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76500000126

第126章 该来的还是来了

朝堂之上,大家都有收获,都欢喜得很。

杨改革冷眼看着这些人,心里却在盘算着自己的算盘,如果自己没记错,今天,陕西,会发生一件事,这件事,会成为整个崇祯朝的标志性事件,从此,干旱不断,天灾不断,后果是吃不上饭的农民造反了,大规模的农民造反爆发后果就是长达十几年对农民造反的绞杀,直到李自成打进北京城,大明朝彻底的玩完,可以说这件事是整个崇祯朝悲剧的一个兆头。接着李自成战败在石河,更大的悲剧降临了。

特意回去查过百度的杨改革准备利用今天这个特殊的事件装装神棍,给这些大臣提个醒,施加一下压力,为持续十数年的抗旱,抗灾,赈灾,安抚流民,尽最大的可能做好准备。至于效果,杨改革相信,只要自己施加足够的压力,还是有些效果的,不指望着完全抑制农民造反的爆发,也要最大规模的减小农民造反的爆发规模,为自己对抗野猪皮进关争取一点时间,争取力量。不然,外忧内患,两头作战,自己必定目不暇接,顾此失彼,十分不利。

“诸位卿家,今天,还有一事,要给诸位卿家说说,这件事,说起来,也甚是神奇,不知道是否灵验,朕昨日夜里,梦里一神人告诫朕,说今日,陕西方向会有异常天象,乃大旱的征兆,让朕做好对抗干旱的准备,以免黎民百姓流离失所。”

崇祯皇帝的话,一石激起千层浪,皇帝又得神人托梦?这件事,上次就有一回神人托梦的事,结果把大家弄得灰头灰脸,这次,不知道皇帝又有什么鬼点子,要整大家,群臣都认真的听着皇帝的话,但是,却不是什么整人的话,而是异常的天象,涉及到天灾干旱问题,而且还是预测的今日。陕西和京城,相隔千里,如果能预知陕西那边的天象,那这神人,当真是神了。都以为皇帝做了一个不可能的梦。

当下就有人出来开解皇帝,道:“启禀陛下,子不语怪力乱神,神人托梦之事,大可不必当真,臣以为,陛下为天下黎民百姓操心多过度,日有所思,故夜有所梦也。”

儒家的士大夫,对神仙,怪力乱神,持不支持,不反对,不相信,敬而远之的态度。

“多谢这位卿家的开导,不过,朕这梦,甚为神奇,其梦境,异常的清晰,就犹如昨日之经历,历历在目,而且言语甚详,说的句句在实,并非那缥缈无踪的梦境。”

听皇帝如此一说,大家也都乐了,来了兴趣了,想看看这神人到底在梦里,给皇帝说了什么样的天象。

“臣愿闻其详。”

“那神人告诉朕,就是今日,陕西的天必将是赤如血,所预兆的天象,乃是北方长达十数年的干旱,赤地千里,灾荒不断,百姓流离失所,言朕乃天子,当为天下百姓谋一条生路,让朕提早做准备。”崇祯信誓旦旦的把原本历史上发生的事件当成是神人相告,给说了出来,这会,想必在陕西,正在发生自己所说的这种天象吧。

“嘶……”群臣们是倒吸一口凉气,皇帝陛下梦中的这位神人,说得如此清晰,连时间,地点,发生那种天象,以及后续发生的事,都说得一清二楚,这貌似不像是皇帝在说梦话,说得有鼻子有眼的,这梦,当真是说得异常的清晰。

孙承宗站在下面,忍不住,出来道:“启禀陛下,臣敢问,那位神人确实如此说的?而且说的就是今日?”孙承宗很着急,如果真的如同这位神人所说的那样,长达十数年的干旱,这北方,还不糜烂到不可收拾?那流民的造反,恐怕一波接一波,难道这当真是大明朝的气数已尽?心中顿时焦躁不安,这些年,大明朝风风雨雨,好不容易熬出了一个勤政,聪明的皇帝当家。又出这事,这是要把大明朝往死里逼啊!

“孙师傅,确实,那位神人告诉朕,就是今日,陕西必定会在发生天赤如血的异象,朕也不敢相信,也不愿意相信,但是,一旦陕西真的天赤如血,正如那神人所说……”

群臣还是不敢相信的看着皇帝,见皇帝如此信誓旦旦的说着,觉得这件事,是多么的荒唐,从来都是骗子用神仙骗皇帝的银子,权利,现在好,皇帝用神仙来骗我们了,可惜我们不信。多数大臣在心里都嗤之以鼻,嘲笑皇帝很傻很天真。

“启禀陛下,臣以为,做梦作不得数,不可相信,否则,国之大事,尽相信乱里怪神,岂不是乱了套了?”来了一个开解皇帝的人,这种事,实在是过于天方夜谭,如果国家大事都要参考“神仙们”的意思,那这国家还能运转吗?

