统天下!”
热门推荐
  • 午夜撞见狄更斯

    午夜撞见狄更斯

    “狄式”惊悚悬疑小说带给人的不仅仅是心脏骤然紧绷,更有对人性的深刻反思。在一个个看似怪异荒诞的故事背后,深藏着社会中的荒谬和冷漠,也隐含了人性中的贪婪与险恶,当然也有世界上的真挚、善良和温情。
  • 爱上你是我的错

    爱上你是我的错

    暗恋十年,她终于如愿为他穿上了婚纱。一场误会,却让她沦为了他恨之入骨的女人。“江旭阳,离婚吧!”满身伤痕之后,她终于决定放手不爱。他却咬牙切齿:“我江旭阳只有亡妻!没有前妻!想离开我!除非你死!”
  • 降临忍界之最终主宰

    降临忍界之最终主宰

    穿越忍界,既没金手指,又不是大简木家的,更难受的还被其他穿越者盯上,人家有挂……导演!这剧本不对!!
  • 妇人集

    妇人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甜妻来袭:大叔要抱抱

    甜妻来袭:大叔要抱抱

    被算计丢了清白身的盛晚星,连着经历男友的出轨,闺蜜的背叛。历经沧桑后,她转身发现,陆慎行一直默默守护在她身边。“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男人神色温柔,“我的小娘子,你忘了我们早就定过终身了吗?”
  • 读二十四史学领导智慧

    读二十四史学领导智慧

    察时势之变、误决策得失、学领导智慧。古人几千年积淀下来的领导智慧,从文化上有着割舍不断的延续性,从应用上有着极具可操作性的现实意义。因此,从领导学的角度开掘《二十四史》这座智慧的宝库就显得十分必要而迫切。
  • 3分钟读懂一个经济学常识

    3分钟读懂一个经济学常识

    以浅显的语言普及经济学常识,以轻松的笔墨回答经济学问题,是本书的编写宗旨。本书将经济学划分为商品、市场、金融、消费、投资、职场、民生、三农以及世界经济,分门别类总结归纳了生活中各个方面遇到的经济学常识及规律。在本书中每篇内容之后,还附着一个经济学小常识。这些小常识基本囊括了经济学中常见的规律、定理、定律、效应、法则等。每天读一篇内容,每天读一个小常识,能帮助广大读者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并应用经济学。其实,经济学并不像远远挂在天边的星辰,可望而不可即;经济学也并不是复杂的理论,高深的原理以及抽象的数学符号。在本书里,经济学仅仅是和我们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不可分离的、妙趣横生的事实。
  • 人间行道

    人间行道

    多少宇宙,万载绵延。善人怀正气,道义永长存;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
  • 爱是天时地利的迷信

    爱是天时地利的迷信

    《爱是天时地利的迷信》从文学角度来阐释林夕歌词的美韵,那些经久不衰的歌词在一代又一代的歌迷心中,早就意味着爱的心声与美的领悟。
  • 亲历香港回归:后过渡期重大事件始末

    亲历香港回归:后过渡期重大事件始末

    聆听亲历者讲述——香港回归路上的风云自1984年12月19日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正式签署之日起,香港就踏上了回归之路。香港《大公报》原副社长、第一副总编辑梁新春讲述香港后过渡期这段惊心动魄的历程——英方一意孤行,步步为营,在政制、法律与经济方面不断挑起对抗,末代港督彭定康称之为“与中国最血腥的一场决战”。中方针锋相对,寸步不让,坚持“以我为主”,依靠港人筹组香港特别行政区,确保平稳过渡。本书精选的160多篇社评、观察员文章,记录、评述了香港后过渡期重大事件的始末,反映了中央政府在香港实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的决心和智慧,表现了港人在回归途中披荆斩棘的意志和力量。本书对中华民族这段可歌可泣的光辉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