“朕也不愿意相信这是真的,不过此事,在朕脑海之中,却是异常清晰,以至于到了现在,那位神人的话,就如同刚刚在朕耳边说过一样。”杨改革反复强调,自己的梦境的真实程度。

这下,众大臣都觉得皇帝有点“神经质”了,再不好好“教育”一下皇帝,过几天皇帝就会把庙里的菩萨像搬进这金銮殿了。

“启禀陛下,臣以为,此事不可信,陛下为国事操劳,应当注意休息……”

“陛下,此事荒唐……”

“陛下,此事过于怪诞,难以服众……”

……

一干大臣都出来反对研究这梦境,研究这神人说的话。

杨改革心中冷笑,要的就是你们这样激烈的反对,历史如果不出意外,这个时候,陕西那边,大概正在发生自己所说的事。到时候,看你们怎么说。

杨改革装着很无奈的道:“既然诸位爱卿都说不可能,那朕也就信诸位爱卿的,不过,万一这是陕西真的如神人所说,天赤如血,又该怎么办?那位神人说,如果朕不提早想办法,这北方大地,必定是饿孚遍野,烽火不断,必定危及我大明的江山社稷,万万苍生横死……”杨改革夸大了这明末农民战争的后果,要的就是那个震撼效果。

皇帝的话很猛,万万苍生横死,这是一个多么大的数字,实在太夸张了,想这大明朝,在册的人口,还没上万万呢,万万人横死,那岂不是大明朝的儿女要灭绝了?群臣也开始有点担心,有点怕了起来,这皇帝信誓旦旦的说有这事,万一发生了呢?咋办?事关自己身家性命,不得不谨慎一点。

一位大臣出来奏道:“启禀陛下,臣以为,如果今日在陕西,真的如那位神人所言,天赤如血,那道时候再议论不迟,反正也不在乎这几天。到时候如果真的发生了,群臣们必将全力辅佐陛下,赈灾救济,安抚天下百姓,必不会出现神人口中所说的那样,让万万苍生横死。”

“臣等愿辅佐陛下安济天下苍生。”群臣高呼着一切在皇帝陛下的领导下,好好干。

杨改革要的就是这个结果,即使历史和自己开玩笑,没有发生这事,也就是自己做的梦不准而已,一旦历史不和自己开玩笑,这陕西的天象异常,对群臣的震撼,可想而知,对自己赈灾,救济,多少会有些帮助。这古代的很多人,玩弄权力,法律,道德,对这些没有一点惧怕和羞耻的意思,但是要说到神,那是相当的敬畏,就连儒家,也是“敬而远之”的态度,对这种虚无的东西,有些人,反而更怕。

……

崇祯元年。

三月二十六日。

早朝。

照样是传销的洗脑大法,高呼万岁,然后唱歌。接着就是正事。

杨改革端坐在龙椅上,这几天,君臣都在都在耐心的等待陕西那边传来天象异常的消息,看看皇帝陛下的这个梦,是不是真的应验了。

议论朝事,君臣也都是懒洋洋的,没有多少精神,心思都在陕西那边的消息上,如果真有消息,以快马的速度,也就这几天的时间,就会到了,甚至有的人,已经派人到陕西那边去了,争取拿到第一手的资料。

所以,这几天,朝廷上下内外,都在讨论着陕西的天象,讨论着天下的异常,讨论着皇帝的梦和那个神人到底是不是真的。惴惴不安的人,不知道有多少。

……

杨改革则自信满满的端坐在龙椅上,相信历史的车轮,会轰隆隆的如期而至的。

快到晌午了。王承恩匆匆的走到崇祯帝的边上,一脸焦急,悄悄道:“陛下,陕西那边刚到的六百里加急。”皇帝的梦,应验了。

杨改革一楞,六百里加急?看来那边真出了事了?这历史,真的没有骗自己啊!自己装神棍的表演,算是成功了。

杨改革打开那封写着“马上飞递,六百里加急”字样的急件。匆匆浏览了一下。脸上很难看,心里却松了口气,带着一丝丝的侥幸。

“……陕西天赤如血,射窗牖(you)皆红……”

杨改革很容易就搞明白了这封信的内容,天象异常,这就是大灾变的前夜。从贯穿整个崇祯朝的北方大干旱,终于从今天开始了吗?

朝堂之上,看到王承恩匆匆而入,就知道事情不妙,再看到皇帝皱着眉头,更是知道事情恐怕很坏,恐怕这皇帝的梦,应验了。群臣们大多是神色黯然。子不语怪力乱神,在这一刻,崩溃了。

杨改革的眉头,皱得老高,这历史的车轮,轰隆隆的开动了,并不因为自己的到来就给自己一点好脸色,该来的,终于来了。想起千百万因为干旱活不下去的农民,剥树皮,吃泥土,易子相食,杨改革想到这些,就觉得这头皮发麻,这历史的千钧重担,一下子就压倒了自己的肩膀上了。杨改革觉得,自己有点喘不过来气了。这幅担子,实在太重了点。

“大伴,把这封信读一读。”

王承恩接过崇祯皇帝手中的奏折,宣读了起来。金銮殿里,很安静,都静待王承恩读奏折。

……

皇帝的梦应验了。

群臣的脸色,异常的难看。这赈灾,没银子,不赈灾,那个神人的梦就是预兆,如果已经有了神人的预告还做不好准备,那可就是人作孽,不可活,到时候,当真如那神人说的,万万苍生横死,那他们这群大臣,就是罪人。

天象异常,必定有天灾,这在古代,那是“真理”。

要说天灾,隔个三五年出个,那都是正常的,但是像皇帝所说的那样,大面积的连续多年的干旱,可能持续十几年的杀戮,万万人的横死,这个让群臣,感觉压力实在太大了点,天下苍生的性命,系自己于一身,这份压力,陡然就压在了这些大臣的身上,担子,异常的沉重,如果到时候朝廷不能很好的解决灾荒问题,导致神人预告的那种情形出现,那他们这些人,毕竟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成为后代嘲讽的对象。

这在讲究青史留名,讲究“丹青照汗青”的古代,压力,不可谓不大。

“启禀陛下,这‘天赤如血,射窗牖皆红’,如此天象实在反常,预示着今年必定大旱,我朝各州县向来有预备仓,可于荒年借贷于民,秋成偿还,应对灾荒,不过这也就是能应对一下小灾小荒,如果真如神人所言,会有持续数年,甚至十几年的干旱,那这预备仓,也是杯水车薪啊!此事,陛下宜早做准备,以防万一……”

群臣都埋头苦思,这下可闹大发了,此事如果应对失策,没有阻止神人梦中所言的后果,那么,他们这群朝廷的诸公,恐怕少不得要在历史的耻辱柱上面,标榜很多年,日后的朝代,必定会以他们作为反面教材,这让他们,寝食难安。

一时间,朝堂又变得寂静起来。群臣开始想尽绞尽脑汁,想各种对策。

杨改革知道这一切。北方的干旱,已经开始了,灾荒、造反,十几年的厮杀,人口凋零,明朝的灭亡,这就是滚滚的历史,历史的车轮,一路碾压而过,把一切试图阻挡的螳臂碾得粉粹。杨改革心中明了,又不能和大臣们说。只能借神人托梦,把自己身上的万钧重担,均一些给这些大明朝的精英们。让他们也感受一下这个压力。利用自己“先知”的力量,在这些明朝精英们的软肋上,抵上一根匕首。

……

“退朝!”杨改革见朝堂上,异常的冷清,都没什么好办法,只好退朝。

转身有又对王承恩说道:“大伴,将参谋部的人请到文华殿去。”杨改革只能把圈子缩小,商量对策。

“遵命,陛下。”

……

文华殿。

杨改革一脸忧愁的坐在宝座上,见参谋部的人都到齐了。道:“诸位爱卿,今日那六百里加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这神人托梦之事,大家如何看?都说说自己的看法。”

“启禀陛下,陛下坐拥江山万里,偶尔一个地方遭灾,也是常有的事,大可不必如此紧张,就如人身上的小疥,偶尔一地方犯之,并不影响全局,各州县有预备仓,对应灾荒,都有经验,陛下只要加强预备仓的监管,到时候开仓放粮,灾荒,必定会消弭的。”这位阁老开解崇祯皇帝,遇到灾荒,不要这样惊慌,我们还是有灾害防御体系的。

“朕知道,这各地都有预备仓,对付一般的灾荒倒是可以,不过,这次的灾荒,神人预示,不是一般的灾荒,会持续数年之久,甚至十数年之久,难道那时候储备仓里还有粮食?那该怎么办?”杨改革反问道。

见崇祯拿神人托梦这事说事,参谋部的人,都不作声了,要说这神人托梦靠不住,显然不太合适,神人在三四天前的夜里,就已经托梦了,那时陕西还没发生异象,要说神人托梦之事是假,也说不出口。当时,皇帝的预测,大家都在场,事情的经过,大家都看在眼里的。

“陛下,可从江南调粮。”来了一个出主意的。

“调粮简单,可银钱从何而来?户部尚有亏空几百万两,全赖陛下内帑支援……”另外一个反对道,将大明朝的窘境说得明明白白。

这事很纠结。皇帝的梦不可驳倒,为了不出现神人说的那种万万人横死的后果,就一定要赈灾,但是这赈灾,需要的银子实在是海量,拿不出银子,拿什么赈灾?纠结就纠结在这里。谁都知道灾荒了要赈灾,但是就是没银子,况且是长达数年,十数年的持续干旱,这得掏多少银子出来?

【感谢书友们的批评。书友们批评得对,虚心接受,加快写作的进度。】

【另外,修改了昨天一章的一个小地方,结束了,改成结束进士班的讨论。】

同类推荐
  • 土尔扈特部东归祖国

    土尔扈特部东归祖国

    《土尔扈特部东归祖国》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三国之奇幻人生

    三国之奇幻人生

    一段三国的奇幻历程一段热血而不失搞笑的旅行一段回忆一段真实人生新书《一缕烟波》武侠,有兴趣不妨过来看看。
  • 明朝十讲

    明朝十讲

    国有几千年说不尽的历史,诸多英雄人物与成败往事都如过眼云烟,让人看不清楚。关键线索正系在明朝的身上。牵动这一线索,明朝的话题变得生动有趣,几千年的历史也变得亲切而清晰。明朝距离今天,已经过去了三百六十二年,但这并不意味明朝已经过时。明朝作为帝围的典型样本,关于它的话题值得读史之人细细品味,并细细为它的种种病症开出自己的药方。这也许是明朝历史之魅力所在。阅读明朝的历史,需要胆量,因为那里处处充满着阴谋与杀戮;品味明朝的历史,则需要一种温和的态度。
  • 每天读点中国历史

    每天读点中国历史

    历史写满了沧桑,印记着民族步履的繁艰。后人看历史,鲁迅看到了吃人;柏杨看到了酱缸;有人看到了一种毒素的沉淀;也有人看到了历史传承了几千年光辉灿烂的文明,满心荣辱与欢喜。然而,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以上的说法都因他们只看到了历史的一个侧面。难免有失偏颇,有以偏概全之嫌。 历史其实是一个过程,文化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沉淀下来。五千年的文明史孕育了我们无限丰富的智慧,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我们绝不应该有任何亵读的举动。然而沉淀的历史文化有其精华也有其糟粕,所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才是我们应该采取的历史唯物主义态度。
  • 世界惊天谋杀秘密档案

    世界惊天谋杀秘密档案

    他们是领袖,是轰动一时的大人物,然而却以不为人知的方式被人谋杀,究竟是什么原因?里面又存在什么惊天阴谋?这就是本书欲向读者揭露的秘密之所在。
热门推荐
  • 优秀是教出来的

    优秀是教出来的

    孩子就像一块璞玉,能不能成才,关键在于父母如何去雕琢。智慧的父母可以把禀赋一般的孩子培育成天才;而教育不得法的父母却只会在无意识中扼杀孩子的天才。为了能让所有的父母都能教育出天才的孩子,我们精选了10位世界顶尖级教育大师的教育方法,编写了这本《优秀是教出来的》。这些风靡世界并对人类教育和发展产生过空前影响的教育方法分别是:卡尔·威特的全能教育法、塞德兹的自由教育法、铃木镇一的才能教育法、多湖辉的实践教育法、井深大的早期教育法、斯特娜的自然教育法、蒙台梭利的特殊教育法、斯宾塞的快乐教育法、夏洛特·梅森的环境教育法和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教育法。
  • 游戏宅的异界悠闲日常

    游戏宅的异界悠闲日常

    战士练斗气,法师要冥想,所以林刀刀一脸懵比,自己眼前的键盘鼠标主机显示器到底是什么东西!别人修炼要闭关,林刀刀默默开电脑。别人修炼要领悟,林刀刀打开客户端。别人修炼要神器,林刀刀沉迷拿首胜。网游客户端在手,坐在异界玩儿网游,没事种种菜发展一下农牧业,顺便搞个跨次元直播。瓦罗兰的英雄艾泽拉斯的传说,只要玩儿网游,什么都能有!单人PK,团队切磋,阵营攻防,副本挑战……跨次元观众:主播又逗了,对面都是精英怪,你提一把98K不怕队友退组?林刀刀:你们懂个锤子,主播的98K极品+12……
  • 吃出苗条身材

    吃出苗条身材

    胖人很多都是吃出来的,没有节制或不加选择地饮食,往往最后都吃成了肥婆。摆脱身上赘肉、告别痴肥人生,是多少男人和女人的梦想。我们编写的这本书,就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一讲胖人是如何吃胖的;然后告诉大家,关于如何通过饮食疗法,让自己变瘦的秘诀。需要提醒的是,减肥不是一夕之功,需要坚持不懈;失败的减肥经历,往往很多都是缺乏毅力的结果。有了科学的减肥方法,剩下的事情,就是自己持之以恒。来吧,让我们一起走进《吃出苗条身材》这本书里,看看里面都有哪些绝密宝典。
  • 武道霸主

    武道霸主

    人有三魂七魄,七魄壮,能肉搏蛟龙;三魂升,可手摘日月!少年罗峰痴情三年,却换来无情背叛!夺舍融合后,他身具五魂十四魄,成为天下第一妖孽,带着霸道之势,横扫寰宇八荒!
  • 杀手酷妈咪

    杀手酷妈咪

    【糊涂妈咪版】三岁的名儿嘟着嘴看着琰儿,懵懂的问说:“妈咪,我爹地到底是谁啊?”听了这个琰儿不禁头疼:“不知道。”
  • 西戎小说散文集(山药蛋派经典文库)

    西戎小说散文集(山药蛋派经典文库)

    《西戎小说散文集》精选他的小说和散文若干篇。他的作品重点在于表现由私有制向集体所有制过渡中,农民与基层干部在思想观念、意识作风和道德风尚方面发生的变化和旧思想、旧习惯的克服过程。
  • 佳人把盏问长安

    佳人把盏问长安

    民国初年,二十岁的姚长安嫁进曹公馆。新婚丈夫曹春霖因身患脏病,害得姚长安从新婚之夜起就苦守活寡!倔强的长安不甘心运命的安排,提出离婚,却遭到曹家和娘家的反对。春霖和长安各自离家出走。长安偶遇军阀卢懋琦以及年轻商人赵沐阳。两个帅浪的年轻男人都对长安一见倾心。长安陷入情网,深深不能自拔。军阀混战,曹家遭劫。在关键时刻,懋琦和长安拯救了曹家,赢得曹家族人的敬重!长安发誓,一定要让曹家振兴!她毅然选择和春霖经营珠宝生意!在经商方面,她和春霖历经艰辛困苦,在懋琦和沐阳的暗中帮助之下,终于创立曹氏珠宝品牌,打入欧洲市场!在感情方面,她周旋于春霖,懋琦和沐阳之间,倍受精致情感的虐炼。
  • 拐个男子当相公

    拐个男子当相公

    空间在手,看我如何玩转古代,什么家里穷得饭都吃不起,爹娘不在只有两个哥哥,看我让你们过上幸福的米虫生活...诶那个少年有点帅要不拐他当上门女婿?
  • 如此星辰如此月:钱钟书与杨绛的旷世情缘

    如此星辰如此月:钱钟书与杨绛的旷世情缘

    本书以钱钟书和杨绛的相遇、相知、相守、相忆为主线,贯穿两人一生的创作与生活经历,重现一曲温情的岁月留声。钱钟书与杨绛,一个是清华才子,一个是南国佳人。他们的爱情,始于初见,终于死别。不折腾,不做作,不张扬。这一种相守,如同涓涓细流,缓缓流入时光里。因为懂得,所以不离不弃。他们拥有最契合的灵魂,最温暖的坚守,纵使最后生离死别,却依然延续着那份珠联璧合的甜美爱情。
  • 综穿之书茗的历练旅途

    综穿之书茗的历练旅途

    快穿各个影视、小说、动漫、游戏亦或其他世界的小说。(因为都是同人YY,一些人名、设定、情节等等都来着与原作品。如果侵权了,请在评论区和我说一声,我不太懂(?ó﹏ò?))(祸从天降,家里的新房子被车撞坏了。事故处理中,经常跑交警大队。更新不稳定,大家可以先收藏后看。抱歉!)